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同步周测卷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同步金卷答案同步周测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跪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第五单元试卷答案
- 2、新概念英语2同步测试卷的答案。
- 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同步测试卷第一单元答案
- 4、新概念英语同步测试卷答案
- 5、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同步测试卷66至70答案
- 6、初中语文《古代寓言》同步测试题和答案
跪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第五单元试卷答案
跪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第五单元试卷答案
要自己动脑筋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同步训练第一单元试卷
到网上搜一下,很多的,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分)
1.不借助字词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菜畦 桑葚 脑髓 蝉蜕 讪笑
掸子 骊歌 花圃 嫉妒 木屐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五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人生鼎沸 行散神不散 和霭可亲 万念具焚 兴高彩烈
错别字:
改正: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4.对本单元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将现实与往事交替著写,将爸爸爱花和“我”的礼两线交替著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充满关爱的性格。
C.《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
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
5.选出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映衬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B.长妈妈的迷信故事意在吓唬孩子,鲁迅是在批判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C.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故事纯属虚构,用以告诫人们:世界上不存在有尽善尽美的事物。
6.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 D.余闻之也久
7.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并仿照这个句子按提示再写一个句子。(2分)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你是 ,就算 也没有什么关系。
8.理解句子或词语的含义,回答问题。(6分)
(1)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著:爸爸的花儿落。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是什么?
(3)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9.作家作品填空。(12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 ,原名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俄国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作有《 》、《 》等,他的创作对俄国 和 的发展影响很大。
(3)《伤仲永》的作者是 代的 ,字 ,号 ,是杰出的 、 家,是“ ”之一。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用原文回答。(2分)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2.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分)
3.“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2分)
4.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2分)
5.仿照画线句子写一段话。(2分)
(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5分)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5)不能称前时之闻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 泯然众人矣。
3.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联络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分)
5.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身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3分)
6.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三)
啊,朋友
朋友啊朋友, 朋友啊朋友,
你可千万不要忧愁。 你千万不要说忧愁。
你常说生活是沙漠, 你常说地上只有阴影,
那是因为你的心中没有绿洲。 那是因为你总是低着头走。
快先去做一个绿色的梦吧, 快昂起头吧迎著太阳走,
然后才会有那金色的秋! 将那阴影永远地抛在你的身后!
1. 这首诗告诉人们怎样的一个道理?(2分)
2. 这首诗读起来很亲切,也很上口,这是为什么?(2分)
3.补写诗句。(4分)
朋友啊朋友,
你千万不要忧愁。
你常说学习如受刑,
。
,
!
3. 请送一句恰当的人生格言给这位“朋友”。(别人写的或自己写的都可以)(2分)
三、作文(30分)
以“ 引起的回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写在自备的稿纸上。
提示:从题目上看,这是一篇回忆性的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可选取“玩具…‘相簿”等物品作为文章的线索,由此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用倒叙的写法引起下文。
3.恰当穿插议论、抒情。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1. fú jiá jī kàng 恬 皎 惬 弥 (每空0.5分)
2. ①尽态极妍,②叱吒风云,③叹为观止 (每小题1分)
3.A(选对即得3分)
4.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每一处2分,符合要求即可)
5.示例: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鲁迅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的问品与人品都值得后人敬仰、学习!(前两处每一处1分,第三处2分)
6.《西游记》,大闹天宫(每一处1分,填本书中的其他情节也可)
7.(1)示例: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一小题2分)
8.月下归航。(抓住“归航”二字,可以得2分)
9.衬托出“我”恋恋不舍的心情。(突出“衬托”、“恋恋不舍”就可得3分)
10.动作、语言;淳厚、朴实。(每一问2分)
11.不能(1分);因为原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船速之快,另一方面烘托了心情之愉快。(3分)
1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言之有即可。(3分)
13.(1)演出地点(1分)(2)表演方式(1分)(3)演员构成(1分)
14.不能;(1分)因为“攒拥”一词描写出观众之多,气氛之热烈,而“晃动”一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分)
15.侧面描写(2分);衬托出秦腔的夺人心魄的魅力。(2分)
16.“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2分)
17.开放性试题,写出剧种1分,写出感受3分。
18.(1)正好遇到,恰逢(2)只(3)全部(4)极点(每空1分)
19.(1)四处宾客都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喧闹。(2分)(2)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著懒腰。(2分)
20. 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2分)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1分)
21. 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2分)
22. 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2分)
祝你工作愉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AB)答案
我才六年级啊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训练试卷答案
1111111
七年级下册unit2英语同步训练答案 人教版
一。我们是一课一练
is Are is is is am are Are
二。
where is
Are there any kind
there isn't
near here
三。
in the neighborhood
across front of
next to
beeen and
人教版语文同步训练七年级上册21课答案
这个其实不难的。.再说..我们老师都不批的呵~~~~
鲁迅先生的文章确实很难懂..但这个还好理解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
一、作家作品
1.《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2.《在沙漠中心》作者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
3.《登上地球之巅》作者郭超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4.《真正的英雄》作者里根,连续两届任美国总统。
5.《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山海经》共18篇,作者不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对研究古代历史、地理、交通、民俗等,均有参考价值。
6.《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二、字音字形
1.正音字
拽(zhuài)拉 毛骨悚(sǒng)然 怏怏(yàng)不乐 毋(wú)宁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虞(yú) 斫(zhuó)痕 泅(qiú)水
砭(biān)骨 崔(cuī)巍(wēi) 阴霾(mái) 步履(lǚ) 遗孀(shuānɡ)
哀悼(dào) 疆(jiānɡ)域(yù) 颛(zhuān)顼(xū) 脐(qí)带 真谛(dì)
芸(yún)芸众生 膝(xī)盖 滞(zhì)留 窒(zhì)息 锤(chuí)炼
孜(zī)孜不倦 弥(mí)补
2.形近字
罄(告罄) 嚷(叫嚷) 沮(沮丧) 珊(珊瑚) 拽(拖拽)
磬(击磬) 镶(镶嵌) 殂(崩殂) 姗(姗姗来迟) 曳(摇曳)
3.多音字
校:学校(xiào);校(jiào)对 削:剥(bō)削(xuē);削(xiāo)铅笔
提:提(dī)防;孩提(tí) 伺:伺(sì)机;伺(cì)候
三、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毋宁:不如。
吞噬:吞食。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弱:瘦弱。
告罄:指财物用完。
斫:砍,削。
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认为现在的状况很好。
不毛之地:一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毛,草,苗。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聊以 ***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阴霾:空气中因浮悬著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文中指一种压抑的沉闷的气氛。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不知疲倦。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姗姗来迟:慢腾腾的来晚了。
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忧虑不安。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海市蜃楼: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重新组织力量再干。
芸芸众生:佛教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众多的普通百姓。
死得其所:死在值得死的地方。
养精蓄锐: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刚毅不屈:刚强坚毅,不屈服。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文下的注释及课文的翻译)
四、名句精华
1.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2.灰心产生失望,失望产生动摇,动摇产生失败。(培根)
3.背诵《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全文。
每一课的中心句的理解,加上整篇的思想感情
新概念英语2同步测试卷的答案。
1-5 ACDAD 6-10ADCAB11-15 BADCD 16-20ACDCB21-25 BBCDC 26-30 ACADC31-35DDBAC 36-40 CABAD41-45 CBDAA 46-50 DBCBD51-55 BACCB 56-60 DCBBC61-65 ACAAB66-70 DCBBA71-75 CDFAE76. When she gets excited. / When something goes herway.77. She felt embarrassed / awkward.78. Not to do the “silly dance” inpublic.79. She will continue to sing. / She won’t stop singing.80. Beingoneself. / Being who he / she is.短文改错:81. ... friend callingEmily. calling → called82. ... things that like ... 去掉that83.... what she asked ... asked后加for84. ... she hasborrowed! has → had85. ..., though she said ... though → but86. ... she couldremember ... could → couldn't或could后加not87.... made the list ... the → a88. ... gave them to ... them → it89. For mysurprise, ... For → To90. ... a dirt T-shirt. dirt → dirtyOne possibleversion:Dear Editor,Rubbish is now one of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With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more and more rubbish is produced every day and somerubbish does great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it pollutes the air, the soil andthe water. Today many cities are troubled by mountains of rubbish. It not onlyaffects our daily life but results in serious illnesses.We must find a betterway to deal with rubbish. First of all, rubbish should be put in differentplac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can be recycled or not. Secondly, everybodymust realise that it is everybody's duty to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Finally, I think that laws must be passed on how to deal with rubbish.Yourssincerely, Li Hua部分解析单项填空:21.D。have a(n) ... effect on sb. 对某人有…… 影响;growth在句中意为“成长”,是不可数名词,且其后有of children限定,表特指,故其前用the。22.C。根据答语中的Sorry 及表示转折的but可知,此处指“事情很紧急(urgent)”。concerned担心的;major 主要的;scary恐怖的,吓人的。23. A。hold 与the sports meet 之间是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又根据the day after tomorrow 可知hold 这一动作尚未发生,故用不定式的一般式的被动语态作定语,修饰the sports meet。24. B。玛丽总是被鼓励去游泳的目的是增强腿部的“力量(strength)”。energy精力,活力;protection保护;position 位置。25. D。haveno choice but to do sth. 别无选择只能做某事;do nothing but do sth. 什么都不做,只是做某事。26. B。根据答语“那很危险”可知应答者不让孩子们晚上出去。Absolutely not!(绝对不行!当然不可以!)符合语境。hopefully 希望如此;thankfully谢天谢地;rarely极少地。27. B。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空格后为定语从句,且定语从句中缺少地点状语,故选where,相当于inwhich。28. C。根据答语“别担心。我喜欢软一点的”可知,上句是说“融化(melts)前赶快吃掉你的冰淇淋”。expand 膨胀;dissolve溶解;recycle再循环。29.A。complain to sb. about sth.向某人抱怨某事。30. A。该句中make 后接复合宾语,to get there on time 是真正的宾语,故用it 作形式宾语。31. D。根据tomorrow 可知用将来时。这是一个there be句型,故选D项。32. D。题意:塑料燃烧时会散发出(give out)气体,这种气体对人有害并且会严重污染大气。take in 吸收;takeaway 拿走;give up放弃。33. B。由“没有多少时间了”可知,应选in a nutshell(简言之,概括地讲)。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in a way 在某种程度上;oneafter another 一个接一个地。34. A。根据上句“我想这不是个坏主意”可知,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我完全同意)符合语境。35. C。根据答语中的Yes 可知,应答者将尽力按时完成这项工作。I'll do my best我将尽力而为。完形填空:话题:个人情感本文是夹叙夹议文。一位年轻人从松鼠跳跃树枝得到启发,从而鼓起勇气,决心为心仪的职位冒一次险。36. C。让你垂涎的梦想就是你想用尽一切办法使之成为“现实(reality)”的梦想。37.A。由下文的... take a risk ..., he landed safely in a position 可知,这位年轻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烦,不知如何“面对(face)”。38.B。由下文的But it still landed ... on a branch several feet lower可知,松鼠是从一棵“高(high)”树跳到另一棵。39.A。松鼠想跳到另外一棵树的树枝上。aim for 以……为目标。40.D。由下文的the jump looked impossible可知,松鼠离它想跳的树枝很远。out of reach够不到。41. C。由下文But一词可知,松鼠没有跳到它想跳的树枝上。miss 在此处为failto reach之意。42. B。虽然未达到目标,但松鼠仍然“安全地(safely)”跳到了较低的树枝上。下文的never seen one of them get hurt是提示。43. D。松鼠继续跳跃,最终到了自己“想要(wanted)”到达的那根树枝。44. A。老人认为松鼠不断跳跃的场面很“有趣(funny)”。45.A。很多松鼠如年轻人看到的松鼠一样“跳跃(jump)”。46.D。“很多松鼠错过目标”与“从未看到一只松鼠受伤”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but。47.B。由下文的to take a chance 可知,松鼠“冒险(risk)”去跳跃树枝。48.C。松鼠是在树之间跳跃。49. B。松鼠尝试从很高的树跳跃到另外一棵高树上,是做好了准备去冒险。be prepared to do sth.准备做某事;乐意做某事。50. D。年轻人看到松鼠跳跃树枝的勇敢,反问自己是否缺少“勇气(courage)”面对工作中的困境。51. B。由下文的he landed safely in a position可知,年轻人“决定(decided)”冒险做他想做的事情。52. A。年轻人所得到的这个职位是他原来觉得“决不(never)”可能的。53.C。54. C。由松鼠跳跃树枝的故事可知,定下如奔向月亮的远大志向,“纵使(Evenif)”不能到达,也会跻身于繁星之中,也会比你现在的位置更高、更好。end up以……结束。55.B。既然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为何不努力去实现最精彩的人生呢?possible可能发生的。阅读理解:A篇(自然)本文是记叙文。文章介绍了美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气候灾难。56. D。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的the wind picked up earth 和第三段的the angry mountain of dust 可知,黑色星期天发生的是一场沙尘暴。57. C。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三段Lila Lee说的Iwas sure I was going to die 可知,面对1935 年那场沙尘暴,她感到非常惊恐。58. B。篇章结构题。根据上文可知,正是因为粘合土壤的草皮被铲掉,才导致沙尘暴的发生。59. B。细节理解题。由倒数第二段的During World War Ⅰ, there was good rain and wheat prices were high. Butafter the war, prices dropped 可知,一战以后,小麦价格下跌导致了一些人放弃了土地。B篇(周围的人)本文是记叙文。文章介绍了十二岁女孩Anna Koppelman 创办慈善组织来帮助他人的故事。60. C。推理判断题。从第三段的I got there and saw the kids' faces light up 可知,孩子们脸上喜悦的笑容说明了安娜初次举办的慈善生日宴会很成功。61. A。细节理解题。根据第四段的she has been amazed at the amount of time, energy, and resources peoplehave been willing to donate to her cause 可知,很多人支持安娜的慈善组织。62. C。推理判断题。根据倒数第二段的encourages others to form Birthday Fairies clubs 和最后一段的she'dlike to see Birthday Fairies clubs in school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可知,安娜希望传播她的善举。63. A。标题归纳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十二岁女孩Anna Koppelman 开办慈善组织Birthday Fairies 来帮助他人的故事。A项中的A sweet cause 指代Anna Koppelman 所从事的慈善活动是一项能带给人们美好、甜蜜的事业。C篇(热点话题)本文是议论文。文章就图书馆是否应该提供视频游戏进行了讨论。64. A。细节理解题。休斯顿公共图书馆的事例是对上一句Adding video games has helped some libraries attractmore visitors 的进一步补充。由于提供视频游戏,休斯顿公共图书馆的访问者越来越多。65. B。词义猜测题。文章第一段的调查报告显示人们对图书馆提供视频游戏的喜爱,而第二段however 的转折引出了人们对此事的讨论,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图书馆提供视频游戏。故该短语有“支持”的意思。66.D。主旨大意题。本文作者从一项研究报告开始,引用两位读者的观点,展开了对图书馆是否应该提供视频游戏的讨论。D篇(旅游)本文是应用文。文章是一项迷你冒险活动的广告宣传。67. C。细节理解题。由文中的Return ferry crossing toVancouver Island 可知,此次活动有乘船旅行部分。68. B。细节理解题。由Activities You Can Choose (paid locally)部分所列的Whale watching US$70-$90 可知,观看鲸鱼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活动。69. B。细节理解题。由文中的Accommodation:3 nights campingwith equipment(except the sleeping bag)可知,游客需自备睡袋。70. A。推理判断题。由文中的dates can be chosen to suit your needs 可知,Private Departures 更加灵活,游客可自行决定出发日期。选做题参考答案及解析参考答案I. 1-5 DDABD 6-10 CBCAC11-15 BADCD 16-20 BCDBDII. 1-5DBBDD解析完形填空:话题:社会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介绍了一个回收利用旧物品的项目。1. D。由上文的hasgot used to recycling ...可知,回收旧物品对Thornebrooke 小学的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habit)”。2.D。3. A。由下文的pays the school for the oldproducts 可知,Thornebrooke 小学通过“回收(recycling)”旧物品“得到(earned)”了钱。4.B。通过回收旧物而获利是一种为学校“集资(raisingmoney)”的方式。5. D。由下文的Thecartridges are refilled and resold. Used electronics are made into new products可知,回收再利用可以为地球“节约(saving)”资源。6.C。学生们习惯了回收旧物品,说明他们已经“意识(realized)”到为地球节约资源。7. B。回收再利用是一件“正确的(right)”事情。8.C。由下文的free boxes to send the collected materials by post 可知,Thornebrooke小学把回收的旧物品“
寄给(mails)”FundingFactory。9. A。Thornebrooke 小学和FundingFactory是合作关系。学校寄东西,“反过来(in turn)”,公司为这些旧物品支付一定的费用。10. C。除了旧手机和旧的油墨盒,FundingFactory还“接受(accepts)”其它的电子产品。11. B。由下文的It provides freeposters ...and free boxes ... 可知,FundingFactory提供的便利使得学校很“容易(easy)”参与。12. A。学校给FundingFactory 邮寄回收的旧物品,从而得到新产品或者现金。either ... or ... 是固定搭配,“或……或……”。13. D。回收再利用旧物品的项目会对世界和未来“产生影响(making adifference)”。14. C。全社会可以共同合作是这些绿色项目传递的一个“重要的(important)”信息。15. D。FundingFactory 是一家接收学校邮递旧物品的公司,而当地的企业捐赠给学校旧产品。由此可知,通过Funding-Factory 项目,当地企业和学校建立了“联系(connections)”。16. B。FundingFactory 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help)”学校。17. C。由上文的their usedproducts 可知,被回收的东西都是企业准备“扔掉(throw away)”的。18. D。由Lewis has bought new equipment可知,学校通过FundingFactory 项目得到钱从而购买新设备。19. B。因为被当地媒体报道,故学生们对回收再利用感到“兴奋(excited)”。20. D。Feagin Mill 学校回收了本来要被当地企业扔掉的旧产品,而这是一件对环境保护有益的事情,故他们的努力是“与环境有关的(environmental)”
[img]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同步测试卷第一单元答案
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一) (二)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12分)
bì益( ) quán释( ) lín xún( )( )
zīzhū必较( )( )憧憬( )( )
惊羡( )粗粝( )踌躇( )( )
2、默写。(9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 , 。
(2)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
(3)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
,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繁星》的作者巴金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的代表作是《繁星》和《春水》两部集子。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约翰尼斯•延森是英国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我们的课本里选了他三首诗:《金色花》、《告别》、《榕树》。
4、找出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2)
A、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B、这时我忘记了一切。我在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了。
C、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D、有的被大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5.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4分。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名要表达的意思)
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淮安市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①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②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修改一:
修改二:
6、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4分)
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二、阅读理解(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2分)
孩子施舍的天堂
看过一幅儿童画: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我心里一笑,想:六比六,还省得争抢打架。但是等等,看那幅儿童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居然是:“太美了,舍不得吃!”我的心禁不住温柔地一动,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
一日,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个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上小椅子里的孩子突然喊道;“谁,找,你!”我和那位妈妈一同看那广告牌,广告牌上那位目光深沉的先生,正对着我们凝望。我无声地笑了。那个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回应,拽了一下妈妈的衣服,继续不依不饶地指着广告牌说:“妈妈。你看呀,谁,找,你!”那位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回头捂住了孩子的嘴。我再次抬头看时,也终于明白了孩子所谓的“谁找你”,原来是“雅戈尔”的误读。我很为那小气地捂住孩子嘴的妈妈遗憾,真的大可不必,孩子并不是在存心丢你的脸,虽说他没有读对一个字,但他那大声读出三个半边字的热情与勇气不是很可贵吗?
一个幼儿教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下雪了,人们都穿上了棉衣。一个孩子跑到老师跟前很认真地问:“老师,天太冷了,院子里的雕像没有衣服穿多可怜啊!我们给他穿件棉衣,好吗?”老师只是一笑,并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又有一个孩子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于是,老师决定带着孩子们举行一场为雕像穿棉衣的仪式。我想,随着时光的推移,孩子会长成大人,孩子自己穿过的棉衣将永远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冬天里一块石头所获得的刻骨的温暖,将使那日后有形与无形的风雪中穿行的心感到美好与安慰。
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的精神有时会觉得恍惚无依。“成熟”折磨着我们。我们眼看着自己的纯真与热忱、敏感与同情一点点被剥蚀、被风化。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先生说:“我本能地防止自己成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成熟的人’。因为,与成熟相伴的往往是如此不和谐的词:贫乏、屈服、迟钝、顺从命运的理性化……”在“早熟”成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今天,让我们悉心守护那弥足珍贵的童真与童趣,并让自己知道,这童真与童趣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最后的礼物,是上帝通过孩子施舍给我们的美丽天堂。
7、根据全文内容,为本文重新拟个能揭示主题的标题。(答案不超过9个字)(2分)
8、简要概括本文描述的三幅生活画面?(3分)
①
②
③
9、根据文章主题,说出文中画线句“我”“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的具体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上文内容和下面两段资料,说说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对待孩子的童心。(4分)
材料一: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将吃下的葡萄核埋在花盒里,想种出葡萄来。几天后,女孩的花盒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直接种葡萄核是长不出葡萄的),女孩开心极了。实际上葡萄是女孩的父亲瞒着女儿插下去的。
(根据刘柳的《萌芽》缩写)
材料二;一个小男孩拿着一美元到处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买上帝干吗?他告诉老人,父母去世了,叔叔抚养他,但叔叔摔伤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小男孩一瓶“上帝之吻”饮料。并告诉小男孩,你叔叔喝了这瓶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花重金请世界顶尖医学专家治好了男孩叔叔的伤。(根据翻译作品《上帝之吻》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共13分)
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 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选自《杂文报》)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幸福:
疼痛:
留念:
13.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
(2分)
1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2分)
1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分)
说的话:
做的事:
三、阅读《刻舟求剑》,完成17—20题。(共12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6.《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2分)
17.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 涉( ) ②是( )
③ 遽( ) ④求( )
18.翻译句子。(4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9.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2分)
四、作文(共50分)
20、 不知不觉中,新学期一周多时间过去了。我想,这一周多时间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语文七年级(上)阶段性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7分)
(一)积累(11分)
1、 裨 诠 嶙峋 锱铢 chōng jǐng xiàn lì chóu chú
2、(1)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折戟沉沙铁未销,铜雀春深锁二乔。
(3)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4)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3、C 4、C
5、(4分)修改一:在“运动不足”后加“的问题”; 修改二:把“收到”改为“达到”或“实现”。
6.不设标准答案。小报名称和栏目名称具有文学色彩即可。4分,每空1分。
二、阅读理解(29分)
(一)
7、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 美丽的童趣;可贵的童真;呵护童真(童趣);童真(童趣)等
8、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
① 我被一幅儿童画的题字打动。
② 母亲因孩子误读广告牌而捂住他的嘴。
③ 老师带领孩子们为雕像穿棉衣。
9、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我” 误认为猫看着鱼是想吃鱼,表现出自己对儿童画的理解太成人化,“我”为此感到惭愧。
10、不设标准答案,意对即可。参考:一切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要呵护孩子的童真;对不谙世事的孩子,人们不能让他们的希望搁浅。
(二)
11.病危女孩胡艳艳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到学校上了半天课。(2分,意对即可)
12.幸福:她为患绝症后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救助继续学业,而今能在心爱的学校上半天课感动留泪;疼痛:病魔在无情地折磨着她,对一个年少的女孩来说这着痛苦是无法忍受的;留恋:她留恋课堂,留恋学校,留恋知识海洋,留恋生命,留恋充满关爱的人世间,但年纪轻轻却患上了不治之症。(3分,意对即可)
13.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出艳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愿望,希望化做一盏灯,照亮人间,报答人们给她的关爱。(4分,意对即可)
14.即使面临病魔夺取生命的危险,即使生命走到尽头,也绝不轻言放弃,我们要学习她的执着和坚毅。(4分,意对即可)
15.例如:说的话:有称呼,语言得体,条理通顺即可。做的事: 发动更多的人为她捐钱捐物,亲临病房为她服务,排忧解难;讲解书本知识,帮她补习功课,给她讲名人故事,鼓励她战胜病魔。等等。(4分,意对即可)
三、共12分。
16、吕氏春秋 吕不韦
17、①渡江 ②这儿 ③急忙 ④寻求
18、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19、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20、略
新概念英语同步测试卷答案
新概念英语同步测试卷答案 悬赏分:100 - 解决时间:2009-5-6 19:36 填入句中所缺的词 I am going to buy some writing paper at the ( ). I am going to buy somevegetabies at the ( ). I am going to have a haircut at the ( ). I am going to buy some steak at the ( ). I am going to buy some bread at the ( ). ( )is a car race in my hometown every year. There ( )hundreds of people there. I amseven years old this year,so I( )six last year. At the monent,we( )doing our homework. He comes from Fnland.He is ( ).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改正。 1.He is enjoying herself. 2.George is fifteenth year old. 3.Jill has a headache the last week. 4.-----What are you all keeping? -------Verygood,thank you. 5.My husband and I am waching TV now. 6.Mrs.Williams is a baber three years ago.but now he was a hairdresser. 7.There was hundres of people on the square to celebrate the National Day. 8.The finish of the car race was very excited. 9.You and Penny was in Finland on 2004. 10.My wife was in the Canada in May 25th.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组成句子 1.boy be piay football those 2.be enjoy we ourselves 3.at the hairdresser's she yesterday be 4.we spend be go to day two in the country 5.Mary Linda and at the dairy be the day befora yesterday 6.hundred of bird there be in the zoo 7.spend there week she in read the book 8.a race very big there be in 2004 9.in India we be 2003 on February 22nd 10.on Austria inMonday they be 英汉互译 1.Today is Children's Day ,so children are enjoying themselves in the park. 2.----My family are going to spend teo days in the country for the weekend. -----Aren't you lucky! 3.---When was Mrs.Jones at the grocer's? ----She was at the grocer's on Sunday. 4.In the car cace.theFrench car and the English car were just behind the American car. 5.My houseis standing on the hill. 6.上周星期一和星期二吉米没去上学。 7.---周日你在哪? -----周日我在肉店。 8.数以百计的人出席了这个盛大的汽车比赛。 9.周一我和萨姆一起去了学校。 10.---苏珊每天晚上几点睡觉? ----她通常每晚九点半睡觉。 提问者: 迪加55 - 四级 最佳答案 以下是答案: 最佳答案 以下是答案: 填入句中所缺的词 I am going to buy some writing paper at the (stationer). I am going to buy somevegetabies at the (greengrocer’s ). I am going to have a haircut at the (hairdresser’s ). I am going to buy some steak at the ( butcher’s). I am going to buy some bread at the (baker’s ). (There )is a car race in my hometown every year. There ( are)hundreds of people there. I amseven years old this year,so I(was )six last year. At the monent,we( are)doing our homework. He comes from Fnland.He is (Finlander).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改正。 1.He is enjoying herself. 错 herself 改为himself 2.George is fifteenth year old. 错 year 改为years 3.Jill has a headache the last week. 错 去掉the 4.-----What are you all keeping? -------Verygood,thank you. 错, 将What 改为how 5.My husband and I am waching TV now. 错 将 am 改为 are 6.Mrs.Williams is a baber three years ago.but now he was a hairdresser. 错 将is 改为was, 将was 改为is 7.There was hundres of people on the square to celebrate the National Day. 错 将was 改为 were 8.The finish of the car race was very excited. 错 将 excited 改为exciting 9.You and Penny was in Finland on 2004. 错 将 was 改为were 将 on 改为in 10.My wife was in the Canada in May 25th. 错 将 was 去掉 将 in 改为on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组成句子 1.boy be piay football those ---- Those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2.be enjoy we ourselves ---- We are enjoying ourselves. 3.at the hairdresser's she yesterday be she was at the hairdresser’s yesterday. 4.we spend be go to day two in the country We are going to spend two days in the country. 5.Mary Linda and at the dairy be the day befora yesterday Mary and Linda were at the dair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6.hundred of bird there be in the zoo There are hundreds of birds in the zoo. 7.spend there week she in read the book She spent three weeks in reading the book. 8.a race very big there be in 2004 There was a very big race in 2004. 9.in India we be 2003 on February 22nd We were in India on February 22nd , 2003. 10.on Austria inMonday they be They were in Austria on Monday. 英汉互译 1.Today is Children's Day ,so children are enjoying themselves in the park. 今天是儿童节,孩子们在公园都玩得很开心。 2.----My family are going to spend teo days in the country for the weekend. -----Aren't you lucky! ----我们全家这个周末的两天都将在乡下过。 ----你们真幸运! 3.---When was Mrs.Jones at the grocer's? ----She was at the grocer's on Sunday. ----琼斯夫人什么时候在杂货店? ----周日 4.In the car cace.theFrench car and the English car were just behind the American car. 在比赛中,法国车和英国车紧随在美国车后。 5.My houseis standing on the hill. 我家坐落在一个小山上。 6.上周星期一和星期二吉米没去上学。 Jimmy was absent on Monday and Tuesday. 7.---周日你在哪? -----周日我在肉店。 ----Where were you on Sunday? ----I was at the butcher’s 8数以百计的人出席了这个盛大的汽车比赛。 There were hundreds of people at the big car race. 9.周一我和萨姆一起去了学校。I went to school with Sam on Monday. 10.---苏珊每天晚上几点睡觉? ----她通常每晚九点半睡觉。 ----When does Susan go to sleep every day? -----She usually goes to bed at nine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同步测试卷66至70答案
hundreds of,数以百计的.
这是用来表示不定数量的复数形式.类似的结构还有thousands of(数以千计的),millions of(数以万计的).但必须注意:说 five hundred(五百,500),six thousand(六千,6,000),two million(两百万,200万)等时,hundred,thousand,million 这些词因为之前有具体数字而本身不加-s.
2.at the race,观看比赛.
这里的at是“出席”、“在某场合”的意思.
3.Our friends Julie and Jack were there,too.我们的朋友朱莉和杰克也去了.
Julie and Jack是 Our friends的同位语.
4.car number fifteen,第 15号车.
在表示编了号的东西时,可以用基数词表示顺序:
Lesson 67 第 67课 Page 2第 2页 Bus No.332第 332路公共汽车 Question 10第 10个问题
语法 Grammar in use
用介词at,on和in的时间短语
(1)用介词 at的时间短语通常可表示:确切的时间(如 at 10 o' clock 10点钟时),用餐时间(如 at lunchtime午餐时),其他时刻(如 at noon中午时),节日(如 at Christmas圣诞节时),年龄(如 at the age of 27 27岁时)等.
介词at可表示地点,通常用于某个小地点之前:
at the bus-stop 在公共汽车站
at the railway station在火车站
at the butcher's在肉店
at school 在学校
at the office 在办公室
at home在家
(2)介词on用于周和月份中的任何一天之前.请参见Lessons 65~66语法部分.
(3)用介词in的时间短语通常可表示:
一天中的某段时间(如 in the evening在晚上),月份(如 in March在 3月),年份(如 in 1997在 1997年),季节(如 in spring在春天),
世纪(如 in the 20th century在20世纪),节日(如in Easter week在复活节那一周),时期(如 in the holidays在假期里)等.
词汇学习 Word study
1. stand v.
(1)站立,起立:
We were standing on the right.我们当时站在右边.
They stood because there were no seats.没有座位,所以他们只好站着.
(2)(建筑物)直立,耸立;(植物)直立生长:
The white house stands on a hill.那幢白色的房子耸立在小山上.
Look at the corn standing in the fields!瞧那长在地里的玉米!
2.finish n.
(1)结束;最后阶段(或部分):
The finish of the race was very exciting.比赛的最后一个阶段十分激动人心.
At eleven the dinner finally dragged to a finish.宴会拖到11点才结束.
(2)完美,完善;(举止等)优雅:
His dancing lacks finish.他的舞跳得并不完美.
We hoped that four years of college would give him some finish.我们希望4年的大学教育会使他有些教养.
练习答案 Key to written exercises
Lesson 70
A
1 We were at the stationer's on Monday.
2 We were there at four o'clock.
3 They were in Australia in September.
4 They were there in spring.
5 On November 25th,they were in Canada.
6 They were there in 1990.
B
1 Where were you and Susan on March 23rd?
We were at the office on March 23rd.
2 Where were Sam and Penny in 1986?
They were in India in 1986.
3 Where were you and Penny on Saturday?
We were at the baker's on Saturday.
4 Where were Sam and Penny in 1993?
They were in Canada in 1993.
5 Where were you and Penny in August?
We were in Austria in August.
6 Where were Sam and Penny on May 25th?
They were at home on May 25th.
7 Where were you and Penny in December?
We were in Finland in December.
8 Where were you and Sam on February 22nd?
We were at school on February 22nd.
你看看是不是这个,希望能帮到您,随手采纳,谢谢
初中语文《古代寓言》同步测试题和答案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该书的作者______是______末期_____家,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该书主编者______是______末期秦的丞相。(8分)
2、解释句中加点字:(14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 ) 先自度其足(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已得履( )
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楚人有涉江者(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虚词:(8分)
之 至之市(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而置之其坐( ) 反归取之(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而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6分)
①置之其坐: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归取之: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8分)
①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6分)
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刻舟求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一)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
[注释]①鬻(yù):卖; ②陷:穿透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不自信也。”《韩非子》
1、 解释加点的字:(10分)
誉之曰( ) 吾矛之利( )
物莫能陷也( ) 于物无不陷也( )
或曰(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
而置之其坐( ) 而忘操之( )
宁信度( ) 遂不得履(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 )
例句:反归取之。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至之市 D、而忘操之
3、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4分)
又誉其矛曰 ( ) 其人弗能应也 ( )
先自度其足 ( ) 而置之其坐 ( )
4、 翻译句子:(4分)
①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反,市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人”听了别人的质问为什么“弗能应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比较二:
(一)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雪涛小说》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二)刻舟求剑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
6、解释加点字:(9分)
席上啖菱 ( )( ) 并壳入口 ( )
啖菱须去壳 ( ) 欲以清热也 ( )
何地不有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舟已行矣 ( )
7、解释句中的“于”字:(4分)
仕于南方(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8、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4分)……………………( )
A、其人自护其短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 D、其人自护其短
9、翻译句子:(4分)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注释]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
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8分)
①兔走触株 古义:( ) 今义:(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古义:( ) 今义:( )
③而身为宋国笑 古义:( ) 今义:( )
④身为宋国笑 古义:( ) 今义:( )
2、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6分)
A、折颈而死( ) B、因释其耒而守株( ) C、而身为宋国笑( )
3、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②年,千里马至者三。
[注释] ①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 ②期(jī):一周年
4、 选加点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8分)
①君遣之: A、打发 B、派遣 C、使 D、送 ( )
②反以报君: A、返回 B、反而 C、回家 D、谋反( )
③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A、何必 B、安全 C、怎么 D、安足( )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A、市场 B、闹市 C、买 D、卖 ( )
5、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
B、马今至矣 ( )
千里马至者三 ( )
6、这位侍臣“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其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②。”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注释] ①比:连续,接连 ②贾:同“价”。
7、辨析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8分)
A、人莫知之 ( )
B、臣有骏马欲卖之 ( )
C、愿子还而视之 ( )
D、臣请献一朝之贾 ( )
8、指出下列句中的人称代词并解释:(4分)
A、 臣有骏马欲卖之 ( ):__________________
B、 愿子还而视之 ( ):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事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 基础储备卷
1、《韩非子》;韩非; 战国; 哲学家; 法;《 吕氏春秋》;吕不韦;战国 2、鞋子; 量; 集市; 已经; 尺码; 尺码; 于是; 渡; 从; 立即;雕刻; 这是; 了; 移动 3、之:到达;尺码;尺码;尺码;助词,无义 而:然后;但是;却 4、“坐”通“座”,座位;“反”通“返”,返回 5、①(楚人)说:“宁可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②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③船停止下来后,从那雕刻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④像这样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6、①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②讽刺了那些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的人。
B 综合提升卷
1、称赞 锐利 没有哪一种东西 对于 有的人 用 放带 宁可 2、D 3、他的; 那个; 他的;他的 4、①不能穿透的盾与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刺穿的矛,不可以同时存在。②等到返回来,集市(已经)结束了。5、因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6、宴席; 吃; 一起; 去除掉; 用来; 什么;落; 寻找; 已经 7、到、在; 到 8、A 9、①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②船已经开动了,但剑却没有移动(位置)。 10、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要实事求是。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1、①跑 ;步行 ②于是;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自身; 身体 ⑤被;为了 2、A、然后 B、然后 C、却 3、他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了。 4、①B ②A ③C ④C 5、A、用;认为B、(买)到;来到 6、让天下人知道国君善于买马,让天下人把千里马送上门。 7、A、这马是匹骏马B、它,指骏马C、马D、的 8、原因在于“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说明权威的重要性。 9、联系生活实际,这个故事类似于今天卖商品时的做广告。至于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广告效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关于同步周测卷答案和同步金卷答案同步周测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