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一生物(高考调研生物答案新课标版2021)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一生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考调研生物答案新课标版202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一卷高考理综生物必考部分大题有哪些题型?

选择题理化生基本包括了各个知识点:

如化学:

基本物质常识题(物理化学性质);无机中的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各个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机中的各个官能团的性质题;同分异构;高分子求单体;原理中的化学平衡移动和速率,电池题,电解放电顺序题,水解平衡,电离平衡;最后还有基本的实验常识题

物理:

力学中的受力分析,牛顿定律,运动学中的平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动量;机械能守恒;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电磁学和力学的综合题目(难点出现);光学及原子物理方面的常识

生物选择综合性较大:

基本概念;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生态系统进化;基因细胞工程;遗传变异;细胞组成分裂;神经系统

化学大题:

无机元素推断;无机实验;有机推断;原理:以化学平衡为主

生物大题:

遗传;生态系统;基因细胞工程;细胞生物学

物理实验题:

力学运动学:打点计时器;平抛;动能定理

电学:电表内外接为主的测电阻,电源电动势,灯泡伏安曲线

基本就是这样,有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

[img]

2011高考生物知识点,全国一卷

篇幅关系,只是一册的。可以自己去相关中学高考网站下载

生物高考复习要点总结(必修上册)

1、 看清楚关键字:都、全、一定、必须、根本、只、肯定、完全………..

根本原因、本质、决定、最终 遗传角度(遗传物质、DNA、基因)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根本原因:DNA多样性

糖尿病的直接原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根本原因:控制胰岛素的基因突变

不同基因控制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的基因上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根本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

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等位基因A.a最本质的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从遗传学角度,环境对基因频率有选择作用,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2、区分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

应激性:植物向性运动、感性 运动、动物趋性运动(一….就…最普遍)

反 射:神经系统

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遗传性:决定、控制时选

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

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

3、总结六个基础 结构基础:细胞

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的基础:细胞分裂

转基因成功的物质基础:都有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转基因成功的结构基础:DNA双螺旋结构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00年以前

4 实验生物学阶段:1900-1953,标志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提出,借助实验手段,理化技术

分子生物学阶段:1953年以后,标志是DNA双螺旋模型 20世纪最伟大发现之一

宏观:生态学 微观:分子水平

5、必需元素、 植物矿质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不是Al)、Ni

C最基本 C H O N基本 C H O N P S 主要 O湿重最多

微量元素作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不同生物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6 自由水: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进行

结合水:细胞结构组成成分

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强;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 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

心肌血液状态的解释:心肌细胞中多是结合水

组成成分:Mg→组成叶绿素、Fe→血红蛋白、P、Ca、I

7、无机盐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

生命活动:Ca→抽搐、Na→痉挛 Mg、Zn→活化剂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

单糖: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单糖动植物都有)

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

8、糖的分类 动物二糖:乳糖

植物多糖:纤维素、淀粉

动物多糖:糖元(肝糖元、肌糖元)

脂肪:储能

9、脂质分类 类脂:磷脂 膜结构基本骨架(脑、卵、大豆中磷脂较多)

固醇类:胆固醇、性激素、VD 、醛固酮 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写出通式

氨基酸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肽键: -CO-NH-

多肽的命名:几个氨基酸就叫几肽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空间结构

10、蛋白质结构 组成成分:肌肉

催化作用:酶

蛋白质功能 运输作用:载体、血红蛋白

调节作用: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激素)

免疫作用:抗体

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相关计算 蛋白质分子量=N*a-18*(N-M)

基因(DNA)中碱基:mRNA中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几条肽链至少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

11、写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五碳糖 A、T、G、C 脱氧核苷酸→DNA 主要存在Cn

磷酸 核苷酸

含N碱基 A、U、G、C 核糖核苷酸→RNA 主要存在Cp

12、生物课本中的物质鉴定

鉴定物质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试剂现用现配、沸水浴加热

脂肪 苏丹III、 IV III橘黄色IV红色 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蛋 白 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先加NaOH,后加CuSO4

核酸 二苯胺 蓝色 沸水浴加热

淀粉 碘液 蓝色 操作步骤(见下格)

黑暗处理(绿灯泡)→对照处理(如遮光)→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检验

原生质: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 ,不包括细胞壁,不含糖类

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胶状物质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

13、区分几个概念: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组成成分不同

基质 叶绿体基质 三者之间 所含的酶不同

线粒体基质 功能不同

组成成分:蛋白质、磷脂、糖蛋白(识别、信息传递等)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DNA的基本骨架

结构特点:流动性 体现:动物细胞膜内陷,变形虫,受精作用

14、细胞膜 荧光材料 白细胞吞噬,细胞工程,内吞外排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蛋白质) 体现:海水淡化、污水净化

出入Cm 主动运输: 矿质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生长素

自由扩散:酒精、水、O2、CO2、甘油、胆固醇脂肪酸、脂溶性V、苯

15、细胞器(参照课本细胞图)

结构特点 细胞器 细胞器形状 细胞功能 注意问题

双层膜结构 叶绿体 扁平(椭)球形 光合作用 色素、酶分布、少量DNA/RNA

线粒体 椭球形 有氧呼吸 酶分布、少量DNA/RNA

单层膜结构 内质网 网状 运输、加工 粗面、滑面

高尔基体 电话状 加工、分泌 动植物中功能不同

液 泡 泡状 水分、颜色 色素、有机酸、单宁

无膜结构 核糖体 椭球形粒状小体 蛋白质合成 rRNA、蛋白质

中心体 两个⊥中心粒 有丝分裂有关

能产生水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能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高等植物根中无中心体,无叶绿体 寄生动物无线粒体

核膜 双层膜结构 mRNA→外

结构 核孔 大分子物质进出Cn的通道 蛋白质→内

16、细胞核 染色质(体)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 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

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

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各种细胞器、不合成蛋白质

17、红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协助扩散

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纺锤丝产生,无染色体变化,有DNA复制)

鸡血红细胞提取DNA

无细胞结构(分类地位)

寄生在活体(寄主不同,分为三类)

18、病毒 只有DNA或RNA

只提供模板(氨基酸原料、核糖体、tRNA都由寄主提供)

病毒结构如下图

核酸

流感病毒 衣壳 核衣壳 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只有核衣壳

囊膜 刺突

衣壳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

有无细胞核(真核/原核)

19、能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生物进行分类 新陈代谢类型 (同化/异化)

生态系统中的成份(生、消、分)

非细胞生物:病毒

代表: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1)生物 原核生物 细胞壁:肽聚糖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复杂细胞器

细胞生物 核区:无成型的细胞核

代表:除蓝藻之外的植物,动物(含原生动物)

真核生物 真菌(单细胞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原核生物无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也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遵循三大规律→只有基因突变无其他变异

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硝化细菌、蓝藻、铁细菌、硫细菌

自养厌氧型:红硫细菌、绿硫细菌

(2) 异养需氧型:除体内寄生虫外的动物、真菌、好氧细菌、菟丝子

异养厌氧型:寄生虫、厌氧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肺炎双球菌、产甲烷杆菌等)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兼性异养型:绿眼虫

做题时注意“养”和“氧”的区别

注意问的角度是从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还是从代谢类型角度考虑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包括排出代谢废物)、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同时交错进行

非生物的物质(空气、水分、无机盐)和能量(阳光、热能)

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指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蓝藻

(3)生态系统的成分 消费者(异养型):除蚯蚓、蜣螂的动物、寄生和互利共生生物

分类:初级、次级、三级、四级…

分解者:蚯蚓、蜣螂+异养腐生微生物(蘑菇) 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0、连续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分生区、形成层、受精卵、癌细胞、部分干细胞

DNA:复制就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就减半

染色体:复制不加倍,着丝点分裂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减半

染色单体:复制就有4N,分开就为0,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分到两个子细胞减半

有单体=DNA 无单体 DN A=染色体

分裂间期:时间长、起点,染色体复制

前期:两现,两失 最明显的变化:出现染色体

21、有丝分裂 分裂期 中期: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成为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数目加倍

末期:与前期相反

主要特征: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中心体)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前期分开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高尔基体)

22、判断细胞分裂方式、时期

(1)染色体等大时,先看奇偶数(着丝点分裂导致的只看一半或看前一个时期)

奇数 减数第二次分裂

(2)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3)最后看是否联会形成四分体以及同源染色体分离

存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存在 有丝分裂

持久性:贯穿整个生命过程,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3、细胞分化 不可逆转:与组织培养的脱分化再分化不矛盾

遗传物质不改变 (选择性表达) 手术时也不改变

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

概念:受致癌因子作用,不再分化,恶性增殖

无限增殖

特点 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24、癌细胞 表面发生变化 (糖蛋白减少,易运动)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直接原因:接触致癌因子

根本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

水分减少 体积减小 细胞萎缩 代谢变慢

酶活性降低 白头发

25、衰老细胞特征 色素逐渐积累 老年斑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颜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6、

物质名称 产生部位 化学本质 作 用

酶 活细胞 绝大多数蛋白质、极少数为RNA 催化

激 素 动物专门器官,植物一定部位 蛋白质、脂类、肽、氨基酸 调节

维生素 来自食物 脂类等 维持生命活动

必需氨基酸 来自食物

27、具有专一性的:tRNA、载体、受体、酶、抗体、性激素、DNA

DNA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受温度与酸碱度影响

验证酶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时,要先达到相应的环境后,再让酶与反应物相遇

三个高、中、低温代表 三个强酸、中性、强碱代表

唾液中性、胃液酸性、胰液肠液碱性

过酸过碱高温使酶分子结构不可逆破坏,而失活; 低温抑制酶活性,可恢复

细胞内常用能源物质: 葡萄糖(呼吸作用的底物)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ATP(三磷酸腺苷)

28 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 太阳能

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脂肪 (C、H比例高,释放能量多)

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 淀粉

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 糖元

ATP结构简式:A—P~P~P

光合作用光反应(不用于其他活动)

29、ATP ATP中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有氧、无氧)

磷酸肌酸(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过量――水解;ATP不足――生成

C6H120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C6H12O6 2CO2+2CH3CH2OH+能量 呼吸放能

30 C6H12O6 2C3H6O3+能量

CO2+H2O (CH2O)+O2

NADP++H++2e NADPH

ATP ADP + Pi+能量 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只看元素的去向

活跃化学能储藏在 ATP: ADP+Pi+能量 ATP

NADPH: NADP++H++2e NADPH 电荷守恒

吸胀吸水 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分生区、形成层、干种子等

吸收 原理:渗透作用(半透膜、浓度差)

渗透吸水 条件:具有大液泡

生物全国一卷和新高考一卷在题型考试查内容的区别是什么

内容、范围。

1、考查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作为过渡期的高考,全国高考卷理综生物试题题型结构。

2、生物全国一卷和新高考一卷在题型考试查内容是内容、范围不同,生物全国一卷是遗传变异进化、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三部分内容,新高考一卷在题型是发生了重大变化。

全国甲卷高考生物各部分占比重

全国甲卷高考生物各部分占比重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占30%,《遗传与进化》占20%,《生物技术》占20%,《资源利用》占20%,《社会生物学》占10%。

两道生物高考调研卷的题目

29题: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是有叶绿体的,而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故有大液泡.而染色体只有在由丝分裂的时候才能看到,线粒体是无色的,所以看不见.

30题:顶端优势是再一定的生长素浓度的情况下发生的,过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顶端优势;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根的生长;茎比较不敏感,二重性表现低;茎的向光性体现的是生长素受光照而转移.

一楼的答案中,染色质不染色是看不见得!!!!

全国高考调研卷是属于那本套题的

2022年高考全国一共有8套高考试卷。上海市自主命题,等到7月7日高考。其他省份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是单独出卷,其余的大陆省市共用四套高考试卷。这七套高考试卷分别是全国新高考1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2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全国新高考1卷使用省份

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市使用全国新高考1卷,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是根据“本手、妙手、俗手”立意的自命题作文,作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国甲卷的使用省份

使用全国甲卷的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共5省市。这套试卷的作为是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文章,作文材料是经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人给牌匾提名。

全国乙卷的使用省份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高考试卷语文科目的作文是根据双奥之城,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比较好写。

全国新高考2卷的使用省份

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试卷的语文作文题也还比较好写,至少考生能看得懂命题人的意思。也是给一份材料,由考生自己选择角度,自拟题目。

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的使用省份大家都知道,浙江卷题目比较有深度,北京试卷一如既往地有地方特色,天津卷对天津考生也比较友好。

结语:我们可以看出来高考试卷的版本也算是高考的匹配赛,王者难度跟钻石难度不用一套试卷。全国新高考1卷的使用省份基本上都是卷王地区

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一生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考调研生物答案新课标版2021、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一生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