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智慧上进必修三语文答案,以及智慧上进高一语文必修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测试卷附答案(2)
11、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 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
译文:
(2) 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译文:
(3) 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人皆得以隶使之, , ,发其志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⑵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⑶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 。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冲激
(台湾)罗纬纶
那年,从听到母亲说穷时,父亲就不再喝酒了,不过每晚依然坐同一位子,看着我们,做功课,只是酒杯变成新乐园香烟,和蔼变成了严肃,幽默风趣的谈吐转成窒闷的深思。
有一次父亲赴完宴回来时,又醉又渴地在桌上猛灌开水。大姐拿课本的一段文章问父亲,父亲脸上神 采奕奕,指着桌子叫我们过去,掌起大姐的书说;“这 是我最喜欢的《爱莲说》,人就要出淤泥而不染,‘君子 固穷’,但要穷得有骨气。”接着说了一堆道理,什么“时穷节乃见”,什么“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本来我们兴奋地以为父亲会如以往那样说笑话,但是父亲却哕嗦了一堆令人听不懂的道理并唱了一小段的评剧。直到母亲夜班回来,和父亲争执着,好像母亲一直要求父亲做什么,而父亲固执地拒绝了,最后父亲在母亲抽泣中安静下来,板紧脸一根根地抽着烟。
一星期过后的一天,父亲休假。早饭后,他带了包东西对母亲说:“我去办那事,中午不回来吃饭。”母亲点点头,父亲叼上一根烟,低着头走出去。
晚餐时,我们等到父亲回来吃饭,母亲脸色很难看,大家都不敢出声。父亲一到家,就以一种逗趣的动作及面孔逗大家笑,只是我们不解父亲的心意,没有笑,父亲一脸的尴尬低头扒着饭,母亲放下碗筷对他说:“你现在才回来,你知道东西被退回来了吗?”父
辛吃了一惊,放下碗筷说:“怎么可能!已经收下了,难道东西嫌少?’,母亲说:“怎么知道,中午主任的孩子带来这包东西,他说他妈妈叫送回来。”父亲说:“难道是真的嫌太少吗?”
整个家都静下来,只有不懂事的小弟碰碰的击扣玩具抢。“砰!砰!爸爸,我今天看见你,你没有看见我。”父亲没理他。小弟又说:“砰!砰!我可以做小侦探了,我跟踪爸爸,爸爸没有看见我,嘿!嘿!”父亲听了狠狠打了小弟一巴掌,“我懂了!就是你坏的事,主任大太精明得很,看见你,怕你说出来,就退回来了,你叫我穷死饿死吗?”
小弟大声哭起来,“我没有错么!我只是想当007抓坏人嘛!”
父亲的脸抽搐着,慢慢走过去抱紧小弟,泪滴在小弟的发上。
14.简要回答文中的“做什么”和“去办那件事”是什么关系?是指什么说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
15.文中描写父亲讲解《爱莲说》的细节是想说明
(不超过20个字)(5分)
16.主任太太送回东西的直接原因是
(不超过20个字)(5分)
17.小说结尾父亲先是狠打小弟,后来又抱紧小弟哭了,为什么?(不超过50个字)。(6分)
答:
18.小说题目“冲激”的含义是(5分)
六、(10分)
18.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5分)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和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19.下面这段广告词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5分)
我厂生产的这种型号的水泵,质量优异,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所欢迎。它广泛适用于城乡建设、工矿企业、农田水利、环保绿化。在去年全国同类型产品评比中,该水泵囊括了第一名。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它,选择它,喜爱它。
20.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两句,使句意与上句相连,句式与上句相同。(5分)
你问我到底情为何物,我说:
情是灿烂的花朵,美丽芳香,令人陶醉;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关心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上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试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海一下子被点燃,在同学当中,遥遥领先……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了些什么呢?请以“人生的位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等。
注意:①立意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专题测试二
1.B(B均读作jiù;累赘读léi,累积、危如累卵读lěi,连累读•lěi;怙恶不悛读quān,其它均读jùn;休憩、收讫均读qì,栖身读qī,锲而不舍读qiè) 2.C(A铮—诤,消—销,明—名B颂—诵,慧—彗D材—才,卓—灼,激—急) 3.C(“装模作样”形容做作,故意装样子给人看,只有姿势,没有腔调;“装腔作势”既有姿势又有腔调,以此吓唬人,引人注意。“混为一谈”多用于不分好歹,不管性质根本不同,视同一律,在具体语境中有好与坏之分的内容) 4.D(A“一般”位置不当,应移到“它们”后面;B“实属”意思是“实际上是”,后面紧跟的“是”字多余;C“学生行为自律仲裁法庭是一种……的教育手段”,主、宾不搭配) 5.C,本项能从人性的角度解释原因,一语中的。A项只具体说明了某些艺术大师人格的“俗”和创作的“雅”的不统一的关系;B项只讲了艺术大师们“艺不俗”的原因。D项只讲出了艺术大师们人性的一部分,没有能解释出“人俗,其艺未必俗”的真正原因。 来理解,是片面的;D项从“对艺术家创作态度及原则的评判”来理解,也是不正确的。 6.A,从“时过境迁”来解释“奉给”原因,根本站不住脚。B项从评价艺术家的尺度和人性的特点解释原因,评价正确;C项从文学鉴赏的最终内容来解释原因,是正确的;D项从评价艺术和道德的区别及侧重点来解释原因,也是正确的。 7.B,此题考查对全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俗”可从艺术大师们自身的蒸发物而来,也可从读者苛刻的欣赏尺度而来。A项说的只是人性的结构;C项艺术家们矛盾的行为不是伪装,恰是人性真实的表现;D项讲的是艺术评判的标准,与“俗从何来”无关。 8、C(“以”在句中都是介词,“用来”的意思。A项中分别为表“修饰”的连词、“却”。B项中分别为代词“它”、助词“的”。D项中分别为“就”、“却”。) 9、B(从所命之名中看不出做隐士的的意思)10、D(不仅从山水命名,而且从文中议论可以确定作者写作意图)11、(1)有一天,(他)跟随着这二人走到他的居所的确后面,在山丘荒地之间,登到高处远望,发现一处景色异常的地方。(2)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小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3)在附近生活劳作的人,他们的土地与这里连接,却没有人认识到这块地方的价值。 12.⑴“月”、“霜”也表现了早行。都是用名词性短语和名词构成。⑵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了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13.⑴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⑵长桥卧波,不霁何虹⑶哀民生之多艰(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每题2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给分。)14.“做什么”与“办那件事”一样都是指给主任 送礼。15.父亲坚守节操,却在社会上行不通。16.小弟看到了送东西的过程,怕小弟说出来。17.因为父亲违心地给主任送礼碰了钉子的根本原因不在小弟。而是整个社会问题,这也表明了 父亲的无奈。18.揭示世俗风气对传统美德的无情冲激,及普通老百姓对这种冲激的万般无奈。
19.“优异”改为“优良”;“小巧玲珑”改为“体积小”;“携带方便”改为“运输方便”;删去第1句中的“所”;第2句改为“它广泛适用于工矿企业、农田水利、环保绿化等城乡建设”或删去“城乡建设”;“囊括”改为“获得”;“使用它,选择它,喜爱它”改为“喜爱它,选择它,使用它”或“选择它,使用它,喜爱它”。(答对其中四处即给满分) 20.情是燃烧的火焰,炽烈狂热,令人激动;但若不加以节制,火焰将吞噬一切。情是汹涌的江水,奔腾激荡,令人振奋;但若不加以引导,大水会淹没一切。 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img]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测试卷附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 连累 累积 危如累卵
B.马厩 灵柩 内疚 咎由自取
C.险峻 骏马 竣工 怙恶不悛
D.休憩 收讫 栖身 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铮友 撤消 寥廓 莫可明状
B.传颂 慧星 树阴 至理名言
C.怄气 俯首帖耳 形销骨立 万古长青
D.志大材疏 真知卓见 激流勇退 坚忍不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呼天抢地________地哭得那么伤心。
②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_____。
③天快黑了,雨还是下个不停,前面的桥又被水冲坏,我们的确_________了。
④江河奔流,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刮风,下雨,都是运动变化,诸如此类,真是________。
A.装腔作势 等量齐观 进退两难不计其数
B.装模作样 相提并论 骑虎难下不胜枚举
C.装腔作势 混为一谈 进退两难不胜枚举
D.装模作样 相提并论 骑虎难下不计其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B.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法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再谈俗从何来
人俗,其艺未必俗。茨威格写巴尔扎克平生所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碍其为旷代文豪。惟其艺不俗,故巴尔扎克自负其征服世界的魅力:“彼(指拿破仑)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雨果则在其坟前云:“当他站在时代上面去创造绝对价值,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到达最伟大的地步。”人俗如张瑞图,其字则高华典雅,绝无俗意。说赵孟 俗,那是民族意识蒙蔽了审美意识,其实赵孟 的字是不会与俗字联姻的。我们不为贤者讳,齐白石对金钱的爱慕和吝啬,的确去雅甚远,但齐白石的画俗吗?我们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人性的二元论,当上述大师趋附名利时,灵魂的蒸发物是“庸俗”,而当他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最能悟到自身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的是托尔斯泰,他说有一个人性的托尔斯泰和一个兽性的托尔斯泰,而兽性的托尔斯泰恒为人性的托尔斯泰所打倒。亦如《伊德和自我》所云,原始的伊德显然是很不雅的;惟有“超我”的追逐,使伊德趋向完美。
显然当艺术家升腾着庸俗之气的时节,和天下的俗人没有任何区别,俗谚云“诗人之作清绝,慎勿为邻居”,恐怕是这诗人灵魂二元分裂和组合表现特显,故诗可读,而人不可交。谢灵运即是最佳例证。
当一个艺术家创作时,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当他不创作时离于道、摒于德、背于仁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样的例证亘古至今,不绝如缕。哲学家似乎也不例外,譬如卢梭和弗兰西斯•培根。这种矛盾的状况,是不能轻易用“伪君子”三字去说清的,上帝造人或女娲造人,大体用的泥巴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二元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太古。
即使同一作家和画家,其作品也可能蕙莸杂处,雅俗并存,雨果在巴尔扎克坟前固不会罗列他所写的充满脂粉气的、鄙俗的、同时效力于几个文坛鸨母的文章,茨威格却读到过这些,然而权衡轻重之后,茨威格还是把崇敬和赞叹奉给了巴尔扎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龚定庵的一首“游词”,可谓深恶痛绝,细味之,的确俗得可以。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幕遂初衣。偶逢锦色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偶赋凌云”时龚定庵灵魂中蒸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千古绝唱;而当他“偶倦飞”时,鄙陋人性暴露无遗,对女人说谎,而且目的是“寻春”,百年之后,我深为龚定庵耻。然而权衡巨细,我在愤怒之余,还是把尊重奉给龚定庵。
我们所希求的当然是道德文章兼美的完人,然而当我们以此尺度去苛求古人时,恐怕打击面会过宽,所幸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最后成果,而不一定先了解隐私劣迹后再读诗歌文章,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把比较宽容的尺子,可以容纳一些甚至是坏人的作品。时过境迁,坏人的劣迹与他的作品距离会越来越大,恶劣的品德和秽行,作为原始的兽性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剩下的好东西总是属于人类智慧的一部分,于是我们会读到元遗山论谢灵运时的备极赞美之句:“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谢灵运以“池塘生春草”五字留芳千古,而那些“无补费精神”的诗人早为人忘却,这些诗人中必然有为人品格比谢灵运高尚百倍者。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这是史家所必须注意的。
5.文中第1段“人俗,其艺未必俗”的原因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们尽管常“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影响其艺术创作的价值。
B.巴尔扎克、齐白石等艺术大师创作时“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
C.人性的二元论,即人自身是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
D.当艺术大师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蒸发物是“高雅”的。
6.对茨威格把“赞叹”奉给巴尔扎克,作者把“尊重”奉给龚定庵的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过境迁,艺术家的劣迹已被人们忘记了。
B.道德文章兼美的完人太少,而且人性中有兽性的一面。
C.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最后成果,可以容纳一些甚至是坏人的作品。
D.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重在艺术家创造的绝对价值。
7.根据全文内容,对“俗从何来”的'理解全面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自身灵魂俗、雅的二元结构;人性与兽性的并存。
B.人性的二元论,使艺术家们在趋附名利时,灵魂蒸发物是“庸俗”;而他们在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C.大师们及哲学家善于伪装的“君子”行为和鄙俗的文章。
D.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这是史家所必须注意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燕喜亭记
韩愈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 翳 ①,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②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③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④”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浙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⑤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⑥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注】① 翳:遮挡阳光的枯树。 ,枯死的树。②振鹭:白鹭展翅飞翔。③秩秩:秩序井然的样子。④鲁侯燕喜:出自《诗经•鲁颂• 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强盛、健康长寿。在此也取祝福的意思。⑤饫闻:听到很多了。饫,饱足。⑥羽:出自《易经•渐卦》,意思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累。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 却立而视之 ②晨往而夕忘归焉
B、 ①愈请名之 ②俟德之丘
C、 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虚以钟其美
D、 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今其意乃若不足
9、对文中用较多文字叙述山谷、瀑布、池塘、水源命名的用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主人高尚、谦逊、施德的思想追求。
B、体现主人对隐逸山水之间的田园生活的追求。
C、反映出儒家的人格理想的山水审美意识。
D、借以赞美主人积极入世、施德于民的为政思想。
10、对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B、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称赞了开发这一景区的王仲舒。
C、表面看来是在描绘山水,实质上是在宣扬儒家主张的道德观点。
D.借此赞美王仲舒的行为品德,表示对他的前程怀有希望和信心。
第Ⅱ卷
四(23分)
语文必修三测试题以及答案(2)
郑光,宣宗之舅,别墅吏颇恣横,为里中患。积岁征租不入,户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擒而械系之。及延英①对,上曰:“卿禁郑光庄吏,何罪?”澳具奏之。上曰:“卿拟如何处置?”澳曰:“臣欲寘②于法。”上曰:“郑光甚惜,如何?”澳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京兆,是使臣理畿甸③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不,独行于贫下,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再三干朕,卿与贷法④得否?不然,重决贷死可否?”澳曰:“臣不敢不奉诏,但许臣且系之,俟征积年税物毕放出,亦可为惩戒。”上曰:“可也。为郑光所税扰乡,行法自近。”澳自延英出,径入府杖之,征欠租数百斛,乃纵去。
(宋•王谠《唐语林》卷二)
帝舅郑光主墅吏豪肆,积年不输官赋,澳逮系之。它日延英,帝问其故。澳具道奸状,且言必寘以法。帝曰:“可贷否?”答曰:“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使画一法独行于贫下乎?”帝入白太后曰:“是不可犯。”后为输租,乃免。由是豪右敛迹。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四》)
[注]延英:①宫殿名。②寘:同“置”。③畿甸: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④贷法:免除法律惩处。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拟如何处置 拟:准备、打算
B、是使臣理畿甸积弊 理:治理
C、但郑光再三干朕 干:冒犯
D、可贷否 贷:宽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舅郑光手下的庄吏犯法被抓,皇帝亲自出面求情,要京兆尹韦澳放人,韦澳表示不敢奉诏,皇帝就先提出贷法,继而提出贷死,于是,韦澳不敢不奉诏。
B、韦澳虽不敢不奉诏,但还是采取了先施杖刑、征收欠租,然后才放人的办法,这种既给了皇帝面子,又维护了一点朝廷之法的做法,在当时来说亦可谓两全之策。
C、皇上之所以将担任户部侍郎之职的韦澳调任京兆尹,是因为京城内外积弊甚多,有严于执法的韦澳才有能力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
D、韦澳不敢奉诏的主要理由是,如果对干过许多坏事的郑光庄吏免去重刑,那么,朝廷的法律就是只对下而不对上;如此,又怎能服人呢?
10.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新唐书》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京兆尹韦澳惩处郑光庄吏一事为例,说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治思想。
B、文中提到皇帝向太后汇报的细节,说明皇帝为郑光庄吏求情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C、“后为输租,乃免”的结果说明,韦澳处理问题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
D、启示后世官吏,应当注意从郑光庄吏身上吸取教训,不可胡作非为。
四、(15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禁郑光庄吏,何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郑光所税扰乡,行法自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豪右敛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从情与景关系角度,侧重赏析词中“寓情于景”部分。
赏析:
13.根据情境填写名句。(4分)
唐诗,成了我的精神寄托。冬夜漫漫,寒灯闪闪,温馨的诗句驱走了身上的寒冷,心中已是“□□□□□,春风花草香”了;夏日闷热,汗珠四落,捧起唐诗,端坐房中,心中便有“独钓寒江雪”的清凉;春日捧读,便读出“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美景;秋天吟咏,便咏出“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迈。唐诗,也教会我如何做人。读大学时,因为思念母亲,不觉吟出“谁言寸草心,□□□□□”的诗句;工作时,每当接受任务,便做出“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承诺;教子时,为了让他懂得珍惜,常发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慨。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骆 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使是那两只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地生出优越感,拘一把花生米掷过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头,觉得有趣。我之看得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走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条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是送煤的骆驼队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穿系着的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使乖乖地跪下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的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着,面对着这样庞大而温驯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欣赏。
是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动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方的郁焦?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无毛”的状态,蕉风椰雨,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于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上500磅的.重载,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有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
注: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70年代移居美国西亚图,80岁时怀着深深的遗憾重返台湾。
14.为什么作者认为“那两只骆驼”“值得看”?(6分)
答:
15.文未说“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对骆驼的遭遇,句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6分)
答:
16.作品借物抒怀。联系全文主旨,请概述出作者在文中三个划线句子中所寄寓的情怀。(6分)
答: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描写动物园中的骆驼,第三段描写儿时所见的骆驼,作品通过这一对比描写,
突出了“不能不惊异”的感受。
B.作品对骆驼的遭遇作了大量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寓主观色彩于客
观描写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C.作品中的骆驼,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况。作者将情感倾注于“骆驼”这一形象,并通
过对其遭遇的描述,抒写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D.作品的感情富于变化:先是对动物园里骆驼遭遇的同情,继而是对家乡骆驼的温驯的
惊异,最后是对北方大陆骆驼的命运的释然。
E.作品的文字平实,但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却流淌着一股源于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沉思
考而产生的充满悲壮色彩的情感激流。
答:【 】【 】
六、(15分)
18.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5分)
若惮于酷刑后的精神压力,司马迁就写不出流传千古的《史记》;若惮于极度贫穷和孤寂之苦,曹雪芹就留不下光照于世的《红楼梦》;同样,______________,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怕刺手就采撷不到鲜艳的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它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5个字)(5分)
近日,甘肃敦煌悬泉寺遗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发现,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何双全惊喜地告诉记者,该遗址出土了200多片纸文书残片和麻纸,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根据同时出土的简牍和地层分析,这些古纸的年代从西汉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东汉初到西晋都有。何双全说,此次敦煌出土古纸的数量之大、品种之繁多、时代跨度之大,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这些古纸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20.下面四句在用词造句方面都有毛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①学习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的学习规律和活动的新兴科学,发展前景看好。②王凯教授的拙著《论学习》收录了他近三年发表的12篇论文。③此书学术价值及发行量较高。④广大教师不但喜欢这部著作,而且学生也很喜欢它。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电子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相貌平平,不善交际。他多次到人才市场求职,都没有引起注意,都没能与人签约。失败后,再出去求职,他不再出示他的文凭。结果,他以打工仔的身份,进入一家电脑公司,做些简单的电脑操作工作,薪水很低。上班后,他工作格外勤奋,不仅能快捷地完成数据输入工作,而且还能不时发现一些程序上的问题。不久,老板试着让他担任程序员,给他增加了薪水。他担任程序员不久,老板又发现他不仅精通程序,而且设计软件程序的水平比公司里其他大学生高多了。老板十分奇怪,决定“刨根问底”,终于知道他竟是学电子的硕士毕业生。最后,老板让他负责公司的业务,并以重金相酬。
生活中,“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就看你如何去把握。请以“进与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1.A(A中均读作qī;B中“累”、“磊”、“蕾”均读作lěi,“缧”读作léi;C中“瑰”、“闺”、“圭”均读作guī,“晷”读作guǐ;D中“悔”、“毁”读作huǐ,“晦”、“诲”读作huì) 2B(A:疚——咎,陈——沉,鸠——鸩B:被——背,提——题C:青——清,知——执,殉——徇D:恋——连) 3C(反躬自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准备,等待着来犯者。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似乎喜爱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它。求全责备,谓对人对事苛求其完美无缺。) 4B(A“出色工作”与“被采用”不搭配;C去掉“在作怪”;D在“环境恶化”后加“的困境”) 5、B(B项语言表述有毛病。第4段中的“生产集团”是一种形象说法,是要加引号的。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是每个家庭企业,而不是整个“大集团”。)6、D(答题区间在第12段。实行“市场谈判”是“小狗经济”的特点,不是“斑马经济”的特点。原文讲“没有企业总部下命令”让“下游企业”必须接受“上游企业”的产品,并不等于“斑马经济”存在“由企业总部下命令让下游企业必须接受上游企业的产品”的现实。)7、A(根据文意,并不是所有大集团行业都属于“斑马经济”,因此也不能武断其最终都将被“吞食”。)8.C(干,求情)9.C(原文说的是“使臣理畿甸积弊”,韦澳要治理的是京城周围地区,而非京城内外)10.A(从全文来看,韦澳还是能够灵活处理皇亲国戚的问题的,所以“执法必严”之说有点过头了)11.(1)你拘禁郑光的庄吏,他犯什么罪?(重点词语:“禁”、“何罪”)(2)因为郑光交税一案影响了乡里的工作,自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重点词语:“为……所”“行法”、“近”)(3)从此,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都收敛自己的行为,不敢放纵了。(重点词语:“由是”、“豪右”、“敛”)12 提示:通观全篇,这首词上片缘情设景,景中含情;下片怀乡念远,直抒胸臆。根据题干要求,重点赏析上片,下片只要略带一下即可。//赏析参考: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相映。上片开头两句点明季节:青碧瓦蓝的天,铺满了黄叶的地。这是渲染空阔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放眼远望,秋景连绵无际,如波浪一样往前伸展,同远处的江水融和连接。这里天、地、原野、绿波,一句一景,景景暗含诗人心中的思乡离愁。上片末句中“芳草”暗寓离情,既自然,又精巧。下片直抒怀乡念远之情。 13 迟日江山丽;便引诗情到碧霄;报得三春晖;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语句理解)(4分)答案与下列其中一点相近可得4分:①因为它们的遭遇与作者类似。②因为它们的遭遇让作者联想到自己。③因为它们引起作者无限感概。答案与下列其中一点相近可得2分:①因为那两只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②因为它们显得可怜。③因为它们值得同情。 15(语句理解)(4分)。表达了对骆驼被迫退出世界舞台的①无奈②失落(惆怅或痛苦)③不平④自嘲。能答对其中1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 16(分析归纳)(6分)。海外游子思归却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6分)。答对下列其中一点只能得3分:①作者思归(思亲)之情。②台湾不适宜自己久居的感叹。答对下列其中一点也只能得3分:①游子(作者)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3分)。②对忍辱负重的人(自己)却不容于现实的感慨(3分)。 17(鉴赏评价)(4分)B C (A文中的对比不是为“突出‘不能不惊异’的感受”,而是为突出骆驼的悲剧形象。D对北方大陆骆驼日趋衰微的命运,作者表达的不是“释然”,而是不平与痛苦。作品的感情基调“悲”而不“壮”。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4分。) 18示例:若惮于白色恐怖的压力,鲁迅也就写不出那一篇篇如投枪、似匕首的战斗檄文。怕挫折就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19敦煌悬泉寺遗址出土西汉古纸证明蔡伦并非造纸术发明人。(“敦煌悬泉寺遗址”1分,“出土西汉古纸”1分,“证明……发明人”2分) 20①将“规律和活动”改为“活动和规律”②将“拙著”改为“著作”③改为“学术价值高,发行量大”④将“不但”移至“广大教师”前) 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智慧上进必修三语文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智慧上进高一语文必修三、智慧上进必修三语文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