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太阳九年级化学试卷(金太阳九年级化学试卷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江西金太阳九年级化学试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太阳九年级化学试卷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昌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有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OH- F- SO42-

Ca2+ 微溶 难溶 微溶

Ba2+ 溶 难溶 难溶

Mg2+ 难溶 难溶 溶

2.本卷可能使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Mg—24 ;S—32 ;

Cl—35.5 ;Ca—40; Ba—137

3.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右表):

4.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

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

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其中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C.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D.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3.“安居乐业”。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对上述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成分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铁—单质 B.氧化钙—氧化物 C.碳酸钙—酸 D.聚氯乙烯—有机物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

A.太阳能 B.天然气 C.汽油 D.柴油

5.2008年5月11日,南昌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向全体市民发出节约用水倡议。下列做法或建议错误的是

A.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 B.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

C.选用节水型器具 D.发现水管漏水及时向物业管理或供水部门反映

6.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蔗糖 C.汽油 D.面粉

8、“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节约原则的是

A.甲学生用白色点滴板替代试管,进行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

B.乙学生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C.丙学生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

D.丁学生做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后,把多余的金属回收

9、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10.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3+ D.4个氢原子:2H2

11.下列反应中,有单质出现,但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u+2AgNO3=Cu(NO3)2+2Ag B.2Al+3H2SO4=A12(SO4)3+3H2↑

C.2Mg+CO2 2MgO+C D.2Na2O2+2CO2=2Na2CO3+O2

12.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是

①X+酸→盐+水 ②X+水→碱

A.CaO B.Fe2O3 C.CO2 D.NaOH

13、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五色酚酞)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水) D.硬水与软水(食盐水)

15、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7分)

16.(4分)化学源于生活,“柴、米、油、盐”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你填空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

(4)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的碘,、锌、钙、硒等是指 (选填“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

17.(2分)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含氯元素 )、漂白粉对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带点元素的化合价是 。

18、(2分)(1)2008年5月16日,奥运火炬在英雄城南昌传递。“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氢氟酸(HF),技术人员用熟石灰对废水进行处理,

使其达标排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3分)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

(2)当温度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

20.(6分)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C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 ,H可能是 ;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1.(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22.(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 ;

(2)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 (选填“b”或“c”)

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

(4)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

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

(5)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你认为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 。

23.(6分)2008年春节前夕,我省遭遇冰雪灾害。为了清除道路上的冰雪,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工业盐融雪剂用于除冰。同学们从资料中得知:①使用工业盐融雪剂后,道路两旁树木、农作物大量死亡;②桥梁路面除冰不得使用工业盐融雪剂。

[提出问题]工业盐融雪剂对树木、农作物和桥梁为什么会造成危害?

[查找资料](1)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NO2; (2)土壤盐碱化会造成树木、农作物死亡。

[作出猜想]猜想一:工业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猜想二:工业盐溶液对钢铁可能有更强的腐蚀性。

[实验探究]请你填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工业盐溶液显碱性,会造成道路两旁的土壤盐碱化。

猜想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①:6—7天后明显生锈

实验②: 2—3天后明显生锈

[反思与应用]

对于道路除冰,请你提出更好的建议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4.(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0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0 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江西省南昌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说明:1.本试卷有多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若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应参照此意见给分。

2.本卷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是1分。化学式错误的不给分;未配平、未写反应条件、未标出

“↑”“↓”应扣0.5分,但每个化学方程式最多扣0.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其中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15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A A C B C D B D A B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6.(4分) (1) 甲烷 (2)糖类 (3)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4)元素

17.(2分)Cl +1或

18.(2分)(1) C3H8 + 5O2 3CO2+4H2O (2) Ca(OH)2+ 2HF= CaF2↓+ 2H2O

19.(5分)(1)10g (2)小于30℃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

20.(6分)(1) CO2 HCl等(合理即可)

(3)① 2C + 2CO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 ④Fe + CuSO4 =Cu + FeSO4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1.(4分) (1) 将插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湿润(2)压破试管(或刺破手)

(3)、D(全对给1分) (4) C

22.(7分) (1)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 (2)c (3) O2(填CO2、CO不给分)(4)

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或b管口 木条复燃(或不复燃) 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或不是氧气)

(5) Fe3O4(或FeO 、FeO与Fe3O4混合也给分,但答Fe2O3、铁的氧化物不给分)

23.(6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取样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

铁在工业用盐的溶液中生锈的速率比在水中更快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4.(6分) (1) 75%

(2)86.2g

[img]

江西金太阳联考卷3答案

生物的第三次大联考:32434 43233 23433 13441 34211

化学的第三次大联考22334 21321 44331

生物的第三次大联考:CBDCD DCBCC BCDCC ACDDA CDBAA

化学的第三次大联考:BBCCD BACBA DDCCA

200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英语试卷详细答案

1.C athlete

2.B headache

3.A remark

4.D usually

5.C double

法和词汇知识

6.B Don't worry about it.

7.A a;the

8.B removed

9.C could

10.D access

11.C but

12.D never had I enjoyed

13.A it

14.A advertised

15.B that

16.D get;across

17.C have been waiting

18.D altogether

19.B While

20.C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1-40 AABCD BBACD CCBBD ABBDA

41-60 ADBDD DABCD DDCCB DCCBB

61-65 FAECB

66.unexpected

67.traditional

68.proless

69.portrait

70.cheating

71.opportunity

72.ignore

73.intelligence

74.regularly

75.published

76.in-on

77.excited后加as

78.去掉a

79.for改为to

80.were-was

81.learned-learn

82.or-and

83.正确

84.tiring-tired

85.happy-happiness

作文

孩子的路

注意 先描述图片 在说他反映了什么现象 最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是一个孩子在一只大手上走`走向手指尖`

语文:作文是关于外国选手在奥运会两次失手丢掉金牌

1~10:BDCDB DBCDC

翻译:李长寿希望借此机会而得到任用,(于是)也就竭尽他的智慧和力量,来防备和阻止群蛮(进犯).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 毕业 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年江西省化学真题

2022年江西省化学答案

初中历史中外重大标志性事件考点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种植 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 传说 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

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

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 措施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皇帝制度的创立者)

20.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1.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2.新疆最早成为我国行政区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西汉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

2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张骞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功臣)

24.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形成于:西汉。

25.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的纸:西汉前期的麻纸。

26.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7.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

2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29.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平民毕升),比欧洲早约400年。

30.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的“司南”。

31.指南针最早制成于:北宋时期,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3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南宋时。

33.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

34.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宋元时期。

35.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制成的“麻沸散”。

36.“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7.佛教最早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西汉末年(公元前后)

38.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东汉明帝建造的洛阳白马寺(东汉时,佛教得以传播)。

39.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民间兴起的道教。

4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4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叙了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4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43.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4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45.江南的开发最主要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46.我国历史第一个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全国甲卷2022高考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17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17中考化学试题解析含答案

★ 初三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答案

★ 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 中考冲刺化学试题及答案

★ 中考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中考化学押题卷附答案

江西金太阳试卷第5次联考卷答案

江西金太阳2008届高三第五次全国大联考(化学)

江西金太阳2008届高三第五次全国大联考(化学试题)

重要声明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目的共大家交流,学习

由于各个学校的连考试卷不同

如果你看是你的学校的联考试卷是用本卷

你可以发邮件到wangzongyan8@163.com索取完整试题,因为试题要用

word软件才能完整打开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Mn—55 Zn—65 Ag—108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

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

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kJ/mol

答案:A

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不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重结晶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答案:B

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NO与N2的混合气中所含分子总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1 molD3O+中所含中子数为10NA

D.7.8gNa2O2晶体中含有0.2NA个阴离子

答案:B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粒子的还原性顺序为:Cl-<Br-<I-<SO2,由此判断一下各反应的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3++SO2+2H2O=2Fe2++SO42-+4H+

B.2Br-+4H++SO42-= SO2+ Br2+ 2H2O

C.2Fe2++Cl2=2Fe2++2Cl-

D. I2+ SO2+2H2O=4H++SO42-+2I-

答案:B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混合 NH4++OH-=NH3↑+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 CO32-+2H2O

C. Ca(ClO)2溶液中通人SO2气体:Ca2++ClO—+ SO2 +H2O = CaSO3↓+2HCl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答案:D

7、下列关于环境、健康和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11、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 g 15.7 g 27.6 g

V(CO2)(标况) 2.24 L 3.36 L 3.36 L

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答案:BD

答案:BC

答案:C

答案:C

绿色化学、原子经济

答案:B

答案:BC

答案:B

18、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 7×10-13 8.51×10-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C.对于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

D.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答案:C

19、有两只串联的电解池,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当甲池的阴极上析出1.6gCu时,乙池的阴极上析出0.45g固体,则乙池的溶质可能是( )

A.NH4NO3 B.Al(NO3)3 C.Cu(NO3)2

答案:(1)ABCD(5分)(2)AEG(4分)

答案:(1)降低;升高(每空1分,共2分)

(2)变浅;变深(每空1分,共2分)

(3)小于7(1分);NH+4+H2O NH3�6�1H2O+H+(3分)

(4)NaOH(aq)+HCl(aq)==NaCl(aq)+H2O(1)△H=-57.3kJmol-1(2分)

(5)61.33(5分)

答案:① S (1分) ② Mg (1分) ③ D的前一元素是P,P的3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的3p3,是稳定结构;而S元素的3p能级3p4,是不稳定的结构。故P的第一电离能高于S(3分)

④ 2 (1分) ⑤ 2 (1分) ⑥ MgSO4 (1分) ⑦ MgSO4的晶格能大于K2SO4的晶格能。(2分)

答案:(1)D、E、C (3分) (2)在HCl气流中脱水,防止MgCl2水解(2分)

(3)D (2分) (4)MgSO4 、NaCl;KCl(3分)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试题

江西省金溪一中2011—2012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pH:6.6-7.1) B.血液(pH:7.35-7.45)

C.胆汁(pH:6.8-7.4) D.胃酸(pH:0.8-1.5)

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4.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5.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

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6.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物质橘子葡萄牛奶玉米粥

pH3~43.5~4.56.3~6.66.8~8.0

A.橘子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7.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 )

A.紫色石蕊试液 B.稀硫酸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8.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NaHCO3)——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0.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甲乙

①H2SO4溶液NaOH溶液

②HCl溶液大理石

③BaCl2溶液Na2SO4溶液

④H2SO4溶液锌粒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柠檬酸属于( )

A.酸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13.如右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 )

选项

试剂A.B.C.D.

XH2OH2OH2O盐酸

YNaClNH4NO3生石灰Na2CO3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15.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0508030

反应后质量(g)010020x

A.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30 g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C.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可能是水

三、填空题

16.(1)填写下表(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单质填写):

俗名————生石灰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硝酸

化学式CuSO4Hg

类别

(2)现有氧化钙、镁、水、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用以上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④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用pH试纸检测其酸碱度.当pH=10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当pH=7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当pH=3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18.已知A、B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右图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

(1)A是 ,B是 .

(2)你从曲线图中获得的信息是:

, .

19.盐酸既是重要化工产品,又是生产硅材料的重要原料. 右图归纳出了盐酸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填化学式) .(2)根据右图所示物质间关系,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0.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部分变质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没有气泡产生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

2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22.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 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填序号).

A.BaCl2 B.CuSO4 C.AgNO3 D.KNO3

18.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NaHCO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配制200g 8%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g,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食品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亚硝酸盐易诱发癌症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有人设想:先向含有亚硝酸盐(NaNO2为例说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共热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氨气、水、和氯化钠;然后再持续加热,使过量的氯化铵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经过这样处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请写出设想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

20.已知A~G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化合物,其中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为常见的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如下图所示).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E ,F ,D ,蓝色溶液中的溶质包含 .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及其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② ,属于 反应.

③ ,属于 反应.

④ ,属于 反应.

(3)反应①是分解反应,物质A中包含的元素有 .

21.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以粗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流程如下:

(1)氯气、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操作②的名称是 ,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④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玻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

(3)操作①②间除杂质时所加的三种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过量),其顺序要求是: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 (填“前”或“后”)加入.有同学提出用 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4)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四、计算题

22.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五、附加题

23.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4.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若不完成附加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若完成附加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DDADABBC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1112131415

答案CABCADBD

三、填空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16.(4分)(1)H2、O2或Cl2 (2)CaO或MgO (3)Mg(OH)2 (4)CaCl2 或MgCl2

17.(3分)(1) (2)2NaOH+H2SO4===Na2SO4+ 2H2O (3)AC

18.(6分)(1)NaOH (2)2Na+2HCl====2NaCl+H2↑ (3)治疗胃酸过多

(4)因为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5)184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9.(4分)(1)NH4Cl+NaNO2 N2↑+2H2O+NaCl(此空2分)

(2)NH4Cl NH3↑+2HCl↑ (此空2分)

20.(13分)(1)CuO Ca(OH)2 CaCO3 CO2 CuSO4、H2SO4

(2)H2SO4+ CuO === CuSO4+ H2O 复分解

Fe+CuSO4=Cu+FeSO4,Fe+2HCl =FeCl2+H2↑(此空2分,每个方程式1分) 置换

CaCO3 高温 CaO+CO2↑ 分解

(3)Cu、C、H、O

21.(10分)(1) C (2) 过滤 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蒸发 局部过热,造成溶液飞溅

(3)后 Ba(OH)2 (4)2NaCl+2H2O通电2NaOH+H2↑+ Cl2↑(此空2分) (5) NaCl

四、计算题(共10分.)

22.(1)4.4(此空2分)

(2)NaCl、HCl (此空2分)

(3)(此小题6分)

73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是:

73g×10%=7.3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106 73 117

x 7.3g y

= x=10.6g (2分)

= y=11.7g (2分)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17.g + (22.3g-10.6g) = 23.4g (2分)

答:(略)

五、附加题(每空2分,共10分.)

23.(2分)D

24.(8分)(1)CuSO4 (2)CaCO3 5 BaCl2、NaOH

江西金太阳九年级化学试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太阳九年级化学试卷答案、江西金太阳九年级化学试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