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卷行天下物理周测15,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八年级物理电学题!20道,附答案,如果有带电路图,更好,有高分!!!
- 2、世界上有没有龙?
- 3、如何学好物理
- 4、我要1997年 上海语文外语 物理 的高考试卷
- 5、求救啊,我马上就要月考了。谁有八年级下册的物理题啊?最好有答案,谢谢了。一定要帮帮我啊,
八年级物理电学题!20道,附答案,如果有带电路图,更好,有高分!!!
一、填空题
1.电源是提供__________的装置.干电池的碳棒是它的__________极,锌筒是它的__________极.
2.在玻璃、碳、铜、橡胶、人体、陶瓷、铝、干燥的木材、油中,__________是导体;__________是绝缘体.
3.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__________,电线外面包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__________.
4.家庭中的用电器是__________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跟用电器是__________联的.
5.电路如图5—54所示,闭合开关后,电路将__________,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__________.
图5—54 图5—55
6.如图5—55所示的电路,如果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__,如果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__,如果闭合开关S1、S3,则会出现__________,这是不允许的.
7.如图5—56所示,在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中,电流表测定的是__________(填“甲电阻”或“乙电阻”“干路”)的电流,测得电流的大小是__________.
图5—56 图5—57
8.图5—57为一个三孔插座,其中有一个插孔的导线是与室外大地相连的,如果这个插孔的导线断了,使用这个插座还能使洗衣机转动,但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5—58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某同学试了一下,闭合开关时两灯泡均亮,断开开关时,两个灯泡均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请你写出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
图5—58
二、选择题
1.某家庭用电器工作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4 A,则此用电器可能是下列电器中的哪一个
A.家用空调机 B.晶体管收音机
C.彩色电视机 D.电风扇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开关才能控制用电器
B.绝对不能把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用导线连起来
C.马路上的路灯是依次排成一列安装的,可以确定,它们必定都是串联的
D.用一开关控制两盏灯,使它们同时亮,同时灭,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
3.下列用电器的连接中,属于串联的是
A.节日里装饰房间用的小彩灯
B.家庭里的电冰箱、电扇、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
C.马路上照明用的路灯
D.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箱内的照明灯
4.将两盏小灯泡和一个开关接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一定是串联
B.若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一定是并联
C.若开关只控制一盏灯,则两盏灯一定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如图5—59所示,若闭合开关S,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图5—59
A.L2发光,L1不发光
B.电池被烧坏
C.L1、L2都发光
D.L1被烧坏
6.如图5—60所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的四个电路图中,其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图5—60
7.学生使用电流表时,本应使用“+”和“3”两接线柱,但误将“+”和“0.6”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而电流还是从“+”流入电流表,从“0.6”流出电流表,这样做的结果将是
A.指针偏转的角度小了
B.指针偏转的角度大,电流表全损坏,电流表可能被损坏
C.指针不动
D.指针会反向偏转,电流表会损坏
8.图5—61中,L1和L2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62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为
图5—61 图5—62
A.0.5 A B.0.25 A C.2.5 A D.1.25 A
9.小刚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试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他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灯泡全都烧坏
B.进户零线断路
C.室内线路发生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10.小红家的家庭电路进户开关上安装着漏电保护器,上面写着右表中的一些数据.在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漏电电流大于30 mA,保护器会在0.1 s之内切断电源
B.漏电持续时间超过0.1 s时保护器才能工作
C.当漏电电流达到以15 mA时就能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
D.只有当进户电压大于220 V或用电电流大于20 A时,才能起保护作用
11.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电线芯,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伪科学的招摇撞骗行为
B.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
C.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
D.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
三、实验、作图题
1.如图5—63所示,通过L1的电流估计为0.4 A,通过L2的电流估记为0.7 A,要求:
图5—63
(1)灯L1、L2并联,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交叉.
(2)根据你连接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在图5—64中,有带风叶的小电动机一只,电热丝一段,开关两只(S1、S2),插头一只,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可以连接成一个有冷、热两档风的电吹风电路.要求:只闭合S1时吹冷风,只闭合S2时既无风又不发热,同时闭合S1、S2时吹热风.请你用笔画线作导线按要求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连线不要交叉).
图5—64
3.小明同学为了更好的学习,搬进了新书房,可新书房缺少了一盏用拉线开关控制的照明灯和一个可插风扇的插座,请在图5—65中,为小明同学的正确接线设计一个完整的电路.
图5—65
过程与方法
小强想利用图5—66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请你帮助小强:
图5—66
(1)预测探究结论.
(2)设计实验方案(器材、原理图、方法步骤)
(3)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推测:三个支路上的电流是否一定相同?对实验结论有无影响?
科学探究
1.洋洋买了一个新型的全封闭镍镉电池(外形与铅蓄电池相似),电池的两极旁只涂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并未标明“+”“-”极.现在有以下器材:电流表、小灯泡、发光二极管(正、负极已标明,用符号“ ”表示)、电池、开关、导线.请你帮助洋洋用上述器材设计两种判断电池正、负极的方法.说明所选器材,画出电路图,简述实验方法.
2.实验课上,小明把两个灯泡连成了如图5—67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他是其中一个小灯泡坏了.于是,小明又找来了一个小灯泡,想出了一种检测方法(如下面表格中方法一),请你帮助小明,在图5—68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设计出另外三种检测方法,并完成下表.
图5—67 图5—68
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方
法
一
开关闭合,若检测灯泡亮,则灯L1坏了;若检测灯泡不亮,则灯L2坏了
方
法
二
方
法
三
方
法
四
3.图5—69中的开关叫做单刀双掷开关,当把闸刀向左边按下时,a、b两个接线柱是接通的,a、c之间是断开的;当把闸刀向右边按下时,a、c两个接线柱是接通的,a、b之间是断开的.现在请你用这个闸刀来控制红灯和绿灯,使闸刀向左边按下时红灯亮绿灯熄,向右边按下时绿灯亮红灯熄,画出导线的连接图.
图5—69
4.给你下列器材:一个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用符号“ ”表示)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一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
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章后小结
☆测一测,你学得怎样
知识与技能
一、1.电能;正;负 2.碳、铜、人体、铝;玻璃、橡胶、陶瓷、干燥的木材、油
3.导体 绝缘体 4.并 串 5.短路 b 6.S1;S2、S3;S2、S3;S1;短路
7.乙电阻 0.9 A 8.当电路发生漏电现象时,易发生触电事故 9.取下一个灯泡,再闭合开关,若另一灯熄灭则两灯串联;若另一盏灯仍然发光,则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
二、1.A 2.B 3.A 4.C 5.B 6.D 7.B 8.D 9.B 10.A 11.C
三、1.(1)实物图如图33所示
图33
(2)电路图如图34所示
图34
2.如图35所示
图35 图36
3.如图36所示
过程与方法
(1)干路电流等于三个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2)提示:用电流表分别测干路、L1、L2、L3支路中的电流.
(3)表格如下:
次数 干路电流(A) 灯L1中电流(A) 灯L2中的电流(A) 灯L3中的电流(A)
1
2
(4)三个支路上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无论三支路上的电流相等还是不相等,干路电流总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因而对实验结论没有影响.
科学探究
1.方法1:把电池、开关、小灯泡、电流表组成如图37的串联电路.试着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通过判断电流方向来确定电池的正、负极
方法2:把电池、开关、发光二极管组成如图38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通过观察二极管是否发光,根据二极管的正、负极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图37 图38
2.如下表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导线
L2亮、L1坏,否则L2坏
电流表
有读数L1已坏,无读数L2坏
发光二极管
二极管发光L1坏,不发光L2坏
3.连接图如图39所示
图39
4.如图40所示
图40
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常用的电源的有____、____.
2.只有电路__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流沿着“____→用电器→____”的方向流动.
3.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
4.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是____连接的.
5.电流强弱可用____来表示,字母是____,单位是____,简称____.
6.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
7.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____.
8.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来显示家庭所用电能的仪表是____.
10.进户的两条输电线是____和____.
11.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______________.
12.火线可由____判断出来.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3.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金属 B.人体 C.橡皮 D.大地
14.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不可能串联
15.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1 A=102 mA
B.1 A=106 μA
C.1 mA=102 μA
D.1 μA=10-3 A
16.下列关于电流表的使用,错误的是
A.电流必须从黑色接线柱(或标着“-”接线柱)流进去,从红色接线柱(或标着“+”接线柱)流出来.
B.中间的接线柱标着“0.6”的字样,右边的接线柱标着“3”的字样.
C.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D.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17.用试电笔可以判断
A.火线和零线 B.零线
C.地线 D.火线
18.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正确的措施是
A.立即切断电源,再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唤,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B.先通知医务人员,再切断电源,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
C.赶快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D.等医务人员的抢救
19.家庭电路的组成如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电灯、总开关、电能表、保险装置、插座
B.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电能表
C.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
D.保险装置、插座、总开关、电能表、电灯
20.以下情况不会触电的是
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但手指绝对碰不到笔尖.
B.在电线上晾衣服
C.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
D.人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不接触零线
21.关于电流,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的单位只有一个安培
B.串联电路中,电流有时不相同
C.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D.电路不闭合时也会有电流
2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B.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防止绝缘部分破损
D.避免电线跟其他金属物接触.
三、简答题(共11分)
23.(5分)简述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你是如何做的?
24.(6分)如果有人触了电,你应如何急救?
四、电路设计与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
25.有三盏电灯,想把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路中,要求用不同的每盏电灯都不影响别的电灯.请你设计出这个电路,画出电路图.
26.如下图所示,是理发用电吹风机的典型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选择开关分别放在“热”“冷”“停”三个位置,请你分析一下这个电路是怎样工作的.�
27.某控制电路的一个封闭部件上,有三个接线柱A、B、C和电灯、电铃各一只.连接A、C灯亮,铃不响;连接A、B铃响,灯不亮;连接B、C灯不亮,铃不响.请你根据上述情况画出这个部件的电路图.
〔参考答案〕
1.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干电池、发电机
2.闭合、正极、负极
3.金属、人体、大地
4.首尾
5.电流、I、安培、安
6.串联
7.相等
8.各支路电流之和
9.电能表
10.火线、零线11.切断电源
12.试电笔
13.C 14.C 15.B 16.A
17.D 18.A 19.C
20.A 21.C 22.ABCD
23.答案:第一步先对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关系进行猜想或假设,之后设计实验证实猜想.设计好实验后,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的 结果.
24.答案:如果有人触电,我会立即切断电源,再用绝缘木棒(干木棒)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25.答案:略
解析:三盏电灯连接在同一电路中,要互不影响,应采取并联方式,如下图:
26.答案:略
解析:如下图,选择开关放在“热”的位置时,电热丝与电动机同时工作,这时既有风又有热,所以得到热风;选择开关放在“冷”的位置时,只有电动机工作,所以得到的是冷风;当选择开关放在“停”的位置时,电热丝与电动机都是断路,都不工作,所以既无风也无热,也就是停止工作.
27.答案:电路图如下图.
解析:由题意知封闭部件内一定有一个电源和若干根导线,把电源、电灯、电铃,A、B、C三个接线连接在一起.由于连接A、C灯亮,铃不响;连接A、B铃响,灯不亮,可确定电灯和电铃是并联关系.又因为连接B、C灯不亮,铃不响,可知,B到电铃到电灯再到C上没有电源,那么电源和A接线柱相连.所以电路图如下:
如果你嫌太麻烦可以在首页 高考 中考 淘题 读者加油站 天利书城 好问 论坛天利易搜
点卡充值点卡购买资源下载资源上传网站导航收藏本站天利38套配套下载
配套听力 补充试题
配套答案 电子图书
教育资讯 淘题精品 2009高考化学大纲解读:应重视命题
2009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四变化一调
2009年高考语文大纲变化大:增加选
辽宁省2009年高考艺术类招生考试合
报考: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考试方案…
2009年福建省中考考试大纲
天利考试信息网2009年媒体答谢会
“天利38套”,中、高考的新代名词
公告: 2009年1月19日至2009年2月1日天利书城图书及点卡订购功能暂时关闭,2009年2月2日起可正常购买!
高考天利网名师解读2009高考大纲变化及对策
资讯:辽宁高考艺术类招生合格线公布 备考:高三生寒假如何有效复习备冲刺 试题:黄冈市08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卷 专业:2009年高校新增或调整本科专业 高校:2009最新中国大学分省排名名单 专题:09高考各地最新月考、模拟试题中考2009年福建省中考各科考试大纲
考点:2009中考语文精美仿写100例 试题:2009中考物理力学真题预测 分析:语文阅读:找出陷阱巧答题 专题:聚焦2009中考各科考点汇总 时讯:2009年各省市中考方案一览 辅导:中考答卷时常见问题及对应策略资源黑龙江哈九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全套试题
推荐:09高考英语语法词汇寒假专练 试题:09届海淀区高三期末测试卷全科 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精品课件103个 论文:六字真言让文言文翻译轻车熟路 教案:200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 素材:高三数学基础知识要点回顾 精华推荐
高考电子期刊11
一模过后如何备考
海淀高三期末卷
2009年高考复习大纲(全科)
最新10年高考满分作文
06-08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
06-08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
2008年各省市中考英语听力下载
高中招生办主任深度剖析招生宣传
2008最新10年中考作文题精编全解
实用信息
高考
全国普通高校名单 211高校 985高校
军校 教育部直属 民办院校 独立学院
本科专业名单 专业点评 文科就业去向
文理兼收专业 月薪过万专业 志愿填报
中考
初三化学方程式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初中几何公式、定理、推论120条
各省市招生办电话 2008年中考真题
什么是淘题?淘题规则概述
淘题上传资料视频演示
淘题资源上传奖励制度
淘题资源如何上传
淘题资源如何下载
高考复习 方法 |经验 |试题 |作文 报考 高校 |专业 |分数线 |技巧试题中心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理综 历史 地理 政治 文综 基本能力 年级 高三 高二 高一 类型 真题 模拟 同步 月考 期中 期末 会考 艺考 其他 年份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免费
湖北黄冈市08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卷
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
200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试题
山西太原五中0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卷
河南郑州四中09届高三第六次调考卷
复习备考 更多
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英语
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文综
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理综
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数学理
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数学文
招生报考更多
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商务英语跻身高校十大热门专业
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国邮电类院校大公开
“汉语热”拓宽对外汉语就业渠道
九个小语种专业就业率大比拼
疑难问答更多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文综 | 理综 | 状元答疑最新提问:
[分享]神七科研团队中60后年轻专家是主力”一招通吃”天下作文之模板(转)2007高考优秀作文选100篇精选作文复习资料 2 (绝好)常见的容易用错的成语70例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题名师点津
陈鹏 贺显华 宋祝融
没用过“38+10”,高中不算毕业
09高考,让我们在题海进退自如
洞悉高考命题方向,5年真题汇编
09热门高校资讯
09高考特别技能训练
中考学科辅导 |试题中心|试题分析 |轻松中考|作文|志愿试题中心
科目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科学 品德 综合 年级 初三 初二 初一 类型 真题 模拟 月考 期中 期末 结业考 单元训练 专题训练 其他 年份 2009 2008 2007 2006
免费
中考化学简答题120题及答案
2009年福建中考真题样题化学卷
2009年福建中考真题样题物理卷
2009年福建中考真题样题英语卷
2009年福建中考真题样题数学卷
学科辅导更多
中国古代文化考点归纳总结
拒绝不良诱惑知识梳理归纳
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点梳理归纳
物理力学中考命题规律及辅导
2009年中考语文精美仿写100例
轻松备考更多
报考: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考试方案一览
2009年福建省中考考试大纲
过来人:中考答卷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案
初中,我们那无忧的岁月
家长:家长如何助孩子进入初三状态
疑难问答更多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历史最新提问:
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杭州2008英语中考完形填空并说明为什...一道超难的数学题08数学温州卷[分享][原创]有无人有天利38数学的答案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题名师点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情态动词can/may名师透彻解析 如何写出中考英语高分作文 名师总结:中考物理浮力比例规律 天利38套听力 更多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
天利38套补充试题更多
2008年中考试题答案解析—语文 图片
2008年中考试题答案解析—数学 图片
2008年中考试题答案解析—英语 图片
2008年中考试题答案解析—文综 图片
2008年中考试题答案解析—理综 图片
2008年中考试题答案解析—物理 图片
试题更多课件更多论文更多教案更多教师交流区我要留言
十七大与经济常识的切合点
2007年高考知识点全面评估卷(一)
2007年高考知识点全面评估卷(二)
2007年高考知识点评估卷(三)地理
2007年高考知识点全面评估卷(四)地理
2007年高考知识点全面评估卷(五)
走近父母的方法
学生交流区我要留言
[分享]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弟们的一些话
[分享]难道你觉得高三就是苦不堪言吗?
[讨论]高三的生活压力太大了
[原创]当你是一名高四生你的心情会是?
[原创]月考后的随想
[原创]这就是我的高三生活
[求助]如何才能激励我奋进的决心和力量
天利书城图书搜索 热门关键字:38+10 38+2 二轮 精讲巧练 特别训练
《2009一年时事政治》包含2008年4月至12月时事,配有时政热点串讲和综合训练。 [详细]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 跳出题海B版 09高考错题本 高考真题随时练 最新5年高考分类 二轮精讲巧练
网站地图
高考频道 资讯 试题库 试题评析 报考填报 各科备考 作文辅导 复习方法 经验交流 高考状元 家长助阵 心理减压 饮食起居
中考频道 试题中心 学科辅导 试题分析 作文大观 中考聚焦 轻松中考 中考时讯
淘题 推荐试题 精品课件 优秀论文 示范教案 热门素材 校本教材
天利书城 高考复习 一轮复习 二轮训练 三轮冲刺 志愿填报 分省专版 中考复习 中考真题 其他图书 最新图书 热销图书 天利点卡
读者加油站 天利动态 新书预告 天利公告 图书介绍 图书服务 会员服务 网站服务 资源说明 如何下载 网上订购 各地书店 售后服务
天涯海阁论坛 热点专区 读者交流 版主讨论 高考课堂 中考课堂 教师交流 试题资源 学生交流 高三心事 家教论坛
合作伙伴
关于天利 | 天利38套 | 合作出版 | 经销网络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 - 2009 TL100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藏人民出版社 北京天利经济文化发展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63312号
海度统计 贵宾统计 上找,什么都有。
[img]世界上有没有龙?
有!而且是真实存在的!
这只罕见的标本,现收藏于日本大阪的瑞龙寺,是明治四年时由中国输入的。
据发现这条龙的中国农民表示,当时他是经过河边时看见这只奄奄一息的龙,他立刻用木棍将它打昏,装在布袋里。后来他带到港口出售,为一日本商人购买,带回至日本,献给一位叫做明泽的大将军。
这位将军看到这条龙后爱不释手。但是后来他生了一场怪病,便认为是龙的灵未能安息之故,所以后来他便将这条龙放在瑞龙寺。
龙头的特写:
现存日本大阪市浪速区瑞龙寺的这条真龙标本,据说就是在370年前,由中国传过去的。龙的全身覆有鳞片,眼睛巨大,头长四角(龙不是两只角吗?----娑婆过客),嘴边垂下两条长须,长有锯子般锐利牙齿的大口,有恐龙般的背脊,龙身长一公尺。
第二个故事:民国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龙的故事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
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肖素芹:我9岁那年看到的,我在马身上站起来,我爸扶着我,我站着看的。看到龙眼睛半睁不睁,它尾巴回过来绻着,两爪子在前边,你看两爪子就像龙爪一样一样的。龙离开水不行,干巴。龙都要生蛆架势。
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
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
然而,二十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骨片的捐献者——孙正仁老人在当年亲眼目睹这个怪物骨骸时只有十一岁。
见证人孙正仁:光骨头不是原来的龙型,画的那个、描得那个不是那个型,就是挺长的,挺大的头,两个大角一米多长,不止一米三、四尺,长两根。趴在地上,身上弯弯曲曲的,能有十几米这么长。
另一位见证人,80岁的杨顺义老人在童年时也曾亲眼目睹当时的情形,他带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当年怪兽最后搁浅的地方。
杨顺义:当时看到摆放的地方都是三角骨头,一百多块,有一或两个角记不清了,就在这里。人们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龙,龙身上都是蚂蚁那么大的小蛆,会蹦,一蹦多高。它顺沟上来了,上来以后连续下雨,潮水再大,它进了苇塘了。进了苇塘以后,赶上没有大潮没有水,它就落那了,落了以后,太阳这么一晒,雨不下了,它受不了了,硬晒,晒一个来月。
据几位老人讲,当年有关方面曾邀遍老渔民辨认,但没一个人认识怪物尸体。为此百姓议论纷纷,普遍认为是“龙骨”,并推断是“遭了天谴而被雷击”后落入苇塘。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前来采访,并称其为“天龙降”、“巨龙”等等,同时还配发照片。由此,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以一饱眼福。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
放大版:
北京的漫画家李滨生老先生兄妹三人在少年时都目睹过所谓的“龙骨”展览,80年代中期,根据自己的记忆,他在《营口日报》写下了当年的所见所闻,并勾勒了一幅漫画,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盛况。
李滨生:记得那一年我十岁,在70年前,在西海关露天展览围的一圈是锚,舢板下固定船的锚用那个间断着围起一个圈,用绳子拦着,地下洒着白灰,因为人很多也挤不进去。随着人流的移动才能到前边看,人都有一个好奇心理去看,只是传说中有龙,实际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机会,都很好奇,去看。重点都看头,它很长,有两三丈长,十米左右,立着。脊梁骨朝上不像鱼。奇怪的是头上有角,任何水族没有角。
还有一图
扫描的照片(龙正回首,身弯弧形)
--海棠台风时拍的,我敢肯定这一定是龙--
作者:cyj39 发帖时间:2005-7-21 13:00:00
是7月19日下午.具体的时间忘了,我和朋友去宁德电视台发射塔准备拍几张台风来临时的照片。
大家都知道台风来的时候,天不是一下子暗下来的,而且还有点阳光,当我们达到山顶的时候,风力已经非常大,但没有雨,我们接连拍了十几张图片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到快下山的时候,我朋友无意的指了指前面说那边好象有什么东西在动,我问在哪,他说就在云层里,我赶忙拿照相机把镜头调近,真的发现有个像龙似的东西在摇摆。
当时整个人都惊呆了,虽然手就按在快门那边,但是由于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就是没按下,我朋友比较清醒,对着那东西就拍,那东西移动的速度相当缓慢,由于当时云层比较暗,光线不是很好,所以那东西的身体若隐若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一直在云层里摇动,眼睛比较光亮,不可能是太阳反射的光。
下来以后两个连饭都没吃就赶去了相片店,这是昨天刚洗出来的照片,传上来大家先看看
当时就我和我朋友两人在场,我真的就惊呆了,那东西的身体和当时的云层色彩差不多,只有那双眼睛的光亮让我感觉到我看到的不是幻觉,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物种。时间跨度我也记不清了,不是很长,接着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当时山顶的风很大,一般人都知道当人站在山顶的时候,而且云层很厚的时候就会感觉有种压迫感,所以在那东西消失以后我们赶忙就下了山,说实在话,到山下的时候,想起刚才的事,我有点后怕!!!!!!!!!!
我相信应该不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即使我有问题也不可能我朋友两人都看错,在遇到这种情景的时候,我相信有很多人也会和我一样不知所措,我只想把照片拿出来大家看看,没其他意思.我也不想让大家看不清楚,看来这只是我和那东西的一种缘分吧,看不看的清都无所谓了.
可能大家要坐的离电脑远一点才能看清楚轮廓,如果坐的太近不一定能看的清楚的!
对这个世界我们知道的真的太少太少了,所以总会有许多无知之处,我只希望大家抱着平常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
我不会帖图..具体的只能你去别人空间里看了...
如何学好物理
如何学习物理方法如下:
一、深入理解能力:
学习物理必须做到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的应用;能清楚的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达形式和数学表达式!能够辨别各种概念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能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好物理必须能根据已知的物理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并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与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完整正确的表达出来。
三、分析与综合能力:
要能够做到独立分析、研究遇到的问题,搞清楚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等;要能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并能找出其间联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综合解答问题。
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好物理必须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关系式,进行合理科学的推导与求解,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几何画图、数学图像等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五、理解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
学好物理必须能够独立完成教材中所列的所有分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根据控制变量法合理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仔细观察分析现象,通过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方案。
六、质疑的能力:
物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它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更新变化,这就需要有质疑的精神,敢于寻求真理
我要1997年 上海语文外语 物理 的高考试卷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题
一 (30分) (一)选择题(6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这家工厂不断开发新品种,营业额在全行业中手掘一指。 B 这部影片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的题名。 C 会上,他直接了当地对我提出了批评。 D 书写应避免笔画增减、形近相混、部位错乱等错误。 2 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为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 平时常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他也爱好舞台艺术。 ②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古, 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③他知道,以前的许多想法都是像 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 ,以后必须踏实努力。 A 耳濡目染 侃侃而谈 海市蜃楼 B 潜移默化 侃侃而谈 空中楼阁 C 耳濡目染 滔滔不绝 海市蜃楼 D 潜移默化 滔滔不绝 空中楼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见到那么多久别的老友,对一个远方来客是一桩最快乐的事。 B 他刚考上高中时的精神面貌和现在相比确实大不相同了。 C 人们对这部影片的评论,见解犀利,剖析深刻。 D 近来,这一带湖面上荷叶田田,一片浅碧深绿之中,已有了数点嫣红。 (二)填空题(14分) 4 给下面汉字注音 香港回归 普天同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师说》中,韩愈认为“从师”不必计较对方的长幼贵贱,是因为(用文中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面这段话有三处毛病,读后完成(1)—(3)题 ①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⑤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下列词义写出相应的古代诗词名句 ①爱国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①阿Q的_________使他常常陷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满足状态。多年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莎士比亚名剧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父亲、骗娶他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_______,曲作者是__________。 (三)分叉题(5分)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下列试题分甲、乙两组,考生选做一组。如两组全做,只以甲组计分。 甲组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9 《药》选自鲁迅的作品集________________。 10 写出这段文字中使用比喻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这段文字突出______________的气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 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9 《祝福》选自鲁迅的作品集_________ 10 写出这段文字中使用比喻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这段文字突出_________的气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四)片断阅读(5分)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圣哲贤人的经籍著作中,也体现在和它有着一定关联的民间文化里。近两百年来,京剧是民间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群英会》、《将相和》、《野猪林》等传统剧目早已家喻户晓。由此可见,具有两百年历史的京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而这两百年中的几代人,不仅把京剧作为娱乐手段,而且把京剧作为教育工具。直到今天,许多人的历史知识、道德观念、文化教养很多是从民间文化中获得的,其中京剧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提出振兴京剧是完全必要的。 12 这段文章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 13 这段文章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4 这段文章的论据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 二(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22题(18分) 〔甲〕 ①“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这是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的两句诗。一位科学家对这两句诗曾击节赞赏说:它说明诗人对农业技术在行,懂得“隔墙诱竹”的知识。据老农讲:竹子最适宜于肥沃的土壤。邻居栽竹,如有人想“分享”,便可在墙根多施肥料,将鞭笋诱过墙来。 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段,这位(a)“思飘云物外”的诗人,(b)早在宋代就晓得月中宫殿比大地寒冷,这真是了不起的事。现代科学表明,当平原上酷暑四十度时,珠穆朗玛峰的气温却低至摄氏零下几十度。在长空中(c)的人造卫星,其背阳面的气温低到摄氏零下几十度,果然是“高处不胜寒”! ③由此看起来,诗人写诗,是要懂得一点科学常识的。乍看来,自然科学所要求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允许有夸张和虚构,而诗歌创作所企求的是热情洋溢和浮想联翩,两者差距甚大。但哲人说得好:“学问像一张网,网孔与网孔间处处相联”。自然科学,对诗人状物抒情,尤其是描写大自然景色,有密切的关系。 15 第②段(a)(b)(c)中应填入的词最适当的一项是 A 通晓 竟然 漫游 B 擅长 果然 畅游 C 擅长 居然 邀游 D 善于 竟然 邀游 16 第③段作者引用“网孔与网孔间处处相联”一句在这里比喻的是___________ 17 归纳〔甲〕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6个字)_______________ 〔乙〕 ④我们要求诗人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并不是要他们赤裸裸的将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表现在作品中,而是要他们将科学知识融化在诗歌的意境里。这里不妨以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这首题画诗为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此诗抓住冬去春来给生物带来的变化,表现出早春时节盎然的生机、动人的情趣,其中还包含着启人深思的哲理。 在动物世界里,和鹅一样,鸭靠身上长满的浓厚丰密而又润滑多油的羽毛,以及皮下积蓄的一层厚厚实实的脂肪耐寒抗冷。一旦春回大地,河水解冻,好动喜水的鸭子便连忙跳入春江中游泳寻食。因此,水温回升,哪怕是稍稍的增暖,鸭子总比别的动物“先知道”。诗中把科学常识融于鸭子恣意戏水的情景之中,就显得极其自然、妥贴。 〔丙〕 ⑥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只要是实践过的,就能提供理性知识,提供智慧,提供思想素材。因此,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唐朝诗人张继,有无学过物理常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的《枫桥夜泊》,却完全合乎声学原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⑦这里写的夜半钟声,道出了古刹的清幽,反衬出秋夜的冷寂。诗人在深秋夜晚的旅途中,心情孤寂,便借助于钟声既含蓄又充分地表达出来,收到了一种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然而宋代的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却批评道:寺庙里夜半是不兴敲钟的,所以张继这句诗是“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其实,欧阳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在唐代,姑苏一带确有夜半敲钟的习惯,叫做“无常钟”。在唐代,就有不少诗人写过“夜半钟”。如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诗云:“隔水悠扬午夜钟”。白居易诗云:“新松秋影下,半夜钟声后”。皇甫冉诗云:“夜半隔山钟”。于鹄诗云:“遥听缑山半夜钟”……这些都说明写夜半钟在唐代不独张继。他们之所以不喜欢写白日钟,是因为白天有各种声音干扰,远不像夜半钟声那样宽广悠扬,音质柔和深沉,更易勾起游子离人的寂寞、愁烦的心绪。 ⑧这里还有一个声学常识问题。(a)白天钟声传播的区域有限,是因为白天空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声速便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b)由于声速是逐渐改变的,所以声线(声波的射线)在其传播路径的每一点上都发生折射,这就形成“弯射”。(c)根据折射定律,弯射时声线应弯向小介质层。(d)即在白天时,声线就弯向上方,这时声射程度就明显减少。(e)夜间则相反,地表散热快,地面迅速冷却,低层空气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于是上层空气的传声速度高于地面空气的传声速度,传声路线发生由上层转入下层的弯曲,从而使声射程增加,声音不再散向上层。(f)相反,上层空气的声波却会弯向下方传到地面。(g)因此,对地面上的人来说,传声的损失便可大大减少,并且还能使声波路线如同向前弹跳翻滚的皮球,甚至可以翻山越岭。(h)正由于夜间声能损失小,声波的射程远,所以夜半钟声能够传得很远很远,而且听起来比白天更加悦耳、清晰、韵味悠长。 18 第⑤段 内应填入的一句,最恰当的是 A 这首诗人们看过之后不禁拍案叫绝。 B 这首诗把鸭子和河豚写得栩栩如生。 C 诗人所写的这些,是完全有道理的。 D 诗人这样写,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 19 归纳〔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6个字)________________ 20 上文与“知其一,不知其二”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⑧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a)(b)(c)/(d)/(e)(f)(g)/(h) B (a)(b)(c)(d)(e)(f)(g)/(h) C (a)(b)(c)/(d)(e)(f)/(g)(h) D (a)/(b)(c)(d)/(e)(f)(g)(h) 22 归纳〔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4个字)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23—28题(17分) ①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②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③有一次,在比利时名作家媲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大谈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一再反对他的意见,认为罗丹实在可与米开朗基罗媲美。 ④但是,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罗丹那里的时候,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因为在他们畅谈之际,我觉得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⑤不过,最伟大的人毕竟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过身来 着我说:“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星期天,你能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吗?” ⑥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含有激励之意的 ,宽释了我的不安。 ⑦在他的工作室里,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来。 ⑧“这是我的近作。”说罢,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像,十分美好。“这已完工了。”我想。 ⑨他退后一步, 之后,便低声说:“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10他拿起刮刀、木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看了又看。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光: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 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再刮开一些。
11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作的更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正在创世的上帝。
12最后,他扔下刮刀, 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便转身向门口走去。
13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什么,立即回过头来, 着我,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
14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时间学到的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省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15于是,我察觉到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决。
23 第①段“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中的“症结”指的是
A “我”“还能写得更好”的症结。
B “我”不能突破现有写作水平的症结。
C 下文“一个伟大的人”给“我”的启示。
D “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个症结。
24 第⑤⑥⑨13段的 处,应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 凝视 审视 注视 瞠视 B 审视 凝视 瞠视 注视
C 注视 凝视 审视 瞠视 D 凝视 注视 瞠视 审视
25 第⑨到第12段的详写有三点作用。请分别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第12段划线处应填入一个句子成分,最妥贴的一项是
A 像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时那样温存关怀地。
B 像一个学生把改好的作业交给老师时那样喜忧参半地
C 像一个农民把细泥轻轻地撒上幼苗时那样爱惜期盼地
D 像一个工人停工后把布篷遮住机器时那样亲切爱护地
27 对第14段划线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人类工作中有一部分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了。
B 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都有相通之处。“我”的写作同罗丹的雕塑也应这样。
C 从事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的人们应有相同的工作态度和献身精神。
D 人类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从此有了“必须怎样做”的准绳和榜样。
28 在魏尔哈化同罗丹畅谈之际,“我”觉得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人。后来在麦东罗丹工作室里还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29-31题(8分)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抉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9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
(1)为巡船所物色 物色:____________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____________
(3)至高邮,制府檄下 檄:____________
(4)死固付之度外矣 度:____________
30 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本段连用了很多“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照要求,完成32-34题(8分)
32 阅读朱弁《送春》,按要求回答问题
风烟节物眼中稀 三月人犹恋褚衣(棉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 唤回乡梦雨霏微
a b c d
(1)将下列四句分别填入a b c d线上,它们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弱柳沙头絮未飞 ②羡君才到便成归
③把酒送春无别语 ④小桃山下花初见
(2)这首诗用“ ”和“ ”写出了春天的 。
33 下列四组加点词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 盘盘焉 森然欲搏人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 生乎吾前 拜夫人于堂上
D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于是辞相印不拜
34 下列称谓中,全属廉称的一项是
A 孤 足下 不才 B 愚 仆 小子
C 妾 寡人 臣 D 孤 厥 竖子
阅读下文,完成35-38题(9分)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35 解释加粗词语
(1)子与我衣 与:__________
(2)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爱:__________
(3)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 必定:__________
(4)若夫欲利人之心 利:__________
36 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石之铿然有声者
C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 多于市人之言语
37 “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说的道理还是行不通呀 B 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
C 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D 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
38 本文表现了戎夷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三(60分)
(一)写作第一题(15分)
39 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要求:(1)注意突出作品的特色。 (2)250字左右。
(二)写作第二题(45)
40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
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要求:(1)全文700字左右。 (2)不要写成诗歌。
求救啊,我马上就要月考了。谁有八年级下册的物理题啊?最好有答案,谢谢了。一定要帮帮我啊,
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A.右侧行驶 B.系好安全带 C.限速行驶 D.保持车距
3.下列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定滑轮 B.镊子 C.天平 D.瓶盖起子
4.下列各种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上,钢轨铺在枕木上 B.房子的墙基砌得比墙宽
C.坦克上装有两条履带 D.刀刃磨得很锋利
5.自来水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再松开,墨水便被吸进橡皮管里去,其原因是
A.弹簧片的弹力作用的结果
B.橡皮管有吸引力
C.管外墨水里的大气压大于橡皮管内的气体压强
D.手对弹簧片有压力
6.一只粉笔放在水平的讲台上,以下关于这只粉笔盒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
C.因为它处于静止,所以它没有惯性
D.它不能自动地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它受到摩擦力
7.第27届雅典奥运会上,山东姑娘唐功红在挺举比赛中,冷静沉着地将182.5kg的杠铃举起并在空中停留了3s,成功为祖国夺得了第100枚奥运金牌。从物理学角度分析
A.在举起的过程中,地面的支持力对杠铃做了功
B.在举起的过程中,唐功红对杠铃做了功
C.在空中停留3s的时间内,唐功红对杠铃做了功
D.在空中停留3s的时间内,杠铃的重力对杠铃做了功
8.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若天平左盘下沉,调节时应该
A.调节横梁右端平衡螺母,使它向左移
B.调节横梁右端平衡螺母,使它向右移
C.调节游码位置,使之向标尺左移
D.调节游码位置,使之向标尺右移
9.一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烧杯底,可采用的方法有
A.给杯中的水加热 B.向杯中加盐 C.向杯中加酒精 D.向杯中加水
10.马拉着重2500N的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200m,已知车受到的阻力是500N,那么马对车做的功是
A.1.0×105J B.5.0×105 J C.6.0×105 J D.4.0×105J
11.提升重物时,将一定滑轮该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将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实
12.某同学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开始时A、B示数均不为零),如
图1所示,他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吹风,下面是该同学在不考虑模型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对实验的结果做出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增大,B的示数减小
B.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减小,B的示数增大
C.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增大
D.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小
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5分)
13.在夸克、原子核、原子、质子四种粒子中,其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14.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
15.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其总体积 100m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种现象表明分子间有 ,同时也间接反映了分子在不停地 着。
16.体重为64kg的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的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2dm2,则该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 。(g=10N/kg)
17.将一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稳定后,溢出了1N 的水,则水对木块的浮力是
;木块受到的重力是 。
18.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平原上的要 ,所以,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在这些地方用普通锅煮饭,往往不熟,可以采用高压锅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 。
19.跳伞运动员连在同装备共重700N,他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是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N。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此时运动员所受阻力为 N,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三、作图实验题:(20、21题每题4分,22、23题每题9分,共26分)
20.如图2所示,用这两个滑轮把重物提起,请画出最省力的装配图,要求拉力的方向向下。
21.如图3所示,为羊角锤拔钉子的情景,O是羊角锤的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22.用天平测一块石头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4所示;用量筒测石块体积,量筒内原有40cm2的水,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 ,石块的密度为 g/cm3。
23.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B.照图5所示那样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记下两边钩码的重,并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分别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
D.改变力和力臂的数据,做三次实验
E.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该学生在哪一步骤前漏掉了一个什么重要步骤?
答: 。
(2)如果实验正确无误,本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 。
四、简答分析计算题:解答过程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步骤。物理量要写明数据和单位,文字叙述要简明扼要。(24题10分,25题13分,共23分)
24.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a)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b)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6所示,在烧瓶中封入一定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
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105
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到了一个初步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的正确。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 保持不变时, 。
(2)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体打的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的“砰”是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请你用刚才探究的结论解释一下。
25.小明在家里用抽水机向楼顶水箱里抽水,从抽水机铭牌中看到抽水机的功率为1000W,机械效率为80%;若抽水机的送水高度为10m,工作了10min,求:(g=10N/kg)
(1)抽水机做的总功;
(2)抽水机做的有用功;
(3)这段时间内有多少质量的水被抽到了水箱里?
答 案 与 提 示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D C B B B B A B B
二、填空题:
13.夸克
14.自身重力
15.小于 间隙 运动
16.640 20000
17.1N 1N
18.低 低于 高压锅可以使沸点升高
19.650 700 不变
三、作图实验题:
20、21题(略)
22.53.4, 20, 2.67
23.(1)B步骤前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两侧平衡
(2)F动力×L动力臂=F阻力×L阻力臂
四、简答分析计算题:
24.(1)体积 气体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大
(2)自行车车胎打足气后,放在烈日下,车胎内的气体温度升高,质量一定,体积不变,车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明显大于大气压,因而车胎爆裂。
25.解:已知:P=1000W, t=10min=600s, η=80%, S=10m, g=10N/kg
求:(1)W总 (2)W有 (3)m水
解:(1)W总=P•t=1000W×600s=6×105J
(2)W有= W总•η=6×105J×80%=4.8×105 J
(3)根据W=FS可得:
答:略。
卷行天下物理周测15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卷行天下物理周测15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