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历史(百校联考二历史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历史,以及百校联考二历史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2021届华侨港澳台联考备考生,这是你们需要了解的!

现在有很多家长跟同学们陆陆续续开始了解到港澳台联考,虽然现在内地读高中的港澳台生可以申请高考,但其实真没有必要,有港澳台联考这么好的绿色通道不走,要去跟高考几百万人及竞争,而联考每年考试的人数不超过一万人,仔细想想自己有那么优势的条件为什么还要参加高考呢?

国家对于港澳台侨生,是有单独的招生政策,比如港澳台联考、澳门四校联考、两校联考,真心建议港澳台生可以早点了解,那么,我们就备考提供如下建议:

一、正确认识港澳台联考,科学备考

华侨港澳台联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了吸引港澳台侨子女到大陆高等学校学习深造的一个重要途径,又称“港澳台高考”。港澳台联考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录取人数和方式等四个方面与国内高考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在考试内容上,现行国内高考分为文科和理科,而港澳台联考考试也是分为文科和理科;国内高考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50分,文科综合满分300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三门学科,每科分值100分左右,四科总共750分;而港澳台联考文科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每科满分150分,总共750分。从分值上看,港澳台联考和国内高考在总分上是一样的。

其次,就是考试内容,这对于考生来讲是尤为重要的,第一,语文考试试题的题型和国内高考全国卷内容相近,基础知识不考拼音和形近字,但是要考两个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选择题,最大的不同是作文,港澳台联考字数要求是600字左右,而国内高考是800字; ;第二,数学试题在内容上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其中联考要考微积分,极坐标系,空间向量,极限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国内文科高考有的省份考,有的省份不考,联考数学和国内高考数学最大的不同是考试的侧重点上,国内高考侧重于知识的灵活性,而联考侧重于知识点的掌握与考生运算能力。从难度上来讲,港澳台联考数学要远高于国内高考。第三,英语和国内高考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听力和短文改错上,其中联考英语听力是四选一,而国内高考一般都是三选一,听力占30分。其次是短文改错,这个题型在国内高考中有些省份是不考的,即使考也是有10个空让学生去改,而联考是15个空让学生去改。其余的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国内大体一致,在难度上会稍微低于国内高考。第四,地理学科侧重于知识点的掌握,与国内高考最大的不同是侧重点上,国内强调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而港澳台联考强调知识点的了解,每个知识点挖掘的相对较浅,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是否广泛,另外在区域地理尤其是世界区域地理方面占有较大分值,对地图的记忆要求较高。第五,历史学科侧重于细节问题,对时政热点不是特别敏感,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国内高考最大的不同是内容广泛,淡化意识形态,因考试内容较细,知识点较为宽泛,因此难度会略高于国内高考。

再次,考试时间上,国内高考都是在每年6月7、8两天进行。考试时间比较稳定,港澳台联考时间一般是5月份的第三个周末,考试科目5科,第一天两科,第二天三科,考试时间共两天。考试日期相对不确定。

最后,港澳台联考考生在录取方式上,每个高校的录取人数和特别规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全国联考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本高校是武汉大学,基本上过线就能上,其余的高校一般在十几个,或者几个人,在招生人数上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比如,清华大学从07年开始不再通过联考招生港澳生,通过联考只招收华侨和台湾籍考生,人数在5人左右,比如有的学校招收第二志愿,有的学校不收第二志愿,有的学校开设预科等问题需要考生在报考选择学校时认真搜集信息。

二、用心地分析港澳台联考

第一,对于考生来讲,没有及时的复习与备考资料。目前,港澳台联考除了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外,没有别的复习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对于考生来讲,要想自己研究历年试题进行备考,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资料的欠缺是导致很多考生觉得联考试题“难”与“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信息不对称。

第二,没有理清楚国内高考与港澳台联考的区别。有的家长因为不了解联考,觉得联考容易,认为国内学的好,联考考好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按照国内高考的套路进行备考复习,“过于自信”,其实不然,当考生从考场出来时才知道自己的所学南辕北辙,无怪乎有的考生会心里很不平衡,“学了好多东西都没用上”。

总之,造成很多考生觉得港澳台联考试题难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不熟悉联考的题型与出题规律,比如:必考知识点与常考知识点等。二是没有针对性的练习,“了解”不等于“会做”,“知道”不等于“得分”,大量的有目的性的练习是考好的重要因素。当然,每年也有一部分考生没有经过辅导能考高分,那是因为这部分考生国内高考基础比较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能很快的适应联考考试题型,学以致用,从而取得高分,但,这毕竟是少数。

三、方法

第一,以港澳台联考考纲为主,真题汇编,分类汇总,专项练习,不断突破,反复练习。既注重知识积累,也注重技巧训练也可;也可去机构培训补习,自学来说对于学生还是有难度的本身联考资料市面上比较少,机构有统一编写的教材,还有系统的培训补习可以帮助孩子较快的提升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第二,对于语文和英语要多积累和练习,对于作文和书面表达要背诵一些经典的文章与精彩的散文,学以致用,移花接木。对于数学,要加大难度和深度,特别是在导数、数列、函数、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等方面要重中之重讲解与练习,港澳台联考数学的难度远远超出国内的难度。对于历史和地理,要多积累,从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课本和作业都要熟悉,备考的视点不能仅仅限于考试大纲,总之一句话,要“广积粮,浅挖墙”

第三,在学习态度上,要刻苦认真,踏实谦虚,严格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和步骤脚踏实地的去学习!

江苏百校联考是啥

江苏百校联考是江苏省百所中学联合参加的高考模拟考试,每年都会在江苏省各地实施。江苏百校联考主要是为了考查中学生们在学习高中课程中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旨在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他们高中学习提供参考。江苏百校联考的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以及历史、政治等其他科目。江苏百校联考的考试标准主要参考江苏省高考模拟考试的考试要求,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江苏百校联考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因素,以决定最终的考试得分。

[img]

2022年湛江高三百校联考分数线

物理组本科线395,历史组本科线400。本次考试,总计有60所学校参考总人数19300人。均分为354.91分,最高分为640分,归属于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1)。600上模拟上线(600分)人数23人(0.12% )优投模拟上线(520分)人数821人(4.25% )本科模拟上线(400分)人数6051人(31.35% )专科模拟上线(160分)人数19074人(98.83% )。本次考试,总计有54 所学校,参考总人数 21518 人。均分为 402.6分,最高分为683分, 归属于 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1)。600上模拟上线(600分)人数206人(0.96% )优投模拟上线(510分)人数3166人(14.71% )本科模拟上线(395分)人数11722人(54.48% )专科模拟上线(160分)人数21420人(99.54% )。

百校大联考2021届高三联考时间

2021年1月23日—2021年1月25日

联考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2021年1月23日—2021年1月25日。

2021年1月23日: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

2021年1月24日:9:00-10:15物理/历史、15:00-17:00外语。

2021年1月25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政治、17:00-18:15生物。

2022山西百校联考时间

从2022年1月开始,到3月中旬结束。

联考时间在2021年12月。百校联盟联考一年有六次,分别是:九月份摸底考试,11月份期中考试(25,26),1月份期末考试(时间未定),3月份易错题型考试(时间未定),四月份模拟高考考试(时间未定)。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历史试卷

高三的第二次模拟考如期而至,之前的历史试卷都做了吗?历史试卷也是一种复习资料。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三第二次模拟考历史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历史试卷选择题

24、下表中所列是明朝皇帝系列表(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关系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哪家思想的主张 ( )

A.儒家 B.法家

C.阴阳家 D.道家

25、观察右图中的书法艺术作品,其出现的时

代最早可能是 ( )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民国初期

26、《 清明 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 热点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北宋都城街市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琳琅满目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C.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27、观察下面战争形势图,下列对该战争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 )

A.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D.为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8、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一....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事物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9、在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之际,唱红歌成为各地人民新的娱乐方式。下列红歌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红日照遍了东方,中华儿女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②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③解放区的天是艳阳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④毛主席呀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

30、以下是在2011年春,山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 标语 :“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32、以下对此曲线图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

187 0-1910年世界船舶数

A.由新航路开辟引起的 B.基本实现了水上运输工具的变革

C.不能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需要 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33、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是(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34、阅读下面的各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统计表【据《世界发展 报告 (1993)》】。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

A.高福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并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B.英国的医疗福利开支呈上升趋势,实现了“收入均等化”

C.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稳定西方国家的统治秩序

D.四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比重均下降

35、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2011年6月27日,奥巴马与国会参议院领导人就提高债务上限举行会谈……8月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8月2日,参议院也通过了这一法案。此后,法案交由总统奥巴马签署。这表明美国( )

A.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

40、(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雅典民主整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利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三:“辉煌属于希腊”,古雅典为近代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

全世界都说,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贵州省锦屏县乎秋镇圭叶村,2Q09年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能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历史上最牛的公章”。

——《腾讯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的缺陷。(4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6分)

(3)依据材料四,分析说明“史上最牛公章”“牛”在何处?(6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你的启示。(6分)

4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走向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在近代中国迈出这一步,并把这一步向前推进,却是坎坷的。尽管那些主张学习西方的早先的中国人,大都是激于外国侵略,耻己之不如人,要把别人打痛了自己的东西学过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报仇雪恨。……还有一层.为使中国放眼世界,不要徒以“汉官威仪”自诩,而要看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有所借鉴,改变中国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 诸方面的落后状况。

——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柬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的,属于新派人物。

——摘编自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飘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试结合所学知谀分析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6分)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43、请在以下历史试题A、B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A.(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的侵略,中日两国作出了不同的应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比它的近邻更快并成功地对西方的挑战作出了回应呢?为什么中国不能呢?

——费正清《东亚:近代的变化》

材料二: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促进了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它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外国的压迫。佩里的舰队在能看得见首都江户的地方航行;几星期内,全日本便都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相反,面积辽阔、人口稠密的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或不受西方的影响,反而充当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的储藏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习惯和感觉方式方面存在差别,这一差别无疑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在中国人不断后退,并很可能会继续后退到帝国彻底崩溃时,日本人即使不实际处于逐渐进步的状态之中,也处在从即将洒向他们的一片强光中得益的状态之中,处在利用那些中国人不屑一顾、而日本人在开始更加了解我们时多半不但能够采纳并急于采纳的进步和发明的状态之中。

——当时一位英国外交官

请回答:

(1)材料二、三是如何回答材料一中的问题的?(10分)

(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三中的观点,(5分)

B.(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三: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日: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敷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一、二的观点。(10分)

(2)在人物评价问题上材料三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因素。(5分)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历史试卷答案

24.C 25.D 26.C 27.B 28.C 29.C 30.D 31.C 32.B 33.A 34.C 35.D

B卷:

24.B 25.D 26.C 27.A 28.B 29.C 30.A 31.D 32.B 33.A 34.D 35.C

40.(22分)(1)缺陷: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4分)

(2)以立法的形式确立联邦制民主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突破了直接民主的限制;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6分)

(3) 将公章一分为五,体现创新性;暗含分权制衡原则;尊重民意,体现民主;发挥了人民的监督作用。(6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4)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追求民主政治是近代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流,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民主建设有赖公众的积极参与与监督;民主政治的形式是多样的;民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借鉴与创新的过程(或民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6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41.(15分) (1)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科技,抵抗外来侵略(或报仇雪恨);放眼世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2分)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3)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终因历次运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农村中的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中国影响很小。(5分)或不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对西方思想的宣传活动持久、深入,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先进思想观念已经广泛并逐渐深入人心。(5分)(任选一种观点回答即可)

C.环境保护:(1)柳江(珠江,西江等均可),镉(4分)(2)矿山排水、工业废水(6分)

43.(15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材料二:日本地理位置独特、面积小、人口少,有助于他们迅速传播和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有利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对外作出一致的回应;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否利于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内地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难以改变,不利于对外迅速作出一致的回应。(6分)材料三:中日两国人民的习惯和对外来事物的感觉方式不同(中国人对外来事物不屑一顾,日本人则有较强的适应性,乐于接受和采纳)。(4分)

(2)两段材料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看到了造成中日差异的部分因素,但没有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国际环境等角度全面解释中日差异的原因。(5分,言之有理即可)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材料一: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征服苏格兰;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6分)材料二: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4分)

(2)观点;人物评价,见仁见智,难以定论。(1分)因素: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生活 经验 、知识基础、主观情绪、个人好恶等;现实政治的需要;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新的史学研究 方法 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猜你喜欢:

1.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3. 中考历史试卷练习带答案

4. 2017历史高考模拟真题

5.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百校联考二历史答案、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