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00所名校防疫(安徽疫情2021返校通知)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安徽100所名校防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安徽疫情2021返校通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教资防疫要求

安徽教资防疫要求,如下:

1.做好健康监测。即日起,考生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聚集;密切关注居住地、考试地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尽量提前到达考试所在地(市),并于考前7天起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

要实时关注“安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按要求做好码色转绿工作。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要尽快就医、及时诊疗。

2.备好健康证明。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考试前,考生务必打印填写《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安徽省考区考生健康承诺书》(见附件),携带至考场上交;全体考生必须提供本人首场考试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纸质版或电子版)、皖事通“安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码(色)且体温低于37.3℃方可参加考试。

考生不符合规定要求造成不能参加考试的,责任自负。

3.配合防疫检查。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在接受身份验证时须摘除口罩,主动出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安康码”和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单。

4.遵守防疫规定。考生须自备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除身份核查外,考试期间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考试期间,若出现发热(体温≥37.3℃)等身体异常症状时,经医务专家小组复检,体温正常的,可进入考场继续参加考试,复检仍发热的,须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img]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考研防疫要求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考研防疫要求如下:

考前准备:取消或减少考前14天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为防止滞留外地耽误考试,考生应至少提前14天(12月11日前)返回考点所在地市;即日起考生须申领安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简称“两码”),并持续关注,确保“两码”为绿色。

考生须从考前14天(12月11日)开始,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进行诊疗和排查;提前熟悉交通路线、考点位置及周边环境,提前到考点接受健康、身份验证和安检。

考生进入考点、考场:考生应在首场考试时携带考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和《安徽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承诺书》(见附件)进入考点,并在进入考场时交给监考员,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考生进入考点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确保体温正常且“两码”为绿色。身体异常考生服从考点和防疫部门安排;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按照当地防疫组考要求执行;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考试异常情况处置:考试当天考生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应立即告知考试工作人员,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研判和处理;因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综合研判后进入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批准后予以补齐。

考试结束离场:考试结束后,考生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间距,不得拥挤。

其他:考生要严格遵守防疫各项规定,自觉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工作。考试前不聚餐、不聚会、避免非必要外出,避免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赴考途中应做好个人防护。

考生提交承诺必须真实、准确。对违反防疫要求、隐瞒或者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不配合防疫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关注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所在报考点的信息发布,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安徽大学疫情防控规定

1.发现疫情及报告疫情

如有师生在校园内发现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后,第一时间拨打值班医务人员24小时电话(63861120、65106120),并通知该师生戴好口罩,原地等候。同时向综合及联防联控组报告。

综合及联防联控组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并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2小时以内)(经济开发区疾控部门电话65505627或经济开发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值守电话63679110、传真63886137;蜀山区疾控部门电话65115420或蜀山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值守电话65125982、65121083,传真65125982、65121105;高新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值守电话65322063、65310378,传真65316350)。

流调转运组按辖区疾控部门要求进行流调和隔离转运;后勤保障与消杀组进行污染环境的消杀等工作。

综合及联防联控组立即向省教育厅电话报告(梅梅:62831840、15055168860、ssjgjc@163.com)(2小时以内),通过省教育系统疫情填报系统“涉疫紧急情况”栏目上报相关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核酸检测结果、隔离观察情况、学校封控情况等,根据事情发展及时更新续报。

2.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疫情出现后,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各工作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全力开展应急处置。

3.实施校园管控与封控

校园出现疫情后,综合及联防联控组第一时间请示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进行风险区域和风险人群的划定管控,并实施封闭分级管理。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的实行校园“封控”;出现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次密切接触者)的实行校园“管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另行要求的,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执行)。暂停校内一切线下教学活动,师生员工就地(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宿舍、实验室、体育馆等)待命。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管理措施。

校园管控督查组立即加强校门口安保和校内安全巡查,严禁师生在校园内道路及公共场所逗留,加强校内楼栋的物业门卫值守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确保全体师生进入相应房屋单元。各校区确定一个校门进出,其他校门一律关闭。除疫情防控需要,在封控管理期间校门实行“不进不出”,管控管理期间实行“只进不出”。运送生活和防疫物资的驾乘人员,交验相关证明,配合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行程卡查验,佩戴N95口罩和必要防护。外市驾乘人员原则上不得入校,确有紧急需要进入校园,需出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办理登记手续,并与校内人员对接后方可进入校园,将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由后勤保障与消杀组完成消杀工作。

学校实施封控或管控后1小时内,宣传教育与舆情管控组以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总指挥名义向师生员工发送《校园突发疫情情况告知书》,简要告知突发疫情及重点注意事项、后续工作安排等,及时通知校外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未发布校园疫情信息前,不得通过网络等公开发布校园疫情信息。

4.协助开展流调溯源和风险人群排查

流调转运组第一时间配合属地疾控机构开展流调溯源,调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行动轨迹,开展传播风险评估,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确定风险人员。协助排查追踪高风险人群,包括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等,开展传播链条分析,研判疫情动态进展。如排查出的重点人员还在学校,应第一时间管控,启用各校区设置的临时留观室进行隔离,立即联系属地防控部门进行闭环转运至校外集中隔离点。综合及联防联控组及时向省教育厅汇报。

5.高效开展核酸检测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要求在集中隔离场所进行;其他师生员工由检测组负责,组织至采样点集中进行。集中采样点要多点设置,由疾控专业人员评估后启用。核酸检测现场要加强管理,确保有序开展,避免人员聚集,督促师生做好个人防护。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检测组积极协调使用新冠抗原检测。使用抗原试剂盒自测阳性者应立即报告检测组,流调转运组立即将其转运至校园内应急隔离室,进一步开展核酸检测。综合及联防联控组立即报告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和省教育厅。

6.及时调整教学运行

教学运行组根据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意见和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在指挥部的指挥下,暂停线下授课(含实验课程),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必要时可报请指挥部同意,采取临时停课等有针对性的工作调整安排。具体时限根据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动态调整。做好安全防范,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7.做好健康管理与监测

健康监测及人员管理组根据流调和风险排查结果,对师生员工进行分类健康管理。新发现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由流调与转运组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进行立即转运、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一般接触者应做好登记,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和个人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间原则上不外出。在校师生员工加强每日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视学校封控或管控情况,由指挥部决定是否可以返校。返校时,所在单位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对防疫一线人员和工作志愿者,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睡眠休息。

8.全面消杀与环境管理

后勤保障与消杀组参照《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术指南》,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做好工作台账和记录;对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浴室、公共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加强通风消毒;停止使用中央空调、箱式电梯,及时清除消毒剂残留;严格加强生活垃圾消杀,日产日清,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校内大型建设施工现场实行闭环管理,施工人员与校园实现物理隔离。

9.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发生校园疫情时,心理危机干预组及时提供线上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合肥市咨询电话:66028008;学校咨询电话:63861590,QQ:180199976),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渠道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舒缓师生心理压力,防范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心理“次生灾害”,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相关学院与学生家长联系,如实告知疫情情况和处置举措,共同做好学生的安抚慰问工作。充分发挥“家庭—班级——学院—学校”四级网络作用,对目标人群分类分层次开展精准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校园封控或管控实际,面向全校师生和校外隔离学生,开设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对于确诊师生,所在学院和单位要加强心理引导和健康教育。对于集中隔离人员,要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形式及时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讲教材,介绍可利用的心理服务资源,引导其缓解压力,在有需求时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在宿舍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对利益相对受损的群体进行心理疏导。

10.做好后勤保障和服务

后勤保障与消杀组做好餐饮保障,为师生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严格食材供应渠道管控,保证食材供应质量、持续可靠、可追溯;严格监管采购、验收、食品加工过程、食品销售、留样和餐饮器具消毒等重点环节;从严加强生活服务保障人员健康管理。实行校园“封控”期间,食堂供餐立即停止堂食,并采用无接触式配送;实行校园“管控”的,食堂供餐采取:错峰就餐、单向流动、保持一米线,错位落座、减少交谈,提倡自带餐具、提供打包服务,即买即走,减少聚集。提供充足的洗手消毒设施,配备洗手液。

后勤保障与消杀组按学校防控指令及属地防控指令,及时做好公共洗浴、快递服务的管控升级应对,或暂停服务。

11.做好物资调配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物资储备组始终按照生活物资储备、防疫物资储备不少于28天用量做好应急物资购置和储备。校区封控和管控期间,物资储备组要按照封控或管控时间要求以及校区人员总量,向师生员工提供体温计、洗手液、口罩、 消毒液等必要疫情防控物品,为参与处置人员提供医用口罩、护手套、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医用垃圾袋等;联系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畅通生活物资渠道,做好生活消费品保障,确保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供应有序;做好校内生活消费品价格监控和新鲜水果供应,确保量足价稳,并提供线上订货和无接触配送服务。

12.宣传教育与舆情管控

宣传教育与舆情管控组密切关注由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发布的校园疫情信息所引发的舆情,以及疫情防控的形势发展变化,强化校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利用校内媒体和官方渠道,及时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辟谣信息和重大舆情信息等,防止舆情发酵,预防****件的发生。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未发布校园疫情信息前,不得通过网络等公开发布校园疫情信息。做好新冠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

13.做好紧急医疗救助

综合与联防联控组接到师生医疗求助后,及时安排治疗,或与定点医疗机构联系、组织会诊和确定诊疗方案。如确需校外就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及时安排就近定点医院就医,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14、组织好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保障组组织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抽调机关部门下沉一线,充实各工作组人员力量,协助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

15.做好监督检查

纪检督查组及时排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通报,要求有关责任单位限时整改。对应急处置履职不力、准备不足、措施落实不到位等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要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16.应急状态降级或解除

根据疫情发展动态和精准防控原则,校园封闭分级管理降级或解除,由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决定。

安徽防疫政策

安徽防疫政策最新如下:

确需离肥的,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同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全程做好自我防护,返肥前及时报备。(10月20日最新发布)

入肥:

各个城市来肥政策实时变化,具体咨询12345为准。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最新提示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更加有力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坚决防住疫情社会面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出最新提示:

一、广大市民近期非紧要不离肥,这既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也是为合肥全市防疫大局出力。

二、近期有高中低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解除隔离后返回合肥的入境人员,以及省外来(返)肥人员,应主动通过0551-12345、所在单位、社区或入住的宾馆酒店进行报备。

三、所有来(返)肥人员须在抵肥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省外来(返)肥人员和省内有疫情发生城市来肥人员要进行3天3检。对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人员,将进行短信或安康码弹窗提醒,进而赋码管理。

四、倡导来(返)肥人员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故意隐瞒或未及时报备,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安徽100所名校防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疫情2021返校通知、安徽100所名校防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