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周测滚动必刷卷英语外研版,以及滚动周周测九年级英语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高中同步单元滚动检测AB卷
- 2、外研版高二英语必修5报纸第10期
- 3、初中英语外研版必刷题好还是一飞冲天课时练好
- 4、英语周报高三外研综合31期完型填空
- 5、求2016-2017高二英语周报外研版第49期答案 谢谢,必采纳~
高中同步单元滚动检测AB卷
薪火书业产品目录表
走进名校初升高衔接教材定价表
初升高衔接教材 语文
初升高衔接教材 数学
初升高衔接教材 英语
初升高衔接教材 物理
初升高衔接教材 化学
初升高衔接教材 生物
初升高衔接教材 政治
初升高衔接教材 历史
初升高衔接教材 地理
初升高衔接教材合订本(英数物化)
工具书定价表
康思英语高一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二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三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一仿真强化训练
康思英语高二仿真强化训练
康思英语高三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十年听力汇编
32套冲刺卷听力
高中生生涯规划(新版)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
学习帮基础知识手册
高考失误文升格大揭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红楼梦
乡土中国
语文字帖(72篇)
64篇钢笔字帖
英语字帖
英语字帖3500词
话题写作范文字帖
初中英语2000词字帖
初中英语训练字帖
初中必背古诗文字帖
初中名著导读字帖
古代文化常识
新高考背诵篇目64篇
新高考背诵篇目58篇
新高考背诵篇目60篇
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古诗文72篇
古诗文必背74篇
满分作文技法与素材解读
高考作文满分指导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高考语文题型周周练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一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二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三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一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二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三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一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二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三
高考英语新写作(三合一)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一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二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三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一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二下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一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二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三全一册
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单元卷
高考真题汇编定价表
5年真题汇编 语文
5年真题汇编 文数
5年真题汇编 理数
5年真题汇编 英语
5年真题汇编 物理
5年真题汇编 化学
5年真题汇编 生物
5年真题汇编 政治
5年真题汇编 历史
5年真题汇编 地理
1年真题汇编 语文
1年真题汇编 文数
1年真题汇编 理数
1年真题汇编 英语
1年真题汇编 物理
1年真题汇编 化学
1年真题汇编 生物
1年真题汇编 政治
1年真题汇编 历史
1年真题汇编 地理
3年真题汇编 语文
3年真题汇编 文数
3年真题汇编 理数
3年真题汇编 英语
3年真题汇编 物理
3年真题汇编 化学
3年真题汇编 生物
3年真题汇编 政治
3年真题汇编 历史
3年真题汇编 地理
初中培优单元检测卷定价表
7年级人教语文部编
7年级人教数学上册
7年级青岛数学上册
7年级冀教数学上册
7年级人教英语上册
7年级外研英语上册
7年级人教生物上册
7年级人教政治部编
7年级人教历史部编
7年级人教地理上册
7年级湘教地理上册
8年级人教语文部编
8年级人教数学上册
8年级青岛数学上册
8年级人教英语上册
8年级外研英语上册
8年级人教物理上册
8年级人教生物上册
8年级人教政治部编
8年级人教历史部编
8年级人教地理上册
8年级湘教地理上册
高中同步三级练定价表
语文必修上册
数学人教A版 必修第一册
数学人教B版 必修第一册
数学北师大版 必修第一册
英语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英语外研版 必修第一册
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化学鲁科版 必修第一册
生物学人教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地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地理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广东合格考定价表
广东合格考化学
广东合格考生物
广东合格考历史
广东合格考地理
重庆合格考定价表
重庆合格考物理
重庆合格考化学
重庆合格考生物
重庆合格考政治
重庆合格考历史
重庆合格考地理
贵州水平卷定价表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物理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化学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生物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政治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历史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地理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通用技术
高中同步单元滚动检测AB卷定价表
人教版语文必修1
人教版语文必修2
人教版语文必修3
人教版语文必修4
人教版语文必修5
人教语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语文 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语文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人教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人教语文 中国小说选读
人教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语文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人教版数学必修1
人教版数学必修2
人教版数学必修3
人教版数学必修4
人教版数学必修5
人教版数学选修1-1
人教版数学选修1-2
人教版数学选修2-1
人教版数学选修2-2
人教版数学选修2-3
人教版数学选修(4-4 4-5)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3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1-1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1-2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2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3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4-4 4-5)
人教版英语必修1
人教版英语必修2
人教版英语必修3
人教版英语必修4
人教版英语必修5
人教版英语选修6
人教版英语选修7
人教版英语选修8
外研版英语必修1
外研版英语必修2
外研版英语必修3
外研版英语必修4
外研版英语必修5
外研版英语选修6
外研版英语选修7
外研版英语选修8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1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2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3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4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5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6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7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8
人教版物理必修1
人教版物理必修2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人教版物理选修3-2
人教版物理选修3-3
人教版物理选修3-4
人教版物理选修3-5
教科版物理必修1
教科版物理选修3-1
鲁科版物理必修1
鲁科版物理必修2
鲁科版物理选修3-1
鲁科版物理选修3-2
沪科版物理选修3-1
沪科版物理选修3-2
人教版化学必修1
人教版化学必修2
人教版化学选修3
人教版化学选修4
人教版化学选修5
鲁科版化学必修1
鲁科版化学必修2
鲁科版化学选修3
鲁科版化学选修4
鲁科版化学选修5
人教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生物必修2
人教版生物必修3
人教版生物选修1
人教版生物选修3
苏教版生物必修1
苏教版生物必修2
苏教版生物必修3
人教版政治必修1
人教版政治必修2
人教版政治必修3
人教版政治必修4
人教版历史必修1
人教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历史选修1
人教版历史选修3
人教版历史选修4
人民版历史必修1
人民版历史必修2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人民版历史选修1
人民版历史选修4
岳麓版历史必修1
岳麓版历史必修2
岳麓版历史必修3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岳麓版历史选修4
人教版地理必修1
人教版地理必修2
人教版地理必修3
人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人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湘教版地理必修1
湘教版地理必修2
湘教版地理必修3
湘教版地理选修3
湘教版地理选修6
中图版地理必修1
中图版地理必修2
中图版地理必修3
中图版地理选修3
中图版地理选修6
鲁教版地理必修1
鲁教版地理必修2
鲁教版地理必修3
人教英语必修3(含读后续写)
人教英语必修4(含读后续写)
人教英语选修7(新题型)
人教英语选修8(新题型)
人教英语必修5(新题型)
人教英语选修6(新题型)
新教材AB卷定价表
语文 必修 上册
人教A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B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英语 必修第一册
外研版英语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物理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化学 必修第一册
鲁科版化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生物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 必修 上册
人教版地理 必修第一册
湘教版地理(第一册)
鲁教版地理 必修第一册
——安然书
[img]外研版高二英语必修5报纸第10期
Book 5 Module 5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参考答案
1-5 DACCA 6-10 DCBAD
11-15 BCADB 16-20 ACDBA
21-25 DCBDC 26-30 ADBAC
31-35 CABDA 36-40 DCBDA
41-45 CBAAC 46-50 CACAD
51-55 EBAGF
56. Because she got a deadly disease.
57. After she could stride. / When she was 13.
58. Because she always came in last.
59. From Germany.
60. She won / earned three gold medals.
短文改错:
61. ... remain openly ... openly → open
62. So does ... does → do
63. ... a two-days weekend.
two-days → two-day
64. ... people spent their time ...
spent → spend
65. He may go shopping ... He → They
66. ... take up part in ... 去掉up
67. ... favorite winter sports. favorite前加the
68. ... work out something ... out → on
69. ... since others are ... since → while
70. ... repair their houses ...
repair → repairing
One possible version:
Notice
A reading activity will be held in our school, which will last one month. Its aim i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ad and enjoy classical books. In this activit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ad certain books which will be introduced by some teachers, and then write essays to share their ideas about these books. Some of the best ones will be selected and awarded prizes.
As is known, reading can broaden our horizons and enrich our life. So it is certain that everyone will benefit from it.
You are welcome to join in this activity.
Students’ Union
部分解析
单项填空:
1. D。the number of ... 意为“……的数量”;on the increase意为“正在增加”。
2. A。题干使用了强调句式,强调的是时间状语on a rainy night,故选that。
3. C。as soon as在此处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表示“一……就……”。
4. C。题意:比尔原本不打算去参加聚会,因为他有太多的作业要做,但他到底(after all)还是去了。in all总共;above all首先,尤其是;at all根本。
5. A。“他知道它很危险”与“继续做实验”之间是让步关系,故选even though。
6. D。在时间状语从句中,常用现在完成时代替将来完成时。
7. C。The chances are (that) ... 意为“可能……”。
8. B。题意:这家公司比它的竞争对手有绝对的优势(advantage)。have an advantage over ... 胜过/优于……,占优势。assistant助手,助理; importance重要性;opportunity机会。
9. A。retire与句子主语Mike之间是逻辑上的主谓关系,且retire表示的动作发生在spent之前,故用动词-ing形式的完成式。
10. D。由下句中的Either one will do 可知,Up to you(由你决定)符合题意。That’s not the point这不是问题所在;You may be right你或许是对的;So what那又怎么样。
完形填空:
话题:历史
本文是说明文。了解历史对我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作用。
11. B。由下文的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past可知,它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记载(record)”。
12. C。由上文的the really interesting thing和下文的time and again可知,这里是说:有趣的是,历史中的很多故事被现实中的人们一再“重复(repeated)”。
13. A。由上文的It allows us to learn from the past和下文的the successes achieved可知,这里是说:我们可以从历史故事所记载的那些人们所犯的“错误(mistakes)”中和所取得的成就中学到很多东西。
14. D。由下文的it allows us to know how famous people ... in their life可知,这里是在说了解历史的“好处(advantages)”。
15. B。名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作出反应(reacted)”。
16. A。此句中的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让步关系,故填Although。
17. C。由上文的a certain time in the past or 可知,这里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阐述的,故填different。
18. D。这些挑战总会教给我们一些“有用的(useful)”东西。
19. B。本段引用了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故填story。
20. A。由下文的on the road to finally inventing the light bulb可知,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过程中“失败(failed)”过无数次。
21. D。他是一个“从未(never)”停止过尝试的人。
22. C。由下文的but he did not let them stop him可知,他曾经因那些困难而“沮丧(discouraged)”过,但是并没有就此止步。
23. B。由下文的he just kept trying until he reached success可知,这里是说:他有自己的“梦想(dream)”。
24. D。25. C。尽管林肯遭受了种种“个人的(personal)”损失,他还是“设法(managed)”成为了美国总统。
26. A。由上文的Most of us only know about his success和下文的his life was not an easy one可知,这里是说:我们大多数人仅仅看到了他的成功。“事实上(In fact)”,他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
27. D。不管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difficulties)”,他的故事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行。
28. B。29. A。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会让你停下来重新考虑是否要“放弃(giving up)”那些你现在还没有“能力(ability)”去获得的东西。
30. C。由下文的when you have no idea what to do可知,这些故事可以帮助你作出决定或“判断(judgments)”。
阅读理解:
A篇(体育)
本文是应用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五位知名体育记者。
31. C。细节理解题。由Rick Reilly of Sports Illustrated一节中的Rick Reilly became famous ... Then he moved to ESPN in 2008可知,Rick Reilly在来ESPN工作之前是给Sports Illustrated杂志写文章的,故选C项。
32. A。词义猜测题。由下划线部分前后的相关内容可知,Bob Ryan受益于其在篮球方面的专长而频频升职,并且他写了大量这方面受人瞩目的文章。由此可见,他是这方面的行家,故选A项。
33. B。细节理解题。由John Feinstein of The Washington Post一节中的John Feinstein is primarily a columnist ... he has published two best-selling sports books和William Rhoden of The New York Times一节中的Apart from being a columnist ... William Rhoden is a respected sports journalist known for his two books可知,John Feinstein和William Rhoden都是专栏作家并且都写书,故选B项。
34. D。标题归纳题。由文章首段和文中的几个小标题可知,本文主要介绍了五位知名体育记者,故选D项。
B篇(个人情况)
本文是记叙文。文章主要向我们讲述了第一位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盲人登山家——Erik Weihenmayer。
35. A。细节理解题。由第一段中的Rather than focus on things that he could not do ... he then became interested in rock climbing可知,Weihenmayer在失明之后才选择了爬山这项运动,故选A项。
36. D。段落大意题。由第二段中的Weihenmayer decided to climb Mount McKinley;He prepared for the climb;the time approached for him;At last, Weihenmayer made it可知,本段主要讲述了Weihenmayer征服麦金利山的经过,故选D项。
37. C。推理判断题。由第二段中的Weihenmayer decided to climb Mount McKinley,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North America和第三段中的Then Weihenmayer went on to climb Mount Qomolangma可知,他很勇敢;由第二段中的He prepared for the climb by repeatedly running up and down the stairs in a 50-story building while wearing a 70-pound backpack可知,他是个很有决心的人,故选C项。
38. B。推理判断题。由第一段中的he ... always imagin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standing on top of the world以及文中有关他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描述可知,Weihenmayer旨在强调想象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故选B项。
C篇(自然)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尼斯湖的一些相关情况。
39. D。推理判断题。由第一段中的several scientific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 gives the monster many places to hide可知,目前对于尼斯湖水怪存在与否仍不得而知,故选D项。
40. A。细节理解题。由第二段中的deeper than any other lake besides Loch Morar可知,A项说法正确。
41. C。推理判断题。由最后一段中的And there are more tourist attractions where the whole family can relax and have fun可知,作者接下来很可能继续介绍一些游览景点,故选C项。
42. B。写作目的题。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尼斯湖的一些相关情况,包括传说中的水怪、地貌特征以及部分景观等,故选B项。
D篇(学校生活)
本文是议论文。文章主要讨论了学生是否应该继续学习草写体。
43. A。细节理解题。由第一段中的The new education standards for English ... it is not on standardized tests可知,教师们在讨论学生是否应该继续学习草写体,故选A项。
44. A。推理判断题。由最后一段中的Many of them tell me that they couldn't begin to understand their poem until they copied it by hand可知,Ms. Avery之所以提到她的学生是为了说明手写所带来的积极一面,故选A项。
45. C。推理判断题。由第二段中的When you have three letters connected in a word, it flows ... it is faster than printing可知,Ms. Avery认为草写体比印刷体效率更高,故选C项。
46. C。推理判断题。由文中第三段的If students can’t write cursive, they can’t read cursive. And if they can’t read cursive, how can they read historical papers like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可知C项正确。
E篇(社会)
本文是说明文。家有女儿的妈妈们比家有儿子的妈妈们更时尚。
47. A。写作目的题。由第一段中Michelle Obama, Kate Moss和Samantha Cameron三位妈妈的事例以及New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women with daughters tend to be more stylish than mothers of sons可知,本段旨在说明女孩们对母亲在衣着方面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故选A项。
48. C。细节理解题。由第三段中的Women who don't have daughters become less interested in style as they grow older可知,C项说法正确。
49. A。推理判断题。由第五段中的with 40 percent of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19 and 34 ... as good as they expected可知,部分女性对于她们母亲为其挑选的衣服并不满意,所以她们不愿意听从其母亲在衣着方面为其提出的建议,故选A项。
50. D。主旨大意题。总览全文可知,作者主要讲述了家有女儿的妈妈们比家有儿子的妈妈们更时尚,最主要的原因是女儿往往对服装更挑剔,能给出更好的建议,故选D项。
[选做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
1-5 DABCA
解析
话题:自然
本文是记叙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澳大利亚的防兔篱笆。
1. D。细节理解题。由第一段中的Austin and other homesick English settlers ... provide them with game to hunt可知,Thomas Austin远离家乡来到澳洲,为了消除孤独他带来了一些兔子,故选D项。
2. A。段落大意题。由该段中的These little creatures ... destroyed almost everything in their path和changed the local ecosystem以及erosion became a serious problem等信息可知,本段主要讲述了这些兔子所带来的问题,故选A项。
3. B。词义猜测题。由下划线词所在句中的moving in and taking over their homes可知,这些兔子把沙袋鼠和其它一些现在已经濒危的动物赶走后住了进去,故选B项。
4. C。推理判断题。由第三段中的a rabbit-proof fence that would cross the continent from north to south可知,防兔篱笆由北向南贯穿澳洲大陆,后面又提到The project required 400 camels, 150 horses, 50 donkeys, and 4 teams of oxen,由此可知,建这么长的篱笆难度非常大,故选C项。
5. A。标题归纳题。总览全文可知,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澳大利亚的防兔篱笆,故选A项。
初中英语外研版必刷题好还是一飞冲天课时练好
初中英语外研版必刷题与一飞冲天课时练相比,一飞冲天《课时练》好。一飞冲天《课时练》系列紧跟课本,一课一练,保证每堂课内容得以及时训练,同时模块归纳,考点详尽,确保同学们知识点再也遗漏,巩固基础。
英语周报高三外研综合31期完型填空
完形填空专练(一)
参考答案
A 1-5 BDCCD 6-10 ADBCC
11-15 BCDBA 16-20 CBDDA
B 1-5 ADBCD 6-10 ACBCB
11-15 BCDAB 16-20 ABDCB
C 1-5 BABCA 6-10 BDBCA
11-15 DBABB 16-20 CBADC
解析
A篇(学校生活)
本文是记叙文。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将不爱读书的学生引上“悦读”之路。
1. B。2. D。根据上文的had great trouble with reading和下文作者的举措可知,他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去除掉(rid)”学生对于“书本(books)”的恐惧和讨厌。
3. C。根据下文的read a lot of books和reading it可知,作者所讲的事宜都是关于“阅读(reading)”的。
4. C。根据下文的I am not going to ask you questions 和enjoy it可知,作者希望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乐趣(pleasure)”。
5. D。根据下文的If you understand enough of a book to enjoy it 可知,作者不会询问学生是否读“懂(understand)”了文章。
6. A。根据作者前面所说的内容可知,他只是希望学生能从阅读中获取乐趣,只要学生能读懂书里的一些内容,喜欢读,可以“继续(go on)”读下去即可。
7. D。根据上一段的that you have never heard a teacher say before 和该空后的silent可知,听到老师这番话,学生们感到很“惊讶(surprised)”,毕竟以前从没有老师这么说过。
8. B。根据下文的had never given her enough time to clear up可知,这个学生在以前的学校学得很“费劲(hard)”。
9. C。从语境可知,应该是老师说“完(finished)”后,她开始提问。
10. C。从小女孩的动作和神态及全班同学的反应可知,她是在问老师,“此话当真(do you really mean that)?”
11. B。从下文描述的小女孩读书的事实可知,她“相信(believe)”了作者所说的话。
12. C。根据下文的For a while she read a number of books at this level及她后来读那本很难的书可知,她读的这本书不“难(difficult)”。
13. D。14. B。根据小女孩读书的进度可知,她消除了对阅读的“困惑(confusion)”,而她以前的“老师(teachers)”却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来消除这种困惑。
15. A。16. C。从下文的I said to myself, “It can't be.”可知,作者“知道(knew)”这本书,所以小女孩读这么难的书确实令他“震惊(astonished)”。
17. B。根据本句中的go on to the next good part及下一段的skip the bad parts可知,小女孩把书中晦涩的部分“略过(jump)”不读。
18. D。这部分讲读书的过程,故应该是先“找到(Find)”一本书。
19. D。此处与下文的skip the bad parts相对应。上一段的good part是提示。
20. A。根据上文的讲述可知,读书就应该是乐趣横生、因人而异的,不应该让孩子们读一样的书,“获取(get)”一样的理解。
B篇(旅游)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介绍了融旅游和志愿活动为一体的公益旅游。
1. A。根据下文的But一词可知,这两者“没什么(Nothing)”共同点。
2. D。根据下文的a trend combining volunteering with tourism可知,此处是问可否同“时(time)”做这两件事。
3. B。根据下文的介绍可知,公益旅游越来越“流行(popular)”。
4. C。既然是和volunteering有关,自然是“帮助(help)”他人。
5. D。下文举的两个组织都是“提供(provide)”公益旅游的组织。
6. A。由下文提到的参与者帮助并向科学家学习可知,他们是一些“关注(concerned)”地球未来的人。
7. C。8. B。既然要帮忙,自然要“参与(join)”其中,和科学家一起“工作(work)”。
9. C。根据下文的how to hold a paintbrush or a hammer可知,这个组织给无家可归者“盖(building)”房子。
10. B。根据下文的the poor可知,该组织为穷人提供“能住得起的(affordable)”房子。
11. B。本文是关于参与公益旅游的,故此处是说,曾任美国总统的卡特以前也是这个组织的一名“参与者(participant)”。
12. C。13. D。根据下文的hold a paintbrush or a hammer 可知,参与者不需要“拥有(possess)”盖房子的技能,“只要(as long as)”会拿漆刷或锤子就行。
14. A。15. B。像其它“领域(field)”一样,这一行也有一些败类会利用人们的“善意(goodwill)”。
16. A。17. B。既然会有虚假的活动来欺骗人们,所以准备参与公益旅游的人们在“参加(taking part in)”活动前必须“谨慎(cautious)”。
18. D。根据下文提供的方法可知,要辨别真假也不“难(difficult)”。
19. C。真组织会有长期的目标,并“定期(regularly)”评价活动成功与否。
20. B。既然是真的,那么当然可以“信赖(believe)”。
C篇(个人情感)
本文是议论文。作者抨击了现代人举止轻率、不计后果的做法。
1. B。根据下文出现的think和倒数第二段的You just have to give every purchase a little honest consideration可知,人们遇事不是认真“考虑(consideration)”,而是鲁莽行事。
2. A。3. B。根据下文所举的例子可知,如果能在“行动(acting)”之前认真考虑,很多“错误(errors)”都可避免。
4. C。5. A。6. B。7. D。如果因冲动犯罪的人能够“研究(research)”一下从自己的犯罪活动中能获得多少收益,并与自己万一“被抓(caught)”所判的刑期相“比较(compare)”,他难道不会认为行乞都要“强于(better)”犯罪吗?
8. B。根据下文出现的buying和purchase可知,此处指“购物(buying)”。
9. C。10. A。根据下文作者对房子和车的认识可知,她买东西都在自己能“买得起(afford)”的范围内,意即所买的东西比她的购买能力要“便宜(cheaper)”。
11. D。作者愿意住小房子也不愿意住大房子但却“欠(owe)”着钱。
12. B。根据下文的a Lincoln or a Mercedes及you buy a car 可知此处指买“车(cars)”。
13. A。根据but可知,尽管作者经常换新车,但是“从不(never)”买贵的。
14. B。如果购物都在自己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人们自然不会过于追求物质,自然会获取更多的“快乐(fun)”。
15. B。16. C。此处是一个假设:“如果(If)”仅仅因为欲望便购买了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车,日后一定会“后悔(regretful)”。
17. B。根据下文可知,作者是在给那些轻率行事的人提建议。涉足天使都“不敢(fear)”涉足的地方,意思就是过于鲁莽轻率。
18. A。下文的just think about it是提示。
19. D。根据one thoughtless action at a time可知,轻率行事只能“毁掉(ruining)”自己的人生。
20. C。此处与第一段的go for it相呼应。文末的just think about it也是提示。作者告诫人们不要鲁莽行事,要三思而后行。
完形填空专练(二)
参考答案
A 1-5 AACDD 6-10 CABCD
11-15 ABDBC 16-20 BABDC
B 1-5 BADCD 6-10 CBDAA
11-15 BABCD 16-20 CBADA
C 1-5 CDBCD 6-10 ADBCD
11-15 ABDCA 16-20 CBCDA
解析
A篇(社会)
本文是记叙文。Laks的动物收养所The Gentle Barn不仅拯救了很多动物,也拯救了很多孩子。
1. A。联系前一句Ellie Laks showed great sympathy for animals when she was young可知,这些受伤的动物应该是Laks“发现(found)”的。
2. A。由上文的receiving no support from her parents可以判断,Laks的父母不支持她往家里带受伤的动物。他们让她“停止(stop)”这样做。
3. C。联系全文语境可知,Laks向自己承诺,将来她会拥有一个地方专门收养她“救助(rescued)”的动物。第三段的began rescuing animals也是提示。
4. D。在大学期间Laks获得了心理学和特殊教育学位。联系上一段可知,这是她实现梦想“必要的(necessary)”一步。
5. D。由it was in a terrible state, filled with abused and neglected animals可知,这些动物的状况让Laks对动物园感到非常“失望(disappointed)”。
6. C。7. A。由下文可知,Laks开始从这个“动物园(zoo)”收养动物,可见当时她的呼吁无人响应,“没有效果(in vain)”。
8. B。救助的动物多了,The Gentle Barn就“成立(created)”了。
9. C。本句承上启下。下文是Laks通过动物帮助受过伤害的孩子们的报道。可以判断,本句意为:但是拯救动物只是Laks“工作(job)”的一半。
10. D。通过下文的描述可知,Laks借助受过伤害的动物帮助有过类似经历的“孩子们(children)”。
11. A。Laks一开始运营The Gentle Barn,她就到学校和康复中心去邀请孩子们来参观。
12. B。由下文介绍的孩子们看了动物后的变化可知,这些孩子们“来到(arrived)”了The Gentle Barn。
13. D。由These kids are used to being told to sit down, shut up可知应选behave。这句话描述了平时没人能懂这些孩子,没人跟他们推心置腹,他们接受到的只有这些强硬的命令。
14. B。结合前一句可以判断本空应选hearts。没有人跟他们谈心。
15. C。由At The Gentle Barn there are animals that mirror every child's story可知,这些动物能够反映出每个孩子经历过的故事。孩子们能够“知道(understand)”不光他们自己有过那些不幸的遭遇。
16. B。联系最后一段的that child stopped throwing desks through windows可以推断,这个男孩总是“制造(causing)”麻烦。
17. A。由最后两段语境可知,这个男孩一开始“不愿意(unwilling)”参与。
18. B。由begging to hear it again可推断,这个男孩没等Laks讲“完(finished)”就要求她再讲一遍。
19. D。由接下来的描述可知,这个男孩发生了很大的“转变(change)”。
20. C。由最后两段可知,这匹“马(horse)”拯救了男孩的生活。
B篇(文娱)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介绍了特技替身演员这一职业。
1. B。根据下文的But soon可知,他们刚开始打架时“只是(only)”用拳头。
2. A。由上文的fight可知,他们用椅子“砸(hitting)”对方。第二段的hit one another with chairs也是提示。
3. D。4. C。两人一直打,“直到(until)”其中一人被打出窗外并“坠落(falls)”在地。
5. D。6. C。根据常理可知,从30英尺的高楼坠落的那个人 “死(dead)”定了,实际上这只是在拍戏,他不可能死,如果顺利的话,甚至都不会“受伤(injured)”。
7. B。根据上文的professionals可知,特技替身演员以此“谋生(living)”。
8. D。既然是特技替身演员,当然是在“表演(perform)”特技。
9. A。根据下文For example后的例子可知,我们在荧幕上看到的很多动作都是他们真真实实“做(do)”出来的。
10. A。根据下文的empty cardboard boxes covered with a mattress可知,但他们并没有摔到“硬(hard)”地上。
11. B。下面是承接上文所举的“另外(Again)”一个例子。
12. A。根据下文的made of sugar可知,所使用的椅子也是伤不到人的,是用“软(soft)”木制成的。
13. B。根据上一段的例子可知,特技替身演员的工作“需要(depends on)”那些手段。
14. C。根据下文的training和careful timing可知,干这一行还需要高超的“技艺(skill)”。
15. D。16. C。在拍摄战争中的爆炸场景时,特技替身演员要懂得在“恰当的(right)”时刻离开爆炸现场,才能“成功(success)”演好戏。
17. B。下文的get seriously injured和killed是提示。
18. A。下文的he was killed是提示。
19. D。根据上文的skied over the edge of a cliff a thousand feet high及下文这名特技替身演员不幸死亡可知,此处是说降落伞“没能(failed)”打开。
20. A。既然需要特技替身演员,肯定是“危险的(risky)”动作。
C篇(学校生活)
本文是议论文。文章论述了网校的利弊。
1. C。上文的wished是提示。
2. D。根据下文的This kind of learning is called online learning可知,此处指“上(attend)”学。
3. B。下文出现的advantage是提示。这几段谈到了网校的“益处(benefits)”。
4. C。由下文的wherever and whenever they desire. Homework can be turned in from anywhere 可知,本段谈论网校的一个优点——“灵活(Flexibility)”。
5. D。6. A。此处承接上文。网校的上课时间、地点灵活,交作业灵活,“此外(Additionally)”,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pace)”来上课。
7. D。根据下文提到的各种科目可知,此处是说网校提供的“课程(courses)”多样。
8. B。根据下文提供的一些有特色的课程可知,此处是说大多数网校都会提供的“相同的(same)”课程。
9. C。根据上文的basic和However可知,这里是说有些网校还提供一些“专业性的(specialized)”课程。
10. D。本文主要谈论网校的利弊,故此处应该是与“传统的(Traditional)”学校相比。
11. A。根据常理可知,“如果(if)”没有足够的生源和资金的支持,传统的学校就无法开设这些课程。
12. B。下文提到的在网上观看视频、与师生交流等都是网上课程使用到的“工具(tools)”。
13. D。通过网络授课,那师生之间应该可以通过一些软件“交谈(chat)”。
14. C。根据下文的the movie seen in your history class again if you needed to review it 可知,应该是“重播(replay)”电影。
15. A。根据上文的live class times可知,这里指“立即(directly)”交流。
16. C。根据下文举的例子可知,此处指网校也有“缺点(drawbacks)”。
17. B。根据常识可知,网校不可能像传统学校那样让学生参与一些 “有组织的(organized)”课外活动。
18. C。根据下文的no matter how fun it is to use it可知,在电脑上的相互交流不能“替代(replaced)”课外活动。
19. D。根据But可知,尽管网校有缺点,但是其在教育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
20. A。网校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当然只有自己才能“决定(decide)”。
完形填空专练(三)
参考答案
A 1-5 DCBBC 6-10 DAABC
11-15 DDABC 16-20 DAABC
B 1-5 CCBDA 6-10 ABBCC
11-15 DDABA 16-20 BAACD
C 1-5 BCBDD 6-10 AABBC
11-15 CDDAB 16-20 CDAAC
解析
A篇(科学技术)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介绍发明家根据鸟类特点设计飞机的过程。
1. D。由下文的Push off with your legs, open your wings, and go!可知,这里是说“起飞(takeoff)”。
2. C。好像有了魔法一般,你可以“去往(travel)”任何想去的地方。
3. B。由下文的birds could fly and humans could not可知,这里是说鸟天生就会“飞翔(flying)”。
4. B。由lightweight可知,鸟的许多骨头是“空的(empty)”。
5. C。羽毛是“覆盖(covering)”在鸟身上的。
6. D。空气阻力会“减慢(slows)”速度。
7. A。人们想搞清楚鸟“为什么(why)”会飞。
8. A。由下文的a human cannot hold up wings large enough可知,人类把翅膀“绑缚(attached)”在身上。
9. B。由下文的a human cannot ... to get off the ground可知,人类的实验“没有成功(No luck)”。
10. C。通过实验,人类“得知(learned)”绑上翅膀也没有办法飞翔。
11. D。12. D。由They continued to可知,人类不会轻易“放弃(give up)”,而是继续“追(follow)”梦。
13. A。下文的airplanes是“机器(machines)”。
14. B。由本段人类发明飞机的过程可以看出,人类以鸟为“模型(models)”制造飞机。
15. C。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因果关系。
16. D。下文的The greater pressure是提示。
17. A。这里是说使得鸟能够飞起来,所以用lift。
18. A。由本段末句的achieved their dream of flying可知,发明家“仿效了(imitated)”鸟类的身体构造特点。
19. B。本段首句中的for the first successful airplanes是提示。
20. C。经过不断的试验,人类“终于(finally)”实现了飞翔的梦想。
B篇(热点话题)
本文是记叙文。作者在山里度过了一个没有手机、电脑和网络的周末。
1. C。由上文的without any electronic devices可以得到提示。
2. C。下文即作者自身的“经历(experience)”。
3. B。to help her pack her belongings是作者一家此行的“目的(purpose)”。
4. D。爸爸提前“告知(informed)”我们阿姨家的情况。
5. A。由下文的We wouldn't hear cell phones ring because signal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可知,阿姨家的生活比较“原始(primitive)”。
6. A。听不到手机声音响是因为信号不“稳定(reliable)”。
7. B。由but可知,电视能够“收到(received)”的台很少。
8. B。由we packed household items可知,我们已经“到达(arrived at)”阿姨家。
9. C。由I was becoming restless可知,没有电子设备空闲下来很“难(difficult)”想出可以做的事情。
10. C。由上文的in my free moments可以得到提示。
11. D。成年人会“常常(frequently)”给孩子们讲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
12. D。电子设备不够先进,“所以(so)”即时通讯是不可能的。
13. A。由there seemed to be nothing else to do可知,打包已经“完成(finished)”。
14. B。由上文的I was becoming restless可知,空闲时间我觉得“不舒服(uncomfortable)”。
15. A。因为没有删除键,所以我打字的时候要格外“小心(careful)”。
16. B。“能够听到敲击键盘的声音”是“使用(using)”打字机最好的一点。
17. A。这里是说我的故事中的“人物(characters)”。
18. A。19. C。写作的“过程(process)”中我意识到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降低(dulled)”了我们的创造力。
20. D。由文末的Maybe you will discover the benefit of thinking quietly as well可知,作者建议大家过一天不“打开(turning on)”电子设备的日子。
求2016-2017高二英语周报外研版第49期答案 谢谢,必采纳~
2016-2017高二英语周报外研版第49期答案
Book 8 Module 3 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参考答案
1-5 BCACA 6-10CBACB
11-15 BACCA 16-20BBCAA
21-25 DDBDA 26-30CBBCA
31-35 CBDCC 36-40 CBAGF
41-45 DBBDC 46-50 ADCDD 51-55 ACBBC 56-60 CBADB
61. suffering 62.on / upon
63. which 64.fried
65. development 66.the
67. helpful 68. that
69. completely 70.to have
短文改错:
71. ... all of sudden ... sudden前加a
72. I was be in ... 去掉be
73. ... more difficulty to ...
difficulty → difficult
74. ... stood up immediate ...
immediate → immediately
75. ... my classroom, terrifying.
terrifying → terrified
76. ... drink some water. drink → drank
77. ... onto the fountains.
fountains → fountain
78. ... stopped race ... race → racing
79. ... how had happened ... how → what
80. ... was such glad ... such → so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Alex,
Thank you for your last letter. But I'mreally worried about you because of your eating habits.
I've learned you like restaurant food andare particular about food. I don't think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Althoughthe dishes served in restaurants are delicious, eating too often there meanstaking in too much oil, salt and sugar. What's more, if you don't have variousfoods, your body can not take in enough nutrients.
These eating habits may harm you and evenlead to certain health problems. To enjoy a better life, I think you shouldgive up these habits, try to make meals at home and keep a balanced diet.
Yours,
Li Hua
部分解析
阅读理解:
第一节:
A篇 (个人情况)
本文是记叙文。作者讲述了她为何放弃使用智能手机的原因。
21. D。细节理解题。由第三段的the most sacred technology rule I have with my kids — no devices inthe bedroom可知,作者不允许她的孩子们在卧室里使用电子设备。
22. D。推理判断题。由文中作者描述她使用智能手机后的变化:从不被电子设备束缚到每天睁眼先看手机,从业余时间常常看书到时刻保持手机在手可知,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作者越来越依赖它。
23. B。推理判断题。由倒数第三段作者描述大女儿看到她三心二意聊天时的反应she just laughed和倒数第二段大女儿说Myfriends are much better at multitasking online可知,大女儿对于妈妈的这种做法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一点也不介意。
24. D。细节理解题。由最后一段的I deleted my apps. When I finished, my smart phone was just a phoneagain — something I could forget in the car可知,最后作者删除了智能手机里的应用,使它变成了一部普通的手机。
B篇 (健康)
本文是议论文。文章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生活带给人们的一些心理疾病——居家杂乱症、信息疲劳症、匆忙症和动力不足综合症。
25. A。推理判断题。由第二段的Her apartment is always messy可知,Margaret不是一个爱整洁的人。
26. C。细节理解题。由第三段和第四段描述Bahman和Mari所遭受的心理疾病fatigue syndrome和hurry sickness可知,他俩的共同点是压力大。
27. B。细节理解题。由倒数第二段Steven描述他的状态I can finish mywork in about four hours, but I'm afraid to say anything about it. I don't wantto be assigned too much work可知,Steven不愿承受压力。
C篇 (饮食)
本文是说明文。圣诞节前夕,日本黄油紧缺,库存量告急,政府虽采取紧急补救措施但仍然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28. B。篇章结构题。由上文的Making this tasty treat requires some serious amounts of butter和But一词的转折可知,划线部分指制作圣诞蛋糕所需要的黄油。
29. C。细节理解题。由第一段的the Japanese love to celebrate Christmas Eve with “Christmas cakes”可知,在日本,圣诞节期间吃蛋糕非常流行。
30. A。推理判断题。文章在第三到第五段分析了日本黄油紧缺的原因——极端天气使奶牛生产的牛奶少了、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成为奶农、政府减少了奶牛场的数量。由此可知,日本现在正面临着奶牛危机。
31. C。推理判断题。倒数第三段提到日本政府虽然从海外进口了1万吨的黄油,但这也无法缓解今年圣诞节期间黄油紧缺的状况。由最后一段Audrey Akcasu说for manyshoppers, it'll have to be margarine or nothing this Christmas可知,她认为日本政府应对黄油供给量不足的做法是杯水车薪,对大多数顾客来说,这个圣诞节他们仍然需要使用人造黄油或者没有黄油可用。
D篇 (社会)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介绍了汽车自动挡风玻璃雨刷器的发明者Mary Anderson以及洗碗机的发明者JosephineCochran。
32. B。细节理解题。由第二段的it was hand-activated by a lever from inside the car和the movement of the arm too distracting可知,Anderson发明的汽车挡风玻璃雨刷器需要手动操作。
33. D。推理判断题。由第二段可知,Anderson虽然成功获得其发明的专利权,但却没权利售卖,故她没有因此而富有;再由第三段可知,Cochran于1886年获得专利的发明——洗碗机出现在1893年世界博览会上,但起初并不成功,过了半个多世纪后才变得家喻户晓。由此推断,这两位女发明家的发明起初并不被世人接受。
34. C。推理判断题。由文章末句可知,作者感激诸如Anderson和Cochran一样的女性发明家,因为她们的发明改变了世界,但又为她们没有获奖或得到世人的认可而感到同情。
35. C。标题归纳题。由最后一段可知,历史上获得专利权的女性少之又少,因为那时诸多障碍阻止了女性获得专利权,她们缺乏和男性一样的权利,但Anderson和Cochran的专利发明却打破了这些障碍。C项中break barriers更精准地总结了出自女性之手的发明打破了世界对女性的偏见。
第二节:
话题:兴趣与爱好
本文是记叙文。Sam Lindsay从上二年级开始就喜欢青蛙,他给同学们普及保护青蛙的知识并呼吁他们爱护这种动物。
36. C。由下文提及过去的三十年至少有九种不同种类的青蛙消失可知,本段说的是关于青蛙种类的数量。C项中的species of frogsexist与下文的species of frogs呼应。
37. B。由上文的Many factor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extinction of frog species可知,本段说的是青蛙物种消失的原因。B项中的Loss of habitat和下文的chemicals used to kill weeds就是其中的两个原因。
38. A。由上文的A few kids even teased him和下文的he traveled ... for a Save the Frogs campaign可知,尽管有些孩子嘲笑Sam爱护青蛙的行为,但这些嘲笑并没有阻止他。
39. G。由下文的He asked people to sign a petition requesting ... ban the chemical可知,Sam参加Save the Frogs运动的目的是呼吁人们签署禁止使用除草剂的请愿书。下文的the chemical就是指G项中的weed killers。
40. F。由下文的they might be crossing the road可知,因为下雨后青蛙会穿越马路,因此Sam建议人们雨后骑车时要注意路上的青蛙。这符合他爱护青蛙的品质。
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
话题:学校生活
本文是议论文。文章探讨了学校是否可以对学生进行网络限制。
41. D。42. B。由下文提到的offensive sites,awful jokes and content, dangerous computer viruses等可知,电脑普及导致“危险(danger)”增加。而“网络改变世界”和“电脑普及导致危险增加”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用However。
43. B。由下文的These people think that restricting access also restricts freedom可知,一些人认为学校进行网络限制是“错的(wrong)”。
44. D。由However一词的转折和下文对学校监管权的解释可知,作者认为人们反对学校网络限制的这一争论是“不正确的(incorrect)”。
45. C。46. A。47. D。由下文的trying to control可知,学校不是试图“控制(control)”学生们想什么或写什么,而“只是(only)” 试图控制他们利用学校电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些都是在学校的权利“范围之内(within)”。
48. C。网络上包含许多冒犯性的网站是学校进行网络限制的一个“原因(reason)”。
49. D。下文的some sites on the Internet contain awful jokes and content是对上文的many offensive sites的举例说明,故用Forexample。
50. D。含有不良内容的网站并“不适合(unsuitable)”孩子。
51. A。52. C。由they see violent oroffensive sites可知,如果学生没有被告知哪些网站可以“访问(visit)”,当他们看到含有不良内容网页时,就可能会被“影响(influenced)”。
53. B。受到不良网站影响的学生可能会“伤害(hurt)”其他学生。
54. B。鉴于一些含有攻击性内容的网站对学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学校进行网络限制是个“好(good)”主意。
55. C。由上文的dangerous computer viruses和下文的These programs can infect a computer可知,网络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有害的(harmful)”软件。
56. C。电脑被有害软件攻击后可能会“影响(affect)”系统硬件。
57. B。58. A。电脑病毒和有害软件可能会使整个电脑网络“处于危险之中(at risk)”,一台被攻击的电脑可能会“摧毁(ruin)”学校所有的电脑。
59. D。“有些人认为学校进行网络限制是错的”和“没有进行网络限制的学校可能会处于危险之中”是让步关系,故用although。
60. B。综上所述,如果学校没有进行网络限制,那么不仅是学校本身而且其“学生(students)”也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第二节:
61. suffering。考查动词-ing形式作宾语的用法。avoid doingsth.意为“避免做某事”。
62. on / upon。考查介词。have an effect on / upon意为“对……产生影响”。
63. which。考查关系代词。设空处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补充说明diet,且在从句中作主语,故填which。
64. fried。考查动词-ed形式作定语的用法。设空处作定语修饰food,因fry与food之间是逻辑上的动宾关系,且fry所表示的动作已完成,故填fried。
65. development。考查名词作宾语的用法。设空处作in的宾语,表示“发展”,故填development。
66. the。考查定冠词。on the other hand意为“另一方面”。
67. helpful。考查形容词作表语的用法。设空处作表语,表示“有帮助的”,故填helpful。
68. that。考查强调句。该句为强调句,强调your eating habits,故填that。
69. completely。考查副词。设空处修饰give up,表示“完全地”,故填completely。
70. to have。考查不定式作状语的用法。设空处作目的状语,“完全放弃喜欢的食物”是为了“有健康的饮食”,故填to have。
[选做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
1-5 CBADC 6-10CBCCD
[解析]
A篇 (学校生活)
本文是应用文。文章是一则关于LakevilleCollege的教职工所享有的福利声明。
1. C。细节理解题。由Insurance部分的All employeesare suitable for any of the health insurance plans offered by the college ...This benefit is extended to members of the employee's immediate family可知,该大学向教职工提供家庭健康保险。
2. B。细节理解题。由Use of College Facilities部分的All employees ... including the library ... free of charge ...Immediate family members also enjoy this benefit, but must obtain an ID cardfrom HR可知,教职工及其家属享有免费使用校图书馆的权利,但家属须从人力资源部获取一张身份识别卡。
3. A。细节理解题。由Parking部分的Free parkingis available ... a parking sticker must be obtained ... The sticker is validfor parking in employee parking areas as well as in any parking space marked “Visitor”可知,教职工享有在教工车位或访客车位免费停车的权利,但必须办理停车证。
4. D。细节理解题。由Taking Classes部分的Employees mayjoin up to three classes per year free of charge可知,教工每年可免费参加三种不同课程。
5. C。主旨大意题。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介绍了Lakeville College的教职工在假期、保险、校园设施使用、停车服务、课程参与等方面所享有的福利。由文中两次出现的benefit一词也可知,本文应是一则关于大学教职工福利的声明。
B篇 (自然)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报道了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的决策者和科学家们在国际会议上讨论共同保护候鸟问题。
6. C。词义猜测题。由However一词的转折和划线词后的Overone-third of all North American bird species are most at risk of extinctionwithout significant conservation action可知,《2016年北美洲鸟类报告》的研究结果让人忧虑。
7. B。推理判断题。由第二段North American migratory birds are on the decline ... This will comeback to bite us if we don't deal with it while we still have a chance可知,由于北美洲候鸟物种正在减少,生物学家Artuso 认为保护它们是责无旁贷的事情,故此处的合作应指对候鸟的保护。
8. C。推理判断题。由第三段McKenna说的Canada, the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share an amazing wealth of birds ... Partnershipslike this allow us to ‘spread ourwings' beyond our own nests可知,她非常希望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可以共同合作以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候鸟。
9. C。写作手法题。第五段通过举例的方法支持了本段主题句The authors recommend various ways to take action to save the homesof at-risk birds。举的例子是该报告对海鸟保护提出的多种建议。
10. D。推理判断题。由第四段可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的会议目的是讨论《2016年北美洲鸟类报告》研究结果和如何加大对北美洲鸟类的保护力度。再由最后一段可知,参加该会议的生物学家Artuso认为此次会议研讨结果将会有深远影响,故她对此次会议的举行表示支持。
周测滚动必刷卷英语外研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滚动周周测九年级英语答案、周测滚动必刷卷英语外研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