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答案数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综合测试数学人教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人教版九年级上名校课堂卷子答案数学答案
是这些吗?
名校课堂九年级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1. (2012四川成都3分)分式方程 的解为【 】
A.x=1 B. x=2 C. x=3 D. x=4
【答案】C。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由 去分母得:3x﹣3=2x,移项得:3x﹣2x=3,合并同类项得:x=3。
检验:把x=3代入最简公分母2x(x﹣1)=12≠0,故x=3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为:x=3。故选C。
2. (2012四川成都3分)一件商品的原价是100元,经过两次提价后的价格为121元,如果每次提价的百分率都是x,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100(1+x)=121 B. 100(1-x)=121 C. 100(1+x)2=121 D. 100(1-x)2=121
【答案】C。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增长率问题)。
【分析】由于每次提价的百分率都是x,第一次提价后的价格为100(1+x),
第一次提价后的价格为100(1+x) (1+x) =100(1+x)2。据此列出方程:100(1+x)2=121。 故选C。
3. (2012四川攀枝花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等式x<2的正整数解中有一个 B. ﹣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
C. 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 D. 不等式x<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答案】C。
【考点】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B,C选项的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判定C错误,由不等式解的定义,判定B正确,然后由不等式整数解的知识,即可判定A与D正确。故选C。
4. (2012四川攀枝花3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根分别是x1、x2,则x12x2+x1x22的值为【 】
A. ﹣3 B. 3 C. ﹣6 D. 6
【答案】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代数式的值。
【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根分别是x1、x2,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3,x1x2=―1,
∴x12x2+x1x22=x1x2(x1+x2)=(-1)•3=-3。故选A。
5. (2012四川宜宾3分)分式方程 的解为【 】
A. 3 B. ﹣3 C. 无解 D. 3或﹣3
【答案】C。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因为方程最简公分母为:(x+3)(x﹣3)。故方程两边乘以(x+3)(x﹣3),化为整式方程后求解:
方程的两边同乘(x+3)(x﹣3),得12﹣2(x+3)=x﹣3,
解得:x=3.
检验:把x=3代入(x+3)(x﹣3)=0,即x=3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原方程无解。
故选C。
6. (2012四川广安3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l)x2﹣2x+l=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a<2 C.a<2且a≠l D.a<﹣2
【答案】C。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列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作出判断:
∵由△=4﹣4(a﹣1)=8﹣4a>0解得:a<2。
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顶系数不为0的定义,a﹣1≠0,∴a<2且a≠1。故选C。
7. (2012四川内江3分)甲车行驶30千米与乙车行驶4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已知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驶15千米,设甲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依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行程问题)。
【分析】∵甲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则乙甲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
∴甲车行驶30千米的时间为 ,乙车行驶40千米的时间为 ,
∴根据甲车行驶30千米与乙车行驶4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得 。故选C。
8. (2012四川达州3分)为保证达万高速公路在2012年底全线顺利通车,某路段规定在若干天内完成修
建任务.已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比规定时间多用10天,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比规定时间多用40天,
如果甲、乙两队合作,可比规定时间提前14天完成任务.若设规定的时间为x天,由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工程问题)。
【分析】设规定的时间为x天.则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是(x+10)天,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是(x+40)天.甲队单独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队单独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甲、乙两队合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则 。故选B。
9. (2012四川德阳3分)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 , , , .例如:明文1,2,3,4对应的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
A. 4,6,1,7 B. 4,1,6,7 C.6,4,1,7 D.1,6,4,7
【答案】C。
【考点】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已知结果(密文),求明文,根据规则,列方程组求解:依题意,得
,解得 。故选C。
10. (2012四川绵阳3分)已知a>b,c≠0,则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ac>bc B. C.c-a>c-b D.c+a>c+b
【答案】D。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A、当c<0时,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负数c,则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即ac<bc.故本选项错误;
B、当c<0时,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除以负数c,则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即 .故本选项错误;
C、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负数-1,则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即-a<-b;然后再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c,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c-a<c-b.故本选项错误;
D、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加上c,不等式仍然成立,即a+c>b+c;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11. (2012四川凉山4分)设a、b、c表示三种不同物体的质量,用天枰称两次,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三种物体的质量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考点】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b+c =3c,即b = 2c ;且a>b。所以 。故选A。
12. (2012四川凉山4分)雅西高速公路于2012年4月29日正式通车,西昌到成都全长420千米,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西昌、成都两地相向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客车多行驶70千米,设小汽车和客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x千米/小时和y千米/小时,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行程问题)。
【分析】设小汽车和客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x千米/小时和y千米/小时,
根据相遇时,小汽车比客车多行驶70千米可列方程2.5x-2.5y=70;
根据经过2.5小时相遇,西昌到成都全长420千米可列方程2.5x+2.5y=420。
故选D。
13. (2012四川泸州2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4x + 2k = 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2 B、k≤2 C、k>-2 D、k<-2
【答案】B。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由于已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的关系,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
∵a=1,b=-4,c=2k,且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b2-4ac=16-8k≥0,解得,k≤2。故选B。
14. (2012四川泸州2分)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 - 6x + 8 = 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A、13 B、11 C、11 或13 D、12或15
【答案】A。
【考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首先由方程x2-6x+8=0,确定第三边的边长为2或4;其次考查2,3,6或4,3,6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出三角形的周长:
解方程x2-6x+8=0,得:x1=2或x2=4。
当第三边是2时,2+3<6,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第三边是4时,三角形的周长为4+3+6=13。故选A。
15. (2012四川南充3分)方程x(x-2)+x-2=0的解是【 】
(A)2 (B)-2,1 (C)-1 (D)2,-1
【答案】D。
【考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先利用提公因式因式分解,再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 由x(x﹣2)+(x-2)=0,得(x-2)(x+1)=0,∴x-2=0或x+1=0, ∴x1=2,x2=-1。故选D。
[img]闵行区2008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数学答案
闵行区2008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C;2.A;3.B;4.D;5.B;6.C.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 ; 8. ; 9. ; 10.x = 2; 11.减小; 12. ;
13.1350; 14.4; 15. ; 16.17; 17. ; 18.1或7.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19.(本题满分10分)
解:由① 得 .………………………………………………………………(2分)
由② 得 .…………………………………………………………(2分)
解得 .………………………………………………………………(2分)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2分)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得2分,未去掉端点,扣1分.
20.(本题满分10分)
解: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 ,得
.…………………………………………(2分)
整理后,得 . ………………………………………………(3分)
解得 , .………………………………………………(2分)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增根,舍去; 是原方程的根.……………(2分)
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 = 4.………………………………………………………(1分)
21.(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满分10分)
解:(1)设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 (k ≠ 0).
根据题意,得 …………………………………………(2分)
解得 …………………………………………………(1分)
所以,所求的函数解析式是 .………………………………(1分)
(2)设这一天的销售价为x元.…………………………………………………(1分)
根据题意,得 .…………………………(2分)
整理后,得 .……………………………………(1分)
解得 , .………………………………………(1分)
答:这一天的销售价应为33元或50元.…………………………………(1分)
22.(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5分,满分10分)
证明:(1)∵PC // OB,PD // OA,
∴四边形OCPD是平行四边形,且∠ECP =∠O,∠FDP =∠O. …(1分)
∴PC = OD,PD = OC,∠ECP =∠FDP. ……………………………(1分)
∵PE⊥OA,PF⊥OB, ∴∠PEC =∠PFD = 90°.
∴△PCE∽△PDF.………………………………………………………(1分)
∴ ,即得 . ………………………………………(1分)
∴ .……………………………………………………(1分)
(2)当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时,四边形CODP是菱形.……………(1分)
∵当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时,由PE⊥OA,PF⊥OB,得PE = PF.
于是,由△PCE∽△PDF,得 ,即得PC = PD.………(2分)
∵四边形CODP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CODP是菱形.…………(1分)
当点P不在∠AOB的平分线上时,可得PE ≠ PF.即得PC ≠ PD.
∴当点P不在∠AOB的平分线上时,四边形CODP不是菱形.……(1分)
23(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7分,满分12分)
解:(1)联结AD.
∵AB = AC = 8,D是边BC的中点,∴AD⊥BC.………………………(1分)
在Rt△ABD中, ,∴BD = CD = 5.……………………(1分)
∵∠EDC =∠B +∠BED =∠EDF +∠CDF,∠EDF =∠B,
∴∠BED =∠CDF.…………………………………………………………(1分)
∵AB = AC,∴∠B =∠C.
∴△BDE∽△CFD.∴ .………………………………………(1分)
∵BE = 4, .………………………………………………………(1分)
(2)∵△BDE∽△CFD,∴ .………………………………………(1分)
∵BD = CD,∴ .…………………………………………………(1分)
又∠EDF =∠B,∴△BDE∽△DFE.∴∠BED =∠DEF.………………(1分)
∵EF // BC,∴∠BDE =∠DEF.……………………………………………(1分)
∴∠BDE =∠BED.∴BE = BD = 5.………………………………………(1分)
于是,由AB = 8,得AE = 3.
∵EF // BC,∴ .…………………………………………………(1分)
∵BC = 10,∴ .即得 .……………………………………(1分)
24.(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7分,满分12分)
解:(1)∵二次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M(1,0),
∴ .……………………………………………………………(1分)
∴m = -3.……………………………………………………………………(1分)
∴所求函数的解析式是 .…………………………………(1分)
又 ,∴顶点坐标是(2,1).………………(2分)
(2)由(1)得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直线x = 2,∴D(2,0).…………(1分)
由题意得,A( ,0)、B(0,b)、C(2,4 + b).……………………(2分)
∵对称轴直线x = 2与y轴平行,
∴△AOB∽△ADC.…………………………………………………………(1分)
∴ ,即 .………………………………(1分)
解得 , .……………………………………………………(2分)
经验证, , 都是满足条件的m的值.
25.(本题共3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满分14分)
(1)证明:在边AB上截取线段AH,使AH = PC,联结PH.
由正方形ABCD,得∠B =∠BCD =∠D = 90°,AB = BC = AD.……(1分)
∵∠APF = 90°,∴∠APF =∠B.
∵∠APC =∠B +∠BAP =∠APF +∠FPC,
∴∠PAH =∠FPC.………………………………………………………(1分)
又∵∠BCD =∠DCE = 90°,CF平分∠DCE,∴∠FCE = 45°.
∴∠PCF = 135°.
又∵AB = BC,AH = PC,∴BH = BP,即得∠BPH =∠BHP = 45°.
∴∠AHP = 135°,即得∠AHP =∠PCF.………………………………(1分)
在△AHP和△PCF中,∠PAH =∠FPC,AH = PC,∠AHP =∠PCF,
∴△AHP≌△PCF.∴AP = PF.………………………………………(1分)
(2)解:⊙P与⊙G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切.
延长CB至点M,使BM = DG,联结AM.
由AB = AD,∠ABM =∠D = 90°,BM = DG,
得△ADG≌△ABM,即得AG = AM,∠MAB =∠GAD.………………(1分)
∵AP = FP,∠APF = 90°,∴∠PAF = 45°.
∵∠BAD = 90°,∴∠BAP +∠DAG = 45°,即得∠MAP=∠PAG = 45°.(1分)
于是,由AM = AG,∠MAP =∠PAG,AP = AP,
得△APM≌△APG.∴PM = PG.
即得PB + DG = PG.………………………………………………………(2分)
∴⊙P与⊙G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切.……………………………………(1分)
(3)解:由PG // CF,得∠GPC =∠FCE = 45°.…………………………………(1分)
于是,由∠BCD = 90°,得∠GPC =∠PGC = 45°.
∴PC = GC.即得DG = BP.………………………………………………(1分)
设BP = x,则DG = x.由AB = 2,得PC = GC = 2 – x.
∵PB + DG = PG,∴PG = 2 x.
在Rt△PGC中,∠PCG = 90°,得 .……………(1分)
即得 .解得 .………………………………………(1分)
∴当 时,PG // CF.………………………………………(1分)
吉林省地区、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期中测试,人教新课标版数学答案。
这个别想了 你考试不要靠答案了 是通话的吧
呵呵 那玩意要到教师网才能弄到 必须是教师才行。 死心吧 好好靠
关于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答案数学和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综合测试数学人教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