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高一物理周测卷(深圳中学高一期末物理试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深圳中学高一物理周测卷,以及深圳中学高一期末物理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求一套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化学】的卷子... ...版本无所谓,高一第一次月考的就行⊙▽⊙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1. 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红草湖湿地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4.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

A、天长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北京时间20:00准时开播

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分04秒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40

5.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0m/s                B. 40m/s

C. 23.3m/s              D. 18m/s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7.—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 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A.x=3m                B.x=8m

C.x=9 m                D.x=14m

.资.源.网

8. 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s,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     )

A、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

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

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

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

9.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0.A、B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情况在图中由A、B两条图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同时从静止出发,向相同的方向运动高.考.资.源.网  B.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高.考.资.源.网

C.t=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 m高.考.资.源.网

D.t=4s时,A、B两质点相遇高.考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下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6+10,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说明或过程)

11.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x和所用时间t满足方程2t2+5t=x,由此可知这个质点

运动的初速度为___   __m/s,加速度为_  _____m/s2,3s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

1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

加速度为          m/s2

得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8+12+12+12,共4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而未写出主要的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字和单位)

13.(8分)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

则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5s内的位移是多少?

14.(12分)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O、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

(4)求出第7s末的加速度

15.(12分)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

(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通过30m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

16、(12分)为备战xx中学第十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某班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xx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D B B C A C

二、填空题:(6+10,共16分)

11.   __5__ ,  _ 4__, 17m/s

12.  (1) 0.400, 0.721;(2) 略;(3) 0.8

三、计算题 (8+12+12+12,共44分)

13 (1)2.3 m/s  (2)11.25 m

14(1)(每答对两个得1分,不足两个以两个计,共3分)

(2)前4s内的位移为100m,所以有 (3分,计算过程或者结果没有单位扣1分)

(3)在4s末至6s末,汽车的位移没有发生变化,由 可得速度为0,所以第5s末的速度为0。(3分,直接说“第5s末速度为0”,而未作其他说明的扣1分)

(4)在6s末至8s末,汽车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V=0,根据a=△V/△t可得第7s末的加速度为0(3分,直接说“第7s末加速度为0”,而未作其他说明的酌情扣分)

15、(1)(4分)规定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已知条件可得

V0=72km/h=20m/s   a=-5m/s2

所以,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V=V0+at=20m/s+(-5m/s2×3s)=5m/s

(2)(4分)方法一:

由 代入数据可得一元二次方程 ,求解方程可得

t1=2s,t2=6s(不合,舍去)(要说明不合理由,否则扣1分)

方法二:由V2-V02=2ax可得 ,代入数据可求V=10m/s

再由V=V0+at可得 =2s

(3)(4分)由V=V0+at变形可以得到 ,代入数据可以求得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t=4s,也就是说,从4s末到6s末,汽车已经停止运动,所以汽车整个刹车过程的运动时间为4s,

方法一:由 代入数据可以求得x=40m

方法二:由V2-V02=2ax得 ,代入数据得x=40m

16.(1)设两人奔跑的最大速度为v,乙在接力区奔出的距离为x'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2ax

即(0.8v)2=2ax'

解得x'=0.82 x=16 m

(2)设乙在距甲x0 处开始起跑,到乙接棒时乙跑过的距离为x',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t= x0+x'

x'= ×0.8 vt

解得:x0=24 m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12   N 14  O 16    Na 23    S 32   P 31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3=48分)

1.如今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类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而直接从海洋获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蓝色食品的是    ()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白酒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图标,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酒精灯内的酒精用量一般不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少于其容积的1/4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氢气一会儿,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再停止加热

D.在分液操作中,应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4 . 已知丙酮(C2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沸点为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5.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一个盛有氯化氢,另一个盛有H2和Ne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 原子总数      

C.电子总数      

D.分子总数

6.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  AgNO3   HNO3             B .AgNO3   Na2CO3  HCl

C .AgNO3   Na2CO3  HNO3             D .AgNO3   K2CO3   HNO3

7.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煤油(设为C8H18)中含有4.816×1023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O2和O3的混合物16g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25℃时,1L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6.02×1023个OH-

D.0.5mol

CH4中含有3.01×1023个电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C.1mol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质量的总和(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9.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2H4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C2H6和NO2

   C.同温度同密度的CO2和N2          D.同体积同压强的N2和C2H2

10.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O2                     B.CH4                    C.CO2                    D.SO2

1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B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1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L         B .L          C. L         D. L

13.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

A .65mL1mol/L的KCl溶液          B .25mL3mol/L的NaCl溶液

C .20mL2mol/L的MgCl2溶液        D .10mL1.5mol/L的AlCl3溶液

14.某溶液由NaCl、MgCl2、Al2(SO4)3、Na2SO4组成,已知C(Na+)=0.4mol/L,C(Al3+)=0.2

mol/L,C(Mg2+)=0.1mol/L,C(Cl-)=0.3mol/L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 mol/L        B.0.4mol/L         C.0.45mol/L      D.0.55mol/L

15.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溶解度为S

g/100 g水,此时测得该物质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16. 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正确的是

A.q=2p         B.q2p           C.q2p        D.无法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37分)

17(10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法   B 结晶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过滤法

①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②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④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⑤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18.(12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    _

19.(10分)

(1)CO2的摩尔质量为             ;88 gCO2的物质的量为          ,

所含二氧化碳分子数为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

(2)1.7gNH3共有____    _mol质子;0.1mol

CH4 共有___ _____个电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CH4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同质量的NH3和CH4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1.2gRSO4中含0.01molR2+,则RSO4的摩尔质量是            ;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0.(5分)用20克的烧碱配制成250mL的苛性钠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溶质的质量为         ;若将1mL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其中含有钠离子的质量为            。

三、计算题(15分)

21.(7分)将8gNaOH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溶有一个钠离子?

22.(8分)配制100ml

1.0 mol/L  CuSO4溶液,

求:① 用无水硫酸铜配制,则需CuSO4的质量?

①   用胆矾配制,则需CuSO4·5H2O的质量?

③ 用 5.0 mol/L CuSO4溶液加水稀释配制,则需5.0 mol/L

CuSO4溶液多少毫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化学月考

参考答案

CADBD  CBCAB BADCB

B

17、每空2分共10分①E ②C  ③D  ④A

⑤ B

18、每空2分共12分

温度计水银球未放在支管口  冷凝管进出水方向反了

蒸馏烧瓶(或具支烧瓶)   冷凝管   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暴沸

19、每空1分共10分

(1)   44g/mol  2mol       2 NA       44.8L

(2)   1   NA   17:16   16:17 

(3)   120g/mol (没有单位或单位错误不得分)   24

20、每空1分共5分2mol/L;2mol/L;0.08g;0.02mol/L;0.046g (没有单位或单位错误不得分)

21、36g (7分)

解析:

n(Na+)

= n(NaOH) =  =  = 0.2mol

=

n(H2O

) = 10n(Na+) = 10 × 0.2 = 2mol     答到此处得3分

m(H2O

) = n(H2O ) × M(H2O ) = 2mol × 18 g/mol = 36g答到此处得全分

22、(共8分)配制100ml 1.0 mol/L CuSO4溶液,

解析:

① (2分)用无水硫酸铜配制,则需CuSO4的质量?

解:m=n·M      =c·V·M  =1.0 mol/L×0.1L×160g/mol    =16g

②(3分)用胆矾配制,则需CuSO4·5H2O的质量?

解:m=n·M  =c·V·M    =1.0 mol/L×0.1L×250g/mol      =25g

③ (3分)用5.0 mol/L CuSO4溶液加水稀释配制,则需5.0 mol/L CuSO4溶液多少毫升

解:根据c1V1=c2V2   5.0 mol/L×V1=1.0 mol/L×0.1L   解得V1=0.02L=20ml

[img]

速求高一物理必修一各章节检测卷及答案!!

你留个邮箱好么

太多了 图又发不过来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A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4.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6.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 F

图1

7.如图1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 )

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8.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 )

A.10N B.15N C.80N D.85N

9.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是几个力的代数和

10.如图2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b

O

P

图2

A.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 B.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C.a示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受到20N的水平推力作用时开始滑动,接着以18N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因数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4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g=10N/kg)

12.用手握住绳的两端,在绳的中点悬挂一重物,改变两绳间的夹角θ,如果物体始终处于平稳状态(绳的拉力的合力始终等于重力),则当θ=_______时,绳中的拉力最小,当θ=_____时绳中的拉力等于重力,在θ角增大的过程中,绳中的拉力逐渐变_____。 37º

图3

A

B

D

C

a

b

c

d

图4

14.如图3所示,重力G=50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q=37º,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斜面的倾角减小,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sin37º=0.6,cos37º=0.8)。

15.把一条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的均匀铁链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4所示,把一个边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绕bc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计算题

14.(9分)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如图所示.挺拔高耸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30°,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3×104N,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合力有多大?方向如何?

15.(10分)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000 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a)所示,要使船沿OO′方向行驶,乙的拉力至少应多大?方向如何?

16.(11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7.(12分)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力的本质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A正确,C错误。力有接触力和场力两种,物体间不一定要接触,B错误。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D错误。

2.【答案】D 【解析】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管物体静止还是运动,也不管物体上升还是下落,地面附近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重力的大小可由公式G=mg求出。可见,重力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m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3.【答案】ABC【解析】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其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则A是正确的;根据二力的平衡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B也是正确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与物体所放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故C也是正确的;由于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其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重心位置也发生了改变。因此D是错误的

4.【答案 AB【解析】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知:它的大小不但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且也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关,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地球的位置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B。

5.【答案】A 【解析】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对方施加的力,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不正确,B正确。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绳类柔软物体的弹力方向指向收缩的方向,C、D正确。注意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

6.【答案】D【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A错误。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①两物体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间相互挤压;④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B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直接关系,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状态。C错误,D正确。

7.【答案】AC【解析】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铁块受重力、静摩擦力、水平推力F和墙对铁块的弹力,四个力是两对平衡力。当F增大时,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A正确。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C正确,B、D错误。

8.【答案】C 【解析】两分力F1、F2的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 F1-F2|≤F≤F1+F2,由题意可知,20N≤F2≤80N,所以只有C正确。

9.【答案】C 【解析】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设两分力为F1、F2,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 F1-F2|≤F≤F1+F2,因此合力的大小不一定任何一个分力,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当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在规定正方向后合力可以是几个力的代数和。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所以答案为C。

10.【答案】B Fa

Fb

F

【解析】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即保持合力不变。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即保持a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不变。因两弹簧秤的初始夹角为90º,根据矢量合成的三角形定则可知,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时,a的示数减小,b的示数增大,答案B正确。

思考:如果两弹簧秤的初始夹角大于或小于90º时,本题的选项应该怎样选择?

二、填空题

11.【答案】 20N 0.36 18N15N18N

【解析】处于静止或静摩擦力必须与物体所受其他力相等,滑动摩擦力F=μFN与正压力成正比,判断物体在各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的性质可得出结果。

12.【答案】 0 120º大【解析】根据G= 且F1=F2可算出。

14.【答案】30 减小【解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的向下分力。F=mgsin37º==Gsin37º=30N。若斜面的倾角减小,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mgsinθ将减小。

15.【答案】  

【解析】一条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的均匀铁链,开始时重心在地面,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重心的高度为 ,所以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边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开始时重心的高度为 ,绕bc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的高度为 ,所以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

17.(12分)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

14 答案:5.2×104N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把两根钢索的拉力看成沿钢索方向的两个分力,以它们为邻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就表示它们的合力.由对称性可知,合力方向一定沿塔柱竖直向下.

根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的特点,如图所示,连接AB,交OC于D,则AB与OC互相垂直平分,即AB垂直OC,且AD=DB、OD=OC.

考虑直角三角形AOD,其角∠AOD=30°,而OD=OC/2,则有

F=2F1cos30°=2×3×104×N≈5.2×104N.

15 答案:500 N

方向垂直于河岸指向另一侧.

500(N).

16 答案:(1)m1g m1g (2)m1g 方向水平向左 (3)1.6kg

解析:(1)FTOA==m1g

FTOB=m1gtanθ=m1g (2)Ff=FTOB=m1g 方向水平向左

(3)Ffm=μm2g=0.3×40N=12N 当FTOB=m1g=Ffm=12N时,

m1=1.6kg,即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1.6kg.

经计算F1=21.7N,F2=29.4N,所以拉箱子省力.

17 解析:对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应用正交分解拉行李箱时:

F1cosθ=f1① F1sinθ+FN1=mg② f1=μFN1③ 解之得:F1==21.7N④

推行李箱时:F2cosθ=f2⑤ FN2=F2sinθ+mg⑥ f2=μFN2⑦ 解之得:F2==29.4N⑧F1F2,即拉箱子时省力.⑨

高一物理卷子 最好有答案-0 - 明天考试来着

高一物理(新课标必修I)期末测试题

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1.以下物理量对应的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力( ) B.动能( ) C.加速度( ) D.动量( )

2.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4.一物体在匀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对物体功不为零,机械能守恒

B.合力对物体功为零,机械能不守恒

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D.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5.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 m,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视为自由下落)( )

A.100m/s B.300m/s C.200m/s D.140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6.两颗人造卫星A和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 ,则二者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运动速率之比为 。

7.小华和小雨在进行课外活动中.他们利用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估测各自的"反应时间",开始时小华将直尺的下端"60cm"刻度靠近小雨的大母指尖,要求小华释放直尺的同时,小雨要立即抓住尺.结果发现小雨抓住尺时,他的大母指尖在"10cm"位置(g=10m/s2)。小雨刚抓住尺时,尺已下落的高度是 m;请你根据实验数据,估算一下小雨的反应时间是 s.

8.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3)如果 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A.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与其加速度a成反比。

D.物体的质量m与其加速度a成反比。

三、计算题(共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9.一辆汽车以20米/秒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面40米处有危险,他立即以a=6米/秒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问:(1)这辆车会不会遇到危险?

(2)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s,结果如何呢?

4、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 =15 cm,sBC =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劈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并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静止在斜面上,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

B.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

C.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

D.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

2. 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v

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

t2~t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

C、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O t1 t2 t3 t

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3.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来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为14m,假设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设 )。则汽车刹车开始时的速度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轻弹簧连接着相同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不同的运动:图(a)中,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b)中,物体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做沿斜面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图(c)中,物体以加速度 做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中,物体以加速度 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四根轻弹簧伸长量分别为 、 、 、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光滑曲面的两端A、B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h,一小球自A端由静止释放沿曲面下滑并经过B端飞出落地,则小球经过B端时的速率与刚落地时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6.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轨道半径不变,转速变为原来的3倍,所需的向心力就比原来的向心力大40N,物体原来的向心力大小为 。

7.用一轻质弹簧悬挂一本书,静止时弹簧伸长4cm 。将书放在水平面上,用该弹簧

水平地拉书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lcm,则书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

8.在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每秒50次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0、1、2、3、4共5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则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第3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是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m/s2。

已测得S1=1.01cm,S2=3.21cm,S3=5.39cm,S4=7.60cm

三、计算题(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9.(8分)一个物体从离地面一定高度A点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经B点到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又BC间相距7米,求:AC间的距离。

10. (10分) 半径 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连接,水平轨道离地面高度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 的小滑块自圆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的速度为4m/s,滑块最终落在地面上(g =10m/s2)。试求:

(1)不计空气阻力,滑块落在地面上时速度多大?

(2)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

高一物理(新课标必修I)期末测试题

参考答案

A卷

一. 选择题

1.B 2.BD 3.A 4.BC 5.D

二.填空题

6.1:4 2:1 7.0.5 0.32 8.(1)质量(2)力(3)B

三.计算题

9.(不会;会)

10.(1)a =5 m/s2; (2)vB=1.75 m/s;

(3)sCD=0.25 m;(4)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B卷

一. 选择题

1.BD 2.AC 3.B 4.D 5.C

二.填空题

6.5N 7.0.25 8.0.65 2.19

三.计算题

9. 16m

10.解:(1)设滑块落地时的速度为 ,则由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 。

(2)设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则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飞逝,高一就要期末检测考试了,物理复习了吗?物理试卷都做得差不多了吧,再来做对一份物理试卷,对期末考有帮助。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A.m、N、kg B.kg、m/s2、s

C.m、kg、s D.m/s2、kg、N

2.“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点火后1533秒时,火箭将加速到10.9km/s,这个速度就是奔月速度。此时,“嫦娥二号”在某一高度完成星箭分离,并获得了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卫星绕月球运行时,不能把卫星看成质点

B.奔月速度10.9km/s是指平均速度

C.描述火箭的运动必须以火箭本身作为参考系

D.18时59分57秒表示的是时刻

3.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缓慢增大

B.F缓慢减小

C.N不变

D.N缓慢减小

4.“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平衡位置,空气阻力不计。则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人从a点开始做减速运动,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对地的压力

B.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

C.鸡蛋撞击石头,蛋碎石全,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6.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mg2cosα B.mg2sinα

C.12mgtanα D.12mgcotα

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有摩擦力的位置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方向与弹力方向垂直

D.同一接触面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8.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5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30s末,甲、乙两车相距100m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两次

9.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恒力F推着运料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恒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运料车和建筑工人的总重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工人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运料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建筑工人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

D.建筑工人和运料车对地面压力大小为

10.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秤甲、乙,甲、乙系住一个质量为m=1 kg的物块。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被拉长,示数均为10 N。则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 N,则

A.弹簧秤乙的示数为12 N

B.弹簧秤乙的示数仍为10 N

C.小车的加速度为4 m/s2

D.小车的加速度为2 m/s2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非选择题

11.(6分)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图中标识的数字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 =________s;

(2)打标记为4的计数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v4=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8分)某同学用如下左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让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对齐,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测出各次平衡时指针所指的刻度。由于前几组数据丢失,只将部分数据列表如下:

钩码重量G/N 3.0 4.0 5.0 6.0 7.0 8.0

刻度数值l/cm 20.46 22.12 23.40 24.92 26.56 28.15

(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通过描点画出钩码重量G与弹簧指针所指的刻度l的关系图线;

(2)根据图线得到弹簧的原长为l0=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_______N/m。(不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13.(10分)一物体从离地h =80m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

(2)物体落地速度v的大小;

(3)下落最后2s内的位移x2的大小。

14.(10分)如图所示,质量m1=50kg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质量 的物体A,当绳与水平方向成θ=60°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取g=10m/s2,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

15.(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个小球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系于斜面上,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已知斜面体和小球组成的装置可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做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要使小球对斜面恰无压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1;

(2)要使小球对细绳恰无拉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2。

16.(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0.5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 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木板足够长。求:

(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加速度a1的大小;

(3)滑块与木板A达到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C B CD AD CD AC

11.(1)0.10;(2)1.20;(3)1.98。(每空2分,共6分)

12.(1)如图所示; (描点2分,图线2分,共4分)

(2)15.8—16.2;64.0—70.0。(每空2分,共4分)

13.(10分)解: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①

解①得: ……………②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③

解③得: ……………④

(3)设物体前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有:

……………⑤

……………⑥

联解②⑤⑥得:

……………⑦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0分,其中①③⑤式各2分,②④⑥⑦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4.(10分)解:

解:由题意可知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设绳对物体的拉力为F,绳对人的拉力为F′,由物体平衡条件有:

对物体A:

……………①

对人:

……………②

……………③

对绳: ……………④

联解①②③④得:

……………⑤

……………⑥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0分,其中①②⑤⑥式各2分,③④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5.(12分)解:

(1)当小球对斜面恰无压力时,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②

……………③

联解②③得:

,方向水平向右。 ……………④

(2)当小球对细绳恰无拉力时,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⑤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⑥

……………⑦

联解⑥⑦得:

,方向水平向左。 ……………⑧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4分,其中②③④⑧式各2分,①⑤⑥⑦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6.(14分)解:

(1)由题意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

……………①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

……………②

联解①②得:

f=0.5N,方向水平向右 ……………③

(2)相对滑动过程中,小滑块在水平方向只受木板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

联解①④得:

……………⑤

(3)设木板的加速度为a2,设经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有:

……………⑥

对滑块: ……………⑦

对长木板: ……………⑧

联解⑤⑥⑦⑧式得:

……………⑨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4分,其中①②③④⑥式各2分,⑤⑦⑧⑨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猜你喜欢:

1. 必修一高一物理期中检测试题

2.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例题解析

3.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4. 高一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测试题

5.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中物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物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kg和s是国际单位制两个基本单位的符号,这两个基本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

A.质量和时间B.质量和位移

C.重力和时间D.重力和位移

2.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不可以求出()

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

C.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D.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为了说明它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sinθ,应涉及到下列哪些知识()

①力的合成与分解;②物体平衡条件;③牛顿第三定律;④牛顿第一定律

A.①②B.①③

C.②③④D.①②③

4.如图,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通过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为g,则()

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B对A的压力大小为

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D.若剪断细线,则此瞬间球B加速度大小为

5.如图,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1/4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切线水平。一根轻绳两端系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接m2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等于()

A.1∶1B.2∶3

C.3∶2D.3∶4

6.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乘客()A.处于失重状态

B.处于超重状态

C.受到向前的摩擦力作用

D.所受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上

7.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的中间,后躺在吊床中间并尽量水平伸直躯体,两种情况下人都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坐着比躺着时的F1大,坐着比躺着时的F2大

B.坐着比躺着时的F1大,躺着与坐着时的F2相等

C.躺着比坐着时的F1大,躺着比坐着时的F2大

D.躺着比坐着时的F1大,坐着与躺着时的F2相等

8.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开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9.如图所示为采用动力学 方法 测量某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5×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大小为156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了7s,在这段时间内,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了0.91m/s,则空间站的质量约为()

A.1.2×104kgB.8.5×103kg

C.1.6×104kgD.5.0×103kg

10.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保持2m/s不变,两端A、B间距离为3m,一物块从B端以初速度v0=4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过程中的v-t图象是()

(A)(B)(C)(D)

11.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x、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

12.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B.10

C.18D.25

13.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5N、7N、8NB.2N、3N、6N

C.1N、5N、10ND.1N、10N、10N

14.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质点P,与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根相同的轻质螺旋弹簧相连,静止时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已知弹簧a、b对质点的作用力均为2G,则竖直弹簧c对质点的作用力大小可能为()

A.2GB.G

C.0D.3G

15.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质量为M,吊椅的质量为m,且Mm,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加速度大小为a加速上升时,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T及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N分别为()

A.B.

C.D.

二、实验题(15分)

16.(7分)(1)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需要的器材填写在横线上(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滑块

g.秒表h.一端附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滑块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8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大小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如下表:

12345

小车加速度a/m/s20.780.380.250.200.16

小车质量m/kg0.200.400.600.801.0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描绘出a-m图象如图所示:

观察图甲,可猜想在拉力F一定的情况下a与m的关系可能是:a∝m-1、a∝m-2、a∝m-3、…,为了验证猜想,请在图乙中作出直观反映a与m之间关系的图象。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细砂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a-F图线如图所示,该图线未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5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

质量为M=4kg、长度l=m的木板B,在水平恒定拉力F=10N作用下,以v0=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由静止轻轻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如图所示。小物块与木板间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物块位于木板上时,木板加速度的大小;

(2)从放上小物块到其脱离木板所经历的时间。

19.(12分)

如图所示是公路上的“避险车道”,车道表面是粗糙的碎石,其作用是供下坡的汽车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一辆货车在倾角为30°的连续长直下坡高速路上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汽车刹车失灵,开始加速运动,此时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2倍。在加速前进了96m后,货车平滑冲上了倾角为53°的碎石铺成的避险车道,已知货车在该避险车道上所受到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8倍。货车的整个运动过程可视为直线运动,sin53°=0.8,g=10m/s2。求:

(1)汽车刚冲上避险车道时速度的大小;

(2)要使该车能安全避险,避险车道的最小长度为多少。

20.(13分)

我国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0=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线中心线前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0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0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过ETC通道比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省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

1.A2.D3.D4.B5.B6.A7.B8.C

9.B10.C11.BD12.BD13.AD14.BD15.AC

16.(7分)(1)acefhi(2分)(2)0.92(2分);2.00(3分)

17.(8分)(1)将长木板远离定滑轮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2分)(2)图象略(4分)

(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充分(2分)

18.(10分)

(1)(2分)(2分)解得a=1.25m/s2(2分)

(2)(2分)(1分)解得t=1s(1分)

19.(12分)

(1)mgsin30°-0.2mg=ma1(2分)v2-v02=2a1x(2分)解得v=30m/s(2分)

(2)mgsin53°+0.8mg=ma2(2分)02-v2=-2a2l(2分)解得l=28.125m(2分)

20.(13分)

(1)v2-v02=-2ax减(1分)x=2x减+d(1分)解得x=210m(2分)

(2)汽车过ETC通道:v=v0-at减(1分)(2分)

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2分)

(2分)解得△t=27s(2分)

高中物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相关 文章 :

★ 高一必修一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 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 高三物理模拟试卷

★ 云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题目

★ 高一物理必修一考点(期末必备)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高一的期末考试就要来了,物理还没复习的同学,抓紧时间多做几份物理试卷吧。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认为,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C.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2.重150N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墙和木块B之间,木块B的重力为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图所示,则()

A.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 N

B.木块A对木块B压力的大小为150N

C.水平地板所受的压力为1500N

D.水平地板对木块B没有摩擦力

3. 一条大河两岸平直,河水流速恒为v,一只小船,第一次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为t1;第二次行驶轨迹垂直河岸,渡河时间为t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恒为 ,则t1 :t2等于()

A. B. C. D.

4.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xOy平面上运动,在x轴方向上的v-t图象和在y轴方向上的位移—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物体的初速度为8 m/s

C. 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D. 前2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8N

5.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的瞬时速度vA=4 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g=10m/s2,则()

A. 若传送带不动,则vB=4m/s

B. 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 m/s

C. 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4 m/s

D. 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2 m/s

6.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在B点上方的C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点与圆柱体相切,OD与OB的夹角为60°,则C点到B点的距离为()

A. B. C. D.R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其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

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 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30 m

C. 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

D. 在4~6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9.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相同,如图所示,A运动的半径比B的大,则()

A.A所需的向心力比B的大

B.轻质细线对B的拉力比细线对A拉力大

C.A的角速度比B的大 D.A、B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大小为F=3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m1上,弹簧测力计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系统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0 N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 N

C. 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D. 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按要求作答,共18分)

11.(8分) 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点A、B、C、D、E、F,相邻两个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各相邻点间的距离依次是2.00cm,3.00cm,4.00cm,5.00cm,6.00cm.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在做实验时,某同学不慎将已平衡好摩擦力的长木板下面垫的小木片向远离定滑轮端移动一段距离而没有发现,那么描绘出来的a﹣F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

12.(10分)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D.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图乙是通过频闪照相得到的照片,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频闪照相的周期为 ___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小球做平抛运动抛出点的坐标x=______cm,y=______cm.(g=10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它受到沿水平方向25 N的拉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大小变为5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时,物体的加速度多大?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时,2 s内物体的位移多大?

(sin53°= 0.8,g取10 m/s2)

14.(10分)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连接物体和转轴的绳子长为r,物体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其压力的μ倍,转盘的角速度由零逐渐增大,求:

(1)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零时的最大角速度;

(2)当角速度为 和 时,绳子对物体拉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15.(12分) 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m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 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2 kg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 m/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10 m/s2),求:

(1)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3)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θ=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距离B点有多远;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kg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

(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

(2)若F=24N,作用1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木板至少多长?

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B A BD CD AD BC

11. 0.25 (2分) 1.0 (2分) B (4分)

12. ABC (4分) 0.1 (2分) 1.5 (2分) -5 5 (2分)

13. 由题意知,由平衡条件可得:

F1=Ff1①

FN=mg②

Ff1=μFN③

由①②③式得μ=0.5 ……………………(3分)

当拉力F2=50 N时,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cos 53°-Ff2=ma④

FN′+F2sin 53°-mg=0⑤

Ff2=μFN′⑥

由④⑤⑥式得:

a= =5 m/s2 ……………………(5分)

2 s内位移x= at2=10 m. ……………………(2分)

14.(1)当恰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时,绳子拉力为零且转速达到最大,

设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0,则μmg= ,得ω0= ……………………(4分)

(2) 当ω= 时,ωω0,此时静摩擦力足够提供向心力,F=0………………(3分)

当ω= 时,ωω0,此时绳子的拉力F和最大静摩擦力共同提供向心力,

F+μmg=mω2R 得F= μmg. ………………(3分)

15.(1)设小球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1,落地点到C点距离为s

由h= gt 得:t1= =1 s

x=vBt1=2 m ………………(3分)

(2)小球到达B点时受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弹力F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向=F-G=m

解得F=6 N ………………(3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 N …………(1分)

(3)如图,斜面BEC的倾角θ=45°,CE长d=h=5 m, dx,所以小球离开B点后能落在斜面上.

假设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点,BF长为L,小球从B点到F点的时间为t2

Lcosθ=vBt2①

Lsinθ= gt 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t2=0.4 s

L≈1.13 m. ………………(5分)

16.(1)当AB保持相对静止时,两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时A、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

对A μmg=mam 得am=4 m/s2

对AB整体 Fmin=(M+m)am 得 Fmin=20N ………………(3分)

(2)设F作用在B上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撤去F时速度分别为v1、v2,撤去外力F后加速度分别为a1′、a2′。

对A μmg=ma1 得a1=4 m/s2

由速度公式得v1=a1t1=4 m/s

对B F-μ1mg=Ma2 得a2=5m/s2

由速度公式得 v2=a2t1=5 m/s ………………(2分)

撤去外力后:a1′=a1=4 m/s2

a2′= =1m/s2

经过t2时间后AB速度相等 v1+a1′t2=v2-a2′t2

代入数据解得t2=0.2 s

则共同速度v3=v1+a1′t2=4.8m/s ………………(3分)

从开始到AB相对静止.AB的相对位移即为木板最短的长度L

L=xB-xA= + - a1(t1+t2)2=0.6 m ………………(2分)

猜你喜欢:

1.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2. 高一年级必修1物理期中试卷

3. 高一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测试题

4. 2016高一必修一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 2016高一物理期末考试重点

关于深圳中学高一物理周测卷和深圳中学高一期末物理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