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历史调研卷(2021届高三历史)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2021高三历史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1届高三历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1新高考】历史考点分布分析(1)选择题

各位同学、家长,

2021年新高考改革已经蓄势待发!

新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考点如何设置?

请看Louis晓宇老师给你解答:

2021年,湖南、湖北、辽宁、河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八省将启动新高考改革试点工作。其中语数外三科由全国统一命题,历史科目由各省市自主命题。

我们分析2020年山东卷的历史真题(选择题),结果见下:

根据知识点汇总,我们可以看出:

根据课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综上可以看出,选择题的命题重点然是必修部分,占86.7%;而中国史部分,则占53.3%。

[img]

2021新高考一卷历史难度如何?

试题灵活创新,难度有所提高。

2021年历史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相较去年仅在41题增加了一个小问。整体试卷面貌亲切生动,形式活泼。

试题呈现上运用表格、地图等新材料,注重创设新情境,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考察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试题较去年更加灵活创新,同时难度也有所提升。

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不避热点通过党史培根铸魂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今年的试题直击党史这个大热考点,如第42题的开放性试题用地图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部分重要会议,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两次会议,并分析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原因。

选择题第29题的材料通过选取毛泽东的文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作为材料,指出群众工作要努力改进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必要性。

2、求变创新回归历史学科素养

21年试题较去年继续求变创新,第41题的特点是中外关联,材料围绕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和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从“史家”“史书”“史学”等方面切入设问,切实回归历史基本学科素养。第三小问进一步求变创新,要求学生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因素。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三)(十四)(十五)(十六)

蛮巧,我刚写完,这个卷子比较简单,但我的答案可能也不是百分百正确,你可以留作做参考。满意的话把分给我吧,我正好下载资料。呵呵,谢谢。

十三:CADCD DAACB AABDD BBDCA AADBC

十四:DCAAA CABCC CDADB ADACD ACDAC

十五:DABCB CDDAD BCBDD BBABC AAADD

十六:BDCAD CCBBC DBDAC ADBCC DADBA

好了,预祝你假期愉快,作业写的飞快!呵呵

2021新高考 | 聊聊论述题题干的分析方法

大家好,我是Louis老师,

论述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考题型,一般试卷上会给出一段历史材料,要求考生根据史料,自拟题目,自定主题或有限制性主题,运用合理的史观并结合史实,展开论证。具体我们可从 长郡中学2021届10月高三月考卷 中窥之一二:

2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史协会图书奖一直是美国世界史研究的风向标,并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至2008年共有十部图书获奖,分别是《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探路者:地理大发现的全球史》《世界史上的科学与技术》《太阳下的新事物:21世纪的世界环境史》《大分流》又名《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大屠杀:圣婴饥荒与第三世界的形成》《法律与殖民文化:世界史中的法律体系》、《奇异的相似:全球背景中的东南亚》、《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以及《控制太平洋:从澳大利亚到阿拉斯加的土地、殖民者以及原住民》。

——张旭鹏《全球史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以美国为中心的考察》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图书中提取一个共同涉及的研究话题并加以阐释。

(要求:简要写出话题,对话题概述和阐释准确全面)

本题是长郡中学2021届10月高三月考历史试卷的最后一道题(即所谓的“压台题”),分值12分,占非选择题总分的24%。

拿到题目,首先第一步是分析题干和题目要求,具体的过程如下:

(1)“一看”:看材料的作者和出处,判断作者写作本书的核心主题。

通过这道题,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张旭鹏”。好了,到这里我们绝大多数同学们立马就明白一件事,那就是——

这人谁啊?没听过!

那么我们只能进行第二步,看出处。

《全球史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以美国为中心的考查》。

那么我们从这个长长的书名,总结一下有用信息,可以看出:

第一, 这本书是写 世界史 的,而不是写中国史。

第二, 这本书是以 美国 为中心来研究世界史的,而不是以欧洲,或者以亚非拉其它国家为中心的。

第三, 这本书所用的史观是 “全球史观” 。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能知道这些信息:

第一,大家写论文的时候,必须用全球史观来写,不能用其它的史观,像文明史观啊,自然史观巴拉巴拉,都不可以。

第二,大家写的论题,必须是世界史的东西,就算要写个跟中国有关的论题,那也得是中国深受世界影响,或者中国影响世界的一个主题,否则就跑题了。人家出题老师煞费苦心想看你写一篇文采斐然的世界史论述文,阅卷老师眼巴巴地等着看到你的一小短篇世界史的论述文,结果你可倒好,让老师们失望,后果可是有点严重滴。

那么把握住这两点,别的先不说,至少你不会写跑题咯。要知道不管是语文也好,政治也好,历史也好,一个文章要是跑题了,那可是连一半以下的分数都没有。就算你论证再充分,言语再准确,也是白费功夫。所以我们的“一看”是保命用的。

(2)“二画”:把材料按照句号和顿号的位置,画斜线,画一道斜线,就把前一句的句子小结以下,看看是什么意思。

好多同学,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或者艺考生的同学抱怨说,一看到材料题密密麻麻的文字,就看不下去,脑袋炸了。或者说脑袋是没炸,但是材料文字太多,看完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再回顾一下前面的,紧接着就把后面的又忘记了。怎么办?就是“二画”!你画一句,回顾一句,画一句,回顾一句,加深印象,就能把材料看完,而且大概意思也能看明白了。因为很多同学们可能语文也不太好,尤其是阅读理解,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历史卷子,不用考查太深刻的阅读理解题目(那是语文卷子考查的能力),所以用我们简单的“二画”法就能轻松应对啦。

好了,上面是方法,下面我们继续看这道题。如果用画线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每句话的核心意思总结如下:

第一句,美国有个奖很牛逼,是跟图书有关的,而且是世界史的图书。

第二句,(这里要画顿号啦)第一本书是“东方的经济全球化重视白银这种原始资本”。

第三句,第二本书是“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史的探索者”。地理大发现就是15-17世纪新航路开辟时候,哥伦布麦哲伦那一帮人做的事儿。

第四句,第三本书是“世界人民不断探索出来的科学与技术”。可以看出来,这本书是关于科技的。

第五句,第四本书是“这个世纪的环境的变化的历史”。看得出来,这是一本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书籍。

第六句,第五本书是“欧洲、中国和世界的现代的经济发展”,那么这本书又回到了“经济”这个主题了。

第七句,第六本书是“一脸懵逼”,“圣婴”是啥?啥饥荒?只知道个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时代是1838年到1901年的英国,那么末期应该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亚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崛起的国家是美国和德国,英国有点赶不上道儿了。

第八句,第七本书是“世界法律史”,而且注意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标题,跟殖民地有关。当然我们知道殖民地跟新航路开辟,跟近代化,跟现代化,跟世界市场的形成,跟两次工业革命,跟资本主义发展都有关。

第九句,第八本书是“东南亚的历史”,那么本书的前半部分标题是“奇异的相似”,什么方面相似?跟谁相似?都没交代。

第十句,第九本书是“运用大历史观的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那么上过我的课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大历史观是什么,也知道地缘政治格局是什么。

第十一句,第十本书是“在太平洋沿岸的殖民扩张,南到澳大利亚,北到阿拉斯加,而且和殖民者、被殖民者以及土地有关”。

材料看完了,最后一句话是题干,它说找到这些书一个共同的主题,然后加以阐释。要求要写出来你找出来的那个所谓的共同的话题是什么,并且要用历史知识进行论述,然后找到一个能总结这个话题的观点。

(3 )“三定题”:进行到这一步,那就需要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啦。

这个步骤一定要有,而且要写在答案的开头,把我们的主题(有些题是让我们观点)摆在答题纸开头最显眼的地方,让阅卷老师看到。一般会出现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有些同学可能自己不太懂这个材料,但是想好了一个主题,但是呢没有想清楚怎么样简练概括这个主题,让它变成一个简单的标题,所以就先写了正文。结果后面就把这个步骤给忘记了。这个大大要不得!因为第一,这个是有分的,一般12分的题,这个标题是2到3分;第二,如果你忘了,阅卷老师会很不开心。他看完你的答案(有可能字迹还很不好看),发现写的并不太好,而且需要他自己看完之后帮你找个你的主题。要是一份两份还好,阅卷老师每天要看上百份卷子,心情就会很不美丽,所以分数也自然就会很不美丽了。这种影响一般不仅仅是那2分没有了,可能连正文的分数都会多扣个1-2分哦(说不定)。

第二,有些同学可能语文比较好,经常喜欢写散文,喜欢写一些朦胧诗,然后写这个标题的时候,就写的非常“徐志摩”“戴望舒”。一定一定要切记,要言简意赅把这个主题用书面语的方式写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啥。你不能在这道题上写得跟“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一样,否则阅卷老师读完就会有一种“矩阵懵逼”的赶脚。

最后说一下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共同的主题有这样两个,第一个是“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你可以用史实来阐述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原因、过程,最后写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就写“殖民扩张的结果”就万事大吉了;第二个是“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这个主题应该是老生常谈了,也是同样阐述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最后写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就写“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OK,万事大吉!

这就是论述题题干的一些分析方法,我们的方法只是考场上帮助大家节省时间,快速做好最对做完美,但是它的根本还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哦,切记!切记!不可耍小聪明,贪图一时之快感!

bye~

关于2021高三历史调研卷和2021届高三历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