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卷小乔(衡水名师卷押题卷3)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衡水名师卷小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衡水名师卷押题卷3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诸葛亮羽扇的来历源自其夫人

纶巾羽扇意思是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出自唐·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应该是值得诸葛亮。详细分析如下: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或者周瑜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争论较大。有论者认为:“‘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专用的这里当然也就不一定要讲成是诸葛亮。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一气呵成只写了一个人就是周瑜写他风雅闲散谈笑自若运筹于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7]此说值得商榷。

汉魏无“纶巾”之名史称“葛巾”。晋人张华《博物志》卷九云:“汉中兴士人皆冠葛巾。建安中魏武帝造白巾合。于是遂废唯二学书生犹著也。”这种情况延续至晋宋人李等奉敕撰《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国子祭酒”条引《齐职仪》云:“晋令博士祭酒掌国子学而国子生师事祭酒执经葛巾单衣终身致敬。”“葛巾”与“羽扇”相连则是诸葛亮。同书卷七○二“巾类”条引《蜀书》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胡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舆葛巾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又“扇类”条引晋人裴启《裴子语林》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陈寿《三国志》中的魏、蜀、吴三书在宋代以前是各自单独传世的见《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前引《蜀书》记载不见于今本《三国志》说明它是现已亡佚的裴松之注文。这条注文与《裴子语林》记载大致相同可见它们应该是同出一源。葛巾又称纶巾大概始于东晋谢安家族。《晋书·谢万传》云:“简文帝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谢万为谢安弟。《说文》段注云:“纠青丝成绶是为纶。”前引晋令规定太学生才戴葛巾。谢万、谢安这类儒将要戴葛巾当然得改变用料为青丝别称纶巾否则就有违制之嫌。谢氏兄弟如此装扮自然是景仰诸葛亮之大名。

诚然不错“羽扇纶巾”作为一种着装习俗确实兴起于东汉最初“并不是诸葛亮专用的”。但经诸葛亮穿戴之后就逐渐演变成诸葛亮所专有了成为后世儒将、名士隐逸仿效的对象。宋人程大昌《演繁露》云:“世传《明皇幸蜀图》山谷间老叟出望驾有著白巾者。释者曰:‘为诸葛武侯服也。’此不知古人不忌白也。”可见诸葛武侯服一直流传下来对后人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博学多才的苏轼决不会在世人已把“羽扇纶巾”作为诸葛亮的代称之际又独出心裁地用其去指代“雄姿英发”的周瑜。

日本学人中原健二先生不明究里在其《苏轼与“羽扇纶巾”》[8]一文中云:“可知‘纶巾’还是被意识为六朝贵族的服饰。因此《念奴娇》的‘羽扇纶巾’用在周瑜和诸葛亮身上哪个更合适也就不言自明了。周瑜是出身名家的赤壁英雄又精通音乐被吴人称作‘周郎’把‘羽扇纶巾’用作他的行为是正相匹配的。”[9]根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周异为洛阳令;诸葛亮亦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诸葛王圭为太山郡丞从父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他们二人家世相埒怎么会有贵贱之分呢?中原健二先生在《“羽扇纶巾”之人———周瑜与诸葛亮》一文中又以为到了明代诸葛亮又从周瑜那里夺取了“羽扇纶巾”的装束故写入小说《三国演义》。[9]这种说法与三国故事的形成流传情况可谓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魏、蜀、吴三国纷争演绎出了人世间多少传说故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云:“(周)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这虽然是曹操为赤壁之败找托词并使离间计但也从中可见赤壁之战故事传说不胫而走当时就流传甚广。据史家研究《三国志》裴注多过正文数倍注引魏、晋人著作多达二百十种其中不少传闻异词和小说家言。嗣后笔记传奇中三国故事逐渐丰富。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吟咏过三国故事譬如李商隐《骄儿诗》中有句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其中写得最多的就是诸葛亮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胡曾等著名诗人都有歌颂诸葛亮的篇什。尤其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此诗中勾画出了手执羽扇指挥若定的诸葛武侯的鲜明形象。杜牧《赤壁》诗中有句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已经勾勒出诸葛亮借东风曹操筑铜雀台欲取二乔等故事情节。可见三国故事在唐代有了更详细系统的发展这为宋代说书艺人“说三分”奠定了基础。

宋代专称“说三分”的出现说明了三国故事在说书艺人中的重要地位。苏轼《东坡志林》卷一云:“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可见经“说三分”的传播三中故事日益深入人心举国上下妇孺皆知。过去人们认为蜀汉正统为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大特点事实上这在宋代“说三分”中就早已体现了。在“说三分”之同时还有人“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之象”。[10]无论是“说三分”或者是“作影人”(即皮影戏)都会涉及故事人物详细明确的穿戴特征。这种穿戴特征的形成必然是过去漫长时间的日积月累之结果。一旦形成这种穿戴特征就会铭记在人们心中世代相传不易变更。元本《三国志平话》实际上就是宋元“说三分”艺人的文字记录本。明初罗贯中根据此本“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11]加工修改成《三国演义》。这类累积型小说不可能象中原健二先生认为的那样到此时诸葛亮又从周瑜那里夺取了“羽扇纶巾”的装束。

罗继祖《枫窗三录》卷一“为曹操翻案”条中云:“杜牧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绝为咏史脍炙人口之作然持论过苛且违史实。盖曹操微时为桥玄所知及操显玄已死过玄墓辄凄怆为文以太宰祭之铜雀台虽建肯取其二女乎?文人寄兴往往不切事理如此。”[12]罗先生作为史家他的气愤是可以理解的。但罗先生忽略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古代文人的作品往往会受民间传说故事的影响。在杜牧诗中桥玄已变成了乔玄曹操筑铜雀台欲取二乔完全是小说者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咏史诗。前引《东坡志林》记载说明苏轼受“说三分”的影响很大熟知三国故事。因此之故其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小桥非“小乔”显然也是小说者言。赤壁之战时周瑜三十四岁已经不年青了早已结婚何来“小乔初嫁了”?可见“说三分”和《三国演义》一样把周瑜描写成年轻英俊比“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小许多。事实上当时诸葛亮才二十八岁比周瑜年轻六岁。

从写作艺术的角度看“羽扇纶巾”也应该系指诸葛亮。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割据的决策中表现出卓绝的才能好象鸾凤高翔独步云霄。他的谋略与伊尹、吕尚等古代名臣不相上下而出于萧何、曹参之上。在曹操率大军威逼东吴东吴群臣大多主张投降之际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为赤壁之战击退曹军提供了前提条件。周瑜亦是“文武筹略万人之英”[13]不仅精于战阵韬略而且风流倜傥还精通音律。这样一位杰出的儒将只有与诸葛亮在一起谈笑退敌方能映衬其风雅闲散、举重若轻的英武气概。况且周瑜“谈笑”必须有对象而东吴将士对曹军均怀畏惧之心不可能与决心拒曹的周瑜共语。如果“羽扇纶巾”系指周瑜岂不成了一个人的自言自语何能“谈笑”?因此“羽扇纶巾”只能是指诸葛亮。这样理解苏轼的词意丝毫也不会影响对周瑜的描写而正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衬托周瑜的艺术形象才显得更丰满、更高大。这种加进场景的描写使词句富有立体感生气盎然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综上所述从史籍记载、三国故事形成流传情况、诗词艺术创作等角度来看“羽扇纶巾”都是指诸葛亮。

诸葛亮羽扇的来历典故:

我来讲一个诸葛亮的太太的故事

诸葛亮的太太叫阿丑,诸葛亮听说他们家附进有个女的很有才学叫阿丑,他就去找阿丑的爸爸说:我想娶你们家的女儿作我的媳妇,你看好吗?阿丑的爸爸就和诸葛亮聊了一会,聊完了就让阿丑送诸葛亮回去,阿丑在送诸葛亮出去的时候,送了诸葛亮一件礼物,如果你看过京戏,或者常常看连环画或者看连续剧演的诸葛亮上常常拿一把羽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边扇子是他的太太送的。阿丑说:“诸葛先生,你可知道我送你这把扇子有什么用意?”诸葛亮想起中国的成语: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意思是礼轻情义重。阿丑说:“好吧,也算原因之一吧,可知还有其二。”

诸葛亮想不出来,就只好说:“那么愿闻其详。”阿丑就讲话了:“诸葛先生,你刚才跟家父在那里畅谈天下大事,我就在旁边看了一下,你提到刘备先生请你出山,就眉飞色舞,谈到蜀国的未来,你雄心壮志,就气宇昂轩,但是诸葛先生,我听你说到蜀国是三国里最弱的时候,你又眉头深锁,一讲到孙权和曹操的时候,你便忧心于中,大丈夫作事情要喜怒不行于色,我送你的这把扇子是用来给你遮面的。 ”

这就是说,人要能够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件事对诸葛亮影响很大,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很有城府的,稳重的人,最终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业。

誓爱·羽扇成说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

德育故事:诸葛亮的羽扇的来历

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img]

中国古代美女有哪些

2008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上午 03:191.妺喜:

山东滕州人。妺喜是夏代一个叫有施氏部落的人,有施氏在今天的山东滕州。滕州现在隶属枣庄市。

2.妲己:

河南武陟人。妲己是商代一个叫有苏氏部落的人,有苏氏在今天的河南武陟。《封神演义》称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实际上妲己并非河北冀州人。武陟现在隶属焦作市。

3.褒姒:

陕西汉中人。褒姒是西周时期褒国的美女,褒国在今天的陕西汉中。

4.夏姬:

河南新郑人。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因此她是河南新郑人。新郑现在隶属郑州市。

5.息妫:

河南淮阳人。春秋时代著名的美女,息妫的丈夫是息侯,但息妫是在陈国出生、成长的,因此不能说息妫是河南息县人。淮阳现在隶属周口市。

6.西施:

浙江诸暨人,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诸暨现在隶属浙江绍兴市

7.赵姬:

河北邯郸人。赵姬出身于邯郸富商的家庭,家道中落后她做了歌姬,并先后成为巨商吕不韦的爱妾和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王后。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

8.虞妙弋(虞姬):

虞妙弋就是项羽的爱妃虞姬,江苏沭阳人。虞妙弋的祖上是浙江绍兴人,但虞妙弋是在沭阳出生、成长的,因此说她是江苏沭阳人。沭阳现在隶属宿迁市。

9.吕雉:

山东单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单县现在隶属菏泽市

10.窦猗房:

河北武邑人,窦猗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武邑现在隶属衡水市。

11.王娡:

陕西兴平人,王娡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兴平现在隶属咸阳市。

12.卫子夫:

山西临汾人,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是西汉名将卫青的姐姐,初为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汉武帝废黜皇后陈阿娇后立卫子夫为后,晚年因诬蛊之祸所牵连而自杀。

13.李妍:

河北定州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妍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进宫后令汉武帝迷恋得如醉如痴。定州现在隶属保定市。

14.赵钩弋:

河北河间人。据记载汉武帝在巡狩期间路过河间,有善于星相学的专家说,这里的天空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于是汉武帝紧急派遣使者按照祥云的位置寻找这位奇女子,真的就找到了。把这个奇女子带到汉武帝面前一看,原来这个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是个残疾人,两只手都紧握拳头打不开。汉武帝亲自出手掰这美女的拳头,奇迹出现了,那美女无人能打开的拳头伸开了。既然是仙苑奇葩,汉武帝自然是神魂颠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并得到宠幸,这位美女就是赵钩弋。河间现在隶属沧州市。

15.卓文君:

西汉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演绎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凤求凰”就诞生在四川邛崃这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千古佳话,为这片土地凭添了浪漫动人的色彩。

16.上官小妹:

甘肃天水人,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小妹年仅15岁就成了太后,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

17.许平君:

山东金乡人,许平君是汉宣帝刘询的皇后。金乡现在隶属济宁市。

18.王政君:

河北正定人,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正定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19.王昭君:

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20. 薛涛:

陕西西安人,幼年随父郧流寓四川,八九岁能诗,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

21.阴丽华:

河南新野人,阴丽华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新野南现在隶属阳市。

22.邓绥:

河南新野人,邓绥是汉和帝刘肇的皇后,新野南阳现在隶属市。

23.班昭:

陕西咸阳人,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

24.阎姬:

河南荥阳人,阎姬是汉安帝刘祜的皇后,荥阳现在隶属郑州市。

25.梁妠:

甘肃平凉人,是汉顺帝刘保的皇后。

26.何莲:

河南南阳人,是汉灵帝刘宏的皇后。何莲出身于屠户家庭,因貌美而入宫成为皇后,汉灵帝死后何莲临朝称制,其兄何进想依靠豪强董卓消灭宦官势力,结果宦官先发制人,杀死何进,董卓攻入洛阳后又杀死何莲,东汉遂进入群雄割据状态。

27. 蔡文姬:

河南杞县人,东汉末文学家蔡邕之女。杞县现在隶属开封市。

28.貂婵:

山西忻州人,任姓,小字红昌,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婵(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婵。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婵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婵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婵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婵,貂婵毅然扑剑身亡。

29.甄洛:

河北无极人。无极县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30.郭女王:

河北广宗人,据考证郭女王大名叫郭照,她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后。广宗现在隶属邢台市。

31.薛夜来(本名薛灵芸):

河北正定人。正定县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32.孙仁献(又称孙尚香):

浙江富阳人。富阳市现在隶属杭州市

33.杨艳、杨芷:

两人均是陕西华阴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华阴现在隶属渭南市。

34. 绿珠:

广西博白人,是西晋大富豪石崇的宠姬。石崇在朝中失势后,赵王司马伦的手下孙秀暗慕梁绿珠,并向石崇索取,遭到了石崇的拒绝,孙秀遂向司马伦进谗言诛杀石崇,石崇临死前对梁绿珠叹息道:“我因你而获罪”,梁绿珠也坠楼自尽。博白现在隶属玉林市

35. 羊献容:

山东费县人。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度皇后,她是个美丽善良的女人,先是做了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西晋灭亡后她被匈奴贵族刘曜所得,又成为前赵国的皇后。费县现在隶属临沂市。

36.褚蒜子:

河南禹州人,褚蒜子是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三次临朝听政的太后。禹州现在隶属许昌市。

37.鲍令晖:

山东郯城人,鲍令晖是南朝诗人鲍照之妹。郯城现在隶属临沂市。

38.冯润、冯清:

两人均是河北冀州人,是魏孝文帝元宏的皇后。冀州现在隶属衡水市。

39. 胡仙真:

甘肃镇原人。即史书上的胡充华,充华为妃嫔封号。

40. 沈珍珠:

浙江湖州人,吴兴才女沈珍珠,出身世家,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为宫女。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代宗)。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德宗)。她的故事已成为传奇。

41.侯慧卿:

江苏苏州人,才貌双全,风流才子冯梦龙早年间“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对色艺双全的苏州名妓侯慧卿动了真情,而侯慧卿的最终从良,使冯梦龙在感情上遭受了沉重打击。他大病一场,写下了忆侯慧卿诗三十首,从此不踏青楼。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不仅改变了冯梦龙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更深深地影响了他对感情的认识。肯定生死不渝的爱情,谴责负心薄情的行为,成为冯梦龙一生创作、改编、评点婚恋题材作品永远不变的主题。

42. 花蕊夫人:

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五代十国女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

44. 大乔:

庐江皖县(今安徽舒城人),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孙策攻皖,拔之,纳大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45. 小乔:

庐江皖县(今安徽舒城人),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小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周瑜协策攻皖,拔之,纳小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46.徐昭佩:

山东郯城人。徐昭佩是梁朝大将徐绲的女儿,她就是典故“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女主角。

47.张丽华:

江苏南京人,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

48.白秋水:

江苏苏州人,江南无人不知的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只是如此佳人不知为何沦落风尘,虽有成千上万的人为她赎身,但都被她婉言拒绝,孤身寄于青楼。

49. 刘细君:

江苏扬州人,即细君公主,西汉时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居今伊犁河上流流域),抗击匈奴而于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封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又作昆莫),以和乌孙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原籍徐州。

50. 刘解忧:

江苏徐州人,即解忧公主,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刘细君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王死后,又遵从乌孙风俗,嫁于继位的翁归靡,史称肥王。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40多年,她一生经历了三个丈夫,都是乌孙王,直到年过七十岁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甘露三年回到汉朝,天子怜悯她的境遇,在她回来的时候,还亲自出城迎接解忧公主的归来。

51.独孤伽罗:

河南洛阳人,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是中国历史上十大美男之一。

52.萧美娘:

湖北荆州人,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美娘是后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原籍江苏常州。

53.长孙无垢(即长孙皇后):

陕西西安人,长孙无垢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54.武则天(武媚娘):

四川广元人,原籍山西文水,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博闻强记,诗词歌赋,充分地显示了她在各个方面杰出的才能气魄。

55.上官婉儿: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56.韦香儿:

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的皇后。

57.杨玉环(杨贵妃):

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开元七年719年生于蜀郡,出身宦门世家,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58.赵飞燕、赵合德(赵飞燕本名赵宜主):

两人均是江苏苏州人,赵飞燕、赵合德的母亲姑苏郡主是西汉江都王的女儿,嫁给了中尉赵曼,却暗中与舍人冯万金私通而生下二女,赵曼病逝后母女三人相依为命,赵氏姐妹从此也备尝艰辛,从江南姑苏一直流落到京城长安。赵氏姐妹被汉成帝刘骜看中而入宫,姐妹两人深受宠爱,不久汉成帝又废黜皇后许夸立赵飞燕为后。

58.李冶:

浙江湖州人,字季兰,江南才女,与陆羽、皎然、刘长卿等交往,有“女中诗豪”之称,善弹琴,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分遣怀之作。

59.宋阿紫:

江苏苏州人,绝色佳人,琴歌双绝,深得各界风流雅士之赏识。

60. 关盼盼:

江苏徐州人。关盼盼就是“佳人魂断燕子楼”的女主角。

61.鱼玄机:

陕西西安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十五岁被李亿补阙(掌讽谏之官)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

62.花见羞:

陕西彬县人,花见羞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宠妃。花见羞本姓王,其真名历史上没有记载,她被誉为五代第一美女。彬县现在隶属咸阳市。

63.陈金凤:

福建福清人,陈金凤是闽国王延钧的皇后。陈金凤是一个私生子,她父亲是当时的福建观察使陈岩,陈岩有断袖之癖,宠爱男色侯伦,陈金凤即为侯伦与陈岩妻子陆氏所生。陈金凤玉肌滑肤,成为了闽国国王王延钧的皇后,并独揽朝政。后来王昶和李春燕发动兵变,将陈金凤和王延钧杀死。福清现在隶属福州市。

64.李春燕:

李春燕是闽国王昶的皇后,福建福州人。李春燕家住福州郊外森林中,王昶在一次游猎迷路时与李春燕相遇,后来李春燕帮助王昶夺取了皇位。

65. 金飞山:

四川人,是前蜀国王宗衍的皇后。

66.周娥皇、周女英:

两人均是浙江杭州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

67.林默:

福建莆田人,被后世尊称为妈祖天后。林默出生于莆田湄洲岛上,相传她貌美、深通巫术,时常出海解救落难的人。

68.刘娥:

山西太原人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

69. 马绮丽:

江苏苏州人,南宋苏州美女马绮丽艳冠群芳,人称东方茶花女,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杜君平,两人坠入爱河。可惜杜家嫌马绮丽出身低微。迫于世俗的压力,杜君平离开了马绮丽。倔强的马绮丽最终殉情自杀。

70.李清照:

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词人,南宋杰出女文学家,逝于临安。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71.真娘:

江苏苏州人,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吴门才貌双全的绝色女子

72.王朝云:

浙江杭州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其为妾.

73.高滔滔:

安徽蒙城人,宋英宗赵曙的皇后。蒙城现在隶属亳州市。

74.李师师:

河南开封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连宋徽宗也一亲芳泽。

75. 苏小小:

江苏苏州人,美貌绝伦,喜吟诗作画,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76.吴芍芬:

吴芍芬是宋高宗赵构的皇后,河南开封人。吴芍芬历经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后位时间最长的皇后。

77. 陈硕真:

浙江淳安人,有些书上又写作陈硕贞,现在淳安隶属杭州市

78.白牡丹:

江苏苏州人,美艳绝色,千娇百媚,才艺样样精通,苏州快雪堂的台柱。

79.梁红玉:

江苏淮安人。梁红玉因战乱流离润州为妓,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80.薛素素:

江苏苏州人,她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多才多艺,棋、诗、书、琴、萧、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是位有才气的女子。

81.谢秋水:

江苏苏州人,苏州第一花魁,名驰天下的江南才女,色艺双绝,如一泓秋水,温柔妩媚,天姿国色的美人,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

82.沈九娘:

江苏苏州人,端庄文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过人,后为唐伯虎之妻。

83.冼阿莫:

广东阳江人,叱咤岭南的女首领,小说中称冼夫人为冼英,现在历史学家已经考证出冼夫人叫冼阿莫。

84. 陈硕真:

浙江淳安人,有些书上又写作陈硕贞,现在淳安隶属杭州市。

85. 勤超:

浙江绍兴人,姓任,名琴操。北宋西湖尼庵里的勤超,姿容美丽,文思清嘉,谁知她的当年,竟是位红极一时的江南名妓。琴操从小长得聪明伶俐,秀雅出众,不幸早年父母双亡,无以为生,故而就在杭州西子湖过起了歌舞卖笑的日子,渐渐在文人圈里厮混开了,由于她善解人意,吟弄几句风月,谈得一手好琴,所以颇得好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西湖一带,只要谈起琴操姑娘,几乎无人不晓。

86.杜秋娘:

江苏镇江人,美慧无双,杜秋娘的美,可从杜牧《杜秋娘诗》中窥见一斑,诗云“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了李锜之意,就把她纳为侍妾。

87.黄媛介:

浙江嘉兴人,字皆令,是嘉兴一户书香人家的闺女,黄家世代诗书相传,虽非大户,也算得上中等殷实人家。小媛介天赋极高,读书写字,吟诗作画,都显得极有灵性,所以倍受父亲黄云生器重,悉心调教,十三、四岁时才名便盛传一方,这嘉兴一带的人都说:“黄家有女,冰雪聪明。”后来沦为青楼女子,她虽然常与名门贵族之士相交,但竭力坚持不出卖自己,宁肯卖字街头,过一种清贫自得的生活。黄媛介的人生岁月就在这种平淡悠远的氛围中流逝,既无大喜,也少大悲,陪伴着山水诗画,终了一生。

88.李亚仙:

扬州名妓,才貌双全,官宦子弟郑元和上京赴考,行至扬州,与名妓李亚仙相爱,互订终身,郑元和钱财用尽后被鸨母逐出妓院,沦为乞丐。其父常州刺史郑北海路经扬州,怒其玷辱门风,将元和责打致死,弃尸江岸。郑元和被乞丐张三、李四救活后,靠唱《莲花落》乞讨度日。

89.李倩:

浙江湖州人,卖艺不卖身的湖州名妓。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诗词歌赋,也能浅吟深唱,生得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成为王孙公子、达官贵人追逐的猎物。她自十五岁出道,红遍了江南。

90.张秾:

浙江杭州人,人品、相貌、才情加上琴、棋、书、画、诗、词、乐、赋、歌、舞等诸多技艺都很出众。她惊鸿一瞥之下,常被文人骚客们惊为天人,当时的名士为她看破红尘的亦有记载。

91.李朝云:

江苏苏州人,仪貌淡雅,气质清丽,人称茉莉女子,手抱琵琶,苏州花满楼的台柱。

92.李素兰:

嘉兴名妓,生得大有颜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过人,和羊绒潞紬商人甚舍有过一段情。

93.苏三:

北京名妓,戏剧名作《玉堂春》描写的就是她的爱情故事。

94.汪怜怜:

浙江湖州人,姿容美丽,擅长杂剧表演。后给涅古伯经历做妾。涅死,为尼姑终身。

95.冯小青:

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明朝定鼎南京后,冯家享有高官厚爵,冯小青父亲则受封为广陵太守。后来发生政变,沦落为寄人篱下的孤女,后嫁给杭州商人冯通为妾,受到原配夫人崔氏阻挠,被安置在西湖孤山居住,过着孤寂的生活,最终抑郁而死。遗稿有《小青词》。

96.柳自华:

杭州名妓,和杭州名士沈逢吉有过一段情,后被一位富商赎下,富商正房太太同意接纳这个妾,富商便把她接走了。

97.杜十娘:

北京名妓,北京城南的教坊司名妓杜十娘。明朝万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柳遇春的寓所喜烛花灯,他的同窗好友,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在这里与赎身从良的北京名妓杜十娘结为百年之好,后来受到欺骗,杜十娘抱百宝箱投进滚滚的长江。

98.罗爱爱:

浙江嘉兴人,色艺冠绝一时,而性复通敏,工于诗词。风流之士,趋之若狂,呼为爱卿。尝以季夏望日,与郡中诸名士会于鸳湖之凌虚阁。玩月赋诗,爱卿先成四绝,坐皆搁笔。

99.田贵妃:

江苏扬州人。其母精音律,善丹青,妃尽得其传。入宫后,大得宠嬖,居承乾宫。思宗命特付装潢,特加赏览,每页钤“承乾宫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题诗。明亡,散落人间,有蒋氏得其二页,一为海棠,一为芙蓉,幽逸冷艳,皎然独绝。《梵天庐丛录》

100.王翠翘:

江苏苏州人,秦淮名妓,吴侬软语,柔媚无比,而性格中又有一点坚毅与直率,后逃往嘉兴,在嘉兴南湖,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罗龙文,嫁给了罗龙文为妾,之后多次遭遇磨难事故,最后跳海而死。

还有一个就是武则天,她不漂亮,得不到太宗,高宗的宠幸,更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诸葛亮的故事200字

智激周瑜。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东吴主将是周瑜。周瑜的态度至关重要。周瑜是主战派。也知道诸葛亮来东吴的目的。但周瑜故意装出一幅窝囊无能的样子。表示曹操势力雄厚。自己主和。周瑜的目的是迫使诸葛亮主动哀求东吴援手,在联合抗曹的行动上占据主动。诸葛亮却说,只要东吴交出两个人,就可以让曹操退兵。因为曹操好色。早就垂涎东吴的两个美女。大乔和小乔。并且改动曹植的铜雀台赋。说揽二桥于东南兮。就是曹操想占有大乔小乔的证据。诸葛亮假装不知道。大乔是孙策的老婆。小乔是周瑜的老婆。周瑜大怒。立即表态和曹操势不两立。

在山西应县回河北衡水推荐走高速

驾车路线:全程约487.0公里

起点:应县

1.应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金城东街行驶150米,直行进入金城西街

2) 沿金城西街行驶160米,过右侧的小乔便民超市约140米后,右转进入迎宾南路

3) 沿迎宾南路行驶790米,过左侧的德欣商厦约60米后,直行进入迎宾北路

4) 沿迎宾北路行驶2.0公里,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720米,过应县互通约150米后,直行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3.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50.4公里,朝天津/石家庄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940米,直行进入张石高速公路

5.沿张石高速公路行驶97.8公里,朝房山/北京/石家庄/保定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涞水枢纽

6.沿涞水枢纽行驶630米,过涞水枢纽约38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7.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34.3公里,朝保定绕城高速(北环)/涞源/天津/G18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9.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22.7公里,朝北京/石家庄/G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1.1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11.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30.9公里,朝沧州/阜平/G181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保沧高速公路

13.沿保沧高速公路行驶36.4公里,朝北京/衡水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910米,直行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15.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91.8公里,在衡水北/衡水市区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榕花北大街

17.衡水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榕花北大街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北环东路

2) 沿北环东路行驶1.7公里,过右侧的北漳桥村,直行进入北环西路

3) 沿北环西路行驶630米,左转进入育才北大街

4) 沿育才北大街行驶2.1公里,过左侧的李里马村约310米后,直行进入育才南大街

5) 沿育才南大街行驶9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衡水市

王之涣和苏轼有哪些诗

之涣

编辑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 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7、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8、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11、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人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13、哨遍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止。

衡水名师卷小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衡水名师卷押题卷3、衡水名师卷小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