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衡水周测卷一化学(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2017衡水周测卷一化学,以及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有周测卷的是什么教辅

衡水金卷。有周测卷的是衡水金卷教辅。衡水金卷·先享题》系列教辅产品,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创新、务实、诚信、拼搏”的精神,以“贴近教学,贴近高考”为目标。

[img]

2017年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趁在化学考试前,认真的去做一系列的试题卷也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所以,让我们来做一做这套试卷吧!现在请欣赏我带来的人教版2017年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人教版2017年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选择题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 )

A.食盐、水、酒精B.衣服、桌子、电视机

C.太阳、宇宙、太空D.精神、意识、力量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12年我县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瓦埠湖里

C.深埋入泥土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肯定大于6mL B.肯定小于6mL

C.肯定等于6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mL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

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放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

取用48mL液体时,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A.胶头滴管B.1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

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走进化学世界后,你认为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和成就中属于运用化学工艺制造的是()①青铜器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活字印刷⑤造纸⑥瓷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水的蒸发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

A.氢气、氧气、氮气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D.水蒸气、氧气、氢气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填空题

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ml.气体成分测定和分析表明:吸入气、呼出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百分比大致如下表所示:

 

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操作将引起的后果

(1) _______ ;(2) ______ ___ ;

(3) _________ ;(4) _____ ____ 可能吸入有毒气体

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

A.______ ___B.___ ______C.____ _____D.____ _____

(2)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  _____;②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____;

③加热试管内溶液时,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_________ ;

④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是  _____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  _______视;如果读数时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结果会  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假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6.8g).

实验结束后,几个女生留下打扫实验室卫生,她们发现实验台上有两只破损的试管,请你和她们一起分析一下试管破损的原因(三点即可):

(1)____ ____ _;(2)____ _____;(3)____ _ ____。

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把块状硫研成粉末____,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_____,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_______,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_____,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_______.

(5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在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 、 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构性质

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们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

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点) ,。

(2)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们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原因

小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 ,应该用那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⑴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那一层火焰?

⑵作出猜测:

⑶活动过程和记录:取3支试管,各加入3mL水

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

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③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

⑷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mL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为什么?

②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可以有其他方法吗?若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及现象、结论。

看了2017年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的人还看:

1. 初三化学期末试卷

2. 初三化学测试题人教版及答案

3.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4.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三年化学的学习,即将等到中考的化学考试了,你会紧张做中考化学试题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红磷燃烧 C.葡萄榨汁 D.玻璃破碎

2.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黄铜 C.羊毛 D.塑料

3.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铁 B.钙 C.碘 D.锌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 B.NH4HCO3 C.(NH4)2SO4 D.Ca3(PO4)2

6.某转化过程可表示为:6CO2+6H2O C6H12O6+6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糖类

B.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转化过程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7.下列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A.酸雨形成原因:CO2+H2O=H2CO3

B.天然气燃烧:CH4+O2 H2O+CO2

C.工业冶炼铁:Fe2O3+3CO=2Fe+3CO2

D.碱式碳酸铜受热:Cu2(OH)2CO3 2CuO+CO2↑+H2O

8.关于H2O和H2O2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氧元素 B. 都由氢、氧原子构成,结构相同

C 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 D. H2O是常见的溶剂,H2O2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

9.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 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10.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 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

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1.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项目 限值

色度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 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p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mg/L

铝 0.2mg/L

铁 0.3mg/L

硫酸盐 250mg/L

(1)上表中“铝”指的是_______(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4)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5)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_____mg/L。

12.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

①宏观现象:可观察到_______,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微观表征: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是Ca2+和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④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与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相似的是( )

A.银丝 B.Al片 C.CuO粉末 D.BaCO3固体 E.Ba(OH)2溶液

13.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

(3)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

②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14.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多角度看物质可以提高对该物质的认识。

(1)Na2CO3俗称_________;

(2)从类别看,Na2CO3可以看作是某种碱和某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从用途看,Na2CO3可制备某些物质,如Na2CO3+M→NaOH+N,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从组成看,Na2CO3、NaCl均属钠盐,NaCl溶于水显中性,但Na2CO3溶于水显碱性。请完善实验方案,探析上述性质差异的初步原因: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NaCl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振荡 ①_______ Na+和Cl-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取适量滴有酚酞试液的Na2CO3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②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15.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下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表示单质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 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 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若某车辆汽车经燃烧产生如图I中气体的质量各为12g,实测相同时间经转化排放出的图Ⅱ中气体总质量为20.4g。某同学认为污染物没有完全转化,他的依据是_____,计算图I中某一种气体实际转化的质量是_______g。

1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1)写出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用分析天平称取3.50g氯酸钾和1.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称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54g。

①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是_______;

②通过已知条件列出生成氯化钾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

③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g 。

17.氢氧化镍是某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一种材料。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Ni

(1)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2)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_,从组成上看,它属于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预测该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3)按实验方案设计的路径,寻找两物质发生反应的证据。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镍:蓝绿色微溶于水的固体

②硫酸镍溶液呈绿色

③碳酸镍:浅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路径 步骤 现象 结论

反应物角度 取少量氢氧化镍(新制)悬浊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硫酸,振荡 ①________ 氢氧化镍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

生成物角度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BDABA 6-10:CDBC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1)元素 (2)煮沸 (3)2:1 (4)+1 (5)180

12.(1)干冰(CO2) (2)①有气泡生成(有气体生成)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③H+ ④C D

13.(1)导电性 (2)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3)b (4)Fe+CuSO4=FeSO4+Cu

(5)①H2(氢气) ②AgNO3

14.(1)纯碱 (2)2NaOH+CO2=Na2CO3+H2O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①无明显现象(溶液显紫色) ②过量CaCl2(BaCl2等)溶液 ③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消失

④Na2CO3溶于水呈碱性与CO32-有关

15.(1)N2 (2)B C (3)质量守恒定律 9.2(或11.2)

16.(1)酒精灯 (2)A (3)2KClO3=2KCl+3O2↑ (4)①增大 ② ( )

③1.05

17.(1)2 (2)Ni(OH)2,碱

(3)①悬浊液变澄清,溶液呈绿色(或蓝绿色沉淀消失,溶液呈绿色)

②取上述澄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③产生蓝绿色沉淀

[②取上述澄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 ③产生浅绿色沉淀]

④Ni(OH)2+H2SO4=NiSO4+2H2O

2017衡水中学英语周测卷卷2卷子及答案

一、1~5CDCBD 6~10 BADCC

二、1.wactching 2.playing 3.making 4.singing5.developing 6.would come 7.read 8.truly 9.speaking 10.(to) carry

三、1.Where to buy 2.pronunciation right 3.How often4.How long 5.instead of 6.What was

四、1.worrying about 2.regard their pets as 3.goes by4.try our best to 5.with the help of 6.look up 7.make up

五、1~5 ABCCD 6~10 ACBDC

六、1~5 BCADD

Ⅶ.(One possible version)

As a student, you may know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I believe that learning English is just like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by practicing every day. We must use English every day. I not only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in English, but also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I can after class. I often practice conversations with my friends. I think that doing lots of listening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ecrets of becoming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I’ve learned a lot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Watching

English-language TV programs can help a lot. The most important rule for learning English is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because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请问有谁有的衡水金卷《2017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1-30 物理,化学,生物,答案的!!是周测卷

1由点到面,构建知识网络

对所学的知识点分步地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理清知识脉络。从一个简单的语法点或一个核心句型开始延伸,理清它们的变化形式、变化规律以及与时态、语态等的关联。所谓由点到面,构建知识网络。

2由面到点,加深记忆,查漏补缺

回归课本,查缺补漏,打好基础。以单元为单位展开复习,回忆每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单词、重点句型和语法,以及需要掌握的对话等。回忆时要有框架,由面到点,比如先通过目录页回忆每个单元的话题,然后再回忆细化的知识点。

3聚焦重难点,巩固易错点

对每单元中的重点内容(词汇、句型和语法)和在练习中易错的点作进一步的复习,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加深理解。多看错题本,攻克错题。

4经典题目自测,检验复习效果

对复习效果进行检测,会产生成就感或紧张感,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可以及时调整复习方法。在复习完成时,选取一定数量的题目进行检测非常有必要。多做典型题,摸清规律,学会举一反三,但不提倡题海战术。

想要考个好成绩,除了熟练掌握单词、语法、句型,还要有正确的答题技巧

如何评价2017年高考全国卷1的理综

2017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化学试题整体特点为:选材新颖,稳中有升。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近三年选择题考点没有太大变化,去年的压轴选择题比较新颖,是一道结合周期律考察的元素推断题,今年的压轴选择题回归选修四的酸碱滴定曲线,综合考察反应原理的相关考点。三道必做大题一般是实验题、流程题和原理题的出题顺序,今年仍然秉承了这一出题顺序。2017年全国Ⅰ卷跟往年相比,考查的知识点分布稳定,整体难度比去年略有上升,个别题目情景新颖,考查灵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三、试卷整体分析

源于教材 回归课本

试题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知识的整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选择题侧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考题的内容与课本的联系增大,如10题中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原理,35题基态钾原子的能层特点与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等,为课本上内容的延伸,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

能力立意 难度适中

工业生产流程题取材于真实的、广阔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更加灵活,更有化学味,化学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重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但不管如何灵活多变,工业生产离不开反应原理中的方向、速率和限度问题。Ⅰ卷以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制备为载体,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转化率升高等问题,综合性较强。第(4)问的过氧键数目比较新颖,但问题并不难,抓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即可解决。

很多同学遇到反应原理问题就头疼,这种纯理论性的知识拼出一道综合题,学生经常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去解决。Ⅰ卷的原理题延续化学原理综合应用的拼题,考查学生应用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转化率、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等理论联系实际。此题(1)(2)问难度不大,区分度在第(3)问。实际上,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便可简化解题思路。第(3)的问题是改变条件后转化率的变化情况,那我们只需要从列三段式计算考虑问题即可。

突出实验 重视基础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实验题以蛋白质中氮含量测定出发为背景,考查方式较前几年稍显反常,重视基础操作和流程,在描述实验现象和解释原因上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在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实验试题特别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考查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做过实验的学生,有利于中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脱离实验的化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回归化学本质。

结语

总体上看,本套试卷为一套好题,在考查问题的灵活程度方面、考查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方面、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方面都很到位。2018年的考生朋友,复习时要注重双基,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题干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建议同学们从高一、高二的学习中,就开始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落实,在高三复习中挖掘教材中的试题素材,进一步提升学科能力。

关于2017衡水周测卷一化学和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