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初一语文试卷(名校测试卷语文七年级上册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100所名校初一语文试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名校测试卷语文七年级上册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校试题

为能在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准备一些名校试题来练习,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校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校试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1.请拟一条以“购买体彩”为内容的 公益 广告 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3分)

公益广告词:

2.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与原句有联系的排比句。(4分)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唐盛世,

3.在“家电”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写一段以“家电”讽喻人类的文字。(3分)

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别人的摆布。

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更亮,其实只不过是别人给他戴了一顶帽子。

4.请仿照下面一则幽默的形式,另选话题再写两则。(参考话题:悲观、勇敢、怯懦、苦笑、遗憾等等)(4分)

例:所谓乐观,打个比方,就像炉灶上的响壶。屁股烧得红红的,却有心情吹口哨。

5.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请你各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应聘。(每项不超过30个字)(6分)

(1)应聘记者

(4)应聘播音员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1分)

南歧之见

明刘元卿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瘘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③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贤奕编·警喻》)

注 ①瘿:(yǐ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③焦:细瘦。

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3分) ( )

A.凡饮之者辄病瘿——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B.其水甘而不良——出淤泥而不染

C.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彼竭我盈,故克之

D.吾乡之人皆然——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用“/”为下面的 句子 断句,断两处。(2分)

异 哉 人 之 颈 也 焦 而 不 吾 类!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4.南歧人为什么会笑外方人?(3分)

(二)(14分)

梳理生命之序

毕淑敏

曾听到一位患“非典”的香港心脏科医生谈起他的感受。因为病情突变,他住进了医院的“深切治疗部”。“深切治疗”这个词,大陆很少用,估计那意思是病情笃重,需要更深入的治疗和更关切的照料。词是温煦的,但缝隙间掩藏着的凶氛,还是幽幽地散了出来。医生脱险后接受采访,记者问:一个人孤独地住在病房里,想了些什么?医生沉吟了一会儿说,想的最多的是,要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和一般的事分开,先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记者当然追问: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医生答:和我的家人在一起。

我听了以后,愣了很久。医生传达和重复了一个直白到简陋的真理——事情是可以排顺序的。生死边缘,回眸一望,常常发现玉石俱焚,鱼龙混杂,重要的事被疏漏了,不重要的事却被无限放大。

几天后,我又见到一位脚夫老人。大家都熟悉的陕北民歌(赶牲灵),就是脚夫们走沟穿壑在高原上吼出的。他说“活着做遍,死了无怨”,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把你想做的事都做了,就一生完满,活得够本,可以安然地死了。

医生是留洋博士,脚夫满面黄尘苍凉。不同层面的人,异曲同工的话,于是在突如其来的瘟疫背后,就有了哲学的味道。

人生有涯,即使没有“非典”袭扰,生命也必有大限。活着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由于有铁闸似的死亡矗立在深邃的尽头,便使我们的生命显出异样的美丽和时不我待的紧迫。人是脆弱的,种种意外的蛰伏,使得能上天入地、能让电脑每秒钟运算若干亿次的现代人却无法估算出每人大限到来的时刻。面对永恒困境,只剩下一个可行的 方法 ,就是把那些我们以为最重要的事抓紧做完。简言之,你要给生命排一个序。

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呢?夜深人静、月朗星稀之时,每个人心平气和地想想:也许是事业有成,也许是周游世界,也许是孝顺父母,也许是舍己为人,也许是永远探索,也许是安分守己……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寻找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寻找生命的价值——它是我们立下的宏愿,是你选定的主牌,有了它,一应事务的顺序就排出来了。现代人陷入日常的忙碌,无数细小而琐碎的事件,缭乱了我们的双眼,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凝滞了我们的脚步,壅塞了我们的襟怀……

1.作者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3分)

2. 文章 中讲到梳理生命之序的两条理由是什么?(4分)

3.医生和脚夫的话,在突如其来的瘟疫背后,就有了哲学的味道。“哲学的味道”指什么?(3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听了医生和记者的谈话,我“愣了很久”的原因是:一个医生竟然把“和家人在一起”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实在太没出息了。

B.立下我们的宏愿,选定生命中的主牌,作者强调要在夜深人静、月朗星稀之时,心平气和地想想,得出自己的答案。原因是:我们这一代接受过太多的人生价值和前途理想 教育 ,这些教育无论多么正确,如果不曾进入自己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只能是身外之物,不可能激发我们为之奋斗终身。

C.文章用留洋博士和土脚夫的话作为立论依据,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不同职业、地位和 文化 水平的人,论题都是普遍适用的。

D.文章结尾使用排比,加强了气势,强调了现代人梳理生命之序的紧迫性,也体现出文章的针对性。

E.本文语言凝练,活泼灵动。例如:“‘深切治疗’这个词,大陆很少用,估计那意思是病情笃重,需要更深入的治疗和更关切的照料。词是温煦的,但缝隙间掩藏着的凶氛,还是幽幽地散了出来。”行文一波三折,非常生动优美。

F.作者认为:生命之所以显出异样的美丽,是因为人很脆弱,时时都有死亡的闸门矗立在尽头。

(三)(15分)

①明代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渤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②我可能是受了徐夫子的感染,汽车、火车,抵屯溪后鞍马未顿,就踏上了登黄山的路。

③乘黄山索道、攀始信险峰、登石猴观海,而后取道清凉台、莲花峰、天都峰回返。

④近视群峰巍巍,晴川历历;远眺天际耸秀,岗山隐隐。黄山以它豁达的气度和悠闲的情致向游人洞开着。

⑤也可能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是跟着这“感觉”走的,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

⑥我一直在想:古人将黄山冠以“天下第一名山”有没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怎么解释“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呢?又如何解释“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这些疑问一直在困惑着我。

⑦我说这话绝没有贬低黄山的意思。黄山的确很美、很奇,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让人心醉,让人着迷。

⑧我也曾游历过许多的名山大川,它们都是亿万斯年天地造化之物,山山岭岭都涌腾着灵秀之气。每一座名山大川都有它独特的韵致,蕴寓了无穷的自然之奥秘,是多少人多少代也难以读懂弄清的。实在没法比较究竟哪个山该是第一。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情。“桃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不都是美吗?

⑨下山了,我和几位不相识的人攀谈。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得更为直率:“只要是人们认可了的事,最好不要反对,否则,会被看作大逆不道的。”

⑩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 故事 :他当年在皖北插队的地方,一位老汉的孙子患病让当地的一位名医错诊而死了。这位老汉却说,连最有名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孩子的病,看来他该死。

11这则故事也许和黄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却道出了一个深沉的事实:闭塞、守旧、迷信以及门户之见的封建意识,千百年来一直束缚着炎黄子孙。好的一俊遮百丑,猛吹猛捧;差的当头棒喝,没有一点是处。这铁律一样的事实人们反而乐于接受。冲破这种羁绊该是多么艰难啊!在这如诗如画的黄山,本来我不该想这么多沉淀了的伤感和已经被世人感叹过了的感叹。

12但是,毕竟我亲眼见到了你——黄山,为了探索,为了追求,我还会再来的。

1.第①段徐霞客的话强调了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徐霞客的话有何作用?(2分)

2.黄山冠绝天下的奇景有哪些?(2分)

3.第⑤段说:“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结合上下文, 说说 作者意象中的黄山是怎样的。(3分)

4.作者在第⑧段说:“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情”,结合上下文,说明作者的“感情”应该包括哪些内容。(3分)

5.第⑩段作者引用那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用意是什么?(2分)

6.从文章的第段看,结合上下文,试分析此文的中心。(3分)

三、写作训练(40分)

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 作文 :

材料:10-9=?

10年后,大学同班同学聚会。当年一个个课堂里听讲的学子,如今出现了很大差别。于是有些人不服气,心里很不平衡。有几个人就去请教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只是一笑,然后就出了一道题:10-9=?

老师见学生一个个直眉瞪眼,便说,你们会打保龄球吗?保龄球的规矩是每一局10个球,每一个球的得分是从0到10。这10分和9分的差别可不是1分,因为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得分,如果下一个球也是10分,加上就成了20分,20分与9分的差别是多少?如果每一个球都打满分,一局就是300分。当然,300太难,但高手打270、280却是常有的。假如你每一个球都差一点,都是9分,一局最多才90分。这270、280与90的差距是多少?

……

学生们一个个如梦初醒。

要求:根据这则材料的内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校试题答案:

一、1.示例:体彩手拉手,公益心连心;投注热情,好运来临;投注深情,好梦成真。彩民共托朝阳,体彩再创辉煌。 2.是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 3.示例:电冰箱--打开它紧封的门,它总炫耀地放出阵阵清新空气。其实,就在它身后,正有恶浊的热浪涌出。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4.示例:所谓悲观,打个比方,就像鼻梁上的墨镜,不管眼前有多少光明,也统统变成黑暗。所谓勇敢,打个比方,就像电灯周围的飞蛾,灯光越是明亮,它撞击得越是猛烈。 5.示例:(1)本人善于观察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强。(2)本人相貌端庄,口齿清晰,朗读水平高。?

二、(一)1.D 2.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 3.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觉得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 4.因为南歧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环境中,所以看到正常的"外方人"反觉得不正常,就嘲笑他。(或“见怪不怪,见不怪而怪之”;或“以错误的标准看待事物,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了”。)?

(二)1.明确人生目标,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2.(1)生命有限,时不我待。(或:我们无法估算出大限到来的时刻,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抓紧做完)(2)现代人常常被无数细小而琐碎的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放弃了原先追求的目标。(或:人们常把最重要的事疏漏了,不重要的事却被无限放大) 3.抓住主要矛盾,赶紧去做最重要的事。 4.A、F?

(三)1.黄山风景冠绝天下,是第一名山。开头引用徐霞客的话一方面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和下文"自己的感情"作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陈,突出中心。 2.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意象中的黄山是天下第一名山,包括所有天下名山的美。 4.作者的感情包括:黄山确实美,但不能冠以天下第一;所有名山大川都是天地造化之物,都涌腾着灵秀之气,都有它独特的韵致,都蕴寓了无穷的自然之奥秘,不能确定哪座名山第一。

5.揭示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人云亦云的深层原因:闭塞、守旧、迷信和门户之见。 6.对待真理或传言,不可尽信,应抱以怀疑的态度,勇于探索,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谁有语文必修一金太阳的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卷七,综合模块测试的答案呢,我们期末考刚刚

如果你们考得是金太阳,那么不要找答案了,应该是你们学校花钱买的作为期末考试来用,我们以前也用。相信自己你写下的答案肯定是你自己觉得最合适的,没必要找答案对。放松一下过个好年,其他的事等开学再烦恼吧!满意请采纳哦!

[img]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七)的所有答案

第一题:

答案:

第二题:

答案:

第三题:

答案:

第四题:

答案:

第五题:

答案:

第六题:

答案:

扩展资料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知识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初一下册语文测试卷

在新的学期马上又将迎来语文测试,这是对大家一个学期上节点的检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下册语文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下册语文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8分)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每组都有一个错误,请选出来。(4分)

①A.逞能(chěng) B.镏金(liú) C.篝火(gōu) D.五卅(shà)

②A.参错(cēn) B.淳朴(chún) C.挑衅(xìng) D.竣工(jùn)

③A.磅礴(bó) B.静谧(bì) C.深邃(suì) D.断垣(yuán)

④A.灵柩(jiū) B.上溯(sù) C.砌墙(qì) D.蝉蜕(tuì)

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分)

美观朴素 辛亥革命 熔于一炉 金璧辉煌 婷婷玉立

心犷神怡 接踵磨肩 许许如生 极目远眺 国泰民安

3.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分)

( )

A.教室门外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B.我看他笑了。

C.我们要学习文件。 D.明天下雨,我也下乡。

4.下列 句子 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这是__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B.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的鞋子。

C.我们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和整整齐齐了。

D.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认真改正工作中的错误。

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2分)

(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6.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是(2分)

( )

A.①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有害。

②无原则的团结无不对革命有害。

B.①教师的高明在于能使学生超过自己。

②教师的高明难道不在使学生超过自己吗?

C.①这种健身器并非物美价廉。

②这种健身器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D.①再淘气,看我揍你。

②再淘气,看我不揍你。

7.对下面各句所用修辞手法鉴别正确的一项(2分)

( )

①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②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③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④哀思,深深哀思,充满的心 ⑤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A.拟人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B.比喻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C.拟人 夸张 拟人 反复 夸张

D.比喻 夸张 比喻 借代 夸张

8.默写与填空。(10分)

(1)三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胎于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园可无憾矣

(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面》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 文章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写,作者写时的身份是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文体)。文章着重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文中涉及的《毁灭》、《铁流》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译者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________,________,遂以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9.填写文中空缺处的文字。(2分)

10.写出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有关的古诗句各一句。(3分)

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3分)

①西南隅( ) ②遂以名楼( )

③观其耸构( ) ④重檐翼馆( )

⑤坐窥井邑( ) ⑥乃可赏观时物(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②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13.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写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分)

14.文末提到濑乡的老子祠和东阳的八咏楼,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分)

(二)木屐

鲁田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 通知书 。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

15.下列说法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1分)

( )

A.文章以“木屐”为线索,刻画“爸爸”含辛茹苦的生活画面以及无私的父爱,表现父子间的深挚感情。

B.文章以“江南惆怅的雨”为线索,通过“我”感受“爸爸”在雨中的喜与忧,表现父子间的深挚感情。

C.文章以“木屐”为线索,通过“爸爸”与“我”的不同生活目标的表现,写出“我”对父爱的感激,也写出“我”对父辈生活方式的思考。

D.文章以“江南惆怅的雨”为线索,以“木屐”比喻父辈的艰苦的生活历程,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写出“我”对爱的无限感慨。

16.文中加粗的“挤出”有何表达作用?(1分)

17.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1分)

18.为本文补一个结尾,要求交代省略号的内容,适宜用抒情或议论的 方法 收尾,50字左右。(2分)

19.文中加粗的“眼泪”体现我的什么情感(1分)

20.你认为文中哪个场面最感人,简述理由?(2分)

(三)

下面是一位语文老师讲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关 作文 的 故事 ,请仔细阅读,完成文后的要求。

①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青翠欲滴”这个词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②我的旗下也不乏一些另类写手。有个看来十分文静的女孩子在《最难忘的一件事》中写道:“我的记忆是一只美丽的木匣,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珍珠。每一颗珍珠就是我的一件童年往事。”然后她写了小时候在乡下姥姥家时如何用尽酷刑将两只鸡折磨致死的故事。接着是:“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每当我回想起来,脸上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我觉得,这是那些珍珠中最大最璀璨的一颗。”

③还有一个男孩写了他养的一只狗,狗后来吃了耗子药,行将死去。当他赶到时“只见小狗瘫在地上抽搐着,用无神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就要走了,你就是为了我,也要好好学习呀!我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你每次都考一百分的!’”

④……

⑤其实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扫墓》,我被作者那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所征服:

当“一年一度”的“扫墓节”来到祖国神州大地的时候,我们“终于”又可以到烈士陵园去“春游”了。

四月五号早晨,“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几朵白云飘在“蓝蓝的”天上,小鸟在我们耳边“ 唱歌 ”。我和丁海龙一人背了一包“好吃的”,跟着学校的队伍到郊外去扫墓。

到了那里,“人可真多呀”。平时这儿“根本没人来”,今天周围的农民和小贩却都跑出来“摆摊儿”了。我和丁海龙一看,有卖“袜子”的,有卖“发卡”的,有卖“吃的喝的”的,还有卖“半价盗版书”的,丁海龙和我在陵园里“逛了一会儿”,觉得太挤了,就出来“等老师”。“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就每人吃了一盆凉皮。

⑥“一盆凉皮”的饭量着实不小,但我的班上还有更能吃的孩子。一天吃三“吨”:一“吨”早饭,一“吨”午饭,还要吃一“吨”晚饭。我疑心他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但看到另一个学生的 日记 ,才明白自己下结论过早,强中还有强中手——

“我们家周围有好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心。今天早晨我刚从家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泡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大吃了一斤。”

21.(1)第①段反映出学生________的作文问题。

(2)第③段反映学生________的作文问题。(2分)

22.“我”真的最喜欢《扫墓》这篇作文吗?这篇作文有什么问题呢?此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23.第⑥段主要表现了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请找出加以改正。并简要说明错别字的危害。(2分)

24.你的身边有这位老师反映的作文问题吗?请给这位老师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2分)

25.读了上文你认为学生该怎样作文?(1分)

26.分析以上文章的语言特点。(1分)

27.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这部作品中哪个人物给你印象最为深刻?请分别 说说 理由(2分)

三、作文。(4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像,自拟题目将它扩成一篇 记叙文 。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他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烧的导火线。一声巨响,旁边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要求:①既要写出事情的过程,又要突出重点;

②想像合理;

③600字左右。

初一下册语文测试卷答案:

一、1.①D ②C ③B ④A

2.璧-碧 犷-旷 磨-摩 许-栩

3.D 4.C 5.C 6.C 7.B

8.略

二、9.“费祎登仙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10.略

11.①角落 ②命名 ③代词(黄鹤楼) ④像鸟的翅膀 ⑤城乡⑥于是就

12.①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 ②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

13.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 传说 ,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经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的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14.为了确立黄鹤楼的特殊地位,作者列出老子祠和八咏楼来作陪衬,说明黄鹤楼能够代替这些楼观,“赏观时物”会集灵仙,从而突出黄鹤楼的地位。

15.A

16.“挤出”二字写出了一种深沉宽厚的父爱。

17.乡亲们的关怀,父亲的挚爱浓浓地包围着“我”,“我”永远走不出他们为“我”撑起的一片晴空。

18.略

19.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0.略

21.(1)滥用词汇,机械模仿 (2)文不对题,词不达意22.不喜欢。主题不严肃,没有围绕主题选材。欲抑先扬。23.吨-顿 盆-碗 斤-惊 言之有理即可

24.略 25.略

26.语言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27.略

三、28.略

看过初一下册语文测试卷的还看了:

1. 初一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2.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3.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卷

4.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关于100所名校初一语文试卷和名校测试卷语文七年级上册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