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周测卷(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清试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八下语文周测卷,以及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清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考试是我们学习语文时重要的环节,八年级的学生在复习时是少不了要做月考试题的。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2分 ( )

A、匀称(chèn) 遨游(ào) 风靡(mǐ) 晕眩(xuàn)

B、逶迤(yí) 蜷曲(juǎn) 闪烁(shuò) 愠怒(yùn)

C、嫣红(yān) 祈祷(qǐ) 哽咽(gěng) 蹊跷(xī)

D、焦灼(zhuó) 踌躇(chú) 殷切(yīn) 踱步(duó)

2、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美国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包括日本在内的“盟友”们——和它无与伦比。

B、他向着周副主席深情地举手敬礼,然后,那紧握着野菜的手猛的一挥,转身向总部所在的方向蹑手蹑脚地跑去。

C、明明很严重的一件事,经他轻描淡写地一说,就显得不算什么了。

D、春节前夕,那里却发生了火灾,真可谓风烛残年。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

A、雷锋精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折射出的集体主义的光辉足以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B、通过观摩和学习,让考察团对北京市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并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C、同学们对班长揭发学习委员作弊的问题,普遍感到十分气愤。

D、联想笔记本电脑显示出了快捷、稳定、方便,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4、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在新秋的爽风和微温的朝阳下,我们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只看见万头攒动,彩旗飘扬。

①还有一眼望不尽的草绿的、白色的一方方的像用刀裁出来的各种军队的整齐行列

②迎面就看到排成一长列的军乐队

③他们的后面是花枝招展的像一大片花畦的少年儿童的队伍

④灿白的制服和金黄的乐器,在朝阳下闪光

A、②④①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2分 (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代表作。

B.《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是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C.《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乐府》,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D.《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使楚》是从《晏子春秋》中选辑的。

6、 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2分

灌疏 托付 思量 苛捐杂税 万籁俱寂 千锤百练

募集 妥帖 国籍 情不自禁 据礼力争 无精打彩

7.默写(5分)。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② 白头搔更短, 。

③ 《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 。

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诗句是 , 。

⑤ “ , ”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胸襟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⑥《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闹春的两句诗是: , 。

8、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3周年,你校初二各班开展了主题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3周年”的班会活动,作为班级主持人,请你紧扣第一单元“长征之歌”的学习设计一段开场白。字数80左右。(4分)

开场白:

9.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现代汉语中,“长城”的比喻意义。(4分)

材料一:与三峡工程并肩而立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已悄然崛起,护卫长江和三峡工程的绿色长城正在形成。据林业部最新数字,目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造林8200万亩,新建乡村林场8000多个,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在抗非典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连国际(000881),其控股74%的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又称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防治传染性病毒的权威,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侯云德院士领衔,该中心专门研制各类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是抗击H5N1等病毒的钢铁长城。

材料三: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军队。军队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军人坚强、果敢、严谨的品质,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扬州日报》)

材料四:姚明给韦斯利做挡拆,魔术后卫阿罗约和小巨人撞了个满怀,后者安然无恙,而阿罗约却在地板上躺了足有1分钟,被换下场后还在肩部做了冰敷。“我从没跟这么巨大的身体撞过。”阿罗约事后说,“太可怕了,好在我没受伤。”而奥兰多媒体昨天戏称,阿罗约和中国的万里长城撞了一下,结果还用问吗?(《新京报》)

答:

二、阅读感悟(共35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0-13题。(共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2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

②、以其境过清 以: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潭的概貌。

B、写潭的概貌,着意突出一个“石”字,又从侧面反映水的“清洌”。

C、写鱼的静态和动态,是用鱼儿的欢乐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欢快了。

D、从“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可见小石潭的水源是条小溪。

12、柳宗元游览小石潭时,天气怎样?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并从文中找出依据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13、坐在小石潭岸上,作者心情怎样?(用原文回答)。

这种心境,与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两句古诗所表现的情绪相似,请你写出这两句古诗。(3分)

(二)《二桃杀三士》是与《晏子使楚》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参照注释阅读文章,完成14—16题。(10分)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①,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②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③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④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⑤馈⑥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⑦而再搏乳虎⑧,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⑨,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⑩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11)。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12)鼋头,鹤跃而出。津(13)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14)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15)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①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②长率:官长和下属。③器:人物。 ④勍:qíng 刺杀 ⑤少:稍,只。 ⑥馈:kuì 赠送。 ⑦猏: jiān 野猪 ⑧乳虎:哺乳的母虎 ⑨却:打退。 三军:这里指敌人的军队。再:两次。⑩济:渡。(11)鼋: yuán 猪婆龙之类。骖: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二马称“服”,两边二马称“骖”。砥柱:山名,在三门峡黄河之中。 (12)挈qiè 拿着,提着。(13)津:渡口。 (14)挈:同“契”,断绝。 领:脖子。 (15)殓 liàn收殓,收尸入棺。

14、翻译下面这些句子,注意里面的文言句式。(6分)

①晏子,智人也!

②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

③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15、晏子杀三士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6、你读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0题。(15分)

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李雪峰

①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②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

③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村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我没理睬它,心想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不由大吃一惊,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它却醒着。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

④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嫌它碍事,就把它锯了,生怕它会长出树芽来,又挖地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根,这样才觉得踏实。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在那座老屋里,在那张床底下,我曾一次又一次扳倒过许多冒出的苍白树芽,直到几年后,当我扳得有些心烦意乱时,它才终于不再冒出新的树芽来。我想它还是终于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着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

⑤前年老家的那座土屋坍塌了,家里人也没理睬它,想不到我以前放床的地方竟长出一棵树苗来,一个春天竟然长出了丈余高。我大吃一惊,本以为已经十多年了,它已经睡熟再不会醒来了,但它依旧醒着,几滴残雨几缕风又让它长成一棵树了。

⑥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⑦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

⑧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选》)

17、阅读全文回答:文章开头从村庄的沉睡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18、文章第⑤段中的“大吃一惊”,除了具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外,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9、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原句: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赏析:

20、文章最后说:“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时刻“醒着”的“一些东西”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5分)

三、表达交流(40分)

21、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著名的水桶效应。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乃至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那块短板,如何面对那块短板,是我们共同话题。请以“我的那块短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

②在行文中自然地点题,扣题,不要强拉硬拽。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题答案

一、共25分

1、D 2分

2、C 2分

3、A 2分

4、A 2分

5、C 2分

6、输 炼 理 采 2分

7、5分

①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浑欲不胜簪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4分 符合开场白要求即可。

9、4分 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障碍等。在材料四中,长城比喻姚明高大雄厚的身材。

二、共35分

(一)共10分

10、2分 ① 像狗的牙齿那样 ② 因,因为

11、B 2分

12、3分 晴朗微风 从“日光下彻” ,“(蒙络)摇(缀)”两句可以看出。

13、3分 (悄)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共10分

14、6分 ,每句2分

①晏子是聪明人啊。(判断句)

② 我们的勇武不如你,功劳不及你(宾语前置句)

③晏子经过他们面前快步行走表示敬意,三个人却不站起来。(省略句。“过”后省略了“之”字)

15、2分

今君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

16、2分

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共15分

17.(3分)作者从村庄的沉睡写起,为下文写泡桐树的醒着和顽强的生长作铺垫。(从对比或衬托的角度回答也可。)

18.(3分)惊喜、敬佩、对顽强生命力的震撼等。(意思对即可)

19.(4分)不设统一答案,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回答即可。(语言特点2分,表达效果2分,共4分)

20.(5分)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40分

③600字——800字。

猜你喜欢:

1. 八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2.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3. 2017初二语文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4.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5.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训练。(27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字,每空只填一个字.(2分)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2.选词填空,每次只能用一次。(2分)

飞舞飞翔飞窜纷飞

(1)但是,朔方的雪花在()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2)它们在大海上(),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在大海深处。

(3)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

(4)看吧,它()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3.选择叠词填空,每空只准用一次。(2分)

茫茫隆隆熊熊闪闪

(1)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2)我这()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吗?

(3)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4)雷声()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4.根据意思写成语(2分)

(1)形容社会极端黑暗。()

(2)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3)因伤感、苦闷、痛苦等不停地唉声叹气。()

(4)水势浩大的样子。()

5.写出下面写“风”句子出自的课文题目。(3分)

(1)别的,在晴光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2)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6.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段的内容。(3分)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7.品析下列加点字的表达作用。(3分)

(1)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脂粉来涂在嘴上。

(2)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8.揣摩下面的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3分)

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9.请排列下面的句序,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话。(3分)

(1)蝴蝶确实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2)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3)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4)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在还有冷绿的杂草。

10.读文答题。(4分)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呀?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呀!

(1)“雷霆”“闪电”“风暴”象征

(2)“拖泥带水的雨”比喻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这三个句子顺序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4)文段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

昙花

立在枝上的昙花,顾盼生姿,得意非凡。

只看过一次昙花的开放:那种感觉,凄美而壮烈。

一共五盆,排在大厅的一旁。圆筒形的主枝,傲然直立。分枝多,呈叶状形,枝上巍巍然地挂着即将灿烂地开放的花蕾。

我和朋友,坐在大厅里,喝茶、谈心。

茶原本是甘醇的,话原本是投缘的,但是,今晚,整颗心,都去了昙花那儿,心情有点儿焦躁,有点儿兴奋,又有点儿不安。所以,入口的茶,变得无味;入耳的话,变得单调。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聊着。最后,索性闭口不语了。

等。

在全然的寂静中等。

子夜过后,还是完全没有动静。

意识渐渐地陷入半朦胧的状态中,忽然,响起了一种很轻微、很轻微的声音:“啪啪啪、啪啪啪。”好像蝴蝶振翼欲飞时所发出的声响。迅速睁开眼睛,盆里的昙花,灿烂地、绚丽地、快活地、无羁地开放了。

花,很大很大;色,非常非常白;味儿呢,浓郁强烈。

我看、我闻、我惊叹。

它尽情地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然而,就在“旖旎风光无限好”的.时刻,鸡啼声起,它大量到来。不作无谓的留恋与挣扎,它迅速萎谢。

众人齐声叹可惜。

独我,羡慕它。

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

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

11.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它们分别是什么?(2分)

12.请从文中摘录抒写作者感情的词语.(2分)

13.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管到哪一句话为止?(2分)

14.第六自然段用一个“等”字独立成句,有何作用?(2分)

15.说说文中写“众人齐声叹惜”这句话的作用.(2分)

16.品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1)迅速睁开眼睛,盆里的昙花,灿烂地、绚丽地、快活地、无羁地开放了。

(2)它尽情地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17.写出结尾两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

18.说说本文给你的人生启迪.(2分)

(二)

走,看云去!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春天的慵倦了?那么让我们走吧,——看云去!

蹬一路飞旋的自行车,任微风撩起秀美的黑发;沿一路柳丝轻拂长堤,我们潇洒地逃出喧闹的都市;顺便将一串低声吟唱的流行歌曲,遗失在宽阔的市街.

有那么一片温柔如绒的草地在绿绿地等待我们,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在那里十二分随意地躺下来,静静地躺着,仰看那天空漂泊的流云。

云,一朵接着一朵,在蔚蓝如湖的天穹里漂泊。如帆影,如羊群,如堆积的白雪,如一群要多可爱有多可爱要多潇洒有多潇洒的少男少女的优美身影。

是从小河里升起来的,是从湖里升起来的,是从幽谷里升起来的,是从森林里升起来的。

为什么要升腾?为什么要漂泊?为什么要追寻?是因了怎样难以抗拒的诱惑,才有了这无形的组合?是因了怎样永恒的心事,才有了这无言的诉说?

云,优美地移动着舞步。云在一刻不停地变幻。风是天才而伟大的导演,而天空,则成了最广阔的舞台。

蓝得透亮的天空,新绿欲滴的草场,温柔湿润的微风,全成了云的景深——自然还有,这些仰躺在这里穿着大黄大红的少男少女。一切都深深地陶醉了。

生命美丽地活在大自然的风景里。生命也是风景。生命与自然,构成宇宙间永恒不朽的风景。

云是一种诱惑,在云的诱惑下我们再也躺不住了。躺不住那就起来吧!尽兴地唱或者欢乐地跳!太阳为我们打着金色的追光,青春在春天里发出迷人的芳馨。()的慵倦不属于我们,()的记忆不属于我们,()生活不属于我们,()面具不属于我们。我们是云!一朵一朵活生生水灵灵的洁白的云!一朵一朵漂在春天里映着阳光的云!一朵一朵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的云!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有了一颗年轻的心灵,生活便永远鲜嫩!

听!春天的风已经吹来了呀,还等什么呀!——走,朋友,让我们看云去!

19.(2分)若将“发霉”“畸变”“虚假”“懒散”四个词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正确的顺序是:

20.(2分)认真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首尾之间的关系。

21.(2分)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中云的特点。

22(2分)第八自然段运用四个颜色词,分析其作用。

23(3分)理解“我们是云”这句话的含义。

24(2分)归纳文章的主旨。

25(2分)品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沿一路柳丝轻拂长堤,我们潇洒地逃了喧闹的都市。

(2)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犹豫什么呢?

26.(2分)本文比喻运用精彩,请举例赏析。

   三、作文(40分)

27、题目:幼苗之歌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答案:

一.1.焰箭渊蜿

2.(1)纷飞(2)飞窜(3)飞翔(4)飞舞

3.(1)闪闪(2)熊熊(3)茫茫(4)隆隆

4.(1)暗无天日(2)海誓山盟(3)长吁短叹(4)浩浩荡荡

5.(1)《雪》(2)《雷电颂》(3)《海燕》

6.海浪对美人鱼、有情人、礁石、海里遇险的人、美女丽人的爱

7.(1)这一“偷”字贬词褒用,写出了儿童情趣。(2)这一“偷”字巧用拟人,写出了雨之珍贵。

8.答案举例:勤奋使我们满载而归,懒惰使我们两手空空。

9.②④①③

10.(1)摧毁黑暗社会的力量(2)在黑暗势力面前的软弱表现(3)这三个句子分别与前文写风、雷、电的先后顺序相照应(4)表达了作者摧毁黑暗、迎来光明的激情。

二、

11.叙事线索、感情线索。

12.焦躁、兴奋、不安、惊叹、羡慕。

13.管到“独我、羡慕它”为止

14.写出了等待之漫长,为下文写昙花一现蓄势。

15.写出了昙花开放的时间之短。

16.(1)正面写出了昙花开放之美。(2)侧面写出了昙花开放之美。

17.昙花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又是辉煌的。

18.珍惜生命,创造辉煌。

19.懒散发霉畸变虚假

20.首尾呼应

21.优美、自在

22.巧用色彩词,描绘了一幅有景有人的图画。

23.巧用比喻,写出了年轻人的活力无限、潇洒自在的特点。

24.本文通过写云、年轻人,表达了作者对充满活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25.(1)写出了喧闹都市这烦人。(2)写出了自然景物之迷人。

26.答案举例:“如帆影,如羊群,如堆积的白雪,如一群要多可爱有多可爱要多潇洒有多潇洒的少男少女的优美身影”一句,连用比喻,写出了云优美、洁白、可爱的特点。

三.作文评分要求及说明(见下表)

一(好)

40~36分二(较好)

35~32分三(中)

31~28分四(差)

27~24分五(很差)

15~0分

内容

(16分)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正确。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基本切题,中心不明确。严重偏离题意。

语言

(19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表达尚好。语言基本流畅,有少量语病。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文理不通。

结构

(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构思新颖。结构完整,层次尚清楚。结构层次混乱。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

文面书写(5分)字体工整、美观,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字体端正,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干净。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和标点错误,有少量涂改。字迹潦草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有较多涂改。字体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涂改多。

说明:①文中每错3个字扣1分,重现不记,最多扣3分。

②字数不足600字者,酌情扣分。

③文中出现考生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一经查实,扣3分。

八下语文周测月考卷1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出题人 吴英

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老朋友,我的心弦( )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 )在荒莽的山巅。 .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jí( )扯破的衣服之后。

看见满园狼jí( )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2.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3分)

①人生是无法回头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谨慎、小心翼翼。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

造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遗憾;③朋友,不要对小事(掉以轻心、漠不关心、耿耿于怀),希望你能稳健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妨看看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以下仅供参考!

1、选择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A 处子(chù ) 磬口( qìng ) 脂粉奁(luán ) 朔方(shuò )

B 褪尽(tuì ) 凛冽(li è ) 睥睨(p ì ) 稽首(j ī )

C 污秽(huì ) 犀利(xī ) 虐待(nüè ) 鞭挞( t à)

D 忏悔(qiān ) 胆怯(què ) 翡翠(fěi ) 蜿蜒(wān )

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 精灵 苍芒 蠢笨 呻吟 .B 珩娥 祈祷 湘妃 咆哮

C 升藤 眷念 博识 美艳 D 忙碌 播弄 蓬勃 罪孽

3、下列划线字解释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 朔方(北) 暖国(国家) B 脂粉奁(盒子) 稽首(停留)

C 鞭挞(用鞭棍等打人) 旸谷(用太阳晒) D 飞窜(乱跑) 污秽(肮脏)

4、下列句子划线处应填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晴天又来______他的皮肤,寒夜又使它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______了。

A消化、消褪 B消释、褪尽 C消化、褪尽 D消释、消褪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雪》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B《雷电颂》中的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C巴金的散文诗《月》中“月的光是死的光”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冰冷的月光并不欣赏,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是光和热。

D纪伯伦 是黎巴嫩诗人、画家。他塑造的海浪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尤其是对自己的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6、 写出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每题2分,共8分) ⑴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惊魂。( )

⑵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

⑶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 )

⑷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7、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_______,如_______--。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9、 根据语境或者成语的意思,给成语填上叠字。(每题1分,共4分)

例⑴:他很有教育才能,在教育界_赫赫______有名。

例⑵:形容非常稀少。(寥寥无几)

⑴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_______向荣的景象。

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_________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⑶形容话多,连续不断。(_____不绝 )

⑷形容非常得意,异常高兴的样子。(喜气______-)

第Ⅱ卷 阅读(32分)

(一)(12分)

鲁迅

暖国的雪,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觉得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时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被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接,整个的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珠核给他做眼球,又从谁的母亲的胭脂奁中偷得胭脂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罗汉了。他也就是目光灼灼地嘴唇红红地坐在雪地里。

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中心句。(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青春的消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⑴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4分)

a、 句中加点的“仿佛”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句中加点的“闹”能否换成“叫”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下列句子,以“公园里”开头,写一组描写景物的句子,要求抓住景物的一个方面的特征来写。

例句: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仿写: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9分)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1、就全文而言,选段文字是表现( )(1分)

A 暴风雨来临之前 B 暴风雨逼近之时

C 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 D 暴风雨来临之后

2、选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1分)

A 反动势力对革命力量的疯狂镇压 B 反动势力在革命力量面前的溃败

C 革命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激烈斗争 D 革命力量战胜反动势力

3、下列词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 “越……越……”这一紧缩句显示了暴风雨逼近的情景;

B “暗”写出云块浓重;

C “低”形容乌云直逼海面;

D “压”表现乌云下降速度之快。

4、写出下列形象的象征意义(2分)

⑴大海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乌云、狂风、雷声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波浪___________的精神。(1分)

6、结合原文品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3分)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

·· ·· ··· · ·

尘雾和碎末。

⑴加点词揭示了狂风_______的特点;

⑵“大块的翡翠”指__________-,用了______修辞,形象地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三)

炊烟

茅屋的炊烟升上了天空。

早晨的天空没有云。云把广阔的天的沃土,让给人间的炊烟旅行。

这一缕烟,像农家女身后旋舞的纱巾。

那一缕烟,像牧羊人手中扬起的鞭绳。

我忽然发现,它们每一簇都像婆娑的树影。我想起山谷里的树,曾有过嫩绿叶子织成的浓荫。它把果实献给了秋,把花朵献给了春。冬天,又投身炉膛,献出枝条和枯根,在烈火中化为滚滚烟尘。

茅屋的炊烟在天的沃土上旅行。它们是死去的树木不朽的灵魂。(11分)

(选自《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2分)

婆娑:

不朽:

2、这首散文诗歌颂了一种_____________的精神。(2分)

3、第⑵段与第⑹段中,都把“天”说成是“沃土”,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3分)

4、判断对错。(4分)

a、⑶⑷段的比喻都是从“形似”的角度设喻的,前一个比喻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后一个比喻给人一种灵巧的感觉。( )

b、本诗的主要特点是叙述详尽,联想和想象丰富、奇特。( )

c、本诗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

d、文章最后一句“它们是死去的树木不朽的灵魂”是全文的主旨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

第Ⅲ卷 作文(40分)

春天应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当你沐浴着春风、春雨和春光的时候;当你欣赏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时候;当你吟咏起咏春、颂春、惜春的篇章的时候……,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着一些强烈的渴望与梦想?你是否还会联想到人生的春天或有关“春天”的故事?请以“春”为话题,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一篇散文或编一个童话,题目自拟,500字左右(诗歌字数不限)

[img]

八下语文周测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清试卷、八下语文周测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