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行天下高二周测卷6(化学卷行天下必修二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化学卷行天下高二周测卷6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化学卷行天下必修二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2)水尤清冽( )

(3)佁然不动(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5)相与步于中庭( )

答案:(1)向西 (2)寒冷 (3)愣住的样子 (4)互相交错 (5)一同,共同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乃记之而去

B.忽啼求之

C.若脱笼之鹄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解析】选C。C项为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

答案:(1)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亮晶晶的,好像刚制成的镜子,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来一样。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何处/无竹柏?

C.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解析】选C。正确的节奏是: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5.名句默写。(3分)

(1)绿树村边合,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门前流水尚能西。

(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来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 ”。

答案:(1)青山郭外斜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谁道人生无再少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6.综合性学习。(6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请参加以“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下面是王芳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选择可用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80字。(4分)

资料:

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

③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④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⑥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⑦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律诗既讲究平仄、押韵,又讲究对仗。

答:

(2)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2分)

①红莲开并蒂 彩凤喜双飞

②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

③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

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

正确的顺序是:

答案:(1)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2)②①④③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2宜宾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4分)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

“异”统领的景物有:

答案: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2分)

答:

答案(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加点词。(2分)

(1)五色交辉 ( )

(2)四时俱备( )

(3)晓雾将歇( )

(4)夕日欲颓( )

答案:(1)辉映 (2)四季 (3)散尽 (4)坠落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答案:(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2分)

答案:山川之美景

12.“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吗?(3分)

答:

答案: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三)阅读《满井游记(节选)》,完成13~17题。(13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廿二日天稍和 ( )

(2)泉而茗者( )

(3)柳条将舒未舒( )

(4)呷浪之鳞( )

答案:(1)暖和 (2)喝茶 (3)舒展 (4)鱼

14.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1)若脱笼之鹄

答:

(2)娟然如拭

答:

【解析】解答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字用在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之间,很明显就是一个结构助词——的;“然”字用在形容词后面作词尾,可以译作“……的样子”。

答案(示例):(1)“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郊田之外”。

(2)“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译文:

【解析】翻译本句要注意“始”“未始”“城居者”“之”“知”能准确翻译。

答案:(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6.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水(春水) 冻水初解的清澈

17.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进行分析。(3分)

答:

答案(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四)(2013锦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8~21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日光下澈 (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疾趋( )

(4)山行之极观也( )

答案:(1)现在写作“彻”,穿过,透 (2)像狗的牙齿那样 (3)快走 (4)景象(景观)

19.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译文:

答案:(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

20.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节选)》:

(2)《观第五泄记(节选)》:

答案:(1)清 (2)伟(奇)

21.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4分)

附【乙】【译文】

从山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有的坐在岩石上,有的斜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奇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三、写作(40分)

22.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操的妙法,倾听是塑造品德的良方……听师长的教诲,听自然的乐章,听历史的回音,听未来的呼唤……倾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倾听在人生中意味深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写故事,也可以发表看法,题目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

(2)字数不少于600。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选材内容宽泛,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受到友谊的可贵。我们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抒情散文。也可以记叙一次倾听朋友发牢骚的经历,表现倾听的重要性。还可以采用片段的形式,由倾听世界各地的声音表现对世界上饥饿、战争等现象的关注。如我们可以听到非洲儿童饥饿的喊叫;我们可以听到怒吼的洪水声,它冲毁房屋,卷走百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所拟题目尽可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img]

新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想要把语文学好的话,那么与多做试卷是离不开的!如果现在的你对于语文的学习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新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新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试卷

一、 将下列名言工整的誊写在格子里。【5分(抄写2分 + 全卷卷面分3分)】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二。基础知识(33分)

1.选出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A.鹤唳 (lì)) 怡然 (tái) 栅栏 (zà) 诱惑(yòu)

B.喧腾 (xuān) 啜泣 (zhuì) 迸溅 (bèng) 挑逗(tǎo)

C.卑微 (bā) 收敛 (liǎn) 踱步 (dù) 嶙峋(xún)

D.目眩 (xuàn) 绽开 (zhàn) 岔路 (chà) 聒聒(guō)

2 下列词语无错误的一项( )(3分)

A 铁清 凝成 扎下 曼湿

B 怡然 瘦骨嶙峋 一瞬间 隐秘

C 训诫 纳罕 小心冀冀 头晕目玄

D 断续 迂回 收敛 录录无为

3 下列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选项是( )(3分)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象溅起的水花。

B.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D.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保尔学习么?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 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两年多了。

B.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D.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汶川抗震救灾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5.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顿(“•”表示很短暂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能/张目•对日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 烟/而飞鸣 D.作/青云•白鹤/观

6. 写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两部:《 》《 》。(4分)

7、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2分)

震撼 迸溅 稀零 震动

①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 。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的水花 。

8、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4分)

9.古诗文填空(8分)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

(2)、_____________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能体现曹操虽已到暮年,却雄心不减的名言是: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龟虽寿》

(4)、填写一句最能表现春天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三、古文阅读 (一) (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 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4分)

(1)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3 盖一癞虾蟆也 (4)驱之别院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与文中“观之正浓”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 。(3分)

4、上文中哪些最富有童趣,选出两个句子加以说明。(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7分)

(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18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 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3分)

2.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自己的看法。(4分)

3.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4分)

5、你认为文中的杰利是个怎样的孩子?(3分)

(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3分)

⑴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⑵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⑶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⑷“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⑸“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⑹“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父亲开始读诗。

⑺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⑻“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⑼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⑽“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⑾“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⑿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 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⒀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⒁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⒂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2、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3分)

答:

3、“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4分)

母亲对我:

父亲对我:

4、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3个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括号中。(3分)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 )-----------( )----------( )

5、用文中原句回答,能够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什么?(3分)

答:

(三)(16分)

照夜白

15年前,她丈夫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不低,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有一天,她果然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斡照夜白。

我一怔,沉吟道:“韩斡照夜白?韩斡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

我没做声,慢慢打开手卷,看后确定: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偏偏她还喜滋滋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呢!”

我耽豫再三,还是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

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看不见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

“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确定!这是伪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她没再说,站起身,很快地收好那卷画。临走,用硬硬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后来有一次遇到他们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我立刻心里一揪。

今年二月,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画中是骠壮硕骏、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斡照夜白”。

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不是……

我妈去年过世了,和爸爸一样,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腼腆,“我特别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你们家……”

“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一下子崩溃,所以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那张画……”

“我带到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就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答应过他母亲……

我的眼前突然飘起密密的雪花……

1.文章以“照夜白”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2.全文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写母亲,请指出其中两种并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3.“儿子”为什么觉得假的“照夜白”比真的还真?联系全文,分点概括(4分)

4.读了这篇小说,你对“儿子”这个形象有怎样的认识?(4分)

四、写作部分(50分)

(一)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你的理想是什么?请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文题:独特的我

要求:(1)二选一,如果选第一题就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内容自定),然后作文。

(2)按确定的文题,字迹工整的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新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试卷答案

一、略。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

1、D 2、B 3、C 4、A 5、C

6、《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7、①震动 ②迸溅

8、如:你文思如泉涌,像一本无所不知的词典,引领我们走进文学殿堂。(语文老师)你美妙的歌声,动人的舞姿,给我们以美的熏陶。(音乐老师)(2分)

三、 1.(1)强:通“僵”,僵硬。 (2)观:景象;景观

(3)盖:原来是。 (4)驱:赶,驱赶。

2、(1)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3.方出神

4.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四、(一)(18分)

1。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恐惧,爬下了悬崖。

2。当我迈出第一步时,还没有克服心里的恐惧。几个关键的词语:似乎、小心翼翼、试探。

3。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 就感。

导致我心理变化的原因是父亲的鼓励。

4。父亲对“我"的鼓励让“我”有了走下来的信心。

5、朋友有难而没及时援手,做的不够好,但总的还算重情重义。

(二)(13分)

1、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我等待父母归来的急切心情。

2、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3、热情鼓励 严格要求

4、得意 失望 省悟

5、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三)(16分)

1、(4分)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引起读者兴趣(能吸引读者)。 (每点2分)

2、( 4分)示例:动作描写:“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扶”“滑”两个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得知真相(画是假的)后受到的打击之沉重。语言描写:“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表现了母亲的得意和自豪。肖像(外貌)描写:“看不见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通过描写母亲的头发“花白“,从侧面突出了母亲的艰辛。神态描写:“偏偏她还喜滋滋地指着画……“喜滋滋”表现了母亲陶醉(喜悦)的心情。(描写方法各1分,具体分析各1分)

3、(4分)①是父亲留下的念想(遗物);②凝结着母子的深情;③是我和母亲的精神支柱。④寄托了我对父母的怀念。

4、(4分)(1)热爱(孝敬)父母;(2)体谅母亲(善解人意)(3)为爱用心良苦;④有奋斗精神。(每点1分,答对3点得满分)

看了新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

1. 初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 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3. 衢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4. 2014-2015学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卷行天下周测卷答案在哪找

金太阳教育查询。

卷行天下三步一体高效训练之每周小测化学必修四在金太阳教育那里能查询,答案自然也在金太阳教育查询。

卷行天下是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是金太阳系列丛书,是创新版的答案。

卷行天下答案哪里有?

可以在卷行天下官网查询,也可以在一个叫做“呆小呆”的公众号里面查找。

本书是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是金太阳系列丛书,是创新版的答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点,及时获得成绩的提升。

做题技巧

一、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周洁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理科班,去年高考664分。

说到去年高考数学和理科综合,周洁娴仍心有余悸。数学开考时不顺,她几道选择题拿不准,十几分钟后越做越慌。她决定跳过这几题往后面做,没想到思路打开了,答题很顺利,之前拿不准的题也好上手了。“我感觉脑袋也像机器,需要预热!”

二、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陈野介绍,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

陈野说,自己能超常发挥,很大程度因为考试时基础题得分高,特别是理科综合和数学两门。做选填题时,无论题目多简单,都会保证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确保能做的题目不出错。“既然得不到难题分,一定要保证简单题不错。”

周洁娴回忆,考数学时,离交卷还剩10分钟,她开始回头检查。结果重新算了算看上去不对劲的答案,发现真有错误,救回10多分。

三、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受访学生均认为,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周洁娴回忆,做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时,最后一题有点难。当时她做前面部分花的时间已超出预算,结果越做越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物理最后一题。好在自己做化学时挤出了一些时间,最后回头才完成物理这道压轴题。

毕业于武汉一中的黑马梁巾认为,综合科目的答题没必要刻意按照统一的答题模式,但最好分科进行,不交叉答题。答题时,应先做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卷行天下周测卷怎么买列

一般的书店就可以买到的。

没有金太阳卷行天下物理的答案。

试题永远都做不完的,学习方法更加重要,所以下面给你介绍一下物理的学习方法。

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

化学卷行天下高二周测卷6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化学卷行天下必修二答案、化学卷行天下高二周测卷6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