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衡中同卷地理周测卷七(衡中同卷20212022周测卷地理)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选自衡中同卷地理周测卷七,以及衡中同卷20212022周测卷地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衡中同卷的免费答案上哪找

衡中同卷的免费答案上哪找

回答如下:衡中同卷的免费答案上百度百科找

,我现在还在读书,其实有时候感觉挺累的,但是,一想到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之后生活的更好,就感觉还是挺幸福的。

[img]

《地理啖蔗录》卷七 平洋、相土、望气、尝水

卷七 平洋、相土、望气、尝水

平洋

§高山田垅。平地曰支。支龙伏于地中。垅龙行于地上。垅龙一脉联络。易于追寻。支龙千里平夷。难以综迹。或为似支之垅。或为似垅之支。或垅止而支来。或垅来而支止。或垅变为支而复为垅。或支变为垅而复为支。

葬书。支垅之辨。眩目惑心。

§垅体高行穴结于麓。支体平走穴结于巅。

葬书。支葬其巅。垅葬其麓。

§南方多是垅形。中原多是支体。

以上以支垅并言。以下则专言支矣。

§如席之展。如毡之铺。如草上蛇踪。如友间线迹。如雁飞云里。如酥浮盏中。如折藕之形。如贯珠之状。隆隆隐隐。脉理难详。曲曲弯弯。栖闪靡定。

隐隐。有中之无也。隆隆。黑中之有也。葬书。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元通。吉在其中。

§就背面之不辨。复主从之奠稽。足将何凭。要亦有法。观祖之所起。则知其来。察水之所趋。则知其去。

凡一方。必有一方之祖宗。观祖宗起于何地。则知其来。察水势趋于何所。则知其去。

§水东流。则龙东走。水西流。则龙西行。水行到龙行。水止则龙止。所以高山以成风为上。平洋以得水为先。谓之水龙。盖有深义。

昼荚图。平坡之脉。如掌窝。水聚交而不流。锁断真气。便是关门。明山宝鉴。平洋大地认水为龙。水势若回。龙亦随住。一丈之山。胜彼十丈。一尺之山。胜彼十尺。入式歌。茫茫四伴无龙虎。君欲寻龙向何处。地师只把水为凭。交流便是龙归路。玉髓经。中原平地及湖乡。行龙入地至难详。寻得龙来无穴下。茫茫阔远何相当。此名天平只看水。水达弯环是穴中。若还舍水去寻穴。望望皆平无定踪。龙穴逢水穴方止。无水拦断去不穷。诸公记此水龙诀。不与冈山一例同。撼龙经。凡到平洋莫问踪。只观水绕是真龙。

§大抵支龙乏体。亦作垅龙而观。高低虽殊。性情则一。

吴公口诀。眠倒星辰竖起看。却与高峰同一样。

§略高略下定山水之情。相牵相连察脉络之迹。

金函赋注。平洋之间。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捉脉赋。山谷一顿一伏。平地相牵相连。

§亦生枝脚。亦带护缠。亦开帐成形。亦过峡束气。

平地之龙。亦开帐穿心。亦有华盖、三台、御屏、玉枕等格。其过峡处。必有银锭。束气。水过者。水中必有微高之脊。水底之士必硬。冬间。其水必温。但过峡处。要两边夹从。无夹从。则风水劫。断不成形。

§细审随龙之水。水交即是穴场。更看从龙之砂。砂缠即是气海。或平中起突。或面前开钳。

穴法。平地有突。气涌而生。绝胜万仞。仙眼难明。只观水势。便见真情。水如不达。穴法无凭。梁箬溪云。龙势徉徉落大坪。连天接野不分明。隆隆隐隐寻踪迹。曲曲弯弯断复生。忽然有突连三五。认取开钳是穴情。定要水来环抱穴。砂如牛角两边迎。

§或吐徽唇。或生徽靥。侍卫亦具。仅咫尺之间。朝迎亦全。在微茫之际。穴复必须跌断。否则散漫无凭。穴前必须兜拦。否则精神不聚。散中求聚。则贴顶者常经。急中取柔。则粘檐者变道。

平洋之地。形如仰掌。阳气舒散。必有突泡隆起。于散中求聚。所谓支葬。其巅乃常道也。惟有一等。以支为体。而得垅之性倩者。其直如掷枪。其急如饥线。术中谓之倒火硬木。此阳中含阴法。当急中取柔。避煞粘檐。刘氏所谓。直急则避球。而凑檐。是也。

§蛮皮之上勿下穴。裁动中硬板之处。勿扦穴坐空际。

凡平洋之穴。固难测识。然。真气所在。其地必不板死。决有动形。有动则有穴可裁也。若概是蛮皮。其气不聚。何以知穴之所在。决不可下。玉尺经。一片蛮皮将奚取证。凡山谷宜坐实向空。平洋宜坐空向实。盖实为阴。空为阳。山为阴气。喜敛。故宜靠实。徉为阳气。喜舒。故实处为死。不宜靠实。夫平洋大地。一片平铺。若无空界。则阳不交。阴为死士矣。所以平洋必以空界为活。而又谓之空龙也。遍地钳。天下州城住向空。何曾撑住后头龙。今人不合古人法。不下空龙下死龙。死龙争似室龙活。龙动之时天地阔。不信但看州县场。尽是空龙活泼泼。O附。地学。过水跳起。星头前开堂局。反是平田。名曰坐虚向实。非坐虚也。束气结咽。在水中耳。亦有横体凹脑、侧脑、没骨。真似坐虚。然。用鬼。用乐。一与山龙同法。地理源本。明初有目讲师者。有坐自朝满之说。盖谓龙落高田结挂钩。穴背则坐。转身空处。面则朝来田满处也。O按:坐空向满之说。本于杨公。目讲扦平徉穴。无不发者。持善用之。非自渠创也。开口可据。而薄如筐筐者。无成。起突为奇。而员如覆钟者。勿犯。

平洋以开口为真。所谓平洋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也。然。必分而有唇者。始可裁穴。若薄如筐箧。乃扫荡之散气。无所成矣。平洋。阳来贵于阴受。所谓平中得一突。为奇也。然。必隆起而有足老。始可裁穴。若员如覆钟。乃孤曜之的。煞。不可犯矣。

§水近须有余地。不然则脚残。水远须有低堂。不然则气散。近大水者穴宜退后。不然则有荡胸之嫌。近小水者穴宜居前。不然则有暗耗之患。

平洋虽以得水为先。然。天地之理无太过。无不及。惟贵中和。故近水者要有余气。否则割脚矣。远水者明堂要低。否则气散矣。近大水者穴宜退后。否则荡胸矣。近小水者穴宜点出。否则水不见矣。

§所以大水近边勿迹。小水弯中可寻。

经云。大水近边莫寻穴。下了人了绝。小水乱弯细察踪。扦著出三公。

§他如。逆水翻腾。则结顾祖之穴。随水镟转。则成蟠龙之形。

§直来取横。横来取直。偏中取正。正中取偏。众短取长。众长取短。众大小者老为贵。众小大者为尊。亦有顺骑之方必水交案后复。亦有倒骑之法必水旺阳中。

如结穴之后。余气不止。滔滔向前者老。但审两边砂水夹辅有情。而生气融蓄之处。以顺骑龙法扦之。此则要余气不飞扬走窜。挽转为我作案者佳。又要案外随龙水交会。如去龙不为我作案。外水不交。乃过龙也。扦之必绝。如龙自前来。而局面反在前者。此当以倒龙法扦之。但要外阳有大水注蓄。否则财禄耗散。

§所当权其百端。切勿胶于一格。

相土、望气、尝水

§夫穴之有土。犹人之有脏。既禀五行之精。亦随八卦之气。

五气行乎地中。故土有五色。金气凝则白。木气凝则青。火气凝则赤。土气凝则黄。水气凝则黑。又五土成形。各随八卦之气。坤凝色黄柔而不粉。干凝色白刚而不燥。艮凝色青细而不轻。巽凝色黑实而不散。离凝色赤腻而不糁。兑凝色白紧而不干。震凝色青硬而不松。坎凝色白软而不濡。

§贵鲜嫩而重实。嫌粗顽而轻松。

土必坚实。固也。亦有满山土坚。穴土独弱。谓之天脆穴。土必鲜嫩。固也。然。嫩小技龙。山色润者。土必嫩。大龙大干皮色老者。土多粗。此又不可一概而论。O按:土贵重实。必无坚路者。始发真气所结。若重而有叟。即是水拆。无气之所也。

§红黄为先。惟黑者则不可见。紫白为次。而青者亦不宜多。五色之中四备为吉。

黑者为水。故不可见。青者近黑。故不宜多。葬书。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亦言黑之不可有也。O一说。色黑如漆。而有光。得数点在内。亦足以备一方之气。又。沈六圃云。满山不黑。独晕中土黑。乃造物作色迷人。留待有德。O凡欲知穴中士色。可于峡中验之。峡中土何色。则穴中亦是此土。此色。所谓:来龙不脱来龙气也。

§色青白者有水洳之患。色焦燥者有气暴之忧。欲爽而不枯而干。若聚栗者无取。欲润而不泽而湿。若刲肉者可嫌。

葬书。干如聚粟。湿如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赤霆经。湿如牛鼻。法即不葬。所谓天汗穴。*按:六八经注云。水火者。生气之根也。土中之暖气。火也。土中之润气。水也。精神交融。暖润相蒸。而生气出焉。故暖而不润。有火无水。则燥烈。者。煞气也。乘之。则发凶祸。润而不暖。有水无火。则早湿。早湿者。死气也。乘之。则主退败。观此。知土之所取者。在干湿得宜。水火既济。术家所谓。九之即合。散之若粉者。是也。

§土穴精强似土非土最贵。石穴脆嫩似石非石为佳。

石山土穴。有所谓:龙肝、凤髓、猩血、蟹膏、散玉、滴金、丝红、缕翠、柳金、黄秋、茶褐之类。及有异文。层沓如花样者。或异色鲜明。如锦绣者。皆坚实光润。似土而非土也。土山石穴。有所谓:如金、如玉、如象牙、龙脑、珊瑚、琥珀、玛瑙、阵碟、朱砂、紫粉、花钿、石膏、水晶、云母、禹余粮、石中黄、紫石英之类。及石中有琐子文、槟榔文。或点点杂出。而具五色者。皆脆嫩温润。似石而非石也。如此等类。皆生气融结而成。至贵之穴也。O沈六圃云。虽曰石穴。凿下自然有土。亦不必纯土。凡石中精黄土反是蚁窟、水坑。但要似于非石之土。掘之。一层嫩一层。则真穴也。故曰掘得动。筑得碎。得水成泥。入口有味。如此石穴。葬之定贵。若看之是石。凿之是石。手捻之是石。口尝之是石。槌之不碎。碎之不细。如此石穴。即是杀气。况锄不可施凿。不能入而曰石。巧云乎哉。又叶九升云。石中土穴俗师每道天成。抑知天地结穴乃灵气所凝。原不为葬骨而设。葬法。乃盗窃天地灵气之法也。焉有生成。如圹之石穴。若四围斩断。如墙壁者。大凶。O附。玉弹子云。亦有穴结石中。凿出无土。旺方取土。谓之并葬。

§其土大同则万冢藏骨。其色特异则一元孕灵。

穴土与本山土同则。万家藏骨之所。非真穴也。穴土与本山土异则。一元孕灵之区。乃真晕也。统一全书。满山皆恶土。穴中得异色之土者。甚佳。若满山土与穴中之土一样。而不变色。亦平平耳。地学。满山黄士。晕中以五色土为异。满山五色土。晕中以纯黄纯白为异。

§开土而闻其清芳。斯为福宅。入井而觉其腥秽。自是凶藏。

山皮之上。经曰爆雨淋其气。不可辨。惟开井之土。其气自然袭人。如有一种清香。若芝兰之与人调和。真贵穴也。若如牛泓、猪涔。臭秽难当。葬之必凶。

§若夫望气之方。古有其说。当夏秋之月际。丑寅之时。必带月而升高。乃凝神而望远。

春冬地气不升。必在夏未秋初。夜静月亮登高四望。凡结大地之龙。其干脊龙楼宝殿之上。及祖宗聚购峡中。停驿之处。有气自土中吐出。明曰迹之。必有大地。必于丑寅时者。天开于子。地辟于丑。正山川精气吐露之时也。或曰。雨后。及日出未出。曰落未落之际。其气皆可验。

§假气横抹。出山之腰。真气直生。在山之顶。

假气乃岚雾之气。出山之腰。其气横铺。或杂乱不一。真气出山之巅。上大下小。其势如伞。其色光明。如焰出。一时即没。

§红黄带赤。穴结山间。黑白兼青。穴居水际。龙短者气短。龙长者气长。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余以此推。

§气正出者穴中藏气。侧出者穴旁落。气正出则穴在正枝正干。其上微偏左则穴在左。枝微偏右则穴在右枝。

§富穴气必肥浊。贵穴气必清奇。

§气之成色。成形。知地之为大。为小。

初吐一线上结华盖。如旃冕垂旒。五色备具。似龙蟠。似云腾者。日旺气。帝王之地。毫光明灿。如虹。如月。如凤舞者。曰喜气。英俊、后妃之地。或内白外黄。前青后紫。青如牛首。赤如虎尾者。猛将之气。王侯之地。初若云烟。终如鼎沸。中青外红。如流星烛。地如蛟腾。凤翥者。福喜之气。宰相之地。赤白兼备。中吐微红。势若幢幡者。文明之气。翰林之地。赤白一丝。直冲贯曰者。忠干之气。谏臣之地。赤色一丝。如红而微带彩者。文章之气。状元之地。纯白、纯黄者。民牧之地。初吐一线。终盘宝盖。五色备具。轻清上浮。有纹不杂。如踏节。如宝塔。如摇旗。如幢幡。耀日烛星者。为异气。神仙之地。

§类兽者出武。类禽者出文。山川之精。于此莫掩。气机之应。于此可凭。若夫尝水之方。古有其说。当天和之候。际水旺之时。

凡阴雨、水雪。水无真味。必天气晴和。夜半之时。尝之方确。盖水旺于子。故也。

§嗽口中之夙津。吸四方之清气。神志既定。滋味可分。

将尝水。先以别水净口。随四时吸四方气。先吹入水。再尝入口试之。久矣滋味能辨。须是自己精神爽快。方可。若有病。及口舌酸苦。不准。

§初饮香而再饮甜。自是萃精之地。初吸甜而再吸淡。已经发福之区。

如初饮香。再饮甜者。必有大地。如初饮甜。再饮淡者。大地已经人葬了。气已发泄。故征于水也。

§似苦岂有贤豪。似辣必生武贵。腥臭者铜场铁矿。咸酸者社宇神坛。

开口似苦。岂有贤豪。含唇似辣。主出武贵。腥气在牙是为铜山铁矿。吐出咸酸及涩。是为社庙神坛。

§他如水面衣浮。气败所兆。水上薸集。气至斯开。

凡地气败则水面生衣。红者为红衣水。紫者为紫衣水。线者为绿衣水。障蔽水面。有穴不发。凡。凡水上生薸 亦有红、紫、绿之异。其甚者。亦同水衣。气退则蔽。气至目开。或以人事。廓清之。与自开同。亦能发福。

§涧映黑光则顽梗不化。山流红沫则劳瘵难廖。

凡黑水龙之恶气。西北边多有之。中原山涧亦往往而有。此方必顽恶。不可驯诲。对之作穴。永不发福。凡前砂流红沫。或本身脚下渗出红沫。名为流血水。主吐血、崩漏。长病难医。若当龙项红水迸流。必主杀伤、横死。若素无红泉。偶被凿伤。于伤痕流出红绣水。是斩龙断脉。必主横祸。急医之。犹恐弗及也。

§高山碧流神仙之圃。平洋碧水王侯之乡。溪流白则寺观有灵。白而兼青则为生文武之佐。井水紫则公乡斯起。紫而且白则诞毓圣贤之徒。

溪流青白。以水色言。井水紫白。以井上之浮气言。非言水色也。

§黄气见则生盖臣。白气见则生孝子。帷井上者可据。是为祥光。在溪间者难凭。多属雾气。

地理七年级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是基础,如何把握住上册的知识点就要靠测试卷的训练了。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 七年级地理 上册的测试卷及答案,参考答案使我们更懂得答题的规范。

地理七年级上册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宿迁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陆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区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A. 哥伦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纳提出的 D. 我们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 寒带气候区 B.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C.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D. 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8.关于目前人口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过快,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B. 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C. 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D.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

9.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 学习英语 活动,其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____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终年炎热 C. 暴风骤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B.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 C. 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 D.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14.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哪种降水类型

A. 对流雨 B.地形雨C. 锋面雨 D. 台风雨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 昼夜交替

16.每年 冬至 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宿迁的玲玲感觉

A.白天越来越长了B.黑夜越来越长了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气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阳辐射加强 D.降水增加

18.宿迁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冲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经济贸易摩擦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0.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 红十字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

2.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 )

3.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 ( )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 )

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 )

6.在卫星云图上,白色区域通常表示云雨区 ( )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

8.在地球五带中,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热带 ( )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 ( )

10.国际合作只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 )

三. 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 ________ ; B ________ ;C ________ ; D 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3)七大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洲;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洋。

(4)A、C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

(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1月份气温最低,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据此判断A地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4)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 ,全年降水特点是 ,据此判断B地的气候类型为 (填字母)。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地理七年级上册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亚洲 太平洋

(4)苏伊士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气温 降水

(2)A B

(3)少(较少、极少、干燥、干旱) 多(较多、湿润、多雨) 地中海

(4)高温(全年高温)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匀) B

猜你感兴趣:

1.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 地理七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

3. 初一地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4. 地理七年级上卷子含答案

5. 七年级上期地理测试卷及答案

求衡中同卷202年周测卷的答案

衡中同卷202年周测卷的答案,

这个题目太大了。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班主任。

衡中同卷的答案什么软件能查

衡中同卷的答案作业帮APP软件能查。作业帮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移动学习平台,也是习题搜索、高效练习和学习沟通的综合学习工具。

在作业帮学生可以通过拍照、语音、文字迅速得到难题的解析步骤、考点答案;也可以自由讨论作业问题,得到解题思路和知识点。

还可以迅速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精准练习补充;更可以由全国众多名校老师在线一对一答疑解惑;学习之余还能与全国同龄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学习生活中的趣事。

查找试卷方法:

1、试卷筛选。关键词空着不填写,可以筛选某一类试卷。如要找人教版高三语文最近上传的试卷,既可以在所有栏目中选择“高三语文”,在所有版本中选择“人教版”。

2、查找0点试卷。中学试卷网较老的试卷或是没有答案之类的试卷,我们会设置为0点下载,如果您暂时没有点数,而且只是想找这类试卷的话,可以在“0点试卷”前面打勾,这样搜索的结果就只出0点的试卷。

3、查找推荐的试卷。一般推荐的试卷都比较好,是由相关审核试卷的版主推荐的,但也不是说不推荐的试卷就不好这完全取决于相关版主的推荐水平,如果是学生家长面对这么多的试卷,只要在“推荐试卷”前面打勾则搜索的结果就只显示推荐的试卷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作业帮

选自衡中同卷地理周测卷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衡中同卷20212022周测卷地理、选自衡中同卷地理周测卷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