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生物答案神州智达(神州智达预测卷2生物)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2018生物答案神州智达,以及神州智达预测卷2生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__;(2)鲸喷出雾状水柱______;(3)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鲸喷出雾状水柱,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望梅止渴,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img]

神州智达的答案怎么找

官网。

1、首先打开浏览器,搜索神州智达官网进入。

2、其次在网站的右上角选择读本答案进入。

3、最后找到自己需要的试卷答案即可。

神州智达高中卷中,期中卷(理科)卷子及答案。

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政 治 试 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每道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做出选择。每小题2分,28小题,共56分)

1.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①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 ②雁荡山自然风光 ③万里长城

④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⑤温州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⑥《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2.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庆典以其规模宏大,装备先进,向国民、向全球展示我们国家建国60年来的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必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这表明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来实现的

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都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今年4月26-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在京举行。网博会上提出了“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政府部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指导用户对网络文化产品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的技术革新等。上述材料说明 (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一头在叫嚣要吃羊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狼,一群永远用智慧战胜威胁、运气也绝佳的羊---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这部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屡获殊荣。据此回答5-6题

5.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之所以能征服观众,是因为 ( )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有人喜欢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 )

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对人的影响消极被动的

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该“双百”评选活动已经尘埃落定。有人说:“优秀的英雄形象,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据此回答7-8题

7.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8.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逆势前行,不仅在于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 ( )

①文化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②文化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③文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外出旅游

“汉语桥”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世界大学生中文大赛,参赛选手均是年龄30岁以下、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高校在校生。自2002年开办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今年的主题是“快乐汉语,成就希望”。这次比赛经海外预赛选拔,来自世界约60个国家的112名大学生选手应邀7月来华参加复赛和文化体验活动。据此回答10-11题

10.“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当今的全球“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说明 ( )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强国首先就要强语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 (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于2009年8月-2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这次艺术节以“吉祥草原,祝福亚洲”为主题,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的不同艺术形式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并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举办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有利于

①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 ②增进亚洲各国对蒙古文化的了解

③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④增进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山西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被审议通过,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38处。据此回答13-14题

13.五台山此次耗资5亿申遗,其目的是保护五台山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资源遗存的圣地,保护这一圣地的意义是 ( )

①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树立和改善景区的整体形象,促进对外开放和交流

③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五台山名胜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4.有人说:“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属于各国的文化财富,满足各国人民的精神需求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15.“对本国文化的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表明 ( )

A.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 B.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6.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

①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全体人民不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且“学有所教”。据此回答17—18题。

17、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18、“学有所教”的提法与我国古时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④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19.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歌词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 (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20.“拦街福”是温州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今年的“拦街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传统拦街福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温州民间十分重视居住的环境,对“房屋的选址”非常讲究。房屋要背山面水朝阳,顺山势,背风向,靠水源,避灾祸等。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有一定的生活依据。我们对待“房屋的选址”的正确态度是: ( )

A.模仿古人看风水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兼收并蓄、一概拿来

22.时间如白驹过隙,澳门已归家十载。澳门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教堂与牌坊、基督与天地(神),使澳门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象。澳门文化独具特色说明( )

A.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

B.只有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保存本民族文化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D.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果

被誉为“媒体奥林匹克”的世界媒体峰会于2009年10月9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围绕“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的挑战”等八个议题进行探讨。据此回答23-24题

23.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以上事实说明 (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的产生主要是以卫星、电视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25.达

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的课后练习题(课本上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课后练习 答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1)×(2)√(3)×(4)×

2、略

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动物的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参考答案:略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1)×(2)×(3)√(4)×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相对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农民 牛←三叶草 传粉

猫←田鼠 ← 土蜂

(2)答: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他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减少后,影响三叶草的传粉,从而影响三叶草繁殖后代,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减少。三叶草是牛的食物,三叶草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牛的食物缺乏。

4、答: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5、答: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1)×(2)×(3)√

2、D

3、野生青蛙以昆虫为食,而大多数昆虫如蝗虫、蚱蜢等都是以植物为食的,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因此,捕食青蛙会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4、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致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5、四个方框从上到下分别填:生产者;动物;分解者;阳光、空气、水等。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D

2、猞猁 ——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扬子鳄、疣鼻天鹅、鸬鹚——(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黑斑蛙——(湿地、农田生态系统)

鳗鲡——(海洋、河流生态系统)

3、略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1)√(2)×(3)√(4)√

2、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3、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的光线。

4、四点错误:①不能用纱布擦拭目镜,一定要用擦镜纸擦拭;②先对光再观察;③在双目注视下,将镜筒下降至玻片标本距离很近时方可停止;④调焦观察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待看清物象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5、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3号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象就越小,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

6、最简答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装片上。

第二节 植物细胞

1、(1)×(2)×(3)×(4)×

2、视野中气泡边缘是黑色的且较粗,大小不一,呈圆形。细胞则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分,形态多样。

3、给临时装片染色的染色剂,可分成两大类。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且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如龙胆紫可将细胞核染成紫色,醋酸洋红可将细胞核染成红色,经它们染色的细胞已经失去活性。另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但对细胞的活性无大的影响,称为活体染色剂,如可对线粒体染色的健那绿。一般说来,给临时装片标本中的细胞染色,大都会使细胞失去活性,但对观察有帮助。当需要被观察的细胞保持活性或所要观察的结构较明显时,可不用染色。

4、挤压水果所得到的果汁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

第三节 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具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2、可将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有叶绿体或液泡,则该样品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一般也没有液泡。若没有发现叶绿体(由于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则可将生物样品放置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若仍看到有细胞存在,则说明该样品细胞有细胞壁,应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1、(1)×(2)×(3)×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

3、人体细胞的线粒体进行能量转换时,需要利用氧将细胞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分解,才能将营养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变成人体细胞能利用的能量,供人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危重病人的各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危重病人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获得的氧、营养物质减少。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就是在给病人补充氧和营养物质,以便细胞中的线粒体能正常工作,使病人尽快康复。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1)×(2)√(3)×

2、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1)×(2)√(3)√

2、皮肤分布在人体表面,有保护作用,说明皮肤中有上皮组织;如果皮肤被划破我们感到疼,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皮肤划破会流血,说明皮肤中有结缔组织。

3、心脏——肌肉组织;唾液腺——上皮组织;

股骨——结缔组织;大脑——神经组织

4、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

2、D

3、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各个器官的表面。输导组织贯穿在根、茎、叶等器官中,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4、橘子是植物的果实,里面有种子。外面有果皮,包括橘子皮、橘子瓣,其中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种子中除保护组织、营养组织以外,还有分生组织等。

5、位于树皮中的筛管,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供其利用,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的其他器官就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导致植物体死亡。

6、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方面来比较,动物体比植物体更复杂,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没有系统。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1)×(2)×

2、从结构上看,草履虫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从生物特征上看,草履虫要从水中获得食物,伸缩泡、收集管也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和废物收集、排出体外,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如遇到障碍物时,它能靠表膜上纤毛的不断摆动而运动到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3、(1)甲(←)乙(→)

(2)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去;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

(3)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4、小熊认为眼虫是植物,判断依据是眼虫的结构中有叶绿体;萌萌认为眼虫是动物的原因是眼虫有眼点、鞭毛能运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眼虫是属于生物的统称,在植物学中成为裸藻,在动物学中属于原生动物。因此说眼虫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2、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等会使得鱼缸中藻类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鱼缸中的水会逐渐变绿,贴在鱼缸壁上的藻类植物会形成绿膜。

3、多数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往往有苔藓生长,而向阳的一面没有。

4、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因而严重地威胁苔藓植物的生存。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它的周围就很难看到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了。

5、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植物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能力,因而使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1)√(2)√(3)×

2、种皮(保护胚);胚(能发育成新植株);胚乳(储藏养料)

3、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他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被子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类群。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1、因为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肥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的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保存种子时可以降低温度;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保存种子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因此,可以通过封闭,或通入氮气,以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方法保存种子。

3、蚕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条件无关,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萌发,笕菜种子在无光的条件下萌发。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1、(1)×(2)×(3)×(4)×

2、D 3、A

4、保护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5、(1)输入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2)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疏导组织中。

6、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这一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1、(1)× (2)√2、

3、黄瓜、南瓜、丝瓜这些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1)×(2)×(3)×(4)√

2、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少水分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3、(1)避免量筒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分的减少是被植物吸收掉的。

(2)插有枝条A的量筒中的液面比插有枝条B的量筒中的液面低。原因是枝条A带有叶,蒸腾作用比较强,会从量筒重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没有叶,蒸腾作用较弱,从量筒重吸收的水分少。

4、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成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1)×(2)√(3)×(4)√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如果没有绿色植物,食物链、食物网将会因为失去起点而解体,其他生物就会饿死。可以说,绿色植物是生物圈的基石。

4、实验的方法:光照是本实验的变量,设计有光照和无光照的对照实验。实验步骤:①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芥菜子)20粒,两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把小勺,四张餐巾纸,两张黏性标签。②在两个标签上分别写上“有光”、“无光”,分别贴在两个罐头瓶上。将两个罐头瓶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用小勺在两个瓶中分别撒上10粒种子,再撒上点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拧紧瓶盖。③将“有光”的瓶放在室内有光的地方,将“无光”的瓶放在壁橱里。一周后观察种子萌发长出的幼苗的颜色。预期结果:“有光”的瓶中的幼苗是绿色的,“无光”的瓶中幼苗是淡黄色的。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1)√(2)×(3)×(4)√

光合作用

原料

条件

场所

产物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2、

3、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①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其中A组放置氢氧化钠溶液,B组不放置氢氧化钠溶液;②两组均进行“饥饿”处理,“红色安全灯”;③两组同时照光;④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水域加热”应为“隔水加热”;⑤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葡萄糖”应为“淀粉”。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1、

2、答:栽种或种庄稼需要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是因为甘薯、白菜进行呼吸作用会导致窖内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导致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农作物的营养,使农作物的品质下降。通风能降低温度,延长农作物的储藏时间。

3、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不同作用: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联系:线粒体分解的有机物的最初来源是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出现气候、地质状况异常,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受灾。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参考答案:略

2018生物答案神州智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神州智达预测卷2生物、2018生物答案神州智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