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卷行天下化学选修4周测卷,以及卷行天下周测卷化学选修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同步单元滚动检测AB卷
薪火书业产品目录表
走进名校初升高衔接教材定价表
初升高衔接教材 语文
初升高衔接教材 数学
初升高衔接教材 英语
初升高衔接教材 物理
初升高衔接教材 化学
初升高衔接教材 生物
初升高衔接教材 政治
初升高衔接教材 历史
初升高衔接教材 地理
初升高衔接教材合订本(英数物化)
工具书定价表
康思英语高一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二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三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一仿真强化训练
康思英语高二仿真强化训练
康思英语高三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十年听力汇编
32套冲刺卷听力
高中生生涯规划(新版)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
学习帮基础知识手册
高考失误文升格大揭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红楼梦
乡土中国
语文字帖(72篇)
64篇钢笔字帖
英语字帖
英语字帖3500词
话题写作范文字帖
初中英语2000词字帖
初中英语训练字帖
初中必背古诗文字帖
初中名著导读字帖
古代文化常识
新高考背诵篇目64篇
新高考背诵篇目58篇
新高考背诵篇目60篇
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古诗文72篇
古诗文必背74篇
满分作文技法与素材解读
高考作文满分指导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高考语文题型周周练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一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二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三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一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二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三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一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二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三
高考英语新写作(三合一)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一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二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三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一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二下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一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二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三全一册
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单元卷
高考真题汇编定价表
5年真题汇编 语文
5年真题汇编 文数
5年真题汇编 理数
5年真题汇编 英语
5年真题汇编 物理
5年真题汇编 化学
5年真题汇编 生物
5年真题汇编 政治
5年真题汇编 历史
5年真题汇编 地理
1年真题汇编 语文
1年真题汇编 文数
1年真题汇编 理数
1年真题汇编 英语
1年真题汇编 物理
1年真题汇编 化学
1年真题汇编 生物
1年真题汇编 政治
1年真题汇编 历史
1年真题汇编 地理
3年真题汇编 语文
3年真题汇编 文数
3年真题汇编 理数
3年真题汇编 英语
3年真题汇编 物理
3年真题汇编 化学
3年真题汇编 生物
3年真题汇编 政治
3年真题汇编 历史
3年真题汇编 地理
初中培优单元检测卷定价表
7年级人教语文部编
7年级人教数学上册
7年级青岛数学上册
7年级冀教数学上册
7年级人教英语上册
7年级外研英语上册
7年级人教生物上册
7年级人教政治部编
7年级人教历史部编
7年级人教地理上册
7年级湘教地理上册
8年级人教语文部编
8年级人教数学上册
8年级青岛数学上册
8年级人教英语上册
8年级外研英语上册
8年级人教物理上册
8年级人教生物上册
8年级人教政治部编
8年级人教历史部编
8年级人教地理上册
8年级湘教地理上册
高中同步三级练定价表
语文必修上册
数学人教A版 必修第一册
数学人教B版 必修第一册
数学北师大版 必修第一册
英语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英语外研版 必修第一册
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化学鲁科版 必修第一册
生物学人教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地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地理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广东合格考定价表
广东合格考化学
广东合格考生物
广东合格考历史
广东合格考地理
重庆合格考定价表
重庆合格考物理
重庆合格考化学
重庆合格考生物
重庆合格考政治
重庆合格考历史
重庆合格考地理
贵州水平卷定价表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物理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化学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生物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政治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历史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地理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通用技术
高中同步单元滚动检测AB卷定价表
人教版语文必修1
人教版语文必修2
人教版语文必修3
人教版语文必修4
人教版语文必修5
人教语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语文 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语文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人教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人教语文 中国小说选读
人教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语文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人教版数学必修1
人教版数学必修2
人教版数学必修3
人教版数学必修4
人教版数学必修5
人教版数学选修1-1
人教版数学选修1-2
人教版数学选修2-1
人教版数学选修2-2
人教版数学选修2-3
人教版数学选修(4-4 4-5)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3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1-1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1-2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2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3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4-4 4-5)
人教版英语必修1
人教版英语必修2
人教版英语必修3
人教版英语必修4
人教版英语必修5
人教版英语选修6
人教版英语选修7
人教版英语选修8
外研版英语必修1
外研版英语必修2
外研版英语必修3
外研版英语必修4
外研版英语必修5
外研版英语选修6
外研版英语选修7
外研版英语选修8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1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2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3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4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5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6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7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8
人教版物理必修1
人教版物理必修2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人教版物理选修3-2
人教版物理选修3-3
人教版物理选修3-4
人教版物理选修3-5
教科版物理必修1
教科版物理选修3-1
鲁科版物理必修1
鲁科版物理必修2
鲁科版物理选修3-1
鲁科版物理选修3-2
沪科版物理选修3-1
沪科版物理选修3-2
人教版化学必修1
人教版化学必修2
人教版化学选修3
人教版化学选修4
人教版化学选修5
鲁科版化学必修1
鲁科版化学必修2
鲁科版化学选修3
鲁科版化学选修4
鲁科版化学选修5
人教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生物必修2
人教版生物必修3
人教版生物选修1
人教版生物选修3
苏教版生物必修1
苏教版生物必修2
苏教版生物必修3
人教版政治必修1
人教版政治必修2
人教版政治必修3
人教版政治必修4
人教版历史必修1
人教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历史选修1
人教版历史选修3
人教版历史选修4
人民版历史必修1
人民版历史必修2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人民版历史选修1
人民版历史选修4
岳麓版历史必修1
岳麓版历史必修2
岳麓版历史必修3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岳麓版历史选修4
人教版地理必修1
人教版地理必修2
人教版地理必修3
人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人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湘教版地理必修1
湘教版地理必修2
湘教版地理必修3
湘教版地理选修3
湘教版地理选修6
中图版地理必修1
中图版地理必修2
中图版地理必修3
中图版地理选修3
中图版地理选修6
鲁教版地理必修1
鲁教版地理必修2
鲁教版地理必修3
人教英语必修3(含读后续写)
人教英语必修4(含读后续写)
人教英语选修7(新题型)
人教英语选修8(新题型)
人教英语必修5(新题型)
人教英语选修6(新题型)
新教材AB卷定价表
语文 必修 上册
人教A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B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英语 必修第一册
外研版英语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物理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化学 必修第一册
鲁科版化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生物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 必修 上册
人教版地理 必修第一册
湘教版地理(第一册)
鲁教版地理 必修第一册
——安然书
[img]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只有高效的 学习 方法 ,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高二化学 基本知识点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1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N/N(A)
2.物质的量n(mol)=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2
氯及其化合物,SiO2+2NaOH==Na2SiO3+H2O,
①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
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成HCl和O2)的弱酸。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须和酸(或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二氧化硫
①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
②化学性质:
a、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中强酸):SO2+H2OH2SO3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SO2+Na2SO3+H2O==2NaHSO3b、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
c、具有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3
一、苯C6H6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二、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三、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4
氮及其化合物
Ⅰ、氮气(N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式——,结构式——N≡N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质非常稳定。
①与H2反应:N2+3H22NH3
②与氧气反应:N2+O2========2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O2===2NO2(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气体,有毒)3NO2+H2O===2HNO3+NO,所以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Ⅱ、氨气(NH3)
a、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
b、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式——,结构式——H—N—H
c、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NH3?H2O(一水合氨)NH4++OH-,所以氨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
d、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方程式: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
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收集满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5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 其它 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
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二化学必备的知识点
★ 高二化学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
★ 高二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 高二化学基础知识点内容总结
★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
★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四第二章
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测试卷附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 连累 累积 危如累卵
B.马厩 灵柩 内疚 咎由自取
C.险峻 骏马 竣工 怙恶不悛
D.休憩 收讫 栖身 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铮友 撤消 寥廓 莫可明状
B.传颂 慧星 树阴 至理名言
C.怄气 俯首帖耳 形销骨立 万古长青
D.志大材疏 真知卓见 激流勇退 坚忍不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呼天抢地________地哭得那么伤心。
②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_____。
③天快黑了,雨还是下个不停,前面的桥又被水冲坏,我们的确_________了。
④江河奔流,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刮风,下雨,都是运动变化,诸如此类,真是________。
A.装腔作势 等量齐观 进退两难不计其数
B.装模作样 相提并论 骑虎难下不胜枚举
C.装腔作势 混为一谈 进退两难不胜枚举
D.装模作样 相提并论 骑虎难下不计其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B.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法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再谈俗从何来
人俗,其艺未必俗。茨威格写巴尔扎克平生所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碍其为旷代文豪。惟其艺不俗,故巴尔扎克自负其征服世界的魅力:“彼(指拿破仑)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雨果则在其坟前云:“当他站在时代上面去创造绝对价值,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到达最伟大的地步。”人俗如张瑞图,其字则高华典雅,绝无俗意。说赵孟 俗,那是民族意识蒙蔽了审美意识,其实赵孟 的字是不会与俗字联姻的。我们不为贤者讳,齐白石对金钱的爱慕和吝啬,的确去雅甚远,但齐白石的画俗吗?我们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人性的二元论,当上述大师趋附名利时,灵魂的蒸发物是“庸俗”,而当他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最能悟到自身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的是托尔斯泰,他说有一个人性的托尔斯泰和一个兽性的托尔斯泰,而兽性的托尔斯泰恒为人性的托尔斯泰所打倒。亦如《伊德和自我》所云,原始的伊德显然是很不雅的;惟有“超我”的追逐,使伊德趋向完美。
显然当艺术家升腾着庸俗之气的时节,和天下的俗人没有任何区别,俗谚云“诗人之作清绝,慎勿为邻居”,恐怕是这诗人灵魂二元分裂和组合表现特显,故诗可读,而人不可交。谢灵运即是最佳例证。
当一个艺术家创作时,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当他不创作时离于道、摒于德、背于仁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样的例证亘古至今,不绝如缕。哲学家似乎也不例外,譬如卢梭和弗兰西斯•培根。这种矛盾的状况,是不能轻易用“伪君子”三字去说清的,上帝造人或女娲造人,大体用的泥巴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二元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太古。
即使同一作家和画家,其作品也可能蕙莸杂处,雅俗并存,雨果在巴尔扎克坟前固不会罗列他所写的充满脂粉气的、鄙俗的、同时效力于几个文坛鸨母的文章,茨威格却读到过这些,然而权衡轻重之后,茨威格还是把崇敬和赞叹奉给了巴尔扎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龚定庵的一首“游词”,可谓深恶痛绝,细味之,的确俗得可以。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幕遂初衣。偶逢锦色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偶赋凌云”时龚定庵灵魂中蒸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千古绝唱;而当他“偶倦飞”时,鄙陋人性暴露无遗,对女人说谎,而且目的是“寻春”,百年之后,我深为龚定庵耻。然而权衡巨细,我在愤怒之余,还是把尊重奉给龚定庵。
我们所希求的当然是道德文章兼美的完人,然而当我们以此尺度去苛求古人时,恐怕打击面会过宽,所幸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最后成果,而不一定先了解隐私劣迹后再读诗歌文章,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把比较宽容的尺子,可以容纳一些甚至是坏人的作品。时过境迁,坏人的劣迹与他的作品距离会越来越大,恶劣的品德和秽行,作为原始的兽性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剩下的好东西总是属于人类智慧的一部分,于是我们会读到元遗山论谢灵运时的备极赞美之句:“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谢灵运以“池塘生春草”五字留芳千古,而那些“无补费精神”的诗人早为人忘却,这些诗人中必然有为人品格比谢灵运高尚百倍者。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这是史家所必须注意的。
5.文中第1段“人俗,其艺未必俗”的原因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们尽管常“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影响其艺术创作的价值。
B.巴尔扎克、齐白石等艺术大师创作时“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
C.人性的二元论,即人自身是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
D.当艺术大师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蒸发物是“高雅”的。
6.对茨威格把“赞叹”奉给巴尔扎克,作者把“尊重”奉给龚定庵的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过境迁,艺术家的劣迹已被人们忘记了。
B.道德文章兼美的完人太少,而且人性中有兽性的一面。
C.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最后成果,可以容纳一些甚至是坏人的作品。
D.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重在艺术家创造的绝对价值。
7.根据全文内容,对“俗从何来”的'理解全面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自身灵魂俗、雅的二元结构;人性与兽性的并存。
B.人性的二元论,使艺术家们在趋附名利时,灵魂蒸发物是“庸俗”;而他们在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C.大师们及哲学家善于伪装的“君子”行为和鄙俗的文章。
D.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这是史家所必须注意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燕喜亭记
韩愈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 翳 ①,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②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③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④”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浙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⑤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⑥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注】① 翳:遮挡阳光的枯树。 ,枯死的树。②振鹭:白鹭展翅飞翔。③秩秩:秩序井然的样子。④鲁侯燕喜:出自《诗经•鲁颂• 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强盛、健康长寿。在此也取祝福的意思。⑤饫闻:听到很多了。饫,饱足。⑥羽:出自《易经•渐卦》,意思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累。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 却立而视之 ②晨往而夕忘归焉
B、 ①愈请名之 ②俟德之丘
C、 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虚以钟其美
D、 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今其意乃若不足
9、对文中用较多文字叙述山谷、瀑布、池塘、水源命名的用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主人高尚、谦逊、施德的思想追求。
B、体现主人对隐逸山水之间的田园生活的追求。
C、反映出儒家的人格理想的山水审美意识。
D、借以赞美主人积极入世、施德于民的为政思想。
10、对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B、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称赞了开发这一景区的王仲舒。
C、表面看来是在描绘山水,实质上是在宣扬儒家主张的道德观点。
D.借此赞美王仲舒的行为品德,表示对他的前程怀有希望和信心。
第Ⅱ卷
四(23分)
卷行天下答案哪里有?
可以在卷行天下官网查询,也可以在一个叫做“呆小呆”的公众号里面查找。
本书是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是金太阳系列丛书,是创新版的答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点,及时获得成绩的提升。
做题技巧
一、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周洁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理科班,去年高考664分。
说到去年高考数学和理科综合,周洁娴仍心有余悸。数学开考时不顺,她几道选择题拿不准,十几分钟后越做越慌。她决定跳过这几题往后面做,没想到思路打开了,答题很顺利,之前拿不准的题也好上手了。“我感觉脑袋也像机器,需要预热!”
二、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陈野介绍,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
陈野说,自己能超常发挥,很大程度因为考试时基础题得分高,特别是理科综合和数学两门。做选填题时,无论题目多简单,都会保证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确保能做的题目不出错。“既然得不到难题分,一定要保证简单题不错。”
周洁娴回忆,考数学时,离交卷还剩10分钟,她开始回头检查。结果重新算了算看上去不对劲的答案,发现真有错误,救回10多分。
三、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受访学生均认为,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周洁娴回忆,做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时,最后一题有点难。当时她做前面部分花的时间已超出预算,结果越做越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物理最后一题。好在自己做化学时挤出了一些时间,最后回头才完成物理这道压轴题。
毕业于武汉一中的黑马梁巾认为,综合科目的答题没必要刻意按照统一的答题模式,但最好分科进行,不交叉答题。答题时,应先做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卷行天下三步一体高效训练之每周小测化学必修四?
卷行天下三步一体高效训练之每周小测化学必修四在金太阳教育那里能查询,情况如下:
1、直接打开手机浏览器,输入图示链接进行跳转。
2、如果没问题,就继续打开教学伴侣。
3、等完成上述操作以后,需要确定查看对象。
4、这样一来会得到相关的结果,即可实现要求了。
高二化学选修4试题
化学选修4测试题(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2.第I、II卷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
C.K+、Mg2+、NO3-、SO42— D.Na+、Fe3+、Cl—、AlO2—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 、 、 表示,已知2 =3 、3 =2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化合价的升降 B.电子的转移 C.氧化还原反应 D.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是 (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9、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 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10、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
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12、设C+CO2 2CO-Q1(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u1,N2+3H2 2NH3+Q2(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u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u1和u2的变化情况为 ( )
A、 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13、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 反应体系的压强
C.正、逆反应的速率 D. 反应物的转化率
14、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 + 2e- = 2Br- ②2Br- - 2e- = Br2 ③Zn – 2e- = Zn2+ ④Zn2+ + 2e- =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15、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确的是 ( )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 mol,则平均每秒钟各物质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 NO:0.001 mol·L-1 B、 H2O:0.002 mol·L-1
C、 NH3:0.002 mol·L-1 D、 O2:0.001 mol·L-1
17、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 )
A.S2- B.CO32- C.NH4+ D.Br-
18、下列水解化学方程式或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H3COO— + H2O CH3COOH + OH— B.NH4+ + H2O NH4OH + H+
C.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 D.NaCl + H2O NaOH + HCl
19、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
电解
KI + 3H2O KIO3 + 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 – – 6e – + 3H2O = IO3 – + 6H+
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
D.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几乎不变
20、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 )
A.c (CH3COO-)>c (Na+) B.c (OH-)>c (H+)
C.c (CH3COOH)>c (CH3COO-) D.c (CH3COOH)+c (CH3COO-)=0.01mol/L
21、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Ca(OH)2(s) Ca2+(aq)+2OH-(aq).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pH值不变 D.溶液pH值增大
22、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 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构成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
B.充电时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阳极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 +8OH- = CO32— + 6H2O
E.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12mol电子
2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 ,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 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
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H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NH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Ar(g)
E.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H2(g)
24、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 bkJ·mol-1,
2H2(g)+O2(g)=2H2O(l);ΔH== c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 b D.2b== c
25、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O.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c(K+)+c(H+) = 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 = 0.1 mol·L-1
C.c(C2O42-) c(H2C2O4)
D.c(K+) = c(H2C2O4)+c(HC2O4-)+c(C2O42-)
第Ⅱ卷(共80分)
三、 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26.(共6分)
(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1 ,
=2H2O(g);△H2=-Q2 kJ· ,
=2H2O(l);△H2=-Q3 kJ· 。
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27.(4分)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则该废水的pH为__________。
28.(4分)有四种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HC用样的装置分别作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灯泡比前者亮,则这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 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放热或吸热)。
30.(6分)现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0.1 mol/L NaHCO3 溶液的试管微热时,
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
31.(8分)I.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请回答:
(1)铁锅的锈蚀是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II.①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
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
Cu+H2SO4(稀)=CuSO4+H2↑。
请在右边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②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分析其原因:
32.(10分)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 极,B是该装置 。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
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四、 图象分析题(共1小题,共8分)
33.(8分)可逆反应:aA(g)+ bB(g) cC(g)+ dD(g);根据图回答:
(1)压强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 (填高或低);(4)正反应为 反应。
五、实验题(共2 小题;共18分)
34.(12分)甲、乙两同学拟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他们的方案分别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的溶液100 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1(选填>,<,=)。简要说明pH试纸的使用方法: 。
(3) 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_ 。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35.(14分)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样的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一) 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 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三) 实验用品及试剂
(1) 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2) 试剂:指示剂______________(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1的I2标准溶液、蒸馏水等。
(四) 实验过程
(1) 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 用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3)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_(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数据记录与处理(请在下面设计并画出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表格,不必填数据)。
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L。
(六) 问题讨论:
(1)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
(2)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_______(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制造商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填编号):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浓缩 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B
C
C
C
B
B
D
C
A
D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BD
AD
C
D
AD
D
D
第Ⅱ卷(共80分)
五、 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26.(共6分)(1)C(S)+H2O(g) == CO(g) +H2(g) ΔH= +131.28 kJ·
(2)0.4Q1+0.05Q2
27.(4分) 4
28. HA、HC、 HB、HD
29.(8分)
(1)m+np (2)固 (3)逆反应方向 (4)吸热
30.(6分)因NaHCO3 溶液中存在HCO3- +H2O H2CO3+OH- 的水解平衡,(1分)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1分)加热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1分)c(OH-)增大,溶液的浅红色加深;(1分)降温时,平衡向左移动,(1分)c(OH-)减小,溶液颜色变浅。(1分)
C
Cu
稀硫酸
31.(8分)I.
①
(1)吸氧
(2)2H2O+O2+4e-=4OH-II.
②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或铜棒接电源的负极了等。
32.(10分)
(1)4OH--4e-=2H2O+O2↑ (2)2Cu2++2H2O 2Cu+O2↑+4H+ (3)1;CuO,2g
33.(8分)(1)小;(2)小;(3)高;(4)吸热。
34.(12分)⑴ 100mL容量瓶 (2分)
⑵ >(2分) 取一小段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央,对照比色卡,读出溶液的pH。(2分)
⑶ 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2分)
⑷ 难以准确配制pH=1的弱酸HA溶液(2分); 不妥之处,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2分)。
⑸ 用蒸馏水配制少量NaA溶液,再测其pH,若pH>7,说明HA是弱电解质。(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35.
淀粉溶液;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活塞;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溶液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990;不能;防止液体溅出。不是;C。
读数
组别
起始(mL)
终点(mL)
△V
1
2
3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2)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09年广东文基·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2 .(09年海南化学·9)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5种盐的是:( )
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
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
3 .(09年海南化学·12)已知:Fe2O2(s)+C(s)= CO2(g)+2Fe(s) △H=234.1kJ·mol-1
C(s)+O2(g)=CO2(g) △H=-393.5kJ·mol-1
则2Fe(s)+O2(g)=Fe2O3(s)的△H是( )
A.-824.4kJ·mol- B.-627.6kJ·mol-1
C.-744.7kJ·mol-1 D.-169.4kJ·mol-1
4.(09年广东化学·7)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 )
TaS2 (s)+2I2 (g) 1123K
1023K
TaI4 (g)+S2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
B.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
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 和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5.(09年广东理基·29)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 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09年北京理综·11)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
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一):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7.(09年全国理综卷I·10)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0.1mol·L—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8.(09年四川理综·12)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9.(09年广东化学·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10.(09年广东化学·1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点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11.(09年海南化学·4)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2.(09年宁夏理综·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13.(09年上海理综·15)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
置示意图。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14.(09年福建理综·1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卷行天下化学选修4周测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卷行天下周测卷化学选修四、卷行天下化学选修4周测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