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益阳调研卷历史202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1年益阳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益阳市教育局2019中考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
益阳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初中毕业生工作与高中阶段 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大通湖区社会发展局,市直有关教育单位:
为不断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现就做好我市初中毕业生工作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基教、职成教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基教、职成教、计财、督导、纪检、监察、教师工作、社管、教研、装备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益阳市初中毕业生工作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基教科),由基教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基教科、职成教科副科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各区县(市) 教育局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和牵头组织本区县(市)初中毕业生工作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并于3月中旬将本区县(市)考试与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报我局审批后实施。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工作。市直有关学校相应工作按属地原则,服从当地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和指导。
二、切实做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资格认定工作
各区县(市)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严格按照我局《关于印发益阳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修订)的通知》(益教通〔 2011 〕 34 号)要求,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学校要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输入“益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录取注册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中招管理系统)。
要高度重视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录取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评价必须为 3A 以上,其中“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 两个维度必须达到 A 等,且 6 个维度中最多只能有一个 C 等(其余为 C 等以上)。录取到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为 2A 以上,且“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 两个维度必须为 B 等以上。按照我局有关文件要求,凡不能向学校提供社会义工活动有效证明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公民素养”维度不能认定为 A 等。
初中毕业生资格由学校认定,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6 个维度均为 C 等(含 C 等)以上,参加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各科(含体育、艺术)成绩及格或通过补考及格,方可毕业。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发给初中毕业证书。“道德品质”或“公民素养”为 D 等的,缓发毕业证书。须在一年之后到其所在社区开具证明,证明其“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 已达到 C 等以上的标准方可补发毕业证书。
合理安排和引导初中毕业生分流
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统一招生宣传、统一填报志愿、统一网上评卷、统一工作进度”和“控制普职比例、控制普高规模、控制办学班额”的要求,合理安排招生工作和招生计划。
我局将依据学生生源状况、普职协调的要求将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下达到各区县(市)。各区县(市)要根据学校办学规模,按照标准班额( 50 人 / 班,学考九科一次性合格率低于 85% 的学校按 45 人 / 班)下达普通高中分校招生计划,并报我局审核。各区县(市)要按照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逐校制定毕业生分流计划,积极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要严格控制学考成绩较差的学校招生计划,鼓励普通高中学校减少招生计划,缩小班额。
四、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和志愿填报工作
坚持实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资格准入制度。我局将审核市内公、民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类学校的招生资格和招生控制性计划,对取得招生资格的学校将在《 2015 年益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公告》中予以公布。未经我局审核备案并公布的学校不得在我市进行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和招生活动。
认真做好中考政策宣传。各区县(市)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考生、考生家长以及社会有关招生政策和改革内容的宣传力度。要按照我局的统一部署,配合“全市职业教育招生宣讲团”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检查、督促各初级中学将我局印制的《 2015 年益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公告》张贴到校、到班,将《 2015 年益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资料》发到毕业班级学生手中。学校要组织召开毕业班学生及其家长培训会,认真做好《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发放和回收存档工作,让考生和家长充分了解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信息。
认真组织学生志愿填报,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详见附件 1 )完成。今年,学生所有志愿均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各初中学校要于 7 月 7 日组织本校全体考生集中开展志愿填报培训和指导。考生要在初中学校的指导下,填写纸介质志愿表,送学校存档备查,同时填报网上志愿。各初中学校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网上志愿填报须知》,让考生掌握网上志愿填报流程与方法。强调志愿填报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确保纸介质志愿与网上志愿填完全一致。非择校生各类志愿在公布中考成绩和成绩分段统计后填报,由学生及其监护人于 7 月 11-13 日在益阳教育网( )上填报,每类只能填报 1 个志愿,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招生从填报的“志愿 1 ”对象中录取。择校生志愿于 7 月 29 日 -31 日在益阳教育网上填报。学生及家长对志愿填报自行负责,密码由学生及其家长掌握。
五、切实抓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继续实行“两考合一”制度。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既是初中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又是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考试。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任何形式的单独招生考试。在我市就读而未参加全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学生不但不能录入高中阶段学校,而且将计入毕业学校年度辍学率。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我局组织命题、制卷、组考、评卷,全市统一考试的科目,考试总分为 1020 分。其中语文、数学各 150 分、英语 120 分,思品、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 100 分(其中经典诵读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 内容 以 5-10 分纳入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考试;创文创卫知识以 5-10 分,国防人防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禁毒防艾知识各以 5 分纳入思品学科考试;创“两型”社会知识以 10 分纳入地理学科考试),除思品为开卷考试外,其余科目均为闭卷考试。全市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时间具体安排见附件 2 。二是由我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要求,由各区县(市)自行命题、组考、评卷的科目,考试总分为 180 分,其中体育 100 分(含体育健康知识考试 20 分),艺术 50 分(音乐、美术各 25 分,艺术和体育健康知识可以分卷合堂考试),实验操作 30 分。体育考试按《关于做好 2015 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益教通〔 2015 〕 9 号)、艺术考
试按《关于做好初中毕业生艺术考试工作的通知》( 益教通〔2014〕18号 )、实验操作考试按《关于做好 2009 年普通初中毕业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通知》(益教办通〔 2009 〕 15 号)要求执行。三是区县(市)可自行申报组织信息技术试点考试,其组考方案和分值报我局中招办备案。凡没有进行试点考试的,必须按规定要求组织进行考查,考查按《关于做好 2011 年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信息技术考查工作的通知》(益教通〔 2011 〕 31 号)要求执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市内 2015 年初中毕业生没有参加初二生物和地理考试的,今年必须同时报名参加本次初二生物和地理考试,休学、外地转入我市的初中毕业生凭学校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学籍证明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证明单”办理相关手续。
各区县(市)要根据我局的组考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组考方案,选配素质较好的高中教师担任考室的主监考。有申报计划的区县(市)教育局要将报考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的考生集中在一个考点考试。要严密组织考试,严防试卷泄密和考试舞弊行为。评卷工作由我局统一实施网上评卷,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申请查卷。 6 月 20 日前各区县(市)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体育测试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艺术考试成绩、试点考试等成绩和优惠加分信息统一汇总到中招管理系统并报送我局中招办。
六、严格执行招生录取政策
根据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 2013 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 [2013]3 号)要求,市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行“五个统一”:统一领导、统一制定招生计划、统一宣传、 统一组织填报志愿、 统一录取。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学校自主招生、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监督”的原则,实行统一安排、阳光操作,确保同级同类学校和同等素质的考生享有同等待遇。达到初中毕业要求,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学生方可录取到高中阶段招生学校。
益阳市一中面向全市招生,区县(市)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区县(市)内招生。中职学校招生全市统筹,考生可以跨区县 ( 市 ) 填报市内任一中职学校,各区县(市)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大市外招生力度,跨市(州)招生的中职学校名单及其招生计划由区县(市)报我局职成教科汇总审核。
全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均衡生招生计划原则上按非择校生招生计划的 60% 分配到初中学校(区县市报工作方案时上报具体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指标,由在该校就读 3 年的快车教育中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获得,均衡生 最低录取控制线为学校公费录取分数线的90%。
鼓励和支持普通高中转变培养模式,积极创建特色学校。非音体美特色的省示范高中招收音体美特长生的比例不得超过总计划的 2% ,且必须达到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自主招收部分其他特长生(不含音体美特长生),但自主招生比例不能超过 5% 。学校招收特长生和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招生和测试办法须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公布后实施。
严格执行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 今年择校生比例在省厅未出台新的政策前为非择校生计划的10%(若省厅出台新的文件则执行新政策)。 申请择校的考生根据中考成绩,在符合“限分数”政策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填报择校志愿,并向招生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办理相关择校手续后,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
严格执行学生优惠加分政策。初中阶段参加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 8 分、 6 分、 4 分,市级一、二等奖分别加 4 分、 2 分;烈士子女加 20 分;少数民族考生,聚居乡的加 20 分,散居城镇的加 5 分,散居农村的加 10 分;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 10 分。其他不再享受加分。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分批次分阶段录取。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市中招办统一组织。其他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由各区县(市)组织录取,录取方案和所属学校录取线于 8 月 10 日前报市中招办备案。中等职业学校由中招部门提供志愿信息,由学校自主录取。初中起点本科小学教师和初中起点专科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招生录取办法另行通知。
各区县(市)省级示范性以外的普通高中学校新生录取名册于 8 月 25 日前报我局中招办审批,并于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系统”中上报新生学籍。上报的新生信息必须包含姓名、中考报名号、中考总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号等内容,经区县(市)教育局审核,由我局职能科室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凡未经我局审批录取的新生,或未按要求上报新生信息及信息上报不全的,将不予注册。
七、严肃招生工作纪律
严格中招工作程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规治考,要按照 2015 年益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时间安排(见附件 1 )开展工作,并按时上报相关信息,确保中招工作有条不紊。
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严禁超计划招生,各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均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招收其它学校已录取公示的学生,不得招收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以下的学生;严禁高中学校私自招生,采用承诺免除学杂费和生活费等非正当手段争抢生源;严禁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和未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学生。凡超计划、低于录取控制线等违规招收的学生,不能取得普通高中学籍,不能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严禁在招生工作中以各种名义乱收费。严禁招生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对外泄露学生报名与考试信息。严禁在招生中设置壁垒和实行地方保护主义,隐瞒招生信息,限制志愿填报。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强迫或误导考生报考指定学校。各级教育审计部门要加强招生经费和办学经费审计,对违规开支或支付招生经费的学校,要责令退赔并予以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机制。 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对 2015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进行全程参与、全程监督, 对违规招生的单位和个人 ,将严格按照《 益阳市中小学招生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益教联〔2014〕10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附件: 1.2015 年益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时间安排
2. 全市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时间安排
益阳市教育局
2015 年 2 月 25 日
附件1:
2015 年益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时间安排
时间
工作内容
责任科单位
1-2 月
中招工作调研,制定、 下发中招文件。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2 月底
上报辖区内各高中学校分校招生控制性计划。
市、各区县(市)计财科(股)
3 月1日 -2 日
下达区县(市)高中阶段招生计划。
市教育局
3 月上旬
下发中招管理系统软件。
市教育局中招办
3 月中旬
各区县(市)上报考试与招生实施方案。
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3 月下旬
1. 审核分校招生计划、编印下发《招生公告》
2. 编印下发《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市教育局中招办、计财科
4 月上旬
组织全市初中毕业生工作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会。
市教育局中招办
4 月21-30日
1 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
2. 区县(市)上报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艺术考试组考方案。
3. 区县(市)上报信息技术试点考试的组考方案。
4. 中小学招生宣传工作检查、督查。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4 月25日 -5月15日
1. 汇总、上报全市报名信息
2.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 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特长生测试
4. 全市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5. 区县(市)组织的艺术考试
6. 信息技术试点考试或考查。
7. 上报试卷计划。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或基教科(股)
5 月29日
抽调中考命题教师
市教育局中招办
5 月31日 -6月14日
1. 抽调中考评卷教师
2. 命题、制卷
3. 制定中考组考方案
4. 召开考务工作会议
市教育局中招办
6 月16-17日
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市、区县(市)教育局
6 月20日 前
各区县(市)上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优惠加分信息。上报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和特长生测试、艺术考试、试点考试成绩上报。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6 月19-30日
扫描评卷,处理违纪考生成绩,成绩数据汇总。
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3日
在益阳教育信息网、各初中学校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下发《中考志愿填报须知》。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6 日-7日
各初中学校受理学生查分申请。
各初中学校
7 月7日
各初中学校召开志愿填报培训会,指导初中毕业生进行志愿填报。学生志愿表存档
各初中学校
7 月8日
1. 各区县(市)上报非省示范高中招生录取方案及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非择校生(均衡生、文化生、特长生、自主招生)和择校生分类招生计划。
2. 上报中考查分信息。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9日
组织查分。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10日
1. 通报查分结果
2. 公布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非择校生(均衡生、文化生、特长生、自主招生)和择校生分类招生计划
3. 公布中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4. 在益阳教育网上分别发学生中考成绩的市、县排名,供学生及家长查询。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11日 -13 日
学生在网上填报所有高中学校志愿。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15日
公布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公数线。
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16日
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非择校生(均衡生、文化生、特长生、自主招生)统一录取。
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17日
在益阳教育网上公布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非择校生录取名单。
市教育局中招办
7 月20日 -22 日
已录取学生到高中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确认录取后不再填报择校志愿,不再录取其它学校。
各省示范普通高中
7 月23日 -24 日
省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取消未领取录取通知书学生的录取资格,并公布。向市中招办上报取消录取资学生名单,申请补录。
各省示范普通高中
7 月27日
在益阳教育网公布取消录取资学生名单,公布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非择校生补录人数
市教育局中招办
各省示范普通高中
7 月28日
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非择校生降分补录。在益阳教育网上公布补录名单
市教育局中招办
各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7 月29日 -31 日
学生网上填报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择校志愿。
市教育局中招办
8 月3日
公布择校线,公布上线名单、办理择校手续。
各省示范普通高中
8 月4日
公布择校生录取名单,办理择校生补录手续。
各省示范普通高中
8 月5日
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择校生统一录取审批。
市教育局中招办
8 月7日
公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名单。
市教育局中招办
8 月10日 前
各区县(市)划定非省级示范普高录取线并报市中招办备案,全市统一公布录取分数线
市、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8 月11日 -21 日
第二批录取:其他高中阶段学校。
区县(市)教育局中招办
8 月25日
区县(市)组织录取的新生报我局审批。
市、区县(市)教育局基教科(股)
10 月20日 前
普通高中新生电子注册。
市、区县(市)教育局基教科(股)
10 月—12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质量分析,试卷分析。
市、区县(市)基教科(股)
附件2:
全市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时间安排
日期
上午
下午
6 月16日
8:00 —9:30数学
10:15 —12:15语文
14:00 —15:00历史
15:45 —16:45思品(开卷)
6 月17日
8:00 —9:30英语(含听力25分)
10:15 —12:15(物理、化学)
14:00 —16:00(地理、生物)
益阳的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江南,南县北河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市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桃江县马迹塘、灰山港,沅江市莲子塘以及资阳区新桥河、长春,赫山区赫山庙、龙光桥、笔架山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 东周以前,区境属《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荆州管辖。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郡属地。秦属长沙郡。
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看来,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有趣的是,益阳的名字,几千年来无论辖地怎么变异频繁,它一直没有改易过名称,这在中国地名中是比较少见的。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益阳新桥河、邓石桥、舞岭、莲子塘、灰山港一带,均有密集的聚居群体。
据《禹贡》载,今益阳地区远古属荆州。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时隶楚黔中郡,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初置益阳县包括今日之桃江、益阳、安化、新化各县和益阳市、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宁乡、湘阴、涟源、新邵和沅江市的部分土方,范围广达18000平方公里。今益阳地区所辖县、市,除沅江部分和南县外,均在古益阳版图之内。
西汉,郡县与封国两制并行。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东汉,沿袭西汉州、郡、县制,废长沙国为郡。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
三国鼎立,吴、蜀分荆州。这一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逐鹿争雄的疆场。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出南方,吴、蜀为争夺荆州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的争斗。公元207年先为蜀刘备夺取。孙权索取荆州未成时,乃派吕蒙夺取长沙。刘备为救长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吴志·甘宁传》载:“宁随鲁肃益阳拒关侯,侯择精锐五千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渡。肃选兵益宁,宁乃夜住,侯闻之,住不渡而结寨营。”鲁肃则则率程普、甘宁据城东南龟山屯驻,于陆贾山溪口约会关羽。这次约会,便是名震千古的“单刀会”。而益阳城垣,即为肃筑土城屯兵所建。
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于衡阳郡。这时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公元266年又从西部地方分设高平县(今新化和新邵县的一部分),益阳县疆域开始缩小。公元280年,晋灭吴后,分全国为20州,益阳属荆州。南朝宋时(公元420年),改衡阳郡为国,益阳属于衡阳国。又划给湘阴一部分土地。南朝齐时(公元479年)复改衡阳为郡,直到梁时仍属于衡阳郡、药山郡、武陵郡、巴陵郡、南平郡。
隋朝时分属潭州、岳州、朗州和澧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开元中分为15道,道下州郡并称。益阳随潭州、长沙郡时更所属,变迁不定四次之多。
五代,十国割据,湖南属楚国。后梁(公元907年)益阳属潭州。后唐(公元923年)马殷为楚国,益阳属长沙府。后周(公元951~959)益阳属潭州府。
宋朝,初分天下为15路,后分23路,南宋为16路,路高安抚司,直隶京师,路以下置府、州郡、军。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益阳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以益阳梅山等地方分置新化、安化等县。宋史神宗本纪载:五年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名为“归安德化”之意。
公元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元朝,置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以益阳县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随潭州路改为天临路属。
明朝分全国为13省,省高布政使司(后改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置府、州、司,益阳属湖广行省,即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长沙府 。明代洪武初(公元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
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氏改国号为清。采用“省”、“道”、“府和直隶厅、直隶州”、“县和散厅、散州”四级制,初分全国为18省,后为23省,省高总督、巡抚、驻布政使司。益阳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郡。
公元1852年10月20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这是益阳历史上仅有的一次短暂更名。
民国初,分全国为22省、4特区,后增至35省及西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湖南废府、厅、州,长宝道改为湘江道,辖益阳。民国十一年废道,益阳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湖南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益阳属第1区;后又调整为10个区。
民国29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辖境过广和督察不便,将之调整为10个。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常德)。
民国33年(1944),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县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恢复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湖南各地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结束,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随之瓦解。是年8月,成立新的湖南省临时政府(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后,湖南省设1个省辖市、10个专区。专区设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关。益阳专区于1949年8月成立,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关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
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改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同年9月,建立益阳市,直属益阳专署领导。1951年4月,省政府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县,领导困难,可以划小”的指示,析湘乡县第九、十区,安化县第三、四区和兰田镇,以及邵阳、新化县部分地域,置兰田县;析湘乡县第三、六、七区,置永峰县。同年七月,析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均属益阳专区管辖。当时,全区共辖9县、1市。南县则属常德专区。
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原辖宁乡县划属湘潭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益阳、桃江、安化、汉寿、沅江5县及益阳市划归常德专区,历时10年。其间,益阳市于1953年4月改为省辖市,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改为益阳县领导,但1961年复改专区辖市,仍由常德专署领导。
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专员公署驻益阳市桃花仑,辖南县、沅江、华容、益阳、宁乡、桃江、安化7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千山红、金盆、北洲子、茶盘洲、钱粮湖6个国营农场,同时划归益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华容县及钱粮湖农场划归岳阳专区。
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
1983年7月,宁乡县划属长沙市。至此,全区辖益阳、桃江、安化、沅江、南县和益阳市,及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红、茶盘洲5个国营农场和大通湖渔场。
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5月,新的中共益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益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原益阳县、益阳市分别以资水为界,以南改为赫山区,以北改为资阳区。7月1日,“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益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益阳市委员会”正式挂牌。从此标志着地级益阳市的成立。益阳市辖3县(南县、桃江、安化)、1市(沅江市)、2区(赫山、资阳)、5大国营农场(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茶盘洲)和大通湖渔场。
2000年12月18日,中共大通湖区委员会、大通湖区管委会成立。5大国营农场撤销。场部所在地改设建置镇。大通湖区由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4大国营农场合并而成;茶盘洲农场改茶盘洲镇划归沅江市管辖。市辖境包括3县、1市、3区(赫山、资阳、大通湖)。
[img]湖南省益阳县的历史
前221年秦灭楚后,立益阳县,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属长沙郡。益阳县包括今日之桃江、益阳、安化、新化各县和益阳市、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宁乡、湘阴、涟源、新郡和沅江市的部分地方,范围广达18000平方公里。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三国吴太二年(公元357年)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衡阳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益阳属潭州。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潭州立长沙郡,益阳又属长沙郡。唐武德元年(618)益阳复属潭州。天宝元年(742)改为长沙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潭州,益阳县先后属之。后周(公元951~959)益阳属潭州府。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益阳属潭州。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以益阳县民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明代洪武初(公元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 公元1636年,益阳属长宝道长沙府。 公元1852年十月二十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益阳属湘江道。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益阳直属湖南省。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益阳属第1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为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地。1949年8月,为益阳专区驻地。1952年11月,益阳专区撤销。益阳属常德专区。1962年12月,益阳专区恢复,益阳县属之。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益阳县仍属之。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文明古老的益阳县改设为益阳市赫山区。
关于益阳调研卷历史2021和2021年益阳市九年级调研考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