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上进历史第一单元答案(智慧上进2020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智慧上进历史第一单元答案,以及智慧上进2020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学习的历史知识是最基础的,不如做份历史试题,考察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2008年奥运会召开期间,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蓝田人

C.山顶洞人、元谋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2.有关中国原始人类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3.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4.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5.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

A、战略地位重要 B、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C、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D、环境优美

6.“劳动创造人本身”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使用语言 D.造屋定居

7.居住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粟 C.玉米 D.高粱

8.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

①弓箭 ②陶器 ③打制石器 ④磨制石器

A.①③ B.②④ C.③ D.①②③④

9.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丁村人

10.海内外华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都是黄色皮肤

B.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11.2008年的农历3月3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万余炎黄子孙聚集在河南新郑,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应该是( )

A.尧 B.大禹 C.炎帝 D.黄帝

12.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3.小红家有复制的鱼纹陶盆,小丽认为:它如果是真品肯定最早是( )生产的。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4.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 ( )

①定居生活 ②会制造陶器 ③使用磨制石器 ④种植农作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5.下列对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办法——“禅让”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前任部落联盟首领任命 B.部落联盟会议推选

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产生 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竟选

16.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

A.元谋 B. 河姆渡 C.北京 D. 半坡

17.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

18.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取得的几项重要成就是( )

①种植粟 ②能制造陶器 ③种植水稻

④铸造铁器 ⑤发明瓷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⑤

19.反映了谁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

A.黄帝  B.尧

C.舜 D.炎帝

20.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中的这段记载描述的是传说中谁的功绩 ( )

A.神农氏 B.黄帝

C.大禹 D.炎帝

二、非选择题:第21题6分,第22题15分,第23题9分,共30分。

21、请阅读下列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

(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

请回答:

(1)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

(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2、历史诊所

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他一个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喷的熟食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我国境内有哪些古人类吗?

咪咪:当然可以了!我国境内古人类有北京人、山顶洞人。

皮皮:你知道哪个是最早的吗?

咪咪:是北京人吧。

皮皮:那你能告诉我上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咪咪: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了,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皮皮:噢?你怎么知道的?、

咪咪:猜的。我这么聪明,一猜就对。

请回答:

①聪明的同学,你认为咪咪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写出错处并简单说明理由。

②对咪咪这们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B 6、B 7、B 8、C 9、C 10、B

11、D 12、C 13、D 14、A 15、B 16、D 17、D 18、A 19、D 20、C

二、非选择题

21、(1)氏族社会时期;半坡聚落居民,河姆渡聚落居民;

(2)意义: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22.(1)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2)北京人还不懂缝制技术

(3)北京人只会用打制石器

(4)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不会单独劳动

(5)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23、① 不正确⑴ 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⑵ 北京人只会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⑶ 北京人,不会磨制石器。只会打制石器② 略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上期单元历史测试题

2. 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试卷

3.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4.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5.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img]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 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2.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

A. 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B.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C. 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D.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3.《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下列哪些规定出自该条约( )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清政府条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5.导致如下图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英国机器纺织品的倾销

C.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签订

6.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 鸦片战争是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D. 洪秀全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7.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8.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9.“今大皇帝 (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是( )

A.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 洗劫并放火焚毁了圆明园

D.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

11.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

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12.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 《四洲志》

B. 三民主义

C. 《海国图志》

D. 《天朝田亩制度》

13.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4.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15.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

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④

16.“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7.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获得更多的赔款

D. 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18.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

A. 黑水党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戊戌变法运动

19.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 缺乏科学理论

B.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20.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2.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贸易的状况。(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怎样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做出了什么禁烟壮举?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一个多世纪的积累与聚集,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织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2亿多万磅;筑成铁路数千千米。英国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1836年,英国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武器(冷兵器为主)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队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2000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近半年的财政收入),腐朽的程度难以想象。

材料三 鸦片战争中,英国装备齐备,大船3000多吨,大炮100多门,风帆战列舰,首后左右哪都可以开火,三层甲板,三屋炮,人家炮弹打出去是爆炸的,里面是火药。咱们小船100多吨,10门火炮,炮位还是固定的,只能朝前打,要是敌舰在左方,赶快划桨赶上去。咱们中国的炮弹打出去像 铅球 ,压根打不着人家。

(1)依据以上史料,分析概括出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2)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3.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1)洪杨诸贼分别指的是谁?伪天朝指的是什么?

(2)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1860-1862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之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

——《剑桥插图中国史》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政权?该文献向人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蓝图?

(2)材料二中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指的是什么。

(3)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

(3)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国家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它是哪个国家?

参考答案:

1-5、ABBCC

6-10、ABABC

11-15、BDCCD

16-20、CACAD

21.

(1)状况: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处于入超地位).(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

(2)趋势:激增.

(3)危害: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

(4)壮举:虎门销烟.

22.(1)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清王朝腐败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废弛。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2)我们应该认清鸦片战争的实质,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3.(1)洪秀全、杨秀清 太平天国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启示:①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斗争能力;②也客观的反映出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民阶级没有办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24.(1)太平天国。描绘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

(2)洋枪队。

(3)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大起义。

影响: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原教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5.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3)沙俄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相关 文章 :

★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2020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附带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 2020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智慧上进2016答案大全必修1

在网上问答案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我只能说你这样成绩是不会提高的,另外也没动力,自己想想有什么让你有动力的事,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不要求答案,自己做最好。

作业嘛作业,既然是作业 就要用心去完成 如果给你答案的话 对你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先问同学,再问老师,一步一步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进入到初一,刚开始要如何去学好历史这门功课呢?平时要怎样做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 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

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 )

○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 ○4产生了宗教观念

A. ○1○2○3 B. ○1○3○4 C. ○1○2○4 D. ○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陶胚上的鱼纹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

A. 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 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 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

D. 说明人们通过 捕鱼 来增补食物

8 .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种植 水稻 B. 饲养 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0.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 传说 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12.我国下列古 文化 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

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17.2009年4月4日,陜西省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 清明 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18.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岷江

19.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20.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二.判断改错题(共计10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

(1).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用水比以前方便了。()

(4).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这在半坡遗址的墓葬中可以证明。()

(5).大禹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组合列举题(本题6分)

(1)图A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B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四、配伍选择题(6分)

1.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河姆渡原始居民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请阅读《礼记.礼运》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1)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大人世及以为礼”讲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从谁开始?(3分)

(3)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你结合史实发表自己的见解。(3分)

六、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 教育 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的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⑴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

⑵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出土的石器与彩陶与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⑶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

(4)您能说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A C D C C A C B B D D B A A C D

二.判断改错题(共计10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3)×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4)×大汶口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5)×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黄帝

三、组合列举题(本题6分)

(1)刻画猪纹黑陶钵;鱼纹彩陶盆;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

(2)黑陶;彩陶

四、配伍选择题(6分)

1.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C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D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B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A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F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E )河姆渡原始居民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群居生活(2分)

(2)北京人也会使用天然火(2分),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分)。

(3)当时的原始居民已会人工取火(2分),从山顶洞人开始(2分)。

2.(1)禅让制。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4分,只要回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世袭制。启。(3分)

(3)我认为是历史的一种进步。虽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剥削制度,但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主要看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分,只要回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六、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⑴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4分)

⑵半坡遗址。(2分)从出土的石器看,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器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从出土的彩陶看,半坡人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4分)

⑶中华文明的始祖是黄帝。(1分)传说中,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3分)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6分)

看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2015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3. 2015-2016初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4. 2016年初一上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智慧上进历史第一单元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智慧上进2020答案、智慧上进历史第一单元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