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七年级历史金太阳试卷(金太阳2021历史试卷答案官网)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河北七年级历史金太阳试卷,以及金太阳2021历史试卷答案官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一刻千金,千万别浪费。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 文化 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 谜语 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 成语 ) 答案:

(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 答案:

三、牛刀小试(共14分)

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贝:

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成语 典故 。(至少五个)

读读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17.“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

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巧对下联:

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 对联 ,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 对子 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

21.(5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13年。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武帝眼界大开。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

22.同学们,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

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刻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

失败的原因有:

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

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

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 方法 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相关 文章 :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3.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4. 2015-2016初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5.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试题1

[img]

2020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卷七含答案

当人生面对许多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谨慎;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就把压力当挑战,给自己一个信心: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很好,我就能走好!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初中 七年级历史 测试卷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等到)隋,一土宇(统一天下)……元灭金,绝宋世(结束宋朝统治)。”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汉、元

B.秦、隋、元

C.秦、唐、元

D.秦、宋、元

2.近年来,我国政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即与欧亚非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隋炀帝时开凿的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

A.长城 B.大运河

C.故宫 D.都江堰

3.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右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4.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追溯历史渊源,我国古代用分科考试的 方法 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D.中央集权制

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 对联 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鉴真的目的地“东瀛”是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6.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现象是

A.国土面积的扩张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自然条件的改善

7.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子弹),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下列哪一重大发明的应用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9.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清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皇太极

1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中的明朝抗倭名将“我”是

A.郑成功 B.施琅

C.康熙帝 D.戚继光

1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施琅

12.1683年 中秋节 ,康熙帝听闻清兵攻取台湾,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台湾设置的管辖机构是

A.市舶司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枢密院

13.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布达拉宫 B.长城

C.故宫 D.少林寺

14.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含有生物进化思想,受到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高度重视。它是

A.《史记》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5.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吴承恩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16.明清时期,观赏戏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是

A.淮剧 B.汉调

C.越剧 D.昆曲

17.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设立锦衣卫 B.废除丞相

C.创立内阁 D.迁都北京

18.右图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一排不起眼的平房。

清朝雍正帝在这里设立的机构使帝王得以最大程度控制政局,独断朝纲。这一机构是

A.理藩院 B.军机处

C.宣政院 D.都察院

19.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 文化 专制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设中书省

20.1793年清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不需要外国人的货物,也不需要与国外进行贸易)。”在这种心态下,清朝对外实行的政策是

A.禁止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21.连线搭配:(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

(1)“治世”是历史上的“和平昌盛之世”。请将下列统治者与其相关的盛世局面连接起来。(4分)

隋文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皇之治

唐玄宗 康乾盛世

雍正帝 开元盛世

(2)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4分)

毕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 百科 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22.材料解析:(共10分)

西藏,是我们祖国西南边疆的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管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步辇图》

(1)材料一中,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节。他把谁嫁给了松赞干布,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2分)

材料二 元朝疆域辽阔,超过汉唐版图。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

——《西藏的发展》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开始于什么时期?(2分)

材料三 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3)材料三中的 措施 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表格①、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4)结合以上史实,谈谈你的认识。(2分)

23.综合实践:(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暑假即将到来,许多同学准备利用假期旅游考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李萌同学计划前往我们的省会城市——南京,请你帮助他搜集相关资料。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1-10 BBBAACCCDD

11-20 ABCDADAB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

22.(本题共4小题,共10分)

(1)文成公主。(2分)

(2)元朝。(2分)

(3)驻藏大臣;(2分)乾隆。(2分)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或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我国历代政府重视对西藏的管辖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23.(本题共4小题,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1)天竺(或古代印度)。(2分)

(2)四书五经;(2分)八股。(2分)

(3)宰相制度。(2分)

(4)郑和;(2分)非洲。(2分)

2020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卷七含答案相关 文章 :

★ 2020初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历史(人教版)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大全

★ 2020七年级暑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的工作计划

★ 2020初中二年级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0高考历史自测试题附答案

★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以及答案

历史复习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七年级好成绩成果。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 分,共40分)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2.下列食物中,河姆渡人可以吃到的是

A.粟米 B.稻米 C.玉米 D.甘薯

3.观察原始社会房屋复原图,如图所示,造成图一与图二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4.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5.发生于公元前11世纪中期的一次著名的正义战争是

A.涿鹿之战 B.武王伐纣 C.商汤灭夏 D.犬戎灭西周

6.下列成语与晋文公称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7.观察右图,这组乐器出土于

A.湖北随县 B.湖南岳阳

C.河南洛阳 D.四川成都

8.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然的舌头却还在!”这就是老子的以柔克刚,老子是下面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9.我们说春秋战国时代是大变革时代,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新旧制度更替

10.下列改革,促进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A.管仲改革 B.姜尚改革 C.晋文公改革 D.商鞅变法

1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统一之后的货币是

A.度量衡 B.铜钱 C.圆形方孔钱  D.五铢钱

12.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

13.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的标志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战国时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

C.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主张 D.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毛泽东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最大的贡献是

A.推行郡县制 B.采用儒家学说立国

C.打败匈奴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帝国

15.在西域经营三十年,加强西域和内地联系的是

A.张骞 B.霍去病 C.班超 D.甘英

16.司马迁的《史记》叙述的是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B.从原始人类到秦统一中国的史实

C.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高祖时期的史实 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东汉建立的史实

17.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其作者是

A.贾思勰 B.范缜

C.郦道元 D. 徐霞客

18.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B.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19.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各民族之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民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包括

A.政权分立 B.民族融合 C.战乱频繁 D.国家大一统

二、非选择题(6道小题,共计60分)

21.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请你将相对应的连线:(10分)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

儒家的“仁政” “以法治国”

墨家的兼爱、非攻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 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

22.看图,回答问题

⑴上图反映的是刻在 和 上的文字,史称 。(3分)

⑵上图文字主要从 出土,大部分记载了 的活动和反映商朝的

的情况。(3分)

⑶上面所述的这种文 字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4分)

2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位于黄河流域的北京人。 ( )

⑵春秋战国时期我 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 )

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 )

⑷战国时各国相继开展变法运动,其中楚国的吴起变法最为彻底。 ( )

⑸《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

2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⑴看图一,后人修建“二王庙”是为了纪念谁?他有何功绩?(2分)

⑵图二人物是哪一位?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我国哪一传统节日是纪念他的?(3分)

⑶上图人物都生活在我国哪一时期?同一时期在土木建筑和医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3分)

25.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座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⑴材料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⑵材料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属于哪家学派?材料中议论的结果如何?(3分)

⑶你认为卫鞅在材料中所说的“夏殷不易礼而亡”的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⑴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哪一位?请你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4分)

⑵苏轼的词与我国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简要分析这次战役的影响。(4分)

⑶“三国”指哪三国?是谁开启了三国时代?(4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5 ABDAB

6—10 BAADD

11—15 CCDDA

16—20 ACCAD

21.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2.⑴龟甲 兽骨;甲骨文

⑵殷墟(或安阳);商王;政治经济

⑶对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 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文字,和今天的汉字有渊源的关系。

23.××√×√

24.⑴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

⑵屈原;《离骚》; 端午节。

⑶战国时期;鲁班;扁鹊。

25.⑴商鞅:战国时秦国的国君。

⑵主张按现实需要改变传统的治国政策,不必因循守旧;属于法家;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

鞅进行变法。

⑶不对;夏商两朝是由于暴政失民心而导致亡国的。

26.⑴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⑵赤壁之战。 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⑶魏蜀吴 曹丕

关于河北七年级历史金太阳试卷和金太阳2021历史试卷答案官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