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数期中调研卷(初三数学上期中考试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初三上数期中调研卷,以及初三数学上期中考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求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B卷)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S-32 Ca-40 Fe-56 Cu-64

二、 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在生活中发生的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D )

A.樟脑丸在衣箱中越变越小 B.家庭自制冰块

C. 湿衣服晾干 D.菜刀生锈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食用含碘盐 B.矿泉水 C.液氧 D.医用酒精

3、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A )

A.BN B. B3N2 C. NB D. B2N3

4、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兴亡,匹夫有责”。海洋是人类丰富的资源宝库。下列措施不属于保护海洋环境,也不属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是( D )

A.禁止向大海排放污水 B. 海水晒盐

C.海水淡化 D. 船舶垃圾直接倾倒海中

5、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KMnO4、K2MnO4 B. P2O5、Ca3(PO4)2

C. NH4Cl、HNO3 D. Cl2、CaCl2

6、据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它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混合物 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④它是一种纯净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各类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B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

8、“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 )

A.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2

C. CO2、O2、SO2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9、下列物质中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的是( C )

A.C2H4 B.C6H6 C.CH4 D.C2H6

10、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11、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D.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

12、下列各自物资中,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是( A )

A.N2和CO B. H2S和O2 C. SO2和CO2 D. NH3和CH4

1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和一种单质的是( A )

A、Na B、O2 C、2H D、N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B.只要满足温度升高到着火点之上或与氧气接触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物质就可以燃烧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D.凡是在通常条件下不能燃烧的物质,都是不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

15、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是( C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至二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若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一个错误的0分,完全正确得2分,共10分)

16、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D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白磷易自燃

C.氢气能燃烧 D.酒精易溶于水

17、重水的重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D、重氢核内有2个质子

18、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D )

A、氢气 + 氧气 → 水

B、石蜡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C、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D、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19、许多城市都静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 ①产生有毒气体 ②产生噪声 ③产生粉尘 ④易引发火灾,其中正确的是( A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20、下列物质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B C )

A、单质 化合物 B、单质 纯净物

C、氧化物 化合物 D、纯净物 混合物

三、 填空题(本题5小题,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2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分子 、 原子 等,如水由 水分子 构成、铁由 铁原子 构成

2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1)、2Cl 2个氯原子

(2)、CO2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

23、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铝离子 2Al3+ (2)3个氢原子 3H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分子 N2

(6)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 P2O5

24、“9.11”事件发生不久,在美国又出现炭疽热病,此病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25—60%。治疗炭疽热病的常用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其化学式为C17H18FN3O3,它

由 5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 42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331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5%(保留一位小数)。

2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2)、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 高锰酸钾 → 氧气+二氧化锰 + 锰酸钾

(3)、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4)、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5)、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6)、镁在氧气中燃烧: 镁 + 氧气 → 氧化镁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共10分)

26、下表是几中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分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

(1) 并非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2) 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

27、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装置可用来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 的含量

(2)、图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产生一种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图三中的集气瓶装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破裂

(4)、图四中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而白磷能燃烧,但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据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1) 与氧气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

(5)、图五装置可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该操作的要点及观察到的现象: 将导气管出口置于水中,双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产生

五、实验题9本题两小题,共13分)

28、找出实验室制取氧气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的操作事项,将相关序号填入答案栏内。

实验中造成不良后果 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的操作事项 答案栏

(1)加热时,试管破裂 A集气瓶内盛满水,不要留气泡 (1)与 C

(2)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 B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与 A

(3)收集的氧气是紫红色的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且加热时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3)与 B

(4)实验结束时,水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与 D

29、如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设计的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有关问题:

将错误改正后,进行实验:

(3)、简述停止加热时的操作及理由:

操作: 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 再停止加热

理由: 防止水倒流而使试管破裂

六、计算题(本题2小题,30题4分,31题6分)

30、已知葡萄糖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 ,求;

(1)、C、 H、O原子的个数比

(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C : H : O = 6:12:6 = 1:2:1

O% = 16×6/(12×6+1×12+16×6)×100% = 53.3%

31、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1%,(假设人尿中只有尿素含氮元素)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解:设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

x%×28÷60 = 0.91%

x% = 1.95%

答: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1.95%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

A. B. C. D.

2.在奔驰、宝马、丰田、三菱等汽车标志图形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3. 如图,数轴上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A. B.

C. D.

4.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边上一点,连结AE,交对角线BD于 F,连结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初三(8)班学生准备利用“五一”假期外出旅游,旅游公司设计了几条线路供学生们选择.班长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意调查,从而最终决定选择哪一条线路.下列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众数 D. 方差

6. 若方程x2-4x-2=0的两实根为x1、x2,则x1 + x2的值为 ( ▲ ) [来源:学科网]

A.-4 B. 4 C. 8 D. 6

7. 已知一个凸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那么n的值是 ( ▲ )

A.4 B.5 C.6 D.7

8.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3,圆心距为5,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

A.外离 B.内切 C.相交 D.外切

9.将点A(4,0)绕着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到对应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

A.(23,2) B.(4,-2) C.(23,-2) D.(2, -23)

10.如图,直线l是一条河,P、Q两地相距8千米,P、Q两地到l的距离分别为2千米、5千米,欲在l上的某点M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Q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只需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处)

11.分解因式: =____▲_ ___ .

12.在函数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13.今年桃花节之前,阳山桃花节组委会共收到约1.2万条楹联应征作品,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条.

14.如图,已知AB∥CD, °,则 为 ▲ °

15.若用半径为9,圆心角为 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 ,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 ;

1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福岛县某地一水塔发生了严重沉陷(未倾斜).如图,已知地震前,在距该水塔30米的A处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60°;地震后,在A处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45°,则该水塔沉陷了 ▲ 米.

17.如图,点A在双曲线 上,点B在双曲线 上,且AB∥x轴,C、D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它的面积为  ▲ 。

18.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已知∠ABC=90º,AC=5,BC=4,过点A作直线l平行于BC,折叠三角形纸片ABC,使直角顶点B落在直线l上的点P处,折痕为MN,当点P在直线l上移动时,折痕的 端点M、N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端点M、N分别在AB、AC边上(包括端点)移动,则线段AP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8分)计算:

(1) ; (2)2x-2 - 8x2-4.

20.(本题满分8分)(1)解方程: (2)解不等式组:

21.(本题满分8分)某班将举行 “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 活动,班长安排小明购买奖品,下面两图是小明买回奖品时与班长的对话情境: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 试求两种笔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BC为⊙O的切线,AC交⊙O于点E,D 为AC上一点,∠AOD=∠C,若AE=8,tanA= ,求OD的长.

23.(本小题满分6分) 为了更好地 了解近阶段九年级学生的近期目标,惠山区关工委 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你认为近阶段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哪一个?(此为单选题)

A.升入四星普通高中,为考上理想大学作准备;

B.升入三星级普通高中,将来能考上大学就行;

C.升入五年制高职类学校,以后做一名高级技师;

D.升入中等职业类学校,做一名普通工人就行;

E.等待初中毕业,不想再读书了.

在本区30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了部分 学生后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本次共调查了 名学生;

(2) 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m=_______;

(3) 我区想继续升入普通高中(含四星和三星)的大约有多少人?

24.(本题满分8分)小明设计了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 开始时,一枚棋子先放在如图①所示的起始位置,然后掷一枚均匀的正四面体骰子,如图②所示,各顶点分别表示1,2,3,4,朝上顶点所表示的数即为骰子所掷的点数,根据骰子所掷的点数相应的移动棋子的步数,每一步棋子就移动一格,若步数用尽,棋子正好到达迷宫中心,小明就获胜,若棋子到达 迷宫中心, 步数仍然没有用尽,则棋子还要从迷宫中心后退余下的步数(例如小明第一次抛到3, 则棋子应落在图①中的第三格位置,第二次仍抛到3,则棋子最后应落在图①中的第四格位置).

现在小明连续掷骰子两次,求小明获胜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给出分析过程,并写出结果)

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2,0)、

(2,0)和(2,3),AB∥CD,∠C=90°,CD=CB.

(1)求点D的坐标;

(2)抛物线y=ax2+bx+c过原点O与点(7,1),且对称轴为过点(4,3)与y轴平行的直线,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PB+PC+PD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本题满分10分)阅读与证明: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且∠EAF=45°,

求证:BF+DE=EF.

分析: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两条线段的和,常用“截长法”或“补短法”,将线段BF、DE放在同一直线上,构造出一条与BF+DE相等的线段.如图1延长ED至点F′,使DF′=BF,连接A F′,易证△ABF≌△ADF′,进一步证明△AEF≌△AEF′,即可得结论.

(1)请你将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延长ED至F′,使DF′=BF,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B=AD,∠ABF=∠ADF′=90°,

∴ △ABF≌△ADF’(SAS)

应用与拓展: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边OB、OD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

(2)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为CD中点时,试问F为BC的几等分点?并求此时F点的坐标;

(3)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F最短时,直接写出直线EF的解析式: .

2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OB是矩形OABC的对角线,抛物线y=-13x2+x+6经过B、C两点.

(1)求点B的坐标;

(2)D、E分别是OC、OB上的点,OD=5,OE=2EB,过D、E的直线交 轴于F,试说明OE⊥ DF;

(3)若点M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个点N,使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本题满分8分)如图,某汽车的底盘所在直线恰好经过两轮胎的圆心,两轮的半径均为60 cm,两轮胎的圆心距为260 cm(即PQ=260 cm),前轮圆心P到汽车底盘最前端点M的距离为80 cm,现汽车要驶过一个高为80 cm的台阶(即OA=80 cm),若直接行驶会“碰伤”汽车.

(1)为保证汽车前轮安全通过, 小明准备建造一个斜坡AB (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建造的斜坡的坡角α最大为多少度?(精确到0.1度)

(2)在(1)的条件下,汽车能否安全通过此改造后的台阶(即汽车底盘不被台阶刮到)?并说明理由.

其实还有好多卷子,望采纳》... (有些图没了)

[img]

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调研卷答案谁有,急求

3 第四教育署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满分24分】 1、C 2、D 3、D 4、B 5、B 6、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

、 7 4 8、6 9、4 10

、 4 1(或1∶4) 11

、 1313 2 12

、ba 2 121 13、(1,2) 14

、3 10 15、9 16

、321 17

、 3 1 18、cossinm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40分】 19.解:原式

=23 33221 2 142 122    ……………………………………(每个值得1分,共6分)

= 2 121121…………………………………………………………………(2分) =4.…………………………………………………………………(2分) 20.解:原式

=baba2 12 13  ………………………………………………………(2分)

=ba2.…………………………………………………………………(2分) 图(略).……………………………………………………………………(5分) 结论.…………………………………………………………………………(1分) 21.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

,∴ BE CEAB CF.……………………(4分) 又∵BE=3EC,AB=6,∴CF=2.……………………………………………(3分) ∵CD=AB=6,∴DF=8.……………………………………………………(3分) 22.解:∵矩形ABCD ∴AD=BC,AD∥BC,∠A=90°………………………………………(2分) 又∵ADBE,10BC ∴10BE………………………………………………………………(2分) ∵∠A=90° ∴222BEAEAB…………………………………………………(1分) 又∵6AB ∴8AE………………………………………………………………(1分) ∵AD∥BC ∴∠AEB=∠EBC………………………………………………………………(2分) ∴cosEBC=cos∠AEB

= BE AE

=5 4…………………………………………(2分) 四、综合题【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4分,满分38分】 23.解:过C作CD⊥AB 在Rt△CDB中,sin∠B

=BC CD,cos∠B

=BC BD……………………………………(2分) ∵∠B=45, BC

=22

∴22 22245sin22CD…………………………………………(1分)

22 22245 cos22  BD…………………………………………(1分) 在Rt△ACD中,cot∠

A=CD AD………………………………………………(2分) ∵∠A=60, CD=2

∴33 23 3260cot2 AD…………………………………………(2分)

∴233 2BDADAB……………………………………………………(2分)

∴233 22)233 2(21  ABCS……………………………………(2分) 24.(1)证明:∵∠BAF =∠DAE ∴∠BAF -∠EAF =∠DAE -∠EAF 即:∠BAE=∠DAF……………………………………(1分) ∵菱形ABCD ∴∠ABE=∠ADF,ADAB………………………………(2分) ∴ABE≌ADF……………………………………………(2分) ∴=BEDF…………………………………………………(1分) (2)证明:∵菱形ABCD ∴AD∥BC

∴ BG DGBE AD…………………………………………………(1分)

4

∵DFFC

= ADDF,=BEDF

∴ DFFC

= BE AD

∴ BG DGCF DF ……………………………………………(1分) ∴GF∥BC…………………………………………………(1分) ∵菱形ABCD ∴DCBC ∵=BEDF ∴CFCE.……………………………(1分)

∴ DF CFBE CE ∴EF∥BD…………………………………………………(1分) ∴四边形BEFG是平行四边形……………………………(1分) 25.(1

)证明:∵ABBC2 1

,PDAP2 1

,∴ PD APAB BC.……………………(1分) 又∵∠APD=∠ABC,∴△APD∽△ABC.……………………………(1分) ∴∠DAP=∠ACB.………………………………………………………(1分) ∴AD∥BC.……………………………………………………………(1分) (2)解:∵AB=AC,∴∠ABC=∠ACB. ∴∠DAP=∠DPA. ∴AD=PD.………………………………………………………………(1分) ∵AP=x,∴AD=2x.……………………………………………………(1分)

∵ABBC2 1 ,AB=4,∴BC=2. ∵AD∥BC

,∴ AD BCAE BE

,即 24 2yyx . ………………………(1分) 整理,得y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1 4xy.………………………(1分) 定义域为41x.……………………………………………………(1分) (3)解:平行.……………………………………………………………………(1分) 证明:∵∠CPD=∠CBE,∠PCD∠E, ∴当△CDP与△CBE相似时,∠PCD=∠BCE.……………………(1分)

∴ PCDPBC BE

,即 x xy 422 .…………………………………………(1分)

把1 4xy代入,整理得42x. ∴x=2,x= -2(舍去).…………………………………………………(1分) ∴y=4. ∴AP=CP,AB=BE.……………………………………………………(1分) ∴BP∥CE,即BP∥DE

深圳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练习卷!越多越好!我需要练习!

初三数学第二次段考试题(2008-11)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一种病毒非常微小,其半径约为0.00000016m,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

A.1.6×106m B.1.6×10-6m C.1.6×10-7m D.1.6×10-8m

2、在线段、菱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圆环这五种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A)1 (B)2 (C)3 (D)4

3、如右图,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

A.1对 B.2对 C. 3对 D.4对

4、制造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是2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的成本是162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 ( )

A、8.5% B、9% C、9.5% D、10%

5、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如图1所示,圆柱的俯视图是

图1 A B C D

2.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是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a2+ a3= a5 B.a2 a3= a6 C.(- a2)3= a6 D.(- a3) 2= a6

4.把多项式25-16x2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5+4x)(5-4x) B.(5+16x)(5-16x)

C.(25+16x)(25-16x) D.(25+4x)(25-4x)

5.下面的希腊字母中, 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关于初三上数期中调研卷和初三数学上期中考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