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西宁市期末调研卷初二历史,以及西宁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调研测试卷八年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西宁市,高考历史,语文,英语的题目。(完整的)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颀长(qí) 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wǔ)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 民间的书写着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 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 “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 在中庸之前“荼”字写作“茶”,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 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 “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式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候《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于汇六十里,州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贪》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
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犹豫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迁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犹豫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背诵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谓语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之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礼拜《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礼拜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失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迁彰武军承宣使。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间,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收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纷纷暮雪下辕门, 。轮台东门送君去, 。(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
(2)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的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应此九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今时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答: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划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1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2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歌,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的不亦乐乎。3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 20个字。(3分)
____________。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
一是:“深刻”,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img]关于初二历史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百度和网页历史/初二年级(下)/第18课%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doc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二
[关键词] 中国现代史/教案
[文件] LS18B.doc
[标题] 第18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内容]
第18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京市四中 高级教师 王树森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与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要求学生认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总结.它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的分析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本课难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备�
录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录相《开国大典》.(幻灯片,图片也可以.)�
教学要点(板书)�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新政协筹备会�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2)会议的主要内容�
二,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开国大典�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2.世界意义�
3.基本经验�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从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上半年(也就是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取得的胜利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明)在军事上:(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下达进军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作战.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接着,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人民.在政治上:(1)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全面展开,翻身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2)为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总之,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成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讲授新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新政协筹备会�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提出之后,立刻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热烈的响应和拥护,并准备派代表同中国共产党共商国家大事.从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华侨代表,分别从全国各地及海外陆续进入解放区.当时接待民主人士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一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同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的代表与已经到达哈尔滨的民主人士,对于成立新政协筹备会及新政协的性质,任务等问题,获得了共同的协议.明确指出:这次新政协与旧政协最根本的区别是"一切反动党派及反动分子必须排除,不许参加."由于人民解放军迅速地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949年上半年解放了北平,天津,南京,上海,武汉,太原等全国的中心大城市,国民党政权基本上已被推翻,剩下的只是消灭其残余势力的问题;同时,全国解放后如何用最大力量来恢复与发展人民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及巩固国防的问题,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于是,新政协的筹备工作,更为加速进行.七届二中全会以后(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迁到了北平,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代表也相继到达北平.�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发起者中国共产党,和赞成这个主张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共计23个单位,134人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主任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新政协筹备会于6月15日在北平宣告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筹备会决定设立6个小组,分别进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准备工作.经过三个月的积极筹备,各方面都已基本就绪.新政协筹备会于1949年9月17日召开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看录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片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平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其中包括各单位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邀代表75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从代表的广泛性来看,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因此会议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行使国家权力.就是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还将对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起协商,参谋和推动的作用,并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各阶级,各党派的不同要求和矛盾起调节作用.�
(2)会议的主要内容�
(以上简表用小黑板或投影向学生展示.)�
①大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代它是一部根本大法,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还规定了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的总原则.�
《共同纲领》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体现,是建国初期的施政方针.�
②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56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商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可根据《教参》简介李济深,张澜,高岗的情况.)�
③大会还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这些决议都是经过筹备会和大会充分讨论,并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才确定的.�
④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在天安门前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9月30日,在大会闭幕的那一天晚6点,举行了奠基典礼.�
二,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委员会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北京30万人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典礼.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让学生朗读课文)�
(看录相片《开国大典》或有关幻灯片,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的无比辉煌的胜利.这个胜利,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广大劳动群众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个胜利,必将使过去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这个日子,作为一个伟大,光辉的节日而载入人类史册,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强大的人民新中国已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1)中国人民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奴役的悲惨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2.世界意义�
(1)使占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使亚非拉美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原因(即基本经验)�
(1)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3)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
(4)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本课小结�
这节课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新中国的诞生,是100多年以来的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的辉煌成果.从此,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便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历史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布置作业�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
2.《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
第18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山东济南市第八中学 刘爱华�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
央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确定国旗,国歌,国都和公元纪年,决定并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共同纲领》起
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对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2.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开始向社会
义过渡的新时期.�
3.要热爱人民的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原因,培养总结
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难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教具�
《解放全国大陆形势》地图;《开国大典》彩色图片.�
二,开国大典(1949.10.1北京)�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国民政府被推翻的标志是什么 (指定学生答).然后教师说明(指图:请同学们看解放全国大陆形势》地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从各个战场上继续追歼国民党军队.4月24日解放太原,5月,解放武汉,杭州,上海,西安,南昌几个大城市,6月解放青岛,8月解放长沙,福州,兰州,9月,西宁,银川,呼和浩特也相继解放.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基本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指定学生读书框内小字提示(教师利用这个时间板书本课标题),然后说明:建立国家等重大问题,将由中国人民及其代表协商决定.�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9,北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可联系近期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比如八届一次会议),或者省政协会议(比如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等例子加以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为"新政协",为什么 主要是为了区别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协会议,即旧政协.为了迅速召开新政协,中共于1949年6月召集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在北平举行筹备会议.�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终于在北平隆重开幕了.(板书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出席会议代表的构成及人数(指定学生答).教师说明:代表的广泛性体现了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引导学生齐答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那么,这次会议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
2.内容�
(1)大会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板书).《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齐答),性质是什么 (指定学生回答).新政权的性质也就是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学生齐答出).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 (引导学生齐答出)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得出结论:人民自然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还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和原则.《共同纲领》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行使国家主法权,因此,《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学生齐答,并要求学生划书).补充说明: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但仍是革命统一战线组织,起参政议政作用.�
(2)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板书)选举的结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毛泽东(学生齐答)此时教师讲解课文插图:当选举结果揭晓时,全体代表一致起立鼓掌欢呼达数分钟之久.�副主度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宋,李均为民革成员,张澜是民盟成员,这说明新政府是一个联合政府(引导学生答出).�
(3)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是北京,
采用的方法是公元纪年(学生齐答)那么,这是在哪些会议上确定的呢 (学生齐答或个别答,教师板书),教师纠正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说明: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政协一届会议则确定其为代国歌.对五星红旗的图案,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但你能不能说出这个图案的含义 (指定学生答).说明: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每个共和国公民,都应尊重和爱护国旗,为此,我们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学生齐答).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都要升国旗.�
(4)另外,会议还一致通过决议,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板书).请同学们看课文页插图,碑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哪八个大字(学生齐答),碑的背面雕刻着毛泽东撰写周恩来手书的纪念碑碑文,请看课文竖体字,指定学生朗读.教师解释,碑文与碑座四周镶嵌的历史浮雕紧密配合,说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凝聚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牺牲和艰苦斗争,所以后人要建碑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那么,想一想,你最崇拜中国历史上哪些英雄人物 最崇尚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如何把他们的精神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这个问题留作同学们课下讨论.�
以上我们讲了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
9月30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任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周恩来(齐答),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学生齐答)�
二,开国大典(1949.10.1 北京)�
请同学们看这张彩图(《开国大典》教师指图),这张油画描绘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指图:这是毛泽东主席,他身后第一排自左至右是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第二排第一人是周恩来总理.北京30万人民,身穿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齐集在天安门广场,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时,在军乐曲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此处若能播放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录像带则更好).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随即,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指图).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开始了,请同学们看课文受检阅各步,炮,骑兵部队,由东向西分列经过主席台前;人民空军的银鹰在会场上空翱翔,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力.阅兵式长达3小时.晚上,五彩缤纷的礼花从天安门广场
四周腾空而起,满天灿烂.举着红灯和火炬游行的群众通过主席台时不断振臂高呼:"人民
共和国万岁!"毛主席在扩音器前大声回答:"同志们万岁!"并不时向群众挥手致意.首都
数百万人民沉浸在狂欢之中.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人民心潮澎湃,
豪情满怀,普天同庆.�1949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正式确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引导学生齐答出)�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人民饱尝忧患,历尽艰辛,忘我奋斗了100多个春秋,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那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既具有国内意义,又具有世界意义.
国内意义:由学生归纳划书.两点(见本目第二段内容).设问为什么标志着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提问:什么叫亲民主主义革命 或引导学生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谁是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学生齐答).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一直是什么性质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齐答).现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任务已经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世界意义:让学生思考归纳回答.划下来两点(见本目第三段内容),解释第2点.设问:怎么理解民族解放斗争 即亚非拉美许多国家仍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国革命的胜利,
给他们作出了榜样,提供了经验.�
请同学们看课文框内思考题,既然意义那么深远,我们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它为什么取得胜利 你认为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指定学生回答).4点,划书,联系所学过的典型史事,适当加以阐明,加深理解.�
基本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设问:其它政党领导不能取胜吗 提问:辛亥革命的结果 (学生齐答).这表明: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不能推翻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尽管也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共产党都能及时纠正,并总结经验教训.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学生齐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学生齐答).从而制定和贯彻正确路线和政策(强调正确领导),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学生齐答.)�
2.而人民军队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引导学生回忆大革命之所以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共手中没有军队.所以,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八七会议上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提问:1927年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标志是哪三大著名起义(指定学生答).教师说明这就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揭开了序幕,从那以后,这支人民军队就保证了中国革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3.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引导学生回忆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尤其是中共如何做出大量努力,促成两党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正式建立)的史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历来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不断壮大革命力量,缩小敌对势力,所以没有这点,革命也不可能取胜.�
4.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我们知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要学生齐答划线内容).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极为成功的.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能象毛泽东思想那样,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超过如此巨大的作用.因此,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革命取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以上几条原因也正是中国革命取胜的基本经验(板书).齐读.�
本课小结�
本课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创造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的诞生,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成果.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历史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做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注:凡打 标志者,表示该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问题及答案)
2006年河南省初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试卷
一、听力选择(满分24分)
A)回答问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
1.A. She was ill. B. Two months. C. Thank you.
2.A. I really like cats. B. I like pets. C. I brush my cat.
3.A. He is helpful. B. Yes, I agree. C. You’re welcome.
4.A. Very much. B. Playing games. C. Very interesting.
5.A. I walk to school. B. About four kilometers. C. About four hours.
6.A. What a good idea! B. It’s very expensive. C. She went there yesterday.
B)对话理解(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
7.What’s Peter’s jacket made of?
A. Wool. B. Cotton. C. Leather.
8.Which is the woman’s favourite sport?
A. Cycling. B. Camping. C. Diving.
9.How does the man usually go to work?
A. By bike. B. By bus. C. On foot.
10.What time does the school day finish every day?
A. 5:00 p.m. B. 4:50 p.m. C. 5:10 p.m.
11.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factory. B. In a shoe shop. C. At home.
12.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 Tea. B. Coffee. C. Water.
13.When will the woman visit the Summer Palace?
A. Monday. B. Tuesday. C. Wednesday.
14.What does the boy want to do?
A. He wants to look after his mother.
B. He wants to see a doctor.
C. He wants to go swimming.
C)短文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5.Where does Mr. Green come from?
A. Japan. B. France. C. England.
16.How many foreign languages could Mr. Green speak very well?
A. Only one. B. Two. C. Three.
17.What did Mr. Green do before he went to Japan?
A. He bought a lot of presents for his Japanese friends.
B. He taught himself Japanese at home.
C. He went to evening classes to learn Japanese.
18.How long did Mr. Green stay in Japan?
A. A few weeks. B. A few days. C. A few months.
19.What was Mr. Green’s trouble when he stayed in Japan?
A. The Japanese people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him.
B. He spoke Japanese as well as the Japanese people.
C. He could talk freely with the Japanese people.
二、选择填空(满分18分)
20.— Shall we go shopping this afternoon?
— _____!
A. That’s all right B. Right C. Good idea D. Yes, me too
21.— It’s very ______ to learn English well.
— But if your work hard, it will become easy.
A. easy B. necessary C. useful D. difficult
22.The fridge is making ______ noise. I don’t know what ______ with it.
A. too much; is wrong B. too much; wrong is
C. much too; is wrong D. much too; wrong is
23.— ______ does your sister walk her dog?
— Once a day.
A. How many B. How long C. How soon D. How often
24.— Why do you work so hard?
— I hope ______ around the world one day.
A. going B. goes C. to go D. go
25.— Whose picture is better, Jack’s or Tom’s?
— Both of them are good. I think Jack draws _______ Tom.
A. as good as B. as well as C. better than D. worse than
26.— What is Nancy going to do?
— She is going to her teacher’s office and ______ goodbye to him.
A. talk B. say C. speak D. tell
27.We should use ______ people and ______ money to do the work better.
A. less; less B. fewest; less C. fewer; less D. fewer; least
28.— Is this maths problem ______?
— Yes, I can work it out ______.
A. easy, easy B. easily, easily C. easily, easy D. easy, easily
29.More and more wild animals are ______ because they have lost their living places.
A. in danger B. in a danger
C. out of danger D. out of the danger
30.My father ______ gave me some exercises and told me to do them ______.
A. myself; by himself B. himself; by myself
C. himself; by himself D. myself; by myself
31.We needed to change our clothes ______ we got all wet.
A. until B. since C. and D. so
32.______ of giant pandas is getting ______ because their living areas are becoming farmlands.
A. The number; larger and larger B. A number; larger and larger
C. The number; smaller and smaller D. A number; smaller and smaller
33.My uncle ______ for Hong Kong next week.
A. is going B. left C. will go D. is leaving
34.— Do you know mother giant pandas have only one or two babies ______?
— Sorry, I don’t know.
A. at a time B. at the time C. at this time D. at that time
35.______ outing if it rains on Sunday?
A. Did you go B. Do you go C. Have you gone D. Will you go
B
His stories have no magic(魔法的)tricks or heroes, but still touch teenage readers. Benjamin, a young Beijing cartoonist(漫画家), is famous 36 his comic books "Remember" and "One Day". His colorful stories of young people working hard for dreams and love have 37 lots of fans.
Benjamin has been drawing 38 for 10 years. He tried many jobs before that, 39 what he enjoys most is the freedom of drawing.
" 40 cartoons is like writing diaries," he said, "I draw about the people and things that I meet, just like a writer."
For Benjamin, a good stor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picture.
Benjamin says drawing can be painful(痛苦的). He 41 even thinks he can't go on. Once he 42 a month on one picture!
"Sometimes you are stuck at one point. Look at the picture from a different angle(角度), like from the back of the paper. Then you'll know how to 43 ."
44 your parents won't let you draw or read cartoons? Benjamin has the 45 : be a good kid and work hard. Then steal time for the hobby!
36.A. as B. for C. with D. in
37.A. won B. got C. beat D. took
38.A. photos B. articles C. cartoons D. stories
39.A. so B. while C. or D. but
40.A. Writing B. Drawing C. Using D. Seeing
41.A. often B. usually C. sometimes D. always
42.A. cost B. spent C. paid D. took
43.A. continue B. stop C. finish D. start
44.A. Why B. What else C. What if D. What about
45.A. way B. answer C. mind D. idea
三、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many students help their schools make less pollution. They join “environment(环境)club”. In an environment club, people work together to make our environment clean.
Here are some things students often do.
No-garbage(垃圾)lunches. How much do you throw away after lunch? Environment clubs ask students to bring their lunches in bags that can be used again. Every week they will choose the classes that make the least garbage and report them to the whole school!
No-car day. On a no-car day, nobody comes to school in a car—not the students nor the teachers! Cars give pollution to our air, so remember:
Walk, jump, bike or run.
Use your legs! It’s lots of fun!
Turn off the water! Did you know that some toilets can waste twenty to forty m3 of water an hour? In a year, that would fill a small river! In environment clubs, students mend those broken toilets.
We love our environment. Let’s work together to make it clean.
46.What is the aim(目的)of environment clubs?
A. They ask students to run to school every day.
B. They ask students not to waste water.
C. They ask students not to throw away lunch bags.
D. They work together to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
47.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e students usually have lunch ______.
A. at school B. in shops C. in clubs D. at home
48.Who will take a car to school on a no-car day?
A.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B. Only students.
C. Neither students nor teachers. D. Only teachers.
49.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No-garbage lunches. B. No-car day.
C. Turn off the water. D. An Environment club.
Some Events of Athens(雅典)2004 Olympic Games(Aug. 21~23)
Aug. 21 Saturday
Aug. 22 Sunday Aug. 23 Monday
Volleyball:
Women’s Preliminaries
(Russia vs. the United States)
02:30 CCTV-2
Football:
Women’s Quarterfinal
14:00 CCTV-5
Table Tennis:
Men’s Doubles Gold Medal Match
19:00 CCTV-5
Badminton:
Men’s Singles Gold Medal Match
20:15 CCTV-5
Women’s Doubles Gold
Medal Match
22:40 CCTV-1
Diving:
Women’s 10m Platform Final
04:20 CCTV-5
Basketball:
Men’s Preliminaries
(China vs. Italy)
14:25 CCTV-5
Table Tennis:
Men’s Singles Semifinal
15:50 CCTV-5
Tennis:
Men’s Singles Gold Medal Match
22:00 CCTV-5
Basketball:
Women’s Preliminaries
(China vs. the United States)
01:00 CCTV-2
Gymnastics:
Gymnastics Artistic Final
09:15 CCTV-5
Table Tennis:
Men’s Singles
Gold Medal Match
19:00 CCTV-5
New words:
preliminaries 预赛 quarterfinal 1/4决赛
semifinal 半决赛 10m Platform 10米跳台
singles/doubles gold medal match 单/双打决赛
50.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you NOT watch on CCTV on August 21?
A. Volleyball matches. B. Tennis matches.
C. Football matches. D. Badminton matches.
51.What event can you watch on the afternoon of August 22?
A. Diving: Women’s 10m Platform Final
B. Tennis: Men’s Singles Gold Medal Match
C. Basketball: Men’s Preliminaries(Japan vs. Italy)
D. Table Tennis: Men’s Singles Semifinal
52.When can you watch Tennis: Men’s Singles Gold Medal Match on CCTV-5?
A. On August 21. B. On August 22
C. On August 23. D. On August 24.
A little old couple(夫妇)walked slowly into McDonald’s one cold winter evening. They took a table near the back wall, and then the little old man walked to order. After a short while he got the food back and they began to open it.
There was one hamburger, one order of French fries and one drink. The little old man carefully cut the hamburger in half and divided(分)the French fries in two piles. Then he placed the half of the food in front of his wife.
He took a sip(啜)of the drink and his wife took a sip. “What a poor old couple!” The other people there thought.
As the man began to eat his hamburger and his French fries, his wife sat there watching him and took turns to drink. A young man came over to the old couple. He offered to buy another meal for them. But they said no politely and said that they got used to sharing everything.
Then a young lady asked the wife a question, “Madam, why aren’t you eating? You said that you share everything.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then?”
“The teeth(牙齿),” she answered.
53.What did they do after they got the food back?
A. They began to eat at once.
B. They were waiting for a young man.
C. The old man divided all the food into halves.
D. The old man ate the hamburger and the old lady ate the French fries.
54.The other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old couple ______.
A.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two orders of food
B. often shared everything together
C. were cold and hungry
D. couldn’t stay at home on this cold evening
55.The young man came over to the couple to _______.
A. send them home B. give them some money
C. order some food for them D. know why the old lady didn’t eat
四、单词拼写(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
56.It’s very __________(危险)for us to climb up the top of the high mountains.
57.Is Sunshine Town Secondary School a __________ school(混合学校)?
58.Yesterday afternoon, I saw Sandy and Amy in the playground and they were talking __________(高兴).
59.After Daniel came back from the trip to the World Park, he __________(教)himself how to make a home page.
60.He was hurt in the car a_________. Luckily, the police came right away.
61.My favourite pet is a cat. She w__________ about two kilograms.
62.In our reading room, there are many newspapers and m__________ for you to read.
63.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__________ wild animals like the giant pandas.
五、句子翻译(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64.如果这是真的,你怎么呢?
65.西蒙总是乐于帮助别人。
66.我姐姐喜欢游泳。她每周花许多时间练习。
67.警察经常告诫孩子们不要在马路上玩耍。
68.回家途中交通拥挤,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感到很无聊。
六、书面表达(共1题;满分15分)
假定你叫张强,是北京阳光中学(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的一名初二学生。上星期天你从报上看到观鸟俱乐部(the Birdwatching Club)的招聘广告。请你写封简短的应聘信,介绍自己的情况(见下表),表示愿意为俱乐部做一些工作,并请俱乐部负责人考虑并尽早予以答复。
姓 名
张 强
年 龄
15
学 校
北京阳光中学
身体状况
健康
爱 好
体育、科学;旅游;打篮球
相关经历
动物爱好者;去年为校报写过一篇关于濒危鸟类的报道
联系方式
010-8255668;zhangqiang@163.com
Dear Sir,
I read your ad in the newspaper last Sunday. Now I’m writing to tell you I’d like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Birdwatching Cl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Zhang Qiang
参考答案
一、听力选择
A)1-6 BABCBA
B)7-14 BCCB BCCA
C)15-19 CBCAA
二、选择填空
A)20-25 CDADCB 26-30 BC D AB 31-35 BCDA D
B)36-40 BACDB 41-45 CBACB
三、阅读理解
A)DACD B)BDB C)C AC
四、单词拼写
56. dangerous 57. mixed 58. happily 59. taught
60. accident 61. weighs 62. magazines 63. protect
五、句子翻译
61. If it is true, what will you?
62. Simon is always ready / willing to help others.
63. My sister likes / loves / enjoys swimming. She spends a lot of time practicing(it)every week.
64. The police often warn the children not to play on the road / street.
65. There was a lot of traffic on the way back home, so most of us felt very bored.
Most of us felt very bored because there was a lot of traffic on the way back home.
Most of us felt very bored because of the busy / heavy traffic on the way back home.
六、书面表达
Dear Sir,
I read your ad in the newspaper last Sunday. Now I’m writing to tell your I’d like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Birdwatching Club.
I’m a 15-year-old student in Grade 8 at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My favourite subjects are P.E. and Science. I’m very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sketball, and I’m quite healthy. I’m also an animal lover, so I love birds and nature very much. Last year I wrote a report on the endangered birds for our school newspaper.
I think it’s very important for me to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birds.
I will be very happy if I can become a member of your club. You can call me on 010-8255668 or e-mail me at zhangqiang@163.com.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Zhang Qiang
听力材料
一、听力选择
1. How long did Wang Fang stay in hospital?
2. By the way, what is your favourite pet?
3. Peter is one of the nicest boys in my class.
4. What’s your school life like?
5. How far do you live from your school?
6. Why don’t we go to the Palace Museum this Sunday?
B)对话理解
7. W: What’s your jacket made of, Peter?
M: At first I thought it was made of wool, but now I find it’s made of cotton.
8 W: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
M: Cycling. What about you?
W: My favourite sport is diving.
9. W: Why did you go to work on foot today?
M: My bike was broken.
10. W: What time does your school day finish every day?
M: Let me see. It’s five now, and our school finished ten minutes ago.
11. M: What can I do for you, madam?
W: I’m looking for a pair of shoes.
12. M: Would you like some tea?
W: No, thanks. I’d like some water, please.
13. M: When are you going to visit the Summer Palace, Monday or Tuesday?
W: Well, I prefer to go there on Wednesday.
14. W: Shall we go swimming?
M: I'm afraid I can't. My mother is ill today.
C)短文理解
Mr. Green was a teacher at a school in a big city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He usually went to France or Germany for a few weeks during his summer holidays. And he spoke French and German quite well. But one year Mr. Green said to one of his friends, “I’m going to have a holiday in Japan. But I don’t speak Japanese. So I will go to evening classes and have Japanese lessons before I go.” He studied very hard for a month and then his holiday began, and he went to Japan. When he came back a few weeks later, his friends asked him, “Did you have any trouble with your Japanese when you were in Japan, Mr. Green?”
“No, I didn’t have any trouble with it,” answered Mr. Green, “But the Japanese people did.”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上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
1.各知识点梳理:
⑴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P6
②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P7-8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做“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 0 10 20千米
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1米=1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常见图例—见P8)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
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②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规模不同; 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为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
①常见地图:
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见课堂笔记)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交通图
②读图步骤:
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
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第二单元复习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2、地球中面积广大的陆地是大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请掌握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
4、请掌握世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要求在纸上能画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5、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6、请掌握世界上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洋与洋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阅读课后图册)
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非洲)。
七大洲、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 (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P21图2-4)
大洲位置分布特点 除南极洲外,两两南北对称分布。
大洲间的分界线(P21图2-4) 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运河、海峡、山脉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沟通的海洋 地中海和红海 太平洋和大西洋 北冰洋和太平洋
重要的海峡
(P23图2-7、2-8) 重要海峡 地理位置 沟通的海洋
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 太平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 欧、非之间 地中海和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南美洲最南端 太平洋和大西洋
好望角 非洲最南端 太平洋和印度洋
岛屿之最 最大的岛 最大的半岛 最大的群岛
格陵兰岛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陆地上的水的来源;海洋中丰富的资源;陆地空间的扩大;海上交通等,处处体现了海洋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8、世界气候
纬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大致在南北纬30ο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甚至几年不下雨
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小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集中在暖季
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 终年严寒,皆为冬季
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 高山气候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
9、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图中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中国和非洲、欧洲的气候类型。
10、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两个要素构成,组成了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1、气候的主要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
12、请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13、中国的位置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位于亚洲的东部,东西跨经度达62度,南北跨纬度达50度。濒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海陆兼备。这种地理位置的优点是:见书本P43页。
14、世界三大人种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黄色人种,分布最广的是白色人种。南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请掌握三大人种的特点)P32
世界人种的分布
人种 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罗巴人种) 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印度人),亚洲的西部(阿拉伯人)
黄色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 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 东亚和东南亚人,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黑色人种
(尼格罗人种) 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非洲、大洋洲以及美洲部分地区
15、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都位于欧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
16、国界线范围内的领陆、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世界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顺序请掌握。(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17、世界上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绝大部分的亚洲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P33
18、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要互相联系和交往,共同解决世界问题。采取的措施可从国际法律、经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有关方面来回答。(请说出几个世界组织的名称及主要的情况)P35-36
19、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北纬的代号是N,南纬的代号是S。经线和纬线是互相垂直的,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的形状是圆或点。判断经纬网中的东西经度的方法是从左到右,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东经。而南北纬线的判断则是从下往上,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南纬,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北纬。
20、地球每转1度需要4分钟,即转15度需要1小时,我国东西之间跨经度达62度,则东西之间时间相差4个小时多。其中0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21、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请掌握。由此来练习掌握地球上的某一个点的位置。(给出某一个点的经纬度,判断它位于什么半球,什么纬度带,什么温度带)P38
第三单元复习
1、我国陆地面积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P42
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P42-43
14个陆上相邻国家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濒临的海洋 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 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我国的两大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第二级是县、市、区、自治县等。第三级是乡、镇、街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有34个行政区划。
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P44-45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广东省的邻省是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5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3亿,约占世界的22%。我国的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是世界的3倍。P44
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
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广西壮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民族有19个。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P47-48
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五个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要求掌握,并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节日、服装、信仰的宗教。
14、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15、请掌握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P50
16、正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影响到我国的气候东部降水量比西部丰富,东部气温比西要温暖。也影响到我国的河流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17、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
18、正由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影响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可以在我国种植。
19、请掌握我国气候的分布。尤其是开化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开化的地形主要是以丘陵为主。
20、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夏季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而且是气温较高的时期。所以季风区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气候比较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它会给我们带来洪涝或干旱这样的自然灾害。21、掌握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风向、发源地。P50
2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这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23、黄河 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
各段 范围 水文特征
上游
巴颜喀拉山北麓——
内蒙古河口镇 1、上源段:水量小、水清流缓2、峡谷段:水流急、峡谷多、水能丰富、水量大增3、河套段:水量减少、水利工程发达。
中游 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 水量大,河水汹涌,泥沙大量流失
下游 河南孟津——黄河入海口 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
24、如何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 P57
(1)、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
(2)、在下游培修大堤,“引黄淤灌”。
(3)、在上、中游干流上兴建一系列如: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初步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等效益。
25、黄河、长江比较
项目 长 江 黄 河
源头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巴颜喀拉山北麓
入海 东海 渤海
干流长度 6300千米 第一大河 5400千米 第二长河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
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
晋、陕、豫、鲁(9个)
上、中、下各段划分 源头——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 源头——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入海口
主要支流 上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中游:汉江、湘江、赣江 上游:洮河、湟水
中游:汾河、渭河
主要水利工程 上游:二滩、三峡、葛洲坝
中游:丹江口 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景观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危害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原因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裁弯取直、分洪蓄洪、开挖入海新河等措施。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26、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是内河航运中运输量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
27、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有:黄河小浪底(黄河的中游),长江三峡工程(全国最大的)及长江的葛洲坝(两个都位于长江的上游)
28、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范围: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
29、南、北方两地的差异:P62-64
区 域
内 容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生活习惯差异 民居特色 注重防寒保暖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饮食习惯 喜吃面食 喜吃米饭
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 公路、铁路和水运
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气温带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1月均温 低于00 c(<00c) 高于00 c(>00c)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降水差异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800mm) 多于800毫米(>800mm)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生产差异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大豆、甜菜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地形 南方地区多丘陵 北方地区多平原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
32、我国东部和西部的范围:西部地区为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6个省。请掌握哪些省区属于西部。P65
33、东部和西部各自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P66--67
东部 西部
自然条件 地形 东部地区平原广阔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
资源环境 水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工业污染严重 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历史 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灿烂的历史文化
人口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
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发达、方便 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教育 发达 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滞后
人才资金技术 较为丰富 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比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的劣势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
南北方交流与互补 南水北调工程
东西部交流与互补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
34、游历华夏(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公路: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运:运量大,运费便宜,速度较慢,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
航空:运量小,速度快,运价高;
管道运输:运量大,运费低,安全可靠,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35、请把南北差异的情况运用到具体的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去。
特别要注意的知识点:
1、俄罗斯与印度同我们中国各有两段边界是相连的。
2、中国有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
3、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新疆的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多的省区;甘肃省邻三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古、宁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长江的上游和中游都流经的省是湖北省;
4、容易使我们记错的几个简称:山西省-晋-太原;安徽省-皖-合肥;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广州;贵州省-贵或黔-贵阳;云南省-云或滇-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5、我国的重要的几条地理分界线:
中国的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6、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中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7、沿北纬32度线,从西向东,我们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条线是我国最典型的地势三阶分布)。
8、造成中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中国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9、造成同纬度的两个地方(如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和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气候、降水的差异是两地海陆位置的不同及受季风的影响.
第四单元复习
1.各知识点梳理:
⑴家住平原P74-77
①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湄南河平原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气候高温多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力完成;村庄内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②美国中部平原农场的生活图景:
A.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
B.劳动人手不多。
C.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D.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③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的差异:
内容 泰国湄南河平原 美国中部平原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 北美洲中部
人口密度 密集 分散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大豆等
农业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 机械化作业
生活水平 较低 较高
⑵与山为邻P78-82
①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顶不同的自然景观: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荒漠、草地、森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地、雪山。P78夏季是牧区的黄金季节,牧民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哈萨克族人们从一个牧场转向另一个牧场,被称为“转场”。
②元阳县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A.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加上元江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云雨,常年不断的雨水,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合理的引水渠道,使雨水得到了有效利用,灌溉了层层叠叠的梯田。
③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业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有利方面:A.人们能在家乡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了外出打工的辛劳;B.能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C.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不利方面:A.盲目和过度开发旅游资源,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B.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影响到该地区长远的发展。
⑶傍水而居P83-88
① 太湖流域最初的形成、发展情况:
② 城镇出现的过程
农村百姓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货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频繁、交易人数的增多、商品的丰富——出现店铺、街道、简单的手工作坊——出现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为生的人——出现小城镇。
②日本的鱼文化:渔业发展的原因-------寒流与暖流交汇,鱼饵资源丰富,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意大利威尼斯是如何因水而生、而兴、而美、而危,如何因水再兴。见书P87-88
⑷草原人家P89-95
①澳大利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A.澳大利亚地势平坦、开阔、干旱、草原面积广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前提条件。
B自流井多,地下水资源丰富,解决了牲畜的引用水。
C动物具有古老性,使羊群缺乏大型野兽的袭击。
表现A.羊比人多。羊的数量多年来一直在1亿只以上,澳大利亚全国人口只有1700万,平均每人拥有羊6只以上。
B羊毛量大质优。羊毛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②青藏地区发展牧业的有利条件:(见课堂笔记)
③内蒙古草原人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色:(见试卷)
⑸干旱的宝地P96-98
①坎儿井的构造及优点:
坎儿井的构造: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的优点:
A.减少强烈的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
B.深埋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证水质优良;
C.没有阳光暴晒,水温较低,是最佳的“清凉剂”;
D.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动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知识技能
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简单,试试看,不过,要仔细认真哟。
一、你会判断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共28题)
1.我国领土位于下列温度带中的 ( )
①北寒带②热带③北温带南温带
A.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2.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西南,西北,东北 B.西南,东南,西北
C.东南,东北,西北 D.西北,华北,华南
4.北回归线由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我国省区是 ( )
A.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B.台湾、广西、广东、云南
C.福建、广西、广东、四川 D.福建、广东、云南、贵州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 朝鲜,蒙古,塔吉克斯坦 D. 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
6.下列省区中全部属于沿海省区的是 ( )
A. 辽宁,河北,江西 B.江苏,广西,云南
C.天津,山东,安微 D.浙江,福建,广东
7.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 )
A. 海南岛 B.青藏高原 C.帕米尔高原 D. 漠河
8.目前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和民族 ( )
A.23、56 B.36、40 C.34、56 D.28、55
9.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 )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全国分布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D.东部稀疏,西部稠密
10.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
A. 秦岭一淮河以北 B.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11、被称为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东起我国的 ( )
A.大连 B.青岛 C.连云港 D.上海
12.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 ( )
A.东南沿海 B.长江流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东部
13.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14.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 )
A.徐州 B.郑州 C.西安 D.宝鸡
15.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
A.草地 B.林地 C.旱地 D.水田
16.我国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氐斯山
D. 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7.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指 ( ) A.把长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地区 B.把长江的水调到汉江水系
C.把汉江的水调到至西北解决西北内陆的干旱D.把金沙江的水调到华北地区
18.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 )
A .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
19.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一般可以 (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一熟
20.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非富,但90%集中在 ( )
A. 宜宾至宜昌 B .源头至宜宾 C .宜昌至湖口 D .三峡段
2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
B. 目前人们大量利用的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 水资源为可再生资源,因此不需节约
D. 淡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节约用水是区域性问题,而非全球性问题
22.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同农业部门与所能提供的食物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种植业—水稻 B.林业—大米 C.渔业—鸡、鸭 D.畜牧业—棉花
23.下列四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4.下列各工业基地,靠近山西能源基地的是 ( )
A.沪宁杭 B.珠江三角洲 C.京津唐 D.辽中南
25.陇海一兰新线的起止点是 ( )
A.兰州-上海 B.连云港-兰州C.连云港-乌鲁木齐D.兰州-乌鲁木齐
26.二百吨钢铁从太原到无锡,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
A.水运 B.铁路 C.航空 D.公路
27.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是 (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28.下列属于轻工业产品的是 ( )
A.铁轨 B.拖拉机 C.咖啡 D.化肥
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表格中,注意了,不要填错喽!!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二)活动天地
充分调动你的手、口、眼、脑、勇敢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相信自己、你行!
比1990年的15.88%下降到9.16个百分点。同时,在每十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的由1990年的1422人增加到3611人,增长154%;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增长了39%和45%;小学文化程度下降4% 。
二.综合题(你会读图吗?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各题。共58分)
29.〖读一读〗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文盲、半文盲率为6.72%,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是 年总人口为 亿,占世界人口的 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在每100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990年的 人增加到 人。
(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0.〖想一想〗读下图,写出图中数字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8分)
① 海
② 海峡
③ 岛
④ 半岛
A 省,省会 。
B 省的简称是 。
31.〖试一试〗读长江水系图,填注下列内容。(8分)
1)长江注入① 海,图中②为 湖。
(2)长江中游是指 到 。
(3)③为 水利枢纽,A支流流经 省。B支流所在的简称是
(4)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
32.〖填一填〗读我国干湿地区图,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A 、B 、C 、D 。
(2)A与B的分界线接近 mm等降水量线,经过 — 一线
(3)B与C的分界线接近 mm等降水量线。
(4)A地区是我国主要的 农业区,B地区是主要的 农业区。
33.〖挑战自我〗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
(1)山脉A是 ,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
(2)山脉B是 ,它位于我国第 、 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属于 走向的山脉;
(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 ,因为其海拔最高而被称为 ;
(4)山脉D的东侧的地形区是 ,
(5)E是 山脉, F是 。
34.〖生活空间〗读下图,并分析资料回答问题(6分)
当今,全球有约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1)北京的水资源现状是 ,人均用水量约为全国人均的 。
(2)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
(3)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① ;② 等。你认为北京地区的每个人能为节水可做的事情有:③ ;④ 等。
35.〖反复推敲〗读厦门—武夷山列车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6分)
262次 站名 261次
21:49 厦门 06:19
23:00-10 漳州 04:48-58
02:10-20 漳平 01:42-51
08:58-24 来舟
19:33-50
10:06-13 南平 18:42-48
11:31-50 建欧 17:16-29
13:50 武夷山 15:10
(1)从厦门到武夷山需花费时间为 ;从漳州到南平需花费的时间为 。
(2)从武夷山到南平需乘 次列车;从漳平到建欧需乘 次列车。
(3)261次列车始发站是 ;终点站是 。
36.〖胜利的曙光〗读下列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分)
早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汉朝,中国已经有了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口已经众多。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人口众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从两千年一直就用筷子吃饭工具,而不是像同时期的其他民族,还是用手抓饭吃,因此中国人相对少病,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法国这样的西欧先进民族,刀叉进餐方式还是在1670年才被采用,那时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还由于觉得难用而拒绝使用它!
(1)这段文字你觉得有道理吗?(1分)
(2)说说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2分)
西宁市期末调研卷初二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西宁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调研测试卷八年级、西宁市期末调研卷初二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