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八上一线调研卷地理,以及一线调研卷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2、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
- 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和地理期末复习卷(急!!!)
- 4、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 5、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大全(人教版)
- 6、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
寒窗苦读为前途,望子成龙父母情。预祝: 八年级 地理期末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57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95分)
1.我们利用经纬度的目的是()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B.更好的认识地球的性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由大到小再变大 D.由小变大再变小
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5.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A.1:500000 B.1:150000 C.1:200000 D.1:350000
生活中常常利用地图,请你仔细读图,完成6-7小题.
6.农业实验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
7.小明测得学校到科技园区路线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他从学校到科技园大约要走()
A.450厘米 B.150厘米 C.450米 D.150米
8.地图的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旅游图、交通图、人口图、世界地图等,阅读下面三个情境,分析的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地图()
1.班队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路线
2.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小强想找一找伊拉克的位置
3.小明现取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他家很远,他想看一看怎样乘车.
A.地形图、世界地图、交通图 B.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 C.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 D.交通图、世界地图、人口图
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请仔细读图,完成第9-11小题.
9.图中B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10.在乙村,同学们测得的气温为25℃,则此时甲村的气温大约是()
A.22℃ B.28℃ C.25℃ D.33℃
11.图中①、②两个观察点,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A.①、②2都能看到 B.①、②都不能看到 C.①能看到 D.②能看到
12.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A.山地、山峰、高原、平原、盆地 B.山谷、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C.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D.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陡崖
13.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14.看图,图中海牛、鸵鸟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可能的原因是()
A.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B.人类活动带到两洲 C.无法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 D.①②两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而成
15.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终年炎热 B.风和日丽 C.四季分明 D.雨热同期
16.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内部,各地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通常,随着降水量由多到少的变化,对应的景观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草原-半荒漠-荒漠 B.常绿阔叶林-草原-半荒漠-荒漠 C.荒漠-半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D.荒漠-半荒漠-草原-常绿阔叶林
17.地球上,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A.南美洲的热带雨林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C.青藏高原 D.南极洲
18.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____ D.印度教
19.“南北对话”中的“北”指的是()
A.北美洲国家 B.北半球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科学技术发达 C.资源丰富 D.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
21.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孟买 B.加尔各答 C.新德里 D.班加罗尔
22.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平原为主,受来自大西洋西风影响,哪一种气候最为典型()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3.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山上的国家”,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也是世界椰子产量最多的国家,有“椰子王国”之称,同时拥有多种古老而独特的动植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这是一个澳大利亚小朋友在博客中发表的 文章 ,其中关于澳大利亚称号错误的是()
A.“坐在矿山上的国家”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椰子王国”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4.我国领土最南端所在省份及其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A.黑龙江省-黑 B.x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C.广东省-粤 D.海南省-琼
25.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
A.漠河-腾冲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26.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国现在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 B.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D.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27.下面四个民族的小朋友说的话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傣族: 元宵节 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B.壮族:少数民族中我们人口最多 C.蒙古族:那达慕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藏族:每年八九月间,我们举行展佛、赛耗牛等活动
28.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中部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中部高,四周低
29.如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从图中可以发现四城市气候的()
A.冬雨夏干 B.全年高温多雨 C.雨热同期 D.全年低温少雨
30.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 措施 在于()
A.上游修建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水土保持 D.上游植树造林
31.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D.过度垦植,过度放牧
32.我国水资源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解决这一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提高水价
33.运速最快,运费最高,受一定天气条件限制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铁路运输
34.从四川攀枝花出发坐火车到云南昆明,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A.成昆线 B.贵昆线 C.湘黔线 D.京广线
35.我国很多农产品区的耕作制度和 种植 品种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耕作习惯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36.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临海、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丰富
37.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把我国划分为不同温度带的标准是依据()
A.气候特征 B.干湿程度 C.气温差异 D.光照长短
38.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
A.1000mm以上 B.800mm以上 C.400mm以上 D.400mm-800mm之间
39.x疆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我国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大量的天然气运送到了我国东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轮南油气田位于下列哪个盆地()
A.准葛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40.2015年暑假,小明和家人一起到拉萨旅游,下面是他对当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鱼米之乡”,河湖密布 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雪山连绵,耗牛成群 D.布达拉宫,金碧辉煌
41.读图,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42.读图,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经纬度是90°E,60°N B.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③④ C.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① D.④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
43.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地球表面形成四季的变化 B.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表面形成五个温度带 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44.读图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处于B位置时,会出现下列哪些情况()
A.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夏至 日 B.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 C.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D.这一天咸宁市的昼夜情况是昼长夜短
45.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象,下列哪些要素被称为是地图的“语言”()
A.距离 B.方向 C.比例尺 D.图例
4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C线路比BC线路要缓 B.图中A处海拔是300米 C.图中A处可能发育河流 D.图中D处有利于攀岩运动
47.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会受该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农业生产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4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其中乡村聚落大多沿下列哪些地方分布()
A.河流 B.山麓 C.荒漠 D.公路
49.美国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其出口的农产品只要有()
A.玉米 B.羊毛 C.棉花 D.小麦
50.读如图“中国政区图”看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全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C.海域辽阔,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D.南北跨纬度约57°,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51.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其中气象灾害主要有()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寒潮
53.位于“鱼米之乡”的咸宁市,主要受惠于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少雨 C.冬季寒冷干燥 D.冬季温暖湿润
54.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A.土地 B.森林 C.煤炭 D.石油
55.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油菜
56.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一些老工业中心成长壮大,新工业中心不断涌现,并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我国这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区内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交通便利 D.都是著名的侨乡
57.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约2298公里,运行仅约8小时,京广高铁沿途经过了咸宁的下列哪些县市区()
A.通山县 B.崇阳县 C.咸安区 D.赤壁市
58.下列关于咸宁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 B.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 D.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59.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哪些措施能更好地对该地区进行治理()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B.坡地筑梯田、沟谷修提坝,实现土不下坡 C.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D.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治理环境的资金
60.关于台湾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岛多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B.全省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C.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D.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日本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和地理期末复习卷(急!!!)
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限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B A D B A D C B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A D B C A D B C C D B D
1.如果因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A.渔业产量将受到损失 B.这种鱼将在很久以后才会进化出来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 D.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若直接将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会发生的现象是
A.失去平衡而侧翻 B.不能转向
C.不能上浮 D.不能向前游泳
3.鱼有时能任意停留在某一水层,起作用的结构是
A.胸鳍 B.尾鳍 C.鳔 D.腹鳍
4.软体动物种类很多,发布广泛,下列各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蜗牛、章鱼、鱿鱼 B.河蚌、蛾螺、钉螺
C.扇贝、乌贼、田螺 D.蚯蚓、蛔虫、海星
5.放置在黑暗处的下述鱼缸中的鱼(鱼、缸大小均相同)最先死去的是
A.一缸清水2条鱼 B.一缸清水10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C.一缸清水10条鱼 D.一缸清水2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6.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A.都由很多体节构成 B.都有触角
C.都有外骨骼 D.运动器官都是分节的
7.下列词语中体现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原理的是
A.大雁南飞 B.狡兔三窟 C.老马识途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8.胎生相当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A.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B.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D.使后代的数量大大增加
9.家兔是植食性动物,其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是
A.盲肠发达 B.体表被毛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10.与复杂的陆生生活相适应,家兔具有非常敏锐的
A.触觉和疼觉 B.冷觉和热觉 C.听觉和嗅觉 D.视觉和听觉
11.鸟类是恒温动物,这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生理功能,下列叙述中与鸟类产热无关的是
A.血液运输氧气能力强 B.消化能力强
C.羽毛的保温作用好 D.呼吸作用旺盛
12.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发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B.具有翅
C.头部长有多种感觉器官 D.具有三对足,尤其是跳跃足
13.绿头鸭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0.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体外,说明消化道中的
结构很短
A.小肠 B.大肠 C.直肠 D.肛门
1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
15.下列对人类有害的昆虫是
A.家蚕 B.蝗虫 C.蜻蜓 D.七星瓢虫
16.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小狗逐渐长成大狗 B.鱼的心脏不停地跳动
C.牛的胃肠在蠕动 D.瓢虫遇到危险时假死
17.在肌肉本身没有病变,人体某些肌肉发生瘫痪或萎缩的原因是
A.肌肉供血不足 B.控制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
C.肌肉过度疲劳 D.某些肌肉受到机械损伤
18.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
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9.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 B.猴子表演骑车
C.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D.蚯蚓走“T”形迷宫
20.关于蜘蛛结网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先天具有的本能 B.是身体利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C.属于先天性行为 D.是小蜘蛛向大蜘蛛学习来的
21.在紧急情况下,很多动物都喜欢假死(如金龟子、负鼠等),这种行为属于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适应行为
22.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
A.便于找到配偶 B.能够逃避敌害
C.能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D.便于找到食物
23.下列不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A.乌贼在逃避鲨鱼追击时释放墨汁
B.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
C.羊一边啃草一边嗅着地上同伴的粪便
D.鹿感到危险时,立即撅起尾巴,露出反面显眼的白色
24.通过动画片《黑猫警长》我们知道,螳螂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意义是
A.雌虫有吃雄虫的习惯 B.为了减少食物消耗
C.不利于种族延续 D.利于种族延续
25.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撒尿,其目的是
A.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B.留下气味做“记号”
C.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D.生理活动的需要
26.以前的黄土高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的理想居住场所,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
要贡献,而今却成了不毛之地,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人类滥砍乱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所致 D.地壳变迁造成的
27.渡渡鸟灭绝后,300年内,毛里求斯岛上最珍贵的树——大颅榄树就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A.取食其种子减少其数量 B.产生粪便供树生长
C.为其种子催生有利萌芽 D.保护大颅榄树不被其他动物伤害
28.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仿生产品的是
A.蝇眼照相机 B.飞机上的平衡锤 C.雷达 D.汽车发动机
29.科学家利用动物做生物反应器,必须改造动物的
A.外形 B.遗传基因 C.乳房 D.大脑
30.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
A.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 B.瓢虫吃蚜虫
C.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 D.人们喷洒农药杀害虫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2分)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中
(1)你饲养蚯蚓时选用的土壤是 潮湿、松软、富含有机物 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 。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发现其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
构是 蚯蚓的体节 ;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 头部靠近环带 。
(3)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到体表有 黏液 ;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 刚毛 。
(4)蚯蚓运动时,可以观察到它的运动是靠体内 肌肉 的收缩和舒张及 刚毛
配合作用完成的,身体前后端的运动是 交替 进行的。
(5)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 糙纸上 的一条,另一条不能正常爬行的原因是 玻璃板过于光滑,妨碍了蚯蚓的运动 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
(6)夏天的雨后,常常见到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 雨水把土壤里的空气排挤了出来 。
(7)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学会直接爬向另一边潮湿的暗室,这属于 学习 行为。
32.(12分)如图1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草 ;消费者中,草食动物是 兔和鼠 ,此图生物部分中缺少 分解者 。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是 吃与被吃 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网
。
(3)此图中含有 5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草—鼠—蛇—鹰 。
(4)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 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 生态平衡 。
(5)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杀狐狸,则会使 兔子 大量增多,导致 草大量减少 ,最终导致 生态失衡 生态平衡被破坏 。
33.(12分)图2 是人的屈臂、伸臂示意图,请结合自己的运动回答问题。
(1)当【①】 肱二头肌 收缩时,可产生屈前臂。伸臂运动的产生可以看出,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 神经系统 的调节,由 骨 、 骨骼肌 、和 关节 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 协调 作用,才能完成。
(2)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 收缩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收缩 状态,这说明 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 。
(3)由图中可知,肱二头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 2 块骨上;屈肘动作符合杠杆作用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③ 】 肘关节 。
34.(4分)实验探究题
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2.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3.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5.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6.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问题:
(1)实验1、2、3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先天性 行为。
(2)实验4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学习 行为。
(3)实验5说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 弱 。
(4)实验6证明了蟾蜍在实验3、4、5中确实建立起新的 学习行为 。
陈埠中学2006/2007年秋八年级地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活动(本题包括40小题, 共4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C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 C )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
C.蒙古、阿富汗、老挝 D.朝鲜、尼泊尔、老挝
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 D )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B.云南省和广东省
C.甘肃省和重庆市 D.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
4.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5.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C )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6.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D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7.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 C )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部季风区内 C.西部非季风区内 D.黄河和长江流域
8.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C )
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9.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
10.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B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广州
1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C )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2.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D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13.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
14.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 D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横断山区 D.青藏高原
15.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C )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6.2006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季节
B.除西藏、云贵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伏旱。
17.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 C )
A.辽宁、河北 B.河北、山东 C.辽宁、山东 D.山东、江苏
18.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B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19.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国策是 ( C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实行计划生育 D.晚婚、晚育、优育
20.交通运输自古有之。在现代,人们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更多了。下面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有一种不属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你知道是哪一种吗?( C )
A.飞机 B.轮船 C.马车 D.汽车
21.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 B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22.有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这是哪一种运输方式呢?( C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3.由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 D )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
24.铁路线的命名方法有多种。下列铁路线,哪一条是以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的呢?( B )
A.陇海线 B.湘黔线 C.兰新线 D.京广线
25.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
26.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你知道哪一种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吗?( A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7.九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你知道它当时与周边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 B )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铁路运输
28. 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 D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29.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
A.长江 B.额尔齐斯河 C.塔里木河 D.黄河
30.我国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 A )
A.长江 B.额尔齐斯河 C.塔里木河 D.黄河
31.影响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的足以自然因素是 ( B )
A.地形 B.地势 C.气候 D.位置
3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B )
A.防治凌汛 B.治理泥沙 C.加固黄河大堤 D.统一调水
33.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B )
A.煤炭、石油、天然气 B.水能、风能、核能 C.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D.太阳能和地热能
34.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 B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
35.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是 ( D )
A.乱占耕地,使耕地减少,加剧了我国耕地与人口的供需矛盾
B.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C.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D.我国北方土地资源占60%,水资源只占全国的20%
36列.我国铁路客车车次为双号,表明该车 ( D )
A.由南向北行驶 B.由北向南行驶 C.向远离北京的方向行驶 D.向接近北京的方向行驶
37.下列货物适宜由汽车运输的是 ( D )
A.1000吨钢材从包头运往北京 B.10千克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拉萨
C.1000吨煤从秦皇岛运往广州 D.2吨苹果从郊区运往城区
38.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 )
A.南丰北缺 B.东部不足 C.青藏高原缺水 D.全国分布较均匀
39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C )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减少耕地面积,节省农业用水
C.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D.直接利用工业废水浇地
40.唐山的自来水价格提高的主要目的是 ( B )
A.增加水厂的经济收入 B.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 C.水资源污染严重 D.限制居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C D A C D C C D B C D B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D C B C C B C D B D A B D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A B B B B D D D A C B
二、读图回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60分。)
1.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0分)
山脉:① 天山
② 祁连山
③ 秦岭
河流:④ 黄河
地形区:⑤ 四川 盆地
省区: ⑥ 西藏自治区 省
行政中心:⑦ 福州 市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
A 俄罗斯 (国家),
B 韩国 (国家),
C 渤海 海。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A线是___季风区与非季风区_____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非季风区___________,降水___少_______。
(2)B线是_____一、二级阶梯___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平原丘陵_______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0度___等温线,大体与__800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_旱地_______为主,以南以____水田______为主。
(第2题图) (第3题图)
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分)
(1)该图表示的是__冬季________季的季风。判断理由是___它从内陆吹向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季节,我市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季节,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 武汉 。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② 三峡水利枢纽 。
(2)长江发源于A 青藏 高原 唐古拉 山脉,注入B 东海 海,并将A、B字母填在地图中相应位置。
(3)长江的水能资源 上游 河段丰富,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 黄金水道 ”。
5.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4分)
(1)地图中序号①代表 800 毫米的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 种植 业、林业和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以 畜牧 业为主。
(2) 800 毫米的等降水量线,将我国东部地区又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6.读我国简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⑴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及其所交汇的铁路线连接起来:
A 郑州 京广线与浙赣线
B 兰州 兰新线与包兰线
C 株洲 京沪线与陇海线
D 徐州 京广线与陇海线
⑵从图中找出两条东西走向且可直接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铁路线__陇海线___________、____沪杭线_________。
⑶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___兰新线____________、___陇海线__________、___京沪线__________。
⑷由九江到昆明旅游,主要乘坐火车,应先坐车到___南昌_____(城市)转入__浙赣_______线,再先后经过___湘黔______线、___贵昆_______线到达昆明,包括终点站此行共经过___3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
⑸大京九铁路从北京到最终点___九龙____,途中唯一经过的省会城市是_南昌______。
7.读我国某区域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图中甲所代表的铁路枢纽是 徐州 ;
(2)铁路干线②的起点是 北京 ,
终点到 香港九龙 ;
(3)图中铁路干线②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C
A.沿线以平原为主,工程造价低
B.加快北方煤炭的外运
C.沿线地区经济落后,促进经济发展
D.缓解我国南北铁路运输紧张状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C、位于东半球,东临大西洋 C、是一个远离海洋的国家
2、我国漠河镇与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50℃,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差异 B、东西距离远
C、地势高低起伏大 D、南北纬度跨度广
3、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4、关于汉族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②以东部和中部最集中 ③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南 ④分布遍及全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图1,回答5-6题。
5、吉林省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回族、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汉族
C、满族、朝鲜族 D、汉族、蒙古族
6、与吉林省陆上接壤的国家是( )
A、韩国 B、朝鲜 C、日本 D、蒙古
7、藏族同胞的典型服饰是藏袍,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 图1
只袖子,另一只袖子从后拉到前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自然环境特点是( )
A、空气稀薄 B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纬度高,气温低
八年级地理 —1— (共6页)
8、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盆地 B、丘陵、盆地 C、高原、盆地 D、平原、丘陵
9、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是
图2
10、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连线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崎岖不平 B、东北平原——雪峰连绵
C、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C、塔里木盆地——“鱼米之乡”
11、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优势的气候特点是( )
A、夏热多雨 B、春寒干燥 C、冬季寒冷 D、秋季多风沙
12、有关图3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是我国夏季风示意图
B、该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C、受其影响,全国普遍高温
D、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 图3
阅读材料,完成13-14题。
有一种灾害性天气,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中心附
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
13、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A、寒潮 B、季风 C、台风 D、霜冻
14、在我国,受这种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是( )
A、东部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图4是“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黄河的两条重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分
布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C、中游和下游
16、黄河注入的海域时(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图4
17、出现“地上河”的河段在图中所示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八年级地理 —2— (共6页)
18、下列资源中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太阳能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19、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冰川和地下水 B、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
C、海洋水和深层地下水 D、海洋随和江河湖泊水
20、系列用水方式,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洗菜用的水用于浇花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用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21、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从福州运送急救药品到玉树,选
择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2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 )
A、这里地形平坦,修路成本低 B、西部以铁路为主,东部以公路为主
C、经济发达,城市人口集中 D、可供交通建设的土地多
23、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流域 C、东南沿海地区 D、京沪铁路沿线
24、下列工业区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辽中南工业区 D、京津唐工业区
25、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得以飞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智力资源密集
C、交通运输便利 D、自然环境优美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读图5“我国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5
(1)图中序号①所示为________岛,穿过该岛南部的重要纬线(图中虚线)是
_________。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省份②是_________省。
八年级地理 —3— (共6页)
(2)第十六届亚运会于11月12-27日在广州举行,从北京乘火车去广州看亚运,最便捷
的.应选择________铁路干线(铁路名称)。走在广州街头,看到饭店的牌匾上写有“鲁菜、
川菜、粤菜、湘菜”,如果想品尝当地的风味,应选择“__________”。
(3)图中阴影区域所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靠近________和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便于引进__________等。
(4)南宁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全称)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27、读图6、7回答下列问题(8分)
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我国东西部人口面积饼状图
图6 图7
(1)从图6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数为__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
人口增长速度很___________(快/慢)。20世纪70年代后,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政
府把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从图7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
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
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增长过快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存在____________等社会问题和_____________等环境
问题。(各举一例即可)
28、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因发生滑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
经济损失。读图8,回答问题。(8分)
图8
八年级地理 —4— (共6页)
(1)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_________比重最大,他与崎岖的高原和_________合称为山区。
(2)从图中可知,舟曲县位于甘肃省____________部,____________高原的东部边缘,有
_________山脉穿过。这里地处山区,地表坡度___________(大/小),当暴雨来临,很容易引
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我国的泥石流常发生在( )(一个正确选项)
A、西北内陆的盆地 B、东部合乎众多的平原
C、森林茂密的的山区 D、岩石破碎松散、植被不良的山区。
(4)山地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但在发展____________(经济经营部门)等方面优势很大。
29、读图9,分析A、B、C、D四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利用情况,回答问题。(9分)
图9
(1)四地中,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是________(添字母)地区,当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
型是_________,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滥垦过牧,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填字母)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因而形成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填字母)地区耕地面积广,但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加剧了缺水状况。为解决本区缺水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填字母)地区是位于湿润半湿润山区的林地,该地区森林和草地植被遭
受破坏会对河流下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8分)
八年级地理 —5— (共6页)
(1)比较武汉与哈尔滨两地的气候,降水较多、雨季较长的是_________,一月平均气温低于
0℃的是_________。夏季两地的气候特点都_____________。
(2)图示两条河流在夏季形成汛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河中流量较大
的是__________江。
(3)两河中游结冰期的是__________江,该河在_______________月形成枯水期,甚至由于结
冰而出现断流。
(4)举例说出长江可开发的重要价值。
31、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11
(1)我国东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形类型)和低缓的丘陵区,以
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
(2)东北平原耕地类型为________(水田/旱地),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_,主要种植
的糖料作物是 。
(3)我国的三大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x疆南部、长江流域和___________流域。
八年级地理 —6— (共6页)
福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质量检查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D B C B C A D C A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A C B B D C B C B
二、非选择题(每空格1分,共50分)
26、(9分)(1)台湾 北回归线 福建
(2)京广线 粤菜
(3)香港 澳门 外资(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4)广西壮族自治区
27、(8分)(1)12、95亿 快 计划生育
(2)94 6 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东多西少)
(3)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治安混乱等) 卫生脏乱(环境污染严重)
28、(8分)(1) 山地 丘陵
(2) 南 青藏 秦岭 大
(3) D
(4)旅游 (采矿、农业多种经营)
29、(9分)(1)A 草地 土地荒漠化
(2)C 千沟万壑
(3)B 南水北调
(4)D 造成水土流失,泥沙含量增大,加剧河流中下游洪水威胁
30、(8分)(1)武汉 哈尔滨 高温多雨
(2)雨水是主要的补给,此时为雨季 长江
(3)松花江 11 3
(4)水能、航运、旅游、养殖等
31、(8分)(1) 平原 秦岭 淮河 水稻
(2)旱地 一年一熟 甜菜 (3)黄河
;
[img]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大全(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班级 姓名 座号 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简单,试试看,不过,要仔细认真哟。
(一)知识技能一、你会判断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共28题)1.我国领土位于下列温度带中的 ( )①北寒带②热带③北温带南温带A.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2.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西北,东北 B.西南,东南,西北C.东南,东北,西北 D.西北,华北,华南4.北回归线由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我国省区是( )A.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B.台湾、广西、广东、云南C.福建、广西、广东、四川 D.福建、广东、云南、贵州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 朝鲜,蒙古,塔吉克斯坦 D. 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6.下列省区中全部属于沿海省区的是 ( )A.辽宁,河北,江西B.江苏,广西,云南C.天津,山东,安微 D.浙江,福建,广东7.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A.海南岛 B.青藏高原 C.帕米尔高原D. 漠河8.目前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和民族 ( )A.23、56 B.36、40 C.34、56 D.28、559.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全国分布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D.东部稀疏,西部稠密10.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A.秦岭一淮河以北 B.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C.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11、被称为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东起我国的 ( )A.大连 B.青岛 C.连云港 D.上海12.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 B.长江流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东部13.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14.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 )A.徐州 B.郑州 C.西安 D.宝鸡15.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草地 B.林地 C.旱地 D.水田16.我国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氐斯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17.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指 ( ) A.把长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地区 B.把长江的水调到汉江水系C.把汉江的水调到至西北解决西北内陆的干旱D.把金沙江的水调到华北地区18.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 ) A .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19.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一般可以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一熟20.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非富,但90%集中在 ( )A.宜宾至宜昌 B .源头至宜宾 C .宜昌至湖口 D .三峡段2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B. 目前人们大量利用的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水资源为可再生资源,因此不需节约D.淡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节约用水是区域性问题,而非全球性问题22.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同农业部门与所能提供的食物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种植业—水稻 B.林业—大米 C.渔业—鸡、鸭 D.畜牧业—棉花23.下列四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24.下列各工业基地,靠近山西能源基地的是 ( )A.沪宁杭 B.珠江三角洲 C.京津唐 D.辽中南25.陇海一兰新线的起止点是 ( )A.兰州-上海 B.连云港-兰州C.连云港-乌鲁木齐D.兰州-乌鲁木齐26.二百吨钢铁从太原到无锡,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水运 B.铁路C.航空 D.公路27.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28.下列属于轻工业产品的是 ( )A.铁轨 B.拖拉机 C.咖啡 D.化肥 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表格中,注意了,不要填错喽!! 充分调动你的手、口、眼、脑、勇敢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相信自己、你行!(二)活动天地 二.综合题(你会读图吗?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各题。共58分)29.〖读一读〗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35
3025201510501993198319731963(年)1999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文盲、半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到9.16个百分点。同时,在每十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的由1990年的1422人增加到3611人,增长154%;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增长了39%和45%;小学文化程度下降4% 。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是 年总人口为 亿,占世界人口的 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在每100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990年的 人增加到 人。(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0.〖想一想〗读下图,写出图中数字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8分) ① 海 A② 海峡 ③ 岛 ④ 半岛④A 省,省会 。①B 省的简称是 。 ②B③ 31.〖试一试〗读长江水系图,填注下列内容。(8分) (1)长江注入① 海,图中②为 湖。(2)长江中游是指 到 。(3)③为 水利枢纽,A支流流经 省。B支流所在的简称是 (4)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32.〖填一填〗读我国干湿地区图,回答问题。(10分)(1)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A 、B 、C 、D 。D(2)A与B的分界线接近 mm等降水量线,经过 — 一线CB(3)B与C的分界线接近 mm等降水量线。A(4)A地区是我国主要的 农业区,B地区是主要的 农业区。33.〖挑战自我〗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1)山脉A是 ,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2)山脉B是 ,它位于我国第 、 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属于 走向的山脉;(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 ,因为其海拔最高而被称为 ;(4)山脉D的东侧的地形区是 ,(5)E是 山脉, F是 。34.〖生活空间〗读下图,并分析资料回答问题(6分)当今,全球有约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1)北京的水资源现状是 ,人均用水量约为全国人均的 。(2)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3)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① ;② 等。你认为北京地区的每个人能为节水可做的事情有:③ ;④ 等。35.〖反复推敲〗读厦门—武夷山列车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6分)262次站名261次21:49厦门06:1923:00-10漳州04:48-5802:10-20漳平01:42-5108:58-24来舟19:33-5010:06-13南平18:42-4811:31-50建欧17:16-2913:50武夷山15:10(1)从厦门到武夷山需花费时间为 ;从漳州到南平需花费的时间为 。(2)从武夷山到南平需乘 次列车;从漳平到建欧需乘 次列车。(3)261次列车始发站是 ;终点站是 。36.〖胜利的曙光〗读下列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分) 早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汉朝,中国已经有了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口已经众多。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人口众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从两千年一直就用筷子吃饭工具,而不是像同时期的其他民族,还是用手抓饭吃,因此中国人相对少病,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法国这样的西欧先进民族,刀叉进餐方式还是在1670年才被采用,那时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还由于觉得难用而拒绝使用它!(1)这段文字你觉得有道理吗?(1分) (2)说说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2分)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浙江省 D.台湾省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桂、滇、琼、粤 B.桂、滇、粤、台
C.台、粤、桂、滇 D.台、粤、琼、桂
3.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中,一部分简称是古国地名,有的则是用本省的主要河流或山名作简称,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属后一种的是:( )
A.冀、鲁、晋、沪 B.黑、台、青、浙
C.黑、吉、辽、青 D.湘、赣、闽、皖
4.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B.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落实
C.人口增长失控 D.自然增长率太高
5.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中部和西部 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东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6.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老挝和泰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B.位于我国东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朝鲜、韩国和日本
C.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
D.与越南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7.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9.高山族主要分布在:( )
A.广东和福建 B.福建和台湾
C.台湾和香港 D.香港和澳门
10.下列省区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
A B C D
11.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全国前四位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沪、豫、京、津 B.豫、鲁、粤、川
C.川、冀、鲁、豫 D.豫、鲁、沪、京
12.我国濒临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13.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云南、广西、上海、江西 B.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C.湖北、贵州、河南、山西 D.甘肃、宁夏、山东、山西
14.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行政中心(省会)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C.宁夏回族自治区-----包头 D.甘肃省------兰州
15.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按照纬度自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最北端、最东端、最南端、最西端
B.最北端、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
C.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最北端
D.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最北端
15.当我国最东端乌苏里江上早晨洒满阳光的时刻,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星斗的深夜,这是因为:( )
A.我国南北气候不同 B.我国南北所跨的纬度广
C.我国东西地势的不同 D.我国东西所跨的经度广
16.关于我国位置和领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从经度来看,我国全部属于东经度;从纬度来看,我国全部属于低纬度
C.我国位于下游的东部,西临太平洋
D.我国陆地面积差不多同欧洲面积相等
17.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的:( )
A.海陆位置的不同 B.东西所跨的经度广
C.南北所跨的纬度广 D.地势起伏的不同
18.既与邻国陆上接壤又临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
A.辽宁省和吉林省 B.辽宁省和广东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辽宁省 D.广东省和吉林省
19.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闽、粤、桂、台 B.台、粤、桂、滇
C.粤、桂、滇、琼 D.滇、琼、粤、闽
20.我国下列各少数民族中,人口都在400万以上的是:( )
A.彝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
B.土家族、满族、彝族、苗族
C.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侗族
D.回族、苗族、高山族、土家族
2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土家族
22.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 )
A.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一线
B.长江为界 C.秦岭----淮河为界
D.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省的海口市
23.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盆地多,高原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城市多,农村少
24.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人口地区不平衡
25.我国直辖市中,人口最大的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26.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多 B.年龄构成轻,育龄妇女多
C.生育指标紧,新生婴儿少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读下列各图,回答27~30题
① ② ③ ④ ⑤
27.图中不是中国民族舞蹈和体育活动的是:( )
A.图① B.图② C.图④ D.图⑤
28.图中与所对应的民族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①----维吾尔族 B.图②-----傣族
C.图③----朝鲜族 D.图④-----藏族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②是侗族人最喜欢跳的舞蹈-----孔雀舞
B.图③是朝鲜族的民间体育活动------跳板
C.图④是藏族人民每年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中摔跤体育活动
D.图①是位于西南边陲的维吾尔族的舞蹈-----手鼓舞
30.图中与所在省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图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图②-----云南省
C.图③------吉林省 D.图④-----内蒙古自治区
31.读下面表格,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 )
云南
贵州
陕西
甘肃
青海
人口(万人)
4192
3710
3618
2543
510
面积(万平方千米)
38
17
19
39
72
A.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贵州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32.我国少数民族中,主要聚居在热带地区的有: ( )
A.布依族、满族 B.傣族、黎族
C.藏族、壮族 D.朝鲜族、高山族
33.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海人口密度最大,青海人口密度最小
B.四川人口最多,西藏人口最少
C.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蒙古族,最少的是赫哲族
D.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是云南省
34.与湖北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 )
A.粤、苏、渝、湘、赣、川 B.渝、陕、豫、皖、赣、湘
C.贵、湘、浙、赣、豫、渝 D.川、晋、豫、皖、赣、湘
35.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同一时代,不同民居 B.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C.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D.同处平原、不同耕作
二.读图题:
3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海洋的名称:
A为_____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表示的半岛名称:
C为_________________
D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写省级行政单位、行政中心、简称:
E为____________省
F为____________省
G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_
H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_
I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
37.填一填
请根据右图所示,在圆圈内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我国4 个省级行政中心的名称。
38.奇思妙想
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中各个省区的轮廓,黑龙江省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山西省像一个南北延伸的平行四边形,台湾省的台湾岛形似芭蕉叶,陕西省像一个屈腿而立的秦俑……展开你想像的翅膀,写出你认为轮廓还像某种地理事物的省区名称(至少4个)
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柴达木盆地 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3.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①黄土高原 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 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 ②东北平原
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冖 B.②④⑥堍 C.①③⑥邰 D.①④⑤
5.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应是( )
A.上海-北京 B.杭州-昆明 C.哈尔滨-广州 D.济南-西安
6.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
A.北京、昆明、拉萨、乌鲁木齐 B.台北、武汉、乌鲁木齐、兰州
C.昆明、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 D.广州、上海、拉萨、乌鲁木齐
7.右面的乡村民居多出现在我国的地区,反映了该地区降水。( )
A.青藏地区,降水少 B.西北地区,降水少 C.北方地区,降水多 D.南方地区,降水多
8.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是( )
A.带好防雨用具 B.多穿御寒的衣服 C.带好雨伞防冰雹 D.穿好皮靴以防暴雨
9.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10.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冖 B.②③④邰 C.②③⑤邰 D.①③⑤
二、开动脑筋,相信你一定很出色。
11.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呈 分布。
12,我国的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 、山东丘陵、 。
13.冬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14.根据 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北京市应属于 带。
15. 风能给我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水;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16.请列举两种我国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 、 。
17.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 ;请任意写出一条内流河的名称: 。
18.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 ;目前,在我国实施的 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三、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运用你所学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9.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是:① ;③ 。
(2)⑥是 高原,⑦是 盆地。
(3)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 。
(4)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20.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
(1)图A中7月的平均气温约是 ℃,降水量约是 毫米。
(2)如果A、B两图分别代表上海和北京,则A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读图可知,上海的气候特点是:夏季 ,冬季 。
21.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称是 。
(2)黄河以河口作为上、中游的分界点,请用字母C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3)黄河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 、 。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在中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2.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 (城市);B. (支流);F. (湖泊);G. (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活动天地】
23.画一画
请任意画出一幅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剖面图,并标注主要地形区名称。
24.读一读
云贵高原四周地形破碎,山道崎岖。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此外,这里的岩溶地形,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聚会在石林间、仙洞前,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把臂,翩翩起舞,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
(1)以上材料说明:民俗与 有重要关系。
(2)从材料中,你能看出云贵高原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吗?
(3)除材料中的例子外,请你任意再举出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25.想一想
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气候差别却很大。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方是炎热干燥、人迹罕至的沙漠,自然条件极为严酷。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降水丰沛,山清水秀,处处鱼虾肥美,稻米飘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1)造成这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你知道我国的气候还有什么特点吗?它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一例子说明。
26.问一问
材料C: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是形容黄河泥沙。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绝无仅有。
材料D: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1997年黄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记录,断流多达12次,合计226天,断流里程长达622千米。大河断流,世界罕见!
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27.试一试
“神舟”5号飞船的升空实现了中国几代航天人的飞天梦。飞船的着陆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飞船将在这个地区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场地要开阔;三是地形要十分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四是天气状况要好。
你能否从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方面分析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着陆点的理由。
28.探究园
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气候差别却很大,自然景观也截然不同。请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探究课题: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自然景观不同的原因探究方法:根据两地自然环境和位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友情链接:
探究结论:
(1)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自然景观的不同是 。
(2)两地自然景观不同的原因是 。
【拓展提高】
29.对号入座
下面是有关我国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顺口溜”,你能找到其对应的高原名称吗?(找到后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内)
A.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 B.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谷纵横,地表破残
C.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 D.地坦荡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黄羊成群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30.走进生活
家住山东济南的小华同学,“十一”长假期间去海口姨妈家探亲。临行前,妈妈从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了解到近几天要降温。因此,为小华准备了几件棉衣。爸爸说没必要,而妈妈坚持要带。
你认为小华妈妈的做法有必要吗?为什么?
31.是真是假
小明说他爬过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在这座山脉的北坡到处生长着苹果树,一幅暖温带的景象;在南坡却生长着大量的柑橘树,一幅亚热带的景象。
你认为小明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请说出是哪一座山脉?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32.挑战自我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解释图中长江所说现象可能发生的原因。
33.出谋划策
我国山川壮丽,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你的家乡是什么地形,是平原,是山地,还是……
请你介绍一下家乡的地形类型或你爬过的一座山,它们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什么优势?你有何建议?
参考答案
知识技能
一、1.C 2.D 3.D 4.C 5.C 6.D 7.D 8.B 9.D 10.C
二、11.西高东低 阶梯状 12.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江南丘陵) 13.南北差别很大 14.气温 暖温带 15.夏季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寒潮 台风 伏旱等等任选两种 17.外流河 塔里木河等 18.京杭运河 南水北调
三、19.(1)昆仑山脉 太行山脉 (2)云贵 准噶尔 (3)东北平原(或⑨) (4)略
20.(1)约25 约185 (2)北京 年降水量少;冬季气温低于0℃ (3)高温多雨 温和少雨
21.(1)渭河 (2)略 (3)荒漠化 凌汛 (4)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2.(1)重庆 汉江 鄱阳湖 长江三峡 (2)上游 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
活动天地
23.画一画 略。
24.读一读
(1)地形 (2)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发育(等等,意思相近即可) (3)少数民族的山歌,黄土高原的秦腔,西北民歌,等等
25.想一想
(1)主要是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或阿拉伯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面临太平洋,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三种答法均可)
(2)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合适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或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夏天可以去海滨、湖岸或山上避暑。(任意一点或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6.问一问
黄河含沙量状况如何?黄河泥沙含量大的原因是什么?黄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现象?等等,任意两个或其他问题合理即可
27.试一试
地形:内蒙古中部为地势平坦开阔的高原地形,地面多为沙质草场; 气候:本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多风,能见度高;河流:河流少,场地十分开阔; 人口:人口稀疏,飞船多圈次飞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不大。各方面意思相近即可
28.探究园
(1)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方是炎热干燥、人迹罕至的沙漠,自然条件极为严酷。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降水丰沛,山清水秀,处处鱼虾肥美,稻米飘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主要是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或阿拉伯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面临太平洋,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
拓展提高
29.对号入座
青藏高原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C
30.走进生活
没必要。因为海口地处我国的热带地区,即使“十一”期间气温也较高,所以没必要带棉衣
31.是真是假
是真的。秦岭 因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是暖温带,适于生长苹果,此线以南是亚热带,适于生长柑橘
32.挑战自我
近些年来,长江上中游地区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多,若不治理,就会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意思相近即可)
33.出谋划策
地形类型或山名、发展经济的优势、合理化建议各1分,答案合理即可。
八上一线调研卷地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一线调研卷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八上一线调研卷地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