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调研卷10月试卷(海南高考调研卷10月试卷分析)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海南高考调研卷10月试卷,以及海南高考调研卷10月试卷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海南成人高考考试时间是多久?

海南成人高考考试时间是多久?根据最近几年考试情况可知,2023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预计为8月底、9月上旬进行,考试时间预计在10月、11月份举行。具体如下:

对报考要求和院校专业有任何疑问,招生老师在线免费咨询:

海南成人高考考试时间是多久?

成人高考为全国统一考试,通常每年只会组织一次,2023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预计在10月中下旬,各省市报名时间根据考试院安排有所差异,具体考试时间已官方公布的最新考试时间为准。

成人高考考试需要注意什么?

考试要淡定。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动笔,先浏览试题,粗略知道各题的难易、分值后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分值较小的题,如果一时做不出来,可先放一放,抢时间先做会做的题,然后再回头考虑本题。

注意好好审查题目,复查是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时间来不及,宁可把做完的题先复查一遍,而不做无把握的题。

考试必带:居民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原件、0.5毫米黑色中性笔2支、2B铅笔2支、橡皮、格尺。

考试规定: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在选择题答题区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字中性笔答题区作答。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作答,不准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答题卡无效。答题卡有AB卷填涂正确,否则全卷作废!

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img]

求高人给我几题题比较经典的、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综合题谢谢!!!要有答案的

(适用于2011宁夏、海南、河南高考新课改)

海南省海口市2011年高考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文)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的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本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和解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试题卷和其它位置解答无效.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的标准差 锥体体积公式

其中为样本平均数 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 其中为球的半径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1.设全集,集合,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

A. B.

C. D.

2.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

A.1 B.或1 C. D.或3

3.在一次体检中,测得4位同学的视力数据分别为4.6,4.7,4.8,4.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位同学,则他们的视力恰好相差0.2的概率为

A. B. C. D.

4.关于平面向量,,,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 若∥,,则,使得;

② 若,则或;

③ 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使得;

④ 若,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已知圆A: 与定直线:,且动圆P和圆A外切并与直线相切,则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 ( )

A. B. C. D.

6.已知,则的值为 ( )

A. B. C. D.

7.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

A.7 B.8 C.10 D.23

8.设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解析析式是 ( )

A.

B.

C.

D.

10.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A.3 B.4

C.6 D.8

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32 B.33 C.34 D.35

12.已知函数在R上满足,则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 )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指定位置)

13.设向量,若向量与向量共线,则 .

14.在中,已知为它的三边,且三角形的面积为,则角C= .

15.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双曲线D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为它们的一个交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16.已知函数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将答题的过程写在答题卷中指定的位置)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等差数列中,,前项和为,等比数列各项均为正数,,且,的公比.

(Ⅰ)求与;

(Ⅱ)求.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学校高三年级有学生1000名,经调查研究,其中750名同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称为A类同学),另外250名同学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称为B类同学),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按A类、B类分二层)从该年级的学生中共抽查100名同学, 测得这100名同学身高(单位:厘米)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

(Ⅰ) 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的中点值为165)作为代表.据此,计算这100名学生身高数据的平均值;

(Ⅱ) 如果以身高达170cm作为达标的标准,对抽取的100名学生,得到以下列联表:

体育锻炼与身高达标2×2列联表

身高达标 身高不达标 总计

积极参加

体育锻炼 40

不积极参加

体育锻炼 15

总计 100

(ⅰ)完成上表;

(ⅱ)请问有多大的把握认为体育锻炼与身高达标有关系(K值精确到0.01)?

参考公式:K=,参考数据:

P(Kk)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k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平面,,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E是AD的中点,F是PC中点.

(Ⅰ)求证:

(Ⅱ)求证:EF//平面PAB。

(Ⅲ)求E点到平面PBC的距离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和,定直线:.平面内动点总满足.

(Ⅰ)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Ⅱ)设过定点的直线(直线与轴不重合)交曲线于,两点,

求证:直线与直线交点总在直线上.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在区间[1,e]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求的极值

四、选考题(从下列三道解答题中任选一道作答,作答时,请注明题号;若多做,则按首做题计入总分,满分10分.请将答题的过程写在答题卷中指定的位置)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两点,CE⊥AB于E,BD交AC于G,交CE于F,CF=FG.

求证:(Ⅰ)C是的中点;

(Ⅱ)BF=FG.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轴的正半轴重合.直线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求,两点间的距离.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Ⅰ)求不等式的解集;

(Ⅱ)若不等式的解集是非空的集合,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一、选择题

1—5BCDBA 6—10ADBCD 11—12BC

二、填空题

13.2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1)由已知可得

解得或(舍去)

…………6分

(2)

…………12分

18.解:(Ⅰ)数据的平均值为: 145×0.03+155×0.17+165×0.30+175×0.30+185×0.17+195×0.03=170(cm)-----------5分

(Ⅱ) (ⅰ)

身高达标 身高不达标 总计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0 35 75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0 15 25

总计 50 50 100

(ⅱ)K=1.33

故有75℅把握认为体育锻炼与身高达标有关系.-----12分

19.(Ⅰ)证明:∴AB=2,AE=1

∴BE⊥AE

又平面PAD⊥平面ABCD,交线为AD,

∴BE⊥平面PAD-----4分

(Ⅱ)取BC中点G,连结GE,GF.

则GF//PB,EG//AB,

∴平面EFG//平面PAB

∴EF//平面PAB------8分

(Ⅲ)∵AD∥BC ∴ AD∥平面PBC

∴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

由(1) AE⊥平面PBE

∴平面PBE⊥平面PBC

又平面PBE∩平面PBC=PB[

作EO⊥PB于O,则EO是E到平面PBC的距离.

且PE= ∴PB=2

∴ ----12分

20.解(Ⅰ)设,则,,

由得,,即轨迹的方程为.----4分

(Ⅱ)若直线的斜率为时,直线:,设,.

联立,得,

则 ,,观察得,,

即 ,

直线:,直线:,

联立:,

解之:;所以交点在直线:上,

若轴时,不妨得,,则此时,

直线:,直线:,

联立,解之,,

即交点也在直线:上.----12分

21.解:(Ⅰ)当时,,

对于[1,e],有,∴在区间[1,e]上为增函数,

∴,.-----4分

(Ⅱ)(x0)

①当,即时,

,所以,在(0,+∞)是单调递增函数

故无极值点。

②当,即时

令,得(舍去)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由上表可知,时,

…………12分

四、选考题(从下列三道解答题中任选一道作答,作答时,请注明题号;若多做,则按着做题计入总分,满分10分,请将答题的过程写在答题卷中指定的位置)

22.证明:(Ⅰ) ∵CF=FG

∴∠GCF =∠CGF

∵AB是⊙O的直径

∴AC⊥BD 又CE⊥AB

∴∠GCF =∠ABC=∠CBD+∠GBA

又∠GCF=∠A+∠GBA

∴∠CBD=∠A

∴BC=CD 即C为的中点----6分

(Ⅱ)由(Ⅰ) ∠CBD=∠A=∠BCF

∴BF=CF 又CF=FG

∴BF=FG-------10分

23.解:(Ⅰ)由得,,两边同乘得,

,再由,,,得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5分

(Ⅱ)将直线参数方程代入圆方程得,,

,,

.------10分

24.解:(Ⅰ),令或,得,,

以,不等式的解集是.-------6分

(Ⅱ)在上递减,递增,所以,,

由于不等式的解集是非空的集合,所以,解之, 或,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0分

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

语文:

历年高考语文题详解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免费

最新模拟试题

167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166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08级文科语文试题人教版

165 2008高考模拟试题(二)(宁夏海南卷)

164 2007年广东省揭东蓝田中学毕业班第四次阶段测试语文

163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二)

162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一)

161 2008届南通市四县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160 云南省昆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59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卷

158 重庆市高2008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157 2008年青岛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156 湖北楚星教研所2008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155 江苏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154 湖南省长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

153 200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2 200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1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150 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49 常州市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148 普宁二中07-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147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6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145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4 洛阳市07—08学年高三统一考试试卷

143 芜湖一中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142 苍山县2007年高三教学重量检测题

141 四川成都七中2008级高三适应性考试

140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139 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五

138 绍兴高级中学07-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137 厦门双十中学08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136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135 2008年郑州市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分析

134 长沙一中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133 湖南省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132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2008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131 广东省重点中学2008年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130 惠州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

129 江苏省兴化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128 江苏南阳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127 潮州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

126 河南省郑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25 广州市08届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24 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

123 江苏海安07-08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题

122 长宁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抽测试卷

121 徐汇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能力诊断卷

120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9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8 2008年3月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117

2008年南通市四县高三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116

2008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试卷

115

湖南省2008届高三 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114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13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题

112

泰州市07~08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1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

110

安徽省六安市河口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109

阳江市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108

福建三明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题

107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106

广东六校08年高三模拟考试题

105

湖南长沙三中2008年1月高三月考试题

104

广东珠海斗门区07-0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卷

103

黑龙江西北地区普通高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102

广州市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01

2008广州调研模拟(广州四中)

100

2008广州调研模拟(白云中学)

99

宝山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98

四川成都一中07-08学年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97

广东珠海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二次联考

96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95

安徽省庐江乐桥中学07-08学年高三1月月考

94

河南许昌07-08学年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语文)

93

青岛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2

潮州侨中2008届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91

湖北省武昌区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90

广东2008届高三月考试卷

89

嘉定区2008届高三语文测试卷

88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卷

87

2008年黑龙江省高三质量检查

86

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题

85

北京市朝阳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84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83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82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语文试题

81

安徽合肥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考试

8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月考(四)

79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8

衡阳市八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77

鄂州市07—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76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75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74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3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72

江西南昌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71

海淀区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

70

江苏省南京市2008年1月高三质量调研

69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题答案

68

山东省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7

济宁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6

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2008年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

65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64

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3

广东省潮州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62

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61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60

2008年平顶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59

广东省中山市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58

北京市东城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57

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复习质量检测

56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55

北京丰台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54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53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08界高三阶段测试题

52

哈尔滨三中07—08学年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51

东北三校08届实验班与复习班第一次摸底考试题

50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

4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48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试题

47

07—08学年度河南省五市统考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46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0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45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44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43

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42

07—08学年湖北省补习学校联考试题

41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

40

2007年9月徐州市第一次摸底试题

39

2008届四川石室中学零诊模拟检测题

38

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37

2008高考语文模试卷

36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35

广东省惠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卷

34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33

重庆南开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2008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2

全国大联考(湖北专用)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31

山东省潍坊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30

湖北黄冈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29

华南师大附中07-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二)

28

四川绵阳08届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27

河南许昌08届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题

26

新洲三中高三新起点语文综合测试

25

河南开封市2008届高三学生统一检测题

24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试题

23

青岛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22

2008届高三联考试题

21

2008年开原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19

2008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8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17

湖北省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6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5

(金太阳)2008年高考语文第四次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14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13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12

北京四中2007—200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验

11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0

辽宁东北育才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8

2007湖北省黄冈、荆州、宜昌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

7

吉林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6

湖南长沙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5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

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3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2

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

北京市海淀区2008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历年高考语文题

1 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2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3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4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5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6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7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8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9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语文卷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

10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11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12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13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14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5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16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

17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18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19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20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21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2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23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24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25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6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27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28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

29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

30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31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32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33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34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35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36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37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38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39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40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41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42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43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44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45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46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

47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48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49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50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51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52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53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

54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

55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56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

57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58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59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60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61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62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63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64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65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66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67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全国卷)详解

68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69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70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试卷逐题详解

2010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题?麻烦请发来看看。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C 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阅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繁为攻伐”“实天下之巨害”主张“非攻”为墨家学说,因此选C.

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2.D 考查基本的史实,秦朝是诸侯秦国发展而来,隋朝是北周贵族杨坚所建立,宋朝是后周大将军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只有明朝是在元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3.C 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破坏,国家也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4.B考查学生对封建专制制度核心与本质的理解,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集权,分割宰相权力目的是君权的强化,君主专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

5.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5.C 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贫富差距不大,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南方“多末作以病农”,“ 兼并之患兴”是贫富差距的原因,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比南风更稳定,“未”指工商业,南方“多末”因此答案C.

6.“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靖难之役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1.D 读懂

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7.D 考查阅读理解材料,题目材料为顾炎武文章“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意思是大丈夫之所以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明白事理,为了济世救民。如果只是为了吟诗作赋,玩文字游戏,那就成了所谓的雕虫小技,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选D

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8.A 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抒发个人情感。

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9.B梭伦是在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出任最高执政官。其改革的具有很强的折中色彩,因此选B.

10.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10.D 代议制,分权制,共和制的出现都早于美国宪法的颁布,美国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为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11.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

11.A 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 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亚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因此材料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12.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12.D 注意材料的内容的分析,不愿意让人看出自己是女工,是学徒的时候,别人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他们,可见陈述者扔未摆脱社会偏见。

1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13.C 时间是鸦片战争前,白银大量流入,课本知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丝茶是出口的大宗,因此选C.

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B 英法联合侵华,俄国获利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5.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15.D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的文章,排除A,材料中撑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排除C. “变局论”是王韬在1864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

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如图2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16.B 题目的指向性,问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铁厂的选址,从成本,利润的角度都应该选在铁矿附近,看图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很远,可见其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

1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17.B 注意态度变化的时间,1895年与1900年,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妥协退让、无能,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对革命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18. D 从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文化经济发展的体现,因此选D。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材料所涉内容是电影的发展,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没有 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

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19.A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总统职权由宪法赋予受宪法制约,排除B,美国共和政体在运行的过程中形成两党制,法国不是两大政党轮流组阁,排除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排除D,答案A,内阁没有形成对议会的权利制衡,参议院与众议院的联席会议产生总统,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

20.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20.A 考查各个国际组织的职能,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职能,排除B,都没有对抗特定国家集团的职能,排除C,欧洲经济共同体,没有要求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排除D。

21.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21.C 从材料中都懂题目的要求,“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那么哪一事件可以作为美国外交史上除冷战以外大书特书的篇章呢,A、B、D都是美苏冷战的一部分。因此排除。而越南战争美国直接参与的“热战”。

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22.A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题,生产资料增长210%,消费资料生产增长83%,生产资料增速高于消费资料增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改变了建国初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形势,工业结构得到改善。

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23.A 时间是1987年,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达成,“和平统一”的口号在1979年提出,2009年海峡两岸才真正实现三通。材料中的“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献上一炷香”体现了台湾民众回大陆,打破两岸隔绝的迫切愿望。

24.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24.B 本题考查如何评价历史现象,所给材料对照不同时期的北京最高建筑,强调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评价历史现象。

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5.C 吴于廑强调人类历史成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 巴勒克拉夫说20世纪的历史历史是“全世界的历史”突出反映了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9题~第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6分)

27.(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注: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地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十堰等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魏后凯《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线建设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意义。(3分)

28.(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8分)

请考生在第29、30、31,32、33、34六道题中任选二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二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9.(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出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3分)

30.(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拒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

——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阎题上的不同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4分)

31.(8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4分)

32.(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

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

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

(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4分)

33.(8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3分)

34.(8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现拥有各种建筑460余间;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林内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刘等共5000余通;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00余间。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使得孔庙、孔林、孔府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它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侯、气侯和生态问题的宝贵素材。

——摘编自《世界遗产名录》等

(1)根据材料,说明“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4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三孔”对历史研究的价值。(4分)

全国高考调研卷是属于那本套题的

2022年高考全国一共有8套高考试卷。上海市自主命题,等到7月7日高考。其他省份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是单独出卷,其余的大陆省市共用四套高考试卷。这七套高考试卷分别是全国新高考1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2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全国新高考1卷使用省份

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市使用全国新高考1卷,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是根据“本手、妙手、俗手”立意的自命题作文,作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国甲卷的使用省份

使用全国甲卷的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共5省市。这套试卷的作为是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文章,作文材料是经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人给牌匾提名。

全国乙卷的使用省份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高考试卷语文科目的作文是根据双奥之城,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比较好写。

全国新高考2卷的使用省份

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试卷的语文作文题也还比较好写,至少考生能看得懂命题人的意思。也是给一份材料,由考生自己选择角度,自拟题目。

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的使用省份大家都知道,浙江卷题目比较有深度,北京试卷一如既往地有地方特色,天津卷对天津考生也比较友好。

结语:我们可以看出来高考试卷的版本也算是高考的匹配赛,王者难度跟钻石难度不用一套试卷。全国新高考1卷的使用省份基本上都是卷王地区

2020海南高考卷是全国几卷

2020海南高考卷是全国第十卷。您可以在网上搜索“2020海南高考卷”,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试卷。您可以根据您的需要,选择您喜欢的试卷,并且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最少200字最多500字的回答要求,以便您能够更好地完成您的任务。

海南高考调研卷10月试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海南高考调研卷10月试卷分析、海南高考调研卷10月试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