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上进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a(智慧上进高二年级单元达标检测卷语文必修五)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智慧上进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a,以及智慧上进高二年级单元达标检测卷语文必修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智慧上进。高考总复习。单元滚动创新卷。(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课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智慧上进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A

一、听写。(8分)

1、词语

2、句子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ú xī xì jūn páo xiào ɡuǒ xié ōu zhōu

( ) ( ) ( ) ( ) ( )

jì mò jiě shì pài qiǎn yōu yǎ mó nǐ

( ) ( ) ( ) ( ) ( )

三、把拼音和汉字连起来。(5分)

huá jì ráo shì lǒu kù mò yuè bēnɡ shān

酷 茉 岳 划 寂 饶 崩 杉 饰 搂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星( )棋( ) 莫( )其( ) ( )老( )幼 ( )叹不( ) 严( )以( ) 化( )为( ) 专( )致( ) 惟( )惟( )

五、填空。(每题2分,共12分)

五年级期末语文水平测试卷 第1页(共6页)

1、“落”在“落枕”中的读音是 (拼音)[lào luò là ],在“丢三落四”

一词中读 (拼音)。

2、写出和“饥寒交迫”意思相反的词语“ ”,写出和“惟妙惟肖”意思相近的词语“ ”。

3、“异”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分开。“异”字在“神态各异”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在“异想天开”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

4、选择正确的词填入括号里。

包涵 借光 留步 赐教 网民 网虫 收银 买单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不断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坐出租车叫打的,吃完饭结帐叫(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用户叫( )。

②你家的客人要告辞了,你把他们送到门口说:“招待不周,请多( )。”客人说:“多谢盛情,请( )。”

5、《望月》中的小外甥和舅舅背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句,我想起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 , ”。

6、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大江保卫战》中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副对联是由另一副对联改编而成的,请你写出原对联: ; 。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金沙水拍云崖暖, 。

3、 锨镐叮叮当当, ;溪水哗哗流淌, 。

4、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  ,他爱  ,

五年级期末语文水平测试卷 第2页(共6页)

他爱 ,他爱  。

七、口语交际。(3分)

课间,走廊里两位同学不小心碰了一下,双方几乎同时相互指责起来,眼见这一切,你是这样对他们说的

八、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 11分 )

(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悲愤交加”的意思是 。司马迁“悲”的是 ,“愤”的是 。(3分)

2、历史上得比泰山还重的人物有: 、 。

(二)我好想喊你一声妈妈

多年前的一天,有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里面传来一个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看看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立即明白过来。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

五年级期末语文水平测试卷 第3页(共6页)

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那就是自己的学生呢?犹豫了片

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大声训斥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脸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话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了38元的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这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将小女孩领到家中,细心地为她洗净了脸,什么也没有问。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今后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阿姨有好多书呢。”惊魂未定的小女孩,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

不知不觉中,好多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她打开房门,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手里捧着一束鲜花。“你找谁?”她疑惑地问道,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一大堆话……

她恍然发现,原来陌生女孩就是当年自己从书店领回的那个小女孩。多年之后,她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不明白,当时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助了我,但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你一声妈妈。”

1. 老师接到电话后“犹豫”了片刻,她犹豫什么?(2分)

2.“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一大堆话”,她会说些什么?(2分)

五年级期末语文水平测试卷 第4页(共6页)

2. 那位老师为什么愿意充当“偷书”女孩的妈妈?(2分

九、习作(任选一题) (35分)

1、题目:一件让我 的事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看到,听到或经历过一些事情,有的使人惊喜,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使人惭愧,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使人无法理解……请你从中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

2、不一样的的星期天

我喜欢星期天,爸爸、妈妈、妹妹全在家,一家人聊天、看电视或去看电影、到书店、上公园玩,真开心!可是今天,却与往常不同了…… (要求:这是一个同学写的一篇作文的开头,请你按照文章的题目和开头,开展合理想象,把这篇作文写完。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1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碎琼乱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花。

2.《装在套子里的人》

六神不安:形容惊惶失措,心神不定。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正大光明: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也说正大光明。

3.《归去来兮辞(并序)》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迷途知返: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4.《滕王阁序》

人杰地灵: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命途多舛(chuǎn):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

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5.《陈情表》

茕茕(qiónɡ)孑(jié)立,形影相吊: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比喻情况已到衰颓的地步。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6.《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也说锱铢必争、锱铢必计。

点铁成金: 神话 故事 中说仙人用手指头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陈言务去:力去陈旧的言词,必求创新。

7.《说“木叶”》

不落言筌:筌, 捕鱼 的竹器。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一言难尽: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

8.《谈中国诗》

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空中楼阁:指海市屡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回肠荡气:形容 文章 、乐曲等十分动人。也说荡气回肠。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9.《中国建筑的特征》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10.《作为生物的社会》

天衣无缝:神话 传说 ,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富丽堂皇:形容富伟美丽、气势宏伟。

雄心勃勃:形容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1.《宇宙的未来》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模棱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感恩戴德: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2

边城

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 现代小说家、 散文 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2、生难字注音:

安辑(jī ) 蘸(zhàn) 酒 泅 (qiú)水 傩(nuó)送 僭(jiàn)越 商榷(què )

氽(tǔn)水 蚱zhà)蜢(měng) 踹(chuài)水 碧溪岨(jū) 竹篁(huáng) 甬道(yǒng )

茶峒 (dòng) 埋(mán)怨 镇筸(gān) 角隅(yú) 歇憩 (qì) 锣鼓喧阗 (tián)

睨 (nì) 戛(jiá)然而止 糍粑(cíbā) 涎皮(xián) 奇葩(pā) 踹水(chuài)

鞶鼓(pán)

3、重点词语

伶俐:聪明,灵活。 泅水:凫水, 游泳 。

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缓促:快慢。 氽水:氽,漂浮,文中指潜泳的意思。

4、感悟主旨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3

归去来兮辞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三、一词多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 走)

感吾生之行休 (将 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离 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 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 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 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 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 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 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 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 着)

退而论书策(竹 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四、词类活用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 儿童 ,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五、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六、特殊句式

1、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 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4

《滕王阁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五、 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5

《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三、一词多义

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 独立性)

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四、词类活用

1、怪:《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2、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3、致:彼于致福者(使动,使……到来)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虽然:①古义:虽然这样。 ②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①古义:充实之状,此处为食饱之状。

②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①古义:一般人。 ②今义:多数人。

六、句式

1、《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

3、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句) 4、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以奚知其然也)

5、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莫夭阏之) 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彼且适奚也)

7、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之二虫又知何)

8、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彼且待恶乎哉)

9、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10、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_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我为你整理了 高二语文 必修五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1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 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 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2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内亲外戚

2.情话:知心话

3.来者:未来的事情

4.征夫:行人

5.扶老:手杖

6.风波:指战乱

7.人事:指做官

8.去留:指生死

9.寻:不久

11.交:交互,都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2.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生活

(三)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幼儿, 儿童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将要。)

②《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ang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名词,辈分。)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泛指军队。)

2.引

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动词,开弓,拉弓。)

②相如引车避匿(动词,牵,拉,引。)

③引壶觞以自酌(动词,拿来,取来。)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召请,召引。)

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避开,退却。)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动词,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名词,前言,序文。)

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动词,顺着,顺随。)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动词,骑,坐,驾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介词,凭借,趁着。)

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4.策

①执策而临之(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册”,记录。)

④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名词,计策,计谋。)

5.审

审容膝之易安(动词,明白,知道。)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动词,随从,顺从。)

②如土委地(动词,散落,堆积。)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动词,托付。)

7.怀

①怀良辰以孤往(动词,留恋,爱惜。)

②则有去国怀乡(动词,怀念,想念。)

③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名词,心情。)

④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动词,心中藏着。)

⑤汝姊在吾怀(动词,胸前。)

⑥怀其璧,从径道亡(动词,揣着。)

五、重要虚词

8.而

①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②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③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④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⑤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表修饰

9.之

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助词,取独

②恨晨光之熹微助词,取独

③悦亲戚之情话助词,的

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往

⑥求之靡途代词,它

⑦公田之利助词,的

⑧会有四方之事助词,的

⑨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10.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

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用法相当于“而”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

⑤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承接

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⑦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⑧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

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

⑾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

⑿家叔以余贫苦连词,因为,由于

⒀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复驾言兮焉求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乐夫天命复奚疑

④皆口腹自役(代词“自”作宾语前置。说明:这只能作为一说。)

(三)被动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四)省略句

①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省介词“于”)

②稚子候(于)门(省介词“于”)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省主语“余”)

④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语“余”)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但“载饥载渴”教材注为助词,无实义。)

《滕王阁序》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等,动词,同于,与……相同。)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 文章 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

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作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

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名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副词,最。

2.胜:

①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形容词,尽、完。

3.穷:

①响穷彭蠢之滨动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动词,尽。

③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动词,走到尽头。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临别赠言副词,将要。

②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③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3

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徒,空。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义:树叶。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这样,却。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检查。今义:参加、参见等。)

用心一也。(古:用,使用;心,心力。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古:足,脚。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_无可寄托者。(古:安置,安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_漂橹。(古:盾牌。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古:背负,担负。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_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img]

关于智慧上进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a和智慧上进高二年级单元达标检测卷语文必修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