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历史(2021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历史,以及2021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衡水名师卷答案哪里找

在衡水名师公众号或者官网进行查找,一般所购买的试题资料都带有答案。

很多所谓衡水名师卷都不是衡水出的,只是挂个名字而已。像学校(二中)资料是禁止外泄的,卷子也是。衡水中学(又名衡水一中)。好像有出题机构,会出卷子。

2019 4.0版衡水中学手写笔记高中历史,政治,地理中必修一,必修二的图片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img]

求2020衡水名师原创英语专题卷专题二答案?

衡水名师原创试题要找到二的答案估计得自己的老师或同学,有人敢在这里发答案 嗯

衡水中学历史宋元时期的框架。

第五单元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基本线索】

一、经济方面:

(一)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

2.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三)宋元商业繁荣

1.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开封和临安是当时著名的城市。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④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⑤海外贸易发达

2.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元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②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4.元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开辟了海运,

二、政治方面: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北宋:

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②措施:在军事上杯酒释兵权,同时抽掉各地精兵充实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的“道”设为“路”,在州县之上;财政上,地方税收大部由中央掌控。

2.元朝:

①内容: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②意义: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们任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为了进一步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2.元:元世祖健全了中央官制,在加强皇权制度方面有了新发展,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同时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三)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① 阶级矛盾尖锐

北宋初年,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② 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北宋建国后,为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首先: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了“积弱”局面。其次,由于机构重叠,官职冗滥、军队数量急增,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从而导致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

2)庆历新政

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施行新政。这次改革发生在庆历年间,故称“庆历新政”。新政的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

(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这样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相应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就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6)均输法:要求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

(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保丁农闲时练兵 , 平时参与维持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还实行连坐法,同保人要互相监督、检举。

(2)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

(3)将兵法:在北方各路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将一人。“将”成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

(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武器质量。

3. 取士之法

(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2)整顿太学,重新编篡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宫。

(3)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

3、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一开始就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幼的宋哲宗继位,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她执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反对新法者。在高氏的支持下,司马光等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

4、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改善: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变法以后,可是,有些变法的措施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王安石变法也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5、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败因: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

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②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③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2)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 然会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 才能成功;而且还要注意用人。

6、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评价)

(1)局限性: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革,负担依然沉重。

(2)进步性: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③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三、文化方面(理学):

(一)程朱理学

1、理学特点: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儒学。

2、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

3、二程思想: ①核心思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认识论上,提出“格物致知”,主张外在的探求。

4、朱熹

(1)思想主张: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三纲五常

(2)朱熹的影响:①他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②他的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九渊的心学

南宋的陆九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反省内心。

衡水名师卷怎么样

难度较大。衡水名师卷一般只是内部使用,禁止外泄的。难度较其他卷子大一些。

衡水金卷和衡水名师卷哪个好

衡水金卷比较好。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衡水金卷质量参差不齐,题型太老。衡水名师卷含金量很好的高考模拟试题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质量过硬,题型全面。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1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答案、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