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历史周测冲刺卷七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历史试卷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答案
- 2、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3、2020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卷七含答案
- 4、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5、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同步检测七 SMJ试卷答案
- 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答案
暑假又来临了,让我们在暑假这个自由的平台上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用于做作业,每天都做一点总能完成,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 七年级历史 暑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ABDBBBCCDDCCC
题号14151617181920
答案DDBCCBD
二、改一改(共计10分)
21.错误1:匈奴改正:蒙古
错误2:辽东改正:鸭绿江
错误3:五千改正:六千
错误4:南疆改正:北疆
错误5:郑成功改正:戚继光
三、连一连(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22.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进行正确连接。
罗贯中《水浒传》
吴承恩《红楼梦》
施耐庵《三国演义》
曹雪芹《西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23.将下列事件和人物进行正确连接。
朱元璋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戚继光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郑成功抗击东南沿海倭寇
康熙帝建立明朝
顺治帝册封五世_为“_喇嘛”
四、列一列(每小题4分,共计8分)
24.故宫、长城、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
25.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五、想一想(第26题4分,第27题5分,共计9分)
26.(1)八股取士。(2分)
(2)明代的八股取士是想通过它来钳制人们的思想,使通过这种考试的人成为统治者忠实的奴仆;秦朝的“焚书坑儒”同样是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以巩固统治。(2分)
27.(1)因为与外界的隔绝(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2分)
(2)没有。它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3分)
六、读一读(第28题13分,第29题10分,共计23分)
28.(1)略。(4分)
(2)略。(2分)
(3)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5分)
(4)驻藏大臣。(2分)
29.(1)明成祖。(2分)
(2)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2分)
(3)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2分)
(4)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5)略。(2分)
暑假期间安全注意事项
很多学生在暑假时会和父母或朋友一起外出游玩,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要在身上携带大量的现金,贵重的物品不要显露在外,出去玩尽量不要走偏僻的小路,过马路或走在闹市区时要注意躲避车辆。
很多学生暑假都是一个人在家,在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果有人敲门,一定要先从猫眼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如果是陌生人,那么,无论他有什么理由,都要不要开门,尽快打电话通知家长或是物业人员。
因为暑假雨多水深,所以学生们一定不能去池塘、水库或是河边等地方 游泳 或嬉戏。想要去游泳,最好是在家长或是老师的带领下,去正规的游泳场所。另外,不熟悉水性的学生在遇到有人溺水时,要尽快找人求救,而不能擅自下水施救。
最后,虽然开始放暑假了,但是学习方面还是不能松懈。学生们要按时完成暑假作业,多看一些课外书,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家长也可以让学生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另外家长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带学生出去走走,这样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暑假生活计划表
1、每天可以安排两到三个时间段来学习。比如上午8-9点写作业或练字。晚上7点30分到8点读书。时间不要长。 其它 可以安排下每天起床、看电视、午觉的时间。
2、制定时间安排表应让孩子自己选择时间段和时间长短,以提高他们的主动性。父母只能建议。
3、制定中可以说明,每周可以有2天,也可以是周末,孩子可以选择不学习,完全放松。但要保证其它时间段的正常学习。
4、安排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优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对于一段时间表现较好的,父母要多鼓励,甚至合适的奖励,包括外出游玩。让孩子自信地坚持下去。但不要在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安排计划下,给与奖励。特别说明,奖励应该由父母在孩子表现较好的情况下,视情况而定(包括礼物、买衣服、外出进餐、郊游等)。不能由孩子自己随意提出要求,当然合理的可以参考。
5、时间安排表开学带来,进行评比。主要是表扬坚持自己的计划,能说到做到的孩子。与安排充电时刻的多少和学习的态度和效果无关。但不做强制要求,可以屏弃参加。
计划表:
6点50:起床并朗读诗歌一首。
7点20分:洗脸、刷牙,吃早饭。
8点—8点半:完成暑假作业.
12点-1点:午睡
晚上7点-7点半:阅读半小时
晚上8点半:准时睡觉
补充说明:
一、每天帮助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 家务活 。
二、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
三、每周固定两天,自由安排时间。但要晚上和爸爸妈妈沟通。
四、一周考察一次,根据表现情况,爸爸妈妈决定奖励或处罚。
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答案相关 文章 :
★ 2021七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 2021七年级暑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 2021七年级暑假作业答案(语文,数学,生物)
★ 初二历史暑假作业答案2021年
★ 教育基金
★ 初二政治暑假作业答案2021
★ 2020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卷七含答案
★ 四年级英语下册暑假作业答案2021年
★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img]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都是在跌倒与爬起之间学会坚强,都是在风雨与阳光之间走过成长的路。失败所能带给你的只应是一些教训,一些冷静的'思考,而不该有绝望颓废不知所措。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历史期末的复习计划
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答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其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 )
A. 魏征 B. 房玄龄 C.姚崇 D.杜如晦
4.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5.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6.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7.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8.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9.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签订《尼布楚条约》
10.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 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 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1. “苏湖熟,天下足“的 谚语 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2.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3. -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4.“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15. 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诗、词 B.诗、曲
C.词、曲 D.词、小说
1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 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 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17.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①兵部 ②东厂 ③锦衣卫 ④刑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A.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9.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三国演义》
20.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 故事 ,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21.明末农民战争中,成为起义军主力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军 B.张角起义军
C.黄巢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
22.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3. 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 措施 有( )
①设立西域都护 ②设立伊犁将军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
A.纺织业 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25.“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26.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汤显祖的《窦娥冤》
B.洪升的《桃花扇》
C.孔尚任的《长生殿》
D.曹雪芹的《红楼梦》
二、辨析题(本题6分,请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27.元朝在中央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两小题,28题8分,29题16分,共24分)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材料二: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中的“显德七年”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2分)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2分)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2分)
29. (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6分)
(2)据材料二,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6分)
四、探究题(共10分)
30. 小明同学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学习。他在探究学习中搜集整理图片如下,请你根据图片解决问题。
(1)以上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问哪些图片与本次探究活动不相符?(填序号) (2分)
(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4分)
(3)请你谈谈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列举两种) (2分)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2分)
五、论述题(共8分)
31. 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 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死后庙号玄宗。
(1)材料中唐玄宗开创了什么治世? (2分)
(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有关统治者的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6分)
七年级下期末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10 ADCDD CBBAC
11-20 CBBDCBBDAB
21-26DDBABD
二、辨析题(本题有1小题,共6分,请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27.不正确(2分)
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2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两小题,28题8分,29题16分,共24分)
28. (1)960年;陈桥驿( 2分) (2)加强中央集权。( 2分)(3)重文轻武的政策。( 2分)
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分)
29. (1)政策:对外开放(友好往来)。(2分)条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4分,每点2分)
(2)原因: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4分,每点2分)
(3)政策:闭关锁国。(2分)
后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2分)使中国落伍了。( 2分)
四、探究题(共10分)
30. (1)图1,图3。(2分)
(2)①文成公主;②元;③-、班禅。(4分)
(3)册封、和亲、设立管辖机构(答两点即可,2分)
(4)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五、论述题(共8分)
31.(1)开元盛世(2分)
(2)观点:统治者对国家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言之有理即可)(2分)
论述:纵观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如果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反之则国家很快就会被推翻。(4分)
历史期末的复习计划
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课标为准绳,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设计巧妙,立意高远,与时俱进。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与能力并举,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1、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立意高远。
2、选择题。本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预计应该有80%左右,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判断题:学生对知识把握不牢,出现判断不准的现象较多。
4、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
(1)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观点不明、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大量存在。
(2)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如对“近代化”的认识模糊不清。
(3)没掌握做材料解析题的 方法 、综合能力较差。如简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问题,虽然能大体的理解其内容,但是不能概括全面。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4)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材料分析题中的小题,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表明学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进措施:
为提高教学成绩,下学期努力做到:
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 总结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2、加强材料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 逆向思维 等方式,查漏补缺,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课上现场让学生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0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卷七含答案
当人生面对许多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谨慎;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就把压力当挑战,给自己一个信心: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很好,我就能走好!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初中 七年级历史 测试卷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等到)隋,一土宇(统一天下)……元灭金,绝宋世(结束宋朝统治)。”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汉、元
B.秦、隋、元
C.秦、唐、元
D.秦、宋、元
2.近年来,我国政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即与欧亚非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隋炀帝时开凿的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
A.长城 B.大运河
C.故宫 D.都江堰
3.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右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4.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追溯历史渊源,我国古代用分科考试的 方法 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D.中央集权制
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 对联 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鉴真的目的地“东瀛”是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6.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现象是
A.国土面积的扩张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自然条件的改善
7.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子弹),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下列哪一重大发明的应用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9.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清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皇太极
1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中的明朝抗倭名将“我”是
A.郑成功 B.施琅
C.康熙帝 D.戚继光
1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施琅
12.1683年 中秋节 ,康熙帝听闻清兵攻取台湾,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台湾设置的管辖机构是
A.市舶司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枢密院
13.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布达拉宫 B.长城
C.故宫 D.少林寺
14.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含有生物进化思想,受到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高度重视。它是
A.《史记》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5.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吴承恩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16.明清时期,观赏戏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是
A.淮剧 B.汉调
C.越剧 D.昆曲
17.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设立锦衣卫 B.废除丞相
C.创立内阁 D.迁都北京
18.右图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一排不起眼的平房。
清朝雍正帝在这里设立的机构使帝王得以最大程度控制政局,独断朝纲。这一机构是
A.理藩院 B.军机处
C.宣政院 D.都察院
19.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 文化 专制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设中书省
20.1793年清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不需要外国人的货物,也不需要与国外进行贸易)。”在这种心态下,清朝对外实行的政策是
A.禁止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21.连线搭配:(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
(1)“治世”是历史上的“和平昌盛之世”。请将下列统治者与其相关的盛世局面连接起来。(4分)
隋文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皇之治
唐玄宗 康乾盛世
雍正帝 开元盛世
(2)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4分)
毕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 百科 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22.材料解析:(共10分)
西藏,是我们祖国西南边疆的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管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步辇图》
(1)材料一中,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节。他把谁嫁给了松赞干布,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2分)
材料二 元朝疆域辽阔,超过汉唐版图。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
——《西藏的发展》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开始于什么时期?(2分)
材料三 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3)材料三中的 措施 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表格①、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4)结合以上史实,谈谈你的认识。(2分)
23.综合实践:(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暑假即将到来,许多同学准备利用假期旅游考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李萌同学计划前往我们的省会城市——南京,请你帮助他搜集相关资料。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1-10 BBBAACCCDD
11-20 ABCDADAB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
22.(本题共4小题,共10分)
(1)文成公主。(2分)
(2)元朝。(2分)
(3)驻藏大臣;(2分)乾隆。(2分)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或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我国历代政府重视对西藏的管辖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23.(本题共4小题,每个空格2分,共12分)
(1)天竺(或古代印度)。(2分)
(2)四书五经;(2分)八股。(2分)
(3)宰相制度。(2分)
(4)郑和;(2分)非洲。(2分)
2020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卷七含答案相关 文章 :
★ 2020初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历史(人教版)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大全
★ 2020七年级暑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的工作计划
★ 2020初中二年级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0高考历史自测试题附答案
★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做 七年级历史 单元测试题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 文化 (二)
一、选择题
1.“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A.柳公权 B.米芾 C.赵孟頫 D.王羲之
2.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 书法字体 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 草书 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4.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
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
B.毕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
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
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5.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____ C.佛教 D.道教
二、非选择题
6.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与敦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的另外两个石窟。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开凿的原因是什么?
(3)现在这些石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已面临着威胁,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该怎么做?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DACCC
二、6.(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2)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3)组织志愿者,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亲自到现场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等等。
看了“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的人还看了:
1.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
2.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
3. 七年级上历史单元测试卷
4. 初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同步检测七 SMJ试卷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
一.历史之最: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秦国 。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陈胜吴广起义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史记 。
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 地动仪
5、“神医”华佗发明的 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6、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是 祖冲之 。
7、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齐民要术 。
二、请在年代尺上找出公元前6年的位置(刻度自己标)。(2分)
公元前10年 公元前5年 公元元年 公元5年 公元10年
古代有一位小孩,在公元前3年7月出生,到公元10年7月时他几岁?答:7
并请在年代尺上标出来,同时说明他生活在我国什么朝代。
三、朝代连接(将下西周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12分)
春秋 夏 西周 战国 西汉 商 西晋 三国 秦 东汉 南北朝 东晋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四、历史小诊所
1、公元前某某年的一天,大臣将一纸奏章呈递给秦始皇,秦始皇在纸上批阅后回的后宫。突觉口干舌燥,便喝起水,吃起派人专门从西域带来的葡萄。
请问:上文错误之处有哪些?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6分)
答:1、 纸张是在西汉初年发明的,秦朝时期没有纸。 2、葡萄是在张骞通西域之后传入中原的,秦朝时没葡萄。 3、公元前应该有具体的时限:公元前221年——前210年,此时期嬴政称秦始皇。
2、小兵问:“小红,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介绍兵法的古代军事著作吗?”
小红:“那太简单了,你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吧!”
诊断:应该是《孙子兵法》
3、小青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4、小文:“小珍,你刚从河南洛阳旅游回来,给我介绍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
小珍:“你看这是我拍的照片,这张是洛阳的白马寺,这张是洛阳的云冈石窟。”
答:洛阳是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在大同
5、小A问:“小K,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K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世界文化发展”。
诊断结果:发明了蔡侯纸.
6、小A问:“你最讨厌三国时期的哪一个人物?”
小K说:“我最讨厌曹操。”
诊断结果:曹操属于东汉末.
7、小A:“小K,我想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该看什么书?”
小K:“那还不简单,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诊断结果:应看资治通鉴
五、连线题
1、 卧薪尝胆 勾践
纸上谈兵 赵括
焚书坑儒 秦始皇
草木皆兵 苻坚
尊王攘夷 齐桓公
2、 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起义
七擒七纵 少数民族首领孟获
问鼎中原 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
四面楚歌 项羽兵败垓下
约法三章 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
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
投笔从戎 班超
纸上谈兵 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围魏救赵 战国时桂陵之战
3、春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孙子
战国 "民为贵,君为轻" 董仲舒
西汉 "温故而知新" 孟子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孔子
4、齐桓公 尊王攘夷
蔡伦 改进造纸术
顾恺之 《洛神赋图》
范缜 《神灭论》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六、列举题
1、列举南北朝以前历史上五个以少胜多战役(包括作战双方)名称。
答: 雍丘之战\睢阳之战\嘉山之战\象牙潭之战\六合之战
2、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统一我国北方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该政权的民族。
答:曹魏、西晋(灭魏而立,短暂统一全国)、前秦、北魏、北周
3、列举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和亡国者。(6分)
夏:禹 榤
商:汤 纣王
西:周武王 周幽王
4、列举汉武帝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的措施。(6分)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削弱封国势力
3.强化监察制度
5、请列举出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4分)
儒家:孔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翟
6、填写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265 曹呸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2-280 孙权 建业
7、 写历史年代尺上的历史事件(6分)
七、材料题:(共4分)
1、"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回答:(1)、这是谁的话?答:司马迁
(2)、作者写过什么书?内容如何?
答:《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
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曹操
(2)“烈士”指什么? 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
(3)“壮心”在这里指什么?
(4)作者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答: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3、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请回答:(1)该诗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分)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时间
(2)该诗后两句指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分)
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的事.
4、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等
5、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答:商鞅变法
(2) 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编制户口加强刑法2.奖励生产3.奖励功勋
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3) 它的历史作用如何?
统一了多民族国家,为以后历史发展起重大的作用.
八、开放题
1、你认为秦始皇采取的哪些政策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①车同轨,书同文
②统一度量衡
③废分封,立郡县
2、在本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中,你最敬佩和鄙视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为什么?(请其中举一例说明原因)
鄙视:秦始皇;焚书坑儒,秦朝的暴政。
敬佩: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
3、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你知道他所说的两个古人是谁吗?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对比评价,谈一谈你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认识。
秦始皇,汉武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进一步推进大一统格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的?( )
A.女娲捏出出来的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C.猴子变化而来的D.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A.元谋县我国海拔的地
B.元谋县我国气温的地方
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D.半坡原始人
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
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
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
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的考古遗址( )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D.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 种植 的( )
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D.水稻、粟
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 饲养 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11.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12.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1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 文化 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
1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禹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
A.黄帝 B.大禹C.蚩尤D.女娲
17.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 传说 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1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
19.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0.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
二、识图题
21.读右图回答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旧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
22.右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判断题
23.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镰刀去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钻木取火,因为他要用陶锅做香喷喷的大米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列举题
2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个典型聚落和它们异同点。
25.列举我国距今5000年左右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
五、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1958年5月,在我们韶关市曲江县城马坝镇狮子岩的洞穴里,当地农民在采挖洞中的堆积物作肥料时,发现了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和一批动物化石,考古学家如获至宝。经鉴定,那个头骨化石是13万年以前的原始人类,因为这个头骨化石是在马坝发现的,考古学家便将之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把石块打制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作为工具,艰难地掀开了珠江流域光辉历史的扉页。
──据《韶关历史》改编
(1)从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来看,马坝人生活在什么时代?
(2)马坝人的生活状况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古人类最相近?
(3)材料说马坝人的生活非常艰难,你能想象一下马坝人的生活情景吗?
27.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我国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的遗憾是什么?
28.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炎帝和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回答:
(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跟课本的说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3)通过以上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对照,你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4.B5.C6.B7.D8.B9.D10.C11.C12.B13.B14.A15.A16.A17.C18.D19.B20.B
二、识图题
21.(1)北京人(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万年前(3)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旧时器时代
22.(1)A半地穴式;B杆栏式(2)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3)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三、阅读判断题
23.(1)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2)北京人还没有铁工具(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4)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不会单独劳动(5)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四、列举题
24.半坡原始聚落种植粟和蜀;河姆渡原始聚落种植水稻。
25.黄帝、炎帝、蚩尤
五、材料解析题
26.(1)旧石器时代(2)北京人(3)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27.(1)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28.(1)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为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形成的部落联盟是后来华夏族的主干(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3)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9.(1)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禅让制(2)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互相进行斗争;不一致;因为课本上介绍的是,这些部落首领具有自己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3)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论证。
六、探究题
30.相同点:①都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②都使用磨制石器;③都已有了农业和畜牧业,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了水稻;④都已使用弓箭;⑤都会烧制陶器;都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31.(1)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2)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养蚕缫丝,发明历法,制造医药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带答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含带答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0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卷七含答案
★ 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每个单元知识总结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学期期末试题
★ 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关于历史周测冲刺卷七答案和历史试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