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调研卷(九年级调研考试)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九年级期中调研卷,以及九年级调研考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2014-2015年度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学情调研临沭卷及答案道客巴巴

9 巨人的花园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img]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语文是科目之母,同时也有一句话验证了语文的重要性,学好语数外,走遍天下都不怕。下面是我分享的2018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练习!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挣脱(zhèng) 荫庇(yīn) 铸就(zhù) 半身不遂(suí)

B.吮吸 (shǔn) 戏谑(xuè) 慰藉 (jí) 吹毛求疵(cī)

C.捯气 (dǎo) 瞰望 (kàn) 赔偿(cháng) 万恶不赦(shè)

D.癖好 (pǐ) 手腕 (wàn) 魁梧(wú) 呱呱坠地(gū)

2.下列各组词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顶礼膜拜 星临万户 黏膜 砰然作响

B.断壁残垣 周道如砥 不屑置辩 一泄千里

C.无精打采 中流砥柱 绯红 引颈受戮

D.折衷是非 有例可援 恻隐 相生相成

3.下列用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2)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3)难道这都是真的吗?他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 )想出来了。他一直在向北偏东走,他已经离开狄斯河,走到了铜矿谷。

(4)江流人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 ),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A.辩解 获得 竟然 卑鄙 B.争辩 荣膺 毕竟 卑微

C.辩白 取得 然而 卑下 D.争论 荣获 马上 微小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对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6.诗文填空。(12分)

⑴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这两句就是佐证。

⑵.《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

⑶.《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了诗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 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

⑷.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是:

⑸.《别云间》中描写山河破碎,泪眼朦胧,满腔悲愤的诗句是:

⑹孟子以“ , ”阐述了战争中各条件因素之间的地位和作用。

7.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⑴.中国古代小说成就巨大,获誉极高,请写出下列作品的名称。(2分)

①中国古代讽刺小说最高峰:

②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

⑵.下列这副对联与那部作品有关,小说的作者是谁?(2分)

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品:

作者:

⑶.穿越时空的'对话。假如范进、孔乙己、闰土、诸葛亮……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任选一位对他说一句话。(2分)

我想对说 。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快递

梅子涵

①现在都喜欢快递。一封不重要的信,一份有点重要的合同,一包盼望读到的书,一盒扬州包子,一袋山西枣子,都会快递而来,弄得门铃不断,喜气洋洋,很像成功人士。我不但有快递,而且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多到五六个,喜气洋洋得有点手忙脚乱。

②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打我的手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上海人都不接电话?刚才是没有听见。”“你不要说了,你现在下来!”他大喊着,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礼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了。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下楼。我要去问问他想干什么,他这是在送快递还是准备拼命?二楼、一楼,我飞快地走,我极力地压制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二楼、一楼,我走得快,结果火竟然也被我压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我不想吵架,没有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只有火!“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如果听见我怎么会不接?”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可是他的气不消。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候,我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我不会签的!”我大叫。“你打电话给你们老板,让他和我说话!”我大叫。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

③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的日子,仿佛都已毁坏。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自以为是地要让他向我道教。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已经到了另外一家的门口,他的助动车停在樟树下,他正在和这一家的女主人吵架。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前,上了车。他也许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④这时,我看到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正在一个农场当知青,也被晒得很黑。那时,我不能再读书,他现在也读不了书,干着这样一份按人家门铃,打别人手机,可是别人却可能没有听见的职业。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你热吗?”怎么会不热?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他的年龄应该比我女儿还小些,是应该叫她姐姐的。女儿正在法国读书,而他呢,骑着助动车,把一包我喜欢的文学书给我送来。我有些难受起来。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这么 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⑤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被我们挽救了。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8.根据语境,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下面两句话中的“样子”。(6分)

(1)第②段最后一句“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2)第④段最后一句“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又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9.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4分)

(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

(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

第(1)句:

第(2)句:

10.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文中画线处小伙子内心的懊悔。(60字左右,2分)

11.读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2分)

二 难得淡定

(1)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2)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3)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 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4)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5)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 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6)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7)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12.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答:

13.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4.文章第(4)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答:

15.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论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

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来至于麟⑥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释】①次: 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⑥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6.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

(3)乃喟然而叹曰: (4)故述往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8.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来 至 于 麟 止 自 黄 帝 始。

19.(1)【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2)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

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

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

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20.【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2分)

二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1.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 (2分)

22.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23.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四、写作(共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路,有无数。

或长,或短;或狭,或宽;或坎坷,或平坦……

耕耘,是蚯蚓的路;探索,是小溪的路;摧毁,是飓风的路;发光,是闪电的路……

彩虹的路是绚丽的,但那是虚幻的;流星的路是短暂的,但这是辉煌的;爬山虎的路是艰难的,也是无畏的;老黄牛的路是泥泞的,也是踏实的……

要求: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 D 2 B 3 B 4 D 5 C 6 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⑶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⑷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⑸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 ⑴ ①《儒林外史》②《水浒传》⑵《聊斋志异》 蒲松龄 ⑶ 略

二、现代文阅读

(一)

8.(1)怒不可遏(愤怒) 声嘶力竭 面红耳赤 气急败坏(意思对即可)

(2)和蔼可亲(和颜悦色) 心平气和 和声细语 包容 理解(意思对即可)

9.(1)(2分)这句话运用了“腾”这个拟声词(这句话运用了“蹿”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状。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快递员怒气冲冲、心急火燎离开时的样子,体现了他急躁和粗暴。

10.示例:我怎么老是和别人吵架呢?这位长辈对我这么关心,我刚才却对他那么无礼,往后我可不能再把自己焦躁和烦恼的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

11.联系原文,结合实际谈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12.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或做人处事,要有淡定的 情怀)

13.①引出论点 ②为论点作道理论据 ③增添文学趣味

14.论述了淡定是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举例论证或例证法。

15.示例:人生难免起伏,在困难危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镇定地面对,失败和不如意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从容安详地思考与处理,不过分看重身外之物,不为身外之物所困,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怀。

三、古诗文阅读

16.(1)通“增”,增加 (2)犯错误 (3)于是,就 (4)因此,所以

17.(1)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奋发创造)。 (2)《诗》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为发泄(抒发)愤懑(愤怒)而写的作品(创作的)。

18.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每断对一处得1分)。

19.(1)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2)C

20.生于忧患(或忧愁祸害足以使人生存)。

2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2、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23、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

9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

每道错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我为你整理了9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3分)

A、滞(zhì )留 沉( chén )寂 汲取( xī ) 静谧( mì )

B、繁衍( yán ) 谀( yù )词 扶掖( yè ) 亵( xiè)渎

C、诘难( jié ) 怫然( fú) 骈进(pián) 独倚( yǐ )

D、玄( xuàn)虚 渺( miǎo )茫 诓( kuāng )骗 狡黠( xié)

2、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 ) (3分)

A、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腐草为萤

B、廓然无累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呑斗牛

C、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味同嚼蜡 怒不可遏

D、喏喏连声 脑羞成怒 恃才放犷 强聒不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根据你对家乡重庆的了解,请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2分)

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她偎依在两江怀抱之中,屹立在群山翠岭之上。她的山雄奇秀丽、千姿百态,她的水 、 ,她的人 、 。

她笑迎八面未风,博采百家精粹,广汲四方灵气,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5.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4分)

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仅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漫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儿子接着说:(4)“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1)

(2)

(3)

(4)

6、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个标题。(20字以内)(3分)

本报讯 母亲节前夕,一位姓陈的女士突然收到10岁女儿的来信。在信中,火辣的歌词着实让陈女士温暖了一回。

昨日下午,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这封独特的祝福信:色彩鲜艳的图案和文字装满了整页白纸,其中最火辣的就是摘自流行歌曲的表白语:“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信纸的一角,机灵的女儿也没忘了“顺便”检讨一下半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

女儿称,劳动节和母亲节连着到来,她便想出这种特别的方式来感谢母亲。她还拿出自己一直舍不得用的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束漂亮的康乃馨。

7、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3分)

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 ”

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8、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3分)

(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3)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主要信息:

9、根据要求作题。(7分)

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3分)

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2分)

孔 子 屈 原 李 白 苏 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古诗文积累。(共10分,1—6题各1分,7题、8题各2分)

(1)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__________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 _______ 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海内存知已,_____ 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会挽雕弓如满月,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7)《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

” ;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 ”

(8)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

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5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 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

(2)度已失期 度:

(3)会天大雨 会:

(4)宜多应者 宜:

13.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4.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20题。(22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5.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3分)

16、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17、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分)

18、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4分)

19、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4分)

20、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4分)

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8分)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 ( 2006-04-22 第07版 )

21.本文显然不是一篇驳论文,但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  (3分)

2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4分)

23.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分)

24.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4分)

25.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3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    ——我说:“                  ”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

A. B. C. D.

2.在奔驰、宝马、丰田、三菱等汽车标志图形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3. 如图,数轴上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A. B.

C. D.

4.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边上一点,连结AE,交对角线BD于 F,连结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初三(8)班学生准备利用“五一”假期外出旅游,旅游公司设计了几条线路供学生们选择.班长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意调查,从而最终决定选择哪一条线路.下列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众数 D. 方差

6. 若方程x2-4x-2=0的两实根为x1、x2,则x1 + x2的值为 ( ▲ ) [来源:学科网]

A.-4 B. 4 C. 8 D. 6

7. 已知一个凸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那么n的值是 ( ▲ )

A.4 B.5 C.6 D.7

8.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3,圆心距为5,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

A.外离 B.内切 C.相交 D.外切

9.将点A(4,0)绕着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到对应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

A.(23,2) B.(4,-2) C.(23,-2) D.(2, -23)

10.如图,直线l是一条河,P、Q两地相距8千米,P、Q两地到l的距离分别为2千米、5千米,欲在l上的某点M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Q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只需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处)

11.分解因式: =____▲_ ___ .

12.在函数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13.今年桃花节之前,阳山桃花节组委会共收到约1.2万条楹联应征作品,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条.

14.如图,已知AB∥CD, °,则 为 ▲ °

15.若用半径为9,圆心角为 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 ,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 ;

1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福岛县某地一水塔发生了严重沉陷(未倾斜).如图,已知地震前,在距该水塔30米的A处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60°;地震后,在A处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45°,则该水塔沉陷了 ▲ 米.

17.如图,点A在双曲线 上,点B在双曲线 上,且AB∥x轴,C、D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它的面积为  ▲ 。

18.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已知∠ABC=90º,AC=5,BC=4,过点A作直线l平行于BC,折叠三角形纸片ABC,使直角顶点B落在直线l上的点P处,折痕为MN,当点P在直线l上移动时,折痕的 端点M、N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端点M、N分别在AB、AC边上(包括端点)移动,则线段AP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8分)计算:

(1) ; (2)2x-2 - 8x2-4.

20.(本题满分8分)(1)解方程: (2)解不等式组:

21.(本题满分8分)某班将举行 “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 活动,班长安排小明购买奖品,下面两图是小明买回奖品时与班长的对话情境: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 试求两种笔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BC为⊙O的切线,AC交⊙O于点E,D 为AC上一点,∠AOD=∠C,若AE=8,tanA= ,求OD的长.

23.(本小题满分6分) 为了更好地 了解近阶段九年级学生的近期目标,惠山区关工委 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你认为近阶段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哪一个?(此为单选题)

A.升入四星普通高中,为考上理想大学作准备;

B.升入三星级普通高中,将来能考上大学就行;

C.升入五年制高职类学校,以后做一名高级技师;

D.升入中等职业类学校,做一名普通工人就行;

E.等待初中毕业,不想再读书了.

在本区30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了部分 学生后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本次共调查了 名学生;

(2) 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m=_______;

(3) 我区想继续升入普通高中(含四星和三星)的大约有多少人?

24.(本题满分8分)小明设计了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 开始时,一枚棋子先放在如图①所示的起始位置,然后掷一枚均匀的正四面体骰子,如图②所示,各顶点分别表示1,2,3,4,朝上顶点所表示的数即为骰子所掷的点数,根据骰子所掷的点数相应的移动棋子的步数,每一步棋子就移动一格,若步数用尽,棋子正好到达迷宫中心,小明就获胜,若棋子到达 迷宫中心, 步数仍然没有用尽,则棋子还要从迷宫中心后退余下的步数(例如小明第一次抛到3, 则棋子应落在图①中的第三格位置,第二次仍抛到3,则棋子最后应落在图①中的第四格位置).

现在小明连续掷骰子两次,求小明获胜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给出分析过程,并写出结果)

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2,0)、

(2,0)和(2,3),AB∥CD,∠C=90°,CD=CB.

(1)求点D的坐标;

(2)抛物线y=ax2+bx+c过原点O与点(7,1),且对称轴为过点(4,3)与y轴平行的直线,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PB+PC+PD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本题满分10分)阅读与证明: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且∠EAF=45°,

求证:BF+DE=EF.

分析: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两条线段的和,常用“截长法”或“补短法”,将线段BF、DE放在同一直线上,构造出一条与BF+DE相等的线段.如图1延长ED至点F′,使DF′=BF,连接A F′,易证△ABF≌△ADF′,进一步证明△AEF≌△AEF′,即可得结论.

(1)请你将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延长ED至F′,使DF′=BF,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B=AD,∠ABF=∠ADF′=90°,

∴ △ABF≌△ADF’(SAS)

应用与拓展: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边OB、OD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

(2)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为CD中点时,试问F为BC的几等分点?并求此时F点的坐标;

(3)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F最短时,直接写出直线EF的解析式: .

2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OB是矩形OABC的对角线,抛物线y=-13x2+x+6经过B、C两点.

(1)求点B的坐标;

(2)D、E分别是OC、OB上的点,OD=5,OE=2EB,过D、E的直线交 轴于F,试说明OE⊥ DF;

(3)若点M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个点N,使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本题满分8分)如图,某汽车的底盘所在直线恰好经过两轮胎的圆心,两轮的半径均为60 cm,两轮胎的圆心距为260 cm(即PQ=260 cm),前轮圆心P到汽车底盘最前端点M的距离为80 cm,现汽车要驶过一个高为80 cm的台阶(即OA=80 cm),若直接行驶会“碰伤”汽车.

(1)为保证汽车前轮安全通过, 小明准备建造一个斜坡AB (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建造的斜坡的坡角α最大为多少度?(精确到0.1度)

(2)在(1)的条件下,汽车能否安全通过此改造后的台阶(即汽车底盘不被台阶刮到)?并说明理由.

其实还有好多卷子,望采纳》... (有些图没了)

关于九年级期中调研卷和九年级调研考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