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五年级科学调研下册卷,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检测题
第一单元
一、 填空题
1、 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 学过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3、 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能省一半的力。
4、 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二、 选择题
1、 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B)
A 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B 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 C 是否省力
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是(E、J);属于斜面的是(C、D、F、G);
属于轮轴的是(B、H、I);属于滑轮的是(A)。
A 吊车 B 水龙头 C 钻头 D 螺丝钉 E 撬棍 F 斧子 G 刀 H 门把手 I 方向盘 J 镊子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C);钟表采用的的主要传动装置是(B)。
A 皮带传动 B 齿轮传动 C 链条传动
三、 判断题
1、 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2、 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3、 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4、 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5、 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四、 请画出杠杆并标示出三点两臂
阻力点、支点、动力点、阻力臂、动力臂
第二单元
一、 选择题
1、 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A)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柱形
2、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C)分类的。
A 材料 B 作用 C形状
3、(C)结构最稳定。
A 六边形 B 五边形 C 三角形
二、 判断题
1、 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2、 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重量。(×)
3、 赵洲桥是平板桥。(×)
4、 改变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
5、 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6、 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第三单元
一、 填空题:
1、 通过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2、 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
3、 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二、选择题
1、 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
2、 吊兰的繁殖方式主要是(C)
A 种子繁殖 B 根繁殖 C 茎繁殖 D 叶繁殖
三、 判断题
1、 用种子繁殖的方式种的植物一定比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方式种的植物长得好。(×)
2、 土豆和红薯都是用植物的根进行繁殖的。(×)
3、 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茎繁殖。(√)
4、 从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
第四单元
一、 选择题
1、 地质学家是按(C)给岩石分类的。
A 颗粒大小 B 软硬 C 形成方式
2、(C)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
A 金矿石 B 铁矿石 C 金刚石
3、(B)是可再生资源。
A 矿石 B 土壤 C 能源矿产
二、判断题
1、在沉积岩中有时能够找到化石。(√)
2、砖头也是一种岩石。(×)
3、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 √)
4、赤铁矿研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5、能源矿产是由古代生物形成的。(√)
第五单元
1、人的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2、人体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
3、人的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4、耳朵是接受声音的感觉器官,听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听觉了。
二、判断题
1、脑的表面是光滑的(×)
2、脑对身体的管理是同侧关系(×)
3、传入神经就是运动神经。(×)
4、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5、视觉是眼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科学五年级(下)复习提纲
1、由一根棍子和一个支点构成三点(支点、力点、重点)、两臂(动力臂、阻力臂)的最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能传递力和改变用力的方向。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2、由一个边缘有槽的轮装在框架里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的作用是: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3、由一个大轮和一根轴组成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4、斜搭一块木板,沿着木板把重物推上去,这样斜搭的木板叫做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螺钉上的罗纹,实际上就是斜面的变形。
5、常见的传动装置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连杆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和液压传动等。
6、我们学过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把这些简单机械组合起来,可以构成复杂的机械,复杂的机械又叫做机器。
7、一架完整的机器主要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操纵部分构成。
8、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承受力。
9、圆柱形承受力最大。是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布,而有边角的柱形,它不能把加在上面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所以,圆柱上的每一个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能承受比较大的力。
10、薄壳结构的承受力在于它能把外来的力均匀地分散开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应力”集中,做到几乎没有特别薄弱的环节,所以它的抗压承受力强。
11、不同形状的支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是最坚固,支撑力最强的形状。这是由于这种形状能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分给各边。
12、桥是由“桥梁”和“桥墩”两部分构成的。桥的分类多种多样,如果按材料分,可以分为石桥、木桥、铁桥等;按形状分,可以分为横梁桥、拱桥和吊桥等;按作用分,可以分为水桥、陆桥等。
13、分析课本P.23三座不同的桥:平板桥承受力最差,是因为它的路面没有支撑结构。吊桥好在于还有钢索把它拉着。拱桥最结实,拱形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
14、现代人与古代人建造的房子,不仅在材料和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别,而且现代建筑还必须考虑抗风、抗地震、美观、舒适、安全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15、建筑的艺术:综观我们周围的建筑,有的方方正正,宽大敦实;有的细瘦挺拔,状似高塔;有的造型别致,颇有趣味。它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构成了立体的美,线条的美与和谐的美。建筑既给人们提供使用的空间,又给人们以艺术的感受,同时还给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一座座优雅的建筑,正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16、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后代。植物还可以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衍生出下一代。而无性繁殖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器官的营养来繁殖下一代。这样的繁殖方式多用于一些园艺生产和农业生产。
17、自然界的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是通过雌雄结合才能产生下一代。胎生和卵生也是动物基本的两种有性繁殖方式。这两种繁殖方式都是需要进行雌雄结合才能完成。
18、养鸡场用机器孵小鸡,母鸡用自己的体温自然地孵出小鸡。孵小鸡前先找出受精的鸡蛋,把受精的鸡蛋孵化成小鸡大约需要21天,在此过程中,最好每隔6-8小时翻动一次鸡蛋,孵化到第19天时蛋头要朝上放置,周围垫上棉花,每隔3小时左右凉蛋一次,每次1-2分钟。这样过一两天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19、人体约由60兆个细胞构成,然而他却是由深藏于母体之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成。卵细胞一旦受精后成为受精卵,即开始获得强大的生命力,从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开始,成为一个完全成形的新生儿的生长过程。这个显著的过程发生在妈妈的肚子里,在那儿胎儿将获得养分,这段时间大约持续280天。
20、水螅的出芽生殖,也就是水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从母体细胞壁上长出小芽,小芽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形成新的个体。这就是出芽生殖。
21、海葵的断裂生殖,海葵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断裂,断裂后的不完整的个体又会重新生长完全,各自发育成新的个体。这就是断裂生殖。
22、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3、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24、矿物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或气体。人们根据物理性质来识别矿物。如颜色、光泽、硬度、比重等都是矿物肉眼鉴定的重要标志。矿物的颜色多种多样。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的机械强度。
25、矿产是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开采的天然矿物资源,被广泛称为矿产按工业上的不同用途,矿产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三大类。
26、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不管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都应该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
27、人体发号施令的脑,它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
大脑由左右半球构成,称为大脑半球。两个半球分别控制着不同的活动。右脑控制有关音乐、幻想、绘画等活动;左脑控制数学和逻辑思维、语言技巧和记忆等活动。左半脑负责管理右侧身体,右半脑负责管理左侧身体。
大脑最表层是大脑皮层,是脑最重要的部分。大脑皮层有许多沟槽和褶皱,这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使得人区别于其他的动物而更聪明。
28、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神经三部分组成。脑管理着全身一切器官的工作,还管想事情和记事情;脊髓是人体一些简单活动的中枢,也是信息上下传导的通路;神经负责把全身各个器官的信息报告给脑,把脑的命令传达给全身各个器官。
29、神经只能朝一个方向传递信息和命令。有的神经把从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向脑的方向传送,这叫感觉神经或传入神经;有的神经把脑下达的命令向 肌肉的方向传送,这叫运动神经或传出神经。
30、精心保护我的大脑:要合理安排好学习、工作、劳动、体育锻炼、营养和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心态,不沾染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使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和提高,这对身体健康也有益处。
[img]小学5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考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 北京时间 。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____向上__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缩小__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8、下面的( C )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 B、水倒掉一些 C、水里加纯净水
9、子夜是指( B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10、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C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11、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B )。
A、银和水银 B、锑和铋 C、铁和铝
1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A )
A、《天体运动论》 B、《天论》 C、《八十天环游地球》
1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14、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轻重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位同学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A )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5、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16、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B )。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17、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
、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18、下列物质中,( A )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强。
A、空气 B、水 C、铜球
四、我来连线(共8分)。
在清水中是沉的
蜡烛 马铃薯
橡皮 回形针
在清水中是浮的
木块 小石头
铁块 咸鸭蛋
五、我来解决:(共29分)
1、如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①,北半球阳光 直
射,是 夏 季;南半球阳光
斜 射,是 冬 季。(8分)
2、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6分)
①捏成碗状……
②捏成空心球……
③借助其他物体
3、一杯是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9分)
①
②
③
4、在本学期中,你经历过的最感兴趣的研究活动是什么?通过这个活动你都有哪些收获?(6分)
卷二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12分):
1、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
把这个力称为____水的浮力__________。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长短 和 方向 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通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 有关,
与 摆幅无关,与摆重无关。
4、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 、 。
5、我知道热胀冷缩的金属有 、 、 。
二、我的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 ×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 )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天论》
( × )3、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4、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5、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是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 )6、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 × )7、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 × )8、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也一定能浮起来。
( × )9、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 × )10、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三、我的选择(把合适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32分):
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B )。
A、 加盐 B、 加清水 C、 加糖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重庆 B、杭州 C、乌鲁木齐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 )的。
A、向上 B、向下 C、四面八方
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C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5、( C )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日晷B、水钟 C、摆钟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工具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C )。
A、银和水银 B、铁和铝 C、锑和铋
8、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B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9、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着太阳转
10、相同体积的80℃的热水和20℃的冷水相比较,( C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11、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12、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C )。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13、傅科是通过观察( B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偏转 B、摆 C、水流
14、“地心说”理论认为( B )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 )。
A、多些 B、少些C、不变
16、如图,小华从地球自转的方向中判断,认为A点表示意思有以下几种判断,
你认为( A )是正确的。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四、我的设计(共8分):
设计一个计时器。
要求:
(1)给计时器取个名字。
(2)写出制作该计时器所需材料。
(3)画出计时器的草图。
五、我的分析:(共38分)
1、这是一条呈“M”开头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
(1)A、B、C、D、E、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
后熔化。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
顺序(6分):
①( C )②( D )③( B )④( E )
⑤( A )⑥( F )
(2)针对这种现象,请作出你的解释。(4分)
热在固体中会从温度较高一端传向温度较低一端。
2、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4分)
不会。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同一时刻的各地的时间不同。
3、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4分)
避免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而引起水烧开过程中溢出。
4、推测把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4分)
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塑料块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克 1克 1.3克 0.8克
放入清水中 上浮
放入浓盐水中 上浮
放入食用油中 下沉
5、请你整理“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知识。(16分)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自转 公转
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方式、方向、周期、特点) 24小时一周…… 一年一周……
天体东升西落 星座季节交替
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卫星观测 卫星观测
傅科摆……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 四季、极昼极夜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22分)
1.一个物体在水中,它都会受到( )和( )这两个力。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
3、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 ),大小( )。
4、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如( )、( ),它们比同体积的水(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 )、( ),它们比同体积的水( )。
5、一个沉的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7.5N,在液体中测得的重力是5N,它受到的浮力是( )。
6、一个能浮的物体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
7、我们古时把一天分成( )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 )。
8、阳光下物体( )、( )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
9、在滴漏实验时,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 )。
10、摆的摆动快慢与( )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 ),摆绳越短摆动越( )。
二、选择题28分
1、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 自身的重量 B 体积大小 C 颜色
2、相同体积的下面哪种液体最重( )。
A 盐水 B 油 C 酒精
3、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得重力。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的。
A 向上 B向下 C向两边
5、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6、相同体积的70℃的热酱油和30℃的冷酱油相比较会是( )。
A.热酱油重 B.两者一样重 C.冷酱油重
7、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大些,装载的货物( )
A、多 B、少 C、不变
8、乒乓球漂浮在盐水中,当向盐水中倒入一点清水后,乒乓球在盐水中将( )。
A 上浮一点 B 保持原位 C 下沉一点
9、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35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20克,那么把它放在水中会(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10、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
A 大小 B 轻重 C 形状
11、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 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12、下列说法不正确是的( )
A、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 B、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无关
C、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3、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滴漏中的水位B、漏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14、下面( )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
A B C
三、判断题 (30分)
( )1、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2、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是浮的。 ()3、在水中沉的物体可能在油中浮。
()4、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大。
()6、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
()8、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9、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 )10、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 )11、现在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 )12、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 )13、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越多
( )14、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
( )15、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快。
五、简答。(6分)
1、在我们生活中煮水饺时,可以发现,刚放入水中的生水饺是沉的,但是等水饺熟了以后却浮在水面了。请分析原因。4分
2. 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马铃薯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并用文
字标出力的名称。2
六、实验设计。14分
1、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实验材料(2分):
实验方法与步骤(4分):
实验结论(1分):
2、“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我研究的问题是: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 )有关 (1分)
研究需要的材料有: (2分)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3分)
我的研究结果: (1分)
七、附加题。(5分)
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创造的一种巧妙地选种方法。在九百多年前的一本书上,已经有关盐水选种的记载。
现有一堆小麦种子,你如何用盐水选种法将它们中的好种子、坏种子区分开来?请说出你那样做的理由。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的物体容易沉。
A、轻 B、重 C、大 D、小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浮在水面的物体,()等于()。
A、浮力 B、压力 C、重力 D、动力
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A、下沉 B、下潜 C、上浮 D、上升
4、软木塞浮在()上,塑料块浮在()上,葡萄在( )上,铜砝码漂浮在()上。
A、水银 B、油 C、水 D、糖浆
5、()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伽利略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爱迪生
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 B、材料
C、液体 D、液体的性质
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五、连线题。
1、物体的沉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 在液体中上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 在液体中下沉
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在清水中 浮
在浓盐水中
在浓糖水中 沉
在浓碱水中
六、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
(12页上图)
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
(13页右中图)
3、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14页下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水受热以后,()会增大,而()不变。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D、重量
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物体就(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 ),物体就( )了。
A、增大 B、缩小 C、膨胀 D、收缩
3、( )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 )。所说的铅其实是铅和( )的合金,当
溶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固时,由于( )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晰,而且经久耐用。
A、铜 B 、铋 C、钢 D、锑
4、热总是从较( )的一端传向较( )的一端。
A、粗 B、热 C、细 D、冷
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
():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A、热传导 B、对流 C、热辐射
二、多项选择题。
1、大多的( )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D、物体
2、有()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能热起来
A、运动 B、吃食物 C、取暖器取暖
D、晒太阳 E、烤火 F、加穿衣
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这两种金属就是( )。
A、铜 B、锑 C、钢 D、铋
4、( )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 )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钢 B、木头 C、塑料 D、铁
三、填空题。
1、( )是一种能量的形式,( )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 )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而( )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
四、判断题。
1、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
4、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瓶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
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
6、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7、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一样的。( )
8、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
9、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五、看图填空题。
1、你仔细观察过路面吗?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块与块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这是为什么呢?一条大马路做成平坦的一整条不是更好吗?
(45页上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 单项选择题。
1、计时工具( )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
A、美观性 B、准确性 C、实用性 D、时尚型
2、钟面上的( )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
A、时针 B、分针 C、秒针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 )
A、时 B、分 C、秒 D、天
4、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 )根据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根据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A、“流水型”水钟 B、“滴水型”水钟
C、“泄水型”水钟 D、“受水型”水钟
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
A、不一定的 B、一定的 C、相同的 D、不相同的
6、根据单摆的(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A、准确性 B、易加工性 C、耐腐蚀性 D、等时性
7、同一个摆,摆绳越( )摆动越( ),摆绳越( )摆动越()。
A、快 B、慢 C、长 D、短
8、1583年,( )发现摆动一次的时间,只由摆绳的长短来决定,不但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没关系,而且跟石头的轻重也没关系;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一定。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
A 、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伽利略
二、 多项选择题。
1、钟表以( )计量时间。
A、时 B、天 C、分 D、秒
2、( )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A、太阳能热水器 B、日晷 C、电子表 D、圭表
三、填空题。
1、()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
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 )有关。
3、( )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4、( )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四、判断题。
1、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很快地发生变化。()
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五、看图填空题。
1、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是如何运作的?
(64页左下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一、 单项选择题。
1、(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A、伽利略摆 B、惠更斯摆 C、布鲁诺摆 D、傅科摆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小时。
A、顺时针 B、逆时针 C、24 D、12
3、(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A、流星周年视差 B、行星周年视差
C、恒星周年视差 D、卫星周年视差
4、()是古希腊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关于地球与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 )”理论。
5、( )是波兰的天文学家。他不辞辛苦,克服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象,30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 )”,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A、哥白尼 B、托勒密 C、日心说 D、地心说
6、( )有一位名叫傅科(1819-1868)的物理学家,在家中研究摆的规律时偶然发现: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底盘上,将摆摆动起来并且慢慢地转动圆底盘时,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圆盘的转动而转动,而是基本不变。
A、波兰 B、古希腊 C、法国 D、荷兰
7、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其它星体方向相反是( )。
A、自西向南 B、自南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二、 多项选择题。
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A、昼夜现象 B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
C、看上去北极星不动 D、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2、昼夜现象与()和()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A、月亮 B、太阳 C、地球 D、恒星
3、托马斯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球形的
C、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D、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E、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F、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4、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球形的
C、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D、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E、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F、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三、填空题。
1、地球确实在( )和( );证据不仅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试验的多种现象。
2、地球围绕( )自转,( )是倾斜的。
3、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 )和()现象。
4、地球是围绕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为()。北极星就处在()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做成()的样子。
5、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四、判断题。
1、昼夜交替现象有一种可能的解释。()
2、在1851年,也就是“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3、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它们相反运动的结果。()
4、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在逆时针旋转。( )
5、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西向东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 )
关于五年级科学调研下册卷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