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周测卷,以及八年级物理沪粤版卷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八年级物理第九.十章测验题
沪粤版八年级第九章《运动和力》单元卷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共38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O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你坐在游乐场的转椅上,当转椅快速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你看到的周围的景物:
A.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B.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内通过50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内的速度是:
A.2.5 m/s B.5m/s C.10m/s D.25m/s
3.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图9-1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
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静止时拉力最大
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 D.拉力一样大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和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如图9-2所示,则两者的速度关系是:
A.V甲V乙 B. V甲=V乙.
C.V甲≤V乙 D. V甲V乙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A.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 B.它受到的力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
C.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 D.它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7.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8.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9.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30min。在第一个10min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在第二个10min内汽车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在第三个10min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也是10Km,那么汽车在这30min内的运动是:
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突然启动 B.车速太快 C.紧急刹车 D.车速太慢
11.(多选题)图9-3中,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的是:
12.(多选题)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沿水平方向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
13.姑苏城内河畔的景色秀丽迷人,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14.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 ,正常人步行速度约为1.2 ,大型远程客机的速度约为250_____。
1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经过4s后,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km/h,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16.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B、C,速度大小分别是:VA=180m/min, VB=12m/s,VC=3.6km/h,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运动最慢的是______。
17.某物体以4m/s的速度行驶了30m,再以6 m/s的速度行驶了30m,则在后30m的路程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在整个60m的路程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
18.出膛的炮弹能继续向前是因为 ,炮弹逐渐改变方向落向地面是因为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 。
19.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0.某人以1m/s的速度沿河岸散步,则他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他的速度为 m/s。
2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甲速度是乙速度的1/2,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___
22.物体沿一条直线向前运动,先以2m/s的速度运动了1s,接着又以1m/s的通过了4m的路程,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23.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把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的尘土抖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 ,还保持原来的 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就分离开了。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10分,5分+2分+3分)
25.图9-4是天花板下悬挂的电灯:
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灯对线的拉力。
②灯的重力与灯对线的拉力 (填“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 。
26.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字句下面画上横线并改正.
27.学习了有关物理知识后,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免费周游世界的方案,他把方案画成了图9-5。他的方案能实现吗?为什么?
四.探究题(共18分,每空2分)
28.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9-6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⑴、
⑵、
⑶、
29.图9-7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 ;
(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 个, 分别是 。
(3)________表面最粗糙,小车在 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
(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五.计算题(共9分,4分+5分)
30.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运行速度是60km/h。有一次 火车从甲站出发时迟开了5min,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终于准时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间的路程。
31.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茂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高402.5m,主楼88层,观光厅位于金茂大厦主楼第88层,高度为340.1m,面积为1 520m2,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大厅。堪称为“时光穿梭机”的两部高速电梯以9.1m/s的速度很快就能将游客平稳地从地面送到第88层观光厅。
请你选用上面资料中的数据,也可以增加一些合理的数据,编一道求时间或求速度的计算题,并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8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O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B D D C C A A C ABD AB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
13.运动,静止。 14.运动快慢,km/h,m/s,m/s
15.18,50 16.B,C 17.5,4.8
18.炮弹具有惯性,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
19.500,向北,减小 20.0 21.2∶3
22. 1.2 23.系安全带;保持车距;严禁超载;不准超速等
24. 惯性,静止
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0分,5分+2分+3分)
25.①图略
②不是,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26.将其中的“失去”惯性改为“由于”惯性
27.他的方案不能实现;这是因为气球升空前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升空后由于惯性仍然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小朋设计的方案无法实现。
四.探究题(共18分,每空2分)
28.参考信息:
⑴小车前2s内的速度为1m/s; ⑵2s、3s、4s、或5s时刻小车距离出发点2m;
⑶小车后2s内的速度为2m/s; ⑷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⑸小车在7s内通过的路程是6 m; ⑹小车在第2s到5s内处于静止状态。
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停止运动3s; ⑻小车后2s内的速度大于前2s内的速度;
⑼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0.87m/s( m/s);
⑽小车后2s内的速度是前2s内的速度的2倍(小车前2s内的速度是后2s内的
速度的一半。……
29.(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3个力,重力,摩擦力(或阻力),支持力
(3)毛巾、玻璃
(4)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若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减慢,而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共9分,4分+5分)
30.30km{设正常运行的时间为t,则有:60t=72(t — 560 ),求出正常运行的时间后,即可求到甲乙两站的距离}
31.(合理即可)如:高速电梯以9.1m/s速度升到高度为340.1m的金茂大厦主楼第88层,需要多少时间?解得:约为37.4s。
沪粤版八年级第八章《力和机械》单元卷及答案(二)
(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38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O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N,那么,拿起一本书的力大约是:
A. 0.25N B. 2.5N C. 25N D. 250N
2.下列有关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B. 只有静止在地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D. 在空中运行的物体或漂浮在水中的物体将不受重力
3.关于5Kg和49N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Kg=49N B.5Kg>49N C.5Kg<49N D.无法比较
4.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5.如图7-1,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左端下降
C.杠杆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
6.一根弹簧原长10cm,把它挂在支架上,在下方用3.2N的拉力竖直向下拉,弹簧长度为12cm,如果用9.6N的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没有超过测量范围),弹簧长度变为多少:
A. 6cm B. 14cm
C. 16cm D. 18cm
7.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B. 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C. 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8.如图7-2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9.一根均匀铁丝AB,在中点O用一细绳将它悬挂起来,铁丝保持平衡。如果将OB这一段弯折一下,使点B和点O重合,如图7—3所示,则此时铁丝将:
A. 保持平衡 B. 长端向下倾斜
C. 短端向下倾斜 D. 未知铁丝原长,无法判断
10.用手拉着系一个摆球的细绳,使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 手明显感觉到一个很大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小球 B.地球 C.绳子 D.手
11.(多选题)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B.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D.为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12.(多选题)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校正零点
B.使用前要弄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时指针不可与外壳或底板有摩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 分)
1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本书放在桌上,书对桌面有一个 力,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同时桌面对书有一个 力,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高粱涨红脸,稻子笑弯了腰……”,其实稻子弯腰是因为它受到 的缘故,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15.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g= ,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地球不同的地方,物体所受的重力 (相同、不同)
16.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称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如图7-4所示的 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 N,用它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精确到
N。图中所挂物体的重力是 N。该物体的质量约 为 kg。
17.抛在空中质量为300g的皮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它还受到一个 力的作用,该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为 ,施力物体是 。
18.写出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
(1)自行车刹车时,手捏紧闸: ;
(2)下雪后的路面,有的地方洒上炉灰渣子: ;
(3)皮带传动时,皮带松了,要把皮带绷紧: 。
19.某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这是一个 杠杆。杠杆平衡时,若用的动力是10N,则阻力是 N。
20.如图7-5所示,物体B重30N,A为一动滑轮,绳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不考虑滑轮重及摩擦力,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5m时,所用拉力F为 N,物体上升的距离为 m。
21.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4∶1,则质量之比是 ,重力之比是 。
22.用手握住1.5千克的瓶子悬空,则瓶子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_________,增大手握瓶子的力,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将 (变大、变小或不变)
23.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 ,汽车紧急刹车后车子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此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
24.如图7-6,甲、乙两人用棒挑着重力相同的物体扛在肩上走。
① 图甲和图乙中哪个人胳膊用力更大?答 ;
② 哪个人肩受力更大? 答 。
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25.如图7-7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6.如图7-8,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100N的支持力F,请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27.一小球A重30N,正在来回摆动,当它摆至如图如图7-9位置时,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28.你注意观察了吗?路边的警示牌底座,要做得又厚又重,车辆、机械的底座一般选择密度大的材料做成,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请再举一例类似的应用。
四.探究题(共6分,2分+4分)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①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②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③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形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7-10(a);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7-10(b);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滑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7-10(C);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步骤 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哪一个猜想(选填A、B、C)?
(2)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步骤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8分,每小题各4分)
30.如图7—11所示,将重物匀速提高2m,若物体质量为30Kg,动滑 轮重、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g取10N/㎏),求:
(1)拉力F的大小。
(2)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1.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40N,用它能否直接吊起体积为10 dm3的实心铝块?(ρ铝=2.7×103㎏/ m3 ,g取10N/㎏)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8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O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C B C B B B C BCD AB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 分)
13.压,书,桌面,支持,桌面,书。 14.重力,地球。
15.G=mg,9.8N/Kg,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不同
16.5,0.2N,2.8N,0.29 17.重,2.94,竖直向下,地球
18.①增大压力 ②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增大压力
19.省力,50 20.60,1 21.8∶1,8∶1
22. 14.7N,竖直向上,不变。
23. 增大摩擦,滑动摩擦。 24. 乙 ,乙
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25. 图略 26. 图略 27. 如右图:
28.这样做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使物体不易倾倒。
如:落地电风扇的底座等。
四.探究题(共6分,2分+4分)
29. ①B (2分)
②把长方体木块侧(或竖)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比较“步骤4”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五.计算题(共8分,每小题各4分)
30. ①100N ②6m
31. 不能。(∵G铝=mg=270N>240N)
八年级上,下册粤沪版物理总结~!速度啊~!
2006年粤教版物理八年级期末总测 2006-6-19 10:37:59免费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在水管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下列关于所听到的敲击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水传来的 B.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C.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铁管传来的
2006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习题-旧人教[整理] 2006-6-13 16:30:08免费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的考卷,附一份答案。每大题后有分值,做完以后可以批一下。挑战100分。
2006年成都地区物理科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半期试题资料-北师大 2006-5-29 11:42:37免费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试题
八年级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44分)
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
A、两个鸡蛋 B、一只公鸡 C、一支铅笔 D、一张课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体对乙
江苏省姜堰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新课标 2006-4-30 8:39:30免费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 D.银河系、地球、分子、质子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 电线的线芯用铜做------因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六)第八章力和机械 A卷-粤教沪科版 2006-4-30 8:34:21免费
粤教沪科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机械单元检测卷A卷(含答案).该卷为B5纸排版,双面,100分钟,采用WORD制卷,选题精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学完"力和机械"后对学生进行检测或课外练习使用。
1、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 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 手击拍桌子,手感
江苏省姜堰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新课标 2006-4-29 8:59:47免费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 D.银河系、地球、分子、质子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 电线的线芯用铜做------因
(粤沪版)上岭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科试卷 2006-4-18 11:01:36免费
上岭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科试卷
通州市2005(下)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2006-3-21 10:45:49免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刚开始发射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北京市朝阳区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2006-2-13 10:47:16免费
北京市朝阳区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答案 2006-2-13 10:44:51免费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答案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2006-2-13 10:44:18免费
北京四中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题 2006-2-13 10:38:28免费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题
海淀区八年级2005-2006第一学期期末测评(物理) 2006-2-10 14:34:36免费
海淀区八年级2005-2006第一学期期末测评(物理)
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二物理) 2006-2-10 14:29:29免费
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二物理)
](北师大版)2005 2006第一学期凯里市八年级期末物理试题-新课标 2006-2-9 14:36:22免费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1e=1.6×10-19C
单位:库仑(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二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第七章《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 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3
2
4
6
8
3
2
6
5
4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月底读数是
这个月用电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2R 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2/R P1:P2= 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 P1+P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⑵ 当U实 =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②根据P=U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则P′= 如:U实 = 1 2U额 P实 = 1 4P额
当U实 U额 P实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 灯L1“220V 100W”,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 粗短 ,L2灯丝 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 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 kwh、h”
6、测量:
Ⅰ、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 原理:P=W/t
三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 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练习 ☆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四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⑴ 低压供电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 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
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测电笔氖管已坏;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断路。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⑵ 电能表:
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
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③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额定电压 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UI是:电能表后能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
⑶ 闸刀(空气开关):
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②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
⑷ 保险盒:
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③ 电路符号:
④ 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⑤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⑥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应用举例:☆某家庭需要使用10A保险丝,可只有5A 和15A 保险丝。如何分别来代替使用:①可用两根5A保险丝并起来代用;②可将15A保险丝用刀轻切一小口使剩余部分截面积和10A保险丝截面积相同。
⑸ 插座:
① 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
②种类: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
二孔插座、三孔插座
③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
1接火线 2接零线 3接地线
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5接用电部分的线路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⑹ 用电器(电灯)、开关:
①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小功率的灯泡灯丝细而长,里面抽成真空。大功率的灯泡灯丝粗而短,里面抽成真空后,还要充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且气压为0.1Pa,目的是平衡大气压对玻璃壳的压力,并阻止灯丝升华。灯泡长期使用会变暗,原因是:灯丝升华变细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升华后的金属钨凝华在玻璃内壁上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
② 灯泡的种类:螺丝口卡口 。
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进而接零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片,再通过开关接火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
③开关和用电器串联,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控制,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④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1、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三)、安全用电:
1、触电事故:
①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③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安全电压。
2、触电形式:
家庭电路(低压触电)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
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
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正常情况下之间没有电压,但绝不能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电压表
异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
量程
0.6A 3A
3V 15V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
很大
相当于开路
同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题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制卷教师: 座位号: 姓名: 班级 :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2、在右图中,要将一圆柱体重物推上台阶,最小的作用力应是
( )
A、F1 B、F2 C、F3 D、F4
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4、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5、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让我们想像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6、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落下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8、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9、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兔子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0、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 25分)新 课标 第一 网x kb 1.com
11、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缘故.
12、物体重l 000 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不计摩擦滑轮自重)。
13、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不要求解释)。
(1)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 ;
(2)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 。
14、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具有 ;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
15、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加到15N,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16、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晚上21:11开车,第二天早上7:21到达北京,两地间铁路线长1205Km,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取整数)。为庆祝这次提速,某乘务员买了一只绣球挂在正常行驶的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前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若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 。
17、在下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a)”、“(b)”或“(c)”〕
(a) (b) (c)
18、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
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9,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
三、作图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
19、如图19所示,粗细均匀的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O连接.要求:
(1)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和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画出重力的力臂
20、如图20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四、实验题(20题10分,21题8分,共18分)
21、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快上做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
五、计算题(19分)
23、(8分)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1000牛,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牛的拉力。请你通过计算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24、(11)如图13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l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img]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周测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八年级物理沪粤版卷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周测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