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高一语文试卷2023河北(金太阳语文试卷2021高一)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金太阳高一语文试卷2023河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太阳语文试卷2021高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一下语文试卷及答案

导语:人生与书本,书本与人生,两者对爱读书之人来说,是分不开的一回事。以下我为大家介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下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3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纶(guān)巾 朱拓(tà) 癞(lài)头 反间(jiàn)计

B.曲(qǔ)折 媛(yuàn)女 袅(niǎo)娜 蓊(wēng)蓊郁郁

C.敕(chì)造 洋绉(zhu) 韶(shào)光 敛声屏(bǐng)气

D.歆(xīn)享 蹙(cù)缩 宫绦(tiáo) 不更(gēng)事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慨等于牛的一毛。

B.凡在北国过过冬天,大家都知道围炉煮铭,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C.如果势利者、功利者一轰而上,榨取名人文化效应,在过度娱乐和浅薄无聊中消解了科学精神的严肃与宏大,稀释了本该珍视的科学态度,恐怕就会得不偿失。

D.文字不是绘画,如何构图敷彩?文字不是音乐,如何摹声拟音?但是,文字恰恰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是怎样的一种神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都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B.几天来,小区里的便民箱、井盖板接连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每提起这件事,就气愤不已。

C.荣誉的桂冠不会平白无故的降临到人头上,成功者的每一个足迹,都深深嵌着难以言喻的沉重和辛劳。。

D.为了提早开始复习备考而拼命抢速度,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必须制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韩国的《朝鲜日报》报导,第三代朝鲜的领导人金正恩近期已经被推举成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韩日媒体立即猜测,金正恩很可能在接班之初,独立访问中国,时间可能会在两会之后。

B.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建议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原因,是因为恢复“五一黄金周”既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又能缓解上班族的工作压力,同时给回家探亲的人带来更充足的时间。

C.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末被焚为两段,后段《无用师卷》入藏清宫,而《剩山图》流散民间,分隔361年后,今年终于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

D.来自俄、中、意、法的6名志愿者参与了“火星—500”项目,首席专家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对王跃的表现给予了很高评价:“中国小伙表现非常出色。”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 。闺中少妇吹, 。征人吹, 。诗人吹, 。

①是思君令人老 ②是思发在花前 ③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

④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6.下列对联所述人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B.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C.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D.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A.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只“尽

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

B.“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

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

C.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

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

D.全诗综合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以及对比的表现手法,深挚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

的感伤情怀。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0.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赵尝五战于秦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其皆出于此乎

C.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洎牧以谗诛

D. 然后得一夕安寝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薪不尽,火不灭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戍卒叫,函谷举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者,皆我有也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9分)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B.秦人不暇自哀 暇:没空闲

C.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食:吃饭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自取下策

1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足以据秦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而后人哀之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灭六国者,六国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共出现四个“后人”,其中第三个与其他三个的含义不同。

B.“为国者”一语双关,明指北宋的统治者,暗指六国的统治者。

C.材料一“呜呼”引出论点,阐明了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材料二“呜呼”承接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了并力抗秦的主张。“悲夫”慨叹六国灭亡的结果之悲惨。

D.材料二的最后一句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悲惨。从而揭示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每小题3分)

前不久,一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显示,当前文化消费有以下特点:

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理论上的研究数据与实际的消费水平有差距,多年来所预测的“当人均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会出现文化消费的倍增态势”的现实图景并没有出现,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群众对文化消费的热情。

实用性文化消费与休闲娱乐消费更受青睐。在促使城市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的诸多因素中,以“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的选项比例为高;再就是偏重休闲娱乐和学习辅导类阅读。居民文化消费主要目的是放松自我、休闲娱乐,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占的比例偏大,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说明目前居民文化消费尚处于适当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结构单一,层次偏低。

文化消费品价格与家庭经济收入严重影响文化消费。在所有影响当前文化消费的诸多因素中,价格占据重要位置。文化消费费用高成为制约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如此,需要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意识,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提高文化消费能力。

要培养文化消费主体,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性。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多种手段,对文化消费加以引导与培养,转变文化消费可有可无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还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等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引导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形成文化消费的习惯。

要研究大众文化趣味,提供适销对路的娱乐性强的文化产品。针对当前偏重娱乐文化的消费倾向,文化产品要放下架子轻装上阵,在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的前提下,娱乐大众并提升大众的文化趣味。在大力发展趣味性、消遣性、休闲性、参与性强的大众文化、休闲旅游、网络服务、城市会展类项目的同时,加大创意力度,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形成创意文化新品牌。

要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并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扩大文化消费空间。政府要补贴文化消费,降低文化产品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愿望,维护群众文化权益。

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市场。对消费者来说,要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摘自 “人民网”,有删改)

15.下列对“文化消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人们使用文化产品、享受文化服务以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

B.是人们用于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学习辅导类阅读等活动的消费。

C.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与因购买文化产品而形成的实用性文化消费的总和。

D.是人们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和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的总和。

16.下列现象,不符合“当前文化消费”特点的一项是( )

A.城镇居民青睐休闲娱乐一类的精神文化消费,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

B.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是城镇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

C.文化消费费用高,城镇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文化消费。

D.城镇居民中购买盗版文化产品者所占比例高,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淡薄。

17.下列“提高大众文化消费”的具体设想,与原文所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

A.调动多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健康的消费理念,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氛围。

B.根据人民大众的文化趣味,积极提供娱乐性强的文化产品,加大力度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

C.人民政府要努力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补贴文化消费,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愿望,维护群众文化权益。

D.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0题。(10分)

祝福(节选)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节选自鲁迅的《祝福》)

18.请简要分析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有何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段二中反复提到“瑟瑟”的雪声,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我”为什么“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由此看出“我”是怎样一个人? (4分)

2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5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分)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

三、默写(4分)

22、默写下列各句的下句。

(1)元嘉草草, ,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3)乱石穿空, , 。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 。

四、作文(3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我(刘墉)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

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

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

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

朋友提醒他:“这个有糖又有饭。”梁大师则笑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A概 B茗 C哄 )

3.C

4.D(A语序问题 B句式杂糅,“因为”和“原因”去掉其中的一个。C偷换主语,“分隔361年……展出”的主语是“《富春山居图》”,而不是“《剩山图》”)

5.B

6.B.李白

7.D无拟人手法

8.B

9.C

10.D

11.A

12.B

13.C

14.B.明指暗指换个位置

15.A(BCD,内容概括不完全)

16.C(是造成“当前文化消费特点”的一个原因)

17.B(忽视了“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这个前提)

18.运用倒装语序(或定语后置),突出祥林嫂的破碗是空的,竹竿的下端开了裂(答出句式特点1分);强调祥林嫂已经沦为乞丐,生活艰难(1分);同时也反映了鲁镇人的冷漠、麻木(或揭示出祥林嫂生存环境的冷漠无情)。(1分)

19.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瑟瑟的雪声反衬冬夜的冷寂(答出衬托或反衬1分),渲染悲凉沉寂的氛围(1分),烘托了“我”的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之情(1分)。

20. “我”最后“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是因为“我”想通了:如祥林嫂这样的人,活着也只有被侮辱被歧视,死反倒是种解脱(解释1分)。 这是“我”同情祥林嫂的不幸又无能为力的愤激之语(答“愤激”或“反语”均可,1分)。 “我”是一个善良、有正义感但又软弱的知识分子的形象。(2分,答出两方面得2分,意思对了即可。)

[img]

秋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5)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张良出,要项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将军战河北 。 D.秋毫不敢有所进。

3. 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一句中“夜”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若入前为寿

C.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D.吾得兄使之

4. 与“不如因善遇之”一句中的“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因人之力而蔽之

5. 下列各句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项伯)平时和张良交好 。

B.毋纳诸侯-----不要让诸侯内部的军队进来。

C.毋从俱死也------不要跟从(刘邦)一起送死了 。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希望您把我的情况全部告诉(项羽),说明我是不会忘恩负义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6.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7.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8.文中加点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 确地表达了出来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9.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10.对第一段话的景物描写,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C.由动态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D.由静态到动态,由远写到近

(三)基础巩固,完成(11-15)题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C.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D.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偭规矩而改错。

B.怨灵修之浩荡兮。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宁溘死以流亡兮。

1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C.进不入以离尤兮

D.芳菲菲其弥章。

1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步余马于兰皋兮。

B.谣诼谓余以善淫。

C.既替余以蕙纕兮。

D.不吾知其亦已兮。

第Ⅱ卷

二、主观试题:本卷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默写、和作文三个部分。皆为必答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5分)

生若直木

去年在南方,终于见识了从小听说的滕王阁。

那天一同登阁的朋友中,有老书家某先生。眼望秋水长天,大家心情舒畅,我随口 向老 先生求教,从纸到墨,听他讲文房四宝的奥妙。

滕王阁已翻盖一新,阁中层层店铺林立。看见摆的镇纸①光色新鲜,盘算是否也买一对。如今作家少文,个个的字都如鸡飞狗趴。我也一样,偶尔写字,怨笔赖墨,而且只有一把英吉沙匕首压纸。足踏着滕王阁的地板,心里寻思,这镇纸只卖十多块,不能说好,但是有落霞孤鹜的字儿,带回一对也算个纪念。

老先生却摇头,以为粗瓷生铜,不值一顾。他说江西书家的案上,没有这种次货,也不使菜刀压纸。镇纸多用檀木自制。我说我的字哪里要什么镇纸,砖头石头,有一次足矣:老先生沉吟半晌,说,我给你做一对吧。

囊匣装着的镇纸被捎来北京时,我正在读一个小说。

急忙掀开囊匣盖子,只见一双白润的檀木,静静躺在紫红的绒布里。真是性灵南国,书法家还做细木工!抚着满掌光洁,脑中现出柔润檀木划过宣纸的感觉。

怀着一丝谢意,握着镇纸继续读。小说的主人公,将面临他第二次的被捕。小说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历历细微的,满篇都是他在“四人帮”时的苦难遭遇。我用白檀木唰地一划,翻过下一页。

这篇小说,其实是因了我的怂恿,朋友才勉强写了出来。他是个内向的家伙,文字轻描淡写,但骨子透出凄凉和压力,使我们都敏感了,读着我想。

檀木握久了以后,光滑中沁出了一种冰凉。我想快些翻完这篇小说,好给江西的老前辈回信。可是故事却正在有趣处,不由我不先读完。警察监视他的房东,审讯他的女友,他把头上的一张大网,写得纲举目张。

一瞬间我意识到手中的镇纸。掂了一掂,觉得挺沉。确实,檀木决非杨柳杂属,不显形骸,不露纹理。这么一想再掂掂手里小说,突然感觉我辈的感情娇嫩。不是么,以前我的那些劳什子,不更是又嫩又酸么。

丢开小说,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世间最不外露的,怕就是这光洁之物了。

其实当初斧子劈锛子②凿,它的内里该都是坑疤。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

囊匣下面,覆着一条墨纸,我取出来一看,原来是老者的题字:

直木顶千斤——江西民谚

趁着一时感悟,我提笔兑墨,用这一对白檀木压住纸边。想了半天,编了两句,哪管字迹蠢劣,与江西老者唱和了一张:

生若直木,不语斧凿

我想,事物都大致雷同,无论一茎枯草,一头弱牛。政治的伤害比起永恒的大自然和长流的历史,比起存活下来的民众,是那么渺小。除了我们,被笔墨染了一身毛病的人,大家都不去炫耀自家伤痕。而且,大都是心广意宽,如打磨光滑的檀木镇纸,像穿了新衣裳的农民,干净漂亮地活下来。

[注]①镇纸:(书画家)写字画画时压纸的东西,用铜、铁,或玉石等制成。②锛子:斧的一种。

1.“生若直木,不语斧凿”是作者对“语斧凿”的否定,文中多处提到了“语斧凿”的表现,请概括说明其中两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作者“佩服”的是什么?(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作者“收到镇纸”时正好在“读一个小说”,这两件事是巧合呢,还是有意安排?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本文的思想内容,谈一点你的感受(100字左右)。(4分)

(二)、背诵默写(10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4. ,所思在远道。

5.呦呦鹿鸣, 。

6.明明如月, 。

7. ,鸡鸣桑树颠。

8.真的猛士, , 。

9.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漫江碧透,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5分)

在伊甸园里,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有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于是这朵玫瑰找到上帝说:“请您把我变得有用一些,”上帝同意了。从此以后,世界上有了第一颗卷心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试卷(GAC)答案

一、1.B

2.D

3.B

4.C

5.B

6.D

7.B

8.C

9.B

10.A

11.C

12.D

13.A

14.B

15.D

二(一)

1.①朋友写的小说满篇都是他的苦难遭遇,骨子透出凄凉、压力.②我怂恿朋友写表现个人受迫害的小说.③以前我写的那些东西,显得感情娇嫩.

2.(5分)答案示例:檀木镇纸不显形骸,不露纹理.虽经斧子劈锛子凿,内里都是坑疤,却不外露.由此感悟出“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不去炫耀自家伤痕”.

3.(6分)下面两种看法均可,答案示例:①这是有意安排,由物到理的衔接(过渡),从镇纸的“不语斧凿”意识到写个人苦难的小说是“语斧凿”,进而升华到人生应如“直木”,应“不语斧凿”.②这是生活中的“巧合”,“我”从这个偶然巧合的事——收到镇纸时正在读朋友写的个人苦难的小说,顿悟到一种人生的哲理.评分标准:答案言之咸理即可,内容4分,语言2分.

4.(6分)答案示例:由檀木镇纸联想到“政治的伤害比起永恒的大自然和长流的历史,比起存活下来的民众,是那么渺小.”作者认为个人不必去炫耀自家伤痕而应该心广意宽,干净漂亮地活下去,这种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人生的境界是高尚的.

二、(二)默写(略)

二、 (三)作文(略)

金太阳答案在哪提前获取河北

金太阳答案提前获取方法是下载作业精灵,并扫金太阳的条码,自动会出现选项,有语文,数学,英语,选择后即可获得答案。

谁有高一语文《金太阳》的答案?

金太阳参考答案一

1~12 ACBBC DCCCA BA

13、(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制定来源于本国的实际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实践。(3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威胁。(3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历史的经验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从短期来看会有一些效果,但从长期来说会损害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2分)

(2)①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排斥市场竞争,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3分)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割裂了世界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3分)③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分)④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压力,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3分)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高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能力的根本。(4分)②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和政治、经济利益。(4分)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4分) 14、(1)①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可以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②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可以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3分)③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可以带动我国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3分)

(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网络淫秽色情文化作为一种落后的、腐朽的社会意识,会毒化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铲除。(3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净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3分)③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开展整治互联网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分)④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开展整治互联网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活动,能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

环境。(3分)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时光荏苒,转眼间高一学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面对就开始的期中考试, 你准备好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技巧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 组词 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账,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 文化 节目能够切中。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 作文 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成语 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B.现代哲学家大都不懂自然科学,或者只懂一百年前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有所了解的哲学家,几乎如恒河沙数。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 方法 去探索。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

C.《楚辞》作者屈原,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喜用“香草”、“美人”作比喻,表现复杂抽象的道德品质与主观意识。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1)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来一封短信,信上说: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下雪,而此时的江南,却已春意浮动,因此希望通过这几株兰草,给我带来一些春的感觉。

(2)友人带来的兰草,是放在蒲叶 编织 的包里外加草绳裹起来的,所以虽经路途遥远,我打开时,包里的泥土却依然保持着江南空气里的那种柔润。看到兰草根部的那一团褐里透红的泥土,我不由想起江南那些如淡墨一样微微隐现于云影中的小山,我想,正是这些小山,正是这些小山的泥土,培育出了我面前的这些兰草吧。

(3)当我把这几株兰草,小心地栽进一只青花瓷盆里时,才发现兰草的根部居然已经发出几支小小的尖尖的裹得紧紧的青玉一样的花苞,看到这几支在窗外皑皑白雪映照下显得极其珍贵的花苞,想起胡适先生有关兰草的那首诗以及他面对从山中带来的兰草,一日看三遍,苞也没一个的失望和无奈,我不由感到春色乍然光临的那种幸运和喜悦。

(4)我想,这也许正是友人不远千里为我带来兰草的用意所在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节气一到,大地春回,又有何处何地不在春天的萌动之中呢?因此,面对这几株兰草,我不免浮想纷涌。

(5)那么,雪里也有春色吗?有的。只要大的气候到了,雪里也充满春意,你看到那些雪里的白杨吗?它戴雪的梢头,正孕满了三春的绿意。你看到那些冰上的垂柳吗?它挂冰的枝条,正蕴含着柔情万千。你看到那些梅园吗?你看到那些竹园吗?你看到那些樱桃园吗?你看到那些玫瑰园吗?此时此刻,它们也都在或深或浅的积雪里,忙碌地编织着它们春天的梦境,它们知道,在这个新的春天里,人们需要多少梅花,人们需要多少绿竹,人们需要多少樱桃,人们需要多少玫瑰。

(6)那么,风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皮帽摘下来,把棉帽摘下来,你便会感觉到这些依然带有寒意的风里,正怎样百般地将你爱抚。你的发丝、你的衣袖、你的领口以及你的每一粒纽扣上,都会悄悄留下它带来的有着二十四番花信的憧憬。难道不是吗?千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此时此刻正从我们身边似乎是默默的但却是一涌而过的人间最美丽最值得品味的风景。

(7)那么,雨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沉重的雨衣收起来,把雨伞也收起来。不要遮住那些雨,不要挡着那些雨,去接受那满面的嫣红吧,去接受那满身的姹紫吧。要知道,此刻在你面前出现的每一颗雨点里,都藏着一个开放的 故事 ,此刻在你面前消失的每一阵雨声中,都留下了一片发展的辉煌。

(8)你知道山也有声音吗?你知道我们所有的山脉,此刻正在说什么吗?你当然知道水声,但你知道我们所有的水系,此刻正在说什么吗?那些美玉,那些青瓷,那些琴弦,那些绘画,那些溶化,那些凝固,那些打造,那些建筑。那些普普通通的车轮,那些普普通通的道路,那些普普通通的脚印,那些普普通通的汗水和泪水,还有那些几乎司空见惯的普普通通的微笑里,普普通通的握手里和普普通通的呼吸里,都布满了留待你去解密的这个正在到来的全新的春天的数码。

(9)你注意到南极冰盖上那一面正在飘动的五星红旗吗?

(10)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

(11)由此,我不由深深地感谢送我兰草的这位江南友人,因为这时我才知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

(《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

8.第三段作者由眼前的“兰草”想到胡适的有关兰草的诗及其看兰草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9.以第五段为例,赏析作者描写雪中春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

10.第十段中说“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联系全文,请分类概括“这一切”所包含的内容。(3分)

11.最后一段写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请结合全文, 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现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12—13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

12.这首诗歌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2分)

13.如何理解诗中的老马形象?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22分)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1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脱身以逃(有时)B.忠义暴于朝廷(显露)

C.视五人之死(比较)D.且矫诏纷出(假托)

15.下列各组 句子 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亦以明死生之大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不能容于远近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臣死且不避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死而堙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肇锡余以嘉名B.夫晋,何厌之有?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求人可使报秦者

1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苏轼《留侯论》)

(二)2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4小题,每小题1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大行不顾细谨,。(司马迁《鸿门宴》)

(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篇 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项嵯峨(cuó)、缱绻(quǎn),B项剔透(tī)、伛偻(yǔ),D项氛围(fēn)、谄媚(chǎn))

2.C(A.账-帐B.和-合D.侯-候)

3.B(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难以计数,形容数量极多。)

4.B(A.语序不当。“用奇迹”应该放在“向人们”之前。C.不合逻辑,前面“能否”是两方面,后面是一方面。D.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的反应”。)

5.C(屈原是战国时期诗人,不是春秋时期)

6.(4分)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近百年来以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前200年。

(要点:①时间,②冰核中二氧化碳上浓度,③总体上升,④近百年来上升速度快。这是一道图表题,要求把图表的内容转换成语言,综合性较强。首先要读懂图的内容,再考虑用简明的语句作答)

7.(5分)要点:①表明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②不要慌乱,要理性面对。(态度鲜明2分,得体2分,流畅1分,字数超出酌情扣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14分)

8.(3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眼前“兰草花苞”的珍贵和“我”看到春色“乍然光临”的幸运和喜悦。

9.(4分)表现手法:设问、排比、拟人。

通过设问,提示雪里景色所蕴含的浓浓春意;通过排比,强调雪中景色蕴含春色的丰富性;通过拟人,生动地展示出春色的种.种情意。

(答出2种表现手法给2分,分析出表现手法的作用给2分)

10.(3分)“这一切”包含:(1)自然界的春色;(2)生活中的春色;(3)祖国的春色。

11.(4分)面对兰草,作者由春光乍临的幸运和喜悦到身边一切春色的感知,进而上升到对春天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强盛的无限欣喜。

(二)(6分)

12.(2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拟人手法,炼字(如“扣”字),对比手法(垂头与抬头)等等。(写出两个即可)

13.(4分)从表面上看,本诗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挣扎向前的老马。这儿的老马又是众多忍辱负重、受苦受难的旧社会农民的形象的缩影,他们忠厚善良,备受压迫却不知反抗。表现了诗人对受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形象2分,情感2分)

三、文言文阅读(2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A(3分。)(“或”,应解释为“有的人”)

15.D(3分。)(D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解释为“凭……身份”。B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C第一个“且”是连词,“并且”;第二个“且”,副词,“尚且”)

16.B(3分)(A“非常”,不平常;C“颜色”,脸色;D“首领”,头颅)

17.D(3分)(例句和D项均为定语后置。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省略句)

18.翻译(6分)

(1)终于因为我们苏州民众的愤怒一击,不敢再有牵连治罪。(3分)

(2)怎么能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3分)

19.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错2处扣1分,共4分)

20.默写(4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臣心一片磁针石

(4)大礼不辞小让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作文(50分)

基准分为38分。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9分以下。

●   高一语文 考试技巧

同学们在考前复习时,尤其注意着重复习以下几点:

1.课文中的现代文:

(1)课文出现的生字词、成语的读音、字形以及运用,都属于期末考试范围,应认真复习,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对生字词的形近字的拓展,也属于复习之列。

(2)所学所有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作者风格,代表作品。特别是大文学家,需要认真仔细记诵。在考试时,出题老师喜欢考古人的.朝代、外国文学家的国籍,这两点尤其需要注意。

(3)在高中的考试中,通常不会直接出现课文选段,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都是课外作品。老师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课文,其实是在教授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培养同学理解文章的能力。对于具体分析课文句段的笔记,则不作为复习重点,但表现手法的分析及作用仍需要记住套话,可能会在现代文阅读题中有用。

2.课文中的诗歌:生字词、成语与文学常识仍需要认真复习。

另外还需注意:

(1)课后要求背诵的诗词,一定要认真背诵及默写。有的同学背得很溜,但一写出来就错字百出。要知道,写错一个字,这一句都没有分数了。所以可以试着默写,再对照课本自我打分,筛查错别字。

(2)课后没有要求背诵的诗词,也要尽量读熟,短的篇目可以直接背诵。即使名句默写用不到,也可以找机会用在作文之中。

(3)老师在课堂上对诗歌的分析,重点复习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

3.课文中的文言文:

上半学期一般学习文言文。

(1)文学常识:作家名、字、号、别号,所在朝代及生平、风格,作品集及代表作品,都应一一落实。

(2)每篇课文的笔记都应仔细复习,尤其重点复习实词、虚词、通假字的古汉语知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 总结 了此类知识,便是复习的重点。如果老师没有进行总结,也要想办法拿到文言知识的概括,一一复习。

(3)在考试的文言文阅读之中,有可能选一篇课内文章,因此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也必须认真复习。

(4)背诵篇目也要做到每个字都不写错,并灵活用于作文之中。

除了课堂笔记之外,平时单元测验、月考的试卷,当然还有你们的期中考试试卷也属于复习范围,重点复习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以及老师评讲试卷时的拓展知识。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相关文章: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以及答案参考

★ 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卷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参考

★ 下期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答案下册

★ 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金太阳高一语文试卷2023河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太阳语文试卷2021高一、金太阳高一语文试卷2023河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