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年级科学期末调研卷下册的信息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五年级科学期末调研卷下册,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附答案),给我一份,要原创的哦!!!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20分)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小时,其中夜晚( )小时,白昼( )小时。

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 )的作用,方向是( ),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

4.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 )和( )两类。

5.( )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 ) 的部分传向温度( )的部分,直到( ),这种传热方法叫( )。

7.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 ),一般是( )材料制成的。比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 ),有( )等。

二、我的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 ( )

2.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多。 ( )

3.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

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 )

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7.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 )

9.“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

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

三.我的选择(每题2,共28分)

1.塑料在( )中会沉。

A.清水 B.盐水 C.食用油

2.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什么时间?( )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3.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

A.加糖水 B.加盐水 C.加清水

4.下面那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图1   图2   图3

A.图1 B.图3 C.图2和图3

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个月C.一年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比较( )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速一样快

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0.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滴漏中的水位B.漏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1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12.下面( )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

A B C

13.下列物体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是( )。

A.塑料 B.木条 C.铝片

1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四、简答题(共6分)

1.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3分)

2.解释四季现象的形成原因。(3分)

五、画一画(8分)

1.预测图中铁块、木块将会如何运动?并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

六、实验探究题(18分)

1.摆的快慢可能与( )、( )、( )有关。(11分)

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写出实验方案: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我的假设:

实验的器材:

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2.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酒精,请你设计实验研究为什么温度计能测量温度。(7分)

研究问题: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 填空:

1.24 12 12

2.浮力 向上

3.排开的水量

4.泄水型 受水型

5.比重计

6.高 低 温度相同 热传递

7.快慢 热的良导体 金属 铁 铜 热的不良导体

塑料 木头

二. 我的判断

1-5 × × √ × × 

6-10 × × √ √ ×

三.我的选择

1-5 CBCAA 6-10 CCABC 11-14 AACB

四.简答题

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本身的重力,就浮起来了。

2.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形成四季变化。

五.画一画

 1.铁块将下沉,木块将上浮。略

六.实验探究

1.摆长 摆幅 摆重

列:研究的问题,摆绳的长短

假设,摆绳长的摆摆得快,摆绳短的摆,摆得慢。

器材,重物,线,铁架台等

不变的条件,摆幅,摆重,

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短

实验方法,1)用实验器材做一个摆绳稍长的摆,测15秒,摆动的次数,测三次。2)仍用刚才的摆,摆绳缩短,测15秒,摆动次数,共测三次。 3)实验记录,并得结论。

2.略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1.带同种电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的物体

这是这题答案,下面我还打了许多题呦~

不看也没什么啦~

1: 住房 劳动工具 衣服 出行工具 食物

现代人 高楼大厦 高科技带电物 华贵大衣 汽车 花样繁多

古代人 茅屋 粗糙又沉重 布衣 步行 种类不多

人类的祖先 岩洞 石器 树叶 步行 野兽

发生变化的原因 人类在变化

2:

1、了解鱼的生活条件,懂得要保持水的清洁,才能使鱼健康的生活。

2、懂得保护水的方法,不往河里丢垃圾和倒污水。

3: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雨具的改进》第一课《寻找雨具的缺点》。

二、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大风雷雨天,打着雨伞或穿着雨衣去上学,衣服在不同程度上被淋湿的现象极为平常。《寻找雨具的缺点》就是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使之较为真实、贴切地感受到问题的存在,提出问题;引发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雨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其缺点缺乏理性的思考、分析与整理,面对身边存在的一些习以为常的科学问题缺乏发现与研究的意识,另外,针对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尚有不足,这些将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雨具的面料、结构和功能及其使用中存在的缺点;

(2)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2)能通过书籍、网络、采访等途径搜集并整理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共享资源;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2)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2、能通过书籍、网络、采访等途径搜集并整理资料;

3、了解雨具的面料、结构和功能及其使用中存在的缺点。

六、教学难点

搜集整理现有雨具的缺点与不足。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雨具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科学记录表,准备一些雨具备用。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雨具的相关资料,准备一种雨具。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雨具的发展史,展示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雨具,激发学生兴趣。(雨具上标上序号,便于下环节分类活动。)

【设计意图:出示雨具发展史,使学生了解雨具的发展过程,也使学生了解科学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为寻找雨具的缺点埋下伏笔;课件(图片)展示引人入胜,让学生见识丰富多彩的雨具,迅速激起学生探究雨具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雨具。

1、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雨具,大家认识它们吗?

2、学生交流认识的雨具。(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介绍学生不认识的雨具。)

3、雨具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强化学生对雨衣、雨披及雨伞的直观认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后面的活动。】

(三)了解雨具的面料、结构和功能及其缺点。

1、学生观察交流。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雨具,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怎样描述它的样子呢?请大家先小组讨论一下如何描述,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泛指的雨具转移到具体的雨具,从一般的认知转到具体的认知,然后再从具体的认知中获得一般的认知,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认知过程。】

2、寻找雨具缺点。

(1)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你喜欢这些雨具吗?你理想中的雨具是怎样的?(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向大家描述自己理想中的雨具。)

【设计意图:让学生描述自己理想中雨具,一方面可以展示学生的已有知识,便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对教学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最完美的雨具。在学生描述的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说了什么,而且要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说明“理由”,从而为后面寻找雨具的缺点埋下伏笔。】

学生交流汇报。

(2)缺点大搜索。

在同学们刚才交流自己理想中的雨具时,老师就展开想象的翅膀憧憬着未来美好又新型的雨具,和我们理想的雨具一比,我们现在的雨具就存在着很多的缺点,那么,现在雨具都有哪些缺点呢?下面就让我们对雨具的缺点进行一次大搜索。

学生活动。(活动方式:1、根据自己平时对雨具的使用回想总结;2、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提取整理;3、通过实验,观察发现;4、实地采访,采访在场的老师,征集大家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搜索现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以及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将搜集资料的过程放在课堂上进行,意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掌握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小组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于雨具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与收获?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对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馈,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雨具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仅知道了它们的面料、结构和功能,还知道了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那么,你能设计改进方案吗?下一节课我们探究如何改进雨具。

【设计意图:为下一节课作铺垫,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探究活动,使学生养成课外坚持探究的好习惯。】

希望采纳我的啦~

小学5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考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 北京时间 。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____向上__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缩小__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8、下面的( C )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 B、水倒掉一些 C、水里加纯净水

9、子夜是指( B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10、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C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11、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B )。

A、银和水银 B、锑和铋 C、铁和铝

1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A )

A、《天体运动论》 B、《天论》 C、《八十天环游地球》

1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14、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轻重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位同学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A )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5、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16、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B )。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17、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

、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18、下列物质中,( A )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强。

A、空气 B、水 C、铜球

四、我来连线(共8分)。

在清水中是沉的

蜡烛 马铃薯

橡皮 回形针

在清水中是浮的

木块 小石头

铁块 咸鸭蛋

五、我来解决:(共29分)

1、如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①,北半球阳光 直

射,是 夏 季;南半球阳光

斜 射,是 冬 季。(8分)

2、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6分)

①捏成碗状……

②捏成空心球……

③借助其他物体

3、一杯是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9分)

4、在本学期中,你经历过的最感兴趣的研究活动是什么?通过这个活动你都有哪些收获?(6分)

卷二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12分):

1、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

把这个力称为____水的浮力__________。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长短 和 方向 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通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 有关,

与  摆幅无关,与摆重无关。

4、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  、  。

5、我知道热胀冷缩的金属有 、 、 。

二、我的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 ×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 )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天论》

( × )3、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4、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5、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是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 )6、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 × )7、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 × )8、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也一定能浮起来。

( × )9、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 × )10、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三、我的选择(把合适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32分):

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B )。

A、 加盐 B、 加清水  C、 加糖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重庆 B、杭州   C、乌鲁木齐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 )的。

A、向上 B、向下  C、四面八方

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C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5、( C )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日晷B、水钟 C、摆钟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工具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C )。

A、银和水银 B、铁和铝 C、锑和铋

8、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B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9、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着太阳转

10、相同体积的80℃的热水和20℃的冷水相比较,( C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11、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12、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C )。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13、傅科是通过观察( B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偏转  B、摆   C、水流

14、“地心说”理论认为( B )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 )。

A、多些 B、少些C、不变

16、如图,小华从地球自转的方向中判断,认为A点表示意思有以下几种判断,

你认为( A )是正确的。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四、我的设计(共8分):

设计一个计时器。

要求:

(1)给计时器取个名字。

(2)写出制作该计时器所需材料。

(3)画出计时器的草图。

五、我的分析:(共38分)

1、这是一条呈“M”开头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

(1)A、B、C、D、E、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

后熔化。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

顺序(6分):

①( C )②( D )③( B )④( E )

⑤( A )⑥( F )

(2)针对这种现象,请作出你的解释。(4分)

热在固体中会从温度较高一端传向温度较低一端。

2、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4分)

不会。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同一时刻的各地的时间不同。

3、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4分)

避免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而引起水烧开过程中溢出。

4、推测把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4分)

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塑料块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克 1克 1.3克 0.8克

放入清水中 上浮

放入浓盐水中 上浮

放入食用油中 下沉

5、请你整理“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知识。(16分)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自转 公转

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方式、方向、周期、特点) 24小时一周…… 一年一周……

天体东升西落 星座季节交替

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卫星观测 卫星观测

傅科摆……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 四季、极昼极夜

[img]

五年级科学期末调研卷下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五年级科学期末调研卷下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