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SA滚动周测卷语文十一,以及周滚动测试卷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滚动周练卷是什么书
滚动周练卷是测试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滚动周练卷针对各个学科的一种练习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能过快速的巩固知识。
[img]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单元测试卷
一、人教版六年级上第四单元B卷
作者:
人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5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mín shān gōng jìng xǔxǔ rú shēng zī xún
( ) ( ) ( ) ( )
liú lǎn shěn yuè dú yá jiān miè
( ) ( ) ( ) ( )
二、给多音字组词。(4分)
héng( ) jìn( ) quān( )
横 尽 圈
hèng( ) jǐn( ) juàn( )
màn( )
蔓
wàn(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 )态各( ) ( )心独( ) 手( )足( )
才思( )( ) 天( )无( ) ( )头( )尾
一( )不( ) 九( )( )外 心( )( )会
四、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
( ) ( )
1、热腾腾的 2、 的贝壳
( ) ( )
( ) ( )
3、改善 4、 地工作
( ) ( )
五、选择关联词语填空。(4分)
不是……而是…… 宁可……也不…… 无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只有……才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既……又……
1、( )坚持改革开放,国家( )会富强。
2、我们少先队员( )要努力学习,( )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 )绕道走,( )踩坏花坛里的小草。
4、长跑( )要有一定力的耐力,( )要有一定的择巧。
六、选词填空。(3分)
刚强 坚强 顽强 勉强
1、经过( )的努儿,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2、他是个性格( )的好孩子。
3、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 )。
4、他( )地答应了我原要求。
竟然 突然 显然
5、敌人一在一阵排炮过后,( )发起了进攻。
6、更让白石老人不安的是,毛主席( )把要下雨了。
七、请在括号里标明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 )
2、那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能说是你的呢?( )
3、敌人控制的“319”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
4、为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一动也没动。
八、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3分)
1、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
2、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 )
3、“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样举行了文艺汇演。( )
九、用线把左右两边连成六个比喻句。(6分)
荷叶上的露珠 似松软的地毯一般。
工地上的灯火 堆得像小山似的。
茂密的草地 好似满天繁星。
打谷场上的粮食 像颗颗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他的声音 一窝蜂似的冲出教室。
同学们 响得像洪钟一样。
十、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小明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师把考方试卷发到同学手中。
2、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3、缩句。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潜伏的战士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
4、苍蝇是四害,我们应该消灭它。
5、小刚正做完了功课,小军就来找他玩。
6、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海龟爬到沙滩上。
战士们冲上高地。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长征》的作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 。诗中对举世闻名的 作了 和 。
2、我想高声 ,好像 都能听见 :“看啊,就就是 。我看见了 。他每个夜晚 。你们看见过 ?”
十二、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6分)
( )如果书是借来的,他就摘记重点的内容。
( )达尔文曾风趣地说:“这里面的知识,足够我一生使用了。”
( )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
( )这样的笔记保存了一大柜子。
( )达尔文读书非常认真,对不理解的内容,绝对不放过一点。
( )达尔文到了晚年,身体很不好。
第二部分 阅读(18分)
阅读一(8分)
等 车
清晨,雨不停地下着,公共汽车站上等车的人排着队。最前面站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她手里撑着伞,焦急地望着汽车开来的方向。
(突然 虽然 忽然),有人大声叫道:“王红,你来得真早啊呀!”她寻声望去,从马路对面跑来的是同学林燕。林燕没打伞,身上淋湿了。
王红赶忙用自己的伞遮住刚跑拢的林燕,关心地问:“下雨天,你怎么不带伞来?”
“伞坏了,还没来得及修理。”
两个正(热烈 亲热 亲切)地说着话,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林燕说:“我刚来,应该站到后面去。”王红一把拉住她:“你没打伞,就先上去吧!”说着,就把林燕推上了车。
排在每二位的叔叔等着王红上车,她却(闪 躲 藏)到一边。当那位叔叔收伞上车的(时间 时刻 时候),王红已经站到队伍的后面去了。
汽车快要开动了,王红才最后一个上车。她那红润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保留一个恰当的。(2分)
2、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跑拢( ) (1)合上 (2)靠近 (3)总共 (4)使不松散,不离开
打伞( ) (1)建造 (2)制造 (3)除去 (4)举,提 (5)买 (6)从事
3、这篇短文写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讲王红让后来淋湿的林燕 ,自己站在 排队上车的事。(2分)
4、小强和小芳读短文后,谈了一些看法。在你认为对的意思的括号里面“√”。(2分)
①林燕没打伞,王红又站在最前面,可以一同上车,王红却排在后面,真有点“傻”。 ( )
②王红站在最前面的位置已让给林燕,她站回林燕原来的位置,这样做是应该的。( )
③现在很多人上车不自觉,不必那么老实,能先挤上车就先挤上去。( )
④王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这是很好的品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
阅读(二) (10分)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的线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huì)。△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于谦装作不懂地说 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 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 你进京不送礼 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傣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带些地方特产嘛!”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懈地问:“你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 ,“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
。(2分)
2、本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2分)
3、给第三自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4、读画“ ”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2分)
5、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2分)
第三部分 作文(25分)
题目:20年后的
要求:1、补充题目。
2、可写20年以后自己是什么样子,20年后学校,家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0年后中国又得怎样,充分地展示想象,写一篇文章。
3、语句要通顺,连贯,叙述要有一定的条理。
第四部分 思维发散(10分)
你能写出五个成语而且不重复地用上一至十的数字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岷山 恭敬 栩栩如生 咨询 济览 审阅 毒牙 歼灭
二、横木 蛮横 尽快 尽量 圆圈 养圈
三、形异 匠运 舞蹈 敏捷 衣缝 虎 蛇 尘 染 霄云 领神 勃勃
四、饭菜 茶美丽 奇形怪状 条件 生活 辛勤 快乐
五、1、只有……才…… 2、不但……而且…… 3、宁可……也不…… 4、既……又……
六、1、顽强 2、刚强 3、坚刚 4、勉强 5、突然 6、竟然
七、1、比喻 夸张 2、反问 3、比喻 4、排比
八、1、× 在小组讨论会上,他第一个发言。2、× 这篇作文的层次清楚,语句通顺。3、√
九、略。
十、1、教室被小明扫得干干净净。
考试卷被老师发到同学们手中。
2、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明天我们要进行体操比赛。
3、苍蝇是四害之一,我们应该消灭它。
小刚才做完功课,小军就来找他玩。
4、同志们送来绿茶。
战士身上披着茅草。
十一、略。
十二、4 6 3 5 1 2
第二部分
一、1、找去 突然 虽然 热烈 亲切 躲藏 时间 时刻
2、拢(2 )打(4)
3、清晨 公共汽车站 站在自己的位置 队尾
4、4(√)
二、1、官位 形容为官廉洁 2、于谦到京城不带金银去巴结上司,只要两神清风。 3、: “ , ? ” : “ , ! ”
4、说明于谦具有百姓着想,为百姓造福的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 5、做官为百姓谋福利,不图私利,清正廉洁的口质。
二、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A卷
作者:
小学语文 第十一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8分)
xiá fá zhàng zōng shà fén yàn chuí
无( ) 竹( ) 屏( ) ( )合 广( ) ( )烧 ( )池 铁( )
二、多音字组词。(3分)
è ( ) jiāo ( ) píng ( )
恶 教 屏
wù ( ) jiào ( ) bǐng ( )
三、比一比,组词。(4分)
坤( ) 潮( ) 瑕( ) 浆( )
绅( ) 嘲( ) 暇( ) 桨( )
四、填入适当的词语。(5分)
增长( ) 晴朗的( )
增进( ) 晶莹的( )
增添( ) 柔和的( )
改善( ) 慈祥的( )
改变( ) 清脆的( )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云雾( ) ( ) 身临其( ) 盛气( )人
孤峰( )( ) 兴国安( ) 峰( )雄伟
六、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上打"√"。(2分)
(1)利润
① 修饰 ②利益 ③不干枯
(2)疾驰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速度快
七、选词填空。(6分)
夸奖 夸耀
(1)吕明课余时间给我补课,老师在班上( )了他。
(2)他一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 )自己,这样做不好。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在……才 宁可……也
(3)( )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伟大成就。
(4)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向敌人屈服。
(5)(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劳动人民( )能当家做主。
(6)周老师( )关心我们,( )关心我们的生活。
八、 判断题。下面句子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句话意思是说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 )
(2)《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描述小兴安岭的文章。( )
(3)《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 )
(4)"我们游览漓江,就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一个比喻句。( )
九、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1)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2)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3)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
十、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1)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成反问句 )
(2)广场上的人非常多。(改成比喻句 )
十一、读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十二、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 )里填上序号。(5分)
( )郭萍为了澄清自己,把藏的票拿了出来,是张最差的票。
( )郭萍拿了电影票从办公室走出来,走到门口,先挑一张票,被张红看见。
( )郭萍开始发票,张红对位置不满意,说郭萍藏好票。
( )张红把这件事告诉了同学们,开始和同学议论。
( )同学们愕然,张红也愧悔交加、无地自容。
十三、阅 读(20分)
泥 土
你曾注意过那咖咖色或黑色的泥土吗?
每天,您上学时,脚下踩的就是泥土。它虽然被无数人踩着,但没有向人类要过报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每当您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树木花草,哪来人类生物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人类也正是这样,哪位英雄与先进人物的背后,没有众多的默默无闻地支持他们工作的人们?就说奥运会得奖牌的运动员吧,他们顽强拼搏获得了奖牌,为祖国争得荣誉,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你注意了他们的周围的医务人员和带着殷切希望的教练、领队没有呢?是他们平时陪练、指导,无微不至地关怀运动员,每次参赛时,站在台下最紧张的也是他们。这些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他们不都是泥土吗?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培养着这朵朵鲜花……
我想,这些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不也同鲜花树木一样值得称赞吗?
让世界多一些这样的泥土吧!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2分)
(1)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
(2)家家户户都知道。( )
2、读句子,用带点词语造句。(2分)
每当您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照样子改写句子。(2分)
例:没有泥土,怎么会有人类生物呢?
没有泥土,就不会有人类生物。
这些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中的“朵朵鲜花”是指( ),“泥土”是指( )。(4分)
5、写出下面两个自然段的段意。(6分)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通过写泥土,赞美了( )的精神。(2分)
7、用一两句话写一写除了文中提到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以外,还有哪些人也具有这种精神(至少举出两种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作文:(30分)
要求:1、写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老师、同学、还可以是其它人。
2、一两件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他的优秀品质,个性特点或兴趣爱好,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瑕 ,筏 , 障 ,综, 厦, 焚, 砚, 锤.
二、凶恶, 可恶, 教书,教师,屏障,屏息
三、略。
四、增长见识 , 增进友谊,增添光彩, 改善生活, 改变方法 晴朗的天空 , 晶莹的露珠, 柔和的阳光, 慈祥的面庞, 清脆的声音
五、迷蒙, 境,凌,突起,邦,峦
六、②④
七、⑴夸奖 ⑵ 夸耀 ⑶ 因为 …所以… ⑷ 宁可…也… ⑸只有…才… ⑹不但… 而且…
八、 1、× 2、× 3、√ 4、√
九、⑴.加入“有”⑵ 去掉“一切 ”⑶去掉“差不多”
十、我们怎么能被困难吓倒呢? 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十一、 ,;,;,
十二、4-1-3-2-5
十三、 阅 读
1、默默无闻 家喻户晓 2、略。
3、这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同样伟大。
4、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等。
5、第三自然段:泥土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第四自然段;每位英雄与先进人物的背后,都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支持他们工作人们。
6、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7、教师、清洁工等。
六年级语文十一册期末总复习试卷
1、判断正误。10%
①台风没有一点好处。( ; ;)
②《月光启蒙》一文中,自己的启蒙老师是母亲。( ; )
③《毛遂自荐》写的是毛遂向汉武帝自荐跟随去楚王请援兵抗秦的事。( ; )
④赫老爷50大寿时,曹雪芹给他送的礼是两坛水。( ; )
⑤刘禹锡曾两次到云都观写诗,两次都因所写的诗而贬官。( ; )
2、简述题:10%
①写出《爱的教育》一书中,你受感动的两个故事的简要内容;并写出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②《红楼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讨厌谁?为什么?
(1) 用“ ”划出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词语。(4分)
1、屏障(pín zhàn)2、瞻仰(zhān yǎnɡ)3、揪住(qiū zhù)
4、沉甸甸(chén diàn diàn) 5、广夏(ɡuǎn xià)
6、慷慨(kānɡ kǎi)7、原谅(yuán liànɡ)8、咨询(zī xún)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lí jiānɡ qí zhì hé' ǎi tuǒ tiē dàn shēnɡ
( ) ( ) ( ) ( ) ( )
duō méi tǐ ruì xuě suō duǎn
( ) ( ) ( )
二、书法展示台:把你在本学期学过的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写在下方的田字格内。(不要超出36个字)(5分)
三、基础知识综合运用。(12分)
⒈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剥开(bō bāo) 缝隙(jì xì) 枕头 (zhēng zhěn)
兴盛(xìng xīng ) 假设(jiǎ jià) 歼灭 (jiān qiān)
颤动(zhàn chàn ) 挣扎(zhèng zhēng)
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4分)
瑕( ) 籍( ) 签( ) 誊( )
暇( ) 藉( ) 鉴( ) 誉( )
⒊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并在后面的( )里写上序号。(4分)
⑴找出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一丝不苟(只顾眼前) 心旷神怡(愉快、快乐)
b、爱不释手(放下) 瑞雪兆丰年(预示)
c、弃旧图新(放弃) 居高临下(邻居)
⑵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按钮 汇集 瞻仰 竹筏
B、锤子 绵旗 乾坤 享受
C、歼灭 刀绞 期负 盘孟
⑶与“傲慢、习气、习惯、老当益壮”的感情色彩排列顺序相同的一组是( )。
a、骄横 锋利 佩服 老气横秋
b、狡猾 固执 精神 宝刀不老
c、犹豫 恶劣 惯性 老谋深算
⑷选词填空。
⒈宣布 宣告 宣读
①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②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③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⒉夸奖 夸耀
①叙利奥帮助他爸爸抄书,大家都( )他,说他是懂事的孩子。
②他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他从不在人面前( )。
四、先填空,后归类。(10分)
盛气( )人 兴国安( ) 一丝不( ) 大同小( )
完( )归赵 ( )死如归 画蛇( )足 千( )一发
①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两个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词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用打比方的方法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修改病句。(8分)
1、我一定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2、全校师生和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庆祝活动。
3、校园里果树多,有桃树、梨树和樟树。
4、每天上学前,我都要对照课表把《语文》、《数学》、《思想品德》、《新华字典》等课本一一放进书包里。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改成反问句。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
2、改成比喻句。
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都是火。
3、改成陈述句。
小明说:“我要到赵刚家去还书。”
4、把下面的两个小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妈妈叫我。我看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写出古诗原句。(6分)
1、体现诗人追求人生如墨梅的高洁品格的诗句是
2、赞美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3、歌颂坚韧精神的诗句是
八、积累与运用。(20分)
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中的两小儿是 的人,从这个故事中我受到了很大启发:
孔子是 的人,我不禁想起了他的 这句治学名言。
②“地球是 ,它向人类 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奖越来越少”。读到这里,我想说
⒉按积累运用知识填空。
①王华今年有了自己的房间,他很高兴,想在房间内贴一幅对联,以激励自己树立远大志向,发奋学习。请你帮他选择一幅合适的对联。
②要过年了,我想送给好朋友一句歇后语,祝愿他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是 。(请填上一句歇后语)
③本学期,我们学过一首歌颂母爱的诗,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名句是 。
④第11册课文中,我认识了不少人物,如周总理、邱少云、霍金、叙利奥……其中我最喜欢 ,因为 。
⒊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
②虚心对进步正如骄傲对退步。 ( )
③《荔枝》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肖复兴;《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 )
④《一夜的工作》是我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同志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和由此产生的感想。 ( )
⑤“张大爷讲完故事后,同学们激烈地鼓掌。”这句话是正确的。 ( )
⑥凡卡是法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小说《凡卡》中的主人公。 ( )
十、阅读训练。(40分)
(一)阅读课文中的片断,回答问题。
( 1)
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⑴这段话出自 的 ,选自散文集 。(3分)
⑵文段中描绘声音的词是 ,描写下雪样子的词是 ,这些词语都说明( )。(3分)
⑶既写“格外寂静”,又写“咯吱”声,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⑷这一段描写了( ),作者是从 ( )和( ) 两方面来写的。(3分)
⑸按顺序写出文段中加点词的反义词。(2分)
(2)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1、从哪些词看出岭多?(2分)
2、哪些词描写岭式样多?(2分)
3、大兴安岭跟秦岭有什么不同?(3分)
4、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从哪里看出?(4分)
(二)课外阅读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才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上面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面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面藏卧着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染,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根据短文内容,按要求天空。
短文写了父子三次吃两碗荷包蛋的经过。三次吃面过程都由“( )——询问吃哪碗面——( )——总结吃面的事”这几层组成。(2分)
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的用意是( )
①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
②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不要一心贪便宜。
③教育儿子要有宽广胸怀,不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
3、结合短文内容,回答问题。(6分)
①第一次吃面时,儿子“态度坚决”和两口就吃掉一只荷包蛋表明儿子
②第二次吃面时,儿子“笑着端起”表明儿子
③第三次吃面时,儿子“儿子一挥手做‘绅士’状”,表明儿子
4、第二次吃面时,父亲针对儿子吃亏上当后的心情,制造假象,是进一步考验儿子的什么?(3分)
5、这篇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十一、习作。(24+5=29分)
(一)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为“桂林旅游公司”(或“鸡公山旅游公司”,或“索溪旅游公司”)写一段导游词。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末测试卷(2008.1)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Dà shà tuǒ tiē yuán liàng ruì xuě dàn shēng
( ) ( ) ( ) ( ) ( )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上“——”(3分)
画卷(juàn juǎn) 一场雪 (cháng chǎng) 扁舟 (piān biǎn)
邮差 (chāi chà) 一水间 (jiàn jiān) 剥皮(bāo bō)
三、在完全正确的一组词后的括号里划“√”再找出错别字依次改正在括号中。(6分)
1、电钮 咨询 媒体 馒头( )
2、俗话 春辉 胁商 慷慨( )
3、树稍 誉写 谨慎 生锈(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应接不( ) ( )山倒海 粉妆玉( ) 随心所( )
( )地而起 居高( )下 前( )后( )优胜( )汰
五、填空。(9分)
1、“盛”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盛”字在字典中解释有:①兴旺 ②强烈 ③浓厚 ④热烈的大规模的。在“盛况”这个词中,它应取第( )种意思。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盛”应取第( )个意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
3、《游子吟》的后两句是 , 。
4、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想 。
5、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六、选词填空。(6分,每小题2分)
不但……还…… 不是……而是…… 无论……都…… 如果……就……
1、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
陆续 继续 持续 延续
2、我们( )跳上一只小船,船向河中心移去。
3、这节课,我们( )学习《鸟的天堂》。
七、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4分)
1、《墨梅》《竹石》《石灰吟》看起来是写物的,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
2、“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歇后语。( )
3、“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和“这不能忍受。”意思相同。( )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这句话的节奏是正确的。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缩句)
2、凡卡写信。(扩句,至少两处。)
3、枯黄的树叶飘落下来。(比喻句)
九、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分)
1、他仔细地浏览了今天的报纸。
2、我们要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3、写好一篇作文,必须经过列提纲、构思、打草稿、修改的过程。
十、按顺序排列句子,在( )里写上序号。
(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 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有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十一、阅读题。(15分)
我是中国人
①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朝鲜人、日本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变得特别强烈,总爱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国家。我就是一个典型。我常会兴奋地向别人介绍中国的长城,汉字,我的家乡——上海。
②在美国,每节课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和陈院琴一道,大摇大摆的走到黑板前,旁若无人地写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名家名言,家乡的风景……
③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 几个大字——中国□ 几个大字□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写的是什么□“I love you(我爱你)——”我很严肃地说□“what(什么)?”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中国)!”
老师恍然大悟,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Good!(好)”
④在这里,友好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
⑤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要我们把一张选择题的纸交来。那时,我还不知道英语的“选择题”是怎么说的,以为他说的是地图,所以我交上了地图。
⑥当我知道交错了后,便去解释。可是,不管怎么解释,也是徒然。他总是摇头,不理不睬,但在测试卷上给了个“C”。老师为什么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我解释?我很气愤,但没有发作,只是咬了咬干涩的嘴唇……
⑦打那以后,我每次小测试都得满分,大测验也得“A”。要知道大测验得“A”是寥寥无几的。我为超过美国人而骄傲。我感到自豪,感到扬眉吐气。
1、在第三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解释词语。2分
徒劳:
恍然大悟:
3、打波浪线的话有 的意思。3分
4、如果把④ --- ⑥自然段合为一段,它是围绕
来叙述的。3分
5、课文以《我是中国人》为题,全文充满了情感。请仔细阅读文章,写出作者的两种情感。4分
① ②
十二、作文。(30分)
题目:二十年后的
提示及要求:请你充分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350字以上的文章。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条理。
这是语文。
、读拼音、写词语(5分)
pái huái jùn gōng dàn shēng zī xún bào yuàn
二、给加横线的字宣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字组词(4分)
喷香(pèn pēn) 相识(xiàng xiāng)
停泊(bó pō) 挨饿(ái āi)
三、填空(8分)
1、查字典
2、“死去元知万事空 ”作者是 ,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课文积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
是 写的,我们还读过作者的哪些诗文
四、写词语(6分)
1、仿例写词
文质彬彬: , 。朝思暮想: , 。
2、写出四个有关“笑”的词语
, , , 。
3、写出四个表示优秀品质的成语。
, , , 。
五、填写关联词语(4分)
六、根据要求写句子(9分)
1、晚上,和风伴着细雨俏然而至,你会想到诗句: , 。看到妈妈为了照顾你的生活和学习,日夜操劳,你会想到诗句: , 。
2、“ 三秋树, 三月花。”请你在写一幅对联
, 。
3、校园处处是文化,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在下列场所写哪些名人名言或千古佳句?请分别写一句。
①食堂: , 。
②教室: , 。
③图书馆: , 。
七、修改病句(4分)4个(略)
八、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句子(6分)
1、“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句中两处鸟的天堂分别怎样理解? , 。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共3个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人物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结尾的好处)
十、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第一个女学生
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从小就树立了革命救国的思想……(5个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加标点、概括内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缩写。)
十一、作文(30分)
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展开大胆的想象编一个故事。题目自拟。
地球 外星人 老鼠 大海 猫 学校 电脑 足球 动物园 老虎 小鸟一、填空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 lian 、 xiong 、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二、选择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 )
A、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⑻、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⑼、“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她激动。 B、她说不出话来。 C、她说。
⑽、下面不是句子的一项是( )。
A、瑞雪兆丰年 B、为人民服务 C、她是好样的 D、她哭了
阅 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登山人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⑴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拾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拾可而止:
⑶用“————”画出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⑷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
⑸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
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
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 、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
①
②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⑴弟弟碰见爸爸时:
⑵爸爸自己走了后:
⑶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
⑴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
⑵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
⑶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⑷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词是:
⑸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⑹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
答: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终测试卷 (100分钟完成)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zi xun que fa fan tian fu di sheng dan jie
( )( ) ( ) ( )
meng long sa tuo jie jin quan li bo lan zhuang kuo
( ) ( ) ( ) ( )
二、 按要求填表。8分
汉字 音序 部首 笔画名称 组成词语
秦 第五画:
嘉 第十画:
翁 第三画:
隶 第四画:
三、 换个部分组成词,再组成词语。3分
__( ) ___( ) __( )
骏 __( ) 瑕___( ) 梢__( )
四、注音、字形、带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词语序号是:( )4分
A. 动弹(dong tan) 撇嘴 腊烛 兴国安邦(国家)
B. 邮差(you chai ) 圆圈 奠基 各抒(表达)己见
C. 困窘(kun jiong) 面庞 岗位 瞻前顾(照顾)后
D. 密诀(mi jue ) 勾勒 通讯 翠色欲(将要)流
四、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2分)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2分)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你快坐下吧!”(2分)
间接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再选择两个各造一个句子。(7分)
一旦……就…… 无论……都… 即使……也…… 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大量阅读( )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能提高写作能力。
(2)班车每天准时到达,( )刮风下雨( )都不误点。
(3)时间( )流逝( )再也不会返回。(3分)
造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原文内容填空并答题。(10分)
(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句子中,作者把兴安岭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
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2)羊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
______白色的大花。这句话中“无边的绿毯”是指________。“白
色的大花”是指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4) 真是一株大树,__________________。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句子出自巴金的文章,题目是________。
八、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后面横线上。4分
(1)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地洞似的。(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3)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4)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排成通顺的话,序号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答题。20分
花瓣飘香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 妈妈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
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 给4、5、6、7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2) 按“摘花瓣”、“对话”、“送花”三个意思分段,用“||”标明。(6分)
(3) 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6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简要写在下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30分)
《花瓣飘乡》的作者通过一件事刻画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形象。请你也通过一件事来写一个人,注意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定(诗情画意些)。
————————————————————————————————————————————————————————————————————————————————————————————————————————————————————————————————————————————————————————————————————————————————————————————————————————————————————————————————————————————————————————————————————————————————————————————————————————————————————————————————————————————————————————————————————————————————————————————————————————————————————————————————————————————————————————————————————————————————————————————————————————————————————————————————————————————————————————————————————————————————————————————————————————————————————————————————————————————————————————————————————————————————————————————————————————————————————————————————————————————————————————————————————————————————————————————————————————————————————————————————————————————————————————————————————————————————————————————————————————————————————————————————
你自己选
关于SA滚动周测卷语文十一和周滚动测试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