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浙江新高考调研卷语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浙江省新高考调研卷语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5年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语文答案 镇海中学命题
- 2、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题目与答案解析
- 3、2015届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卷浙江卷语文二
- 4、求这份试卷答案: 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 2016.1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语文一 2016年普通高
- 5、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是谁出的
- 6、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语文答案 镇海中学命题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语文(三)参考答案
1.B (A挨ái;C诨hùn;D丧sāng)
2.A (B“步履维坚”改为“步履维艰”;C“趋之若骛”改为“趋之若鹜”;D“扭怩”改为“忸怩”)
3.A(B“经过”改为“通过”。“经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动词。“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介词。 C“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贬义词。D“如临深渊”形容谨慎戒惧,不能用来形容“害怕”。)
4.C (A主语偷换。“各大百科尽管”改为“尽管各大百科”。B语序不当。“矛盾、冲突甚至差异”应改为“差异、矛盾甚至冲突”。D成分缺少。“矿山等”后面加上“行业”。)
5.D (⑤对①中的材料进行说明,应为①⑤,③⑥②由运用“材料”,讲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④由“历史文化”,讲到“文学创作”。)
6.示例:也需要凭借一定的外在力量和内部条件,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奋斗和拼搏。(4分)
7.示例:金秋的清晨,微曦初露,轻轻地走进稻田,漫步阡陌间,看灵巧的蚂蚱蹿跳,是一件幸福的事。这时的稻田,是丰盈的。就像是一个朴实的农妇,穿着一身布衣,站在广袤的田野里守着自己的家园。(5分)
8.C(自然个性是人人都具备的,不只是“少数作家”拥有;自然个性也不是与文学作品结合形成的,不是“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9.D(“但主要受时代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的浸染”错误,原文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对作家创作风格也有所浸染”)
10.把握特定的时代潮流和社会审美趋向,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创作观(1分);努力在创作实践中将创作个性付诸作品之中(1分),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感受),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1分)(共3分)
11.①柴门包含了无忧、自由的快乐童年(1分);②柴门里的岁月,有温暖的亲情,仁厚宽容的乡情(1分);③柴门传递了清新、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1分)。
12.
①“杜甫草堂”与我家失传相似,触动了“我”对亲情、乡情的怀念(1分);②与今天居住的富丽堂皇对比,表达了“我”对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的喜爱(1分);③千年的历史风云,没有淹没淳朴的生活场景,进一步表明“历史,是记忆,是传承,是隔不断的乡间浓情”(
1分)。
13.第五段从外形上写朱门“端庄肃穆,时常紧闭”,与柴门“敞开胸怀”对比,突出柴门拥有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2分)。第十四段,从人的心理感受角度写朱门“让人心生怯意”“忐忑不安”,表明“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1分)。前后两次写朱门,强调了作者对温暖淳朴、自由快乐的柴门生活的怀念与赞美(1分)。
14.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老屋被拆、柴门废弃后“野草疯长”的荒芜景象(1分)。“原始森林”般的沉寂和陌生,让作者感觉由现实的场景进入了亘古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看“柴门里的岁月风尘”(2分)。“无语,沉默”的神情描写,既写出了内心的无奈、伤感,也表明作者陷入了沉思中,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2分)。
15.柴门有曾经的足迹,是隔不断的乡间浓情(1分),但“柴门终将老去”,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在怀念不舍的同时更需理性地对待(2分)。过去的那段,是历史,是记忆,更是传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怀念、接受旧物逝去的同时,要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品质加以传承和守望(2分)。
16.B (暴:暴露、显露。同《六国论》中的“暴霜露”。)
17.C (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A介词,比 ∕介词,被;B 代词,他的∕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D副词,竟然,却∕副词,才。)
18.B(“伪道学家黄生为例”错误:文中说“今之道学,何以异此!”意思是现在道学家的卑劣行径与黄生“抽丰”伎俩相似。)
19.幸而能诗∕则自称谓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错一至两处,扣1分;错三至四处,扣2分;错五处以上,扣3分。)
20.(1)不相信所以不肯讲道学,既然这样,那么不讲也就算不上是过错了。(关键词“然则”“为”各1分,句意1分)
(2)怎么知道我没有商人的行为和想法,披着佛教的袈衣来欺骗世人而获取虚名呢?(反问句式1分,句意3分)
21.虚写 思念关切 (每空1分)
22.选取“飞沙”和“卷蓬”色调极为灰冷的自然景观,衬托离别的阴郁(1分);运用比喻,飞动的沙子连成一片,如同绵绵的军帐,蓬草在风中卷动,好似车轮在旷野上疾驰,从眼前的景物联想到未来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别后生活的关心(2分);飞沙象征着军旅生活的多变和不安,转动的卷蓬象征着羁旅者的命运(2分)。
23.教∕学(老师∕学生,老师的教∕学生的学(2分,一空1分)
24.(1)从老师角度:①照本宣科(只念课本);②一味灌输(填鸭灌输);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④不能因材施教。(有任何3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2)从学生角度:①厌学;②怨师;③畏难。(一点1分,共3分)
25.(1)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2)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4)雕阑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翻译
【原文】
郑子玄者[1],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盖彼全不曾亲见颜、曾、思、孟[2],又不曾亲见周、程、张、朱[3],但见今之讲周、程、张、朱者,以为周、程、张、朱实实如是尔也,故耻而不肯讲。不讲虽是过,然使学者耻而不讲,以为周、程、张、朱卒如是而止,则今之讲周、程、张、朱者可诛也。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4]:“我欲厉俗而风世[5]。”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
黄生过此[6],闻其自京师往长芦抽丰[7],复跟长芦长官别赴新任。至九江[8],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随转而北,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既到麻城[9],见我言曰:“我欲游嵩少[10],彼显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11]。”其言如此,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12]。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13];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己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嗛林汝宁:名利两得,身行俱全。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今之道学,何以异此!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所谓山人者一也[14],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能诗,则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15],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16]。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17],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安能傲然而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今山人者,名之为商贾,则其实不持一文;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故可贱耳。虽然,我宁无有是乎?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18]?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虽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等事,决知免矣。
注释:
[1]郑子玄:与下句的丘长孺都是李贽在麻城时的朋友。
[2]颜:颜回,又名颜渊,字子渊,孔子得意弟子。早亡。后世尊为复圣。曾: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传孔子之学,以授子思。后世尊为宗圣。思:子思。孔子之孙,名伋。受学于曾子,后世称为述圣。孟:孟轲,字子舆,子思的再传弟子,后世尊为亚圣。
[3]周: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理学的创始人。程:指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洛阳人。并为理学奠基人。张:张载,字子原,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人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其学派称“关学”。朱: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今属山西)人。他把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人称“程朱学派”。
[4]哓哓(xiāo)然:争辩不休的样子。
[5]厉:同“励”。风:教化,感化。
[6]黄生:其名及生平未详。
[7]京师:这里指明代京都北京。长芦:在今河北沧州市西。抽丰:指找关系走门路向人求取财物。也作“秋风”或“打秋风”。
[8]九江:今江西九江市。
[9]麻城:今湖北麻城,时李贽在此讲学。
[10]嵩少:河南嵩山的别称。嵩山西为少室,故称“嵩少”。
[11]卒卒:同“猝猝”,仓猝。
[12]林汝宁:指汝宁林知府。汝宁府,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
[13]嗛:字或当作“赚”,欺骗。下同。
[14]山人:指隐士。
[15]良知:孟子用以指天赋的道德观念。《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后来王守仁据以提出“致良知”说,作为道德的修养方法。
[16]穿窬(yú):《论语·阳货》:“其犹穿窬之盗也与!”穿,穿壁;窬,同“逾”,越墙。
[17]赀:同“资”,财物。
[18]释迦:释迦牟尼,佛教的始祖。这里指佛教。
【译文】
郑子玄,是常与丘长孺父子论诗作文的朋友。文采虽然不如他们父子,但性格质朴诚实,有羞耻之心,不肯借讲学以宣扬道学,这很可喜,所以我喜欢他。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颜回、曾参、子思、孟轲,也不曾亲眼见过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只见到如今讲周、程、张、朱道学思想的人,以为周、程、张、朱等人确实就是这样了,所以以讲道学为羞耻而不肯讲。不讲虽然是过错,但是假使学者感到羞耻而不肯讲,是以为周、程、张、朱等人只不过是和现在的道学家一样,那么如今那些讲周、程、张、朱学说的人也就该杀了。郑子玄以为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都是满口仁义道德,而心里想的是升官发财;等得到高官厚禄以后,仍然自鸣得意地谈仁义、讲道德;而且还要装腔作势地对人说:“
我要纠正世俗、感化世人。”他认为败坏社会风俗的,没有比讲周、程、张、朱的道学更严重的了,所以更加不相信,不相信所以不肯讲道学。那么不讲也就算不上是过错了。
有一个姓黄的读书人经过这里,听说他是从京师到长芦去“打秋风”的,又跟长芦的长官到别处去上任。到了九江,遇见一个地位更高的人,他就弃旧从新,随新主人转道往北,顶着大风冒着严寒,也不顾年老有生命危险。已经到了麻城,来见我说道:“我准备去游览嵩山和少林寺,那位显者也想去游嵩山和少林寺,拉我同行,所以到了这里。可是显者还在城内等我,我势必不能在您这里宿夜了。回来的时候一定还要经过这里,到那时就可以多相聚几天再作别。现在太匆促了,实在舍不得离开您。”他的话是这样,他心里又是怎样想的,我料想他内心实在是为了宁汝林知府那里有一笔钱财舍不得放弃罢了。只是宁汝林知府从前曾三次赴任,他没有一任不跟随前去的,去了一定满载而归,这一次感到还没有满足,就象饿狗惦记着隔夜没吃完的狗屎一样,却竟敢欺骗我说是为了去游嵩山和少林寺。他以游嵩山和少林寺来掩盖自己随宁汝林知府去打秋风的行为而欺骗我;又唯恐宁汝林知府怀疑他是为了再来找自己,就又以舍不得李卓老,应当再来拜访李卓老为借口,以欺骗汝宁林知府:真是名利双收,处事和品行也都十分周到了。我与宁汝林知府几乎都中了他的圈套而不醒悟啊,这能说他不狡诈,现在的道学家,和他有什么两样!
由此看来,现在的所谓圣人,恐怕与现在的所谓山人是一路货,只不过有幸运与不幸运的差别罢了。有幸而能写诗,就自称为山人;不幸运而写不了诗,就辞却山人之名而以圣人自称。有幸而能讲良知,就自称为圣人;不幸运而讲不了良知,就推托圣人之名而以山人自呼。辛苦辗转、翻来覆去,为的是欺骗世人、获取私利。名为山人而心里却和商人一样只想要钱,口里大谈道德而目的却在逾墙偷盗。自称山人而心思和商人一样,已经很可鄙了,反而还要掩盖打秋风的本意而故意表示是为了游嵩山和少林寺,以为别人是可以随便被欺骗的,这就更加可鄙了。现在的讲道德、性命的人,都是所谓游嵩山和少林寺的人;现在的患得患失,志在求取高官厚禄、上等田园宅第、风水宝地,打算留给子孙受用的人,都是象黄生那样托名于宁汝林知府,而装作舍不得李卓老的人啊。既然这样,郑子玄的不肯讲学,恐怕实在不值得奇怪了。
况且商人又有什么可鄙的,他们身携数万资财,经历风涛危险,受尽关卡吏员的欺侮,忍耐着集市交易时人们的辱骂,经历了万般辛苦,所携的资财很多,所得的收入甚微。但是必须结交上公卿大夫,然后才能获得盈利而避开祸害,怎么能象山人那样昂首而坐在公卿大夫的座上,现在的所谓山人,称他们为商人,其实却身无分文作为资本;叫他们是山人,却又非公卿大夫之门不进,所以就令人可贱了。话虽然这么说,我难道就没有这种表现,怎么知道我没有商人的行为和想法,而披着佛教的袈衣来欺骗世人而获取虚名,有的话请对我加以惩罚,我决不包庇自己的短处。即使如此,至于那些患得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的事,我是绝对没有的。
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题目与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科目在今天上午已经落下帷幕,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吧,在这个金色的六月祝大家金榜题名!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题目与答案解析,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题目与答案解析
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题目与答案还未出炉,大家可以先 收藏 以待更新喔!
高考注意事项细节有那哪些
不要熬夜玩游戏
这个阶段我想很多高考同学,一定是在努力的复习功课,每天熬夜辛苦复习,一定会很累,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在把自己的重心放在游戏上了,高考结束后,小我,我带你们玩,现在应该多复习功课,如果感到累了,就出去走走,在家附近公园溜达溜达,这样可以缓解你的压抑的心情,如果实在有压力,可以早晚去公园跑跑步,这样会缓解你的压力,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家附近没有公园,可以去健身房锻炼锻炼,这样会有很好的效果。
考试用品
1、必备用品:身份证、考生证、考试用条形码这些是你必须带的,现在应该让妈妈,爸爸们准备好,装好,放在自己的书包里,千万,千万不要随意放,一定要放在书包里,设定好考试当天的闹铃,闹铃提醒就是记得拿书包和检查用品,自己记住自己的准考证,考点、考场、座位。
2、考生禁带物品:记住允许带的东西以外,剩下都不要带,比如说计算器,手机(带手机的同学把手机交给带队老师,或者按规定关机,放在到指定位置)用来看时间的手表记得在进入考场后放在考桌作上角处,(现在很多带通讯类手表,千万不要带,不要带)带喝的水记得把标签撕掉,把水放在地上或者哪里,不要放在桌子上,不要放在桌子上,防止把考卷弄脏了,如果你的身份证丢失了,记得现在,马上去公安局办理临时身份证,现在就去。
进考场前要怎么调节心理
在进入考试场之前,最好不要和同学有过多的接触,以免其中有人把紧张的情绪传染给你,在考试考试前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第一门考砸了怎么调整状态
高考的考试科目是统一的,如果第一科是你的弱项,或者是没有考好,不要焦虑,也不要有压力,你要这样想,最不擅长的科目已经考完了,不需要担心下面的科目了。考完之后不要和同学对答案,那样会影响情绪,对下一科考试有不好的影响,要稳定情绪,调整状态,为下一科考试做准备。
饮食方面要清淡
不要吃太过于有刺激的食物,适量吃点清淡的,这样考试也不会受到影响。
确定好考场和考试时间
考场走错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确定好考场,同时也要把我考试时间,迟到就不可以入考场了,所以时间是不等人的。
高考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 方法
1、通览全卷,迅速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一下,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 措施 ,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地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考生愿意从卷末难题开始做,他们认为自己前面的题没有问题,好坏成败就看卷末的难题做得怎么样,开始时头脑最清醒,先做最难的题成功率高、效果好,想以攻坚胜利保证全局的胜利。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际是错误的。一般卷末的题比较难,除了个别水平特别高的学生,都没有做好该题的把握。很可能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把这个题满意地做完。你这时的思绪多半已经被搅得很乱,又由于花了不少时间,别的题一点没有做,难免心里发慌,以慌乱之心做前面的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一份高考试卷,虽然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可以增强信心,但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气氛。
先局部后整体。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
2022年新高考Ⅱ卷语文题目与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江西2022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
★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未公布)
★ 2022年全国高考天津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答案一览
★ 2022全国乙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模拟)
★ 2022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与答案一览
★ 2022年新高考二卷作文参考资料范文
★ 202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思路
2015届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卷浙江卷语文二
5.B 【解题思路】:首先,从表示时间的词语“午后”“暮色”中可以推算出第一空格是③,根据原句中“直到你呼吸困难”可推算出最后一句是②。
6.【答案示例】: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意思对即可)
7.【答案示例】: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跃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8.【解题思路】观点鲜明1分,理由合理充分4分。能自圆其说即可。【答案示例】全球化进程中,汉英两种语言互相渗透是必然的趋势。但因此就认为中式英语融入国际生活,未免太过武。去年流行的络热词,今年社交媒体已鲜有身影。中式英语要得到认可,必须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9.B 【解题思路】 B项表述和原文有出入。原文中“互联时代”只是修饰“唱片业转型”,这里却用来修饰后面所有的变化,扩大的修饰范围。
10.D 【解题思路】D项“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表述有错,与原文“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表述不一致。
11.【答案示例】: ①注重唯才是举;②应该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③应该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④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如青年一代的焦虑),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⑤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1点1分,任选三点即可)
12.(2分)【命题意图】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答案示例】: 细节描写(神态和外貌描写),勾画出一个朴实而又遭受过磨难的小女孩的形象。设下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后文写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与她对被关爱的渴望做铺垫。(3分)
13.【命题意图】考查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答案示例】:①表现小女孩不愿在陌生人表达自己遭受苦难的心理。②表现小女孩希望得到“母亲”关爱的心理。③表现小女孩误以为获得了关爱与尊重(凯莉是来送铜钉)时的兴奋。(3分)
14.【命题意图】本题考察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对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结构分析。【答案示例】凯莉认为小女孩子以怨报德,对现实世界美好人性缺失的失望。同时为故事的高潮蓄势,与小女孩的真实意图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小女孩的被爱的需求获得满足的艰难。(4分)
15.【命题意图】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
【答案示例】 本文塑造了一个天真质朴、困境中能坚守人性之美的小女孩子形象。第一幅画表现了小女孩被帮助以后幸福的微笑,可见她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真、质朴的本性。第二幅画表现了小女孩在送还围巾时微笑,可见她的善良及期望得到爱与尊重的天真。第三幅画表现了小女孩在凯莉还她铜钉时微笑,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挨打是凯莉的告状,可见她对人性之美从未怀疑过。凸显了她能在困境中坚守善良天性的美好品质。(5分)
16.【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概括,及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1)《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抵不过她的真情(2分)(2)提示:感悟从凯莉的角度、小女孩的角度来谈均可,但应围绕所概括的主旨。(3分)【答案示例】在一些劳动力输出的大省,留守儿童问题特别突出,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中有些人遭受文中小女孩同样的命运,需我们去关注,即便他们在物质方面能衣食无忧,但爱与教育的缺失成了最大的问题。
17.C 【解析】A项,“直”应是动词,可译为“认为……有理”。 B项,“羁”可译为“拘系”D项“放”可译为“放任”。
18.A.【解析】 A项,且,将要。 B项,于是,就 / 竟然,却 C项,介词, 把/介词, 因为 D项, 介词,和 / 连词,和
19.B.【解析】 据原文第二段,袁公冤案得以诏雪,并非傅山先生的一己之力,
20.先生不可/益都冯公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21.①想凭借救济天下的情怀表现自己,不愿意说空话。(济世1分,自见1分,句子通顺1分)②对于这里的众多关于仁和义的道理,实在是羞于说出口,就算是勉强说它,也不会很精巧。(“诸” 1分,“强”1分,“工”1分,句子通顺1分)
22.【答案示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3.【解析】下阕主要采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橘的美味、清香。前两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 。而“惊 ”、“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 。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清香。
24.(1)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3)猿猱欲度愁攀缘 百步九折萦岩峦
(4)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26.【解题思路】主要是从“人生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这一角度入笔。
具体参考高考作文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有的因果关系观点⑶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求这份试卷答案: 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 2016.1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语文一 2016年普通高
大哥,说句实话,这个网上一般没有,真的,2016年的,不可能这么快出现在网上,真的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是谁出的
孙文辉。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语文是孙文辉出的,也是由他命题。高考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img]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十年寒窗标记的生活刻度难以磨灭,伏案苦读也没法用一句“俱往矣”概括,高考注定将是莘莘学子生活之书里浓墨重彩的章节。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欢迎大家来阅读。
新高考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截止目前,2022年新高考II卷语文试卷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我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新高考II卷语文试卷,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新高考省份填报志愿的 方法
相比传统的文理分科高考志愿报考,新高考“3+1+2”模式省份的考生填报志愿会更难一点,不仅高考志愿报考数量增多,并且大学招生专业会对选科有明确要求,可能文理分科前文科生能报考的一些专业,比如金融学、数学、统计学等专业,新高考考生就报考不了了。
比如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会计学、 市场营销 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科目;比如985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要求考生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科目;比如“两财一贸”中央 财经 大学的 保险 学、投资学、统计学类、金融学类等专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科目。
所以实施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省份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前,一定要多去了解专业对选科的要求,尤其211/985高校、医学类院校,它们招生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会比较多,大家要去关注。
全国一、二、三卷的区别
全国一卷的试题很难。语文即使试题再难,都能得到一定的分数。而数学,却将全国一卷的考生给考哭了。数学的难度,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通过试题的难度,将考生考哭。全国一卷的数学已经很难了,然而这还不是结束。文综、理综的考试科目同样偏难。
全国二卷也很难。不过相比一卷的考生,二卷考生的日子相对要好过一点。除去数学以及理综的物理、化学试题相对难一点外,其他的试题难度都适中。比较适合考生们去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全国三卷中,四川的考生最不怕考。四川考生在文科数学上,即便平时数学在130分以上的考生,都认为今年试题偏难了。很多试题都没有做过,试题难度应该属于理科考生。
志愿填报应注意什么
拉开梯度,避免志愿持平或盲目攀高:平行志愿填报时,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全部填报成同一层次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成绩为自己准确定位,选择自己分数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好平行志愿间的梯度,让自己的成绩能够尽可能地进入院校录取的区间,避免区间过窄而滑档,做到排序有先后,搭配有主次。
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阶差:填报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适度拉开专业落差。不能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和院校优势专业。从往年实施平行志愿的情况来看,考生的考分情况分布十分扁平,院校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差很小。因此,考生填报时要尽可能地避免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扎堆现象。
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2022年新高考1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全国高考天津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全国语文高考语文新课标试卷及答案及语文质量检测试卷(2)
★ 2022全国乙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模拟)
★ 2022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与答案一览
★ 全国新高考一卷2022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
★ 202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答案一览
★ 2017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全国卷真题及答案及解析及语文月考试题(2)
浙江新高考调研卷语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浙江省新高考调研卷语文、浙江新高考调研卷语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