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纪委监委综合调研卷,以及纪检监察调研实施方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上级纪委监委书记到县级纪委调研,怎么汇报工作
要紧密结合调研方向和基层工作实际汇报。
第一是简要汇报单位人员和机构组成,要突出领导班子。使领导能在短时间掌握概况。
第二,介绍单位的突出特点和重大贡献,取得成效的措施,近几年来的亮点。
第三,紧密围绕调研方向提出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存在的困难,如物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
第四,表明态度。要坚决落实领导调研部署的任务,迅速布置,全体人员,上上下下共同努力,一定完成任务。
[img]聚焦全市什么系统腐败依法督法问题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和省纪委、市委全会精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监督再监督”作用,积极推动开展中小学“学生餐”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大棚房”问题、“道路交通乱象”等16个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市带县区、提级监督、派组督办、直接查处”等措施,督进度、督作风、督责任、督办法,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纪委监委工作责任,有力推进了各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市纪委监委在“林都清风”“伊春发布”开设专栏与您共同关注全市推进专项整治监督工作进展情况。
伊春市纪委监委积极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系列报道(四)
市纪委监委全力推进
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伊春市纪委监委聚焦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廉政风险,通过日常监督、巡察监督、专项监督等形式,全力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开展专项调研,找准问题症结。市纪委监委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杨守德同志为组长的工作组,对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政治生态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与促进改革和治理有机统一起来,对政治生态进行整体研判,发现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为农服务职能发挥不够、监督管理宽松软等问题36项,通过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找准问题症结,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拓宽监督渠道,严肃执纪问责。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反映各县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梳理,综合信访举报、巡察监督、查办案件和日常监督情况,拓宽监督渠道。在《伊春日报》发布专项举报公告,及时受理对供销合作社腐败问题信访举报。重点针对违规提供担保、收购企业、挪用出借资金、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共发现违反财经纪律造成资金损失等问题线索19件,已立案5件,采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人,严肃查处了汤旺县供销合作社原主任虚开发票、套取维修费问题,形成有效震慑。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结合对全市供销合作社巡察工作,对发现的“办好供销合作社”指导带动能力不足、脱贫攻坚助农消费扶贫渠道拓展有限、“伊春网上供销社”成为“僵尸”网站等14个问题提出反馈整改意见,推动完成整改10项。结合张文明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找准腐败易发多发的薄弱环节,深刻剖析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督促全市供销系统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补齐制度短板,继续推进农业生产、城乡流通、电子商务、城乡社区综合“四个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为农服务功能,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降本增效实地调研监督检查不到位整改措施怎么写
降本增效实地调研监督检查不到位整改措施怎么写?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监察体制改革以来,XX市监督对象大幅增加,目前全市共有XX名党员,XX名监察对象。面对这么多的监督对象,如何对其实施精准有效监督,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摆在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存在问题
发现问题是监督工作的生命线。从目前监督工作来看,2020年,XX市纪委监委处置的XX件问题线索中,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线索XX件,仅占比XX%,这说明我们的监督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
(一)站位不高,思想认识有偏差。党章规定,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其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监察法规定,监委是履行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其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无论是纪委还是监委,监督都是第一任务、第一职责,都要求坚决把监督挺在前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对政治机关的定位把握不准,不善于从政治上审视、分析和查处问题,重审查轻监督,认为办案是硬指标、监督是软任务,无论是监督检查室还是乡镇纪委和派驻机构都忙于办案而疏于监督;有的对监督的“再”监督认识不到位,出现监督“越位”、外行监督内行的现象;有的担当精神不强,主动亮剑不够,认为监督容易得罪人,导致监督弱化、虚化。
(二)职责不清,权限职能有交叉。《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专设监督检查一章,明确监督重点,规范监督方式,使监督更加有力。但是,《规则》对纪委监委各监督主体谁来统筹、职责分工、如何协作等没有详细规定。比如:第十二条规定,党风政风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党风政风建设的综合协调,做好督促检查、通报曝光和综合分析等工作。而监督检查室具体负责联系乡镇(单位)的日常监督,派驻机构负责驻在部门的派驻监督,与党风政风监督室在作风监督的职责上有交叉、有重合。同时,监督检查室的日常监督和派驻机构的派驻监督在对象、内容上边界模糊,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监督关系没有理顺,导致出现“九龙治水”、无序监督,或推诿扯皮、无人监督,或多头监督、资源内耗问题。
(三)机制不畅,统筹运行有阻力。党中央一体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形成纪律、监察、派驻、巡视“四个全覆盖”的监督格局,为强化监督职责提供了重要支撑。实际工作中,党风政风监督室承担专项监督的安排部署、综合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室负责联系乡镇(单位)的日常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机构负责驻在部门的派驻监督;市委巡察办负责巡察监督,但是“四个监督”各管一块、单兵作战、行无定式,没有打破孤岛、聚拢五指,致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如:巡察办与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监督检查室对派驻机构的联系指导作用没有发挥;党风政风监督室在专项监督上无力统筹“四个监督”,没有形成监督合力。
(四)手段不多,方式方法有欠缺。《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对列席会议、听取汇报、廉政档案、意见回复等常规的监督方式均有点题,但在实践运用中,各监督主体普遍感到茫然,监督办法不多、方式不新,致使监督效果不佳。比如:监督检查室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洁档案,但是仅仅实现了档案见面、材料扫描,对监督对象的性格特征、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并不了解,这种粗放式的监督,形式大于内容;派驻机构在派驻监督上缺乏全局观念,未将“病树”“歪树”放在“森林”的整体之下分析研判,对驻在部门的政治生态和班子情况心中无数、画像不准;党风政风监督室在对“四风”问题的监督检查上依赖看资料、查账目等传统手段,不会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束手无策。
黄石市纪委监委难不难考
看自己。
重视要学习才可以,只有自己都掌握了,才能有好成绩。不管怎么样平常心就对了。
关于纪委监委综合调研卷和纪检监察调研实施方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