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2018年中考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8至2019年中考调研试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调研卷是什么?
与中考考试时的题型相似,难度相当的试卷,可以当做是模拟考
[img]2018年最新中考模拟示范卷文综(五)
希望你取得好成绩,有几点复习要点也建议你可以作为参考:
一、回归课本为主, 找准备考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丢分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向。 基础差的学生,最好层层追溯到自己学不好的根源。 无论哪个学科, 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层层关联的, 希望基础不好的同学以课本为主,配套练习课本后的练习题,以中等题、简单题为辅、 逐渐吃透课本,也渐渐提高信心。只要把基础抓好, 那么考试时除了一些较难的题目, 基本上都可以凭借能力拿下,分数的高低仅剩下发挥的问题。
二、循序渐进,切忌急躁
在复习的时候, 由于是以自己为主导, 有时候复习的版块和教学进度不同,当考试时会发现没有复习到的部分丢分严重。导致成绩不高。 但是已经复习过的版块,却大多能够拿下。这就是进步,不要因为用一时的分数高低做为衡量标准,复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急躁。复习就像修一 条坑坑洼洼的路, 每个坎坷都是障碍,我们只有认真的从起点开始,按照顺序慢慢推平。哪怕前面依旧沟整,但是当你回头的时候,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基本上, 如果纯做题的话, 1 -2个月时间就能把各科的试题从第一章节到最后一个章节摸得差不多。
三、合理利用作业试题、 试卷
简单题、中等题一方面可以印证、检验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 又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复习的信心。在选择作业上,简单题、中等题尤其是概念理解应用题一 定要自己动手做,还要进行总结。 难题可以参考答案, 但要认真思考其中的步骤推导思想和转化思想,这些都是中考所考察的。语文要充分利用试卷,其中的成语、病句要注重收集,文言文虚实词记得要摘录。英语单词注意把正确选项带人念熟。 同时思考阅读、完型题是如何找到有效的原文信息,他们有何特点和提示点? 要这么去利用每一次作业和试卷,那么成绩将会短期内提高。
四、建立信心, 不计一时得失
有些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差生, 无可救药了。但是事实上往往不是这样。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比别人笨, 不如别人聪明。也许在某一方面上确实是有自身的缺陷,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为了自己心中那份或许并不是十分确定的梦想,一定要打起精神。前面也说过,考试不要记一时得失,而是要不断的总结归纳。中等生,只要你不放弃,找到自己的缺陷,严格给自己定下复习要求并认真执行。
2018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中考地理考试要脚踏实地的复习,地理考试前的复习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在坚持。
2018年中考地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在答题卡中相应的答案框内填涂)
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2.读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D是山脊 B. 图中B-D是山谷
C. 图中C点的海拔高度是400米 D.从A处爬到山顶D处比从B处爬到山顶D处容易
3.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图中①与②来那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
4.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5. 近年来蔬菜大棚发展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下列符号所示天气对蔬菜大棚有破坏性的是
6.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转移,东南亚越发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地区。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结合东南亚略图判断下列东南亚的沿河大城市与所属相符的是
A.河内缅甸 B.金边越南 C.曼谷泰国 D.仰光柬埔寨
7.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它贯穿亚欧大陆,东部连接亚太经济圈,西部到达欧洲经济圈,将有利带动周边和世界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 B.工业发展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
C.工业工艺精湛,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 D.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矿产丰富可大量出口
8.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C.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D.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7月-9月
9.我国大陆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0.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下列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是
A.蒙古、朝鲜 B.朝鲜、越南 C.韩国、朝鲜 D.菲律宾、越南
11.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 C.东南、西北都多 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
12. 下图所示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13. 国庆长假期间,家住大连的亮亮去上海旅游,经济省钱是他的首选。为此他应选择的运输工具是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14.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煤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天然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下列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B.决定高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C.我国新材料产业中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玻璃纤维等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
D.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国,彩电、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A.北方地区冬季滑雪运动 B.青藏地区盛大的泼水节
C.西北地区端午赛龙舟 D.南方地区迎送宾客献哈达
17.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全球气候变暖
18. 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蓄种,该动物分布区域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A.干旱 B.炎热 C.高寒 D.多雨
19. 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这种自然特征的原因若按因果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①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③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④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0.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下列选项中属于香港为内地提供的是
A.厂房、能源 B.日常生活消费品 C.管理及信息、技术 D.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二、综合题(本题8小题,共50分)
2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在赤峰地区每年寒来暑往,天气逐渐变冷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下列因素相关的正确组合是_______
①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③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回归线移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回归线移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顺或逆)时针;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
(3)当地球运行至图中丙位置时,内蒙古自治区是______(填节气名称),此时南极圈以内会出现______现象。
22.下表为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5分)
(1)依据表中数据将上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补充完整。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_______℃。
(3)依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地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
23.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半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写出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为________(填名称),该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目前该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水稻和________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24.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农业发达,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______洋 B______湾。
(2)图中C地区所属农业带名称是__________。
(3)美国的经济正常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图中D城市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该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请你列举一种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________。
25.读长江、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山脉,注入______海。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_________,说明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除了南水北调工程,请你再举一个跨流域调水的实例________。
(4)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正式通水后,极大地缓解了我国___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
(5)南水北调的西线方案将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上逐步实施,该方案计划将在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_______地区的水资源。
26.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和中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C_______地区,是全国的政治中心、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中心
(2)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下列给出的选项中隶属北京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颐和园 B.日月潭 C.明清故宫 D.阿斯哈图石林 E.避暑山庄
(3)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北京,南至广州。暑假期间北京的李老师乘坐京广高铁去广州旅行。结合中国局部地区图说出该线路所经过的省区自北向南依次有京、冀、_______、鄂、_____、粤(填省区简称);该图所给城市中,___________是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汇城市。
27.读黄土高原略图和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左图中山脉A是______,它与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一月份_________等温线。
(2)读右图观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图中甲.乙.丙中泥沙量最多的是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 ____________(多/少)。因此,为了保持黄土高原的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_________。
(3)我们漫步在黄土高原上,看到的景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椰树林立、竹楼掩映 B.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C.河网密布,水乡处处 D.千沟万壑,窑洞层叠
28. 读台湾略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自然延伸的大陆架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①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1)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若在图中量得台北到福州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B______海。
(3)出口贸易是台湾的主要经济命脉。目前。_____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4)台湾素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_______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5)台湾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______板块和 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6)图中_______(填字母)为钓鱼岛,结合材料说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依据是_________。
2018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BADCD
6-10 CCDCB
11-15 ADBDA
16-20 ACCDC
二、综合题(共50分)
21.(共5分,每空1分)
(1)B (2)顺,1天(或24小时) (3)冬至,极昼
22.(共5分)
(1)见右图(2分)(酌情给分)
(2)43.4(1分)
(3)冬季寒冷(1分);夏季炎热(或高温)(1分)(其他答案均不给分)
23.(共5分,每空1分)
(1)北 (2)40°N(或北纬40°)、90°E(或东经90°)(前后顺序可颠倒)
24. (共5分,每空1分)
(1)太平,墨西哥 (2)乳蓄带
(3)旧金山(圣弗朗西科),手机(或电脑、ipad、飞机等,凡高新技术产品均可,写出一种即可给分)
25.(共8分,每空1分)
(1)巴颜喀拉、渤(错字不给分)
(2)自西向东,西高东低(或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引滦入津(或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举一例即可)
(4)华北 (5)一,西北
26.(共8分,每空1分)
(1)北方,文化,国际标准 (2)A、C(顺序可颠倒)
(3)豫、湘(顺序不可颠倒)、郑州
27.(共6分,每空1分)
(1)秦岭,0℃(或零摄氏度,写0或0°都不给分)
(2)丙,少,植树种草(意思相符即可) (3)D
28.(共8分,每空1分)
(1)250 (2)东 (3)祖国大陆 (4)樟树
(5)太平洋,亚欧(前后顺序可颠倒)
(6)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自然延伸的大陆架部分,因此钓鱼岛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意思相符即可给分)
初中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知识超越教会的垄断、大学扩大,使不属于教会的知识分子阶层集散地从属于教会的学者角色,军队和航海使得国王的权力大大膨胀,视野的扩大使原来的知识思想框架无法解释面前的一切,因此引起怀疑旧思想和寻求新知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 九年级历史 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司(后)母戊”方鼎(局部)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实施陶片放逐法时使用的陶片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基础的拜占庭法律文献是
A. 《汉莫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权利请愿书》
3.某社团开展“2019年历史周年 热点 ”主题探究活动,请观察他们收集的下列两幅图片,它们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议会
攻占巴士底狱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宣布,每年8月23日为“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就在进行着罪恶的奴隶贸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的路线是美洲→非洲→欧洲→美洲
B.它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5.甘地、凯末尔都被本国人民尊称为“国父”。二人所领导的独立运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A.是否发生于十月革命后 B.是否由政党组织领导独立
C.是否采用暴力斗争手段 D.是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6.以下内容可以直接用来探究明治维新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7.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8.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A.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B.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9.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10.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展示交流中他们形成了下面几种认识,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11.“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价计算,仅值6.5亿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交付了20亿卢布。”下列材料中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B.“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C.“它是俄国腾飞”
D.“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制作了两次世界大战相关事件的时空简表。请找出有错误的
13.读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共和整体
B.②——召开制宪会议,首届联邦政府成立
C.③——内战宣告结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日本投降
14.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到:“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国歌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
B. 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C.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 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15.2018年可以称之为中国的“非洲年”,推动了中非关系大发展。历史上的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
A. 这一年是非洲独立运动的开始
B. 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
C. 这一年非洲的重要国家埃及宣告独立
D. 这一年,殖民统治在非洲终结
16.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 年的《开罗宜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
A.实现民族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B.C.中美关系友好 D.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17.2019年是诺曼底登陆75周年,下列关于此次战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登陆的是以美英军队为主的盟军
B.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中
C.开辟了欧洲第二个战场
D.迫使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
18.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和发展》、《“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专题 报告 。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19.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 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20.-在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动能,优化经济发展结构”。这说明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落伍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不能引领新时代经济的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各领域相互渗透,将深远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D. 传统 文化 不断创新才能体现其时代价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苏俄决定实行某经济政策时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回答:“退一步,进两步”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推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1分)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哪一个国家?(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苏俄决定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是如何体现“退一步,进两步”的?(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创新之处?(1分)
(4)根据以上材料, 说说 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日本的新式学校 东京到横滨的第一条铁路开通
材料二
日军空袭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策。其 教育 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日渐升高,名列资本主义国家之首。面对战后初期,科技落后的局面,政府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材料一中日本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1分)材料二所示的军事行动是什么?(1分)
(2)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对比推动日本两次崛起的因素的异同。(3分)
(3)综上,你从日本的两次崛起中可以获取哪些启示。(2分)
23.(6分)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 面相 关问题。
【寻找同盟】是国际关系中常见的力量整合方式。下图所反映的两种局面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3分)
图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建立组织】是当今世界协调利益、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 出国 际组织的名称。(2分)
24. (6分)大国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 经验 。英、美、德都是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探究它们的崛起里程,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而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三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工业4.0”项目主要包含:“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部分。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生产模式,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1分)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1分)
(3)德国“一战”后被削弱,“二战”后成为了二三流国家,但今天的德国再次崛起,请你分析其“二战”后再次崛起的原因。(1分)
(4)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大国崛起,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支持这一主题的理由。(1分)
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及联系)
万隆会议
欧共体成立
参考答案
1-5 BBDBC 6-10 ABCAC
11-15DACAB 16-20 BDCCC
21.(1)思想:人文主文。(1分)国家:意大利。(1分)
(2)政策:新经济政策。
“退一步”指的是通过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等来恢复国民经济
“进两步”指的是苏俄最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3)加强国家対经济的干预。(1分)
(4)思想解放: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2.(1)明治维新。(1分)日军偷袭珍珠港。(1分)
(2)同:都重视科技和教育。(1分)
异: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最终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政策,成为世界强国。(2分,言之成理即可)
(1)科技创新的大国崛起的动力;和平发展是大国崛起的正确选择。(1分,符合题意即可)
23.(1)图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分)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1分)
图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二战后强大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野心的障碍,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出台冷战政策,在军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分)面对冷战攻势,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1分)
(2)①联合国;(1分)②世界贸易组织。(1分)
24.(1)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分)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政治条件: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1分)
(3)进行制度创新;进行科技创新;维护国家统一;重视教育;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等。(任一点即可1分)
(4)任一角度即可1分
(机遇与国家崛起——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地位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和平与国家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大;美国建国以来形势稳定,未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开放与国家崛起——英国、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民族文化与国家崛起——西方国家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勇于探索,勇于进取等。)
25.题目1分: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多元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等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有效提高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推动了亚、非、拉人民争取独立自强的进程。(1分)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1分)。在背景上,前者主要是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反殖民主义斗争兴起;后者主要由于二战导致欧洲衰落,美苏崛起;在主导国家上,前者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后者法国和德国发挥关键作用;(1分)在影响上,二者都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分)。
初中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 九年级历史中考调研试卷
★ 初中九年级历史优秀教案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中考历史复习
★ 九年级历史资料分析及知识汇总
★ 初三一模后如何高效复习历史
★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2018年中考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18至2019年中考调研试题、2018年中考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