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化学一(衡中同卷2021化学)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衡中同卷2022化学一,以及衡中同卷2021化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衡中同卷》在哪能购买到官方正版?(除了学校)

《衡中同卷》是由衡水中学授权的官方正版的,可以在淘宝上买,而且京东上也有,这两个交易软件上都可以买衡水中学授权的正版书籍。你可以根据你想要复习的科目去买。

[img]

2022高考化学题型及分值 有几道大题

2022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又名八省联考),语数外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余六科由各省考试教育研究院共同命题。

2022八省联考化学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采用赋分制。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型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8分。

必考题为3个小题,共43分。

选考题为2个小题,每小题15分,考查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各一题,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化学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

化学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7~13,单选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 :26~28题为必考题,36~38题为选考题。

(一)必考题(共43分)

26题,14分

27题,15分

28题,14分

(二)选考题:共15分。从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选择填空看题15秒没思路,记为不会;

2.简答题看题30秒没思路,记为不会;

3.题目有思路,方法比较复杂,且没把握能做对,记为不会。

2022北京中考化学试卷难度点评

2022北京中考化学全卷既体现了“双减”文件精神,加强了与教材、课堂的联系,充分考虑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学定考”。通过试题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与科学研究、社会生活关联,在应用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学生化学学业情况。

2022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专家认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认识物质组成、变化及分析相关实际问题的情境

第20-24题以化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为实际问题情境,考查元素种类、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分析,引导学生从元素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还考查依据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推求未知生成物的化学式,利用微观示意图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依据化学变化特征,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角度分析、解释真实情境中物质的转化。

2.实验探究情境和实践活动的情境

第32-36题,基本实验原理及分析试题的情境大部分源于教材原型实验装置,既有学生必做实验,如氧气实验室制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金属性质的探究;也有教材上的经典实验,如电解水实验。部分实验是教材实验装置上的简单变式,如用T型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利用井穴板研究酸和碱的性质。

第37题,科学探究任务取材于利用絮凝剂净化水,包括两部分: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既有学生必做化学实验的考查,又有应用控制变量思想和方法分析多因素实验的考查。

3.常见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情境

第1-9题都是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情境,涉及到金属材料及应用、食物酸碱性、垃圾分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肥料、化石燃料、工业炼铁、灭火措施等内容。情境素材多取材于教材中的原文,学生非常熟悉且与生活联系密切。

第28题,这道生活现象解释题的情境是为家人做午餐,渗透了劳动教育,引发学生从营养物质角度分析食材;分析做馒头用的小苏打和燃气灶中天然气的物质组成;依据铁生锈条件解释铁锅清洁后擦干的目的。

第29题,科普阅读题的情境是碳中和背景下的二氧化碳吸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担当,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文本延续了命题风格。

第30-31题,生产实际分析题的情境既有学生较熟悉、物理变化为主的海水制盐,又有较陌生、物质转化较复杂的镁还原法生产硼。不同类型的情境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承载了丰富的考查角度。

解析: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化学) 选择题

化学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 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 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 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答案】B【解析】【详解】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确 ;

2. 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B. 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 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 D. 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答案】D【解析】【详解】A.化合物1分子中还有亚甲基结构,其中心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方式,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结构相似,分子上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上述化合物1为环氧乙烷,属于醚类,乙醇属于醇类,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

C.根据上述化合物2的分子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酯基,不含羟基,C错误;

D.化合物2分子可发生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选D。

3. 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

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A.

【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相互之间能共存,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存在Na2S2O3,发生反应S2O

4. 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

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D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

A. A B. B C. C D. D

【答案】C【解析】【详解】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错误;

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

C.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D.聚氯乙烯加强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湿润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氯化氢,不能说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强热分解条件不同,D错误;答案选C。

A. W、X、Y、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即W为H,Z为O,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则Y为N,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则X为B。

【详解】A.X(B)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故A错误;

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H3BO3)<Y(HNO3),故B错误;

C.根据前面已知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

D.化合物(NH4B5O8·4H2O)在500℃热分解后若生成固体化合物X2Z3(B2O3),根据硼元素守恒,则得到关系式2NH4B5O8·4H2O~5B2O3,则固体化合物B2O3质量分数为

A. 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

B. 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

C. 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

D. 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

【答案】C【解析】【分析】充电时光照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O2),则充电时总反应为Li2O2=2Li+O2,结合图示,充电时金属Li电极为阴极,光催化电极为阳极;则放电时金属Li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据此作答。

【详解】A.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对电池进行充电,结合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2O2=2Li+O2,A正确;

B.充电时,光照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阴极反应与电子有关,阳极反应与空穴有关,故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B正确;

C.放电时,金属Li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Li+从负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正极迁移,C错误;

D.放电时总反应为2Li+O2=Li2O2,正极反应为O2+2Li++2e-=Li2O2,D正确;

答案选C。

7. 常温下,一元酸

设溶液中

A. 溶液Ⅰ中

C. 溶液Ⅰ和Ⅱ中的

【答案】B【解析】【详解】A.常温下溶液I的pH=7.0,则溶液I中c(H+)=c(OH-)=1×10-7mol/L,c(H+)<c(OH-)+c(A-),A错误;

B.常温下溶液II的pH=1.0,溶液中c(H+)=0.1mol/L,Ka=

C.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II中的c(HA)相等,C错误;

D.常温下溶液I的pH=7.0,溶液I中c(H+)=1×10-7mol/L,Ka=

关于衡中同卷2022化学一和衡中同卷2021化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