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国大联考试卷(全国大联考生物2021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生物全国大联考试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全国大联考生物2021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0-2011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全国卷) 生物

安徽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 物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0年7月12日消息,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称之为“Dysbindin—1”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存在于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中。如果减少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在“突触”中接受信息的组织就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反之,如果补充这种蛋白质,有关组织的机能应付地得到恢复,有关“Dysbindin—1”的蛋白南的全系统,错误的是 ( )

A.Dysbindin—1”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需经过“突触”

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种蛋白质

D.该发现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理论基础

2.核酸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大分子有机物,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核酸中所含有无素种类与磷脂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一致

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核苷酸

C.发菜的性状都是由核区的DNA控制的

D.mRNA中含有多个密码子,而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

3.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共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脱氧核苷酸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

B.核糖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

C.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直接由核糖体RNA决定

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

C.人成熟红细胞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消耗能量

D.在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 上的联系

5.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6.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B.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任选一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8.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吸作用过程中一定能产生二氧化碳

B.线粒体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物水不一定是在线粒体中生成的

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在第二阶段

9.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关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反应和暗反应都能转化光能

B.光反应过程消耗水,暗反应过程也消耗水

C.暗反应的减弱会影响光反应的进行

D.增加光照强度,[H]、ATP的量一定能增加

10.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萨顿利用类比推导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V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12.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增添了1个脱氧核苷酸对,此基因表达不可能的结果是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13.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E/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生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

A.eeFFHH B.Eeffhh C.eeFFhh D.eeffhh

14.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B.手受到刺激发生缩手反射时,在乙图中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B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D.乙酰胆碱是一咱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症状表现为肌无力

15.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甲是由用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血糖利用率下降

1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17.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

B.在 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在 时间内,种群数量为K,则在

时种群的数量为K/2

D.若在 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 时种群的数量为K/2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不断施用农药的结果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D.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1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

B.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

C.艾滋病和类风湿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20.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2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22.以下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23.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错误 ( )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 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胃蛋白酶处理制细胞悬浮液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 无病毒植物的培育、人工种子、种部植物杂交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培养基区别 所用的糖必须为葡萄糖 所用的糖为葡萄糖且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0 B.1 C.2 D.3

24.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提取→纯化→纯度鉴定处理

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C.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25.大部分有性生殖的动物,进行的都是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孕育成一个新个体。下列关于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种动物的雄性个性和雌性个体进行减数分裂的时期差不多

B.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卵黄膜封闭作用,第二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

C.一般情况下,卵黄膜内可以有多枚精子,透明带只能有一枚精子

D.早期胚胎细胞的分化最早出现在囊胚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7分)人类能够制造结构和功能复杂的计算机,却不能制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细胞,因为细胞远比计算机复杂。细胞内复杂的生化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要归功于各种细胞器之间的通力合作。下流程图表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路线,其中①~⑥代表细胞器或细胞结构,请回答:

氨基酸①→②→③→④→⑤→⑥→膜外

(1)如果上流程图中的氨基酸含放射性,则放射性最先出现在哪种有膜的细胞器上

(填序号),除上流程图所示的细胞器外,还有 (填细胞器)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2)核糖体有2种:一种是游离在细胞质中,称游离核糖体;另一种附着在内质网上,称附着核糖体。上流程图所示的是 。

(3)从该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可以看出 (填序号)的膜面积基本不变,进而也反映出生物膜的 特点,即 。

27.(8分)请回答下列I、II两小题:

I.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很有兴趣,设计了下图实验:

(1)该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是 。

(2)为了证实(1)中的原因,该同学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若胚芽鞘 (填字母)生长最快,胚芽鞘 (填字母)生长最慢,则能证实(1)中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

II.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 和 。

28.(10分)下面甲图表示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对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的不同影响。请回答:

(1)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 ,原因是 。

(2)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明植物 。

(3)在春末晴朗白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时刻、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如乙图。

①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产生量的变化分别为 、 。

②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 。

29.(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本校4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进行红绿色盲发病率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2004届 2005届 2006届 2007届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正常 404 398 524 432 436 328 402 298

红绿色盲 8 0 13 1 6 0 12 0

(1)第1小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可反映出红绿色盲遗传具有 的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色盲发病率为 %。

(2)第2小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遗伟方式,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记录如下:男生甲的外祖父色盲,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请问: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 →男生甲。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Ⅲ10)患有色盲,春同胞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庭系谱图如下:

若Ⅱ10与Ⅲ8婚配,生育子女中患有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在当地人群中约20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病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表现型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

30.(8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亚型流感病毒。下图表示甲型H1N1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细胞作出的部分应答过程。①—⑧表示免疫细胞或免疫活性物质。请回答:

(1)H1N1流感病毒已经侵入人体细胞,说明其已攻破人体的第 道防线。

(2)图中免疫细胞 (填序号)对H1N1病毒不具有识别功能。

(3)图中③指的是 ,①—⑧中,能增殖分化的有 (填序号)。

(4)人体稳态的维持,除上图所示的机制外还有 。

31.(8分)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如下的代谢途径:

在青霉素应用之前,磺胺是治疗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化学治剂。它可以抑制上流程图中的某种酶的活性,致使二氢蝶啶不能转化成四氢叶酸(一种维生素)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磺胺的作用部位:

(1)实验目的: 。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材料及用具:培养皿若干、基本培养基(含有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含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接种环、酒精灯、高压蒸气锅、磺胺、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肺炎双球菌菌种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培养皿,标记为甲、乙、丙,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上述基本培养基;

第二步: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加入 ,再向三个培养皿中加入 ;

第三步: ;

第四步:分别向甲、乙、丙三份培养基中 ,并置于37无菌条件下培养。一天后,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①甲、乙、丙中的肺炎双球菌均不能生长,则说明 ;

②甲、乙中的肺炎双球菌不能生长,丙中的能生长,则说明 ;

③甲中的肺炎双球菌不能生长,乙、珍中的能生长,则说明 。

参考答案

1.C 本题不能说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种蛋白质。

2.B 核酸和磷脂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A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由4种脱氧核苷酸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B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元真正的细胞核,性状都是由核区的DNA控制,C正确;RNA中存在密码子的是mRNA,而tRNA的一端有3个碱基能与mRNA的密码子结合,该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D正确。

3.C 核糖体的成分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病毒中没有核糖体;D项中把核糖体RNA与mRNA混淆。

4.C 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而不需要消耗能量。

5.D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字缩写,A错;蓝澡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C错;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正确。

6.A 在适合的条件下,酶离开活细胞也有催化作用。

7. B 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

8.A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9.C 暗反应不能转化光能,A错;暗反应过程产生水,B错;增加光照强度,[H]、ATP产生的量增加,但暗反应增强,消耗[H]、ATP的量也增加,D错。

10.B 图甲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丙不可能为极体;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

11.C 抗V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2.A 基因中部位插入一个碱基对,不管后面出现什么情况,插入点前有多肽链形成,所以有蛋白质形成。

13.C 已知F1的果实重150克,说明F1的细胞含有2个显性基因,四个选项的基因型中,只有C选项的eeFFhh和甲的基因型EEffhh杂交的子代细胞含有2个显性基因。

14.A 甲图中a表示的是效应器。

15.B 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间接调节激素甲的分泌。

16.A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只有②、③、⑦符合题意,故选A项。

17.D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18.C 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及隔离可形成新物种,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唯一途径。

19.C 效应T细胞不有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20.B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21.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放射性同位标记法。

22.C 甲方法不需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23.D 动物的组织块剪碎后只能用蛋白酶处理,而不能用胃蛋白酶处理;植物的原生质体的促融方法可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而不用生物法;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糖用的是蔗糖,而不用葡萄糖。

24.B 凝胶应用蒸馏水充分溶胀来配制凝胶悬浮液,所以B错误。

25.C 雄性动物进入青春期减数分裂才开始,而雌性运动在胎儿期减数分裂就已经开始,A错;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的,第二道屏障是卵黄膜封闭作用,B错;当第一个精子接触到卵黄膜时,透明带反应才进行,所以透明带内可以有多枚精子,进入卵黄膜的精子只有一个,C错;在囊胚期以前细胞还没有分化,D正确。

26.(除注明外,每空1分,同下)

(1)② 线粒体

(2)附着核糖体(2分)

(3)④ 结构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7.Ⅰ(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背光侧生长快,向光弯曲生长(2分)

(2)d c

28.(1)B 在低浓度CO2条件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2分)

(2)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CO2量(或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度)(2分)

(3)①减少 增加

②ATP、[H](2分) 温度较高

29.(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24(2分)

(2)外祖父→母亲(2分)

(3)1/12(2分) 1/200(2分)

30.(1)二

(2)⑦(2分)

(3)效应T细胞 ②④⑤⑥(2分)

(4)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2分)

31.(1)探究磺胺能抑制哪种酶的活性

(4)等量的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 等量的磺胺

将甲、乙、丙三份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①磺胺抑制酶3的活性

②磺胺抑制酶2的活性

③磺胺抑制酶1的活性

[img]

2004-2008年全国生物联赛试题及答案

2006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注意事项: l.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做答;

2.认真审题,按题意和要求作答。

3.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15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0分)

1.叶绿体不具有下面哪一项功能:

A.氮同化 B.DNA复制 C.合成组蛋白 D.产生ATP

2.蓝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

A.叶绿素a,叶绿素c,藻胆素 B.叶绿素a,叶绿素d,藻胆素

c.叶绿素b,叶绿素c,藻胆素 D.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胆素

3.下列哪个有关PCR的陈述是不对的:

A.PCR需要DNA聚合酶 B.PCR一般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c.PCR需要一段RNA引物 D.PCR需要DNA模板

4.秋水仙素的作用为点是:

A.核膜 B.微管 c.微丝 D.细胞骨架 E.中间纤维

5.哪项有关儿型限制性内切酶的说法是不对的:

A.酶切位点一般就在DNA识别位点内 B.酶切后DNA分子都有黏性末端

c.不能切RNA D.来自细菌

6.一个胃被切除了人手术几年后出现贫血,可能的原因是:

A.该病人对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B.该病人对维生素B6吸收不良

c.该病人对铁吸收不良 D.该病人对钙吸收不良

7.制备单克隆抗体不需要:

A.B-细胂 B.T-细胞 c.肿瘤细胞 D.融合细胞

8.人眼有3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下面哪3种颜色最敏感:

A.蓝,黄,绿 B.红,蓝,绿 c.蓝,红,黄 D.绿,红,黄

9.测定一个蛋白质分子量时,哪一种方法不常用?

A.超速离心 B.电泳

c.层析 D.X-光衍射

lO.所有进行光合放氧的生物都具有那种色素:

A.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绿素a,叶绿素c

c.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 D.叶绿素a,藻胆素

11.以下哪种物质具有高能键: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2-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12.葡萄糖酵解的产物是:

A.丙氨酸 B.丙酮醛 C.丙酮酸

D.乳酸 E.磷酸丙酮酸

13.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传递的主要作用是:

A.形成质子梯度 B.将电子传给氧分子

C.转运磷酸根 D.排出二氧化碳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

A.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过程 B.细胞凋亡不引起炎症

c.DNA降解 D.细胞凋亡起源于原核生物

15.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下列哪种的作用最强:

A.唾液 B.胆汁 c.胰液 D.胃液

16.肌肉收缩时直接能源是:

A.ATP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GTP

17.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谷氨酸 D.色氨酸E.苏氨酸

18.在肾单位中,葡萄糖重吸收部位是:

A.肾小管各段 B.远曲小管 c.肾小球 D.近曲小管

19.哺乳动物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等容舒张期末B.等容舒张期始 c.心室射血期 D.心房收缩期

20.以下哪个有关核仁的说法是错误的:

A.核仁在有丝分裂中消失 B.rRNA合成在核仁进行

c.tRNA合成在核仁进行 D.小核仁可融合成大核仁

21.以下哪些参与光合磷酸化:

A.P680,P700,P450 B.P680,P700,去镁叶绿素

c.P680,P700,叶绿素b D.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b,NADH

22.合成尿素的器官是:

A.肾脏 B.肝脏 c.肌肉 D.胰脏 E脾脏

23.当蛋白质溶液的pH值与蛋白质等电点相同时,蛋白质的

A.溶解度最大 B.溶解度最小c.溶解度与溶液pH无关D。j蛋白质变性

24.下面哪种生物最适合在深水中生长?

A.蓝藻 B.绿藻 c.红藻 D.褐藻 E.硅藻

2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鸟类出现在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E.都不对

26.下面哪类植物的有性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A.苔类,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B.藓类,蕨类,裸子植物

c.蕨类,裸子植物 D.裸子植物

27.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这种类型的双受精

现象是哪类植物所特有的?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

28.一般真菌的生活史同植物的生物史相比有哪种特点。

A.没有有性生殖 B.不具有双倍体

c.减数分裂罕见 D.具有双核期

29.动物原始分节现象发生在——。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D.线虫动物 E.原生动物

30.进化上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长臂猿 B.黑猩猩C.大猩猩 D.猩猩

31.下列哪一组是正确的人进化关系?

A.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直立人一智人一人

B.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一智人一直立人一人

c.粗壮南猿一阿法南猿一直立人一智人一人

D.阿法南猿直立人一粗壮南猿智人一人

32.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中不经历:

A.沉水植物阶段B.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c.沼泽植物阶段D.富营养化阶段

33.在生态金字塔中,哪种不可能形成倒锥形?

A.数量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c.能量金字塔D.都不可能

34.质蓝素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被转运到叶绿体类囊体腔中实行电子传递功能的。在细胞

质中合成的质蓝素前体含有——转运肽:

A.1个 B.2个 c.3个 D.O个

35.下面哪种属于动物的防御对策?

a.穴居,b.逃遁,c拟态,d.警戒色,e.假死,f威吓,

A. a,b,c,d,e,

B. b,c,d,e,

C. a,b,c,e,e

D.全部都是

36.真核生物基因常含有内含子,但在成熟的mRNA上没有内含子。这是因为?

A.转录过程不合成同内含子相应的RNA

B.内含子被特殊的蛋白质切除

c.RNA剪切

D.RNA重组

37.蔗糖在常温下很稳定,这是因为:

A.蔗糖需要较高的活化能 B.蔗糖是天然防腐剂

c.蔗糖处于一种低能级状态 D. 葡萄糖不易同其他化合物反应

38.香蕉无籽,是因为:

A.香蕉是3倍体植物 B.香蕉种子很小

c.香蕉种子不在我们所食部分 D.香蕉种植中施加了植物激素

39.下面哪种有关酶的描述是错的:

A.所有酶都是蛋白质 B.酶有专一性

c.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功能 D.酶可以不需要辅基

40.赖氨酸有3个pK值,pKl=2.1;pK2=9.0;pK3=10.5;赖氨酸的pI为:

A.7.2 B.5.55

C.6.3 D.9.75 E 10.5

41.三联密码子中的哪一个碱基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改变可能最小: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都一样

42.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A.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单倍体细胞

B.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三倍体细胞

c.只产生双倍体细胞

D.只产生三倍体细胞

43.豌豆花的花公式为↑K(5)C5A(9)+1G(1:1)。这表明

A.豌豆花子房下位 B.豌豆花花瓣合生

c.豌豆花为整齐花 D.豌豆花雄蕊有合生

44.下面哪项有关胰岛素的说法是错的:

A.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B.胰岛素是是在胰腺的胰岛合成并加工的

c.胰岛素前体具有两条多肽

D.I型糖尿病人胰岛素生产降低

4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反应速率快,作用时间长 D.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46.研究DNA在细胞中的代谢,常用的同位素标记物为:

A.14C一戊糖 B.32P一磷酸 c.15N一鸟嘌呤 D.3H一胸腺嘧啶

47.下列哪一项与显微镜的分辨率无关?

A.光波波长 B.物镜放大倍数

c.标本和透镜之间的物质的折射率 D.透镜的数值孔径

48.有丝分裂中,姊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开发生于: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9.细胞周期的长短取决于:

A.G1一期 B.S期 c.G2期 D.M期

50.染色体端粒酶的作用是:

A.防止DNA从端粒处降解 B.降解DNA复制后余留的RNA引物

c.防止DNA因为复制过程而变短 D.合成RNA引物

51.以下对乙烯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A.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

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生产这种气体

c.不能进行细胞问的传递

D.不同果实之间可以传递

E.浓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

52.以下对生物节律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A.动植物都有生物节律

B.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动植物的生物节律会维持

c.生物节律是由生物体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的

D.生物钟是无法调整的

巳'外界环境会影响生物钟的运转

53.下面列出的哪个不是植物的感光的受体?

A隐花色素1

B.细胞色素c

c光敏色素A

D.光敏色素B

54.以下哪个关于C4植物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均为单子叶植物

B. 叶片只进行C4光合作用途径

c. 光呼吸中放出的C02能被高效利用

D. 氧气对其C02固定影响较小

55.热带雨林在中国主要分布在:

A.西双版纳B.海南岛 c.台湾D.上述各项

56.一种蝴蝶突然展开翅膀露出鲜艳的黑红环纹,这是什么行为?

A.拟态 B.警戒色 c.威吓 D.逃避

57.酸雨主要是由——引起的:

A.NO,S02 B.NO.C02

C.C02,S02 D.NO.S02 C02

58.求偶行为的作用包括:

A.排斥竞争对手B.刺激配偶交配欲望c.防止异种交配D.上述各项

59.生物进化是指

A.生物越来越适应环境 B.生物的遗传物质越来越不一样

c.生物的个体数越来越多 D.生物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60.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中性进化论”,其根据主要来源于:

A. 化石证据 B.形态学证据 c生物大分子证据.

D.行为学证据E.生理学证据

61.物种的遗传变异的程度与物种的“寿命”是相关的,其原因是:

A.遗传变异大的物种适应的潜力大B.遗传变异大的物种进化的速率快

c.遗传变异大的物种抗病的能力强D.遗传变异大的物种繁殖的能力强.

62.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是白色花的显性。一株杂和有色花菜豆cc

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莱豆植株存在,且莱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

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莱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莱豆植株的比例是?

A. 3:l B. 15:7

C. 9:7 D. 15:9

63.上题(第62题)中如果换成自交不育的向日葵,岛上原有2株杂和体,且它们的后代

个体间均可以两两自由杂交,三代后F3的有色花与无色花的比例为:

A. 3:l B. 15:7

C 9:7 D. 15:9

64.如果A/a、B/b、C/c、D/d和E/e均各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现在进行下列杂交:

第一亲本(A,a}B/b;C/e,D/d;E/e)×第二亲本(a/a;B/b;e/c{D/d;e/e)

所产生的后代中,与第一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比例为:

A. 1/16 B.7/64

C. 9/128 D.1/32

65、第64题中,与第二个亲本表型相同的比例为:

A. 1/16 B.7/64

C 9/128 D.1/32

66、第64题中,与两个亲本表型都不同的子代比例为:

A. 15/16 B 55/64

C. 64/128 D.25/32

67.半乳糖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正常男子的祖父患该病,如果这

位男子与一位姐姐患有这种病的正常女子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A.1/3 B.1/4

C. 1/12 D.1/32

68.上题中,如果这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患有这种病,则第二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A. 1/3 B.1/4

C. 1/12 D.1/32

69.某男子患有一种罕见的皮肤病。他与一位正常女子结婚后,生育了6个儿子和4个女

儿。所有儿子都患该病,所有女儿都正常。随后发现,该男子所有孙子都患病,所有

孙女、外孙、外孙女都正常,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

A.X连锁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Y连锁遗传 D无法判断

70.某种二倍体植物中,A、B和c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连锁图如下:

| | |

A B C

A和B的图距为20,B与c的图距为30。现在有一亲本,基因型为:Abc/aBC,如

果亲本自交,不考虑干涉的情况下,基因型为abc/abc的子代的比例为:

A. 12.5% B 7%

C 0.49%D 0

71.第70题中,假设A对a为显性,且不受其他基因干扰,B和c也同样。如果该亲本

和abc/abc杂交,所得的1000个子代中,表型为A的个体为:

A.280 B.190

C 100 D.500

72.第7l题中出现a表型,而B和C均为显性的个体为:

A.280 B 190

C 100 D 500

73.下面哪项不是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证据:

A.叶绿体靠裂殖方式分裂

B.叶绿体DNA大小在100kb-200kb之间

c.有的叶绿体含有藻胆体

D.有的原核光合生物含有叶绿素b .

74.有关生物固氮,下列表述哪种正确:

A.生物固氮仅由原核生物进行

B.固氮酶只能用GTP为能源 ^

c.固氮产物为谷氨酸

D.所有蓝藻都能固氮

75.从植物分类学看,下列哪一对关系相当于褐藻-红藻之间的关系?

A.蓝藻一绿藻 B.单子叶植物一双子叶植物c.裸子植物-被子植物D.上述都是

76.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蓝藻,支原体 B.衣原体,噬菌体

c.衣藻,金鱼藻 D.放线菌,霉菌

77.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加入竞争性抑制剂:

A.米氏常数不变 B.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c.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都不变 D.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都变

78.以下哪些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A.结核,脚气 B.禽流感,乙型肝炎

c.地中海贫血,流感 D.艾滋病,梅毒

79.你发现一种植物可以在没有固定态氮条件生长,但当你加入一些氯霉素在培养基中后,

该植物就不能在无氮源培养基巾生长了。这时你如果加入一些硝酸钠,植物恢复生长。

这种植物可能是:

A.满江红 B.大豆 c.小叶苔 D.都可能

80.很多昆虫的发育中存在变态现象,渐变态昆虫的发育符合

A.无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一样 B.有蛹期,生括习性与成虫一样

C.有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不一样D.无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不一样

81.有一株酵母突变株,缺乏一种三羧酸循环中的酶,只有在培养基中加入Ⅱ-酮戊二酸后

才能生长,该酵母缺乏什么酶?

A.α-酮戊二酸脱氢酶 B.丙酮酸脱氢酶

c.柠檬酸异构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都不是

82.下面哪种有关生物圈碳循环的说法是错误的?

A.海洋储存的碳比大气储存的碳多很多

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同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大致相等

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同人类排放的碳大致相等

D.人类排出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被海洋和陆地植物吸收

83.硝化作用是指将氨转变成硝酸盐,反硝化作用是指

A.将氨转变成分子氮 B.将氨转变成亚硝酸盐

c.将硝酸盐转变成分子氮 D.将亚硝酸盐转变成硝酸盐

84.亲代抚育对于后代生长有重要意义。下面哪类生物的雄性参与亲代抚育最少?

A.两栖樊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85.下面哪项有关行为与基因关系的说法是正确的。

A.目前的实验证据支持”一个基因,一种行为”的对应关系

B.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c.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可以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

86.用“c测定年代的原理是:

A.14C/12C在一个标本中是恒定的,这个比值反映了当时大气中的比值

B.14C/12C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增加

c.14C/12C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恒定减少

D.14C可以恒定的速率衰变成12C

87.人海的河口生态系统中发现一种草履虫,观察得知其伸缩泡在原生活环境中每分钟约

收缩20次。这种草履虫在淡水中也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该草履

虫在淡水中伸缩泡每分钟收缩的次数?

A.大干20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高渗透压的环境中

B.大于20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低渗透压的环境中

C.小于20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高渗透压的环境中

D.小于20次,因为草履虫处在更低渗透压的环境中

88.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Na+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

B.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没有限制

C.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

D.K+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

89.下面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支持躯体和保护内脏器官

B.供肌肉附着,并作为肌肉运动的支点,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C.是唯一的运动器官和支持器官

D.骨中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90.以下组织中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猪的皮下脂肪 B_猫气管中间实质.

C.乌贼的软骨匣 D.哺乳动物的肠腺

91.脊索的形成是在以下哪个发育时期形成的?

A.囊胚期 B.原肠胚期 C.神经胚期 D.其后的器官形成期

92.脊椎动物中新脑皮最早出现于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93.以下动物类群中哪类与其他三类体腔性质不同?

A.外肛动物 B.嗌虫动物 C.腹毛动物 D.内肛动物

94.胎盘是由母体子宫内膜与胎儿的下列哪部分结合而成

A.绒毛膜 B.尿囊 C.绒毛膜与尿囊 D.羊膜

95.下列哪一组都是表皮衍生物

A.汗腺鹿角指甲 B.圆鳞栉鳞鸟羽

C.角质鳞犀角指甲 D.乳腺羚羊角盾鳞

96.在分类系统中,有下列单位①family②phyIum ③species④genus

按从高到低的层次排列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④ D②①④④

97.海洋中生活的环节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多有一个幼虫期,称为

A.担轮幼虫 B.两囊幼虫 C.羽腕幼虫 D.浮浪幼虫

98.节肢动物的下列各纲中同时含有2套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的是

A蛛形纲 B甲壳纲 C多足纲 D昆虫纲

99.第98题中,这2套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分别是

A鳃、书肺、马氏管、绿腺 B书鳃、书肺、绿腺、基节腺

C气管、书肺、马氏管、基节腺 D书肺、气管、马氏管、绿腺

100.与爬行动物相比,哺乳动物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右侧体动脉弓退化,只保留左前大静脉

B.肾门静脉和腹静脉明显退化

C.肾门静脉退化,腹静脉消失

D.只保留右侧体动脉弓和右前大静脉

二、多重判断(每小题2分,答案完全正确才能得分,共50分)

1.爬行动物与鸟类共同的特征为

A.缺乏皮肤腺、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双循环

B.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

C.缺乏皮肤腺、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双枕髁、卵裂形式为螺旋卵裂

D.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体温恒定、卵裂形式为盘裂

2.以下哪些描述的是动物内分泌腺的特点?

A.没有导管,分泌物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

B.由排列成团、索或囊泡的腺细胞构成,极少分布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

C.其分泌物对动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

D.是信息的存储处,在菜些动物中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3.下列有关交感神经的特性或功能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受意识支配 B.抑制消化道蠕动

C.促进瞳孔扩张 D.源自脊髓的胸段

4.在升温使爵自质变性过程中,以下哪些现象常会出现?

A.肽键断裂 B.氢键的断裂

c.溶解度下降 D.分子量减小、 E.辅酶脱离

5.以下哪些是错误的

A.脊椎动物的胃液pH 1.5~2.5,含胃蛋白酶,无脊椎动物胃蛋白酶存在碱性环境

, B_脊椎动物的胃液pH3.5~4.5,含胃蛋白酶,无脊椎动物胃蛋白酶存在酸性环境下

C.脊椎动物的胃液pH 1.5~2.5,哺乳动物含凝乳酶,无脊椎动物消化液中也存在

凝乳酶

D.脊椎动物的胃液pH3.5~4.5,含凝乳酶,无脊椎动物没有凝乳酶

6.下面哪(种)些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残基可能被修饰?

A.丙氨酸 B.丝氨酸 c.苯丙氨酸 D.甘氨酸E.赖氨酸

7.下面有关光系统II的论述是正确的?

A.在受光激发后,原初电子供体P680失去电子

B.P700~P680的氧化态形式

c.每一个吸收的光子可以导致两个电子传递

D.放氧过程产生的质子可以用于ATP合成

E.光系统Il仅在叶绿体存在

8.淀粉同纤维素的差别:

A.淀粉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纤维素仅含葡萄糖

B.淀粉可能分支,纤维素没有分支

c.淀粉比较稳定

D.淀粉可以被降解,纤维素不能被降解

E.淀粉溶于水,纤维素不容于水

9.原核生物:

A.具有细胞器,但不具有细胞核

B.能产生ATP,能独立进行生命过程

c.细胞壁含几丁质

D.大多具有环状DNA

E.都是厌氧生物 ;

10.下面哪些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定:

A.拟南芥 B.水稻 c.酵母 D.小鼠 E.人

11.下面哪些生物在生活期中没有具鞭毛的细胞?

A.褐藻 B.红藻c.蓝藻 D.金鱼藻。

12.哪些特征使得景天科植物适应在炎热荒漠环境生长?

A.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特异 B.具有C4代谢途径

c.白天气体交换少 D.储存酸性物质可以抗虫。

13.脱落酸具有下列哪些作用:

A.气孔关闭 B.种子休眠 c.果实成熟 D.抑制顶端优势

14.下面哪些(种)有关性别决定的说法正确?

A.哺乳类的性别是由XY染色体决定的

B.植物没有性染色体

C.染色体数目可能决定性别

D.有的动物是雌雄同体的

15.癌细胞的特征有:

A.可以远端转移 B.仅在人类和灵长类发现

C.其所有的癌基因表达上升 D.不存在细胞凋亡

16.下面哪些(种)条件可以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A.多倍体化 B.地理隔离 c.种内杂交 D.种问杂交

17.下面哪些(种)有关生命起源的说法是正确的?

A.最早出现的具自我复制能力的大分子可能是RNA

B.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病毒

c.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0亿年前

D.古细菌起源早于真细菌

18.转基因植物的特征:

A.一定含有原核生物外源基因

B.主要用于非食用植物

C.转入的基因仅在细胞核中

D.可以用于生产抗体

19.利用哺乳细胞培养来生产重组药物的条件是:

A.这种细胞必须本来就合成这种药物分子

B.这种细胞必须与酵母细胞融合后才能使用

c.编码这种药物分子的基因必须是哺乳类的基因

D.这种细胞必须是可以进行遗传转化的

20.植物进化的规律:

A.孢子体世代占优势 Bl_维管组织分化增加

C.繁殖不依赖水 D.草本向乔木发展 、

21.下面哪些(种)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血小板D.巨噬细胞

22.下面有关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A.抗体分子基本形状呈Y型 B.抗体分子含有多个二硫键

C.一种抗体结合一种抗原 D.抗体是由B细胞合成的

23.光合作用中C02固定和同化一定需要:

A.Rubisco B.NADPH

c.ATP D.放出氧气

24.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

A.血液一直保持流动

B.血管内壁光滑完整

c.血浆中有抗凝物质

D.血液中的溶氧抑制血小板功能

25.动物脂肪氧化供能得特点是:

A.氧化时释放能量多.

B.动物体所消耗的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脂肪提供

c.在短期饥饿情况下,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脂肪不能在机体缺氧时供能

全国大联考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答案

全国大连考

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卷

答案有的发下

谢谢!

关于生物全国大联考试卷和全国大联考生物2021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