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上进月考初三数学试卷(智慧上进月考卷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智慧上进月考初三数学试卷,以及智慧上进月考卷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深圳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练习卷!越多越好!我需要练习!

初三数学第二次段考试题(2008-11)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一种病毒非常微小,其半径约为0.00000016m,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

A.1.6×106m B.1.6×10-6m C.1.6×10-7m D.1.6×10-8m

2、在线段、菱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圆环这五种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A)1 (B)2 (C)3 (D)4

3、如右图,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

A.1对 B.2对 C. 3对 D.4对

4、制造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是2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的成本是162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 ( )

A、8.5% B、9% C、9.5% D、10%

5、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如图1所示,圆柱的俯视图是

图1 A B C D

2.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是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a2+ a3= a5 B.a2 a3= a6 C.(- a2)3= a6 D.(- a3) 2= a6

4.把多项式25-16x2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5+4x)(5-4x) B.(5+16x)(5-16x)

C.(25+16x)(25-16x) D.(25+4x)(25-4x)

5.下面的希腊字母中, 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img]

智慧上进的答案在哪找初三2022

可以在智慧上进答案网去找。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目前已经整理了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的各科答案和试卷。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智慧上进试卷app官网,上万份试卷答案在这里面随时随地的查看,可以在线做题,也可以在这里查看你的试卷的分数,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

九年级数学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一元二次方程(x﹣4)2=2x﹣3化为一般式是()

A.x2﹣10x+13=0 B.x2﹣10x+19=0 C.x2﹣6x+13=0 D.x2﹣6x+19=0

2.已知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1=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A.1 B.﹣1 C.0 D.无法确定

3.方程x(x+3)=x+3的解为()

A.x1=0,x2=﹣3 B.x1=1,x2=﹣3 C.x1=0,x2=3 D.x1=1,x2=3

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7=0,则方程变形为()

A.2=43 C.2=16

5.将抛物线y=x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A.y=(x+1)2﹣2 B.y=(x﹣1)2+2 C.y=(x﹣1)2﹣2 D.y=(x+1)2+2

6.若二次函数y=ax2+bx+a2﹣2(a,b为常数)的图象如下,则a的值为()

A.﹣2 B.﹣ C.1 D.

7.抛物线y=x2﹣6x+5的顶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如图,抛物线y=﹣x2﹣4x+c(c0)与x轴交于点A和点B(n,0),点A在点B的左侧,则AB的长是()

A.4﹣2n B.4+2n C.8﹣2n D.8+2n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px+3=0的一个根为﹣3,则p=.

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7,第三边是方程x2﹣16x+55=0的根,则第三边长是.

1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个队参赛,则x满足的关系式为.

13.抛物线y=2x2﹣5x+1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14.二次函数y=x2﹣2x的图象上有A(x1,y1)、B(x2,y2)两点,若1

15.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且经过点P(3,0),则a﹣b+c的值为.

16.如图,已知直线y=﹣ x+3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P是抛物线y=﹣ x2+2x+5上的一个动点,其横坐标为a,过点P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直线y=﹣ x+3于点Q,则当PQ=BQ时,a的值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17、18、19题各9分,20题12分,共39分)

17.解方程:2x2﹣4x﹣5=0(用公式法)

1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14cm,面积为24cm2,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19.某工厂在两年内机床年产量由400台提高到900台,求机床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20.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5),(2,﹣3),(4,5)三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写出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写出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其中21、22题各9分,23题10分,共28分)

21.如图,直线y=x+m和抛物线y=x2+bx+c都经过点A(1,0),B(3,2).

(1)求m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不等式x2+bx+cx+m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

22.商场某种新商品每件进价是120元,在试销期间发现,当每件商品售价为130元时,每天可销售70件,当每件商品售价高于130元时,每涨价1元,日销售量就减少1件.据此规律,请回答:

(1)当每件商品售价定为170元时,每天可销售多少件商品商场获得的日盈利是多少?

(2)在上述条件不变,商品销售正常的情况下,每件商品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1600元?(提示:盈利=售价﹣进价)

23.如图,抛物线y=ax2+bx﹣4a经过A(﹣1,0)、C(0,4)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D(m,m+1)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求点D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的坐标.

24.某企业加工一台大型机械设备润滑用油90千克,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为60%,按此计算,加工一台大型机械设备的实际耗油量为36千克.通过技术革新后,不仅降低了润滑用油量,同时也提高了用油的重复利用率,并且发现润滑用油量每减少1千克,用油量的重复利用率增加1.6%,这样加工一台大型机械设备的实际耗油量下降到12千克,问技术革新后,加工一台大型机械设备润滑用油量是多少千克?用油的重复利用率是多少?

25.如图,抛物线y= 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m,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MC+MD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矩形OABC的顶点A( ,0),C(0,1),∠AOC=30°,将△AOC沿AC翻折得△APC.

(1)求点P的坐标;

(2)若抛物线y=﹣ x2+bx+c经过P、A两点,试判断点C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3)设(2)中的抛物线与矩形0ABC的边BC交于点D,与x交于另一点E,点M在x轴上运动,N在y轴上运动,若以点E、M、D、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点M、N的坐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一元二次方程(x﹣4)2=2x﹣3化为一般式是()

A.x2﹣10x+13=0 B.x2﹣10x+19=0 C.x2﹣6x+13=0 D.x2﹣6x+19=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首先把方程左边的相乘,再移项使方程右边变为0,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x﹣4)2=2x﹣3,

移项去括号得:x2﹣8x+16﹣2x+3=0,

整理可得:x2﹣10x+19=0,

故一元二次方程(x﹣4)2=2x﹣3化为一般式是:x2﹣10x+19=0.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合并同类项是解题关键.

2.已知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1=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A.1 B.﹣1 C.0 D.无法确定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把x=1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1)+1+1=0,

解得:m=﹣1.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关键.

3.方程x(x+3)=x+3的解为()

A.x1=0,x2=﹣3 B.x1=1,x2=﹣3 C.x1=0,x2=3 D.x1=1,x2=3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方程移项后,提取公因式化为积的形式,然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解答】解:方程x(x+3)=x+3,

变形得:x(x+3)﹣(x+3)=0,即(x﹣1)(x+3)=0,

解得:x1=1,x2=﹣3.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7=0,则方程变形为()

A.2=43 C.2=16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专题】配方法.

【分析】首先进行移项变形成x2﹣6x=7,两边同时加上9,则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常数,即可完成配方.

【解答】解:∵x2﹣6x﹣7=0,

∴x2﹣6x=7,

∴x2﹣6x+9=7+9,

∴(x﹣3)2=16.

故选C.

【点评】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5.将抛物线y=x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A.y=(x+1)2﹣2 B.y=(x﹣1)2+2 C.y=(x﹣1)2﹣2 D.y=(x+1)2+2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平移规律写出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

【解答】解:抛物线y=x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y=(x+1)2﹣2.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的是函数图象的平移,用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直接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

6.若二次函数y=ax2+bx+a2﹣2(a,b为常数)的图象如下,则a的值为()

A.﹣2 B.﹣ C.1 D.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进而得出a2﹣2的值,然后求出a值,再根据开口方向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抛物线与y轴的交于原点,

所以,a2﹣2=0,解得a=± ,

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所以a0,

∴a=﹣ 舍去,即a= .

故选D.

【点评】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7.抛物线y=x2﹣6x+5的顶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利用配方法把抛物线的一般式写成顶点式,求顶点坐标;或者用顶点坐标公式求解.

【解答】解:∵y=x2﹣6x+5

=x2﹣6x+9﹣9+5

=(x﹣3)2﹣4,

∴抛物线y=x2﹣6x+5的顶点坐标是(3,﹣4),在第四象限.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配方法求顶点坐标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8.如图,抛物线y=﹣x2﹣4x+c(c0)与x轴交于点A和点B(n,0),点A在点B的左侧,则AB的长是()

A.4﹣2n B.4+2n C.8﹣2n D.8+2n

【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4,x1x2=﹣c,所以(x1﹣x2)2=(x1+x2)2﹣4x1x2=16+4c,AB的长度即两个根的差的绝对值,利用以上条件代入化简即可得到AB的长.

【解答】解:设方程0=﹣x2﹣4x+c的两个根为x1和x2,

∴x1+x2=﹣4,x1x2=﹣c,

∴(x1﹣x2)2=(x1+x2)2﹣4x1x2=16+4c,

∵AB的长度即两个根的差的绝对值,即: ,

又∵x2=n,

∴把x2=n代入方程有:c=n2+4n,

∴16+4c=16+16n+4n2=4(n+2)2,

∴ =2n+4,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的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m≤1 .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专题】探究型.

【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x2+2x+m=0得出a、b、c的值,再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m=0可知a=1,b=2,c=m,

∵方程有实数根,

∴△=22﹣4m≥0,解得m≤1.

故答案为:m≤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据题意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px+3=0的一个根为﹣3,则p= 4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px+3=0的一个根为﹣3,因而把x=﹣3代入方程即可求得p的值.

【解答】解:把x=﹣3代入方程可得:(﹣3)2﹣3p+3=0,

解得p=4

故填: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求未知系数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的问题.

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7,第三边是方程x2﹣16x+55=0的根,则第三边长是 5 .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x1=5,x2=11,然后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得到第三边为5.

【解答】解:x2﹣16x+55=0,

(x﹣5)(x﹣11)=0,

所以x1=5,x2=11,

又因为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7,所以第三边为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也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个队参赛,则x满足的关系式为  x(x﹣1)=4×7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关系式为:球队总数×每支球队需赛的场数÷2=4×7,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

【解答】解:每支球队都需要与其他球队赛(x﹣1)场,但2队之间只有1场比赛,

所以可列方程为: x(x﹣1)=4×7.

故答案为: x(x﹣1)=4×7.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比赛总场数的等量关系,注意2队之间的比赛只有1场,最后的总场数应除以2.

13.抛物线y=2x2﹣5x+1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两个 .

【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分析】抛物线与x的交点个数,即为抛物线y=2x2﹣5x+1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因此只要算出b2﹣4ac的值就可以判断出与x轴的交点个数.

【解答】解:∵y=2x2﹣5x+1,

∴b2﹣4ac=(﹣5)2﹣4×2×1=170.

∴抛物线y=2x2﹣5x+1与x轴有两个交点.

即:抛物线y=2x2﹣5x+1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两个.

故答案为:两个.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问题,关键是算出二次函数中b2﹣4ac的值.

14.二次函数y=x2﹣2x的图象上有A(x1,y1)、B(x2,y2)两点,若1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先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出对称轴为直线x=1,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答.

【解答】解:∵y=x2﹣2x=(x﹣1)2﹣1,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

∵1

∴y1

故答案为:y1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出对称轴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数学期末考试的脚步声近了,初三的数学基础知识点你都学会了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

正确的是( )

(A)A→B→C→D (B)D→B→C→A (C)C→D→A→B (D)A→C→B→D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是方程x2-7 x+12=0的两根,则第三边长为( )

(A)7 (B)5 (C) (D)5或

3.已知3是关于x的方程 x2-2a+1=0的一个解,则2a的值是 ( )

(A)11 (B)12 (C)13 (D)14

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 )

(A)一对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6-x与函数y = (x0)的图象

相交于点A、B,设点A的坐标为(x1 ,y1),那么长为x1,宽为y1

的矩形的面 积和周长分别为( )

(A)4,12 (B)8,12 (C)4,6 ( D)8,6

6.如果点A(-1, )、B(1, )、C( , )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三个点,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7.在联欢晚会上 ,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 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 使游戏公平,凳子最适当的位置在△ABC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8.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 ,使点D落在BC边

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

长是( ).

(A)2cm (B)3cm (C)4cm (D)5cm

二、认真填一填:(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已知 是关于x的方程: 的一个解,则2a-1的值是 .

10.在一个有40万人口的县,随机调查了3000人,其中有2130人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在该县随便问一个人,他看焦点访谈节目的概率大约是______________.

11.菱形有一个内角为600,较短的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面积为 .

12.依次连接菱形各边中 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

13.如图,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

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14.用配方法将二次三项式 变形,

结果为 .

15.如图,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变为

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使其面积为矩形

面积的一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最小内角

的值等于 .

16.如图,一个正方形摆放在桌面上,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三、细心做一做(17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8题8分)

17.(1)解方程 (2)解方程

18.(8分)如下图,一墙墩(用线段AB表示)的影子是BC,小明(用线段DE表示)的影子是EF,在M处有一颗大树,它的影子是MN .

(1) 试判断是路灯还是太阳光产生的影子,如果是路灯产生的影子确定路灯的位置(用点P表示).如果是太阳光请画出光线.

(2) 在图中画出表示大树高的线段.

(3) 若小明的眼睛近似地看成是点D,试画图分析小明能否看见大树的部分.

四 解答题(19题7分、20题9分)

19.(7分)杨华与季红用5张规格相同的硬纸片做拼图游戏,正面如图1所示,背面完全一样,将它们背面朝上搅匀后,同时抽出两张.规则如下:

当两张硬纸片上的图形可拼成电灯或小人时,杨华得1分;

当两张硬纸片上的图形可拼成房子或小山时,季红得1分(如图2).

问题: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公平,如何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20.(9分)如图,已知直线y = - x+4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点A(-2,a),并且与x轴相交于点B.

(1)求a的值.

(2)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3)求△AOB的面积.

五(21、22题各10分)

21.( 10分)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剪去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已知盒子的容积是400cm3,求原铁皮的边长.

22.(10分)已知:如图,在Δ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ΔABC

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

(1)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2)当 Δ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

六(23、24题各10分)

23.(10分)某花圃用花盆培育某种花苗,经过实验发现每盆的盈利与每盆 的株数构成一定的关系.每盆植入3株时,平均单株盈利3元;以同样的栽培条件,若每盆每增加1株,平均单株盈利就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0元,每盆应该植多少株?

24.(10分)如图,在□ABCD中,∠ DAB=60°,点E、F分别在CD、AB的延长线上,且AE=AD,CF=CB.

(1)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2)若去掉已知条件的“∠ DAB=60°”,上述的结论还成立吗? 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七、(12分)

25.已知反比例函数 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a,b),(a+2,b+k)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如图,已知点A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的坐标.

(3)利用(2)的结果,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OP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直接写出来;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八、(14分)

2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5,AD=4,BC=10.点E在下底边BC上,点F在腰AB上.

(1)若EF平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设BE长为x,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EF的面积 ;

(2)是否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2的两部分?若存在,求此时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C 2.D 3.C 4.A 5.A 6.A 7.D 8.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9.13 10.0.71 11.18 12.矩形 13.空心圆柱 14. -100 15.30o

16.

三题

17.(1)

………………………………3分

…………………………………5分

……………………………………………6分

18.题略 (1)………3分 (2)………6分 (3)………8分(图作对即可)

四题

19.解:不公平,因为杨华胜的概率为 0.4季红胜的概率为0.6不公平. ………3分

应该为:当两张硬纸片上的图形可拼成电灯或小人时,杨华得3分; …5分

当两张硬纸片上的图形可拼成房子或小山时,季红得2分.……7分

20.(本小题9分)

解:(1) 将A(-2,a)代入y=-x+4中,得:a=-(-2)+4 所以 a =6 …………3分

(2)由(1)得:A(-2,6)www. Xkb1.coM

将A(-2,6)代入 中,得到 即k=-12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6分

(3)如图:过A点作AD⊥x轴于D

因为 A(-2,6) 所以 AD=6

在直线y=-x+4中,令y=0,得x=4

所以 B(4,0) 即OB=4

所以△AOB的面积S= ×OB×AD= ×4×6=12………9分

五题(21、22题各10分)

21题(10分)

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这个盒子的底面边长为x-8

由题意列出方程 4(x-8)2=400 ……………………………………………………5分

整理,得 x2 – 16x -36=0

解方程,得 x1 = 18, x2 = -2 ……………………………………………8分

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不能为负数,所以x2 = -2舍去 ……………………………9分

因此,正方形的边长为18cm

答:原正方形的边长为18cm …………………………………………………10分

22.题(10分)

(1)证明:∵AB=AC, AD⊥BC

∴∠BAD=∠CAD,即∠CAD = ∠BAC

∵AN是ΔABC外角∠CAM的平分线

∴∠CAN= ∠CAM

∴∠CAD+∠CAN= ∠BAC+ ∠CAM=90°

∴∠DAN=9 0° ……………………………………………3分

又∵CE⊥AN ,AD⊥BC

∴ ∠AEC=90°,∠ADC=90°

∴四边形ADCE是矩形 …………………………5分

∵Δ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AD⊥BC

∴AD= BC=DC ……………………………………8分

∵四边形ADCE是矩形

∴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 ………………10分

六题(23、24题各10分)

23.解:设每盆花苗增加 株,则每盆花苗有 株,平均单株盈利为 元,由题意,

得 . ……………………………………………………5分

化简,整理,的 .

解这个方程,得 ………………………………………… ………9分

答:要使得每盆的盈利达到10元,每盆应该植入4株或5株.………………10分

24.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C∥AB,∠DCB=∠DAB=60°

∴∠ADE=∠CBF=60°

∵AE=AD,CF=CB

∴△AED,△CFB是正三角形,ED=BF ………………2分

在 ABCD中,AD=BC,DC∥=AB

∴ED+DC=BF+AB

即 EC=AF ………………3分

又∵DC∥AB

即EC∥A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4分

(2)上述结论还成立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C∥AB,∠DCB=∠DAB,AD=BC,DC∥=AB

∴∠ADE=∠CBF

∵AE=AD,CF=CB

∴∠AED=∠ADE,∠CFB=∠CBF

∴∠AED=∠CFB ………………6分

又∵AD=BC

∴△ADE≌△CBF ………………8分

∴ED=FB

∵DC=AB

∴ED+DC=FB+AB

即EC=FA ………………9分

∵DC∥AB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10分

七题(12分)

25.题

解:(1)(a,b)(a+2, b+k)代入y=2x+1得:

b=2a-1

b+k=2(a+2)-1

解得 k=4 …………………………………………………………………4分

(2)当 =2x-1得

x 1= - 0 .5 x2=1

∵A点在第一象限

∴点A的坐标为(1,1) ………………………………………………………8分

(3)点p( 1,0)p(2,0)p( ,0) p(- ,0)……………………………12分

八题(14分)

26.解:(1)由已知条件得:

梯形周长为24,高4 ,面积为28.

BF=24÷2 –x=12–x ………………………………2分

过点F作FG⊥BC于G,过点A作AK⊥BC于K

则可得:FG= 12-x5 ×4 …………………………3分

∴S△BEF=12 BE•FG=-25 x2+245 x(7≤x≤10)…5分

(2)存在. ……………………… ……………………………6分

由(1)得:-25 x2+245 x=14 ……………………7分

得x1=7 x2=5(不合舍去)

∴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此时BE=7.……8分

(3)不存在 .………………………………………………………………………………9分

假设存在,显然是:S△BEF∶SAFECD=1∶2,(BE+BF)∶(AF+AD+DC)=1∶2……… ……11分

则有-25 x2 +165 x = 283

整理得:3x2-24x+70=0

△=576-8400

∴不存在这样的实数x. ………………………………………………………12分

即不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2的两部分. ……14分

初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和总结

最佳答案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 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 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明白的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失败了怎么办?认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要认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来要干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失败不甘心接着走,而是要正确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么,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弱势是什么;

第三,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走。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综上,我决心:

平时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把课堂学习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并学有余力地积极发展兴趣爱好;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酣畅淋漓、悲壮彻底、问心无愧的战役

再接再励,继续努力

申明:我是引用的

初三数学第二次月考重点内容是什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x+2y=1 B. x=2x3﹣3 C. x2﹣2=0 D. 3x+ =4

 

2.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1.6,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比乙稳定 B. 乙比甲稳定

  C. 甲和乙一样稳定 D. 甲、乙稳定性没法对比

 

3.如果 = ,那么 的值是()

  A. B. C. D.

 

4.已知一组数据:2,1,x,7,3,5,3,2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2 B. 2.5 C. 3 D. 5

 

5.把方程x2﹣4x﹣6=0配方,化为(x+m)2=n的形式应为()

  A. (x﹣4)2=6 B. (x﹣2)2=4 C. (x﹣2)2=0 D. (x﹣2)2=10

 

6.某中学为了让学生的跳远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在锻炼一个月后,学校对九年级一班的45名学生进行测试,成绩如下表:

跳远成绩(cm) 160 170 180 190 200 220

人数 3 9 6 9 15 3

这些运动员跳远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190,200 B. 9,9 C. 15,9 D. 185,200

 

7.某种花卉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设每盆多植x株,则可以列出的方程是()

  A. (3+x)(4﹣0.5x)=15 B. (x+3)(4+0.5x)=15 C. (x+4)(3﹣0.5x)=15 D. (x+1)(4﹣0.5x)=15

 

8.比例尺为1:1000的图纸上某区域面积400cm2,则实际面积为()

  A. 4×105m2 B. 4×104m2 C. 1.6×105m2 D. 2×104m2

 

9.若 = = ,且3a﹣2b+c=3,则2a+4b﹣3c的值是()

  A. 14 B. 42 C. 7 D.

 

10.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且DE∥BC,EF∥AB.若AD=2BD,则 的值为()

  A. B. C. D.

 

11.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B. 所有等边三角形相似

  C. 所有矩形相似

  D.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三角形相似

 

1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DE∥AC,若S△BDE:S△CDE=1:4,则S△BDE:S△ACD=()

  A. 1:16 B. 1:18 C. 1:20 D. 1:24

 

1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 +4x+2=0的解为()

  A. x1=1,x2=﹣1 B. x1=x2=1 C. x1=x2=﹣1 D. 无解

 

14.(北师大版)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G,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F,连接FD,若∠BFA=90°,则下列四对三角形:①△BEA与△ACD;②△FED与△DEB;③△CFD与△ABG;④△ADF与△CFB.其中相似的为()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5.某校规定学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卷面成绩,课外论文成绩,平日表现成绩(三部分所占比例如图),若方方的三部分得分依次是92,80,84,则她这学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分.

 

16.已知线段a、b、c、d成比例线段,其中a=3cm,b=4cm,c=6cm,则d=cm.

 

17.方程x2+4x+k=0的一个根是2,那么k的值是;它的另一个根是.

 

18.如图,△ABC中,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连接DE,线段BE、CD相交于点O,若OD=2,则OC=.

 

19.若|b﹣1|+ =0,且一元二次方程kx2+ax+b=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20.如图,Rt△ABC中,∠ACB=90°,∠ABC=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0≤t≤8),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三、简答题(共60分)

21.(10分)(2006•大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的一个解与方程 解相同.

(1)求k的值;

(2)求方程x2+kx﹣2=0的另一个解.

 

22.为了了解重庆一中初2014级学生的跳绳成绩,琳琳老师随机调查了该年级开学体育模拟考试中部分同学的跳绳成绩,并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求被调查同学跳绳成绩的中位数,并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2)如果我校初三年级共有学生2025人,估计跳绳成绩能得18分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3.已知,图中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一个单位,现在网格中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

(1)画出△ABC以点P为位似中心在P点两侧的位似图形△DEF,并且△DEF与△ABC的位似比为2:1;

(2)点A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3)若△ABC另一位似图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1,﹣3),(3,﹣1),(4,﹣4),则这组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坐标为(,)

 

24.(10分)(2005•扬州)某水果批发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现该商场要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

 

25.(12分)(2014秋•沙河市校级月考)如图,点P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CD边上,连结BP并延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Q.

(1)求证:△AQB∽△CBP;

(2)当AB=2PC时,求证:点D为AQ的中点.

 

26.(12分)(2014秋•沙河市校级月考)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

(1)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2)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

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请计算.

 

 

2014-201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二十冶三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x+2y=1 B. x=2x3﹣3 C. x2﹣2=0 D. 3x+ =4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有三个特点: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3)是整式方程.

解答: 解:A、x+2y=1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错误;

B、x=2x3﹣3是一元三次方程,故错误;

C、x2﹣2=0,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正确;

D、3x+ =4是分式方程,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x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2.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1.6,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比乙稳定 B. 乙比甲稳定

  C. 甲和乙一样稳定 D. 甲、乙稳定性没法对比

考点: 方差.

分析: 根据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S甲2>S乙2,

∴乙比甲稳定.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

 

3.如果 = ,那么 的值是()

  A. B. C. D.

考点: 比例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比例的合比性质得到.

解答: 解:∵ = ,

则 = ,即 = .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运用了比例的合比性质,对性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一组数据:2,1,x,7,3,5,3,2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2 B. 2.5 C. 3 D. 5

考点: 众数;中位数.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根据众数定义首先求出x的值,再根据中位数的求法,求出中位数.

解答: 解:数据2,1,x,7,3,5,3,2的众数是2,说明2出现的次数最多,x是未知数时2,3,均出现两次,∴x=2.

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2,2,2,3,3,5,7.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和3,因而的中位数是:(2+3)÷2=2.5.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要注意,当所给数据有单位时,所求得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不要漏单位.

 

5.把方程x2﹣4x﹣6=0配方,化为(x+m)2=n的形式应为()

  A. (x﹣4)2=6 B. (x﹣2)2=4 C. (x﹣2)2=0 D. (x﹣2)2=10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分析: 先移项,再方程两边都加上4即可.

解答: 解:x2﹣4x﹣6=0,

x2﹣4x=6,

x2﹣4x+4=6+4,

(x﹣2)2=10,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配方.

 

6.某中学为了让学生的跳远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在锻炼一个月后,学校对九年级一班的45名学生进行测试,成绩如下表:

跳远成绩(cm) 160 170 180 190 200 220

人数 3 9 6 9 15 3

这些运动员跳远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190,200 B. 9,9 C. 15,9 D. 185,200

考点: 众数;中位数.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第23个数就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为众数.

解答: 解:在这一组数据中20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

故众数是200cm;

在这45个数中,处于中间位置的第23个数是190,所以中位数是190.

所以这些学生跳远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190,200.

故选A.

点评: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7.某种花卉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设每盆多植x株,则可以列出的方程是()

  A. (3+x)(4﹣0.5x)=15 B. (x+3)(4+0.5x)=15 C. (x+4)(3﹣0.5x)=15 D. (x+1)(4﹣0.5x)=15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 销售问题.

分析: 根据已知假设每盆花苗增加x株,则每盆花苗有(x+3)株,得出平均单株盈利为(4﹣0.5x)元,由题意得(x+3)(4﹣0.5x)=15即可.

解答: 解:设每盆应该多植x株,由题意得

(3+x)(4﹣0.5x)=15,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每盆花苗株数×平均单株盈利=总盈利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8.比例尺为1:1000的图纸上某区域面积400cm2,则实际面积为()

  A. 4×105m2 B. 4×104m2 C. 1.6×105m2 D. 2×104m2

考点: 比例线段.

分析: 根据面积比是比例尺的平方比,列比例式求得该区域的实际面积.

解答: 解:设实际面积为xcm2,

则400:x=(1:1000)2,

解得x=4×108.

4×108cm2=4×104m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比例尺的定义,掌握面积比是比例尺的平方比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9.若 = = ,且3a﹣2b+c=3,则2a+4b﹣3c的值是()

  A. 14 B. 42 C. 7 D.

考点: 比例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转换为等积式后,能用其中一个字母表示另一个字母,达到约分的目的即可.

解答: 解:设a=5k,则b=7k,c=8k,

又3a﹣2b+c=3,则15k﹣14k+8k=3,

得k= ,

即a= ,b= ,c= ,

所以2a+4b﹣3c= .故选D.

点评: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关于未知数的方程,从而求得各个字母,再进一步计算代数式的值.

 

10.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且DE∥BC,EF∥AB.若AD=2BD,则 的值为()

  A. B. C. D.

考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专题: 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 = = =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DE∥BC,EF∥AB,AD=2BD,

∴ = =2, = =2,

∴ = ,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注意: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1.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B. 所有等边三角形相似

  C. 所有矩形相似

  D.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三角形相似

考点: 相似图形.

分析: 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 解:A、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一定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所有等边三角形相似,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所有矩形不一定相似,错误,符合题意;

D、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三角形相似,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图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多边形相似,难度不大.

 

智慧上进月考初三数学试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智慧上进月考卷答案、智慧上进月考初三数学试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