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2018五月调研卷全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8年全国卷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非金属元素硅和硼会形成化合物吗为什么
会的
无机化学基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碳、硅和硼)【考情调研】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碳的考查范围比较广,各类型题中均有可能出现;硅以SiO2杂质的形式在工艺流程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准和硼可能会以新材料、新技术为背景,结合工艺流程或实验进行考查。近三年全国卷的考查情况如表所示:
元素 考查情况
C 2019全国ⅠT28以水煤气变换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2018三套全国卷均涉及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考查;2017和2018的全国卷Ⅱ均涉及草酸或草酸盐的考查
Si 2019三套全国卷均涉及对硅元素的考查;2018全国ⅢT28以三氯氢硅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2017三套全国卷的工艺流程题均涉及Si或SiO2
B 2019全国ⅠT26以H3BO3的制备为载体进行考查;2017全国ⅠT26中以H3BO3与NH3反应的信息为载体,考查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
预计2020年高考对碳、硅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保持稳定,硼及其化合物可能以NaBO2、NaBH4、Na2B407·10H20等的制备工艺(实验)及其性质为载体进行考查。碳、硅、硼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1.碳单质(1)存在:碳单质的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木炭、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2)结构:金刚石: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石墨:平面正六边形层状结构。(3)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石墨熔点高、质,有滑腻感,是电的良导体。(4)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
可燃性 2C+O2(不足) 2CO、C+O2(足量) CO2
与氧化物反应 CuO:2CuO+C2Cu+CO2↑(冶炼金属)SiO2:SiO2+2CSi+2CO↑(制取粗硅)H2O:C+H2O(g) CO+H2(制取水煤气)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 浓H2SO4:C+2H2SO4(浓) CO2↑+2SO2↑+2H2O浓HNO3:C+4HNO3(浓) CO2↑+4NO2↑+2H2O
2.一氧化碳(CO)(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还原性①燃烧:2CO+O22CO2,淡蓝色火焰;②还原CuO:CuO+COCu+CO2(冶炼金属)。3.二氧化碳(CO2)(1)物理性质: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固态CO2俗称干冰。(2)化学性质:与H2O、Na2O、Ca(OH)2(足量、澄清)、Mg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CO2+H2OH2CO3、Na2O+CO2===Na2CO3、CO2+Ca(OH)2===CaCO3↓+H2O 2Mg+CO22MgO+C。(3)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①CO2的主要来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②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a.溶于江水、海水中:CO2+H2OH2CO3;b.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c.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4)CO、CO2气体的除杂方法
CO中混有CO2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气体
CO2中混有CO 通过盛有灼热CuO的硬质试管
CO2中混有少量SO2或HCl 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气体
①澄清石灰水只用于检验CO2,不能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应用NaOH溶液除去;②CO2、SO2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均无沉淀产生
4.碳酸(H2CO3)弱酸性、不稳定性。碳酸(H2CO3)只能在水中存在。H2CO3在水中与CO2共存,因此常把CO2+H2O当碳酸用。5.碳酸的酸式盐和正盐的比较(1)在水中的溶解性①含K+、Na+、NH的正盐易溶于水,其余一般不溶于水;酸式盐均能溶于水。②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溶解度小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Ca(HCO3)2CaCO3;可溶性正盐溶解度大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Na2CO3NaHCO3。(2)水溶液酸碱性强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正盐溶液的pH大于其酸式盐溶液,如pH:Na2CO3溶液NaHCO3溶液。
(3)热稳定性一般来说,热稳定性顺序为正盐酸式盐碳酸,如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可溶性正盐难溶性正盐,如CaCO3高温分解,而K2CO3不易分解。(4)与酸的反应①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H2O+CO2↑+Ca2+。②Ca(HCO3)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H+===H2O+CO2↑。(5)与碱的反应①Na2CO3与C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Ca2+===CaCO3↓。②NaHCO3与足量C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Ca2++OH-===CaCO3↓+H2O。Ca(OH)2与足量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2OH-+2HCO===CaCO3↓+CO+2H2O。【即时巩固】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2)溶解度:Na2CO3NaHCO3(×)(3)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CaSO4CaCO3+SO (√)(4)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5)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6)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7)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8)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若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溶液会变浑浊(√)(9)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晶体析出(√)(10)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一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CO2过量,沉淀溶解(×)2.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解析:选C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3.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解析:选B 反应①是CO2与H2反应生成了CO,根据元素守恒可推断有H2O生成,A项正确;反应②是CO与H2反应生成(CH2)n,(CH2)n中还含有碳氢键,B项错误;由示意图可知,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C项正确;根据a的球棍模型,可得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3,系统名称为2甲基丁烷,D项正确。知识点二 硅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1.硅(Si)(1)硅的存在硅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2)物理性质灰黑色,硬度大,熔、沸点高,具有金属光泽。(3)化学性质常温下与F2、HF、NaOH反应;加热时能与H2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氢化物SiH4,加热时还能与Cl2、O2化合分别生成SiCl4、SiO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②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③与NaOH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4)制备方法①制取粗硅: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SiO2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SiO2+2CSi+2CO↑。②粗硅提纯: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提醒] ①用焦炭还原SiO2,产物是CO而不是CO2。②粗硅中含碳等杂质,与Cl2反应生成的SiCl4中含有CCl4等杂质,经过分馏提纯SiCl4后,再用H2还原,得到高纯度硅。(5)主要用途①良好的半导体材料;②太阳能电池;③计算机芯片。2.二氧化硅(SiO2)
(1)二氧化硅的组成二氧化硅存在于沙子、石英、水晶、玛瑙(含杂质的石英)等中。SiO2是由Si和O按原子个数比1∶2直接构成。Si、SiC、Si3N4、BN等也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2)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 硬度大,熔、沸点高,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不反应
与酸反应 只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与碱反应 如与NaOH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盛碱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
与盐反应 如与Na2CO3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如与CaO反应:CaO+SiO2CaSiO3
用途 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电子部件
[提醒] ①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SiO2不与水反应,不能用SiO2直接与水作用制备H2SiO3。②氢氟酸能与SiO2反应,故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瓶中,而应存放在塑料瓶中。3.硅酸和硅酸盐(1)硅酸(H2SiO3)(2)硅酸盐(如Na2SiO3)①白色、可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②与酸性较硅酸强的酸反应: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iO3+2HCl===2NaCl+H2SiO3↓。b.与CO2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③用途: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Na2O·SiO2,石棉(CaMg3Si4O12)可表示为CaO·3MgO·4SiO2。[提醒] ①Na2SiO3的水溶液是一种黏合剂,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Na2SiO3易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要密封保存。②可溶性碳酸盐、硅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保存该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
4.无机非金属材料(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①常见硅酸盐材料比较
水泥 玻璃 陶瓷
生产原料 石灰石、黏土 纯碱、石灰石、石英 黏土
主要设备 水泥回转窑 玻璃窑 陶瓷窑
②玻璃生产中的两个重要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类别 主要特性 示例 用途
高温结构陶瓷 能承受高温,强度高 氮化硅陶瓷 汽轮机叶片、轴承、永久性模具等
半导体陶瓷 具有电学特性 二氧化锡陶瓷 集成电路中的半导体
光学材料 具有光学特性 光导纤维 光缆通讯、医疗、照明等
生物陶瓷 具有生物功能 氧化铝陶瓷 人造骨骼、人造关节、接骨螺钉
【即时巩固】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2)因为SiO2熔点高、硬度大,所以可用于制光导纤维(×)(3)下列转化能一步实现:CaCO3CaOCaSiO3(√)(4)因为HF与SiO2反应,故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5)下列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SiO2SiCl4Si(×)(6)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7)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分离氧化铁中混有的二氧化硅(×)(8)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9)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SiO+SO2+H2O===H2SiO3↓+SO (×)(10)烧结黏土制陶瓷,不涉及化学反应(×)2.从石英砂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SiO2+2CSi(粗)+2CO↑②Si(粗)+2Cl2SiCl4③SiCl4+2H2Si(纯)+4HCl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B.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硅,均转移4 mol电子D.高温下在炉子里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比例混合就能得到高纯硅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
[img]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文综(二)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82.7亿元人民币,下图示意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份额构成。据此完成1-3题。
1. 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物流通达性增强 B. 餐饮行业质量的提升
C. 流动人口增加 D. 互联网技术发达
2. 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
A. 服务范围更大 B. 食品种类更丰富
C. 投资成本更低 D. 投资风险更高
钟祥一中2018年祝贺:谭亦婷,王鸿烨,王雨轩,高考必胜
全国高考调研卷是属于那本套题的
2022年高考全国一共有8套高考试卷。上海市自主命题,等到7月7日高考。其他省份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是单独出卷,其余的大陆省市共用四套高考试卷。这七套高考试卷分别是全国新高考1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2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全国新高考1卷使用省份
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市使用全国新高考1卷,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是根据“本手、妙手、俗手”立意的自命题作文,作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国甲卷的使用省份
使用全国甲卷的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共5省市。这套试卷的作为是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文章,作文材料是经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人给牌匾提名。
全国乙卷的使用省份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高考试卷语文科目的作文是根据双奥之城,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比较好写。
全国新高考2卷的使用省份
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试卷的语文作文题也还比较好写,至少考生能看得懂命题人的意思。也是给一份材料,由考生自己选择角度,自拟题目。
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的使用省份大家都知道,浙江卷题目比较有深度,北京试卷一如既往地有地方特色,天津卷对天津考生也比较友好。
结语:我们可以看出来高考试卷的版本也算是高考的匹配赛,王者难度跟钻石难度不用一套试卷。全国新高考1卷的使用省份基本上都是卷王地区
关于2018五月调研卷全国和2018年全国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