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调研卷答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四年级科学问卷调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的科学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一起来检测一下你所学的知识点吧。下面我给你分享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按食物可以把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类
2、在空中飞得最快的动物是______,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______。
3、在地图上有许多图形和符号称作。常用的政区图、交通图能帮我们找出 _______,确定_______ 。
4、骑在自行车上的你,相对于车座来说是_______的,相对于路面来说是______的。
5、物体的基本运动方式有的汽车轮子是_________人拉抽屉是___________钟摆的摆动是_________。
6、要说清你所在的位置首先要找_________,然后再说明你和__________位置关系。
7、机器的三角带上打腊是为了_______摩擦力。
8、推和拉都是______,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 。
9、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自________向_______绕着___________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________小时。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
1.人在( )时候会有较短的影子。
A、日出时 B、夜晚 C、中午 D、上午
2.夜来香花开放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下午 C、晚上8点左右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电线杆,地面是运动的 B、相对于地面,房子是静止的
C、相对于地面,空中的鸟是运动的 D、相对于地面,远处的山是静止的
4、要立体的了解一个学校的布局,应该看一下学校的( )
A、平面图 B、沙盘 C、示意图 D、交通图
5、18世纪林奈根据花开闭时间的不同发明了( )
A、电子钟 B、机械表 C、花钟
6、锻炼之后,( )用冷水冲洗
A、应该马上 B、不能马上 C、都可以
7、下列动物中,不擅长两项运动方式的是( )
A、企鹅 B、兔子 C、青蛙
8、下列动物中不喜欢夜间行动的是( )
A、猫头鹰 B、蝙蝠 C、蝴蝶
9、既省电又明亮的新型曝光灯,是根据( )的发光原理发明的
A、太阳 B、星星 C、萤火虫 D、深海鱼
10、坐在船上看到两边的景物在( ),说明船正在前行
A、向前移动 B、静止不动 C、向后移动
11、走相同的距离,甲用了30分钟,乙用了20分钟,丙用了25分钟。他们三
个中,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12、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 )
A、高原 B、海洋 C、沙漠 D、草原
13、小雨的爸爸要出国,他选择( )最节省时间。
A、轮船 B、火车 C、飞机 D、汽车
14、推着小车下坡时,人对小车所施的力是( )
A、推 B、拉 C、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所有鸟都会飞。
2、自然界的生物都处在不停地运动之中。( )
3、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要选择参照物。( )
4、走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短,速度就快。( )
5、摩擦力对人们有害无益。( )
6、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
7、太阳的东升西落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也是自东向西的。( )
8、生物的白天或夜间活动是没有规律的。 ( )
9、各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利与弊。 ( )
10、把大量的煤炭从运往上海最好用飞机运输。 ( )
四、连线或填充:(共10分)
1、把相应的仿生源用线连起来:(共4分)
车轮 萤火虫
人造热眼 飞蓬草种子
电子鼻 响尾蛇
新型日光灯 狗的鼻子
2、把相应的现象及其所用的力用线连接起来。(共6分)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 大气压力
正在下落的羽毛球 水的浮力
用塑料管喝牛奶 压缩空气的弹力
轮胎支撑重物 地球引力
吸引曲别针靠近磁铁 静电引力
使头发贴近塑料梳子 磁力
五、简答:(共16分)
1、什么叫参照物?如果判断公共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
物?(5分)
2、列举生活中用到推和拉的例子。(各举两例)(4分)
3、
3、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怎样?(4分)
4、我们看不到脚下的大地在动,但能看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在自东向西运行。这说明什么?(3分)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草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杂食性动物 2、刺尾雨燕 猎豹 3、图例 方向 位置 4、静止 运动5、平动 转动 振动 转动 平动 转动 6、参照物 参照物 7、增大 减小 8、力 运动状态 9、西 东 太阳 24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
1、C 2、C 3、A 4、B 5、C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C 14、B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或填充(共10分) 1、把相应的仿生源用线连起来:(共4分)
车轮萤火虫 飞蓬草种子 响尾蛇 狗的鼻子
2、把相应的现象及其所用的力用线连接起来。(共6分)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 大气压力 正在下落的羽毛球水的浮力
用塑料管喝牛奶 压缩空气的弹力 轮胎支撑重物 地球引力 静电引力 磁力 五、简答:(共16分)
1、什么叫参照物?如果判断公共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5分) 答: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3分); 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路面、道路两旁的树木或建筑物等。(2分) 2、列举生活中用到推和拉的例子。(各举两例)(4分) 答:推:开门,推车;拉:关门,拉车。(每例1分) 3、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怎样?(4分)
答: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上的生物将无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将被打乱,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4、我们看不到脚下的大地在动,但能看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在自东向西运行。这说明什么?(3分)
答:说明地球是运动的,并且是自西向东转的。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我学到的科学知识(每空1分,共21分)
1、说话声音大小是(音量)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音调)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高)。
2、声音在(液体、气体、固体)中都能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振动)。
4、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噪声)。例如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它和(废水)、(废气)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5、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6、我们听到的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水声是(水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锣声是(锣面振动)发出的声音。
7、校园里的美妙声音有(琴声)、(读书声)、(鸟叫声)等。(答案不唯一)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
1、判断(每题1分,共4分)
(1)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
(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
(3)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
(4)1816年,英国医生兰尼克利用声音传播发明了听诊器。(×)
2、选择 (每空1分,共5分)
(1)、说话声音大小是(A)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B)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C)。
A音量B音调C高D强
(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
A水面十分平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
(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 B水 C钢铁
3、简答(4分)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答:(1)、小球会振动。(2)、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
4、我对“伏罂而听”的解释。(6分)
“伏罂而听”的意思是:制作一个大腹小口的坛子——罂,派一个听觉灵敏的人去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以确定方位。
“伏罂而听”中的科学道理:(1)、声音能在固体气体中传播。(2)、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者说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其中的声音主要是借助土地、坛子传入侦察兵的耳朵的。
5、连线题(6分)
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6) 听神经 收集声波(耳廓)
(5) 耳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听神经)
(2)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耳蜗)
(1) 耳廓 传递振动(听小骨)
(3) 鼓膜 传送声波(外耳道)
(4) 听小骨 产生振动(鼓膜)
我掌握的科学方法
1、我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的方法有 4 种。(答案不唯一)(6分)
主 要 的 做 法 方式
揉、搓保鲜袋 揉、搓
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 吹
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 弹击
来回抖动保鲜袋 抖动
2、写出制作“土电话”的方法,并分析它是怎样传声的?(6分)
答:制作材料: 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
制作过程:(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
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
3、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4分)
(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音调变高。
(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 音调变高。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弹粗橡皮筋时音调低,弹细橡皮筋时音调高。
4、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3分)
答:(答案不唯一)例如(1)减少噪音源;(2)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3)多用木质家具以吸收噪音。
5、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3分)
答:(答案不唯一)例如(1)在瓶外使用吸声材料松松的包裹;(2)在里面装上满满的水使振动不能发生;(3)在里面装上有孔的柔软材料使振动不能发生等。
我的科学实践
1、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8分)
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
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实验过程: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并将它们按照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8分)
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
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
3、计实验研究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8分)
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4、动手做科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做一件小乐器,弹一段简单的乐曲。(8分)
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
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
(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
(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
制作评价:这就是我制作的一件小器“水琴”。
四年级苏教版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
30
分)
1
、声音是由(
)产生的,声音可以向(
)传播。
2
、声音可以在(
)
、
(
)
、
(
)中传播。
3
、听起来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声音是(
)
,和(
)
(
)一样,它
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4
、声音的(
)叫做音量,音量大小跟物体振动的(
)有关。
5
、声音的(
)叫做音调,音调高低跟物体振动的(
)有关。
6
、耳廓具有(
)的作用。
7
、人类能听到声音的器官是(
)
。
8
、
(
)不能传播声音。
二、选择题。
(
20
分)
1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朝着(
)的。
A
、前后
B
、左右
C
、四面八方
2
、下列关于用耳机听音乐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B
、听一会,歇一会,最好不用耳机
C
、整夜戴耳机听
MP3
3
、身在嘈杂的环境里,下列能保护自己听力的是(
)
。
A
、戴上耳塞或捂住耳朵
B
、静静的站在原地里听声音从哪里来
C
、快速离开噪声大的地方
4
、说话声音大小是(
)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
)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
时,琴弦细、紧、短,比粗、松、长的声音来得(
)
。
A
、音量
B
、音调
C
、高
D
、低
5
、
“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是借助于(
)把声音传入侦察兵的耳朵的。
A
、空气
B
、土地
C
、坛子
6
、关于音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
B
、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时,音调也会不同
C
、音调的高低由物体的频率决定
7
、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
A
、气体
B
、液体
C
、固体
8
、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
为了改变小赛车的运动方向可以改变橡皮筋的缠绕什么
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背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
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总要落回地面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等,这些运动都是受到自身
的作用。
第 1 页
(2)垫圈越多,拉力越 ,小车的运动越 ,距离越 ;垫圈越小,拉力越 ,小车的运动越 ,距离越 。
基础练习
二、选择题。
(1)用力拉小车,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 )
A.运动越快 B.运动越慢 C.不运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展开全文
限免
导长图
分享
发送至微信
下载文档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8.0.70 隐私政策 权限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专属归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页数说明:当前展示页数为百度文库重新排版后结果,原始文档共39页。
第 2 页
相关文档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题
浏览量2772
为你优选
电力职代会提案
浏览量2086
百里挑一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上...会员文档630篇
精选文档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练习(含答案)
1937人阅读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整理汇总课件(附新课标习题)
1064人阅读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与力单元整理复习课件
2789人阅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课件
1362人阅读
开通VIP解锁全部免费资源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题 (含答案)
浏览量1906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复习试题涵盖全部知识点
浏览量2876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课时作业一课一练习题含答案
文件夹
APP精选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课时作业一课一练习题含答案_图...
1169人阅读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综合练习(含答案) - 百度文库
1081人阅读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_百度...
1103人阅读
教科
[img]关于调研卷答案四年级上册科学和四年级科学问卷调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