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2019百师联盟试卷语文,以及百师联盟2019模拟卷一数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5月各科答案解析-九师联盟最后一卷各科试卷汇总
- 2、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word文字版下载及难度点评
- 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4、我是一名高中生,我急需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19高一下学期月考卷的数学、语文、英语、政史地六科的答案
- 5、安徽百师联盟考试划分
- 6、百师联盟2019届全国高三冲刺考三文综答案
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5月各科答案解析-九师联盟最后一卷各科试卷汇总
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非常重要,本文介绍汇总整理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各科试卷及答案,包括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数学答案、九师联盟最后一卷语文答案、九师联盟最后一卷英语答案等。
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将于2022年5月17日开始,各科考试结束后,本文将尽快更新各科答案,各位同学可以持续关注本文。
也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模考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以及查看2022年高考其他相关信息。
1、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关于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语文试卷答案,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2、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及答案
关于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数学试卷答案,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3、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及答案
关于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英语试卷答案,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4、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物理历史试卷答案
关于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物理历史试卷答案,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5、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政治地理试卷答案
关于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政治地理试卷答案,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6、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化学生物试卷答案
关于2022九师联盟最后一卷化学生物试卷答案,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img]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word文字版下载及难度点评
2018中考语文试卷可以把它分为八块,基础知识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每一块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思路。
2018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八大知识点分析与答题技巧
2018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word文字版下载及难度点评
2018年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文字版下载.zip
一、中考语文试卷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中考语文试卷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中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中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中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四、文言文四、中考语文试卷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五、中考语文试卷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六、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七、中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中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八、中考语文试卷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现硬伤。
2018中考语文结束,现在知识网邀请了知名专家对本次中考语文试卷进行了评析。
专家表示,2018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学科的命题尊重学情,有效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全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中考语文试卷整体稳定
2018年中考语文卷仍分为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作文四个基本板块。徐传胜老师用“守规则”来形容本次中考语文试卷整体特点。他认为,试卷题型稳定,符合中学语文教学与考纲的基本要求,没有偏题、怪题、冷题,给人一种亲和感。如文言文默写、阅读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常规题型,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老师认为,试卷考点分布合理,题干淡化概念,化静态为动态,注重能力考查。如18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答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中考语文试卷注重传统文化传承
徐凡老师认为文言文课外选文没有选择叙述性的故事,而是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了人世的哲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种切身反思的寓言写法,从先秦诸子一直延续至今。这样的选文能激发学生对古老智慧的阅读兴趣,更好地从古代典籍中吸取人生的养料。陈雄老师认为,试卷的命制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突出了“文以载道,以德教化”的思想。比如《十七岁那年的单车》在“青春期的逆反、代沟、冲突”后回归温暖的“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的传统观念。
中考语文试卷选材贴近生活
现代文阅读板块《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这篇说明文贴近现代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事物。《十七岁那年的单车》是一个文学类文本,虽然描述的是北方农村生活,但考生在年龄体验和心灵体验上都能够产生共情。“教考一致,考点与知识点匹配,学生能够进行生活还原、经验还原,与初中的教学实际是一致的。”陈雄老师如是表示。
选材的文字具有品读性,出现了不少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品读文字,寻求文本依据,注重对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如18题“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23题 “说说结尾的妙处”、26题要求补写倡议书等试题的设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积累、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陈雄老师认为,试卷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文化积累、理性思考等多方面语文素养,既体现了中考的基础性,又不乏一定的选拔功能。
综合运用板块中,关于博物馆的选文富有都市气息,贴近生活,有亲近感。试题要求学生为博物馆选择宣传语、为倡议书补充内容,强调学以致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有亮点
今年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如何审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种子”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大可小,可深可浅,既可以宽题宽做,也可以宽题窄做。写好这篇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感,不能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要设计一定的情境在里面。
董曙老师认为,作文题的命制体现了中考语文立德树人的改革导向。“种子”的定位非常重要,可以是感恩、善良、爱等,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中考语文试卷对教学有积极导向作用
2018中考语文试卷在延续往年风格的基础上,致力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同时也更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如学生基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等。试卷突出了语文的“活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始终关注基于“文本解读”基础上的教、学、考之间的融合,倒逼教师从猜题、押题、刷题中解放出来,将目光转向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在学习中,是否有高高的阶梯拦住你的去路?又是否有让你获益匪浅的话语激励着你?你有时可曾想过,这些话在启迪我们迈上台阶的同时,永久保存着他们最芬芳的清香。多做语文试题,才会保留那一份语文的感觉。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9年 九年级语文 试题
一、书写(第1题,2分;全卷书写3分,共5分)
1.将下面 句子 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虚假永远无聊乏味,令人生厌。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第2题15分,每横线1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填空。
⑴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 《沁园春·雪》)
⑵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⑶天苍苍,野茫茫, 。(北朝民歌《敕勒歌》)
⑷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⑸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⑹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⑻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⑼悍吏之来吾乡, ,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⑽请把下面的一条 歇后语 补充完整(例如:刀切豆腐——两面光)。
竹篮子打水—— 。
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⑿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写出其中一首的连续两句 , 。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业(háng) 出差(chāi) 会计(kuài) 好高骛远(hào)
B.毗邻(pí) 干涸(gù) 裙袂(jué) 讳莫如深(huì)
C.栖身(xī) 瓦砾(lì) 闪烁(lè) 不无裨益(bì)
D.隽妙(juàn) 分歧(zhī) 褴褛(lǒu) 挑拨离间(jiàn)
4.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五月的青岛》)
B.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西湖的绿》)
C.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漂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趟。(《在希望的田野上》)
D.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骆驼祥子》)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对学校的 教育 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B.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C.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
D.房内飘出了一股龙井茶的清香。
6.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记叙夜泊枫桥的春天景象和感受的诗。
B.“江枫”指江边的枫树。
C.“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诗人到半夜没睡着,睡不着的原因是因为漂泊在外羁旅之愁满怀。
D.此诗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中的景物在诗人眼里都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7.用“灯火 静悄悄 悦耳”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调换),扩展成一段话,不超过60字。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两篇 文章 ,完成第8至第17题。
(一)
⑴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⑵苹果落地了,这是多么熟悉的事情,大家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里边还有什么研究的话题。一天,牛顿注意了这一现象,并且提出“它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他又思考,又探究,结果发现了其中包含着的“万有引力”定律。
⑶壶水开沸,这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瓦特却把它当成了一个大问题来研究,并且根据其原理,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⑷“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这个格言说出了思考在知识的学习、运用、积累中是十分重要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很多知识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接受一些前人留下的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懂得的有限知识,多动脑,多思考。思考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问题,有了疑问,就会促使我们去探讨、去解决。“观察——疑问——解决问题”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思考”,即动脑子。不动脑子也就不会提出什么疑问,没有疑问也就没什么需要探讨、解决的东西,因而也就没有新知识的获得。
8.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9.文章第⑵、⑶两段证明了动脑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作答)(3分)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⑵段的事实材料。(30个字以内)(3分)
11.第⑷段画线句子中的“这个过程”是指什么?(3分)
12.作者在第⑵、第⑶段中用了两个事实论据论证观点,请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4分)
(二)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⑴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⑵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⑶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⑷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⑸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⑹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 通知书 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困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⑺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 作文 ,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校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⑻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⑼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⑽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3.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3分)
14.文章第⑷段中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15.阅读第⑷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3分)
16.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4分)
17.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信的要点)(4分)
四、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第18题至第25题。
(一)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8.“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1分)
1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山之僧智仙也B.名之者谁
吾欲之南海,何如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D.晦明变化者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0.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2分)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上句子。(4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2.“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2分)
(二)
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④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⑥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一:整个。⑤独止:一个人留下。⑥无义:不懂道义。
2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友人语巨伯曰( ) ②子可去( )
③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④遂班军而还( )
24.下列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败义以求生。
译文:毁坏情义而求得保全性命。
B.岂荀巨伯所行耶?
译文: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
C.贼既至,谓巨伯曰……
译文:不久,胡人闯进家来,(友人)对荀巨伯说……
D.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译文: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
25.读了《荀巨伯探病友》一文之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回答。(3分)
五、作文(60分)
26.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神秘而又复杂:宇宙、自然、生命;战争、饥饿、疾病。它是那样的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请以“问题”为话题,选取某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字数在500个以上。
2019年九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毕试卷)共60分,B卷共90分。A/2+B为升学成绩,满分120分。
A卷
一、书写及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从容地mài进考场,自信地面对试卷,chén着冷静地答题,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 名言 名句默写(15分)
2、依据相关课文,将下面诗词中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15分,每小题3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③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④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三、语言运用(10分)
3、 毕业 在即,请你自拟一则给好朋友的赠言,激励他(她)努力奋进。(4分)
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6分)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箱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②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③文中加点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
四、课文自主解读(30分)
5、从《出师表》中,你对作者诸葛亮有怎的了解?请简述。(10分)
答:
6、小说《故乡》中,闰土和“我”是儿时好朋友,二十年后相见,为什么会“隔膜起来”?请简述。(10分)
答:
7、小说《麦琪的礼物》中,主人公想方设互赠礼物,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述。(10分)
答:
B卷
五、文言文阅读(15分)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①辐腐而轮败 败:
②以为车固若是 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顾: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10、读了这则 故事 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5分)
答:①
②
六、现代文阅读(25分)
(一)品味牵挂(10分)
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颐心的深深惦记,它可以联结亲情,联结友情,联结爱情。牵挂是一份亲情,一缕相思,一种幸福。
牵挂是一种生命形态,是所有人都要寻找都会珍爱的精神场所和心理磁场。鉴别感情深浅的 方法 是牵挂的长短。“孔雀东南飞”的美丽 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欢离合,“思君如满月,夜夜减青辉”的妙句佳章,都描述着因牵挂到极点,终致面容渐消瘦,直至付出生命的故事,留给我们一份至真至诚的悲凉的美丽。
走近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缺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
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殷殷祝福。父母 对子 女的牵挂,就像一片云,随着天空中的飞鸟四处飘荡,穿越干山万水,萦绕在子女心头。兄弟姐妹之间的牵挂,有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只要青山不老,它就会淙淙流淌不息,唱一路欢歌,激一路浪花。夫妻之间的牵挂却似以一首婉约的词,缠绵幽远,相思常使泪沾巾。还有朋友之间那份不含有血缘关系、不掺杂私心杂念的牵挂,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牵挂,是人与人之间—种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牵挂,是慷慨的给予与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牵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细节与作为。买一粒药丸,挤一点牙膏,是牵挂的表现;问一声“早上好”,道一声“晚安”是牵挂的表达;一张 贺卡 、一封家书、一个电话、一句留言……是牵挂的体现。
牵挂,让我们在生活中品味酸甜苦辣,更为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人世间如果没有牵挂,就好比植物缺少阳光雨露;一个没有任何牵挂的人生,如行尸走肉,空有一条生命,难以焕发出生活的光彩。
生活需要温馨,需要甜美,需要春风,需要夏雨……牵挂是灵魂絮语,是心灵对话。牵挂别人和被别人牵挂都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领会牵挂,品味牵挂,学会牵挂,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作者:李汉钢)
11、作者认为牵挂的作用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4分)
答:
12、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一句的含义。(6分)
答:
(二)读碑(15分)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 广场。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的 浮雕 ,我一一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 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去瞻仰纪念碑。那碑上 的题词,那碑上 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我不敢说倒背如流,起码是牢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的体会更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阴,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作者:刘成章)
13、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 作者为什么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4分)
答:
14、到南泥湾之前和之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答:
15、在 社会实践 活动中,你对某一事或某一物的认识过程,或许类似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过程,请写出。(5分)
答:
七、作文(50分)
16、前不久,武汉市一名初中学生上书市长,坦言自己对当前学习、生活现状感到的困惑,并请市长关心中学生的成长。市长被这封朴实的来信深深感动,当即作出批示:这是中学生心声的真实表露,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们的成长。
中学生上书市长表露心声并寻求帮助的行为,是对自己成长和自我生命的一种善待之举。善待自己,其实就是好好对待自己。它是一种自我释放、自我调节、自我塑造……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请以“善待自己”为话题,写出你自身的经历、体验或者认识、思考。要求:题目自拟,主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参考答案
A卷(共60分)
一、(5分)
1、书写规范、正确得3分,按拼音写出“迈”、“沉” 得2分。
二、(15分,每小题3分)
2、①化作春泥更护花②悠然见南山③无可奈何花落去④会挽雕弓如满月⑤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10分)
3、(4分)扣住“自拟”“努力奋进”作答即可。
4、(6分,各2分)①删去“年纪大”或“老”。②将b句放到a句前。③修改正确即可。例:面对老弱病残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四、(30分,每小题10分)
5、只要围绕诸葛亮作答,且课文内容相关即可。
6、从闰土和“我”两方面思考作答并与课文内容相关即可。
7、对对方的深爱、关怀等。
B卷(共90分)
五(15分)
8、(4))①坏、毁坏;②本来;③模仿、仿效;④理睬。
9、(6分)①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②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
10、(5分)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①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不要自以为是⑤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六、(25分)
(一)(10分)
11、“它可以联结亲情,联结友情,联结爱情。”或“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或“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或“牵挂,让我们在生活中品味酸甜苦辣,更为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或“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12、从“牵挂别人”和“被别人牵挂”两方面作答即可
(二)(15分)
13、因为很多很多的英雄儿女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竟都倒在了血泊里,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意思相符即可)
14、作者以前认为纪念碑是用来纪念革命先烈的,后来认识到碑是由几千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构筑的(或它记载了我国人民斗争历史;是无数先烈生命的象征等)。
15、示例一:父母每天的呵护,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爱。那天看到了妈妈专门为我写的成长小记,那一份牵挂、喜悦与满足,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爱的无私和伟大。
示例二:我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听编钟演奏,只觉得奏出的声音很美。读了有关编钟的书后,知道编钟有两干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博大精深的荆楚 文化 的一个缩影,我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而自豪。
(七)作文
一等 30-25 二等 24-20 19-15 四等 14-0
内容30分 切合题意主旨突出感情真挚说理透彻 符合题意主旨明确感情真实说理充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旨较明确有感情有说理 不符合题意主旨不明确感情虚假说理不清
表达20分 20-15文脉畅通语言有文采有文体特点书写规范正确 14-10文脉清楚语言通顺有文体特点书写清楚 9-5文脉较清楚语言较通顺有文体意识书写能看清 4--0文脉不清语言不通顺没有文体意识书写混乱
注意
1.内容与表达分别给分,二者相加为作文得分。
2.内容在四等的作文,表达不超过12分(含12分)。
3.内容在一等的作文,表达最低不低于12分(含12分)。
4.缺少作文题目扣2分,字数不足600字的,每少40字扣1分。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以及答案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九年级语文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 九年级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以及参考答案
★ 初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急需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19高一下学期月考卷的数学、语文、英语、政史地六科的答案
如果还没有考过,在这里也不可能提供(即使有也不一定就对路)。如果是考过了,可以找任课老师要。祝你好运!
安徽百师联盟考试划分
安徽百师联盟考试划分主要会考到语文、文数、理数、文综、理综、英语等6门科目。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本次考试主要会考到语文、文数、理数、文综、理综、英语等6门科目,2023届安徽百师联盟高三联考于9月21日开考,目前暂未公布试题及答案。
百师联盟2019届全国高三冲刺考三文综答案
答: 百师联盟2019届全国高三模拟考二全国卷数学文综有的你若喜欢便是晴天
2019百师联盟试卷语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百师联盟2019模拟卷一数学、2019百师联盟试卷语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