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语文调研卷第六单元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试题调研语文第六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三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初三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荷担者三夫( ) 形貌昳丽( )
望其旗靡( ) 无穷kuì____
关关jū____鸠 寤mèi____求之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3)汝心之固,固 不可彻( )
(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4.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2分)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甚矣,汝之不惠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根据提示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3)《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6.综合性学习。(6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留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在开展“岁月如歌”的活动中,你将完成下面的任务:
【自我激励】坐在考场的你,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拥有过成功的荣耀,也曾遭遇过失败的沮丧。请你自选角度创作一则格言激励自己。(温馨提示:不能抄袭名人名言)(2分)
我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窗情深】近段时间,你可能在写或想写毕业留言,现在中学生的留言五花八门。下面是从中摘抄的三则,请你认真阅读,选择一则你最欣赏的留言进行评析。(2分)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好友送我情”,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②学习上,你是我的竞争对手;生活中,你是我的良朋好友。有你一路陪伴,真好!
③愿你上一所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
我选第______则,我的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恩难忘】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眼里没有自己。可细细思量,初中三年来,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捕捉下这一美好的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你永恒的记忆!(100字以内)(2分)
示例:这几天,我咳嗽得厉害。今天课间,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学生奶。班主任来了,双手捧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到我跟前,说:“我帮你热热。”几分钟后,一杯温奶递到了我手中,喝着美味无比的牛奶,我心里暖洋洋的,望着老师,我笑了,老师也笑了。
我写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0题。(14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晋 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 故异昨日之言邪⑧?”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③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⑦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⑧邪(yé):同“耶”。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____________
(3)明帝问何以致泣____________
(4)元帝异之___________ 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9.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3分)
10.【甲】【乙】两文都主要以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4题。(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有一老父衣粗衣( )
(3)能谤讥于市朝( )
(4)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
1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13.简略说说甲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5~19题。(13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①白居易有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前不觉得怎样,现在觉得幽美难言。桃花开得很早,现在却要等到其他的花都谢了,开得倦怠了才盛开,而且是开在山中,这份热闹中带着难言的收敛和沉静。这种态度于荷、兰并无出奇,换了桃花就难得了,好比歌宴后的丽人褪去浓妆,美得淡定心惊。
②桃花本是早春的花,我记得往往是过了年不久,心思里那点节庆的气息还未凉透的时候,来到乡下做客,就看见田畈井头有桃花,风吹过一阵,落花似雨,便有些飘在水里。桃花总是这样淘气,连凋谢也要拼死热闹;或是远远的人家墙头透出一枝嫩红隔着新绿,娇艳可人;那不是我家的花,我也摘不到,可仍然那样高兴,竟说不出因由,也许中国人的骨子里有桃花般的香艳,所以见了两相亲。
③桃花是乡气的,民间寻常百姓家,田畈村头遍地皆是,但也空灵清绝,谁说借着她遁不得桃源?像失意清醒之后的唐伯虎,在苏州桃花坞隐居,将自己的住地命名为“桃花庵”,从此不思功名,不恋富贵,卖文卖画为生,闲来在桃花树下对酒吟诗,自己也觉着美得不行,遂作《桃花庵歌》。
⑤失意才子诗歌放荡,虽有不得志的牢骚之意,但这牢骚借桃花发得漂亮,叫后人只见得唐才子的风雅,遮掩了他心里的酸楚。
⑥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她静。桃花难言,往往是因为她不舍得收敛,艳得让人无所适从,无法评价。一不小心,那美变成了滥觞,俗得就好像听见一个村姑名叫桃花,你回眸一顾,却没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风景。
⑦《桃夭》难写,因它几乎将女子的美写到极致,将汉语的炼字功力发挥到极致,几乎已不可能有超越原诗的解读了。一般人如果只读过三篇《诗经》,其中必有一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把以“灼灼”状桃花之鲜,看做是思考千年也难易一字的佳构。
⑧经常在睡前读上几篇《诗经》,觉得那音韵就是人类出世时的天籁,现在的作家怎样锻炼也难以企及的恰到极处,比如《桃夭》。思想古人是何其天真灿烂,就像一个孩子看见这天地间每一片叶子都是光耀明媚的。
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也许古人创作文句之初就是这样,看见什么就说什么,并不需大力咬文嚼字。所以,今人反倒要艳羡那恰到极处的好。“灼灼”二字,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深刻到难以磨灭的地步。读这诗,甚至只是读起头这一句,已叫人分辨不清,这艳得难舍难收的是桃花,还是那艳如桃花的女子。
15.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白居易的诗“幽美难言”而不说“优美难言”?请结合本段内容谈谈这样写的理由。(2分)
16.第②段中画线部分与一句写杏花的唐诗意境十分相近。请写出这句诗。(2分)
17.《诗经》曾对后世语言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桃之夭夭”“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这类词语,至今读来仍朗朗上口,韵味悠长。请在你所积累的词汇中另写两个和它们结构相同的词语。(2分)
18.既然“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把以‘灼灼’状桃花之鲜,看做是思考千年也难易一字的佳构”,那么,请你结合第⑨段内容说说“灼灼”一词到底好在哪里?(3分)
19.根据第⑦段内容的提示,将下边的句子填充完整。(4分)
《桃夭》之所以脍炙人口,不仅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因为它_______。
三、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邹忌讽谏可贵,齐王纳谏也可贵;愚公以“叩石垦壤”的行动感动了上天;曹刿用“请见”的行动承担了国家安危的责任。而面临危机的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 ,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hè yì mǐ 匮 雎 寐
2.答案:(1)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2)偏爱 (3)通 (4)上水、逆流
3.答案:D 解析:A项,“可”是“可以”,“以”是“凭借”,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B项,句中指“国君旁边的近臣”,今义有方位词、大约、控制三种意思;C 项,句中是“愁什么”,今义表示不值得;D项,是长短不齐的意思,与今义相同。
4.答案:D 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B项“战胜于朝廷”是状语后置,C项主语后置。
5.答案:(1)窈窕淑女 (2)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3)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4)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6.答案:示例:【自我激励】示例1: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这是我坚定不渝的信仰!示例2: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
【同窗情深】示例1:我欣赏第①则,因为这句话改用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富有诗意地歌颂了同学之间的情谊。示例2:我欣赏第②则,因为它句式整齐,从学习、生活两方面道出了同学间的亲密无间,结尾“有你一路相伴,真好!”真情表白,真挚、感人、温馨。
【师恩难忘】示例: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无关紧要,特别是在老师的眼里。有一天晨读迟到,站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门外,我有点发慌,老师发现了我,目光从着急转化为惊喜:“小明,你来啦,我还准备往你家打电话呢。”慈爱的面容,暖心的话语,谁说老师不在乎我呢?从前的疑惑烟消云散。
答案:7.(1)赐福、保佑 (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为什么 (4)对……感到惊奇
8.解析:省略句在翻译的时候注意把省略部分补充上。
参考答案:(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
9.解析:结合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思考。
参考答案: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0.语言 机智、聪颖
答案:11.(1)当面 (2)穿 (3)在 (4)他(代老父)
12.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
13.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
14.解析:结合两文中人物的对话来思考。
参考答案: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15.解析:首先理解“幽美”的“幽”的意思,然后结合本段内容思考答案,从文中不难寻出。
答案:因为桃花开在山中,热闹中带着难言的收敛和沉静。
16.解析:在理解了画线句子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注意题干中的“写杏花的唐诗”。
答案: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7.解析:“桃之夭夭”“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这类词语的结构特点是:ABCC。所写词语要符合这个结构要求。
答案示例:白雪皑皑、细雨霏霏、凉风习习
18.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答案在第⑨段里,通读这段文字,然后从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参考答案:“灼灼”一词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深刻到难以磨灭的地步。
19.解析:《桃夭》脍炙人口的原因用第⑦段 的内容来表述的话,就是“它几乎将女子的美写到极致,将汉语的炼字功力发挥到极致”,结合此内容回答本题即可。
答案:几乎将女子的美写到了极致 将汉语的炼字功力发挥到极致
20.答案:写作提示:注意题目中“行者”的含义是行动,“做一个‘行者’”就是要写你的行动,依据你对生活的思考,选择你要做哪方面的行动者,可以是为理想拼搏的“行者”,可以是维护环境的“行者”,可以是孝心的“行者”、爱心的“行者”,要联系你的生活,写出具体的行动、感受或思考、收获。
参考例文:
做一个“行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夜深人静,倚栏于高楼,黑色的苍穹被窗棂瓜分,远处珠雨如帘。
曾经葳蕤挺拔的文竹憔悴不出众了,在这繁汇的天音中左右欹斜,呻吟着,挣扎着,最终不免委于尘埃。
于是我的思绪,便如无主的蓬蒿飘飞在这蜕变的季节……
曾经的我,也是那样踌躇满志啊!带着“会当凌绝顶”的雄心,过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紧张生活,期冀着有朝一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金榜题名。然而现实如一堵铜 墙铁壁,让梦想可望而不可即,如影随形的是苦闷与困惑。
既 然时不我予,那么算了吧,抛弃那执著的意念,“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眼前是与非”!
不!不!不可以!
你忘记了在皓月之下为你做饭洗衣,不辞辛劳的妈妈了吗?你忘记了 曾几何时与挚友击掌为誓造福百姓的宏愿了吗?
你不该忘记!
岁月如烟,往事如诗。一个雄才绝代的奇男子踏步而来。他曾经遭遇“我失骄杨君失柳”生离死别的悲痛,然而怀揣着信心与豪情,他未曾退缩。 他可以振臂一呼,“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他可以笑对群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可以挥剑长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每个人都应是一个“行者”,用青春与汗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今夜的凄风苦雨,今夜的惆怅迷惘,只是沿途绝妙的风景罢了。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只要曾在雪地上留下自己艰辛的脚步,心便坦然。
条条大道通罗马。作为一个“行者”,我深知我已走过了“战胜心魔”的人生驿站!我深知能将“行者”这一职业,越做越好!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元综合素质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5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guī cháo mì shí hé xié zhào lì
( ) ( ) ( ) ( )
tiān gāo dì kuò cuī mián zhuāng shì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由于年久失修,水管已经堵塞(sài sè)了。
2、唐朝有许多著名诗人写下了不少边塞(sāi sài)诗。
3、在队长的率(shuài lǜ)领下,我们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4、这次比赛胜利的概率(shuài lǜ)不高。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悠闲地( ) ( )的光芒 ( )的神情
紧张地( ) ( )的原野 ( )的晚霞
四、补充下列诗句。(8分)
1、人闲桂花落, 。(王维)
2、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3、鹅湖山下稻粱肥, 。(王驾)
4、独出前门望野田, 。(白居易)
五、请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填进括号里。(10分)
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排比 设问
1、听了她的悲惨遭遇,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
2、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3、鲜红的串红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蝴蝶,散发着阵阵清香。( )
4、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
5、人们的齐声呼喊震得地动山摇。( )
六、认真默写《渔歌子》,并完成填空。(7分)
渔歌子
这首词是 代诗人 所作。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改为陈述句:这么深厚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
2、改为比喻句:湖面很平静。
八、请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无论……也……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飞机上装上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它( )能安全飞行。
2、飞机上装上雷达,( )天空多么黑,它( )能安全飞行。
3、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 )因为它认识路,( )因为它装有雷达。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与运用(30分)
九、(一)、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15分)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
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这里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请你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2、“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指的是什么?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2分)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笋的
特点。你也来仿照写一个类似的句子吧!
(4分)
4、给下面句子中的“探”字选择正确的意思。(4分)
探:侦察、暗中考察 ②探测 ③探望、访问 ④头或上体伸出
1)、成群的笋从土里探出头来。( )
2)、妈妈要远方的亲戚家去探亲。( )
3)、我国考察队正在南极探矿。( )
4)、公安机关最近正在侦探一个重大的`案件。( )
5、这个片段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2分)
(二)、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5分)
由于某种特殊的缘故,我非常喜欢雨花。每当看到那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雨花时,甚至会痴情地把手伸向雨里,想在天边的“花丛”中摘一朵来仔细端详。
几天前,一个秋雨淅沥,天色朦胧的傍晚,我在一条路面已很滑的巷子里走着,不远处,有一老人蹒跚而行。忽然,路旁有一个小黑影很快地靠上去,高举着伞,挽着老人的膀子。看得出来,那孩子是踮着脚走路的。我猜想,这一定是老人的孙儿了。老人有这样的孙子真是太幸福了!隐约地,我看见那孩子斜举着伞,半个身子露在雨中。老人的手臂抬起来了,好像在搂着孩子的小肩膀。借着路旁的灯光,我还看见伞上跳动、闪烁的小小雨花。
雨越下越大,孩子的手大概累得发酸了,伞渐渐低垂片刻,又高昂起来,后来孩子换了只手拿伞。
雨起劲地下 这时 老人和孩子闪进了一幢宿舍楼 一会儿 那孩子飞跑出来 后面还跟着老人的话音 孩子 你是哪家的
我怔住了,难道……我顾不得抹去脸上的雨水,目送着那孩子在雨中飞跑的身影。暮色和雨帘使他的背影逐渐模糊,最后,像雨花溶在水中一样消失了。那伞上跳跃着晶莹的雨花,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文章的第二、三段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主要讲述了怎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呢?(3分)
3、读读文中划线的句子,作者采用了“ ”的写法。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和感受这句话的?(3分)
4、给第四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5、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开头补上“我”的心理话。“我怔
住了,难道 ?”
你若是作者,目送着孩子离去的背影,你会对那孩子说些什么呢?
(4分)
(看谁写得最丰富,最完整,最能扣住文章的中心。)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十、可爱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不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可爱、美丽的景色,把它介绍给大家吧。题目自拟,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字数在400字左右。
答案
一、 归巢 觅食 和谐 照例 天高地阔 催眠 装饰
二、 sè sài shuài lǜ
三、悠闲地( 散步 ) ( 耀眼 )的光芒 ( 慌张 )的神情
紧张地( 回答 ) ( 碧绿 )的原野 ( 红彤彤)的晚霞
四、1、夜静春山空
2、黄梅时节家家雨
3、豚栅鸡硒半掩扉
4、月明荞麦花如雪
五、1、反问 2、拟人 3、排比 4、比喻 5、夸张
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 张志和 西塞山 白鹭 桃花 鳜鱼 箬笠 蓑衣 斜风 细雨
七、1、这么深厚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2、湖面平静地像一面明镜。
八、1、即使……也…… 无论……也…… 不是……而是……
九、(一)1、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房后种瓜,在门前的场地上养花。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3、拟人 数量多以及长得快 仿写略
4、④ ③ ② ①
5、热爱乡下生活
(二)1、美丽的雨花(答案不一)
2、时间 主要讲述了一个秋雨淅沥的傍晚,一个孩子冒雨送老人回家而不留姓名的故事。
3、 比喻 那个孩子的背影像雨花溶化在水中一样消失了,但他的好品质却像晶莹的雨花一样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4、 ,,。,,:“,?”
5、 难道他们是素不相识的路人?(意思对即可)
我想说:“孩子,你真善良,能冒着大雨送老爷爷回家而不顾自己的身体,这种舍己为人的好品质值得大家学习呀!你就像晶莹的雨花一样透明。”(意思对即可,答案不一)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信未孚(fū)肉食者鄙(bí)牺牲玉帛(bó)
B.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期年(jī)
C.万仞(rèn)魁父(kuí)箕畚(běn)
D.孀妻(shuāng)陇断(lóng)冀南(jì)
2.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1)又何间焉()A.jiānB.jiàn
(2)弗敢专也()A.fúB.fó
(3)小惠未徧()A.biànB.piàn
(4)公与之乘()A.chéngB.chèng
(5)望其旗靡()A.mǐB.mí
(6)遂逐齐师()A.suìB.suí
(7)夫大国,难测也()A.fúB.fū
(8)齐师伐我()A.fāB.fá
(9)惩山北之塞()A.chéngB.chēng
(10)河曲智叟亡以应()A.yīngB.yìng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1分)
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4.下列句子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
A.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C.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5.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3分)
(1)齐师伐我()()(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小惠未徧()()(4)齐师败绩()
(5)公将驰之()(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6.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A.十年春,齐师伐我。
B.既克,公问其故。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 .加粗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遂逐齐师遂:于是,就;逐:追赶既克既:既然;克:战胜
B.彼竭我盈盈:充满,这里是指士气正旺盛必以信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C.夫大国,难测也测:推测,估计惧有伏焉伏:埋伏
D.望其旗靡靡:倒下吾视其辙乱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8.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语(2分)
(1)()乃入见。()问:“何以战?”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9. 按原诗填空(4分)
(1)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择正确的翻译,把序号写在括号内(2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A.当官的人品格低下,不能为百姓考虑。
B.吃肉的富人们卑鄙,不会作长远打算。
C.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A.大大小小的监狱,我虽然不能都去察看,但我总是把它们记在心里。
B.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清断明,但一定尽力根据实际的案情慎重处理。
C.所有的冤案,我尽管不能一一审查,但心里是很同情的。
(3)夫战,勇气也。()
A.打战,是靠勇气的。
B.战士作战,要有勇气的。
C.敢于战斗,就是勇敢。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A.舍弃了玉帛之类,不敢再增加了,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B.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C.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再增加了,一定要守信用。
11.判断下面作品、作者、朝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
B.《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春秋
C.《愚公移山》列子宋朝
D.《诗经》两首屈原西周
1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
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__________值得欣赏,_________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________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也都同样值得赞赏。____________我们敞开胸襟,我们__________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固然即使以及只要就
B.固然即使甚至只要就
C.不仅而且以至只要就
D.固然即使甚至只要才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
A.当日本友人来到北京游览时,受到了北京的热烈欢迎。
B.人们在广场聆听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观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C.能否提高运动水平,关键在于刻苦努力地锻炼。
D.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
14.下面一段广告中有三个别字,请改正(1分)
《思想录》参差不齐的芸芸众生,要想活得冲实、萧洒、美丽,只有准确把握社会。《人世的启悟》、《人类的顿悟》、《人生的省悟》帮你解答一些人生的困或、疑问,是一套不可不读的书。全套邮购价:31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划线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1分)
要集中阐述重要成绩和经验、具体做法和体会,认真地进行分析和概括,力求把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作为今后的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语文常识填空(2分)
唐代的诗歌最发达、最繁荣。在文学史上,唐诗已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很多有成就的诗人出于唐代。初中阶段我们已学过他们的很多诗;请你列举四个唐代有名的诗人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1分)
1.选择正确注音,在正确的上面打“√”。(1.5分)
刿(guìsuì)帛(bóbǒ)间(jiānjiàn)
2.语段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0.5分)
3.找出语段中跟“何苦而不平”的语法现象相同的是____________(1分)
4.选出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1分)
A.间——参与B.专——专横
C.狱——监狱D.虽——虽然
5.选出译文正确的一项()(1分)
A.弗敢加也(译:不敢随便增加祭品)
B.可以一战(译:可以打一仗)
C.民弗从也(译: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D.何以战(译:为什么去打仗)
6.“何以战”从语法上看,它是__________句式。(1分)
7.选择“必以信”加粗词的正确释义()(1分)
A.信件B.信用C.信实,对神说实话
8.曹刿“请见”的主要的原因是()(1分)
A.齐师伐我B.公将战
C.肉食者鄙D.战则请从
9.曹刿认为作战取胜首先要靠“取信于民”,文中“取信于民”指的是下面的哪件事()(1分)
A.齐师伐我。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从哪里可以看出“肉食者鄙”?(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用原文回答)(8分)
1.“公与之乘”中的“之”指谁?“乘”的意思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鲁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下视”看见什么?“登轼”望到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将鼓之。”刿曰:“未可。”为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在“齐人三鼓”时,刿曰:“可矣。”?(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为何又说“未可”?后又为何说“可矣”?(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是哪几句?(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什么?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1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将近)
B.聚室而谋(室:家,这里指全家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负荷,挑)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遗男:一个名叫遗的男孩)
2.对文中“且焉置土石”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B.将要把土石放到哪里啦!
C.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土石呢?D.你们把土石抬到哪儿去呀?
3.下列对文义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A.愚公之所以要移山,是因为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B.愚公移山的主张一开始就得到了除妻子以外的全家人的赞同。
C.对妻子提出的疑问,愚公的回答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D.愚公一家人的挖山行动带动了邻居的参与。
4.愚公决心移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宏伟目标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1分)
6.愚公移山的不利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愚公移山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愚公移山的无比艰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1分)
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叹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孙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4分)
1.智叟嘲笑愚公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制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是如何反驳智叟的?(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 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 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 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 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 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9分)
【注释】①遗:丢失。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相传孔子过盗泉,因憎恶它的名字,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③廉者:方正的人。④引刀趋机:拿起刀,快步走到织机前。⑤稽:迟延⑥懿(yì):美好。
1.根据句意和文意,给词语中加粗字选择恰当的解释。(5分)
(1)羊子尝行路()
A.尝试B.曾经C.经历
(2)乃捐金于野()
A.改变B.找不着C.丢弃D.失掉
(3)无它异也()
A.不同B.奇异C.意外D.奇怪
(4)累寸不已()
A.已经B.停止C.后来
(5)日知其所亡()
A.逃跑B.死C.通假字,通“无”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羊子犯了哪两个错误?(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羊子妻引用了哪些事例批评了乐羊子的错误?这些事例和所批评的错误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50分)
题目:我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你的生活中,总会有某件事情值得回忆,某段经历难以忘怀;有时一份情谊能激荡心潮,甚至一件小小的物品也会引来联翩的浮想。请选择其中一项内容,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题目;
2.记叙具体,要有适当的描写、议论的文字;
3.字数600~900字。
参考答案:
[img]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单元试卷六答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单元试卷六答案
我是苏教版
六年级(上)人教版语文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旧的吗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答案
第六单元
综合质量监测试卷
( 测 试 时 间 : 90 分 钟
测 试 总 分 : 100 分 )
一 、 区 别 读 音 再 组 词 。 ( 6 分 )
强
qiáng (
)
qiǎng (
)
jiàng
{
(
)
折
zhé (
)
shé (
)
zhē
{
(
)
二 、 下 面 字 音 、 字 形 全 对 的 一 组 是
(
)
( 2 分 )
A. 拆 开
( chāi kāi)
抿 嘴
( mín zuǐ)
B. 矜 持
( jīn chí)
赫 然
( hè rán)
C. 馥 郁
( bì yù)
沐 浴
( mù yù)
D. 铭 刻
( míng kè)
才 富
( cái fù)
三 、 按 一 定 顺 序 排 列 下 面 词 语 。 ( 4 分 )
1. 幼 年
青 年
老 年
中 年
少 年
2. 语 文 课 本
书 籍
小 学 语 文 课 本
教 科 书
四 、 在 括 号 里 填 上 合 适 的 词 。 ( 8 分 )
童 稚 的
(
)
晦 暗 的
(
)
幼 小 的
(
)
快 乐 的
(
)
撇 撇
(
)
抬 抬
(
)
跺 跺
(
)
伸 伸
(
)
五 、 用 下 列 动 词 各 组 一 个 词 。 ( 6 分 )
修
(
)
抿
(
)
揭
(
)
插
(
)
送
(
)
投
(
)
六 、 改 正 句 子 中 的 错 别 字 。 ( 8 分 )
1. 谁 言 寸 草 心 , 抱 得 三 春 辉 。
(
) (
)
2. 已 上 是 我 的 建 意 , 望 校 长 能 够 考 虑 采 纳 。
(
) (
)
3. 从 此 , 课 堂 上 的 坐 位 被 从 新 编 排 。
(
) (
)
4. 一 出 校 门 , 他 就 忍 不 住 折 开 信 风 。
(
) (
)
七 、 按 要 求 写 句 子 。 ( 16 分 )
1. 缩 句 。
( 1) 老 师 们 的 话 仿 佛 还 在 我 的 耳 边 回 响 。
( 2) 我 们 记 得 在 这 个 礼 堂 里 我 们 有 过 的 永
生 难 忘 的 集 会 。
2. 把 词 语 用 到 句 子 中 。
( 1) 谈 起 往 事 , 我 感 谢 他 在 我 那 心 田 上 ,
播 下 的 种 子 。 ( 文 学
深 深
幼 小 的 )
( 2) 花 儿 以 它 的 芳 香 , 作 为 对 哺 育 它 的 回
报 。 ( 馥 郁
大 自 然 )
3. 以
“ 离 别 ” 为 话 题 , 把 下 面 句 子 补 充 完 整 。
离 别 是
;
离 别 是
。
4. 按 下 列 提 供 的 材 料 补 写 出 方 方 的 话 , 叙 述
要 清 楚 , 意 思 要 完 整 。
老 师 : 今 天 就 要 离 开 校 园 了 , 祝 愿 你 明 天
有 收 获 !
方 方 :
老 师 : 还 会 记 得 老 师 狠 狠 批 评 你 , 罚 你 扫
除 的 情 景 吗 ?
方 方 :
—
1
1
—
老 师 : 谢 谢 你 在 小 学 时 给 老 师 带 来 的 酸 甜
苦 辣 的 心 情 。
方 方 :
八 、 快 乐 阅 读 。 ( 20 分 )
( 一 )
随 著 知 识 的 增 长 , 我 和 班 上 一 些 同 学 一
样 , 强 烈 地 爱 上 了 写 日 记 。 在 万 物 复 苏 的 季
节 , 您 带 我 们 到 野 外 去 找 春 天 。 我 们 听 著 小
鸟 的 欢 叫 , 闻 著 小 草 的 芳 香 , 感 受 著 阳 光 的
温 暖 , 当 然 也 带 回 了 写 日 记 的 灵 感 。 老 师 ,
您 真 像 童 话 中 的 仙 子 。 您 这 儿 一 指 , 那 儿 一
点 , 我 那 平 平 淡 淡 的 日 记 就 充 满 了 生 机 。 日
记 中 长 出 了 小 草 , 开 出 了 小 花 , 小 鱼 儿 在 里
面 欢 快 地 游 。 日 记 中 有 我 为 小 鸟 出 世 发 出 的
笑 声 , 也 有 我 因 小 兔 的 死 流 下 的 眼 泪 … …
老 师 , 这 一 切 也 许 您 已 经 忘 了 , 因 为 您
为 学 生 做 得 太 多 太 多 , 而 我 却 永 远 忘 不 了 。
在 几 十 年 漫 长 的 岁 月 里 , 谁 也 说 不 清 您 为 学
生 付 出 了 多 少 心 血 , 谁 也 数 不 清 您 为 国 家 培
养 了 多 少 人 才 , 只 有 您 头 上 的 银 丝 和 眼 角 的
皱 纹 是 您 辛 勤 耕 耘 的 见 证 。 此 刻 , 我 仿 佛 看
见 其 中 一 根 头 发 是 为 我 而 白 , 一 丝 皱 纹 是 为
我 所 生 的 。
1. 文 中 画 线 句 子 你 是 怎 样 理 解 的 ? ( 2 分 )
2. 为 什 么 说 老 师 头 上 的 银 丝 和 眼 角 的 皱 纹 是
辛 勤 耕 耘 的 见 证 ? ( 2 分 )
3. 让 作 者 忘 不 了 的 是 什 么 ? ( 2 分 )
4. 你 认 为 文 中 的 老 师 是 一 位 怎 样 的 园 丁 ?
( 2 分 )
( 二 ) 老 师 的 眼 睛
我 的 班 主 任 老 师 有 一 双 饱 含 深 情 的 眼 睛 ,
每 天 我 都 碰 上 她 的 目 光 。
记 得 有 一 天 中 午 放 学 后 , 学 校 里 其 他 同
学 都 走 了 , 我 一 个 人 留 在 教 室 里 , 把 教 室 打
扫 得 干 干 净 净 , 洒
獉
上 水 。 然 后 , 我 满 头 大 汗
地 跑 回 了 家 。 下 午 , 老 师 一 进 教 室 就 微 笑 著
把 目 光 投 到 我 身 上 , 全 班 同 学 都 会 意 地 笑 了 。
我 心 里 觉 得
獉
甜 丝 丝 的 。
老 师 的 目 光 也 有
( 严 格
严 厉 ) 的 时 候 。
前 几 天 我
( 参 加
参 与 ) 科 技 活 动 , 做 了 一
架 小 飞 机 , 上 语 文 课 时 不 由 自 主 地 拿 出 来 玩 。
这 时 , 班 主 任 老 师 眉 毛 往 上
( 一 动
一 挑 ) ,
一 道 严 厉 的 目 光 直 射 向 我 , 我 赶 紧 把 小 飞 机
收 起 来 , 继 续 听 起 课 来 。
你 说 怪 不
老 师 的 眼 睛 怎 么 这 么 有 力 量
呀
她 的 目 光 一 闪 一 闪 给 我 增 添 了 无 穷 的 力
量
她 的 目 光 一 闪 一 闪 照 耀 我 奔
獉
向 理 想 的 目 标
1. 把 文 中 第 3 自 然 段 括 号 里 不 恰 当 的 词 划
去 。 ( 3 分 )
2. 给 文 中 加 点 字 依 次 注 音 , 正 确 的 是
(
)
(2分 )
A. sǎ de bèn
B. sǎ dé bēn
C. shǎ de bèn
3. 给 短 文 最 后 一 段 加 标 点 , 正 确 的 是
(
)
(2分 )
A. ? ! , 。
B. , ? ; 。
C. ? ! ; 。
4. 请 画 出 描 写 老 师 神 态 的 句 子 。 ( 2 分 )
5. 结 合 实 际 , 想 想 老 师 们 有 哪 些 目 光 , 写 出
三 种 来 。 ( 3 分 )
九 、 习 作 天 地 。 ( 30 分 )
请 以
“ 难 忘 的 小 学 生 活 ” 为 题 , 来
写 一 写 你 对 小 学 时 代 的 回 忆 、 总 结 , 要
写 出 真 情 实 感 , 写 出 具 体 事 例 。 字 数 在
500 字 以 内 。
—
2
1
—
海淀单元考试卷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的答案 急求
你可以去书店找找,也许有,我没有用过这套试卷,效果如何?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卷
那个作文是#毕业时候的演讲稿#还有一个是#名言的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六单元试卷(四川)答案
不可以抄答案!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kǒng bù xīng wàng āi sī mō guǐ
( ) ( ) ( ) (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chén shè shū jí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既( ) 迷( )须( )辨( )映( )
即( ) 谜( )需( )辩( )应( )
竟( )费( )厉( )
竞( )废( )历(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迅速←→( ) 凶恶←→( ) 拥护←→( )
沉寂←→( ) 新鲜←→( ) 复杂←→( )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中。(3分)
①领:①接受,取得 ②带,引 ③领子 ④了解,明白 ⑤所有的,管辖的
领 ②差:①公事,职务 ②不好,不够标准 ③错误 ④不同之点 ⑤不相同,不相合⑥缺,欠
差 五、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6分)
既……又…… 不仅……还……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①北京( )是一个政治中心,( )是一个文化中心。
②( )没有教师的辛勤培养,( )没有我们今天卓越的成就。
③课外兴趣小组( )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开阔了我的视野。
④( )时间很紧迫,( )我们还是如期完成了任务。
⑤(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六、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我们的 *** 和 *** 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这个队伍完全是为著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七、句子练习。(14分)
①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整理好记录稿,送给总理审阅。
(1)改写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爷爷在阳台上练功。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难道我们不该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十五的月亮挂在天空。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我们的 *** 和 *** 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我们有缺点。 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仿写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7分)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①“我们”有缺点,之所以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为了强调接受别人的批评的诚心和改正缺点的决心,文中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组关联词语。
③举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意见这一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这句话。
④加点的三个字“你”,换成“他”,句意________。(完全不同、基本相同、完全相同)
⑤你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写一下你的感受。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监狱里的锻炼
王若飞同志是中国 *** 的优秀党员。1931年深秋,他在包头不幸被捕。面对凶恶的敌人,他无所畏惧,坚贞不屈。||
在狱中 王若飞同志不但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而且还坚持锻炼身体 他说敌人越是要摧残我们的身体 我们越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要想方设法锻炼身体
王若飞在狱中锻炼的方法很多。日光浴是他常用的办法。他利用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他开玩笑地对难友们说:“晒一次太阳,等于吃一两鱼肝油。大家都来晒吧!”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保证供给。但是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看守员。他偷偷帮王若飞买了几个大碗。王若飞每天用它盛(shèng chéng)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王若飞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转动、摇头等动作,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 署),他每天都坚持锻炼。||
有一次,难友们问王若飞:“你为什么这样坚持锻炼啊?”王若飞笑着说:“这很简单。有了健(状 壮)的身体,才能更(gèng gèn)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才能更有力地捍卫我们的真理。”他的话使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奋,大家都被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鼓舞,也同他一起在狱中坚持锻炼。||
①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②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和读音。
③本文已用“||”将短文分为三段,写出各段的段意。
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若飞在狱中的锻炼方法有哪几种?
⑤王若飞在狱中为什么要坚持锻炼身体?
⑥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些什么感悟呢?请写上一两句吧!
十、习作。(30分)
鲜红的国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每当国旗升起时,你一定浮想联翩吧!请以《当国旗升起时》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二、略
三、缓慢 慈祥 反对 沸腾 陈旧 简单
四、① ②④① ② ①⑥③
五、①不仅 还 ②如果 就 ③既 又
④虽然 但是 ⑤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六、略
七、①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他要指给秦王看。
②(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我们真感到舒服啊!
③(1)我把记录稿整理好,送给总理审阅。
(2)记录稿被我整理好,送给总理审阅。
④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练功。
⑤我们应该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⑥十月的月亮像个圆盘挂在天空。
⑦张思德同志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要吗? 张思德同志的死真是比泰山还要重啊!
⑧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八、①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②不管……都…… 只要……就
③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④完全相同
九、①,,。,,。
②shèng 署 状 gèn
③一段:王若飞是 *** 员,他被捕后,坚贞不屈。
二段:王若飞在狱中坚持锻炼身体。
三段:王若飞为什么要锻炼身体。
④日光浴、冷水擦身、室内体操
⑤因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才能更有力地捍卫我们的真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打搅 冻僵 抽噎 撇嘴 耸肩 围裙 毒打
橱窗 裂缝 欺负 (拼音省略)
二、把下面不正确的读音划去。带点的全部是第一个
蜷quan(第二声)缩 挨ai(第二声)打
喷pen(第4声)香
摩ma(第一声)平 圈juan(第三声)羊 畜xu(第4声)养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用一个词造句,读好课文的四个字的词就行了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选择是什么描写,例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
五、用“望”字组7个词语,恰当地填在下面著段话中。
小凡卡(渴望)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希望)了。他给乡的爷爷写信。(期望)爷爷能接到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愿望)。信寄出后,他整天(盼望)著。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失望)。
半年后,乡下捎来的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绝望)可。
六、填空
最近我读了(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坷夫写的(凡卡)\美国作家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受益匪浅啊!在课外,我也读了很多书,印象最深的一本是( ),原因( )
下面不可能出一样都是阅读冲浪。
作文是请你以“影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资料:六年级人教版考卷咯
不要光靠抄袭,而要靠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从中感受到乐趣。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试卷2010
辽宁本溪34中学张冲_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辽宁本溪34中张冲_初二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知识检测题
暑假专题初二语文练习
大荆一中初二语文百题竞赛复赛试卷参考答案
大荆一中初二语文百题竞赛复赛试卷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
初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初二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初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学期语文竞赛试题和答案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六套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和答案
初二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汇中学初二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doc 广东.
(人教版)05-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初二语文试题
[名校联盟]西南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题-新人教[特约]
初二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上)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信丰县初二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竞赛试题(复赛)
(河大版)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名校联盟](人教版)西南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题
2005年初二下期中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人教版[整理]
初二语文阶段测试题
(人教版)学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初二语文(上)整套试题
(人教版)初二语文竞赛试题
初二语文下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教版[原创]
2006年婺源中学三科竞赛选拔考试初二语文试题-新人教[原创]
[特约]扬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荣成市2004-2005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二语文试题[原创]
(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东台市富安镇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二语文试题(有详细答案)
初二语文创新能力竞赛模拟试题
泰州市姚河中学初二语文月考试题2005.10.5
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通海十四中初二语文月考试题(2005.9)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初二(八年级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初二语文训练题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题
初二(上)语文考试题
初二语文训练题(第一单元)
初二语文冬季测试题-语文试题.doc
(苏教版)200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59---初二上语文中期考试题.doc
初二○○五级语文试题.doc
诗词鉴赏-初二语文教材分析及试题解析答案.doc
芦花荡-初二语文教材分析及试题解析答案.doc
!DOCTYPE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import url(forumdata/cache/style_1_mon.css?8WD);
.searchform
.searchlabel
.searchlabel strong
.searchform h3
.searchkey
.searchkey #searchsubmit
* #searchsubmit
*+ #searchsubmit
.searchkey a
.searchlist
.searchlist h1
.searchlist h1 em
#srchfid optgroup, #moveto optgroup
a href="my.php?item=threads"我的帖子
a href="" target="_blank"空间
a href="pm.php" id="pm_ntc" target="_blank"短讯息
a id="task_ntc" href="task.php?item=doing" class="china-ku4260-6209-58b9-62bb new" title="您有未完成的任务" target="_blank
关于语文调研卷第六单元答案和试题调研语文第六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