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历史七上期末试卷金太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太阳初一历史大联考试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
- 2、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 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以及答案
-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5、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 6、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
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好好复习,考场潇洒不虚枉,多年以后话沧桑!祝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时超常发挥!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
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
C.生活用的陶盆、陶罐 D.用于祭祀的大型青铜礼器
2.小轩一家决定假期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由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王的第一人是
A.尧 B.舜 C.禹 D.炎帝
4. 古代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刻录下来。认为这位天文学家 所处的时代极有可能是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5.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6.周幽王开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开赴镐京勤王,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
7.右图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期得到广泛使用,它们应是
A.骨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石制工具 D.铁制工具
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
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
教育 ,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9.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法治
10.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11.2013年4日上午,泰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正式对外宣布:国务院、省政府在关于调整泰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同意,设立泰州市姜堰区,以原县级姜堰市的行政区域为姜堰区的行政区域。请问,我国最早推行“县制“是在什么时期
A.大禹建夏 B.盘庚迁殷 C.商鞅变法 D.秦朝统一
12.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13.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图片一: 图片二: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14.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 包括 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迁都洛阳,推行汉化 ③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④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 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秦统一后,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体例是?
A.甲骨文 B.小篆 C.大篆 D.金文
16.诗歌和 童谣 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17.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D.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1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中的“单于”是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A.越族 B.鲜卑族 C.蒙古族 D.匈奴族
19.《西游记》中塑造的如来佛、玉皇大帝等人物形象,主要是吸收了哪两大宗教文化的结果 ① 佛教 ② 儒教 ③道教 ④
____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三国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且疾病流行。当时,人们不可能采用的防治措施是
A.为病人做手术时使用“麻沸散” B.从《伤寒杂病论》中寻找治病良方
C.向李时珍请教防治 方法 D.练习“五禽戏”,增强体质
21.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王羲之——《兰亭序》 D.张仲景——“五禽戏”
22.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 爱好 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 误的是
A.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23.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A.吴国 B.辽代 C.北宋 D.元朝
24.下列 成语 ,出自淝水之战的有 ①风声鹤唳 ②三顾茅庐 ③纸上谈兵 ④草木皆兵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5.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有利于开发
C.江南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D.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 择题(看看谁做得认真仔细。本大题共4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至少四个派别)(8分)
(3)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 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是哪个事件?(2分)
(4)秦汉时期统一了思想,而失去自由思索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分)
27 .看图说话: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什么?该商路在古代东西方的交往上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2)参照图二请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4分)
(3)现在x疆是图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我国最早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统辖?(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某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4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某平原是指我国哪一平原(4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元 长孙 陆 贺 刘
材料三: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4分)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 “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4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2分)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2分)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B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B B A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A A C
26.
(1)秦始皇 焚书;(2分)
(2)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8分)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制、打击其他学派。(2分)
(4)观点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7.
(1)图一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二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6分)
(2)B欧洲;A长安(4分)
(3) 西域都护(2分)
28.
(1)A大禹;B李冰 (4分)
(2)都江堰;成都平原。(4分)
(3)发动群众,堵疏结合。(2分)
29.
(1)“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洛阳(4分)
(2)学习汉语;鲜卑族。(4分)
(3)元。(2分)
(4)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2分)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的人还看了:
1.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3.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img]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只要你能认真学习,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整理了关于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二三百万年 B、一百七十万年 C、 七十万至二十万 D、一万八千年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 种植 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通过分封制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 C、西周 D、秦朝
5、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部的诸候国是()
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地理位置优越
C、重视兴修水利 D、更多地使用农业新技术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1、下列思想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封建 文化 正统思想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3、汉武帝的大一统包括①创立了修养生息政策②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③创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发展和西域的友好关系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1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16、西汉到了武帝的时候将下列什么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兵家思想
1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 D、郑国
18、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
A、张衡 B、蔡伦 C、祖冲之 D、董仲舒
19、下列属于汉代名医华佗的成就是()
①创制被称为世界医学史上一大发明的“麻沸散”②著有《伤寒杂病论》③创建“四诊法”,是中医至今沿用的 方法 ④编了一套医学 体操 “五禽戏”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书圣”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司马迁
21、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西汉初年 B东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22、轰动世界的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 C汉代墓葬陶俑 D敦煌石窟
2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 B____ C道教 D伊斯兰教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通史 C长篇历史小说 D长篇神话小说
25、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东汉灭亡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材料二: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处死。
请回答:
(1)商鞅是什么时期的人?(1分)
(2)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
(3)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
原姓氏 新姓氏
拓拔 元
丘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是谁改革的内容?(1分)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项改革的 措施 ?(2分)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8、阅读《史记》中的材料:
材料一“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材料二“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请回答:
(1) 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
(2) 这一事件的发起人是谁?(1分)
(3) 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3分)
29、简答: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汉武帝是如何用人的?(3分)
(2)后人常把汉武帝和哪一位皇帝相提并论?怎样称呼他们?(2分)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BBBCA 6-10ACCAC 11-15BACBB 16-20AABCA 21-25AACBB
二、 材 料 题
26、(1)战国人
(2) 战国时期 秦孝公
(3)法家代表
(4)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27、(1) 孝文帝
(2) 分别是学汉话 改汉性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8、(1)公元前209
(2)陈胜、吴广起义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9、(1)推行人才举荐制度
(2)秦始皇 秦皇汉武
猜你感兴趣: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2015年初一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3. 初一满分70分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4.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5.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以及答案
历史复习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七年级好成绩成果。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 分,共40分)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2.下列食物中,河姆渡人可以吃到的是
A.粟米 B.稻米 C.玉米 D.甘薯
3.观察原始社会房屋复原图,如图所示,造成图一与图二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4.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5.发生于公元前11世纪中期的一次著名的正义战争是
A.涿鹿之战 B.武王伐纣 C.商汤灭夏 D.犬戎灭西周
6.下列成语与晋文公称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7.观察右图,这组乐器出土于
A.湖北随县 B.湖南岳阳
C.河南洛阳 D.四川成都
8.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然的舌头却还在!”这就是老子的以柔克刚,老子是下面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9.我们说春秋战国时代是大变革时代,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新旧制度更替
10.下列改革,促进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A.管仲改革 B.姜尚改革 C.晋文公改革 D.商鞅变法
1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统一之后的货币是
A.度量衡 B.铜钱 C.圆形方孔钱 D.五铢钱
12.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
13.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的标志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战国时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
C.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主张 D.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毛泽东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最大的贡献是
A.推行郡县制 B.采用儒家学说立国
C.打败匈奴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帝国
15.在西域经营三十年,加强西域和内地联系的是
A.张骞 B.霍去病 C.班超 D.甘英
16.司马迁的《史记》叙述的是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B.从原始人类到秦统一中国的史实
C.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高祖时期的史实 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东汉建立的史实
17.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其作者是
A.贾思勰 B.范缜
C.郦道元 D. 徐霞客
18.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B.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19.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各民族之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民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包括
A.政权分立 B.民族融合 C.战乱频繁 D.国家大一统
二、非选择题(6道小题,共计60分)
21.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请你将相对应的连线:(10分)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
儒家的“仁政” “以法治国”
墨家的兼爱、非攻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 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
22.看图,回答问题
⑴上图反映的是刻在 和 上的文字,史称 。(3分)
⑵上图文字主要从 出土,大部分记载了 的活动和反映商朝的
的情况。(3分)
⑶上面所述的这种文 字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4分)
2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位于黄河流域的北京人。 ( )
⑵春秋战国时期我 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 )
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 )
⑷战国时各国相继开展变法运动,其中楚国的吴起变法最为彻底。 ( )
⑸《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
2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⑴看图一,后人修建“二王庙”是为了纪念谁?他有何功绩?(2分)
⑵图二人物是哪一位?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我国哪一传统节日是纪念他的?(3分)
⑶上图人物都生活在我国哪一时期?同一时期在土木建筑和医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3分)
25.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座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⑴材料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⑵材料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属于哪家学派?材料中议论的结果如何?(3分)
⑶你认为卫鞅在材料中所说的“夏殷不易礼而亡”的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⑴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哪一位?请你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4分)
⑵苏轼的词与我国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简要分析这次战役的影响。(4分)
⑶“三国”指哪三国?是谁开启了三国时代?(4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5 ABDAB
6—10 BAADD
11—15 CCDDA
16—20 ACCAD
21.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2.⑴龟甲 兽骨;甲骨文
⑵殷墟(或安阳);商王;政治经济
⑶对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 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文字,和今天的汉字有渊源的关系。
23.××√×√
24.⑴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
⑵屈原;《离骚》; 端午节。
⑶战国时期;鲁班;扁鹊。
25.⑴商鞅:战国时秦国的国君。
⑵主张按现实需要改变传统的治国政策,不必因循守旧;属于法家;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
鞅进行变法。
⑶不对;夏商两朝是由于暴政失民心而导致亡国的。
26.⑴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⑵赤壁之战。 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⑶魏蜀吴 曹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临近期末,历史教师们应该怎样的去准备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复习工作呢?让我们来为学生们制订一份良好的考试卷吧!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期末试卷,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案栏内的相应位置。
1.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 传说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 )
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嫦娥奔月 D.牛郎织女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 )
A.350万年 B.260万年 C.170万年 D.80万年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 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哪两个地方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
A.周口店、元谋 B.元谋、半坡 C.河姆渡、半坡 D.周口店、河姆渡
4.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是因为( )
A.主干部分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B.华人都是黑眼睛、黄皮肤
C.黄色在中国古代最为尊贵 D.华夏族诞生在黄河流域
5.传说中文字的发明者是( )
A.黄帝 B.嫘祖 C.伶伦 D.仓颉
6.相传尧、舜、禹之间通过推举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7.相传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都城在( )
A.涂山 B.绍兴 C.阳城 D.亳
8.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9.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叫( )
A.纣 B.汤 C.启 D.桀
10.中新网11月16日电: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 文化 工程mdash;mdash;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从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来判断,在这里展出的第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应该是( )
A.大篆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11.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12.举世闻名的“三星顿”文化盛行于商周时期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3.齐桓公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 口号 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C.尊王攘夷 D.挟天子以令诸侯
14.公元前7世纪后期,导致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5.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工程位于今天的( )
A.四川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湖南省
16.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 方法 是由谁 总结 出来的(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7.2008年 元旦 ,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
A. 元宵节 B. 清明 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18.老子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下列 成语 、 典故 中,与刘邦、项羽及“楚汉之争”直接有关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约法三章 ③草木皆兵 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结合右边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21.历史上称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为(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22. 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 措施 的关系最密切(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 D.开拓西域
23.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昭君出塞 B.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C.魏孝文帝改革 D. 修筑长城
24.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是归属中央统辖( )
A.西藏 B.新疆 C.宁夏 D.广西
25.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的我国本土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 D.佛教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 名言 ( )
A.孟子 B.司马迁 C.班固 D.荀子
27.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8.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东晋 B.宋 C.前秦 D.北魏
29.右下图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以后出现的“胡人汉服” 的社会风尚。这次改革的领导人是
( )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30.下列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顾恺之的贡献在哪一方面( )
A.书法 B.文学 C.音乐 D.绘画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40分。
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mdash;mdash;《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2)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 教育 思想?(1分)
(4)古时候 儿童 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分)
32.(6分)2009年12月以来,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热播,激发了人们对两千多年前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在秦国由弱到强直至成为“大秦帝国”的过程中,下列两位人物起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与材料一中有关的人物主持的那次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变法的措施中,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应该是哪一条?为什么?(2分)
(2)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他本人却惨遭旧贵族车裂之刑。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3)材料二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的是他的哪一历史功绩?(2分)
33.(6分)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为开辟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2分)
(2)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2分)
(3)请参照地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2分)
34.(4分)读图题:下图中内容有几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找出3处并在远处订正。
3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大河网-大河报2009年10月22日报到:昨日上午9时,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启动仪式暨打造中原文化标志middot;采集太昊陵圣土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中州宾馆隆重召开,拉开了“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的帷幕。主办方将组团从河南出发,到海内外客家居住地开展文化交流。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末年的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东汉末年开始,从北方、西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4分)
(2)在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中,原居住在今天河南等省的中原居民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迁入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36.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校准备举办一期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 黑板报 ,请你搜集材料参加筹备工作。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他们中间,你最佩服或喜欢哪两位?他们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4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 2.C 3.C 4.A 5.D 6.D 7.C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C 15.A 16.A 17.C 18.D 19.D 20.C
21.B 22.B 23.A 24.B 25.A 26.B 27.C 28.C 29.D 30.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40分。
31.(4分) (1)“仁”的学说。(1分)(2)西汉(汉武帝时期)。(1分) (3)因材施教。(1分) (4)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打出1点或言之成理即可)。(1分)
32.(6分)(1)奖励军功。理由:它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旧贵族今后没有竣工,就不能再继承爵位和特权。(意思相近即可)(2分) (2)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提示如下: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进步的事业有时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持改革创新等(答出任意一条或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分)(3)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2分)
33.(6分)(1)丝绸之路,张骞。(2分) (2)勇于探险;不辱使命;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困难;机智勇敢,报效国家等。(考生只要任意答出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 (3)长安、欧洲(大秦或古罗马)。(2分)
34.(4分)曹操称帝改曹丕称帝;(1分) 长安改洛阳;(1分) 诸葛亮称帝改刘备称帝;(1分) 赤壁改建业。(1分)
35.(12分)(1)匈奴、鲜卑、羯、氐、羌(答出4个即可得分)。(4分) (2)原因:西晋后期,统治集团内乱,匈奴等少数民族趁机入主中原的冲击(或北方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则相对稳定。(4分) 影响:北方人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经验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4分)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任意选择其中的2位,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张仲景:为防治传染病而钻研医学,及时总结经验;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等。贾思勰:亲自参加农业实践;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注意总结经验等。蔡伦,善于总结利用前人经验,不断探索。祖冲之,利用发展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专心科学研究,在多方面取得成就等。(4分)
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资料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我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6.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天天积累,一点点努力,一步步前进,一滴滴汇聚,终于到了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这一天。这是我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达标展示(50分)
本栏目有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相信你一定能把它选出来。请
把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
1.唐朝时期最著名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是( )
A.长孙无忌 B.房玄龄 C.杜如晦 D.魏征
2.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原因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她能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D.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划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4.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
①耧车 ②曲辕车 ③翻车 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看右图人物,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
A.隋朝著名高僧
B.中国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
C.以亲身见闻写成《人唐两域记》
D.这部书成为研究佛学的重要典籍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术在唐末己比较发达
B.赵州桥的设计者是唐朝著名工匠李春
C.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 对联 称颂的是( )
A.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自居易
8.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复
9.112了年北宋灭亡,史称这一变故为( )
A.“幺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杯酒释兵权” D.“靖康之变”
10.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太湖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唱曲、相面算卦,有人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的什么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C.娱乐场所瓦舍
B.食客盈门的酒楼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2.北宋末年.一个人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
A.铁钱 R.交子 C.存折 D.支票
13.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遭奸臣谋害令人同情
C.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14.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15.我国的行省制度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6.看右图人物,下列有关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宋朝著名劳动妇女
B.对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广为传播
17.下列人物,能读到用活字技术印刷的《资治通鉴》一书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1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谁的高贵品质(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郑和 D.岳飞
19.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在哪二位皇帝在位时( )
A.秦始皇、李世民 B.秦始皇、朱元璋
C.李世民、朱棣 D.李世民、朱元璋
20.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
AI行省制度确立 B.三省六部制创立
C.科举制度确立 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2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 全书”中有详细介绍。该书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22.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23.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 ②康乾盛世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24.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
A.施耐庵创作了《西游记》
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专著
25.明朝前期,建州女真辗转迁移,来到辽东城外并不断和明发生冲突。明政府先后监修辽东十堡。后来,1575年,明朝在本溪县的清河城开设了一个辽东各民族互市的地方。它是( )
A.清河堡 B.小市 C.清河马市 D.本溪市
选择题答题栏
二.信息窗口(28分)
本栏目有4个小题,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26.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问题。(本小题7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
A.涿郡指今____________________
B.余杭指今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河四段的名称:(4分)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_
(3)请你说出这条运河的特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本小题7分)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3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8.看右图,请同答问题:(本小题8分)
(1)此人是谁?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多少年?(2分)
(2)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最火优点是什么?(1分)
(3)中国的“四大发明”还包括什么?(3分)这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
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6分)
材料一 英国火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一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 文章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2分)
(2)科举制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2分)
(3)请联系实际,谈谈科举制对我们现行考试制度有什么 经验 和教训可供汲取。(2分)
三.问题探究(22分)
本栏目有2个小题,你应该论从史出,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30.2008年3月14日x藏发生了分裂活动.这是违背历史、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曲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有铁的历史证据的:(10分)
(1)请你列举唐朝时,汉藏密切交往的史事。(2分)
(2) 说说 元朝、清朝是如何管理x藏的?(6分)
(3)你对今天x藏地区的“__”叛乱有何看法?(2分)
31.从郑和下西洋剑闭关锁国,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 简述郑和下两洋的史实(指时间、规模装备、范围)。(4分)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分)
(2)清朝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3)你怎样评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2分)请联系现实谈谈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D 5A 6B 7C 8B 9D 10A 11C 12B 13C 14B 15D 16A 17D 18B 19B 20D 21C 22C 23B 24B 25C
二、26(1)北京 杭州 (2)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3)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7.(1)他是鉴真(1分),去日本(1分),传播佛法和唐朝 文化 (1分)。
(2)(这是开放性题目,学生的答案只要大体上符合下述内容的意思,即可得分。)
他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2分)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练,才能获得成功。(2分)
28.(1)毕升(1分)早四百多年(1分) (2)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1分) (3)造纸术、火药、指南针(3分)作用:为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作用)(2分)
29.(1)隋朝(1分)唐朝(1分)(2)内容:四书五经(1分) 形式:八股文(1分)
(3)借鉴:“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公开张榜。”教训:局限于一张试卷定乾坤等(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给2分)
30.(1)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2分)(2)元朝:将x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对x藏进行有效的管理.(2分)清朝:册封五世__和五世班禅,(2分)设置驻藏大臣同__、班禅共同管理x藏。(2分)(3)x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言论和行径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言之有理即给2分)
31.(1)史实:1405—1433年(1分)先后七次(1分)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1分)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1分)
意义: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1分),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2)表现: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2分)
(3)评价:有阶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1分);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1分)
(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必要性: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本。(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3.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4.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5.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一刻千金,千万别浪费。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 文化 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 谜语 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 成语 ) 答案:
(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 答案:
三、牛刀小试(共14分)
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贝:
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成语 典故 。(至少五个)
读读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17.“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
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巧对下联:
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 对联 ,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 对子 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
21.(5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13年。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武帝眼界大开。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
22.同学们,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
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刻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
失败的原因有:
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
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
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 方法 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相关 文章 :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3.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4. 2015-2016初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5.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试题1
关于历史七上期末试卷金太阳和金太阳初一历史大联考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