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表述观点A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下层民众特别有吸引力B婆罗门为第一种姓,是印度社会的统治者国王属于婆罗门佛教挑战婆罗门的神圣地位印度所有人都信仰佛教D“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者“贱民”是种姓制度中的最低等级A.AB.BC.CD.D6.让婆罗门的名字带来吉样,让刹帝利的名字带来力量,让吠舍富裕,但是让首陀罗受到憎恶。材料体现了古代印度A.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B.阶级观念模糊C.各等级间没有贵贱之分D.社会等级森严7.《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人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印度四个种姓A.职业世代相袭C.宗教权利不平等B.宗教生活界线分明D.法律地位不平等8.在雅典城邦担任官职是一种荣誉和义务,任职者并无薪资,凡任职者需有充足的生活保障。公元前5世纪,雅典开始向担任公职和出席公民大会者提供一定津贴。这一做法A.推动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C.说明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B.体现了雅典健全的法律体系D.标志着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9.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是一次掠夺性的战争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10.阅读右面图片,这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成文法典B.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C.使用相同文字D.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汉漠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颁布《十二铜表法》想象图11.“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一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A.法制建设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发展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和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12.右图所示雕塑《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造型艺术的经典作品之一。古希腊的雕塑创作特别强调“人体比例”,这突出体现了A.古希腊人的科学精神B.古希腊人的金钱崇拜观C.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D.古希腊人对逻辑学的认同【仙西省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阶段评估()·历史第2页(共6页)】【R一PGZX E SHX(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