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卷六年级上册2020(调研卷六年级上册数学)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调研卷六年级上册2020,以及调研卷六年级上册数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一、拼音9分。

1. 读拼音,写词语。5分

jǐliáng róng qià sǎo zi zhuāngjià chùjiāo

( )( )( )( ) ( )

piānpì zhuànxiě kānchēng diānbǒ zuǐchún

( ) ( )( ) ( )( )

2.给下列词语或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薄( )雾 横( )行霸道 应( )声 给( )予

我看着( )试卷,心里很着( )急,不知从何着( )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

二、字词14分 。

1. 补充成语4分

脱( )而出 ( )无几 心急如( ) 风侵雨( )

嗷嗷待( ) 香火()盛 顶礼( )拜 ( )然泪下

2.根据提示写出你积累的成语4分

(1)与戏曲有关:

(2)含有叠词:

3.选词填空,填序号。(6%)6分

(a融化 b熔化 c溶化d品位 e品味f截止g截至h化妆 i化装j情景 k情境)

(1)再坚硬的钻石落到岩浆里,都将( )。

(2)春回大地,小河上那层厚厚的冰慢慢( )。

(3)金波爷爷写的《追踪小绿人》值得我们好好( )。

(4)报名活动昨天已经( )。

(5)( )好了没有?观众们正盼你主持节目呢。

(6)如果作文写得生动具体,就能很容易地把人带到所描绘的( )中去。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三、句子10分 。

1.按要求写句子 。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我们学校开展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在原处修改病句)

(3)用“照应(zhào ying)一词写一句话。

(4)女店主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微笑掩不住她极度的疲劳。(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

2.仿写句子: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吹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哺育着它。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 国作家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 的船长形象,船长为

了 而 。课文最后作者把船长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2.以长篇小说 著称于世的' 国作家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 。(2分)

3.《古诗两首》中表达陆游无限希望的诗句是 。表达诗人杜甫听到叛乱被平定,蓟北被收复消息后极度喜悦的诗句是

。(3分)

4.(《姥姥的剪纸》)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2分)

5.学了这些课文,我们认识了(四字词语) 的郑成功, 的蔺相如, 的鲁滨逊, 的霍金等优秀人物,懂得了一个人想要成材就应该 ,做人应当像乔依那样 。课外, 我还读了 的 ,认识了该名著中的一个优秀人物 ,从他(她)身上,我学到了 (7分)

五、语言实践4分

学校体育节需要各年级组成一个方阵参加开幕式,你有幸被班主任老师选中了,但当你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时,妈妈却给你泼了一盆“冷水”。 妈妈可能会说:

你想这样解释:(不少于50字)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shǒu zú wú cu qīchǔ zhēngzhá

女孩的爸爸( )地坐在病床前,神色( )地看着女儿痛苦地( ),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①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其实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过了,而病人,有时候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去,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②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位年轻的护士走过来问那个男人 为什么不让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 低低地说 我们离婚很久了 我找不着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 默默地坐下来 轻轻握住女孩冰凉的手 柔声说 女儿乖 妈妈在 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女孩差不多的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地③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给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

医生说:“她能醒过来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暗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许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而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是啊,母爱的力量就是我们生的力量!我在④伟大母爱的同时,更加钦佩那位年轻的护士奉献母爱的⑤。

1.在第3自然段中,根据拼音的提示写出恰当的词语。(3%)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短文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只填序号。(5)

(1) A、恳求 B、哀求 C、要求

(2) A、希望 B、期望 C、渴望

(3) A、抓住 B、攥紧 C、牵着

(4) A、感激 B、感动 C、感叹

(5) A、勇气 B、壮举 C、事迹

3.在短文5、6、7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3)

4.这位女护士做了件什么事,简要地概括一下。(1)

5.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1)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女护士说些什么呢?(2)

七、作文30分

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就会让自己多一份自信.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会因某方面的优点而让自己有了美好的体验。请选择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展现自己某一个优点,就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img]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在六年级的这个学习过程中,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题目

基础部分(40分)

一、字词阶梯(17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ín sònɡ jìnɡ mì zǔ náo yì rán shēnɡ wànɡ

( ) ( ) ( ) ( ) ( )

wēi xié juàn liàn dī wēi rì kòu qín jiàn

( ) ( ) ( ) ( ) ( )

2.根据积累补充下列词语并选填到 句子 中。(7分)

一望无( ) 无( )无尽 失声( )哭 张( )李戴

北风( )号 饱( )风霜 精神抖( ) 不( )其数

(1)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2)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 地直竖着。

(3)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 地乱说一气。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

1.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某处的风景迷人。 ( )

2.达•芬奇用他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

3.“瞻仰”的意思是低下头来看。 ( )

4.“倒影”“倒映”“颠倒”三个词语中“倒”的读音相同。 ( )

5.《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季羡林。 ( )

四、课内积累(11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 成语 填一填吗?

人们常用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 文章 时,我们可以说 。(3分)

2.补充古文名句。(3分)

(1)鲁迅先生说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 名言 告诉我们 。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 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 、

、 和 四件事,说明鲁迅是个

的人,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5分)

五、古诗 收藏 (3分)

1.有时候,有些人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判断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啊!

阅读理解(28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 !上帝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1)忐忑不安:

(2)自作自受:

2.这个片段选自《 》一课,作者是 。(2分)

3.文中的“她”是指 ;“他”是指 ;“他们”是指 。(3分)

4.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 、 ;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3分)

5.这个片段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2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必须承受的痛苦

三岁半的女儿扁桃腺(xiàn)发炎,开了十针青霉素,上午八点和下午三点,一天两针。头两天是妻子带她去。她怕打针,不肯去。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女儿无法承受,哭闹得惊天动地,大夫直担心孩子会闭过气去。女儿哭,妻子也垂泪,她实在受不了啦,第三天死活不干了,把担子卸给了我。

我把针药和注射单揣进兜里,对病恹(yān)恹地坐在床上翻画书的女儿说:“乖,咱们去打针。”女儿可怜巴巴地仰望着我,嗓音沙哑地说:“爸,打针很疼。”我坐下来,说:“疼也得打啊,要不你的病好不了,上不了幼儿园,爸爸妈妈也上不成班,得在家看着你。不上班就没有钱,怎么给你买玩具和好吃的?”“那我以后不要玩具和好吃的还不行吗?”“那咱们三个人总得吃饭吧?鸡蛋、牛奶、肉、菜……你穿的衣服,什么不要钱啊?”

我停下来,给她时间思考。

在如何对待孩子上我们两口子迥(jiǒng)然不同。我认为小孩子也有足够的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只要把道理讲清楚。除非她硬要抓电源或玩刀片,我绝少采取强制手段。而且,我从不骗孩子。

女儿愣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张开双臂叫我抱,说:“爸爸,咱们去吧。”

打针的时候她又哭了,不过不厉害,针没拔出来已哭完了。

女儿睡了个大午觉。下午两点多我去卧室门口望了一眼,她已醒了,瞪着两只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不知在琢磨什么。我没打搅她。三点了,我用遥控器关上客厅的电视,起身去卧室。女儿睁着眼的,可她一看见我,马上说:“爸爸我困了,现在我要睡觉了。”就阖(hé)目装睡。斜阳照在她紧张的小脸上,楚楚动人。

我一阵感动——

原来她不知动了多长时间脑筋,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

“不行!回来再睡。”我硬着心肠拉她起来穿外套。

抱着她慢慢往医院走,我对她说:“乖,不是爸爸不疼你。可人活着就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只能自己去承受,谁也替不了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就只有勇敢地去面对。逃避没有用,哭也没有用。”

女儿似乎懂了,因为我感到她的小脸好像刚毅了起来。

这一针,她没哭,嘴唇哆嗦着,却一滴眼泪也没掉。

第二天上午八点,我才要开口,女儿突然拿着注射单和针药盒子站在我面前,说:“爸爸,咱们打针去!”

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

1.“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一句话中“欺骗”具体指什么?(2分)

2.“女儿哭,妻子也垂泪,她实在受不了啦,第三天死活不干了,把担子卸给了我。”一句中,妻子为何死活不干了?(2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女儿愣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张开双臂叫我抱。

(2)她已醒了,瞪着两只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不知在琢磨什么。

4.文中“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一句中“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具体指什么?(2分)

5.文章结尾写道:“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体会一下,作者这时应是什么样的心情?(2分)

6.“人活着就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只能自己去承受,谁也替不了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就只有勇敢地去面对。逃避没有用,哭也没有用。”你是怎样理解父亲对女儿说的这些话的?(4分)

习作表达(30分)

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但有人认为,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 作文 ,题目自拟,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1.我 (痛恨、渴望、讨厌……)谎言

2.谎言带给我的 (苦恼、痛苦、快乐、幸福……)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答案

基础部分

一、 字词阶梯。

1、 看拼音写词语。(每个字0.5分)

吟诵 静谧 阻挠 毅然 声望

威胁 眷恋 低微 日寇 琴键

2、 根据积累补充下列词语并选填到句子中。

一望无(际 ) 无(穷)无尽 失声(痛)哭 张(冠)李戴

北风(怒)号 饱(经)风霜 精神抖(擞 ) 不(计)其数

以上每格0.5分

(1) 饱经风霜(2)精神抖擞(3)张冠李戴 (每个一分)

二、 根据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 老人叫住了我,问我是不是他打扰了我。

2、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三,判断题。(每题1分)

× √ × × √

四、 课内积累

1、高山流水 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后两个答案不统一)每个1分

2、(1)横眉冷对千夫指 1分

(2)不是花中偏爱菊 1分

(3)轻诺必寡信。 做人要讲诚信。 每格0.5分

3、 人 (1分)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每格0.5分)

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1分)

对鲁迅先生无比怀念、热爱和敬仰(1分)

五、 古诗收藏(每句0.5分)

1、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理解

一、 课内阅读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每个1分)

(1) 忐忑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2)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恶果。

2、《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每个1分)

3、桑娜 渔夫 西蒙的两个孩子(每格1分)

4、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 忐忑不安(每格1分)

5、心理描写。(1分)

表现了她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意思接近即可。1分)

二、 课外阅读

1、 女儿不肯去打针,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打针。(2分)

2、 妻子看了很心疼。(2分)

3、 (1)没有办法。

(2)集中精力。(每个2分)

4、阖目装睡(2分)

5、欣慰、激动、高兴(意思接近即可,2分)

6、当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痛苦时要勇于面对,不要逃避。因为不经历风雨是见不到彩虹的。(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4分)

习作表达

评分参考:

A等(27—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B等(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等(18—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试卷

语文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下面是我分享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试卷,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基础知识(3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8分)

qín miǎn ēn cì méng lóng kuí wú

shēn ào mái zàng tuán jù níng zhòng

2、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2分)

树冠(guān guàn) 轮流照看(kàn kān)

难(nán nàn )民 飞奔(bēn bèn)

3、形近字组词。(4分)

俊( ) 侵( ) 谦( ) 抑( )

竣( ) 寝( ) 歉( ) 仰( )

4、用“——”画出下列词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3分)

慢不经心( ) 张冠李带( ) 阴谋鬼计( )

5、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错: A、参差,错杂 B、不正确 C、坏,差(用于否定式))

D、安排办事的时间,使不冲突 E、两个物体相对摩擦

(1)、不错,你说得很对。 ( )

(2)、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学校安排各年级错时放学。 ( )

(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相互交错。( )

6、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无论……都……

(1)、( )困难有多大,我们( )会竭尽全力去克服。

(2)、( )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 )他走向了成功。

(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提高,( )还要注意节约。

(4)、( )多读多练,( )会提高作文水平。

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科学是改善人类生活最伟大的动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 (改成转述句)

二.积累运用(10分)

1、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泰山!”中的 “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峨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课文《 》(3分)

2、请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7分)

(1)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3)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4)写一句鲁迅的名言: 。

三.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2分)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 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ōng kòng )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冀)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yín yíng)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 篮)布包,撮(chuō cuō)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1、划去文中错误的字或读音。(3分)

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3分)

3、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 ”划出来。(2分)

4、文段中出现三处省略号,它们的用法是:( )(1分)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语意末尽

5、“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它们想说什么呢?(1分 )

6、在这一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2分)

(二)、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 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 [zhuǎn zhuàn]。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虽然想离开那儿,[但是 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贯 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lüè nüè]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1、用“”划去短文[ ]里不正确的字、拼音和标点。(3分)

2、根据意思选摘文中词语。(2分)

①经得起人们仔细体会。( ) ②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

③表示另开一条路或另创一种方法。( )

④事情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 )

3、用“ ”画出解释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原因的语句。(2分)

4、下面语句中与原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一致是 。(2分)

①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其次选准方向,关键是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②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关键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③人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有时也考虑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5、选用一个词语概括“毛毛虫”、比塞尔人和肯莱文的行走特点。(2分)

①“毛毛虫”、比塞尔人:____________ ②肯莱文:______________

6、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两个方面的事例:(2分)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口语交际(5分)

小军的爸爸爱打猎。今天,他又背上了猎 枪准备出门,小军想劝阻爸爸。假如你是小军你会怎么劝,请写下来。

五.快乐作文(30分)

题目:哇,他(她)这个人!

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注意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心理活动。字数不少于400字。也可以自拟题目。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面对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复习,需要适当做些语文期末试卷的题目来巩固知识,,努力就会考出自己满意的学习成绩。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 )( )( )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 )( )( )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 )后——( ) 面面相( )——( )

自强不( )——( ) 名不( )传——( )

如雷( )耳——( ) ( )头丧气——( )

三、我会选。(5分)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错误。(5分)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篮天白云倒映着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10分)

1、“当日东南风起甚紧”,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 )

2、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 )

3、“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

4、“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

5、“敌视、憎恶、怨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 )

6、“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 )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朝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 )

8、“川流不息、阴谋鬼计、聚精会神、拨苗助长、纷纷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

9、“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 )

10、《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都是写伟大的母爱。( )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大合唱》是由______________写的词,_______________谱的曲。

3、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劝戒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书房里可以贴上这样一句名人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顾本学期学习的课文,我感受很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我认识到,无论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__________________的忠诚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使我感受到童话世界原来这样精彩。(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

7、《将相和》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故事,按课文先后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中的 “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际。(5分)

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究个人卫生的呢。”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21分)

(一)课内阅读(6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2分)

其人弗能应也。 弗: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_

誉之曰 誉:________________ 曰: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2分)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火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 史记 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坐着羡慕别人“成”,()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2、请你为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2分)

3、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艰苦——( )爱慕——( )

写反义词:需要——( )廉价——( )

4、用“——”划出文中的反义词,并改写成陈述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来写一句话。(2分)

仿写: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7、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轻松习作。(30分)

题目: 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3.字数在450字以上。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愚蠢 )(瘫痪 )( 蜿蜒)( 陡峭)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澎湃 )(腼腆 )(谨慎 )(荆棘)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恐 )后——(害怕 ) 面面相(觑)——(看 )

自强不(息 )——(停止 ) 名不(虚)传——(虚假 )

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 ) (垂 )头丧气——(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B )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B )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D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C )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A )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错误。(5分)不好意思,不会打修改符号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篮(蓝)天白云倒映着(在)水中,塘中荷花点点;(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放前边)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幅)漂亮美丽(任意去掉一个)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10分)

1、“当日东南风起甚紧”,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x )

2、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对)

3、“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错)

4、“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错)

5、“敌视、憎恶、怨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 对)

6、“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对)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朝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 错 南宋)

8、“川流不息、阴谋鬼计、聚精会神、拨苗助长、纷纷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对 )

9、“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错)

10、《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都是写伟大的母爱。(对)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分别指:_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这从“嘴上带着微笑”可以看出;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这两个“幸福”的实际意义就是受罪和死亡。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守株待兔__、__亡羊补牢__、__自相矛盾__、___掩耳盗铃___。

2、《黄河大合唱》是由_______光末然、_______写的词,___冼星海____________谱的曲。

3、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劝戒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用诗句____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____。

5、在书房里可以贴上这样一句名人名___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

6、回顾本学期学习的课文,我感受很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我认识到,无论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____《索溪峪的野》__和____《迷人的张家界》___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__________________的忠诚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使我感受到童话世界原来这样精彩。(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这个很抱歉,对课文不够熟悉,无法作答)

7、《将相和》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故事,按课文先后顺序,分别是___完璧归赵____、____渑池之会______、___负荆请罪___。课题中的 “将”指的是___廉颇_____,“相”指的是___蔺相如__。

八、口语交际。(5分)

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究个人卫生的呢。”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你不讲究集体卫生。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 ___请保持环境卫生______。”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我错了,今后一定改正。__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21分)

(一)课内阅读(6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2分)

其人弗能应也。 弗:__不能__ 应:__回答__

誉之曰 誉:____夸奖____ 曰:___说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_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__,应读出___嘲弄、讽刺___的语气。(2分)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__(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火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 《史记 》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已填上)

2、请你为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2分)(已加上)

3、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艰苦——(艰难 )爱慕——(倾慕 )

写反义词:需要——(多余 )廉价——(昂贵 )

4、用“——”划出文中的反义词,并改写成陈述句。(1分)

___是反问句吧,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改为:我们就不用要成功了。

5、仿照“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来写一句话。(2分)

仿写:任何___一次发明的成功__都___需要发明者千百次的努力;

任何___一个奖牌____都___要运动员付出无数的汗水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积累__,功是成的__基础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遥不可及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必然的______的。

7、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3分)

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李时珍历尽艰辛,写成《本草纲目》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

8、“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2分)

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十、轻松习作。(30分)略

猜你喜欢:

1.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附答案

2.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答案

3. 六年级语文上册考试题及答案

4.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5.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为了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应该多做试卷的练习来提升数学成绩。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题目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45 时=( )分 450立方米=( )立方分米

9.04立方分米=( )毫升

2.在○里填上、或=。

56 ×4○ 56 9÷23 ○ 9 38 ÷ ○ 38 25× ○ 25÷10×7

3. ×( )( ) = ×( )( ) = ÷( )( ) = +( )( ) =( )( ) - =1

4.把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把这个正方体框架用硬纸围成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 32是( )的 ;比20千克多 是( )千克。

6. 13 的倒数是( ),1.25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

7.一根绳子长8米,用去14 ,用去( )米,还剩总长的( )( ) ,如果再用去14 米,还剩( )米。

8. 红糖的34 与白糖的13 相等,已知白糖有36千克,红糖有( )千克。

9. 一个长方形宽与长的比是2∶3。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4厘米,长( ) 厘米;如果长是12厘米,宽是( )厘米。

10.把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把8克白糖完全溶解在40克水中,白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 )。白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比值是( )。

12.永新面粉厂 小时加工面粉 吨。照这样计算,1小时能够加工面粉( )吨,加工1吨面粉要( )小时。)

13.小明的书架上放着一些书,书的本书在100到150本之间,其中 是 故事 书, 是科技书,书架上放着( )本书。

二、反复权衡,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一张长方形纸长40厘米,宽8厘米,把它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围成一个高8厘米的长方体的侧面。如果要为这个长方体配一个底面,面积是 ( )。

A.320平方厘米 B.100平方厘米 C.80平方厘米

2.把8︰15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16 B、乘16 C、加30 D、乘2

3.已知a的 等于b的45 (a、b均不为0),那么( )。

A、a=b B、 a 〉b C、 b〉a

4.两根钢管的长度相等,第一根用去14 ,第二根用去14 米,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A.4 B.2 C.8 D.16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长方体中(不包括正方体)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 )

2.真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 ) 3.把一个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它的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 )

4.瓶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瓶子的容积。 ( )

5.如果甲数比乙数多 ,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 。 (  )

四 、看清题目,巧思妙算。(4分+6分+8分+4分+4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 = ÷12= 15× = 36÷ =

+ = ×12= ÷ = × =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

÷ ÷910 ÷ × ×4÷

3.先化简,再求比值。(每题2分,共8分)

1.32︰3.3 38 ︰ 910 10268 40︰0.05

4.解方程。(每题2分,共4分)

x+ X = 6 X︰ 23 = 45

5.求下面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4题每题5分,第5、6题各6分,共32分)

1.一台 拖拉机 昨天上午耕地4800平方米,下午耕地的面积比上午多 。这台拖拉机昨天下午比上午多耕地多少平方米?

2.同学们去参加植树活动,四、五、六年级一共去了264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总人数的 ,其中910 是男生,六年级去植树的男生有多少人?

3.在植树活动中,把360棵树按1:2:7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了多少棵树?

4.妈妈上街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裤子是125元,正好是一件上衣价钱的 。一件上衣多少钱?

5.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油?(每升油重0.8千克)

6.市民广场搭了一个花台(如图),上面是棱长3米的正方体,下面是长6米、宽3米、高4米的长方体。如果要在花台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插上鲜花,插花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这个花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答案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 48 0.45 9040(出题意图:考察运用新旧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2. =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运算能力及相关规律的掌握情况)

3. (出题意图:考察运用分数加减乘除算运算的能力)

4. 512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棱长总和、体积的理解及计算应用能力)

5. 48   8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能力)

6. 3 1 (出题意图:考察倒数的概念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7. 2 5 (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对分数中数量、分率的区分理解)

8. 16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能力)

9. 36 8 (出题意图:考察比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10. 10 2 (出题意图:考察图形拼凑中表面积与体积的增减变化)

11. 1 : 5 1 : 6 (出题意图:考察比的意义)

12.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除法归一的知识)

13. 108 (出题意图:考察分数的乘法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反复权衡,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B(出题意图:考察对长方体展开图的认识)

2.C (出题意图:考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B(出题意图:考察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4.D(出题意图:考察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5.C(出题意图:考察考察棱长、体积变化规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棱长、表面积、体积关系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2.( × )(出题意图:考察对长方体各面的认识及观察能力)

3. ( √ )(出题意图:考察对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理解)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拼接后面的变化情况的认识理解及空间想象能力)

5.( × ) (出题意图:考察对表面积和体积的理解)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 √(出题意图:考察长方体六个面特征的相关知识)

2. × (出题意图:考察考察倒数的相关知识)

3. √ (出题意图:考察等积变形的相关知识)

4. √ (出题意图:考察容积的意义)

5. ×(出题意图:考察对单位1的认识)

四 、看清题目,巧思妙算。(4分+6分+8分+4分+4分,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

9 81

4 14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的分数乘除笔算能力)

4 2

3.先化简,再求比值。(每题2分,共8分)(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化简比、求比值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

1.32︰3.3 38 ︰ 910 10268 40︰0.05

化简比:4:1 5:12 3:2 800:1

比值:4 800

4.解方程。(每题2分,共4分)(出题意图:考察应用新知识解方程能力)

x+ x = 6 ︰ 23 = 45

解: x=6 解: =45 ×23

x= =

5.求下面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5×5×5=125(平方分米)(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能力)

(3×5+3×15+5×15)×2=270(平方厘米)(出题意图:考察对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评分标准:算式得数结果各得1分)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4题每题5分,第5、6题各6分,共32分)

1. 4800× =1600(平方米)(出题意图:考察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计算 方法 )

答:这台拖拉机昨天下午比上午多耕地1600平方米。(评分标准:算式2分,得数2分,结果答案1分)

2. 264× ×910 =198(人)(出题意图:考察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六年级去植树的男生有198人(评分标准:算式2分,得数2分,结果答案1分)

3.360÷(1+2+7)=36(棵)36×(7-2)=180(棵)(出题意图:考察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了180棵树。(评分标准:算出每份得2分,各年级棵树两分,答案1分)

4.解:设一件上衣X元。(出题意图:考察用方程解决单位1未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X=125 X=175

答:一件上衣175元。(评分标准:解设1分,方程2分,结果答案各1分)

5.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油?(每升油重0.8千克)

6×6×6=平方分米)(出题意图:考察实际生活中表面积、体积的区别及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6×6×6=216(立方分米)216×0.8=172.8(千克)

答:至少需要216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172.8千克油。(评分标准:每个问题3分)

6.(出题意图:考察实际生活中用表面积、体积解决知识能力)

3×3×4+6×3+6×4×2+3×4×2=126(平方米)

6×3×4+3×3×3=99(立方米)

答:插花的面积一共有126平方米.这个花台的体积是99立方米.

关于调研卷六年级上册2020和调研卷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