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无忧答案调研卷(小学单元创新测评全程无忧提优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小学无忧答案调研卷,以及小学单元创新测评全程无忧提优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作家作品题怎么出

【简介】感谢网友“挑灯看剑”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共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本次命题的宗旨

本次小学二年级语文调研试卷秉承了往年调研考试的一贯宗旨和原则,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加主观性试题分量,鼓励孩子有创见地表达,增强试题弹性,给学生选择空间。在试卷形式和内容上给广大教师以导向作用。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

全卷各部分比例适当,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没有偏题、怪题,难易度适中。1、注重人文性。因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语文课标倡导的一个科学理念。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考试非常恐惧。我们尽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试卷氛围,缓解学生紧张情绪,让学生轻装上阵,快乐考试。

2、题型丰富。

小学生活泼好动,一成不变的题目形式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因此,试卷的题型尽量丰富多变,听一听、读一读、写一写等形式都出现,以不断刺激学生,增加答卷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

3、增加试题弹性,给学生选择空间。比如:第二题中的第三小题(3)我喜欢的一幅春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任意去写。还有写话部分,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并把所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写下来。这些题目灵活性强,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听老师读儿歌,然后回答问题。此题考查学生的听读能力,学生的得分普遍不高,失分较多。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听之前没有把题目看清,听时无针对性,比较盲然。二是低年级学生听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没有良好的听写习惯。可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

第二题按要求写字、词、句。

1、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的字最漂亮。

此题给出拼音,让学生写汉字,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没认真拼读,把“飘荡”写成“漂亮”……还有的对同音字辨认不够牢固,把“遥远”的“遥”写成了“摇。

2、比一比,再组词。

这一小题重在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运用。此题答得很好,几乎没有失误。

3、把句子写完整。

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积累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都能正确填出。

第三题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本题共五小题,面广知识全。全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孩子们对课文的内容掌握的非常好,令老师们满意。前三小题是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填空,几乎没有出错的地方,有的只是极个别孩子的粗心造成的写错字的现象。而后两题的填空较之前面的三题,虽说也是对课文的再填空,但灵活性非常大,主要考察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但是可喜的是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在正确的基础上还加入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第四题口语交际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从两个题目来看,都是出自课本中的,教学中都是重点训练过的,而且在口语测试考查时也是重点考查的,因此孩子们对此不是很陌生,相反非常熟悉。从答题来看,孩子们的答案也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孩子们相当有礼貌,其次他们的表达清楚到位,最后孩子们的书写工整认真。当然这主要是我们的老师平时的教学中付出了扎实的努力的,希望这样的努力继续下去。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交际明天。

第五题先读下面一段话再做练习

此题综合性很强,考查的内容很多,可谓神来之笔。给的是《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描写丹顶鹤外形的语句。有让学生填空的,有让学生写仿词的(ABAB),有让学生仿句写句的(写一句比喻句),更精彩的是让学生模仿这段话去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从答题情况来看,本题18分,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都能够拿到16分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由于一段话写的活灵活现而的了满分。需要加强的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四、建议:

1、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三维目标。

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

3、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从近几年的调研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

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

5、加强写话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话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6、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篇2: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28名学生参加考试,60分以下的有2人,70-80的有7人,80-90的有14人,90分以上的有5人,最高分为94分。合格率为92。9%,优秀率为53。6%,平均分为80。88。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试题有“卷面书写、字词乐园、句子天地、阅读空间、写话展台”四部分。知识涉及面广,重在考查学生课内,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学习伙伴的话,亲切自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给予不断提醒和鼓励。下面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一)、卷面书写

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但也有少数学生字迹潦草扣分在1-2分之间。

二)、字词乐园

第一题:拼写词语。除了“清脆动听”错误较多,其他词语拼写基本正确。差不多一半的同学把“清脆”与“青翠”混淆,或写成“清翠、青脆”。同音词没有很好区分。另外的错误一般都是拼音与字词没有掌握。

第二题:(做)工与工(作)没有区分,错误较多,混淆了。其他词语填较正确。

第三题:除了个别同学没有把词语类型弄清楚外,其他同学填写基本正确。只是少数词语中出现了拼音代替字,同音别字等情况。

第四题:第6句,请你( )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很多同学填成了诚心。词语意思没有掌握,缺少在语言环境中运用的练习,却少语言的感染。

第五题:反义词连线,“紧张、慌张”与“轻松、冷静”连错,近义词的不同点没有掌握。

三)、句子天地

第六题:补充句子。第三句,因为―――所以―――,有几个同学因果关系不恰当,还有几个同学,没弄清题意,与第二句连起来填写,句子不够通顺,不够恰当。

第七题:填空。泉水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几个词,填写的时候顺序颠倒,没有按照课文填写。课文回生较快,另外对课文中泉水经过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词,哪个更恰当,没有过讨论、比较,学生印象不深,难以区分。

第八题:默写古诗,学生基本上都能把古诗从头到尾默下来。只是默写的诗中出现了不少,错字、别字、用拼音代替的字。

四)、阅读空间

出错最多的是第1小题,部分同学数句子数漏了。围绕那句话写的,只有8个同学找对,很多同学不理解总起句的意思。第4小题,有的同学漏了这道题目,没有划。还有的句子没划全,或划了描写荷花的句子。这些错误都是学生粗心,没有仔细读题造成的。2、3两题除了个别同学没有在短文中找之外,其他同学基本正确。

五)、写话展台

文章短小,没有生动具体的描写,失分较多。很多同学都只是把四幅图连起来,用几句话把事情说清楚而已,写得不生动。扣分在5分以上的有9人,他们都只是说清事情经过,只能得基本分。有三个同学较具体地展开想象,有动作,语言等描写,而且点明爱护花草树木的主题,得分较高。

三、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做完试题,学生自我感觉良好,感觉难度不大。但一拿到批改后的试卷,都

觉得很可惜,试题灵活,他们一不用心,不该丢的分也丢了。根据学生失分的种种原因,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1、重视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要加强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的区分与比较。

2、要加强学习困难学生基础知识的辅导,不使他们掉队。

3、对课文重点篇,重点段要加强背诵,积累。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认真仔细地审题,清楚整齐地书写。

5、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开拓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6、加强说话写话练习,使学生在把事情写清楚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把话写具体,写生动。

篇3: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yì yánɡ dùn cuò ké shòu kuí wú chú fánɡ

( ) ( )( )( )

2、形近字组词。(8分)

挠( ) 俏( ) 竣( ) 饥( )

饶( ) 峭( ) 骏( ) 肌( )

3、选择正确读音。(4分)

车夫挣扎(zhā zā zhá )着坐了起来,伯父给他敷(fū fú )上药,扎(zhā zā zhá )好绷带,又给他扎( zhā zā zhá )了一剂止疼针。

4、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端正的书写名句。(2分)

随风潜入夜

5、先把词语补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5+4分)

不同凡( ) 余音绕 ( ) 古色古( ) ( )血搏杀 可见一 ( )

独( )匠心 妙笔生( ) 脍( )人口 巧( )天工 雅俗共( )

我们可以用 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

用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 ,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

6、句子转换。(8分)

(1) 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仿写连动句)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全成一句话。

文明的语言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4)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1)“(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那猹却将身( )。反而从他的胯下( )了。”

这段话选择自课文《 》,作者是( )作者通过几个表示( )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 )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 )与( )。(12分)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 》这首诗中的一句,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了了( )(4分)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

(2分)

(4)文言文是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这学期我们初识了《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子知道了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学习文言文方法,那么请鴡助释理解下面短文,把它的意思写在横线上。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④说⑤乎⑥?有朋⑦自⑧远方来,不亦乐乎⑨?”(2分)

注释:①子曰:孔子说。 ②学:学习 ③时习:时常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④亦:也⑤说音是(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⑥ 乎:吗?⑦ 有朋:朋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⑧自:从。 ⑨乐:开心、高兴

(二)课外阅读(19分)

① 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 ),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 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2分)

2.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 最恰当的是 。(2分)

3.第④自然段中画出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是 表达了了 。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 的作用。(2分)

5.理解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

花”的原因是,请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6.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三、习作家园。(25分)

生活是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二三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假造着。那里的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性情。请你以“ 真让我着了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你的真实感受。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0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略

2、略

3、挣扎(zhá)敷fū 子 扎zā好绷带,又给他扎( zhā)了一剂止疼针。

4、略

5、略

6、句子转换。(

(1) 略

(2) 文明语言不仅能够了沟通人们的心录,而且(还)也能够反映出一个的文化修养

(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4)老人注视着海鸥。(缩句)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深蓝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金黄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碧绿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刺去 )。那猹却将身( 一扭 )。反而从他的胯下( 逃走 )了。”

这段话选择自课文《 少年闰土 》,作者是(鲁迅 )作者通过几个表示( 颜色的 )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 动作 )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 机智 )与(勇敢 )。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 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中的一句,作者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街灯 )比作了了( 明星 )(4分)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 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心爱的琴摔碎了终身不再弹琴。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④说⑤乎⑥?有朋⑦自⑧远方来,不亦乐乎⑨?”意思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二)阅读理解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排比 ,作用渲染见过各种花的美好,激起读者的感情 (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2.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 最恰当的是 然而

3.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是: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就没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表达了:人民对总理逝世极度悲痛的心情。(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说它普通是因为这是人民用约做的;说它珍贵是因为代表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敬爱和沉痛哀悼之情。(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

6.(1)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

(答案不唯一)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花(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三、作文

一等: 25分—23分 选材好,恰当表达,语句通顺,有文采,有真情实感,无病句。

二等: 22分—20分 选材一般,语句较通顺,病句少。

三等: 19分—17分 选材不好,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

四等: 16分以下 跑题,字数太少,错别字太多的。

作文最少要扣1分,要求没有错别字,文章有文采的。题目1错别字每4个1分,重复不累积

[img]

什么网站可以查找考试试卷答案?

一般大型的正规的考试会出参考答案的呀。搜题网站还挺多的,作业无忧我比较常去,网站我知道的很少有分区的吧,我知道答案圈是分年级的,然后各个区的一模二模如果网站更新的比较快的话,可以在搜索框中搜索的到,你可以参考,这个是网站的首页答案圈_作业答案网。

菁优网;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网站,包含有小学、初中、高中等全学科全年级试题试卷,试题类型丰富,中高考真题、期中期末试卷、月考卷、还提供组卷功能。

除此之外,学生家长也可以直接使用菁优网APP挑题训练。此外,菁优网配套的试卷都有详细解析,准确率高,下载方便。

最重要的是,菁优网备课中心拥有400w套资源,涵盖小学、初中所有学科,全国各地多种教材版本,网站的模块清晰,持续更新课件、教学设计、试题试卷、学案、素材、视频等等。同时根据教学进度,推出热门备课专辑。如“期中复习优化讲练测评”“2021-2022学年优质课件集锦”等。

它最大的特点是资源质量高,直接下载就能用。对于老师而言,查找试卷,下载课件基本可以满足备课的大部分需要了。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24分)

Jūshùshām?fángàijǔju?zhāodàiwǔrǔ

()()()()()()

Zhànyìtuīcídūduahàop?zhànchuánshaō()()()()()()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尴(jiāngān)尬渗(cānshan)透戈(gēguō)壁

匕(bǐbì)首倭(wōwěi)瓜撵(niǎnliǎn)跑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并按要求写词语(14分)

A.垂头丧气娓娓动听目瞪口呆巧舌如黄B.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天衣无缝脸声屏气C.鞠躬尽瘁赴汤蹈火肝胆相照愚公移山

按要求写成语:AABB,,,

ABCC

ABAC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五、阅读《桥》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8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腰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1.“瞪”查音序应查(),完整的音节是(),查部首应查()部,

这个字共有多少画()。(3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使之搭配恰当完整。(6分)

()的队伍()的洪水()的老汉()的儿子()的老太太()的木桥

3.用“——”画出比喻句。用“~~~~”画出拟人句。(2分)

4.“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请发挥想像,你觉得老汉要喊些什么呢?(3分)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4分)

六、习作

同学们,我们在小的时候都有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要求:1、语句通顺,感情真挚。2、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篇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模拟试题

(答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出题人:米易一小六一班辜舜)

(请将第Ⅰ、Ⅱ卷的试题答案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1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多音字和形声字都有两个以上的是()。

A、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1、“吩咐”和“嘱咐”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运用细节描写?

3、《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的?《百万英镑》是谁写的?他是什么国家的?

B、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C、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

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2、下列句子中,汉字第三笔相同最多的一组是()。A、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B、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C、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D、巷子里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3、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B、“瓢”用部首查字法差“瓜”部;“魁”共有14画。C、“臣”和“巨”两字的结构相同,部首也相同。D、“贼”的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横”。

4、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神机妙算B、若无其事C、目不转睛D、深情厚谊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近几年来,我们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

C、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的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D、将来希望我能成为一名老师。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8分)

lǐmàochāzuǐjǔjuéshuānɡbìcùyōngjìdùpòzhànjìdiàn三、问答题。(每题2分,共6分)

四、按要求写句子。(每题1分,共3分)

1、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改为转述句)

2、小区居民都喜欢新来的物业公司。(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明在班上的“图书角”借了很多书。(改为“把”字句)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

1、《牧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图,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2、从《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这三个故事可看出3、一般的研究报告可分为、、、四个部分。4、《将相和》中,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是:;实质原因是。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原因是:。

5、张飞吃豆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排序题。(3分)

①同学们都说钢笔不是他们丢的。②我心里感到很高兴。③到了学校,我问同学:“谁丢了钢笔?”④我在校门口拾到一支钢笔。

⑤我把钢笔交给老师。⑥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了一朵小红花。

正确的序号应是:

七、口语交际。(5分)

请你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挑选一部推荐给四年级的同学明明,注意语气哦!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开错了

窗户。”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

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

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八、阅读题。(23分)(一)课内阅读。(9分)

1、这一段话描写的是(1分)2

、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3、文中的横线处应填:

(1分)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2分)

5、通过研读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从多方面去答,3分)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

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空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干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

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5、在教室里,小男孩在不同窗子边看到了怎样不同的景象?他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又

怎样理解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户的含义?(4分)6、由这个故事,你联想到了那些名句?(至少两句,2分)

九、作文。(30分+2分)

题目:那一次,我错了

要求:(1)写一件你犯错误的事;(2)除诗歌外任何体裁皆可以;(3)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表达真情实感;(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占2分)(5)文中不能个出现真实姓名、校名。(6)字数在450字以上。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1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2、D3、C4、B5、C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8分)礼貌插嘴咀嚼双臂簇拥忌妒破绽祭奠三、问答题。(每题2分,共6分)

1、相同:都有告诉的意思。不同:“吩咐”指口头派遣,带强制性口气;“嘱咐”含告诫劝勉语

气,不带强制性。(每问各1分,第二问每点0.5分)2、因为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或更加生动、形象、具体、鲜明;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使人印象深刻;使文章富有感染力。(每点0.5分)

3、《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写的。《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每点0.5分)

四、按要求写句子。(每题1分,共3分)

1、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他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标点0.5分,“他”0.5分)2、小区居民没有一个不喜欢新来的物业公司。(1分)3、小明在班上的“图书角”把很多书借了。(1分)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

1、牧童晚归休息向往(每空0.5分,共1分)

2、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每点0.5分,共2分)

3、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每空0.5分,共2分)4、蔺相如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廉颇的错误认识

蔺相如的宽阔胸襟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每空1分,共4分)5、小菜一碟君子以自强不息(每空0.5分,共1分)

六、排序题。(3分)④③①⑤⑥②七、口语交际。(5分)

1、写清作品0.5分;2、写出朝代0.5分;3、写出作者0.5分;4、写出主要内容1分;5、写出推荐理由1分;6、写出主要人物0.5分;7、标点正确0.5分;8、注意语气0.5分八、阅读题。(23分)(一)课内阅读。(9分)1、王熙凤(1分)

2、cuānwǎnxiàngliang(2分)3、粉面含春威不露)(1分)

4、还没见她说话,就远远的听见了她的笑声(2分5、①王熙凤的容貌华贵美丽;②她在贾府的身份很特殊;③对她的外貌描写很精彩。(每点1分,共3分)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1、一个小男孩因天生的大鼻子而遭到同学的嘲笑,因此闷闷不乐,老师引导男孩换一种方式看自己的大鼻子,男孩受到鼓励,参加话剧演出,获得成功,后来成为一个最著名的滑稽明星。(3分)

2、(1)通过某件事情知名度大大提高。(2)一下子就扫除干净。(2分)3、另一扇窗户(1分)

4、聪明善良、教导有方、善解人意等(2分)

5、在第一扇窗子前,他看到了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0.5分)在第二扇窗子前,他看到了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0.5分)心情从悲伤到快乐。(1分)“第一扇窗”比喻消极悲观的心态,(1分)“第二扇窗”比喻积极乐观的心态。(1分)6、天生我材有用!条条大路通罗马!(2分)

篇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卷首语: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读名著,赏名篇,徜徉于浩如烟海的语言

艺术之中,一定收获不少吧!就让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相信你一定

笔墨生辉,妙语连珠!

一、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汉字成就了我们祖国五千年的美丽,让我们锁定

流光溢彩的汉字王国,进行字词盘点:(23分)

1、请用端正、规范的书写,展现汉字笔画的奇妙组合:(8分)

xiūsèjǔjuéwǔrǔɡānjú

()()()()

páoxiàojìdiàndùjìèhào

()()()()

2、下面的字你能读正确吗?请用“”划掉不正确的。(6分)

炽(chìzhì)热气氛(fènfēn)按摩(mōmó)

聆(línglín)听师傅(fùfu)号召(zhàozhāo)

3、运用关联词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精炼,填一填,体会一下。(4分)

①()在太阳下的,()健康的、漂亮的。

②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我们。

③()地方多么窄,船夫()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

4、古文的语言简练,一些常用字和现在的意思不同,你能读懂吗?(5分)

《杨氏之子》是一篇古文。其中“甚”的意思是,“乃”的

意思是,“曰”的意思是。“家

禽”的意思和现在完全不同,这里的“家”指,“禽”

指。

二、踏上中国名著之旅,仰望历史的天空,那引人入胜的故事定然让我们

流连忘返。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名著,细细品味吧。(12分)

1、日积月累:(3分)

①《将相和》中的两个成语故事分别是:

②“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了一阵雨”,它的意思可用____来表达。

③写一个和四大名著有关的歇后语:

2、给相关词语连线:(4分)

①诸葛亮蔺相如廉颇晏子

能言善辩神机妙算顾全大局知错就改

②《春秋故事》《三国演义》《史记》

罗贯中林汉达司马迁

3、课外拓展:(5分)

①《西游记》取材于我国()代著名高僧玄奘沿()

西行取经的事迹。

②你最喜欢四大名著之一的()。最喜欢其中人物是

()。你还知道有关于他的.哪个故事()。

三、丰富的阅读使我们的日子在日积月累中变得有滋有味,就让我们运用

所收集到的好词佳句,所学会的表达方法,尽情地赞美我们的生活!(20分)

1、这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的词语,先填空,再归类。(10分)

全()全()活()乱()语()心()任()任()

()瞪()呆()头()气()声()语()头()

描写人物品质的:

描写人物动作的:

描写人物语言的:

描写人物神态的:

2、童年的生活是令人难忘的,让我们循着作者的思路扬起片片回忆。(3分)

或许我们从“归来饱饭黄昏后,”的诗句中联想到了夏夜

里那点点的繁星;从《祖父的园子》里“要怎么样,怎么样,自由的。”花鸟瓜虫联想到春日里那满天的风筝……

学习课文中的小英子为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写一个主题词:

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

3、名言警句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启迪我们奋进。(2分)

面对漫漫人生,我们要自励:天行健,。面对匆匆岁月,我们要自勉:莫等闲,。

4、本册课文引领我们走进了祖国美丽的大西北,也为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同时我们也收集到了许多优美的词语(5分)。

补充下列成语:

多()多()、()团()簇、()紫()红、应()不()。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两三个词语,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新乡。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美。

四、作家哥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就让我们睁大我们的双眼阅读书本,阅读生活,阅读我们精彩的人生!(15分)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出自::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给第五自然段加标点。(2分)

2.写出同义词。(2分)

敛声息语——瞻前顾后——

3、把“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这句话改成陈述句。(1分)

4、.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2分)。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分)

6.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划出文章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只划一处)(3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五、运用所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我们的心声:(30分)

写一篇以“我家乡的端午”为话题,字数要求400字以上,可从节日的起源,习俗,和过节的感想,注意语言优美、流畅。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卷和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4分)

九寨沟是一个佳景荟cuì_▲__、神奇莫测的kuàng_▲___世胜地;是一个不见xiān__▲__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只是由于人的到来,它变得喧huá___▲__和杂乱了。

2.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

(5)写出两句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仿句练习。(2分)

例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5.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分)【(1)-(3)每题2分,第(4)题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A.阿维尔巴赫教授B.巴扎诺娃C.朱赫莱D.母亲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次描绘了一条美丽的河,它是(▲)

A.西德维纳河B.第聂伯河C.顿河D.伏尔加河

(3)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象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D.打仗需要用钢铁作的武器。

(4)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他为什么能对生命的意义想的那样深刻?▲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阿里山纪行》节选部分,完成文后问题。(12分)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①潭无鱼鳖,林无鸟兽,②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道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6.神木为什么被称之为”神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怎么理解划线句①,那些鱼、鸟、兽到哪里去了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划线句②,说说作者当时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没有见到阿里山的姑娘,他遗憾吗?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哪里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文后的问题。(1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17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7.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和“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4分)

(四)、阅读说明文,完成习题。(12分,每题3分)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18.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19.根据原文,全球气温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20.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2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三、小作文(30分)

请以"开考时刻"为题,写一篇200-250字左右的短文。(最多不要超过300字)

提示:适当描写场景,着重写出自己的心情。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萃旷纤哗

2.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C(A:否定词“不”误用;B:缺必要的宾语“意识”;D: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搭配,应去掉后面的“是否”。)

4.不到北京,何以能说到了中国?不到八达岭长城,又何以能说到了北京?

5.CBD见补充习题88页

二、阅读理解

(一)、

6.神木体形巨大,历史悠久,所以被冠名为”神木”

7.人们连说话都是悄悄的,没有去打扰这些鱼、鸟、兽,它们也没有必要出来四散逃窜,所以它们就在游客身边,说明游客的环保意识很强,在这里,人与自然是融洽的、和谐的。

8.作者可以感觉到山林的幽静,”如蝉、如蝇、如蚊”三个比喻写出了山林里若有若无的声音,以声反衬静。

9.作者领略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如同见到了一位美丽的阿里山姑娘,他也坚信阿里山的山水可以养育出如山水般清新脱俗的阿里山姑娘,他并不遗憾,这个姑娘已被他装在心里了。(或作者不会感到遗憾,阿里山姑娘只是一种美的象征,作者在美丽的阿里山山水中已经看到了阿里山的姑娘,并把她永远放在了心里。)

(二)、10.(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3)因为(4)停留

1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12.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

13.因为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所以水与各种形状的石头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三)、14.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

16.(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7.(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A、C、D、B

关于小学无忧答案调研卷和小学单元创新测评全程无忧提优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