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考名师分配(衡水中学名师风采)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衡水中考名师分配,以及衡水中学名师风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我马上要到衡水中学上学了,他们要分实验班和普通班,有什么区别吗?

1、学生学习氛围有差异

在讲起普通班和实验班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两者的学习氛围有什么样的差异,毫无疑问,实验班的氛围肯定比普通班的好。首先实验班的学生都是成绩在市排名靠前的尖子生,所谓尖子生,每个人都很出色,其学习态度非常端正,个人很勤奋刻苦,积极向上。

一个尖子生是这样的状态,那么一群尖子生聚在一起,在班里的学习氛围也不言而喻。不管课上还是课下,他们都非常地努力和积极,作为智力一般的我往往跟不上他们和老师的脚步,因此被分到了普通班。

普通班则除了少部分人的学习态度端正之外,大部分学生都还是像初中一样,不爱学习,很被动地去学习,因此,在普通班里的学习氛围相对实验班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2、老师讲课有差异

高中实验班的老师讲课的老师讲课非常快,因为他的受众对象是一群既优秀又头脑灵活的尖子生,为了照顾绝大多数的学生,实验班老师除了少部分的困难且重要的知识和题目会花些时间来详细讲解,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粗略地讲,点到为止。

像“开飞机”似的,所以有时候,一旦你稍微一走神,回过头来时,发现老师已经到达“下一站”了。相反,上普通班的课的老师,生怕大部分同学听不懂,需要精心备课,然后详细讲解,实验班的课总是超前地讲,而普通班则是很落后。

除了讲课速度有很大的差异外,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后的布置的作业也有一定的差别,实验班老师注重让知识主动被学生吸收。

因此讲课时几乎都是让学生来思考和让学生来讲课,作业也比较多,任务比较繁重;而普通班老师讲课几乎都是自己输出,然后让学生被动地输入,作业会比较少,任务比较轻松。

3、不同类型的班级培养的结果有差异

不排除实验班有高考落榜的学生,和普通班也有顶尖的学生,但这样的学生都只是占少数,站在大比例的角度来论述,实验班培养的学生最后肯定比普通班的学生优秀。

实验班的大部分学生高考都能上一本以上,当然能上985、211高校的人大有人在,而普通班学生大多数是二本,当然也有少数人人能上985、211高校。

扩展资料:

老师对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定位:

1、实验班学生

学校,老师当然也包括家庭对你有很高的期望,已经在学习的赛道上超出了大部分人,现在的辛苦都是为了明天的辉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未来做国家的栋梁!

2、普通班学生

请切记:学习上“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要想出类拔萃,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如果你愿意,实验班的大门为你随时敞开,只要你能够突出重围。当然,在任何领域,只要尽了最大努力,都是最棒的人!

[img]

2020年衡水B类生能上衡水哪几个学校?

河北衡水中学。

河北衡水中学(Hengshui High School of Hebei),简称“衡中”,始建于1951年,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三所重点高中之一。

2014年11月,学校占地230亩,有8000名在校生,600名教职工,其中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7人、特级教师13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09年,河北衡水中学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7人、特级教师13人、河北省中青年专家4人、河北省“三三三”工程二层次人才9人、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28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北衡水中学

2014年衡水中考名额分配

2014年衡水中考名额分配

====================

时间尚早。

去年是6月14日才公布。

==================

2013年衡水市1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标分配情况

衡水中学名额分配:

市三中,172名;

市四中,47名;

桃城中学,191名;

市六中,139名;

市七中,97名;

市八中,39名;

市九中,88名;

市十中,7名;

赵圈中学,39名;

邓庄中学,27名;

彭杜中学,23名;

善彰中学,15名;

河沿中学,24名;

汇龙中学,1名;

英才学校,8名。

合计917名。

冀州中学名额分配:

北内漳学校,22名;

冀州四中,83名;

官道李镇中学,22名;

冀州镇中学,86名;

码头李镇中学,30名;

门庄中学,31名;

魏屯镇中学,11名;

南午村镇中学,52名;

西王镇中学,38名;

小寨中学,60名;

信都学校,458名;

徐庄中学,38名;

漳淮中学,24名;

周村镇中学,45名。

合计1000名。

枣强中学名额分配:

枣强二中,243名;

枣强三中,219名;

枣强四中,120名;

枣强五中,68名;

王均中学,69名;

张秀屯中学,84名;

新屯中学,23名;

大营镇中学,60名;

马屯中学,78名;

王常中学,27名;

董子学校,9名。

合计1000名。

武邑中学名额分配:

武邑县二中,171名;

聚英学校,152名;

武邑镇一中,79名;

武邑镇二中,69名;

武罗学校,104名;

宏达学校,160名;

清凉店中学,66名;

审坡镇中学,21名;

桥头中学,37名;

韩庄中学,9名;

赵桥中学,13名;

龙店中学,16名;

圈头中学,13名;

厚基学校,7名。

合计917名。

深州中学名额分配:

深州市一中,289名;

前磨头中学,27名;

魏桥中学,62名;

周龙华中学,58名;

榆科中学,71名;

长江中学,87名;

长明中学,124名;

育英学校,70名;

唐奉镇中学,13名;

深州镇中学,29名;

杜庄中学,2名;

穆村中学,21名;

东安庄中学,28名;

大冯营中学,16名;

护池中学,29名;

乔屯中学,29名;

南网头中学,43名;

贾城西中学,42名;

前磨头镇中学,20名;

王家井镇中学,24名;

合计1084名。

武强中学名额分配:

码头中学,45名;

北代中学,41名;

孙庄中学,65名;

街关中学,85名;

周窝中学,52名;

常村中学,80名;

城北中学,256名;

实验中学,210名。

合计834名。

饶阳中学名额分配:

饶阳二中,149名;

同岳中学,44名;

五公镇中学,180名;

里满中学,23名;

留楚中学,61名;

尹村中学,41名;

大官亭中学,44名。

合计542名。

安平中学名额分配:

安平二中,320名;

安平三中,96名;

北郭中学61名;

启蒙中学,73名;

同华学校,59名;

南王庄中学,63名。

合计672名。

郑口中学名额分配:

聚龙中学,229名;

祖杨中学,46名;

军屯中学,26名;

西半屯中学,27名;

武官寨中学,29名;

饶阳店中学,29名;

原隰中学,33名;

房庄中学,64名;

里老一中,16名;

里老二中,18名;

辛庄中学,29名;

青罕中学,41名;

夏庄中学,33名;

袁庄中学,38名;

故城中学,28名;

复立村中学,22名;

坛村中学,175名;

育才中学,159名;

成龙学校,30名;

精英学校,12名。

合计1084名。

景县中学名额分配:

景县二中,327名;

景县三中,56名;

杜桥中学,60名;

安陵中学,26名;

刘集中学,34名;

连镇中学,9名;

梁集镇中学,34名;

洚河流中学,23名;

王谦寺中学,44名;

温城中学,19名;

留府中学,15名;

龙华中学,66名;

广川中学,39名;

青兰中学,33名;

王瞳中学,25名;

野庄中学,15名;

北留智中学,12名;

北留智第三中学,15名;

庙镇中学,24名;

八里庄中学,21名;

育英学校,30名;

黎阳学校,119名;

腾达学校,23名;

星光学校,15名。

合计1084名。

阜城中学名额分配:

阜城二中,259名;

阜城镇中学,264名;

古城中学,35名;

古城镇中学,55名;

崔庙中学,20名;

码头中学,20名;

双庙杨中学,8名;

霞口中学,40名;

长城学校,146名;

远大学校,97名;

育才学校,46名;

欣星学校,10名。

合计1000名。

如果让衡水中学的老师到普通中学教普通班,能不能教出很高的升学率?

如同繁华璀璨,光耀万年,再也没有比我们的民族更绚烂的文明了。年年拔尖,一骑绝尘,也再也没有比衡水中学,更成功的应试教育了。

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穿越和架空式的小说,似乎回到过去,我们就是下一个项少龙,就是下一个梅长苏,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改变 历史 。

就像这个问题下,当全国瞩目的衡水中学的老师,穿越到其他普通中学的普通班时,他还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升学率吗?答案并不乐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我们追根溯源,衡水中学为什么可以这么成功?

衡水作为河北最贫困地区之一,在近20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他们在低洼的盐碱地里,打造出了中国教育产业的独角兽——衡水中学。当黄冈中学开始没落,当毛坦厂中学仅仅是一本制造厂时,只有河北的衡水中学,成为了中国应试教育的排头兵。

衡水中学的教育,从1992年起步,到现在前后经历了三个校长时期。从李金池校长到张文茂校长,再到现在的郗会锁校长。他们三个人前后接力,让衡水中学从地市级高中,变成全省第一,现在又变成全国第一。他们的秘诀,被我们归结于两点: 高强度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全省掐尖的生源录取。

第二、衡水中学的老师,在衡水中学的教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的高考生,还有不断新陈代谢的衡中老师,组成了衡水高中历久弥新、一年比一年更加强势的高考成绩。衡水中学的成功,在张文茂校长接手之后,开始了全省掐尖的生源录取,也遭到了“ 站起一个,倒下一片 ”的全省非议。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一线教师,他们就是衡水高中这个平台上,最前线的一颗颗螺丝钉。就是他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三年一周期的努力,保证了衡水中学强大的高考成绩。在这一点上,衡水中学的老师,有着属于自己的地位和荣誉。

第三,当衡水中学的老师,来到普通中学时,他们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在上海可以拿到1万块钱的打工者,回到老家,同样的技能,同样的生活经验,还能拿到1万块钱的收入吗?也许我们都会知道答案,但是我们还是期盼衡水中学的老师,能够与众不同,能够创造奇迹。

作为教育环节来说,衡水中学能够成功,得益于每一个老师的精耕细作,得益于他们内部所建立起的庞大题库,而且与时俱进。但是,一个老师,仅仅是一个螺丝钉,他不是大脑。如果让他负责一个班,也许他会比相邻的班会更好一点。但是能不能考的更好,还要看这个班的生源情况。也许他比别的老师可以每人20分的净赋值,但20分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够的。

结束语:衡水中学的成功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没有半分侥幸。在李金池校长,从1992年开始,衡中就确立经了军事化管理的路线,建立了精细化教育的体系。然后在张文茂校长时期,开启了全省录取优质生源的政策,这也让衡水中学一举成为全省第一、全国十佳。

在郗会锁校长的第三个时期,衡中能否依然强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全省掐尖。至于老师们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一颗坚韧合格的螺丝钉。

我不是河北省人,也从没在衡水中学任教过;但我有一个感觉,如果我到衡水中学做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科目的老师,可能我教出来的学生或许更加厉害!

我不认识衡水中学的老师,也从没和他们接触过;但我有一种直觉,如果让衡水中学的老师到我们这里最普通的初中来任教,让班上数学成绩只有10分的考生,将数学成绩提升到85分;让年级倒数百名以内的学生,考上本市的普通高中!这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上的两个强烈对比,不是我自夸自己有多么的能耐,也没有贬低衡水中学老师的半点意思。我只是想说明,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老师的作用虽然很大,但终究不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是起到辅佐型、调整型的作用,真正的决定性作用在于学生本身。

都传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的成功来自98%的努力和2%的天赋。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却没有传出来,那就是“离开了那2%的天赋,98%的努力就不起作用。”

现在,谁也无法去验证这些话是不是爱因斯坦说的,但起码得到了许多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可。

衡水中学的招生模式很简单,老百姓叫“掐尖”。一个一个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都相信了衡水中学的奇迹模式,投奔到衡水中学,经过三年的“魔鬼般学习”,当然就显得出众有余!

看看,衡水中学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上面爱因斯坦成功理论的复制?实在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至此,我不得不佩服衡水中学发明这个做法的“开山鼻祖”。

所以,衡水中学的老师,或许的确是好老师、或许的确优秀,但做衡水中学的老师就好,不要认为他们都是老师的老师!对此我深信不疑。

肯定不能。这并不等于否定衡水中学老师的水平和进取精神。

我认识几位衡水中学的老师,原来和我在一个学校工作。一个教政治,山西大学经济学院80年代的毕业生,原来在企业工作,前几年才进学校教书。一位是省级重点中学刚刚退休的化学老师。两位老师都是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但是,就是在我们那个50万人的县级市里,也不能用出类拔萃来形容。

"人心齐,泰山移"。 当这些老师组织一个团队,以团队出现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变成生龙活虎的战士。 这是因为,你把一个人放在一个群体里,群体之间互相激励,一定能够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营造一个好的群体。

从学生的角度讲,

一个学生的进步是平稳的。而把他放在衡水中学这样一个群体里,他的改变,就可能是成倍速的。因为,整个学校都呈现出一种努力拚搏的状态,每个成员之间都能相互激励,那么整个学校的进步就会呈现一种出跳跃式发展的状态。

如果,仅仅把衡水中学一个老师放在一个普通的学校里,老师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各按各的意志行事,拧不成一股绳,这个老师就不会发挥出潜在的能量。何况六门考试课程,你只能负责一门的教学任务。就是你这一门教的再好,其它科目上不去,学生的综合成绩就不会很好,当然升学率也不会太高。

作为河北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题主在怀疑其他中学的老师素质不如衡水中学的老师,认为学生学不好,是因为老师的素质不高。这是因为他不了解衡水中学的情况而凭空想出来的想法。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下衡水中学的老师到底是些什么人

下面,是衡水中学的一则教师招聘公告:

大家看这则招聘公告,除了大学本科这个硬性条件外,其它都是虚的。而现在,很多普通的县区高中招聘教师都是硕士以上。而且这个公告至少有以下错误:

我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衡水中学的教师组成,8成以上就是这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至于招了多少一本生,多少二本生,多少三本生,学校没有公布,我们不得而知。并不是像题主想象的从全省挖了很多名师来当老师的。

为什么这样,有以下好处:

衡水中学有没有名师?有!这是肯定的。但是,它的整个体系要求的不是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是服从!

服从,是衡水中学办学的灵丹妙药,至少在领导层里是这样认为的。

在同一个年级里,同一科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作为任课老师,你只是把制定好的东西照本宣科读出来而已,你就是一个话筒,并不需要多高的水平,怎么讲,讲什么,教研组里早有高人都做好了。

所以,如果你以为衡中的老师都是名师,错了。这些老师的大部分,就是衡水中学这条超级高考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已。

但是,衡水的那个教务处或者教研组是很厉害的,他们有自己的出题班子,可以预测高考方向,猜题,自己编题。这是衡水中学的核心,然后,整个系统,就是按照他们的思路高速运转。

衡水中学的班主任是很辛苦的,它需要那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来当,班主任要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午休和晚上睡觉都有班主任陪着,以保证学生能够正常休息。

这就是说,衡水中学的大部分老师如果单独拿出来,就像从工厂里撤出来的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什么都做不了的,到了普通中学,也只能教普通班了,重点班谁敢靠他呢?

这么跟你说吧,我见过证过衡水不看生源的奇迹,衡水第二中学还是普通高中的时候,02年左右还都是中考400_480的学生很不入流,还看的是普通本科升学率。领导很重要,秦海地校长来了之后,狠抓卫生和纪律,从侧面进攻,饱受质疑,他顶住压力,卫生好了,纪律严苛到课间除了上厕所都是违纪。学生除了学习无事可做,学习氛围起来了,然后特招县里重点中学不要的学生全免费。四年后出现第一个人大的,第五年出清华之后成为了仅次于衡水中学的河北第二的高中。

衡水这样的例子不少,不要用你狭隘的思维去盲人摸象。衡水第五中学原来是最差的中学,六中是最强的,六中校长陆丙寅犯错被贬到五中,三年时间把五中在没换一个老师的前提下,生源也没换,做成了超越六中的最强初中!

满汉全席需要料!让衡水中学的老师到义务教育的普通中学任教,他们绝对教不出很高的升学率,我跟这里市级名牌中学的名师交流过,他们也同意我的观点!

首先,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了高水平的教师外,很重要一点是生源问题。普通中学,义务教育阶段整体送上来的学生,成绩差参不齐也吧,那些尖子生好些已被私立学校或其它公立中学以各种诱人的条件挖走(这里去年X县中考的前三名就被X私立名校以免三年费用为饵弄走)。没有比较好的生源你怎么教得出很高的升学率?你能把土鸭喂成鹅(比喻不当勿喷)?那些到衡水中学读书的各地学生,成绩都是中上等及以上水平的,成绩差的不会去,再说你出大钱衡中也不会要你!复读生要上二本线的。你到衡中的教室看看,你几个不认真读书混日子的?而普通中学有的是!

其次,衡中的学习氛围不一样,教育教学理念跟普通中学不一样。你看他们那些标语呀就知道,普通中学敢提敢做吗?入了衡中,人就成了机器(教师语)!老师是教书机(待遇不错,累有所值),学生是学习机,落后就要“挨打",准军事化的管理,不上也得上!普通中学办得到吗?

没有优质生源的普通中学,别说衡水中学的老师去教没戏,你让那些舌如莲花的专家去教仍然没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教学成绩一在于学生质量二在于学校管理,教师水平起的作用最多居于第三位。

本人在县中学干过多年,努力教学,升学率惨淡。整班放零现象很多。调入市中学后,高考成绩优异,全班一半以上能上大学,清华北大年年皆有。教师没变,学生不一样了。后来学校大力教改,升学率直线上升,整班二本以上成了正常现象。老师学生都没变,学校管理变了。而留在县中的同事,每年还是极差的成绩。所以,成绩不是教师能决定的,衡中的学生,三年全上了自习,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认为将衡水中学老师调到普通中学教普通班,肯定不会出现高升学率。

衡水中学的培养模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衡水中学将河北省不少的尖子生,招揽到自己的学校,生源质量是非常不错的。

经过应试的常规训练,在高强度刷题训练之后,孩子肯定会考出一定优异的成绩。

在教师的管理体制机制上,肯定与普通中学不同。尤其是在薪酬的分配上,高于其他学校。在我看来高升学率、高录取率背后,肯定有师生艰辛的付出,作为孩子们来讲,付出可能得到的回报无非就是高考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老师们薪酬待遇上有回报,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题主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一位同学跟我在同一乡镇任教,几年以后,讲课水平优异被调到县城一所知名的小学。

刚到那所小学一年左右,朋友感到有压力。它是一所知名小学,每一年区上组织的调研考试,会对各个学校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进行排名。

学校多年来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只要遇到各类的调研考试,全区排名必须拿第一,拿不到第一,所抽到班级的任课教师半年绩效为零。

大家都莫守这样的规矩,也没有人因为绩效工资被扣去找领导谈,在那样的体制机制管理下,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补课,成了理所当然,有任何报酬之类。

这位朋友说到的是压力大,竞争确实大,压力与机会是并存的。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个人业务能力也有不少的提高,现在已经是那一所学校的教导主任,而且还拿过全国各类教学业务类的大奖。

如果说当年他还跟我一样在这里任教的话,也许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所以题主所说的将老师调到普通中学去任教教普通班 不会出不会出现高升学率。

原因其实理解起来就是离开了衡水中学那样一个平台,你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缺少了平台的支撑,也许你单独的个体很难有所成就。

结束语:所以在我看来,衡水中学高录取率,高升学率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并不是师资一方面。

很多回答都说不能,原因是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生源太差。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想大家可能忘了这样一个事实:衡水中学在出名之前,学校所招学生都是全省的尖子生吗?我想一定不是,大概也像现在普通中学普通班的学生一样。后来为什么学校取得了高升率?根本原因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才将原来普通班的学生,教出了高升学率。学校出名后,才吸引了各地尖子生来衡水中学求学,生源改善了,学校也因此升学率更高。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推论,如果让衡水中学的教师到普通中学教普通班,外界不过多地 给予 干涉,让学校以衡水中学的管理理念治校,教师以衡水中学的理念教学,走一条衡水中学最初崛起的道路, 我想短时间可能不会迅速改变现状,但三五年后也可以复制出另外一所衡水中学,教师也能教出很高的升学率。

这已有成功的案例来证实。衡水中学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分校,将衡水中学的管理、教学理念及部分骨干教师输送到这些学校, 这些分校最初招收的学生应当不是当地的尖子生吧!然而 经过三五年的努力,这些分校也大都取得了成功,成为当地名校,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

说实话,我也对衡水中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有看法,但事实就摆在那里,人家这所学校就是升学率高!不服不行。我曾去衡水中学学习参观过,发现学校所有教师都十分敬业爱岗,钻研业务,几乎个个都是高考研究的专家。我相信,任何学校如果具备了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就不愁高考升学率不高。

由此可见,提高升学率不在于生源,而在于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的素质,既使生源最差的学校和班级,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有上升的空间。 因此,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不要做这些无谓的比较和推测,我们都难以改变学校目前生源不好的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像衡水中学最初那样,从改变自身做起, 强素质,增能力, 想办法改变现状,通过改变学校管理理念和教师队伍, 让学校发生改变,进而 让学生发生改变。

关于衡水中考名师分配和衡水中学名师风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